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是皇帝我怕谁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拈花邪少
刘陵温柔地伏在我怀中,低声道:“能为皇上育得一儿半女,一直是臣妾的心愿,现在总算能如愿以偿了。臣妾心里也很高兴……”
我又吻了吻刘陵,欣然笑道:“哈哈!小陵,咱们的宝贝呢?快抱出来让朕瞧瞧。”
奶娘很快将小皇子抱到我面前,见到自己亲生儿子,我又是兴奋,又是激动,一把将裹在襁褓内的幼婴抱了过来,如获至宝般紧紧搂在怀中。
“哈!朕的乖儿子,老爸我爱死你了!你是朕的绝世宝贝,咱们大明朝的希望之星,将来肯定富过比尔盖兹,帅过贝克汉姆,风靡万千少女,统领千军万马,你是天下的福音,人类的舵手……”
我一时兴奋过了头,不觉有点语无伦次了,可怀中这刚出生不足一个月的婴孩哪里听得懂我的话,突然一下子哭闹了起来,一对小手小脚扳个不停。
“哦!乖乖,宝贝,不哭!不哭!老爸疼你!”
我连忙又诓又哄,但却不见任何效果,孩子哭闹得更大声了。让我好不尴尬,自嘲着笑道,“咱们的儿子第一次见我,肯定是怕生了。小陵,还是给你抱吧。”
刘陵将孩子接了过来,抱在怀中,用天生的母性,温柔地哄他,但是孩子任是哭个不停。我看着这精力旺盛的小宝宝,不由笑道:“呵呵!儿子你可真不乖!不认我这老爸也就算了,怎么连亲生妈妈也不认。”
我这一句玩笑话,忽然让刘陵的眼眸中生出几许异样之色,不过此时的我充斥在初为人父的喜悦当中,根本没有发觉到这细微的神色变化。
“皇上,可能孩子饿了,才哭得这么厉害。”
刘陵低声说着,最后将孩儿交给了奶娘,才渐渐哄得他安静了下来。
我搂着刘陵到床边坐下,笑着说道:“小陵,朕怎么发现咱们的宝宝怎么一点也不像朕的模样啊?”
刘陵答道:“皇上,咱们的皇儿还未满月哩!刚出生的宝宝一般都比较丑点的。”
我呵呵一笑道:“是啊!朕是有点心急了,现在就想看到咱们的皇儿活蹦乱跳的样子了,不过那还得等上了三五年。”
刘陵秀眸一闪,娇声说道:“皇上,其实皇儿有一点要跟你很像哩!”
我问道:“是吗?哪一点最像?”
刘陵伏在我耳岸,羞赧细语道:“臣妾第一次给皇儿喂奶……他的力气好大,抓咬得臣妾可疼了……所以以后才交给奶娘的……”
“虎父无犬子,果然是朕的乖儿子。哈哈!真是大把的前途!”
我一阵得意的大笑,将刘陵搂得更紧了,与她纠缠了片刻后,又问道,“对了,咱们的宝宝还没取名字吧?”
刘陵应道:“皇儿的名字自然要等皇上恩赐!”
我抚着刘陵如丝的秀发道:“小陵,这是咱们俩的孩儿,取名字自然你也可以拿主意。你说叫什么好呢?嘿嘿!依朕看来,小陵你最好先想上十个八个名字,以后还大大的有用。宫里地方这么大,你若不给朕多生几个,可不够热闹……”
刘陵言道:“皇上,取名之事还是让太后娘娘做主吧。”
“嗯!那是!这个皇孙她一定宝贝的不得了。”
我点了点头,“说起来朕回宫还没给她老人家请过安呢!”
刘陵婉言说道:“皇上离宫已久,臣妾思念之极。太后也一直挂记皇上。皇上还是快摆驾去慈宁宫吧。”
“好的!我就这过去,顺便也和母后谈谈立你为后的事。”
我起身说道,“小陵等着我晚上再来陪你。小诚子准备摆驾!”
刘陵没有答话,只是起身恭送我离开。
坐着轿子离开长春宫,半路上遇见了刘瑾。回宫后还没有召见过他。刘瑾满脸春风,跪地向我行礼问安,一面奉承我得胜还朝,一面恭贺我喜得贵子,少不得多拍几句马屁。
“启禀皇上,宫外的豹房已经督建完成,老奴恭请您移驾御览,希望能合陛下的心意。”
“此事稍后再说吧。刘瑾,朕来问你,朕离宫也有一段时间了,宫中一切可安好?太后她老人家身体贵安?”
“回禀皇上,宫中万事妥当,太后娘娘凤体安康。如今宁王之乱已平,倭寇被灭,天下大定,四海升平,全是皇上英明神武之福。”
“对了,刘公公,朕忽然想当一件事要问你。当年泉州水师提督李定海通敌叛国之罪,是你让东厂的人收集的证据吗?”
刘瑾想必已经收到我在杭州赦免了李华梅等人的罪状,现在听我问起当年的冤案,吓得连忙又跪下叩头,惶恐不安地认错道:“皇上,是老奴失察,以至误害忠良蒙冤,老奴死罪!”
虽然陷害李华梅之父的人是刘瑾这胖太监,但最后下旨诛灭李家的人却是朱厚照。现在我就是朱厚照,若是下旨帮李家翻案,无疑就是打自己的耳光。反正这个黑祸我是背在身上了,为此我在杭州时,还曾私下向李华梅至歉。好在李华梅申明大意,将这笔血仇都算在了刘瑾的头上,虽然以前对当今皇帝也非常不愤,但我赦免她的罪状后,对我已是心悦诚服,只是请求我为她家翻案报仇。
刘瑾多年来结党营私,多行不义,在朝野民间都积怨甚深。我已答应了李华梅,一定给她亲自报仇的机会,但对付刘瑾却不急于此时,于是我只是训斥了他几句,学太后干妈一样,光骂着过过口瘾。
“好了。朕要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刘公公你先回吧!”
我骂够了之后,懒懒地挥了挥手。
“老奴恭送皇上!”
刘瑾毕恭毕敬磕着头,一副人畜无害的忠心奴仆相,虽然刻意埋低了头,但我还是在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怨毒的眼神。我心中暗自一凛,这似乎预兆着我和刘瑾之间真正决裂的开始……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 m.d3sb .com





我是皇帝我怕谁 第196章 筹谋刘瑾
↘↘欢迎光↖临『新第3书包网』↙
笃笃笃……
马车的大车轮碾着石路铺成的官道声声作响。由于明朝的公路远不比后世的柏油路那般平坦,车身不免有些微微摇晃。我坐在马车内,软靠着背垫,忍受着略显颠簸的旅途,刁着梅儿为我点的烟,独自闭目沉思。
这是我回到明朝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一五一三年,大明正德八年。在半年以前,我御驾亲征,平复了宁王的叛乱,回宫后,刘陵为我诞下一子,已被我立为了皇太子,而刘陵也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国母,我本应该安住在紫禁皇城内,享受着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滕的生活,但此时的我却又微服出宫,踏上了西赴边关大同府之路。
旅途上的景色有些冷清,虽然时值初春,但在这西北之地,比之富丽的江南,显得多些了几分荒凉之色。我身边的宫女阵容已由原来的两人倍增到五人,梅儿、叶小青、夏香、小荷和琴儿,五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聚在一起,平日都是活泼欢快,不过此时,见到我沉默不语,面色还有些凝重,她们一个个和小诚子也是低着头不敢作声。
“儿臣给母后请安!”
“皇儿,哀家盼你多日,你总算是平安回宫了。”
“儿臣不孝,令母后挂心。”
我在京城里逗留了近十天才回宫,与林月如在民间成亲之事,太后应该有所耳闻了,但她这次出奇的没有责问我,不由令我暗自高兴。而我向她问安之后,她挥退了所有的宫女、太监,寝宫中只留下了我们“母女”单独会面。
我低声问道:“母后,您对儿臣还有什么训示吗?”
太后淡淡地答道:“皇儿如今平灭了宁王,除去了多年来的一大隐患,哀家很是欣慰。但在宫中仍然存在着另一个隐患。”
我轻轻一皱眉,“母后指的是刘瑾?”
太后的表情仍旧很平淡,但她那双慈目中却透出了少有的杀意,“当初先皇去得太早,留下你和寡儿孤妇,面对中朝中内优外患,才放任着养了刘瑾这只看门狗。如今皇儿剪除了宁王,朝中百官日渐归心,也该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了……”
原来太后也起了要除掉刘瑾之心,听了太后的话,我便说道:“母后,儿臣正有此打算。这几年来,刘瑾在朝中所为,积怨已深,现在收拾他不行了。”
太后听我主动提出要杀刘瑾,不由欣然问道:“皇儿可有定计?”
自从我当上皇帝以来,心中就知道早晚会有翻脸收拾大太监刘瑾的一天。因此以前就有过一些对付刘瑾的打算,于是说道:“这次平灭宁王,可惜漏走了朱俊伟这小贼一党,之前儿臣让谷大用和张允两个负责追捕,但迟迟没能抓到这条漏网之鱼,明日早朝,儿臣就以此发难,治了谷大用和张允的罪,先把刘瑾手下八虎里掌着京卫兵权的两人除了。至于刘瑾手里东西二厂的以及锦衣卫的势力,再逐步瓦解。儿臣还打算把刘瑾的义女锦儿争取过来……”
我的话未讲完,太后已是微微摇头道:“如今宁王已灭,刘瑾那厮应该也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如果皇儿立刻就罢免了谷大用和张允,夺其兵权,很可能和逼迫刘瑾密谋作乱。而且张允其实是哀家的人,让他继续留在刘瑾手下,作用会更大。”
我没想到原来张允还是太后安插的卧底,难怪她一直都不怕刘瑾谋,看来太后今天留下我密谈,必是早已经有了周密计划,说到玩政治斗争、论阴谋手段,我自问远不及眼前这位久居深宫三十多年的皇太后,于是点头受教道:“儿臣还请母后指点。”
太后缓缓说道:“刘瑾在朝野上下暗中经营多年,其势之大,若非那厮只是个阉人,他必是个比宁王更可怕的祸害。皇儿现在想要除刘瑾,必须一矢中的,取其要害,了结他的性命,还须将其一党连根拔起,不然只会逼得刘瑾垂死反抗,那样最后就算诛除了刘瑾一党,也会引得朝中掀起一场灾祸。”
“母后所言甚是!”
我又点了点头,虚心问道,“母后,刘瑾手下八虎,除了张允外,还有谁是您安插的卧底呢?”
太后答道:“马永成也是哀家的心腹,他和张允都是对先皇绝对忠心。要对付刘瑾,皇儿就得好好利用此二人。”
马永成身居大内士卫统领一职,直接负责着皇家的安危,如此重要的位置,自然要是最亲信的人来担任,难怪太后一直这么放心。一直以来马永成都跟着我身边办事,刘瑾手下的“八虎”属他与我关系最亲近,他的能力平庸,表现得与其他几人一般,贪功好财,拍马奉承,我没想到他也是太后那边的人,以刘瑾的老奸巨滑,也被摆了一道。对太后不由得是由衷佩服。
“母后深谋远虑,原来早给刘瑾准备了这么两手暗棋,看来要收拾刘瑾也是亦如反掌。儿臣全听母后吩咐了。”
“这些都只是先皇身前的安排,以前皇上被刘瑾蛊惑、诱导,终日沉迷游戏,只知道任性胡为,哀家心里甚是担忧,这些隐秘之事自然也不会告诉皇上,不过近年来,看来皇上逐渐成熟了,才是哀家最欣慰的。”
我暗自抹了一把汗,转移话题道:“母后,儿臣突然想到了,既然张允和马永成都是我们的人,那么收拾刘瑾可以像对会宁王一样,谋定而后动,先迫其作乱不轨,然后出师有名,将之刘瑾一掌一网打尽!”
太后点了点头,“朝臣中要诛刘瑾的亦大有人在,皇儿认为何人可以用命?”
“李东阳。”
同时想到此人,我和太后不由得对视一笑。
太后旋又说道:“皇儿可去一趟大同府,镇北侯司马威的手里掌握着二十万大军,这是先帝给我们母后留下的最大保障。”
我知道孝宗皇帝有遗旨留给司马侯,想此人久镇北疆,必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便又说道:“大同府总兵长驻,率兵以防靼鞑,势必不可能调兵回京,那么母后的意思是要儿臣给刘瑾来个釜底抽薪,把刘瑾引出京城,在大同府收拾他!”
“正是!”
太后赞许地点了点头,“刘瑾如今在京中的势力庞大,可谓牵一发动全身,若在京中诛除刘瑾,只怕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变故,所以最好实施此计。”
我疑问道:“可是刘瑾那厮老奸巨滑,有什么办法可以请君入瓮?”
太后淡淡地笑道:“孙猴子再厉害,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刘瑾终究是个太监,所以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哀家曾经说过,皇上难道忘了吗?”
刘瑾的要害是什么,我自然知道,看来太后一直将这胖太监把握在鼓掌之中。稳坐后宫三十年,这等权谋实非旁人所能岂及,看来这回刘瑾是注定要完蛋了,想到这里,我也不由得笑了。
“皇上,你前几日在京中干得事也有够荒唐,哀家也不想多说你了。等灭了刘瑾,就把那姓林的女子接进宫来,给她个名份吧。她虽出身江湖,但事已致此,哀家也不想再多计较了。”
太后突然提起此事,立刻让我收住了笑容,但听她接着说道,“不过宁王的小郡主,皇上真不该留她性命,虽然哀家知道皇上仁厚,怜惜这个堂妹,但她终是叛孽之女,如此留下她性命,将来免不了招人口实……”
我闻言,心中暗暗一惊,看来什么事都瞒不过太后,连忙解释道:“母后见谅,此事儿臣虽然有欠考虑,但现在朱雨芳已经改名换姓了,儿臣也下了旨,没有人再会追究……”
“好了,不说这些了。哀家有些累了,皇儿也下去休息吧。”
“母后万安,儿臣告退了。”
经过一番商讨,悉知太后高超的手段后,我已经可预期到刘瑾覆灭的下场,但于此同时,我心底却无端生出一丝寒意,若有朝一日,太后得知我并非真正的朱厚照,那么以她如此厉害的手段,我又会有如何的下场?
不经意间,手中的烟灰已积了老长,直到烫到了手指,我从回忆中才醒觉来,将烟头丢出了车窗外,长吁了一口气,回过头来,才发现车厢内气氛有些沉闷。想是刚才我一直沉默不语,脸色阴晴,把她们几个丫头都吓着了。
“怎么都闷着不说话了?一个个发什么呆?”
小诚子和梅儿等均没有答话,其中只有最为开朗的琴儿怜笑道:“少爷你发呆,我们做丫环的只好跟着你发呆。”
我露出笑容道:“琴儿,你就讲个笑话给大家听,活跃一下气氛吧。”
五个丫头中就属琴儿的口齿最为伶俐,“少爷,大家都在,怎么光点我,要讲笑话可得每人讲一个。”
我笑道:“以前在苏州和四大才子喝酒,记得那祝胖子笑话最多,直把杨杨逗得合不上嘴,琴儿你以前肯定也听了不少,现在就说两个段子给大家解乏吧。”
琴儿涩然道:“那祝胖子亏得还是个读书人,其实又贪财又好色,他说的笑话没一个正经,琴儿可不好意思讲……”
她俏皮地眨了眨,忽又说道,“我倒是记起小姐以前说过的一个笑话:那是我们刚回苏州没多久,有一个大财主新修了间大宅子,找到门来想请唐伯虎给他提副对联,我们知道那王财主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知府介绍来的不好拒绝,于是唐伯虎就提笔给他写了两句联子:养猪大如山,耗子个个死。酿酒坛坛好,做醋缸缸酸。那王财主欢天喜地的捧了回去,还制成招牌挂在大门口,后来我和小姐出门看见,可是笑坏了。”
养猪大如山耗子,个个死。酿酒坛坛好做醋,缸缸酸。我心中暗笑,古来文人总喜欢玩这些文字游戏,还好那财主没请祝胖子给他提字,不然肯定会被整个更惨。
梅儿和生于书香世家的夏香最先明白过来,均忍不住笑了,琴儿也解释给了身边的小青和小荷听,顿时五个丫头抿嘴笑着一团,只剩下小诚子还没明白其中的笑意,只得傻笑着抓着腮。
我见小诚子一副憨太可掬也忽然想起一个经典笑话,于是说道:“呵呵!少爷我也突然想起一个笑话,你们要不要听?”
丫头们听说我要讲笑话,纷纷凑在一起,好奇地望向我。我故意拉长了语调,兀自说道:“嗯!这个笑话很简单,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太监……”
我说到这里,便不收住了口,不再讲下去,丫头们等了半天,都有点迫不及待要听下文,琴儿先忍不住催问道:“从前有个太监,下面怎么样呢?”
我呵呵一笑道:“嗯!下面没了……”
片刻之后,马车厢内又引起了一阵哄笑,几个丫头都笑得花枝招展,成为笑料的小诚子落得一脸委屈。
我发话道:“小诚子,你去问问马永成,什么时候才到大同府?”
“是!奴才这就去。”
小诚子如获大释,连忙逃下车去了。
“你们几个真是的,合起来欺负人家小太监。”
我笑着数落起几个丫头。
琴儿娇笑着反驳道:“少爷,这还不是你牵得头?”
“丫头作反了,敢说少爷的不是,呵呵!还不快给我拿下,重大五十……”
与几个青春豆蔻的丫头一番笑闹,之前心中那点阴郁已一扫而空,取而待之的是此次前往大同府的期待,自己每次出巡总有奇遇,这回等待我的又是什么呢?
新第♂三书包网?域名』? m.d3sb .com




我是皇帝我怕谁 第197章 大同府
↘↘欢迎光↖临『新第3书包网』↙
山西大同府,是历代名镇,盛唐时期,曾为从长安通往北部外族的必经之路,到明时,已成了西北防御的重镇。久经历代修葺,大同府墙高河深,坚如铁壁,然多年来无边无战事,城内也是非常繁富。
马永成与四大护卫骑着马在前面开路,马车缓缓地开进了大同府。一路上不紧不慢,行了十五天,总算是到达目的地了。旅途虽然轻松,但坐了这么久的车,梅儿等丫头均露出了少许疲惫之色,我便吩咐了马永成先找家客栈歇脚。
一行入城驻进客栈后,天色也不早了,用过晚饭,我也没急着去见司马威,此次来大同也是微服出游,我也不想惊动地方上的官员,不过我回到房间,就有不速之客来访了。
“嗖!”
的一声,一个身影急速掠入房内,直把身边伺候的几个丫头吓了一跳,不过我早认出是来人是太后的心腹兼保镖——姬三娘。
见姬三娘来的突然,看她一脸风尘之色,显然是在我离京之后,急着赶来的。我知太后派她前来定有要事,于是挥退了梅儿等人,自己与她单独会晤。
“奴婢参见皇上!”
一直没有说话的姬三娘此时才恭敬地给我行了一礼。
“朕微服在外,不必多礼了。”
我将梅儿刚给我沏好的茶水递了给她。
“多谢皇上!”
姬三娘接过茶杯,虽然没喝,但眼中闪过感动之色,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虽然仅有过两次见面,但她给我的印象,就好比刘锦儿的“加强版”我问道:“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姬三娘先是警惕地察觉了四周与屋外,确定再无旁人,才悄然上前两步,附首答道:“奴婢奉太后之命之前来给皇上护驾……”
听过姬三娘的密语后,我不露声色,只轻轻舒了一口气,“辛苦你了。朕已经知道了……”……
第二天,我很早起床了,唤来马永成暗自吩咐了几句,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天朕想一个人到街上逛逛,你们谁都不用跟来了。”
我这样的旨意,小诚子和梅儿等均是不解,尤其是琴儿还很不乐意地撅了撅嘴,但圣旨总是不能违背,于是我脱去华服,换了一身文士的儒衫,摇了一把纸扇,独自信步离开了客栈。
大同府地处边境,由于近年来边关没有战事,北方的鞑靼也有不少商贩南来大同进行贸易,用大漠的俊马、毛皮等物产交换些汉族的货物。无论古今,跨国贸易总是有很大利润,因此大同府近年来也聚集了不少南来北往的货商,城内也多少沾染上了一些异族色采,除了有集市上的蒙古商旅,偶尔还能见到一座胡姬酒肆。
随手翻玩着纸扇,我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闲逛,现在还是清晨,红日微升,大同府内的百姓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男人到处忙活生计,主妇去集市上购买今天的菜肴,摊贩们又在街头云集。
“闪开!闪开!”
“危险!”
迎面街口,一行五骑正奔马而来,由于清晨的街上行人无几,所以他们骑行的速度很快,但谁知此时一家屋子窜出一个八九岁的孩童,横插过街面,正好要撞上骑行人的马蹄。
我刚见到这等危险情况,身后已有一名少女飞掠了上去,她的身形灵巧,一把抱过已经吓坏了孩子,奋不顾身地将其揽在怀里。
“啾!”
骑行者本来已经强拉住了失控的马儿,那人的骑术看似十分了得,双臂一抖,拉紧了马缰,高高扬起了前蹄,一个飞跃避过了少女和孩童。
本来有惊无险,但那少女因救人心切,搂紧了那小孩,奋力地往后一滚,本是想避开前冲的马儿,却不料滚入了后来赶来的四匹马蹄阵中。她惊呼一声,抽出一只手撑地弹起,想要躲过一劫。
此等惊险变化本就在瞬夕之间,平常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要毙命在乱蹄之下,好在有我在场,刚才少女冲上去时,我也紧跟着发动了,六合至尊功随心而发,双掌拍出一道气墙,硬生生将那四匹马儿震得往后退去。
“啾!”
一阵尘土飞溅,人仰马翻之后,街面上终于平静了下来。刚才险些被大马撞得粉身碎骨的小孩安全地抱在少女的怀中,而险些因救小孩的少女也安危无恙地落入了我的怀抱。
带头的骑行人已拉住停了马缰,回过头来,看他不过二十出头,身材健硕非常,皮肤黑黝,眼神锐利,脸上有股王贵之气,虽然一身汉人的服饰,但很容易看出他是个外族人。地上的四名大汉也纷纷,爬了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拉住了因受惊还在乱眺的马匹。
1...109110111112113...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