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迷失在星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牌老狼
由于起步太迟,月球南极好的基地建立地点都被其他机构选完,月球基地项目组绞尽脑汁选择了现在的地方。小墨尔本基地位于凯布斯月球坑附近的高海拔地区,基地建成后,宇航员们将住在大型窑洞中,附近有面积不小的区域适合宇宙飞船起降,准备平整后用作发射场。这是探险机器人和地面望远镜联合勘测的结果,基地日照率为85%,能源组合方案可以轻松保证基地的供应。
先期发射的月球试验温室接到指令迈开六条腿与宇航员们会合,凯普检查了运行情况,与机器人反馈的几乎没有区别,这意味着四位的月球生活将不太难熬。
伯格和高成杰负责基地设备的维护,他们先组装好基地主脑ae9916和ae9917及配套的组装机器人,两位主脑获得视觉开始指挥机器人工作。代组长伯格留下高成杰看着,自己和凯普、楠木检查其余的舱室,两个生活舱一切正常,随同登月舱下来的仪器都没有问题。
原定随同空间站,它将和另外两个舱室组成生物培养舱。姬成骏和摩尔需要检修月球空间站,待完成后姬成骏将乘救援舱下到基地指挥建设,摩尔则飞回lta空间站为两个月后的货运飞船做准备。
lmb基地在头一年将会有六位宇航员长期驻扎,它在没有建成前只能算永久前哨站,最多能拥有十二位居民。asa准备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建成能供200人生活的正式基地,占地五平方公里,包括生活和休息区、紧急避难所、生物培养区、科研工作区、人员训练区、能源区、工厂区、仓库区和发射区。远期容量提升至2000人左右,占地40平方公里,用二十年建成,将拥有完整的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
前期的消耗主要在物资及人员的运输上,费用不低,asa的评估是能自循环的大型基地将耗资100亿黄金券,每年约5亿。lmb基地实行军事化管理,将建造以激光炮和电磁炮为主的防御设施,以应对陨石和不可测的危险。
永久前哨站包括生活舱、休闲中心、生物培养舱、科研工作舱、能源设施、综合工厂、仓库和机器人群,包括施工机器人、运输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探险机器人和战斗机器人。只有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人,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费用,早日建成坚固的三层窑洞和提炼能源及稀有矿物的工厂。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休闲中心和辅助药物是必备品,否则宇航员们的身体容易出问题。正式基地建成后会拥有大型离心机,模拟地球重力,顺便让基地居民休息。这个设备很占地方,asa人工重力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正在想办法,技术问题已经解决。
人工重力跟宇航能源和动力一样,是星际远航重点考虑的技术,人工重力实验室是宇航员中心下属的机构,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水平相当不错,相信未来登陆火星能用上。如果气体堆芯核裂变发动机或氘氦三核聚变发动机研发成功,到火星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也许月火飞船用不上大型的人工重力设备。
南极与地球通信方便,按照合作伙伴的要求,宇航员们的工作和生活视频除了机密部分,都属于需要公开的范围。货舱与登月舱不同,它直接在月面降落,没有保留上升部分,有效载荷因此大幅增加。在设计初期,研究员们便考虑到将货舱用作基地设施,货物取出后,高成杰便按照流程操作,将它改装成训练舱,这是休闲中心的一部分。训练舱的空间很大,分段密封,可以满足四位宇航员同时锻炼,研发已久的多层超高强度纳米玻璃派上了用场。
伯格小组的任务不包括探险,一切以安全为重,他们首先架设了全套的监视器材,以应对悄然接近的危险。ae9917指挥九个小机器人在基地的周围组成了监控网络,两台c221h随时待命。
与臃肿的宇航员相比,机器人要灵活得多,月球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死寂的世界,几乎不存在空气,激光枪发射时,人眼只能偶而看到光线。管理层考虑到这个情况,改装了c221h,重量降低到600公斤。c221h是后备力量,加装辅助工具可以变成组装机器人或加工机器人,一举两得,虽然有暴殄天物之嫌。
月壤里有丰富的含金属矿物,月球基地项目组首先想到的是造房子,提炼月壤中的铁、铝、硅、钛、镁等,先做成框架,然后在其中灌注月壤,以隔绝宇宙射线和气温变化对宇航员身体的伤害。前哨站的舱室穿着宇航服不是长久之计,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容易出意外。
根据设计图首先需要建造的是生活舱所在的房屋,墙厚4.5米,弧形顶盖使用复合材料,是设计中耗资最大的部分。至于水泥和混凝土的制造,则依赖水源,虽然研究表明月球上的水不少,但利用起来并不轻松。每吨月壤中能提取的水分不足一公斤,甚至能否提取到足量的水源都有待检验,其他的机构并没有公布相关的数据。
月球探测时代得到的数据和建立正式基地得到的数据未必能等同,而这些都是耗费万金取得的,不可能当成科普资料到处散发。
房屋与房屋之间以通道相连,这是大部分机构采用的方案,可操作性强。温差发电机是基地的重要设备,将能利用到的能源都充分利用起来。
姬成骏坐救援舱登上月球后,摩尔便踏上返程之路,一切顺利。随着经验丰富的组长到来,留在月面上的四人松了一口气,在寂静的环境中,需要胆大心细能获得群体认同的领导者。
mea11c1货运飞船出发的时间推迟了半个月,因为lmb基地出了点小问题,综合工厂的有些零件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高成杰改进了设计,宇航工业区重新生产了一批,由空天飞机运上太空。
货运飞船比载人飞船简单,防护严密的ae9919有了新家,带有多种电子及光学设备的控制舱,使用离子发动机。控制舱不大,可以方便地与其他舱室对接,没有生命维持系统,碳硅光网络生命用不着人类离不开的东西。
由核动力舱、常规动力舱、三个货舱和两个能源仓组成的mea11c1顺利抵达月球轨道,货舱和能源仓顺利抵达目的地。
摩尔没有返回地面,他乘第二批的mea11mc2飞船在圣诞前重新前往lmb基地,正式加入五人组,充实了基地的实力。
一而再的成功让asa上下信心高涨,安德列夫的建议获得通过,澳洲月球开发公司mda开始面向澳洲民众出售股票。刚开始只有少数人认购,大部分人都在观望,他们对lmb基地能否顺利建成心存疑虑。
安德列夫不担心,他相信mda的资本充足率将远超人们的想象,事实证明他没有想错。nasa在圣诞节前发射了登月飞船,将人类建设月球基地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他们有核电厂,并不在乎日照率,早点出发可以早点圈地盘。随着各种各样的发现陆续登场,普通人目不暇接,有关月球基地建设的新闻成为合作媒体的杀手锏,广告收入让老板们笑得合不拢嘴。
在机器人的辛勤劳作下,lmb基地综合工厂顺利开工,开始提炼建筑需要的各类建材。月球表面建筑的速度随着更加强大的施工机器人的加入,开始提速,到第二年八月rsa发射登月飞船时,lmb基地第一阶段的任务永久前哨站初具规模。凯普展示了在月球上提取到的稀有金属和氦三,澳洲月球开发公司的股票在短短一周内卖得精光,热情的投资者险些将咨询台给挤垮。
九月初,mea11mc3飞船一次性运送了十二位宇航员到lmb基地,缇亚.邦尼特和章静萱成为首次踏上月球的女宇航员。邦尼特是基地的指挥长,章静萱是医生。这十二位宇航员均有博士学位,覆盖到建筑、光电子、机械、化学化工、材料、生物、医疗和宇航等多个领域,可以满足基地的绝大部分需求,工作效率将远比第一批高。
mea11mc3返程时将在基地辛勤工作了一年的六位宇航员带回lta空间站,宇航员们换乘vss飞船返回地面。
“智障”们受到了盛大的欢迎,新任澳洲总统和总理都到新威航天中心迎接他们,卫星部队的直升机第一时间找到了六位英雄乘坐的两艘宇宙飞船返回舱。
姬成骏和摩尔均是已婚人士,他们曝光率高。伯格和凯普虽然没有结婚,但都有儿女,既未婚又没有子女的高成杰和楠木受到未婚女士的围追堵截。
楠木虽不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日裔,但却是首位在月球上长时间生活的日裔,他有纯正的日本血统,因此受到了日本媒体的追捧。jaxa没有大型飞船,技术虽然比cnsa先进些,但没有cnsa稳定,这几年大推力火箭的发射失败率比较高,每次上太空宇航员的家人都哭得稀里哗啦。
jaxa没有详细的月球基地建设计划表,与其他宇航机构的关系不算好。asa有三名日裔宇航员,在这种情况下,呼吁政府承认双国籍的声音开始批量出现。
楠木的勇敢既为他收获了荣誉,又给他带来了一位美丽的新娘,并非来自本土,而是邻居家的小妹妹。用高成杰的话说,“这厮硬着头皮上太空,其实就是被未婚妻逼的”。楠木则针锋相对地指出,“你也干净不到哪里去!”
涉及到隐私的话题更能引发人们的好奇,记者们连连追问,高成杰挽住楠木的脖子,轻松愉悦地说了句:“这是秘密,是不?楠木?!”
楠木苦着脸,没敢否认,看来有把柄落到高成杰的手里,不知道是在月球还是地球。两位青年才俊的话题见报后,读者们都在琢磨楠木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高成杰去月球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很随意,不是喜欢故弄玄虚的人,长达一年的月球生活转播将六人的性格暴露在观众面前,没有多少城府的高成杰和楠木是观众们最喜欢的两位宇航员。
随着飞船技术的完善,到月球旅游成为时尚。nasa不是花旗国唯一从事宇航的机构,私人宇航企业联系了asa,打算开通lta空间站到月球lmb基地之间的线路,据说报名的富豪很多。这块是个大生意,vss飞船很成熟,公司旅游集团也推出了类似的项目,报价不低,但很多年轻富豪都认为值得。
“要是游客量能突破两千人,加上给其他机构补充燃料和运输稀有矿产,相信lmb基地就不需要花费一分钱,哈哈!”夏元德出席欢迎宴会后跟李庄说。
asa月球空间站和地球空间站都有燃料供应设施,两架va级空天飞机的任务频繁,就是价格太高。业务部领导层新进了两位熟悉宇航领域的专家,定的价格差不多是成本的十倍,不少宇航机构需要救急时都捏着鼻子忍了,包括cnsa,夏元德这厮宰起家乡人来毫不客气。
“呵呵,月球开发公司的股票销售超出我的想象,也许大航天时代已经开始了。”李庄轻笑了一声,转头问起另外一件事:“转基因农产品似乎已经不可收拾,我们推出的产品没问题吧?”
夏元德神色凝重,市场部和业务部联系密切,他得到的消息比较早,麻烦是从五月份开始的,但不是公司的麻烦,而是花旗国的势力。
“我们只推出过两种产品,而且使用有严格限制,一切正常。当初别人笑我们是‘拜神教’,现在恐怕得找我们帮忙,宰与不宰是个问题!”
;





迷失在星空 第五十六章 食以安为先
夏元德能赚能花,由于工作繁忙,他和李庄一年见不了几次面,虽然经常电话联系。他喜欢凑热闹,所以大事从来少不了这家伙。
“只要涉及到不能化敌为友的对手,一定要宰,他们又不可能因为我们帮忙便改成吃素,再说花旗国有些势力信奉种族主义,得趁机削弱他们的势力。”
“哈哈,对,就要落井下石,我去听听风声,nnd,这帮人乱搞,现在终于尝到了苦头。”夏元德说完便去商业信息中心找老狐狸博比.布雷迪。
李庄想想还是给国宝打了电话,他回老家探亲,还要带辛普森去c省大熊猫研究基地,现在不知道在哪,“国宝,什么时候回来?”
电话那头传来“熊猫”的声音,很是愉悦,“还要过段时间,有事吗?涉及到植物的找郑飞,涉及到保健品的找米哈伊尔。”
计算机专家有些郁闷,两人草草聊了几句便挂了电话。上了车,陈小军问起这事,李庄敷衍了两句便陷入沉思中。
韩淑梅是个好人,虽然很“财迷”,她很善良,能力不错,也许跟从小到大的教育和家境有关。在k城时,医学实验室便研制出了残留物检测仪,但没有推向市场,它的正式推广还在三年前,经过五次改进有了完善的版本。
残留物检测仪的标准是个大问题,而这是公司与其他势力斗得如火如荼的地方。医学部和医学研究院wih一体两面,它在公司里与生物学部和基因工程研究院关系密切,既斗争又合作,主要是理念。
按照威森三大院的学部制,基因工程研究院被称为基因学部,人工智能研究院是计算机学部,asa叫宇航学部。起初只是少数研究员为了方便叫起来的,后来大家养成了习惯,虽然三大研究院和asa的保密等级和管理架构跟其他兄弟单位有差别,大部分单位仍处于院级体制的控制之下。
以前wih与was并列,随着众多单位的调出,它的规模缩小了60%,有变成was下属机构的趋势。“财迷”为医学部的降等找过李庄,但计算机专家表示尊重管理层决议,她只好作罢。心理上的落差是短暂的,韩淑梅不喜欢当官,但医学部很多人都不怎么愿意看到这种结果,对基因学部和生物学部涉及到人体的高端研究卡得很严,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小规模内斗。
无论怎么内斗,公司的制度和建立的精神摆在那,三家机构涉及到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体系完整,成果斐然。医学部前年六月份出版了一套系列丛书,叫《wih健康指南》,正式将公司的全套食品标准推向世界各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健康指南》印制精美,数据详实,考虑周全,用词谨慎,出版不久就成为畅销书。公司的客户群很庞大,这部分人基本上家家都有收藏。由于价格不高,加上是工具类书籍,盗版很少。
威州食品及医药管理局被医学部、生物学部和基因学部的人占着,利益纠纷不多,学术方面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个单位经常吵架,有时候还会在电视上争来争去,主要是营养学及转基因方面的话题。
农业集团gsaa上市后,兼并了澳洲众多的农场,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业公司。它下属的农业研究院,从事工程类的研究。生物学部负责前沿及理论,除了从gsaa拿研发订单,自己有附属科技园,不是通过医疗健康集团wlhc销售,就是通过gsaa销售,活得有滋有味。
与偶尔才会吭一声的生物学部相比,gsaa的名气极大,因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gsaa兼顾到这两点,在世界各地包括花旗国都有业务,客户群庞大。这个集团主要从事“三品”中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销售则在物流集团的超市中开设专柜直营,不接受加盟店。
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是“三品”中要求最苛刻的。在威州,有机食品是主流,高标准绿色食品仅做补充。
科技农业的投资虽大,但利润不低,至于所需的高技术对公司来说完全不是问题,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技术。病虫害防治方面以种类繁多的生物农药为主,包括偏门的防虫植物、常见的寄生天敌及物理防治手段等。
威州的主食是大米、面粉、土豆、牛羊肉和鱼,养殖业发达,任何转基因类的食品都不能在市面上销售,农药残留、常规理化、微生物、营养成分及转基因成分检测仪器齐全。杂交水稻在威州没有市场,原因是不好吃,泰国香米是主流,半自产半进口,威州产香米的品质甚至比原产地还高。
与此相对应的是,联合技术公司的基因研究水平堪称业界顶级,在分子农业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古怪的行为被同行嘲笑为“拜神教”,起因估计是公司核心科学家们经常挂在嘴上的“神”即自然规律。
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基因学部、生物学部和医学部虽然并不和睦,但在大方向上配合默契,无论是基因药物还是基因病毒制造及防御方面的研究都互通有无。一个实力强劲的超大技术团体抵制转基因食品,无疑加大了普通人的怀疑,动不动就拿威州说事。
分子农业的优点很多,麻烦可不少,常见的毒性未知、过敏高发、营养问题、抗药性、威胁环境等等,这都是存在的事实。分子农业日趋完善的同时,这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涉及到转基因农产品的利益集团势力很强,孙国宝不得不代表公司表态,“分子农业是未来的趋势,转基因未必有害,我们持保留态度,只是觉得需要时间验证,并非反对转基因。”
公司实话实说,减轻了压力,但普通人的知识层面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接受基于科学角度出发的说辞,分子农业的推广力度大受影响。
医学部现在走的路线是系统医学,借鉴了不少传统医学的理念,传统医药在澳洲被发扬光大。系统医学理念的盛行,意味着医学部对转基因食品的可靠性持保留态度。
涉及到农产品的技术非常复杂,不过基本概念是有的,常见的嫁接、杂交和转基因其实容易理解,涉及到生物分类学,界、门、纲、目、科、属、种,愈往后被归属的生物特征愈相近。嫁接是人工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的一种,不涉及到遗传物质的重组与改变。
杂交通过人工有性生殖的方式把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通过染色体基因重组而选育新的基因型,它是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最远发生在属间,如杂交稻,比如同是豹属的狮子和老虎生的狮虎兽,同是马属的马和驴生的骡子。近缘杂交能产生可育后代,少部分杂交水稻具有这一特性,但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市面上已经看不到可育的杂交稻。远缘杂交一般不能产生可育后代,比如狮虎兽和骡子。
至于转基因,它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理论上更精确,没有任何不妥。
从学术上来说,转基因和杂交都属于基因工程的范围,但按照生物分类学,有本质的差别,并不因为它们的手段类似而能被认为是同样的东西。
基因学部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明确的分类,跟主流标准不同,没有分杂交和转基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基因重组;第二种,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基因重组;第三种,同种同类基因修饰、替换、抑制与激活。
第一种基因重组的安全等级最高,在它下面的各个类别经医学实验证明无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可测的参数,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控制。
第二种基因重组的安全等级次之,被公司的科学家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不能产生后代的远缘杂交,被列为需要检验的范围。杂交稻不好吃,生物学部以搜集野生稻和常规稻的种子为主,培训可育新品种和进行基因替换都在研究范围之中。远缘杂交稻虽已被证明不影响食用者的生育能力,但公司上下没有兴趣吃这种粮食。高效的科技农业保证了充足的农产品供应,口感和营养更好。
第二类则属于纯粹的转基因技术,打乱了生物分类学,经过转基因修饰的生物体被称为gmo。生化兽属于gmo范畴,但在公司的分类中只有涉及到食品的才被称为gmo,生化兽是bco。大自然经过长期筛选的分类在这里变得一塌糊涂,不可控参数大幅增加。有人给这种技术取了名字,叫“乱交”,非常形象。
上帝不是那么好做的,无论转基因技术被宣传得多么美妙,在系统医学没有完全了解人类身体的奥秘之前,它的美妙只是一种幻影,虽然有可能变成现实。
第三种基因重组主要是医学用途和控制现有农作物及观赏动植物,是基因学部的大财源,没有踏入神域,变数很小,容易验证,优生优育项目、常规植物改良研究、生化熊猫、基因药物等都属于这类。
基因方面的研究军民两用,生化兽研究所下属的基因病毒实验室、人体改造实验室、生物机器人实验室都以军事用途为主,与医学部的实验室互补。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它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
公司人类基因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研究,扎伊采夫忧心忡忡,因为hgp的副作用很明显,如种族选择性灭绝性生物武器、基因专利战、基因资源掠夺战、基因与个人隐私等。
这些并非天方夜谭,四年前流行的神秘病毒姜真哲便怀疑是某组织下的手,并且与转基因食品有关,算是一种绝顶的复合毒药。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除了在病毒上发现的痕迹,主要针对低收入人群感染的特性足以说明问题。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部分人的存在变成多余,某些极端主义者便认为这部分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负担,进而想通过某种隐秘手段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神赐予人类一副奇妙的身体,既强大又脆弱,精密不过头,宽松有限度,自我修复能力强大,对基于生物技术的慢性毒药抵抗能力非常强。不管转基因食品的推广是商业利益驱动还是政治阴谋在作怪,早期不完善的转基因食品仍无法轻松消灭某些人群,所以有人忍耐不住,采取了激烈手段。
姜真哲作为基因工程专家和病毒学家,不会胡乱说话,持类似态度的研究员不少。公司在病毒、毒药和基因工程领域的综合实力毋庸置疑,任何涉及到这三方面的手段都被瓦解,成立十多年来,就没有出过大事故。
1...101102103104105...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