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星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牌老狼
余哲按照母亲的吩咐,在去小学报到之前先带弟弟妹妹去幼教堂。幼教堂的名字很贴切,因为它不是伊艾弗人的幼儿园,典型的伦特风格,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坚强,武学是必修课,虽然都是些不影响孩子身体发育的辅助课程。从这点看,姆伯玆说伦特人是神的战士很有道理。
“赛铎,我跟赛琪去报到就行了,不需要你带着。”泽熙背着蓝色的小书包在后面叫道。
余哲把脸一板,“我是你哥,没大没小的。”
寒安在边上做鬼脸,“伦特人没有叫哥的,你就是赛铎,赛铭没叫错。”她背着和泽熙同样款式的小书包,不过是粉红色的,跟衣服相配。
余哲刚要反驳,发现妹妹没说错,只好转移话题,“老妈一再交代,我也担心安全,你们不要不耐烦,现在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安全,指不定会出什么事情,我可不想看到你们夭折。”
“呸呸,你才夭折,我和赛琪好得很。”泽熙听着不舒服。
余哲笑了笑,没有继续,因为幼教堂到了,准确说是卡斯加德第一幼教堂。这是离家最近的幼教堂,没有特别的名字,估计也没什么人喜欢冠名小屁孩上的学校。
寒安和泽熙是王都的小明星,刚进大门便有老师围上来,招呼着报名。泽熙的记性很好,挨个问候,叫得很亲热,寒安有样学样。一时间大哥被冷落在门外,呆了片刻便灰溜溜地走人,因为他也需要报名,必须在上午九点之前完成,时间不多了。
余哲要上的小学叫艾美奥迈默,因为该校出了一位名人艾美奥,伦特历史上著名的学者,在这里毕业后便没有再读书,伦特教育部门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便以她的名字命名这所小学。
报名很简单,在报名处刷卡,一切信息自动存入学校的档案库,没有分班,因为艾美奥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人数不定。
余哲报完名后沿着指示牌往教室走,心里别扭得厉害,一想到十八岁上小学就浑身难受,“要是不上学就好了,伦特的教育体制确实得改改。喂,诺兰,你也在这上学?”
半大小子正惆怅着,猛然看见温克勒的女儿、他被母亲强迫定了亲的诺兰正在前面走,便打招呼。诺兰回头看了看,眼睛里闪出一丝狡黠,若无其事地说:“当然,这所学校离家最近,我又不小了。我看见你倒是很惊讶,没想到你肯上学。”
余哲瘪瘪嘴,不再理她,径直往教室走,诺兰亦步亦趋地跟着。前方的教室很热闹,里面人声鼎沸。两人踏进教室不久,最后两位新生也到了。
“静一静!”长得瘦高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敲桌子,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老师很满意,继续说话,“我叫莫莱,以后就是你们在艾美奥的导员,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现在请大家上台自我介绍,彼此认识一下。”
“嘿,莫莱,莫来,这老师的名字有趣。”半大小子恶意地套着谐音,都忘了自己是哪里人。他没打算出头,在一堆小屁孩里当大王没意思,所以故意挨到最后的时间才进教室,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坐到后排。
莫莱老师没有别出心裁,同学们按位置从前往后介绍。第一个上台的是个小胖墩,不高,他的开篇很简洁,“我叫诺尔德,家住马里林街,今年14岁,很高兴认识大家。”
余哲的心顿时沉了一下,诺尔德说完就下台。第二个上台的叫普斯,只有12岁。第三个名字只有13岁。陆续上台的同学前后有五十来人,最大的一个17岁,其他的都不到16岁,大部分在14岁左右。
“惨,不行,我要申请跳级,这里都是小屁孩。”自认为成熟的半大小子很痛苦。
“坐在最后的两位同学请上台。”莫莱老师发话了。
余哲没动,因为诺兰先动了,“大家好,我叫诺兰,今年16,家住霍斯金广场西边的方登街,很高兴认识大家。后面的一个不好意思上台,我替他介绍,大个子叫赛铎,十八岁,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就住在附近。”
教室里哄堂大笑,莫莱老师向余哲招手,后者无奈之下只好站起来向前排的众人致意。没有掌声,伦特人不兴这套,再说也没有什么值得鼓掌的。
“大家现在彼此不是非常熟悉,我今天就说这么多了,你们先交流一下,中午学校食堂提供午餐。”
莫莱老师说完便告辞离开,没有在现场搀和,知道这群孩子不喜欢有老师在场。他刚走,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围成一个个的小圈子,然后互相串门。
诺兰笑眯眯地到处打招呼,联络感情。余哲坐在最后排很痛苦,自怨自艾,直到两只手伸过来。他抬头一看,原来是17岁的洛盖拉和他的朋友,15岁的小不点沃达思。
粗手粗脚的洛盖拉笑道:“幸好还有个年龄接近的,不然我麻烦了,怎么今年这么多人提前上学,居然还有12岁的。”
余哲乐了,“谁知道,以前都很迟的,打算怎么办?我准备申请跳级考核。”
“我也有这打算,”沃达思接口道:“这里都是小孩子,没意思。”
洛盖拉嗤笑一声,“你在这呆着刚刚好,不要搀和。”
余哲正要说话,前面突然喧闹起来,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前排的同学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往外掏东西,居然是伊艾弗人的电脑,还有阿莫人的克罗达。
“伊艾弗人现在把电脑卖得到处都是吗?”付出巨大代价才得到一台古董组装机的家伙不敢相信。
“你的信息太闭塞了!”刚回到座位的诺兰从书包里掏出一个粉红色的小笔记本,“三天前抵达金斯莱宇航港的伊艾弗商队带来了五十万台专为伦特人设计的电脑。”
“是贝克.霍尔公司的飞船队吗?”余哲问。
诺兰摇头,“不是,据说是伊艾弗最大的什么it公司凯马纳科技组织的,共有三艘飞船,货物不多,人不少,估计除了工程师就是过来旅游的。”
“哦,你打开让我看看。”
诺兰轻轻打开翻盖,按下电源按钮。余哲盯着开机画面,发现也是一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操作系统叫kos,伦特版,进入桌面的速度极快,仅花了十秒。他从诺兰手里拿过鼠标,轻点系统信息,电脑标配100t原子硬盘,内存50g,电池剩余可用时间1900个小时。电脑装有伊艾弗常用的娱乐、教育和办公软件,根据伦特人的习惯进行了小幅优化处理。每台电脑均装有年龄分级控制系统,温克勒给女儿的授权是少年级,诺兰能看到近2000部伊艾弗的精品电影和电视剧,其他有用的东西却很少。
“很先进吧?”诺兰有些得意,旁边的洛盖拉和沃达思眼睛都不眨一下。
余哲笑道:“不会高于伊艾弗2500年前的科技水平,不过也不能怪他们,我们用不了更好的。这台电脑多少钱?”
“十公斤黄金,很便宜。”
“黑!”余哲说完便站起身来准备往外走,诺兰一把拉住他,“干吗去?”
“找莫莱老师申请跳级考核!”
他的话刚落音,便有五六个同学跟着站起来,连诺兰也开始收拾电脑。
这间教室余哲是一天也呆不住了,他走出教室,径直找到莫莱老师询问跳级考核的详情。莫莱很惊讶第一天就有如此多的学生准备改换门庭,但没有武断拒绝,今年特殊,这些学生估计受不了跟太小的孩子做同班同学。
接到报告的校长批准了跳级考核申请,莫莱开始组织考试。伦特迈默的课程远比伊艾弗小学多,跳级考试足足持续了一个月。余哲如愿以偿,升到了三年级,诺兰、洛盖拉还有没想到的小孩诺尔德也跟着升到了三年级,其他人要么不动,要么上二年级。
四人组这些天慢慢熟了,余哲也了解到洛盖拉和诺尔德的一些情况。洛盖拉不是卡斯加德人,老家在门克里斯附近的一座村庄,父亲是商人,在霍斯金广场开了一家店铺,所以就近读书。诺尔德是贵族乌撒轮家的旁支,家在郊区,不过住在附近的乌撒轮府邸。乌撒轮家族人丁稀少,庞大的府邸急需人气,家主便邀请住在郊区的远房堂侄到教育质量不错的艾美奥上学,连吃穿住用也一并包了。
“贵族真的没有传承下去的必要,不知道是谁开的头,我伯父现在很难受,那么大的房子只住了不到二十个人,每年光维护开销就不便宜,王国的补贴虽然充足,但人不够。伦特人始终记着英雄乌撒轮,却没想过他的直系后裔是否愿意被先祖束缚。”
诺尔德边走边抱怨,洛盖拉和诺兰很感兴趣,不停地发问。余哲没有说话,今天是到三年级正式报到的时间,不能再拖了,否则课程很容易落下。个人学识测评刚结束,他便拉着三人过来报到。教室前面的位置没有了,四人只好坐最后一排,三年级的导员向教室里的人介绍了四位跳级生。
跳级在伦特很常见,但开学就跳级的可不多,大家都来了兴趣,围着四人说话。这些人明显比一年级的要成熟,说话的风格也有差别。余哲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好不容易才挨到上课的钟声响。
“同学们,伊艾弗的凯马纳公司向艾美奥捐赠了大批的电子教学器材,从本学期开始,艾美奥将开设跟伊艾弗语言相关的课程,由卡斯加德大学语言系派来的老师教授,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导员如是说。
余哲的脑子嗡了一下,形势变化太快了吧?莫非伦特与伊艾弗高层达成了什么协议?他这几个月不是学习就是练武,没关心外面发生的事。
“老师,伊艾弗人的电脑里有语言课程,我们都学得差不多了,用不着卡斯加德大学的人过来教小学生。”一个坐在前排的小个子突然举手打断老师的话。
“刺头”开口,后面的学生起哄,都说学校的安排没有必要。导员皱着眉头看着台下,有些苦恼,这群孩子现在很难管,他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三年级,跟他们很熟,除了新来的四个。
“基西,你说学得差不多了,伊艾弗的语言很多,哪些学得差不多了?上台演示一下。”老师决定擒贼先擒王,找带头的开刀。
小个子基西施施然站起来走到讲桌后,开始表演。
“伊艾弗语不是伊艾弗的主流语言,英语、华语、法语使用的范围最广,尤以英语为最。我给自己取了很多名字,英语名字叫基西,华语名叫姬希。”
台下哄堂大笑,有人叫道:“基西,你的法语名字是不是也叫基西?”
基西摇头,“不,法语名叫于勒,为了不引起误会,你们还是叫我基西好了,反正法语用得不多。”
小个子说完,拿起伊艾弗人贡献的电子笔在电子黑板上开始了一场持续大半个小时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说学逗唱,样样拿手,先说伦特语,然后用三种伊艾弗语言各重复一遍。
余哲头目瞪口呆,站在讲台附近的导员大人也怔住了。基西洋洋得意地下台,另外一个学生继续表演。这家伙没有基西厉害,不过在余哲看来也远比自己聪明。学生们一个接一个上台,最差的也会说写一种语言。
“迪娅卡,你怎么不上台?”导员回过神来,冲着一个缩在墙角的小女孩发问。
余哲的目光不由得转向了那个名叫迪娅卡的小丫头。她又矮又瘦,脸色不怎么好,似乎正在生病。衣着很普通,从气质看家里也许是伦特人的底层,即父母都是既没有武力又没有专长的那种。
“好可怜啊。”诺兰有些痛心地说。
“迪娅卡不可怜,她是我们班上最小的学生,今年才11岁,本应该在幼教堂呆着的。”前排的同学出声反驳。
迪娅卡有些畏缩地走上讲台,声音很小,余哲觉得跟蚊子差不多,“我叫迪娅卡,我会说英语、华语和法语,英语名叫蒂雅,华语名叫迪娅,没有法语名字,谢谢大家!”
“小名叫迪娅。”一个女生突然接口,台下顿时笑得前俯后仰。
“后面的四位新同学,请上台。”导员看到四个跳级生没动,便提醒。
余哲咬咬牙,带头介绍,“我会说华语,英语一点点,法语不懂,华语名叫余哲,没有英语和法语名字,大家以后还是叫我余哲好了,对了,小名也叫余哲。”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我会说英语和华语,英语名叫诺兰,华语名也叫诺兰,法语不懂,不过有名字,叫罗兰,小名是诺兰,所以不管怎么称呼我,都是诺兰,不会错的。”
台下瞠目结舌,五位一体啊。
洛盖拉和诺尔德一起硬着头皮走上讲台,他们除了伦特语什么语言都不会说,草草应付几句便逃回自己的座位。
导员看到这,很沮丧,他筹划了很久,本以为可以为自己的履历增加一点光彩的地方,还托在卡斯加德大学工作的堂兄帮忙,没想到这批学生没几个不会说的。
余哲冷眼看着前面学生们的兴高采烈和老师的落荒而逃,觉得伊艾弗人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突然而来的时尚应该是有人策划的。凯利讲过,这种手段在伊艾弗历史上经常被人使用。
“早知道就不跳级了,这下惨了,老师出的考题肯定很难,我十有八九会不及格,屁股要遭殃了。”
半大小子来之前还很得意,没想到新同学仅用一个上午就把他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自信心击碎。
;
迷失在星空 第二十五章 同学们
艾美奥三年级有学生47人,加上跳级的,共51人。灵活又死板的教育模式让跳级生很快尝到了痛苦。期末考试时,诺兰勉强通过,诺尔德挂了两门,余哲在班上排名第二,只不过是倒数的,垫底的是洛盖拉。
既要学习,又要练武,自然没时间去关心国家大事,在大人的眼里,小孩子成天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正常。拿到期末考试成绩单的吉拉拉毫不犹豫地抄起板子准备开打,程栋让给一次机会,毕竟是跳级,吉拉拉觉得有道理,半大小子逃过一劫。
“赛恩,怎么样,没事出来玩,好久不见了。”余哲躲在书房给表哥打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王子的哼哼唧唧,“屁股疼,起不来,没想到我爸下手这么狠。”
余哲安慰几句,挂了电话,又给洛盖拉和诺尔德各打了一个,发现两人也躺在床上,只好作罢。斯米特亚当国王前是学者,洛盖拉的父亲是商人,诺尔德的父亲是郊区的农场主,吉拉拉是军人,在面对孩子挂科时居然选择同样的手段,可见体罚之风已经深入伦特人的骨髓,例外只是少数。
“体罚是军队最常用的手段,伦特人有体罚的传统,无论城市还是村镇的布局,细看之下都有不经意的战备痕迹,说不定伦特人真的是神的战士。”余哲庆幸之余想到了经常发生的故事,似乎不是那么简单,随即想到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伦特人的迈默现在看来跟伊艾弗的小学完全是两码事,不仅仅是名字不同。三年级的孩子们年纪最大的21岁,最小的11岁,平均18岁左右,虽然在大人眼里还是孩子,但心理成熟度跟伊艾弗人差不多,甚至略有超出,也许跟严格又开放的教学理念有关,是历代完善的结果。
余哲在半年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林林总总三十几门课涉及到伦特的方方面面,很实用,他现在对伦特的基本状况已经有基本的了解,不再像过去那样猜来猜去。上学前他的朋友很少,现在班上可以找到很多谈得来的朋友。诺兰不用说,从小就认得。人小鬼大的诺尔德、跟自己差不多的洛盖拉、聪明绝顶的基西、功夫和学习俱佳的门莱特、“怪才”班苏,都从陌生人变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老爸把我害惨了!”余哲想到“外星人后裔”的绰号,忍不住埋怨父亲。程栋不经意的遭遇严重影响了半大小子的思维模式,他没上学前还好,上学后同学们都发现了他的特异之处,便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外星人后裔”,因为他说话和做事的习惯跟普通的伦特人有些差别。“外星人后裔”当然不可能是外星人的后裔,他父母都是地道的伦特人,现在一切水落石出。无论用伊艾弗还是伦特技术检测,程栋和吉拉拉都被证明是伦特人。父母都是伦特人,亲生儿子自然不可能是外星人。余哲的相貌有父母的痕迹,体质一眼就可以看出母亲的遗传比较多,有明确的出生记录。作为伦特的高层之一、手握重兵的托鲁择老大姆伯玆的弟子,别人对吉拉拉的身世了解甚深,程栋的谱系也被查了个底朝天。
“外星人后裔”的学习成绩一般,不过伦特人也有比较笨的,“史上第一笨人”是广为流传的笑话。他的体质是典型的伦特人,虽然技巧尚有欠缺,但力量在班上找不到对手。同学们挖了一阵,便没有再怀疑,绰号倒保留下来,让这厮成为艾美奥的知名人物,几乎人人认识。
余哲现在知道自己不是外星人后裔,但觉得班上的也许有外星人后裔,比如聪明绝顶的基西和动手能力极强的班苏,他们跟伦特人的习惯也略有差异。基西跟涂法拉人一样过目不忘,最难学的华语,他仅用了一个月便运用自如,相对简单的英语仅用了十天。说是从凯马纳公司的电脑里学的,但余哲问过老师,基西以前没有现在聪明,他便觉得基西说不定很早就开始学习伊艾弗人的体系。班苏是个女生,成绩中等,很擅长制造伊艾弗人的器具,凯马纳公司捐赠的电子教学器材都是她维护的,还利用伦特材料开发了很多实用的小玩意,兼具伦特和伊艾弗的优点。
正想着,电话铃声响起,余哲看了号码,是诺兰的,“余哲,有空没,我们去看迪娅卡,她又生病了。”
“有,要带什么礼物?我还不知道她家在哪呢。”
电话那头传来诺兰的笑声,“金盘奎果还有吗?你自己看着办吧,半个小时后我过来接你。”
“都惦记着我家的宝贝!”余哲嘟哝着挂了电话。
金盘奎果是好东西,但赛娅送的不多,所剩无几,被程栋列入管制范围,除了他自己、吉拉拉和默伊曼,谁都打不开柜子。诺兰一直记得,但余哲也没办法,只好把珍藏的一根黄金榴拿出来代替。其他的水果从库房里拿了一些,日常用品每样都带了两套。
伦特人是很富足,平常也很少生病,但总有倒霉的,比如迪娅卡家。作为班上最小的学生,同学们都很关心她,对她家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她父亲伊卡赞没有什么专长,靠给人打工为生,还只能干一些比较轻的活,收入不高。母亲丽赖开了一个小工艺品店,就在艾美奥附近,收入一般般,因为手艺不太好,还要支付房租。弟弟斯宾精神有些问题,身体也不好,是个药罐子。王国的医疗保障虽然支付了绝大部分的费用,但父母得花时间带儿子看病,影响收入。这个家庭的生活在医保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撑下不愁,但没钱在市区买房子,更没法享受一些高档用品。
跟迪娅卡家相比,余哲家属于上层社会,父亲程栋是受人尊敬的高级花匠,收入颇丰;母亲吉拉拉是年轻有为的佐鲁,全家身体都很好。余哲很有经济头脑,喜欢收集一些不常见的东西,私人藏宝室里的好东西不少,父亲给他办的晶卡存款超过六位数,都是自己挣的。
伦特人没几个不好面子,王国的教育也强调自力更生,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捐款,也没有必要接受捐款,王国的公共产业支撑了社会保障体系。诺兰有爱心,余哲也有,不过没有傻到去打击迪娅卡家的面子,所以挑选了一些普通伦特人都能接受的礼物。互帮互助是从始祖霍斯金时代流传下来的理念,有钱多送,没钱少送,不需要回礼,因为伦特是一个大家庭。
送礼可不是半大小子擅长的,琢磨了很长时间才勉强把能带的东西收集齐,不长时间诺兰的声音便在门口响起。余哲拎着三个大包,走到大门发现班苏和基西都在。
“你们也去?”
扎着一头小辫子的班苏表情有些不自然,“我只约了诺兰和基西,没想过你能去,嘻嘻!”
“是不是很好奇我为什么没挨打?”
衣着光鲜的小个子基西哈哈大笑,本想拍拍大个子的肩膀,发现需要踮起脚尖,便理智地选择放弃。
“不要说了,我们得赶到迪娅卡家吃午餐,她家在远郊。”当司机的诺兰有些不耐烦,提醒自娱自乐的三人。
诺兰没带多少礼物,基西和班苏在家里的自主权不大,带的东西也少,很小就自己管自己的余哲储备充足,三个大包将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诺兰看到三人上了车便发动往郊区走,基西和班苏跟余哲闲聊。
“余哲,听说你在家一个人占了五个房间,是不?”基西问。
余哲点头,“我家房子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我爸将东二楼分给了我,两间卧室,主卧和客卧,一间书房,一间小客厅。最大的一间被我改装作了藏宝室,里面的好玩意很多,改天带你们去看看。”
基西一脸的羡慕,“我在家只有两间房子,藏宝室太小,从外面找回来的宝贝都没地方放。”
班苏在边上捂着嘴笑,笑得余哲和诺兰莫名其妙,笑得基西脸色泛红。
“笑什么?”诺兰问。
“基西喜欢收集垃圾,经常从外面捡东西回来放着,他爸一怒之下把分给他的空间减掉了,就剩下书房和卧室。”
基西的小黑脸有些扭曲,辩解道:“我收集的怎么可能是垃圾,都是我爸眼光太高。”
诺兰恍然大悟,余哲也把同情的目光投向小个子。他现在跟基西熟,知道他父亲是卡斯加德有名的鉴定师和收藏家斯雷斯。
班苏却说:“基西是聪明,但眼神明显不太好,居然捡了五六块一模一样的古董,还说是个系列,难怪他父亲勃然大怒。”
基西弱弱地说了一句,“至少还值些钱,不是垃圾。”
班苏笑得很大声,但没有回答诺兰的追问,估计有隐情。
余哲不是诺兰,没有打听别人隐私的爱好,目光投向街道两边。卡斯加德是座很大的城市,没有高楼,都是古朴的石质建筑,道路宽阔,按照伊艾弗的标准应该是双向六车道,每个车道足够最大型的轮式载重车行驶。伊艾弗人的通信科技在短短半年中就覆盖到卡斯加德的各个角落,超大容量的有线光纤网沿着余量充足的伦特传统通信线路布设,组成了一个小互联网,将上百万个伦特家庭连成一体。它未必有伦特科技先进,但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座古朴的城市正在重新焕发生机,依赖的却是外星制品和改造过的外星制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