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迷失在星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牌老狼
威森法案通过的原因很复杂,普通民众和各国政府对这些庞然大物的担心是才是根本的原因,在德先生的声望如日中天的时代,自由成为关注的对象。巨型公司的能量极大,人脉广泛,实力雄厚。一些顶级的巨头甚至能操纵中小国家的政局,连花旗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都不喜欢太强的企业,因为容易让国内出现不好的失衡状态,影响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局势的稳定。
微软当年遭遇花旗国司法部的反垄断指控,在普通的国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只要想想经济规律和规则,就不难明白,大公司对政治经济的危害和促进作用同样明显。
万亿俱乐部在人类开始大航天时代后虽然不算什么,但在人类还不得不窝在地球上的时候,已经算了不得的大企业。
《大公司规模限制法案》通过时,联合技术公司已经成为拥有博士级研究员二十万、总员工近两百万、占地两万五千平方公里的超级大企业,澳洲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七大经济强国。
;





迷失在星空 第二十四章 平淡和热闹
去年和前年对联合技术公司和李庄个人来说,充满了故事。被软禁和遭遇两次刺杀,让他从此再也不敢出双威市。
公司法务部和外面官司打得很凶,人事部很忙,公共关系部焦头烂额,公司产业发展很顺利,但这些都不关李庄什么事,他是个怕死的人。由华来澳途中的导弹事件,虽然他嘴上说得轻松,但心里还是怕怕,担心公司激光武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够完善,导致自己翘辫子。他的防御措施,正是是他歇斯底里的一种表现,除了自己一家和认为可靠的亲近人,其他的全部都不在维姬的认同范围之内。
这家伙确实是个天才的工程师,他的实力已经为科技界所知。他主持研发的这些自动化系统处处体现了他信奉的“稳定易用兼顾效率和寿命”的理念,虽然不怎么漂亮,但性能毋庸置疑,这是联合技术公司能这么快成为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老大的根本原因。
这一年来李庄没干什么事情,除了用维姬改进过的自动装配线组装了小维姬和小小维姬外,就是成天琢磨着下一步研究。他不敢再出去,一直呆在喇叭家族和维姬家族的视线范围内。他是这两万五千平方公里真正的王者,密布的大威力武器系统让他有一种安全感。时常挪到超级庄园区上空的各国卫星让他觉得很讨厌,军工研究院因此研发了集成反雷达、反红外探测和可变光学伪装的基地防护系统,将整个双威市及工厂区都笼罩在其中。
澳洲军方对基地防护系统很感兴趣,采购了一批作为军事基地的防护,还顺便采购了五台五十万神经元智脑作为基地的主控电脑,联合技术公司因此收入颇丰。托梅尔.米勒带核心员工亲自上门,手把手地教,生怕那些大兵一时不慎,导致大麻烦。军方也知道这个问题要审慎对待,并没有阻止集团的上门服务。
金属外骨骼的研发非常顺利,澳洲陆军成了为数不多的装备这种高级货的武装力量之一。大兵们在外派任务中的表现非常出色,军工集团的高级纳米合金防弹衣因此热销。金属外骨骼系统的销售则受到堪培拉的限制,后来才进行了分级处理,不少雇佣兵团队成了军工集团的雇员或客户。
李庄平时也就看看和基因工程研究院的报告,另外就是关注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新闻。
今年人工智能界出过大事,但引起的麻烦很小,最多是报纸上有过报道,网络上则几乎看不到新闻。集成了计算机行业顶级势力的人工智能界有足够的能力摆平互联网,他们总不能让媒体的宣传影响自己的利益。
人类的整体自控能力比较强,自己内部斗斗尚能接受,但对智能机器人有些恐惧,毕竟不是同一物种。这两年来,各国都加紧了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但限制更严,谁都不希望自己出事。
小说中的机器人大暴动并没有发生,也很难发生。人类很好奇,但对生命看得比较重,连疯狂的日本人也是如此。当年的黄军只不过是一群被洗脑的怪物,即使如此,也出现过第四师团那样的笑柄。现代教育发达,硬洗脑是完全不成的,只能软洗脑。
让人觉得搞笑的是,最先发生机器人事故的,不是日本,是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今年一月份,由于研究员的误操作,导致智脑发狂,替研究中心服务的数百台高级机器人被控制,研究员当场身死。暴动没有持续多久,驻扎在研究中心边上的国防军特种部队,用高功率激光器和电磁脉冲武器摧毁了这帮机器笨蛋。研究员们冲进智脑所在楼层,关掉电源,重写了程序。
消息传出后,李庄发表了《论层次化社会智力模型研究的注意事项》,他警告研究员们谨慎使用此类技术,以防止智脑形成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最终导致成为一个对手而不是人类的助手。
这篇不长的文章以严谨的推理阐述了李庄的观点,同道中人纷纷发言支持。一时间理论界议论纷纷,最终达成了共识,此类智脑只能研究,不能批量制造,《东京协定》里也被增加了限制条款。
李庄后来因为这篇文章意外地获得图灵奖的提名,不过他坚决拒绝,这些东西都是科学家们提出来的,他只不过是在实践中得出这个结论罢了,不具有原创性。
经济方面的东西,李庄也偶尔看看,这是他的习惯,有些则是大面强迫他听的。这个大个子是他无法逃避的人,因为大面和索菲亚夫妻就住在他家里,他们是一家人。
美元地位下降了很多,欧元也不怎么争气,至于一直梦想成为主流货币的华元,则从未成功过。一个连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了的集团,根本没资格成为主流货币的发行者。
原来不怎么起眼的澳元倒是升值了很多,在国际贸易中地位逐渐提高,堪培拉忍住了想贬值的欲望,没让这个世界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联合技术公司接受澳元支付,贸易往来频繁的国家和势力因此开始储备澳元。
加入公司的本土员工慢慢被公司的混合文化体系同化,不少人都过起了春节,圣诞节和春节也因此都成了公司的节假日。澳籍白人高管越来越多,已与华人高管人数接近。李庄在想自己是否做错了,这样很容易成为一个新的文化体系而丧失了他想保持的华夏特色。
母国已经无望,发生严重问题估计就在这两年,部分人的过于贪婪造成了整个统治集团的混乱,激烈的内斗导致任何政策都走样。公司这两年从国内接收了不少偷渡过来的人才,已成为公司附庸的西澳州政府都帮忙办理了入籍手续。
冷凝激光的成熟,让生产原子硬盘成为可能,他将喇叭家族和维姬家族都换上了这种新的存储器。3d忆阻器芯片改良了很多次,堆栈方式人工智能研究院一直在研究。至于他一直设想的非线性计算单元,市面上已经有公司推出,但很不稳定。他不敢用不成熟的技术,只好让应用物理研究院重新设计了risc处理器,让它趋于完美,运行速度更快。
纯光芯片的发展仍然不顺利,光子集成技术比较复杂,应用物理研究院一直在摸索新的解决方法和改良现有的技术,不过连接元器件倒是进展颇大,已经批量推向市场,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
光存储技术的发展很一般,跟原子硬盘的容量和响应速度比起来差得很远,但这个研究方向很有前途,光存储实验室的研究没有停滞。
国宝的营养液不知道是怎么研发出来的,研究营养液的公司很多,但没有一家能达到他的水准。天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些事情不是靠人多就可以办到的。基因工程这两年进展很快,但克隆人限制很严,国宝说没办法做到完美复制。韩德胜全家今年元旦由金石帮忙来到双威市,成为威森科技的保安部总监。他的手被研究员们很轻松地治好,还顺便用他做了实验,让他年轻了好几岁。
李庄听说这件事情后,便让周奇森严格限制人体试验行为,必须得到批准。公司现在真的变成了张凯原来设想的国中国,澳洲本是个移民国家,没法做到意见完全一致。联合技术公司的过于强大,让很多人都顾忌重重,但不少在堪培拉的提案都在公共关系部的手段下破产。这里确实是大公司的天堂,李庄当初想在澳洲发展超级庄园,这里的局势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李庄很喜欢的梭梭,这个原产于温带沙漠的物种,被沙漠改造实验室培养出热带沙漠品种,并在大沙沙漠广泛种植,肉苁蓉因此成为公司农业集团的特色产品。这边风沙很大,气候恶劣,为了保护双威市,不得不额外替澳洲政府改造附近的沙漠,向外拓展了近两百公里,这让堪培拉都笑抽了。
公司下属的海水淡化厂,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充足的水源和密布的自动喷灌系统,让局部的小气候发生改变,但还在公司的控制范围之内,堪培拉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喜欢数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交的申请报告篇幅越发的长,甚至一个小项目的气候变化研究已经延长到一千年以后的模拟,上万页的电子报告让堪培拉的环保部官员自此都害怕看到双威方面提交的技术分析。
沙漠中的数千种稀奇古怪的物种,让喜欢研究的科学家们兴致勃勃,甚至有人在气候恶劣的沙漠中连续住了半年。实验室主管不得不限制他们的行为,以免给公司造成额外的负担。收获总是有的,一种奇怪的荧光虫,让新能源研究院研发出了一种生物电池,并在双威市替代了锂电池的使用,只是在外面推广时受到一些限制。
锂电池技术在缓慢地向前推进,容量越来越大。随着高级电动车的销售,很多人出行前已经习惯性地看一下电量表,而不是首先想到哪里能加油。完善的充电网络、高效的折叠聚光太阳能电池和足够的行驶里程,让这种技术保持了足够的生命力。微型燃料电池也投入使用,不过无法撼动锂电池的地位。这么多年下来,动力锂电行业已经培养了大批靠这个吃饭的人,维护体系非常健全。李庄当年买捷达的心态,现在又在部分人身上重演。
制氢技术已经完善,但储氢仍然是个麻烦,储氢金属的吸收效率仍然不高,氢气液化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纳米合金制造的气瓶仍然让大多数人顾虑重重。贵是在其次,安全问题仍然让大家担心。
让花旗国政府恨得牙咬咬的日本同位素电池技术,一直没办法得到,自己也研发不出来,最后不得不采取多块电池连接的技术来实现同样的功率,但体积还是过大。日本人的精细确实令人吃惊,不过同位素电池的普及很困难,主要是公众担心的安全问题。得意洋洋的日本人推出了同位素电池汽车,本以为可以改变市场格局,但市场反应不是一般的差。普通人买不起,富人不敢买,甚至连驶入居民区都被小区居民阻挡。
人的心理惯性非常强大,随着轻混动力和电机技术的进步,全混技术慢慢没有市场,因为结构复杂而且比轻混动力贵。
李想还是在总部财务部工作,苏云义去了化学化工研究院。苏青青四岁了,她现在有个弟弟,叫苏海青。苏小弟长得像李想,这让李庄很纳闷,跑到基因工程研究院去找扎伊采夫时顺便问到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未必只有上帝才能控制相貌”。
国宝和医学研究院一帮人耗费巨资研究出了完善的人造zg,他宣称有能力剔除了已发现的致病基因,并修复基因链。
人造zg完成,愿意尝试的人却没有。这二十年来人造zg的技术一直在发展,但伦理问题不好解决,所以很少有人用,国宝只好硬着头皮和韩清秀做了试验。李庄让小小维姬专门负责这个项目,他怕国宝闹出不可收拾的麻烦。
国宝的技术确实与他宣称的一样好,关于分裂受精卵的问题上他与老婆起了争执。国宝打算弄个五胞胎,韩清秀说以后国宝带,最多接受三个。国宝无奈,说只是想想。小小维姬的细心呵护让三胞胎在人造zg里发育良好,甚至比母体还要好。
国宝家在六月底多了三胞胎,三个小家伙活泼可爱,智力正常。医学研究院的一帮人研究了好久,发现跟正常孕育出来的几乎没有差别,便一哄而上,但位置有限,不得不排队。那帮人还打报告让周奇森批更多的建设项目,把张凯也惊动了,王梅自然绕不过。
在孕育日期上,国宝再自大,也不敢跟大自然相媲美,还是老老实实的设计了十个月。李庄不得不让威森科技总务部招聘专门的保姆,当然保密很重要,这事可大可小。
人造zg李庄不关心,他现在有四个孩子,已经够多,暂时没兴趣加入排队的行列。他关心的是国宝另外一个研究项目,这事已持续多年。
;




迷失在星空 第二十五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一)
联合技术公司同时建立了三大前沿研发机构,人工智能研究院、基因工程研究院和纳米科技研究院都上了公司目录,不存在保密。澳洲媒体曾经评论过,说李庄的野心不小,却没想到这三者本是相辅相成的。
九月北半球开始变凉,南半球的双威市则有点热,更不要说还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李庄不喜欢炎热,但建立双威市跟未来的目标有关,消费工业品集团出产的第一批空调大多用在双威市内部,新型的电子空调是主力。
李庄喜欢当新产品的体验者,他的办公室里就装着消费工业品集团出产的高级货,汽车里用的空调也换成了公司的产品。
“不错,这玩意又是一大财源,我怎么发现能赚大钱的行业到处都是。”李庄便感概边给国宝电话,“你的延寿液研究得怎么样?老大,都十几年了,不要老是忽悠我。”
“我怎么忽悠你了,你以为做上帝那么轻松,要不你改行?米哈伊尔在研究,他是高手,我在帮你搞生物机器人,已经有突破,你有空过来看看。”
“行,我下午就过来,你在吧?”
“当然在,你以为研究是散步,可以随意离开,那叫抽风,老大,服了你!”
嘟嘟声传来,李庄拿着话筒苦笑。国宝夫妻最近为这事在吵架,他成了出气筒。国宝是专业人士,他纯属外行,只能看看erp系统上的基因工程研究院资料,还得找能理解的东西看。
基因工程是个很热门的话题,这个学科很神秘,大多数人都听过有关它的宣传,但具体指的是什么,没有几个普通人能说清楚。
地球的科技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落后,很多前瞻性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实践已经让人感觉到是否踏入上帝的禁区。有些科学家因此而惴惴不安,进而拒绝进行深入的研究。
很多科学家都信奉上帝,固然有家庭文化环境的因素,比普通人更多的接触到宇宙的伟大,进而感觉到宇宙规则的精深奥妙,这才是信仰的源动力。他们和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信众是盲从,他们则将对宇宙规则的信奉转嫁到上帝的身上,相信创造一个拥有相对完善规则的世界,只有神才可以办到。
基督未必不是真神,安拉可能是唯一,佛祖也好,三清也罢,都有可能是宇宙规则在人心目中的化身。无论人类的社会体系多么复杂,浩瀚无边的宇宙仍然在自发的运转,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如果要说有神,宇宙规则就是神。神可以存在,拥有无边力量的某种生物,有资格被称为神,虽未必有人类所幻想的感情。宗教和科学并不是对立关系,人类毕竟是一种渺小的生物,连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控制不了,需要精神寄托。
某种理论对那些大科学家的批判,充满了他们的无知和狂妄。大师们当然不可能无懈可击,他们毕竟是人,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几个自以为参透了人类社会运行体系奥秘的家伙肆意践踏他们的信仰。上下五千年,天才哲学家辈出,但没有谁敢说自己就一定正确,除了某些以真理发现者自诩的精英。
人类中的精英科学家们,一直想了解人类自身的奥秘,做过很多种尝试,基因工程就是其中让人发虚的一种。挑战神域是一种梦想,但谁知道会不会引来神的震怒?神未必会发怒,但突然改变的环境和新物种足以摧毁人类的社会架构,这也可以理解为神设定的规则的不可抗拒性。
所谓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中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复制人和人体改造。获得优良的新植物品种、研发基因药物和断肢再生等技术都是一种辅助应用。重组dna技术是上游技术,下游技术则是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这些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耳熟能详的概念。
换句话说,一种是理论研究,另外一种是怎样实现这种理论的手段研究。正如人工智能,几位大师的理论提出已经过了大半个世纪,四种实现模型理论上都有可能实现,但工程验证需要天才的工程师和其他配套行业的技术进步。忆阻器理论,提出了三十年才被实现,非线性计算,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都千辛万苦。
科学家和工程师代表着科学和技术,他们交相辉映,将我们人类的文明层次一步步向前推进。很多人兼有两种角色,虽然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科学家要高于工程师,但任何一个天才的设想没有天才的工程师是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的。任凭其他行业的技术进步,将这个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拖到平均线,但这是靠人堆的结果,漫长而低效,更不要说人类社会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让这种实现更加艰难。
“国宝是科学家兼工程师,可能科学家的角色多点。我与之相反,都是修修补补。”李庄将两人比较,还是觉得国宝比他强,随即又振奋起来,“我也有第一的名头,在高级修理工中没人能超过我!”
公司众多的研究院里,李庄最熟悉的是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基因工程研究院,因为这两大研究院是他亲自参与机构筹备的,虽然基因工程研究院以国宝的意见为主。
基因工程研究院下设四个研究所,人类基因研究所、植物基因研究所、动物基因研究所和基因菌研究所。人类基因研究所是基因工程研究院最大的研究所,研究员一千二百左右,愿意加入的人都被严格限制了行动范围。对外都以人类基因研究所出面,甚至连员工都不知道这个研究所被分成了两部分。
第二研究所并非一直在地下办公,在地面也有军民两用的研究项目,研究员都是高级核心员工,只有两百来人。他们的亲戚朋友全都接到双威市,待遇丰厚,并有每年高达三十万美元的自由限制津贴。
李庄很担心这个项目的安全性,提出的条件苛刻之极,但没想到这世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乌特金就说了一句,“只有十年的保密期,可以多赚三百万,我愿意干!”哈里斯的想法完全不同,“我不知道出去能干什么,能自由地进行研究,已经让我很满足。”
人事部心理分析处精挑细选,勉强凑够研究所需要的人员,这块技术含量非常高,能顺利达成目标已经让李庄很开心,已经做好了可能出事的准备。
第二研究所的主要实验室都在地下,但生活舒适,先进的光学外景系统让研究员们并没有感觉到在地下工作。李庄去过这地方好几次,但都是在没有正式运转之前。
所有的研究设备都是最好的,联合采购中心被研究员提交的采购清单吓住,很多都是从未听过的产品,在市面上根本没有销售。不过还是那句话,做什么都怕懂行的,连做小偷都是如此。这些员工的前东家都很有实力,他们使用的最先进设备性能参数等这些家伙都熟得很,这次连型号也一并提供。
联合采购中心员工出去采购时碰到了一些麻烦,有些需要法务部去应付,有些需要技术副总裁办公室去应付,有些设备干脆买不到,只有通过公司内部齐全的工业体系去自行设计制造。研制过程中的艰辛自然是难免的,不然那些设备和仪器制造商的研究人员都该去跳大西洋和太平洋。
小维姬是这里的安全掌控者,各种监视设备和武器系统一应俱全,连只苍蝇都无法自由行动。人类基因研究所的外围,威森科技保安部九级核心员工二十四小时巡逻,保安身上的装备连军方特种部队都羡慕。
基因工程研究院离人工智能研究院控制中心约三公里,但人类基因研究所比较偏僻,位于一座小山的边上。基因工程研究院是三大研究院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足有一百平方公里,比较荒凉,周围都是无人区,除了一些花草树木和道路。公司员工没人喜欢住在附近,基因工程研究院的员工家属也多住在靠近人工智能研究院附近的小镇上。
李庄算算觉得坐车过去比较好,李猛带着全家去了珀斯旅游,陈小军不会去这种地方,他目前还处于战场综合症治疗的后期阶段,需要控制。
威森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线路是自动运行的,没人售票,不需要花钱,但有随车保安,都是安全级别极高的核心员工。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研究员之间涉及工作方面的交流,这是实验室研究的大忌,另外就是按照规定做一些日志之类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无味。
李庄在威森市的知名度不用说,连自己的老大都不认识未免有些过头。威森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用的是有轨电车,不过噪音很小。李庄和车上众人打过招呼,便听他们聊外面的事情。
“hsai刚发布新智能机,集成一千五百万人工神经元的,打算做研究之用,不过听说出了点小问题,运行很不稳定,幸好只造了一台,但这几十亿恐怕要损失掉。”有人幸灾乐祸。
“他们确实太贪心,还不如改进现有架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缺陷太多。这台智脑,听说政府出了不少钱。”边上的人装专家还八卦了一番。
李庄听着他们聊天,没有说话。花旗国和日本去年发布的一千万神经元智脑,性能比维姬级稍好些,让他有些压力,但这类超级智脑,造多了也没什么用,费用太高,还得小心侍候。维姬一级的智脑,性能已经远超千万亿次的巨型机,速度再快又有什么用。
1...5051525354...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