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迷失在星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牌老狼
谁最先实现了真正可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这是个名分问题,很重要,人类这种生物喜欢排座次,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普通人都很关心。理论与技术差异明显,nb奖物理学的颁发单位瑞典皇家科学院一直在寻找目标,这点可以参照激光的发明。
nb奖官方分析了大量的智能机设计,这个领域的组合元器件创新频繁出现,很多已经足够配得上nb物理学奖。他们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能就这样逃脱历史的记载,否则有损nb奖的威名。
图灵奖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计算机协会acm不会也不敢武断地将这个第一的名头挂在花旗国科学家的头上。他们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图灵奖数十年的威名不能因为无厘头毁于一旦。acm问过曾在ibm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过的研究员,但他们也疑神疑鬼,不敢贸然出头。
数学领域的最高奖是菲尔兹奖,国际数学家联盟imu发现很多种突然出现后来通过不同渠道组合起来的计算数学理论属于菲尔兹涉及的范围。
nb奖影响最大,认知度最高,ai领域本就是图灵奖的该管,imu也毫不示弱。数学是科学之王,没人敢说数学不重要,我们这个世界离不开计算机,nb奖长期被视为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
媒体在调查的同时不忘八卦一番,说那个吃螃蟹的家伙,可以一次得到三项大奖,因为三家谁也不肯示弱,这足以被载入史册。
有记载的首次实现了人工智能的科学家阿兰德,名气并不大,他自己也不想争这个名头。他设计的感触式架构可拓展空间有限,一周岁的小屁孩能做什么,连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他的一百个神经单元模块,按照标准分类,约等于现在五万个人工神经元,属于强化式结构的一种变形,有点应付考试的味道。
威森科技搬迁到澳洲后,李庄很多的秘密都被京城给挖出来,上层有些震惊于他在机电领域的多才多艺。谈判事件彻底激起民众的反感后,金石一派趁机牵头串联,将当时占据主导的团体给拉下马来。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李庄设计的基于冯络电脑的雏形,投入应用的时间早于ibm好几年。
政局变动后的新政府认为,当时还是华夏国籍并在杭城工作的李庄,应该是第一个发明实用人工神经网络电脑的人。三大奖方面本土一直空白的华夏,老是出现意外,高层已经有些抓狂。他们看到争取这个名头的国家很多,京城科学院便向瑞典皇家科学院、acm和imu推举李庄作为候选人。他们怕李庄不同意,先斩后奏,当然不乏有示好和以己度人的想法。
很伤心的李庄因为各种顾虑一直没有恢复双重国籍,虽然京城方面极力希望他同意。政客的脸皮都很厚,堪培拉方面也不例外,于是出现了两个政府同时为一个名人挣面子的可笑场面。
能在联合技术公司这个团体当上主管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差,草创时期加入的核心员工,多多少少知道李庄的一些秘密,也希望自己的老大能有个耀眼的光环。李庄虽不怎么管事,但涉及到他的个人问题,仍需要足够的尊重,不要以为弥勒佛只是笑和尚。
周奇森的电话打到李庄家,丽莎说李庄在人工智能研究院闭关研究没在家。没人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更伟大,丽莎和周奇森两人一琢磨,便决定瞒着当事人,反正李庄就算知道了也不会生气。
计算机专家在全心思考时,喜欢闭关,这个很有特色的说法,现已成为公司员工很熟悉的华语之一。他当时在研究vai语言的标准化,他的学生们都吃够了这种语言的苦头,学起来很吃力。研究的时间并不太长,只有一个多月,出来时才知道自己成了政府推荐的候选人。
人工神经网络电脑大流行后,市面上的软件编得乱七八糟,用各种语言描述的都有,通用性极差。学的人苦不堪言,教的人也头大,这让李庄有了将vai语言标准化后配合《智能环》推广的想法。
巴西智能机事故后的第二年,李庄公开发表了精简版的《vai语言》。wai、hsai、uait和eai联合发布了《人工神经网络基础》,在这部长达上千页的著作中,正式界定了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的全部概念。
正式版的vai兼顾易用性,它是第一种通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语言,各大机构根据自己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开发了不同的版本,编出的程序经过转化后能通用。
商业利益和物种利益的驱动,才有了《vai语言》和《人工神经网络基础》的发行。对vai的评价极高,它的验证不难,但图灵奖被李庄拒绝,理由是vai里面多是别人的想法。acm无语,这个理由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评委们自觉没这个本事把那么多怪胎的模型和想法近乎完美地揉和在一起。
李庄很坚持,acm评委里有他的朋友,知道李庄不会看不起acm,这事最后不了了之。没人知道李庄到底在想什么,这个后来被人使用了近百年的vai语言及升级版本,没有得过图灵奖,让it从业人士都在猜其中的原因。
丽莎问过理由,李庄实话实说,“我不愿意被人称为高级修理工”,董事长夫人哈哈大笑。
智能环的获奖则没有多少疑问,这是迟早的事情。它给智脑并行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解决了ai控制的难题,专业媒体认为这是堪比四大理论的重大成就。
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领域,李庄的成就很惹眼,这些都从联合技术公司的产品表现出来,他在这些领域的名气,比计算机领域还要大。
图灵奖李庄得过,nb奖他觉得自己没资格,菲尔兹奖他没有竞争力,所以这个候选人,他没什么兴趣,不愿意勉强为之遭人笑话。与普通人一样,好歹还是人,他也想知道作为机密研究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大流行前的真正内幕,当然也许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自然而成。
感兴趣的没有足够证据,有足够证据的不想证明什么,所以三大组织闹得沸沸扬扬的争夺战成就了媒体,也让普通人对人工神经网络的了解大大前进了一步,不再那么恐惧。
李庄喜欢看纸质刊物,专业杂志订了很多本,出门在外时,则看一些主流网站的科技新闻,这让他可以找到一些笑料。
身为公众人物,看多了别人的笑话,却没想到自己无意中成了别人调侃的主角。由于李庄回国探亲,大量有关他的历史报道都被人翻出来评头论足。华夏某著名网站转载了国际上主流媒体前段时间对ai领域顶级人物的排名,并给这些文章的集合取了一个大号的标题,
“第三还是第四不重要,不三不四是个大问题!!!”
单就ai领域的修养来说,由于公开发表的论文较多,人工神经网络之外的其他模式研究进展不错,hsai和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领头人被多数媒体排在前两位。不过有人认为他们是理论派,工程方面差些。李庄的个人排名不是第三就是第四,甚至还有两家将他列为介于第三和第四的人物。
wai这几年很低调,李庄也没有再发表新的东西,在不专业的媒体看来,这个曾经的第一人退步了。转载的资料很详实,李庄有些惊讶这帮人打听消息的专业,虽然仍有不少错误。
老外只是根据数据和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让他们觉得很难排定李庄的座次,没有想到华夏的“不三不四”有别的意思。
“夸张加无聊,不过我以后得注意一点。”李庄看完其他的新闻,意识到自己平时的漏洞很多,尤其是语言里面的歧义,他喜欢精简型的说话方式。没有身为名人的自觉,经常陷入思考状态,他的行为在外界看来有点傻,频频成为某些媒体的笑柄,偏偏那些理由还过得去,让公司法务部没处发火。
扫了扫剩下的网页,发现没什么好看的,李庄便外出到园区里逛了逛。他的悠闲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第二天就接连有访客过来,大多是他不认识的,分别来自京城、省里、k市大学、中学和政府机构。
;





迷失在星空 第十二章 光环的背后
名人的行为方式,经常被普通人模仿。
李庄是华夏过年期间的大牌名人,有关他的消息满天飞,甚至有人煞有其事的说他这么聪明,是因为练了气功的缘故,一时重新引发了练习气功的热潮,只是能坚持的人寥寥无几。
外面的风风雨雨,李庄懒得理会,但跟他相关的人际交往,却没法逃避。
李庄的初中是镇上读的,这个中学没名气,当年能上k城中学的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咋的,往脸上贴金比较困难。山里人朴实的同时虽不乏狡猾,但镇中还是比较务实,这次校长过来的主要目的是化缘和对李庄以前的资助行为表示感谢。
k城中学校长率管理层来访,邀请李庄和孙国宝到学校做客,顺便跟同学们聊聊。李庄的母校这些年来如日中天,它以前就全国知名,不包括联合技术公司一帮人,杰出的毕业生大把,它也是双威教育集团在华的合作单位。
国宝这段时间从花旗国飞到沪上,正在几所大学里演讲,他的助手一直跟着。李庄的策略经过威森社科院完善之后很不错,助手是他的学生,一位三十出头的帅哥,美女那是不用想的,近年来颇为危机感的韩清秀看得很死。
富贵不归乡,犹如衣锦夜行。母校f大的邀请,国宝自然要给面子,也算他二十年来努力学习和艰辛工作闲暇的放松。跟上次被嘘得稀里哗啦只有少数同道中人捧场不同,这次沪上很多高校的学生都推迟回家,准备亲眼看看纯本土培养出来的nb奖获得者。
国宝的导师是华夏细胞领域顶级的专家,可惜老人已经过世,师母是f大生科院的退休教授,还活着,但已经不大认得自己老伴的学生。国宝的礼物很贵重,是他研究了上十年的延寿类保健品,有钱都买不到。
国宝助手的安排没问题,公司现在的策划水平不逊于专业机构,手段也花哨了很多,知道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看望老师也是尊师重道的一部分,国宝心很诚,没有周奇森那么多花花肠子,但也不介意顺便给公司做做广告。
意气风发中年时,老夫聊发少年狂,国宝的演讲很成功,他直到大年三十才坐飞机赶到k城与李庄会合。韩清秀很早就带着孩子们回老家探亲,现住在以前的小别墅里,人太多,勉强挤得下,幸好只是短期住住,国宝没太在乎。
两人聊起近况,国宝觉得惊心的同时也嘲笑李庄的胆小,认为在k城出事的可能性不大,那帮人下台已经多年。对于这位大侠的迟钝,李庄有些无语,知道不能对他要求太高,能顺顺当当配合公司的安排已经让人觉得庆幸,总好过哈里斯和辛普森。
这两个家伙让总务部的人非常操心,一个像长不大的孩子,另外一个整天神经兮兮的,配合商业计划那是不用想的。哈里斯的研究经费李庄特批了两次,他来公司十年,花的钱海里去了,但还没有收支平衡,怪不得他的前任东家会把他扫地出门。
李庄回国之前,公司公关部和京城方面打了招呼,这次纯属私人事务,不谈政治。上层也不愿意过来骚扰,要谈事,随时可以找周奇森和张凯谈,他们能做主。
国宝来之前,李庄意外接待了一群京城来客,是他留在华夏的弟子们,在队尾缩着的是近十年没有见过的陈镇。能被李庄看上的都不差,他当年也是悉心教授。这批人现在都混得不错,有两个工程院和一个科学院院士,主要供职于bai和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陈镇是李庄当年最喜欢的学生,两人性格相投,他本身智商极高,只是跟很多聪明人一样,容易钻牛角尖。陈镇现在的成就并不亚于钱林,但与王程敏和金国正有差距,而他的资质不逊于王程敏二人。李庄并不会强迫别人跟着自己的想法走,但很不喜欢卧底和内奸,随着联合技术公司的壮大,他的偏执越发的强烈。陈镇知道自己犯了李庄的忌讳,伤了他的心,在李庄弟子圈中并不太受人待见。
人不是不可以犯错,但有些错误犯下后,就永远没有挽回的余地。陈镇正属于这种情况,李庄的性格这批人都知道,他容不得别人触碰自己的底线,而这个底线符合大部分人能接受的规则。
李庄带的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弟子,其他的是普通学生,两者的授课内容有些差别。这十年来听他讲过课的学生以十万计,但能入他法眼的不过寥寥三百来人。这次从京城过来的人都算是他弟子,彼此之间也互相照应。
师生相见,李庄很开心,对陈镇也没有摆脸色,也许他懒得表现出来。临走时,大庭广众之下,陈镇突然跪下向李庄磕了几个响头,算是对过去的一种交代,但李庄的神色淡然,丽莎有些不忍,上前扶起他。
年前的园区很热闹,但现场气氛很僵,没人敢说话。李庄的神经坚韧无比,他只说了一句,“我们之间的情分已了,我不会再怪你,你也不用老放在心上。”
坦白来说,李庄的性格有些古怪,他的思维模式跟常人不同,不能用普通的心理学理论套用。他的宽容度很小,也很大,只要不触碰到他的底线,没有什么不可以谈的,没有架子,所以公司里的员工平常很快活,庞大的集体官僚气氛很少。
陈镇走的时候怅然若失,李庄待他没话说,今天发话也是替他着想,让京城圈子的人不再对他冷言冷语,算是少有的宽容。
在常人的想法中,既然接受了道歉,为什么还会如同路人?李庄的弟子们能理解,在他的思维模式中,这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他说这话就意味着,联合技术公司将取消陈镇的案底,京城弟子圈不用再猜他的想法。
省里邀请国宝去做演讲,时间已经定好,初六省会议中心,不过主要是圈内人士。h大等几所大学和研究所生物方面的研究都相当不错,国宝也希望能和高手交流。
李庄不会真的把国宝当熊猫一样供看客们围观,他很少为了政治需要刻意去做无聊的事情。
来的人大部分都是邀请国宝的,也有不少单位邀请了李庄。无聊的团体很多,有些人的思维习惯还没有纠正过来,有些人则靠操作这类活动吃饭,具体是怎么回事,李庄不想搞清楚,他没有义务去帮别人糊口。
有价值的邀请不多,省大学联合会希望李庄能给it和机电类专业的师生们讲课,他们知道李庄不可能去省城,便打算让老师组织带队来k城,和k市的几所大学一起听课。
k市大学的档次不高,但这些年借助威林科技的研究员力量,k大工学院和k城理工学院的发展都不错。同城的要求,谈不上麻烦,李庄没有犹豫,估计这是他在这边的最后一次演讲。
市政府里面有些李庄的旧识,李慧家族的人不少,李庄本就打算和他们聚聚,联络联络感情,自然不会拒绝邀请。
这个年过得不舒坦,没有了周奇森和张凯在前面挡着,李庄不得不打起精神,与各种各样的人应酬。威林科技(k市)公司的管理层精心安排了李庄的行程,没让他花太多额外的心思。
大年初一,李祥就带着村里代表过来给李庄拜年。园区的布局和设施让他们有些拘束,但李庄兄妹的态度舒缓了他们的情绪。他们带过来的土产很多,李庄提前备好了澳洲特色礼物回赠。
众人知道他忙,没有多留,只坐了十来分钟就告辞离去。
接下来的时间李庄也没法闲着,一波波的人过来,让他感觉自己真的成了机器人,一天下来都有点腰酸背疼,便跟丽莎抱怨,“以前都看到别人迎来送往很风光,却没想到其实都累得慌。”
丽莎抿嘴一笑,“我还以为机器人不会疲惫,你不喜欢,当然觉得累。”
普通的应酬难不倒李庄,他的能力足以应付,重头戏是初五k城中学的演讲和初七初八省城来的相关专业的讲座。
高中生容易被光环镇住,但愣头青不少,有些方面不能以常理度之,李庄担心国宝应付不了,两人的演讲没有分开。
国宝读过高中,知道这帮家伙正处于青春期,现在没有以前那么规矩,不好打发,回答问题时很小心。李庄自然不会傻到抢他的风头,两人配合不错,总算把这批问东问西还自觉前程远大,不知社会深浅或者觉得自己很成熟的半大小伙们摆平。
李庄对教育学和社会学都很有研究,国宝则讲研究中碰到的一些麻烦,让高中生们对将来打算从事的工作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已经很厌恶课本上的说教。
“总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就是青春的迷茫。有些人一辈子都弄不懂这道理,等你们真正了解自己,心理才算成熟。理论和实践一定要结合起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庄老学究般地总结了一句。
相比在k城中学的顺风顺水,在省会议中心举行的交流会很快就因为媒体和政客的搅局而变味。与相对斯文的老师和学生们相比,政客和媒体从业人员都靠耍嘴皮子吃饭,只是一类故作高深,另外一类却喜欢玩字眼,算是天敌。
层出不穷的问题让国宝和他的助手们疲于应付,演讲和交流会原打算开一天,但只开了半天就让国宝额头直冒汗,助手们也手忙脚乱,不得不宣布提前结束。国宝和投缘的几位科学家交换了联系方式,便匆匆率队返回k城。
欺善怕恶是人的本能,只是因为后天影响才显得有些不同。相比脾气极好的国宝,李庄并不受媒体欢迎,很多记者和政客都有点怕他,言辞便利不说,主要是因为他的眼神里很多时候没有一丝感情色彩,让人看着心里直发毛。
基因工程晦涩难懂,与普通人有距离,国宝的听众群主要是生物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外加过来凑热闹的媒体和政客。普通人更多的是过来围观,这是基于nb奖的光环。
ai领域完全不同,关注度极高,普通人中感兴趣的不在少数,这导致参加李庄讲座的人群数量大得惊人。省大学联合会的人一时慌了手脚,只好多次遴选够资格的参加在k城大礼堂举行的讲座,其他的人只能看转播。
京城方面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员全体出动,精英群浩浩荡荡上千人在初六跑过来凑热闹,只能容纳三千人的k城大礼堂被塞进了上万人,把过道挤得只剩一条小缝。安保检查很严格,mss和公司内务部都高度警惕中。
《智能环》和《vai语言》两本书李庄都写了中文版,这省去了国内的翻译,将他的思想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即使如此,也只有少数人能看懂,大部分国人还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玄文化,不太受得了书中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枯燥无味的精炼语言。
华夏总体的ai水平不高,李庄没指望能从听课的人中得到有用的东西。他的讲座开篇很简洁,其后的基础和理论介绍层次分明,浅显未必,对专业人士来说还算易懂。
场间休息时,众人争先恐后将自己的问题交到主办方手上,临时组成的专家小组将问题从易到难分类,然后交给李庄回答。原来设想的自由提问方式没法执行,人太多。
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模式并没有涉及到wai的核心技术,但仍让很多从业人员感觉有收获。李庄对启发式教育的运用很熟练,言语之间不乏转弯抹角的冷幽默,经常让能理解的人会心一笑。他开这个讲座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帮人理清研究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问题,而不是传授技术。
林林总总的问题数百个,李庄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全部解答完毕。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不愿意跟十窍通了九窍的人讲太多。这世上肤浅的人比比皆是,李庄觉得来人如果连他的书都看不懂,跟这种交流也没有意义,鸡同鸭讲。
初八上午的自由提问气氛很热烈,跟初七的沉闷迥然不同。
“李老师,您认为爱迪生的话对吗?关于天才和勤奋的论述,”有学生提到这个。爱迪生有句名言,激励了很多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李庄笑笑,反问了一句:“你信吗?”
说话的学生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众人看着这个人高马大却一脸稚嫩的家伙不禁莞尔。
“我不知道爱迪生说这话时的场景是什么,但我个人更崇尚量力而行,选择自己喜欢的特长方向发展,生活不是谋生。”李庄说。
“您的意思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有人接口。
“如果你想做普通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如果你想在研究上有出色的成绩,还得期望自己的智商更高点,懂得怎样发挥天赋更重要,如果先天不足,根本不可能到达巅峰。”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抛开一厢情愿的教育学想法,科学方面的标准解释很早就出现过。天才和汗水没有关系,只和智商、性格及生活习惯挂钩。
名人耀眼的光环背后,隐藏着无数普通人无法接受的东西,但世人总是潜意识的无视有些缺点。
“您怎么评价您自己?”有人抛出敏感话题。
“你知道我众多的外号吗?”李庄反问。
李庄的外号很多,有正面的,有负面的。作为名人,他的行为模式很有特色,有人甚至怀疑他真的是外星机器人,有报纸煞有其事的分析说李庄这人不正常,仿佛不是人类。
听到当事人提起自己那些外号,在场的人都神色古怪,他们才想起眼前的这家伙曾经做过的事情,并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光环。
正面的光环不少,图灵奖获得者,ieee数个领域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也许是这个星球最有钱的人,大慈善家,教育家,社会学专家,数个国家的院士。
负面的也比比皆是,机器人、呆瓜、小偷、疯子、暴君、无赖、邋遢鬼、修理工等等。除此之外,这家伙糟糕的艺术天赋没少被媒体嘲笑,还说他找个艺术天赋上佳的老婆有弥补自己缺陷的想法。
李庄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公司产品外观设计上他一声不吭,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也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1...7677787980...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