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迷失在星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牌老狼
“公司投毒案”闹到最后成了隐秘的政治事件,那家公司在省城有人,公司老总被逮进去时,说要举报立功,刚好被李慧家族的政治对手用上。
在河蟹的力量作用下,这事没有被公众知道,李庄也没在意。当时他的研究正进入关键时期,张凯撰写的档案只是略略提过,但还是让他心头火气,知道过程没有那么简单。威森科技虽然是外资企业,但老外在省内很常见,省府那边没有畏惧感,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家伪外资,本质还是民营企业。李慧的叔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摆平对手,避免了威森科技的麻烦。
举报的内容很简单,说市政府违反政策批给威森科技土地,有官商勾结之嫌,并提供了一些证据。官字两张口,威森科技园区的操作虽然符合高科技企业引进的某些政策,但政策总是有漏洞的,找麻烦不难。这种以争权夺利为目的的政治斗争没有多少干净的地方,发难的那帮人丝毫不考虑威森科技对k市的正面作用和巨额的税收,咬定有问题。年营收刚过一百亿的威森科技在那些大权在握的政客眼里,跟小不点没区别,当然李庄如果是老外,他们的看法将迥然不同。一等老外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非常形象,官员们就是这样操作的,已经持续了数十年,除了特殊时期。
这起牵连到威森科技的政治斗争拖了近一年,随着总部澳洲联合技术公司的壮大,倒挂的情况消失,那帮人才消停下来,有些畏惧,特别是近三百外籍白人研究员的加入和澳洲总部中高层在k城胡吃海喝让他们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有错。
在所谓的正统观念看来,利用外国人来斗国人的都是汉奸,李庄对这种一概而论抱着特殊政治目的的言论嗤之以鼻。他有能力,不想做奴才,更不会坐等有权有势的阶层过来整他,实用主义者不是说说。如果从这种言论的起源出发,他们根本没有资格说这句话,屁股决定脑袋,而他不管国籍是什么,大是大非上都能做到言行一致。
“敲诈案”说起来更搞笑,在现实中很常见,沙霸路霸到处都是。威森科技园区在六年中没有停止过建设,沙石之类的建材基建处长期采购。第一年由于政府部门在盯着,没有出问题。第二年供应商便开始换人,这个行业不太正常,王风没在意,到第三年就出了问题,供应商集体大幅提价,并威胁说如果不接受威森科技将得不到任何供应。
“呵呵,他们说在上面有人。”张凯在档案中调侃道。
这事差不多跟“公司投毒案”同期发生,与政治斗争有没有关联不知道。市里领导正被省里的上级弄得很不愉快,这帮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黑社会团伙被市局一扫而空,不过领头的确实有很深的关系,做了不少违法的事,却轻松逃过牢狱之灾,继续在k市以外的地方潇洒,称王称霸。
李庄被软禁时,这厮蹬蹬地跑过来说风凉话,嘲笑威森科技的窘迫和他不得好死之类的。计算机专家本懒得计较,没想过被骂就采取极端措施,但这厮心胸确实有问题,只要看见李庄出来散步,就跑到外面辱骂。驻军和特殊人士都没有阻止,看来不是工具就是背景很深。普通人与京城扯得上关系的不在少数,大部分在地方横行却没有遭到惩处的恶霸多少与某团体有关系。
那厮的嘴巴奇臭,将李庄家族的女性全问候了无数遍,似乎他被迫跑路都是李庄的错。李庄那时虽不是毫无抗力的“小人物”,但不代表他没有疯狂之心,牙恨得咬咬,心里琢磨着以后该怎么让这个贱人生不如死,让他知道下辈子该积点口德。
十三处成立后这个前黑社会老大就是第一批被诛杀的目标,李振强当时还奇怪为什么要用转基因子弹蚁折磨一个边缘人物。李庄挥挥手没有多说,让李振强带人照办。知道李庄被骂的保安不少,但知道这个前黑社会老大上了十三处“必杀榜”的人都不喜欢多嘴,这事竟成了十三处员工口中的谜团。
“机器人”的内心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于燕事件”没有上安全委员会档案,因为是公司成立之前发生的故事。他的疯狂之心很大程度上是从“于燕事件”开始的,三处沪上办事处调查了于燕的近况,发现于燕还是跟那个某二代结了婚,但过得并不幸福,十年前便离了婚,孩子判给了男方,自己重新组织了家庭。她的父母将她作为筹码毁了她的幸福,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好处。
计算机专家发现那家伙害死不少人,很庆幸不用背道德负担,十三处前往英国进行了绝户处理,反正于燕还有两个孩子。至于她是否悲痛,那不是“机器人”该考虑的问题,他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也没有那么高尚。
李庄每次遭遇刺杀,得到结果后十三处便开始了残酷的报复,让那帮人知道肉体消灭同样可以发生在他们身上。他当初的誓言已经基本应验,一遍遍的清洗让敌人逐步减少,剩下的对手之类属于正常范围。
世事无常,联合技术公司很少涉足政治,因为这个领域很难分清楚对错,三大情报机构只是保障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内部安全。
张凯剩下的内容李庄只是扫了一下,有些他知道,有些不知道,但都谈不上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少当事人都在“讨债行动”和消除不可调和矛盾的行动中消失,李庄已经快一年没有碰到任何刺杀,看来持续近十年的运作非常成功。
冤冤相报何时了?给竞争对手留一条生路,减少潜在敌人的数量,彻底消灭不死不休的敌人,就没有持续不断的冤冤相报。没有屠刀,无法成佛,只会成鬼,除非在治安良好的民主国家安安静静地做个良民,而这不是李庄能做到的。
计算机专家不想做和尚,懒得再去考虑这些哲学思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谁怕谁?大棒策略或许能持续到人类社会的终结,不同时期的差别在于棒子大还是胡萝卜大,纯粹的大棒和一味地给胡萝卜都是不归路。
“张凯做主任比我强,不过我得跟他说说让他不要过头,他那些年受的委屈可不少,疯狂之心难免!”
李庄想罢给张凯打了电话,再三交代,才发现担忧过头,那边的回复是,“你还是研究计算机去吧,社会就这样,用不着过于激愤,我不像你经常走极端!”
计算机专家嘱咐不成反被专业人士批评,有些尴尬,放下电话不知道在琢磨什么,直到大喇叭的声音响起,“父亲,安德列夫来邮件了,让你有空看看。”
;





迷失在星空 第四十九章 飞船和空间站
安德列夫知道李庄在航天领域只是个科普级人士,很少折腾他,即使李庄跑到新威市看热闹,也基本不跟他介绍详细的技术参数,遇到他有兴趣的资料无一例外发邮件。公司涉及到安保的重要研发成果在安全委员会档案里都有记录,但主管们经常不严肃,文体乱七八糟,说是档案,其实就是个古怪的信息集合体。
“发邮件?该不会跟飞船有关吧?”计算机专家让大喇叭将信息显示到大屏幕,一瞅果然是跟飞船相关的资料,描述很详细。研发代号为“ags-1”的飞船是这三年asa宇航飞行器研究所最重要的工作,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进展顺利。
ags是啥意思?其实挺简单,asa的大宇宙飞船;“1”即第一代大宇宙飞船,为往返于月地之间而设计的专用交通工具。严格来说,是在月球永久空间站和地球永久空间站之间运行的多功能飞船,分载人飞船m系列和无人货运飞船c系列。
安德列夫开头就来了一句,“我以前觉得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大飞船有些大,没想到ags更大!”
李庄看到这句话嘿嘿直笑,联合技术公司做事一向都是这样,非常大气,无论是建筑还是研发。小打小闹想建立月球永久基地,那是在做梦。公司管理层积累了丰富的大工程实施经验,只要是公司涉足的领域。
安德列夫随后给出的模拟太空组装成品图让计算机专家有些惊讶,他当初只是觉得模块化设计的大飞船可以轻松组合,没想到视觉效果会完全不同,比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倍。成品模拟图里有asa第一位宇航员姬成骏的同比例体型图,他的身高是180cm。
“你有空可以看看附件,里面有asa飞行器的全部资料,我建议你常来新威市看看,要是你没兴趣,麻烦就大了。”安德列夫说完正事开玩笑。
“呵呵,难道大家到现在还怀疑我对人类宇航事业的热衷?”李庄傻笑一阵,觉得人真是一种奇妙的动物,很多人似乎有特殊的能力,不知道是来自于碳基网络本身还是其他未知的神秘,比如时空和灵魂之类的超前沿领域,比如直觉。时空方面的研究暂时陷入僵局,都是些假设和妄想;灵魂是一抹黑,神学昌盛;直觉方面很早就有人研究,但仍没有系统的完全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动物的直觉很强,但人类中的特殊人士直觉更强,联合技术公司的怪人不少,周志不是特例,研究员中不乏有类似能力的,只是强弱。
计算机专家往新威市跑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他忙得一塌糊涂,家里有十二个孩子,智能家庭数量庞大。前者需要足够时间相处,他不想像养猪一样养孩子,不负责任不说而且容易出现让他下不来台的情况;后者则完全没有办法,微妙的智能生命容不得一丝忽视。喇叭级的数量满百后就没有再生产,性能高出一个档次的维姬家族有三十九位成员,也没有继续增加,哪怕她们可以带来更多的便利。
国宝说的没错,搞研究不能抽风,东跑跑西跑跑还能出成果的估计只有社会学者,而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长达十年的相处让公司管理层都知道李庄其实对宇航没有兴趣,但大家都搞不懂他为什么会对asa不遗余力地支持。asa的支出没有其他势力想象中的大,规模远比国际空间站大的lta空间站实际耗资跟国际空间站差不远,以公司的人力物力来说很轻松,因为很多研究员都是义务劳动,纯粹是兴趣。
何修文很聪明,但他除了本行之外都稀松平常,说明过于贪婪专业以外的东西不会有杰出的成就,李庄很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他之所以直到现在对复杂的宇航领域仍属于科普级人士,时间只是一方面,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偏好,生怕收不住脚。
计算机专家瞎想一阵,打开安德列夫邮件的附件,草草扫过,里面的资料详实,不过没有核心数据,主要是安全考虑。
“ags-1”的正式名称未定,但前后发射了五艘用于试验的无人登月飞船叫emea,跟载人飞船的配置完全相同。emea是ags的主体,李庄觉得asa管理层极有可能将第一代ags命名为mea11m和mea11c,因为这样最省事,而且有前科。其他的模块包括核动力舱、衍架、碳纳米管铝合金连接通道、货仓和能源仓等都是选装件。mea11m载人飞船搭载核动力舱及必要选装件时重约300吨,mea11c货运飞船最大可到800吨,往返月底空间站的载重约300吨。
偷懒的毛病不知道是李庄开的头还是同类太多,威州的历史不长,公司员工的来源复杂,想取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名字比较困难,所以干脆用字母和数字替代,这是asa上下都能接受的名字。
emea由动力舱、指令舱、救援舱、登月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重约150吨,可以搭载六名宇航员。即使降落到月球表面的登月舱出了问题,救援舱也有足够的能力将他们接回来。宇航员中心迄今为止只培养出二十位宇航员,人命宝贵。这些人都在lta空间站呆过,有丰富的经验,还在培训的五十名菜鸟跟他们不能比。
emea前后共发射了五艘,全面测试了无人指令舱与动力舱、无人登月舱与救援舱、载人近地轨道指令动力舱组合飞行、载人近地轨道指令及动力舱和登月舱飞行、全系统绕地球进行椭圆轨道飞行、全系统月球轨道飞行、附加段加载动力模块飞行等科目。
emea飞船模块采用了地球轨道集合方案,由火箭发射升空然后在地球轨道组装成完整的飞船。这是阿波罗计划想做但当时没有能力做到的,科技的进步让它成为现实。飞船可以做得很大,五种模块都带有动力系统,余量充足,即使再发生阿波罗十三号那样的事故也不会让宇航员出现危险。当初数万家企业、两百多所大学、八十多家研究所、四十万余人参与的壮观场面很难再看到,技术一直在进步。
asa设计的登月舱跟nasa去年使用的设计方案类似,都是三十吨级的飞船,使用多次点火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被禁用后,大国都投入了巨资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现在均能满足需求。登月舱上升级将不再撞击月球,而是和救援舱一起成为月球空间站的组成部分,充分考虑到经济性。下降级打算改装成发射平台或施工机器人,用于月球基地的建设。每艘emea无人飞船搭载有三台探险机器人,正在四处勘探合适的基地建设位置。
月球南极、云海、静海和湿海都在勘探的范围之内,南极是首选,nasa十年前勘探过,但没有发布任何有价值的资料。太阳能丰沛程度、矿产资源和地质条件是优先考虑的三个因素,从月球上能否获取足够的水还是个未知数,asa月球基地项目组正在设计一套水循环系统,以最大限度减少宇航员生活及基地工厂对水的依赖。
绕月飞行的“巴瑟斯特”级月球探测器装备了中子分光仪和分辨率达到一米的立体相机及伽马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等十六种仪器用于探测水资源、地貌、矿产资源、月面温度和空间环境等,正在绘制详细的月球地图,变轨所需的燃料则从月球空间站里获取。
e空间站的雏形,一举两得。在两年内陆续发射升空的核心舱、推进舱、资源仓、多功能物流仓、实验舱、生活舱和种类繁多的辅助设备共同组成了lta空间站。
当初耗费一千多亿美元巨资构建的国际空间站已经远远超过它的设计寿命,即使rsa、nasa和jaxa竭力维持,仍于六年前悲哀地坠入烟波浩瀚的南太平洋。后来的国际贸易僵局中nasa和jaxa虽然经费不足,但还是独立建设了空间站。nasa以太空组装厂为基础,jaxa使用与cnsa同类的方案,水平相当。rsa问题不大,俄罗斯考虑到长远发展,咬紧牙关建设了一座规模略小于“和平号”的空间站。esa类似,去年建成运行。
相比这些规模不小的空间站,lta在接纳aeb和cnsa的节点舱、生活舱和实验舱后,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空间建筑,重约1200吨。cnsa本有空间站,前年达到设计寿命后停止了使用,新空间站还在设计中。asa里双国籍的员工不少,cnsa没把自己当外人,径直找到周奇森说要挂靠。李庄考虑到空间站的姿态稳定系统可以调整,便没有反对。那边动作神速,一年之内就进行了四次发射,预定计划顺利完成,逃逸飞船用自己的神舟系列,而aeb只能使用vss,因为他们没有成熟的飞船。
周奇森去年访问京城时跟cnsa的局长谈过,那边似乎没有后续计划,正一门心思设计飞船和研发高级动力系统。周奇森跟李庄说起这事,怀疑他们只是嘴上说说,没打算建独立空间站;李庄则认为cnsa看中了lta的生活设施,因为csa也眼馋,正在与asa谈判中。
“lta空间站是新版的国际空间站,我们似乎吃亏了。”安德列夫曾在高层联席会议抱怨,李庄回了一句,“吃亏就是占便宜”,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安德列夫很有趣,不过asa本质上就是个国际版的机构,我们的研究员和宇航员都不知道该算哪个国家的。”李庄想起老故事,很头疼。
asa的研究员保留原国籍的不少,宇航员更是五花八门。华人有七名,跟公司的人才结构类似,其中五人有华夏国籍。其他的宇航员中,双重国籍的很多,法国、德国、英国、巴西、加拿大、俄罗斯和花旗国都有,都跟来源和民族有关系。随着通信技术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发达,国际交流明显增强,除了日本,一百多个国家承认双重国籍,包括俄罗斯在内。小日本现在腰杆硬了,据二处报告,极有可能加入这一行列。双重国籍是把双刃剑,日本也是移民输出大国,以前缩手缩脚,现在花旗国势力大减,他们估计想伸头。
宇航领域比较敏感,其他机构很难碰到多重国籍带来的麻烦,但联合技术公司不行,它的成员复杂。五年前姬成骏乘vss宇宙飞船上天时,澳洲媒体说“我们实现了历史的突破”;华夏媒体有谩骂的,有自豪的,有幽默的。加拿大媒体关注力度不算大,多是炒冷饭,因为公司与加拿大关系不错,业务往来频繁,有媒体便幽默了一句,“我们加拿大人又进入太空了!”
七年中asa的发射非常频繁,水平迅速提高到nasa的级别,超过了老牌航天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宇航员的国籍问题变得严重起来,媒体的调侃很频繁。
“唉,算了,这不是我该关心的问题,让那些该管的人去折腾。”计算机专家揉揉额头,继续看资料。
vss宇宙飞船是最先研发完成的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货仓和轨道舱组成,模块化设计。飞船长11米,重约12.5吨,可以搭载四名宇航员。lta空间站上用的逃逸飞船一般都是推进舱加返回舱,代号为vss-1m。初期使用的货运飞船组合是推进舱、轨道舱和货仓,代号为vss-1c,载重五吨,空天飞机投入使用后,vss-1c就处于闲置状态,主要是经济性不如空天飞机,载重量只有va级的四分之一。
航天飞机出过多次事故,而空天飞机的运行工况比航天飞机还要复杂,出事故难免,所以asa很少用空天飞机载人,主要使用vss。asa重视宇航员生命维持系统,不在乎因此多花钱,媒体好评如潮,nasa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采用同类的方案。
“真期待下个月的发射现场,我们起步太迟,登月的前五名都被人占完了,但希望asa能获得人类首次建成月球基地的荣誉。”李庄有些神往,nasa、cnsa、jaxa、rsa和esa都曾经载人登月,成立最晚的asa只好看着诸位老大哥的背影,幸亏月球的好地盘没有被人分光。
;




迷失在星空 第五十章 科技馆
看完安德列夫的邮件,李庄没有再继续看千奇百怪的档案,站起身来准备做老鼠。他非常喜欢在地下钻来钻去,丽莎因此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大老鼠”。有些人呆在地下就不舒服,但计算机专家在地下室总是心情舒畅。
维姬帮父亲打开多层自动门,“大老鼠”轻车熟路地坐轨道车回到人工智能研究院地下工厂。车间里智能生命在勤劳地加班,五喇叭统管全局,他向父亲问好。李庄随口回应,在车间里到处巡视,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王程敏和金国正把复杂的地下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连托马斯偶尔也会下来找毛病。
地下工厂有完整的生产链,除了电子工业的原材料,林林总总的车间有近八十个,可以完成智脑及机器人的全套零部件及附件生产工序。
李庄走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里面灯火通明,走近一瞅,原来是托马斯在里面忙活。他敲门进去,“汤姆猫”头也不抬,径直问道:“你又跑过来干吗?”
“你怎么知道是我?”计算机专家有些尴尬,“你似乎只在晚上过来?”
“汤姆猫”不屑地撇撇嘴,“这里有阳光、沙滩和海洋吗?白天在地面呆着多舒服,晚上到处都差不多,关键技术还是地下实验室研究安全。我当然知道是你,因为能来地下工厂的人只有你才会在晚上到处乱钻。”
“呵呵,那你忙,我回去了。”李庄没等托马斯开口赶人,轻手轻脚关上门,一溜烟地跑回家。客厅的灯还亮着,丽莎估计又在看电视,李庄没去打扰她,拉开滑动门,准备先洗澡。
地下室和通道有味道,为了避免被老婆批评,他每次当完老鼠,都要清洁一遍再跟她见面。刚走到洗浴间门口,丽莎猛地拉开门从里面窜出来,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
“晕,你的面膜又换花样了?用得着天天贴吗?”李庄看了看老婆脸上的面具,不由得抱怨。
“唉,跟你一起生活真无趣,我不知道当初怎么会想到嫁给你,可怜的年轻人啊。”董事长夫人摇摇头,推开丈夫,返回客厅继续看电视。
“我倒,一句对白居然能引发如此复杂的话题。”计算机专家嘟哝完,吩咐家居主控电脑打开洗浴系统,一边洗澡一边哼歌,“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果然还是小姑娘好骗啊;要是找个跟我差不多的,恐怕老早出问题了,我当初的策略无比正确,哈哈哈!”
洗完出来,李庄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大牛的家庭生活都不幸福,终生未婚的不少,看来他们这类人不适合组织家庭,尤其是偏执型的,“神待我不薄,我这种对爱情没多少感觉的人居然成了十二个孩子的爹,家里还没有起火,呵呵。”
“我碰到托马斯了,我总比他好吧?至少没有那么怪!”计算机专家坐在沙发上很不服气,觉得老婆说他无趣不对。
边上的丽莎嘴里念念有词,然后忍不住笑出声来,李庄莫名其妙,抓抓脑袋问:“我说错了吗?”
“你虽然没他怪,但他比你有趣,会哄女孩子,你多长时间没给我送花了?连情人节都不过,哪有托马斯善解人意?他老婆被他哄得团团转,而我却要哄你,无语!”
“额,好像不能这么说吧?我觉得你的逻辑有问题,你是成年人,我们是夫妻,我不开心你开解我很正常,这事没有必要笑得这么开心吧?”
“哈哈,懒得跟你谈爱情;我笑是因为托马斯和你是猫和老鼠的搭配,难得你们两个人都喜欢看幼稚的动画片,还配合默契,大老鼠,汤姆猫,哈哈,我取绰号的水平不错!”
1...979899100101...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