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永历大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楼主大大
王秋立即换上一副苦笑,剑这玩意可不能给这个小家伙乱动,出了事他可负担不起,立即移开话题道:“太子殿下,这玩意并不好玩,还是玩短铳吧。”
朱慈焱小嘴已经嘟了起来,皱起了鼻子:“我要剑。”
王秋已经开始挠头了,连忙道:“好,好,待回到营里末将给你打制一把最好的剑,喏把剑太重,你年纪尚小,拿不起的。”
朱慈焱这才破涕为
掉眼波中的水雾,又道:“我要骑马。”
“骑马?”王秋脑袋一下子大了起来,这么大的人去学骑马,这要是摔着了不说皇上要办他,皇后那一关他也过不去啊,还有那个赵知礼,恐怕生吞活剥了他都有可能二话不说,连连摇头:“不成的,不成的,我的太子爷啊,现在早就不时兴骑马了,打仗时还骑马的死的最快,更何况你年纪还小若这样,我待你会操如何?啧啧,好啦,好啦,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自然是知道末将的良苦用心的。”王秋不敢再说话了,虽然朱慈焱的嘴巴已经嘟的老高,也是装作没有看见。
很快,近卫军营便到了干人落马的落马,下轿的下轿,王秋把朱慈焱抱下来,营内早已列好了队伍,个个挺直了胸膛等待校阅,当王秋将太子抱到营门口时,许多人都不由得失望了一些,弟兄们折腾了一夜原本是想让太子殿下看看近卫军的军威的,不成想太子竟是个穿开裆裤的孩子,小孩子知道些什么,许多人的气势不由得矮了几分。
王秋也觉得一晚上算是白折腾了吼一声:“各营千户各自带人晨跑去吧。”
大家一哄而散,回营房背上行军包带上火铙,列队去校场长跑去了。
王秋也不敢怠皇上的意思是带太子来操练的,虽然太子年幼但是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他将太子放下:“太子殿下,从现在开始,每日这个时辰,我与王副将,刘副将三人轮流督导你操练,这是皇上的意思,王某是奉命而行,若有得罪处,你可莫要见怪。”说完朝着两个副将使了使眼色:“你们先去督导各营操练吧,第一天由我来教导太子。”
两个副将拱手行了个礼,而去。
王秋嘿嘿着:“跟末将跑步去吧,走,去那边的草地。”
朱慈焱开始觉得新鲜,看到王秋往那边慢跑,也有样学样,摇摇晃晃的跟着。
场边就是一块草坪,这里经过王秋仔细修缮过,又叫人连夜多扑了一层稻杆,清除了所有的沙粒石子,就算是摔倒,也是不怕伤着的。
朱慈焱在宫里憋的太,看见什么都新鲜,看到边上的校场上如蚁般的士兵慢跑,也跟着跑起来,几次摔倒,吓得后面的赵知礼疯跑过来扶,朱慈焱却摇头晃脑的不以为意,反而觉得很是刺激。
从此之后,朱慈焱想不到的,在他成年之前,不管是刮风亦或雨雪,他的每一个清早都在这里度过。…………………………………………………………………………………………………………………………………………………………
一艘大船徐徐的在新城都港靠岸,码头上文武官员俱来迎接,新城都城已经解围,东印度的局势也已稳定下来,虽然海都军团仍然厉兵秣马,逊克王的大军仍在边境组织防御,但是更多的是双方的使者来回斡旋,一些城内的汉人也开始放下了心,回到了城外的土地上。
大船搭上了舢板架在码头,码头上的文武官员立即涌了上去,最先下来的自然是奉旨劳军的杨嗣德,此时穿着干净的官服,笑吟吟的与码头上的文武官员拱手招呼,随即小心翼翼下了舢板,再后便是钦差的仪仗随员,这一次杨嗣德的到访事关东印度的政策问题,因此让许多人多了一层期待,是战是和,战能得到多少好处,和能勒索多少利益,这些都需要朝廷来衡量,还有遭受损失的汉人也将获得若干的补偿,这些事自然就落到了杨嗣德身上。
在城门口,早有一些不远百里驱车赶来的汉人地主们在这里探听消息,城内也开始了戒严,官员们拥簇着杨嗣德入了城,径直进入总督衙门,总督汪进望和张有德二人陪在杨嗣德身侧,在修簇一新的总督衙门大堂里分别坐下,两个人是最急着探听钦差大学士口风的,汪进望最希望知道朝廷对本地汉人的补偿问题,前些天许多庄稼被蛮人践踏的汉人地主前来拜访,都是为了这个,而张有德则是希望知道朝廷的意思是战是和,也好做个准备。
大家端着茶盏慢吞吞的喝了口茶进望这才将话题引到自己关心的地方去:“杨大人,前些日子从南京传来的邸报说户部已经拟定了补偿流民的政策,不知是否确有其事?若是确有,想必杨大人已经有了章程。”
杨嗣德吹了吹茶沫,笑吟吟的抬头道:“户部倒是议论过的,这些银子自然不是国库里出,而是由蛮王补偿,至于补偿多少,本大人这次奉旨劳军,皇上还交给了杨某另一个任务是与蛮王协谈,总而言之,谈的越多,这补偿的额度可以适当高一些,若是谈的少,就请这里的百姓吃些亏吧,要是谈不拢么就要张大人出马了。”杨嗣德目光落在张有德身上。
张有德身子倾了倾:“杨大人的意思是和谈了?”
杨嗣德慢悠悠的笑了笑:“也不全是谈,先打后谈亦或先谈后打,总之皇上的意思是以打促谈,张大人打的越狠,老夫谈起来自然也就少了许多阻力。”
张有德咧嘴一笑:“这倒新鲜的很,大人放心,末将与三万海都军团将士是战是和,全凭大人吩咐。”
杨嗣德道:“这个暂且不说,张大人两个蛮王的王子可都还在?本大人要见见他们。”
张有德道:“末将这就去安排。”说完毫不拖泥带水的出了衙堂。
杨嗣德又将目光落在汪进望身上:“汪大人,整个新四川的损失你都辛苦一些,过几日呈报上来。”
汪进望道:“这些下官已经做了统计,待会便送呈大人查阅。”
杨嗣德点了点头:“迁徙过来的汉人可有人员伤亡?”
“有的。”汪进望喝了口茶:“有十几个被蛮人虏去,至今下落不明,还有两个逃进城时受了伤,有一个孕妇因为赶路时
早夭了个女儿,此外,蛮人攻城时有七名汉人被矢石
杨嗣德心里有了计较,便开始整理起思绪来,衙堂内立即安静下来了一会儿功夫,张有德领着七八个士兵押着两个印度王子进来两个人倒是得到了不错的照顾,虽然衣服仍旧脏兮兮的毕竟没有遭受虐待,同来的还有穿着整齐千户服饰的使德。
“大人将是殖民军团的千户官使德,特意前来翻译您的问话,大人有什么尽管可以问。”使德向杨嗣德行了个礼。
杨嗣德对着使德点了点头,接着眼珠在两个印度王子身上打量:“哪个是大王子?”来之前,杨嗣德已经看过了张有德简报,因此对这边的形势并非一无所知,他知道,这次前来求和的是大王子潘迪特。
使德朝着两个王子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潘迪特站出来道:“尊贵的大人,我是逊克王的大王子。”
“天朝已经同意王父的求和,只是章程还需从长商定,你能代表你的父亲谈判吗?”杨嗣德端坐在堂上问。
潘迪特脸上露出几分喜_,不管怎么说,事情总算有了点进展,他迟疑了片刻点了点头:“如果条件不是过于苛刻,我想我能够代表我的父王。”
“那就好。”杨德的表情松动了一些:“先说说你们愿意怎么个和谈法吧。”
潘迪特一下子为难起来,谈判其实做生意一样,谁先露出底牌,谁就占了被动的地位,可是人家毕竟是强势的一方,自己早已处在被动的地位,既然他要问,潘迪特能有什么办法,他默想了片刻,才迟的道:“我们愿意对天朝做出赔偿,将我们现在所处的宅子用金银堆满,并且撤出一切天朝的领地,并且向天朝称臣,每年将送一批丰厚的贡品的进贡皇帝陛下,大人,怎么样?”
嗣德一脸同情的看着这个天真的王子,撇撇嘴道:“天朝物产丰腴,难道会看上你们这些金银?哼,金银是用来补偿天朝战争的损害、百姓的损失、出兵的钱粮的,可是我天朝的威严该如何补偿?数千死伤的殖民军团士兵的性命又该如何补偿?若是不能对贵国予以惩戒,我天朝坐养百万精锐,训练敢死之士,岂不是让人看笑话的?”
一番话将潘迪特说的汗淋漓,他明白,这个汉人的大官嫌自己所提出来的补偿方案太低了,可是他们到底想要些什么呢?潘迪特意识到了什么,可是他不敢说,这可是逊克王室的命根子啊。
杨嗣德声音渐渐缓和下来:“来你也不能做什么主,这样吧,本官放你回去告诉你的父王,大明需要他一半的土地以及足够多的赔款,若是不答应,我天朝雄狮可自取之,把他们押下去。”
不容两个王子分说,十几个士兵已经反剪了他们的手将他们押出了衙堂。
………………………………………………………………………………………………………………………………………………
“什么?他们真是这样说的?”脸色明显苍老了不少的逊克王吹着卷曲的胡子,又是一阵大发雷霆,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里,所有的侍人包括仓皇而来的潘迪特王子连大气都不敢出。
“汉人是在羞辱我们,我绝对不会向他们低头。”回到了领地的逊克王胆子壮大了一些,发出一阵阵咆哮。
“父王,我想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的条件,或许我亲爱的弟弟……”潘迪特小心翼翼的提醒。
逊克王闭上了嘴,长长的叹了口气:“这片土地是我们的祖先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我用一半的领地去交换我的儿子,那么所有的贵族都将反对,这一点,潘迪特,我相信你能明白。”
潘迪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如果汉人的军队发起挑衅呢?父王,我们是打不过他们的,他们的皇帝或许正如东印度的教义一样,是万王的主宰,位于众神之上,否则……”
逊克王铁青着脸没有说话,对于这一点他不得不承认,他的所有精锐在两天的时间就全部搭了进去,而且汉人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
“那么,我的儿子,你说说看,我们该怎么办?要知道,割去我们一半的领地是绝不可能的,这一点我想你比我更加清楚。”
潘迪特无奈的点点头:“我想我们应该做好两个准备,首先我们必须立即派出我们的使者,希望能与汉人方面讨价还价,如果能够在这个价码上减去一半,或许还能接受。其次我们应该动员起来,征召所有的领民,给他们发放武器,并且宣传他们的邪恶,以保证将来一旦发生冲突能够有自保的力量。”
逊克王点了点头,随即突然眼睛一亮:“我的潘迪特,我倒是有了一个主意。”
“现在汉人以为我们现在正在准备乞降,他们的军队一定没有过多的准备,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突然再袭击他们一次呢?”
逊克王说到这里,立即感觉到自己聪明绝顶,不由得兴奋起来:“是的,他们以为我们会坐以待毙,以为英勇的马拉缇人已经吓破了胆,可是我们仍然一息尚存,我们仍然还有反击之力,潘迪特,你认为怎么样?”
潘迪特皱起了眉,他是被汉军吓破胆了,但是此时父王一脸亢奋,他自然不敢泼什么冷水,只是道:“父王,我想我们应该慎重一些,汉人的实力超乎我们想象中的强大,如果再一次惹怒他们,恐怕……”
……………………………………………………………………………………………………………………………………
从现在开始,每天发一章,每章六千字,大家觉得怎么样?总感觉一章三千字总是会把故事拦腰折断。





永历大帝 第四百七十五章:欲擒故纵
镇抚司驻印度千户所,由于公务需要,这个大明唯的特务机构不但有注入了一批精干的汉人锦衣卫,而且还下设了一个东印度情报局的机构,情报局招募了大约四百多名印度本地的人员,其中以锡克人人数众多,此外,还有一小部分亲近汉人的马拉缇人、印度土人、孟加拉人、旁遮普人、里雅人,这些人经过最苛刻的忠诚测试之后获得了南镇抚司的信任,并且被派往印度各地搜集情报,再以汇总的方式搜罗至情报局的分析司,分析司将许多资料存档之后,选择出一批突发事件上呈千户所,最后千户所的锦衣卫再进行该突发事件的起因和目的,写出结论送交东印度各行政以及军事机构供其参考,另外,所有的资料都将进行备份,送呈南京镇抚司总部进行存档。
因此,大部分地区的千户所最多维持在五百至一千人左右的编额,但是东印度千户所的在编人员却超过了三千人,纵是如此,位于新城都城总督衙门附近的千户所衙门办公人员也不过一百余人,其余的大部分人手散步在印度各地忠实的执行着刺探、策反、培养亲汉人势力等方面的工作。
南镇抚司驻东印度千户所千户官性周名俊,此时他坐在正堂,正看着一份密报出神,密报的内容很简单,却让人耸人听闻,根据情报,逊克王在国内突然集结了大军,并且了征召了所有贵族的私兵向不明,而另一边,一队使者已经进入了新四川,向东印度总督提出了谈判请求。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辨别这个消息来源的真假,并且尽快的呈送到东印度总督衙门以及海都军团总督张有德、最近新登陆的印度殖民军团总兵徐达昌手里去。
“大人。
”一个百户衔的年走了进来,朝周俊行了个礼,随后慢慢踱步到案旁。
“方城,你来了?坐下,这里有密报需要你看一下。”周俊将密报递到方城的百户手里。
方城乃是千所分析司的百户有情报都需要由分析司进行辨别推断真假,毕竟下头的锦衣卫可不会绞尽脑汁管这些东西,捕风捉影之后立即将情报呈上,让分析司去费脑筋。而方城显然是分析司中的者,一般情况下些并不重要的情报大多是交由下属的锦衣卫去做,除非遇到了重大的密报户大人也不会让他亲自动手。
方城立即明白了这份报的份量,立即肃容端详起来,随后半阖着眼开始想着什么,随后道:“大人,情报不论真假,都该呈报各衙戒备且属下以为,此情报应当有八成的真实性。”
不周俊问起方城已经侃侃而言起来:“杨大学士虽然准许蛮人求和,但是毕竟条件过于苛刻蛮王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是割去他的领地和交出他所有的财产另一条路则是奋起反抗,毕竟逊克王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却并非没有一击之力。”
周俊若有所思地道:“可是他们为什又要派出使者?”
方城是情报分析出身地。听周俊地问题不由得笑道:“这自然是掩人耳目。暗度陈仓地计策。逊克王实力弱小。既然要战。自然是要投机取巧地。他一面派出使者大有可能是想麻痹我们。让我们认为他们一心求和。防备自然而然地松懈不少。这个时候止戈一击。恐怕……”
周俊点了点头:“明白了。方百户地意思是。立即向各衙门通报。立即做好准备?”
“事不宜迟。”方城眉头隐隐皱起了一些忧色。这份情报呈送过来地时间至少超过了三天。三天可以发生很多事。若是迟了一步。说不定要真要吃亏了。
周俊点了点头:“千户所由你坐堂。我亲自去总督府禀见杨大学士。”……………………………………………………………………………………………………………………………………………………………………
总督府内已经坐满了东印度地各主事官。上首地是杨嗣德面色铁青。右侧分别是张有德、徐达昌以及该省地都指挥使王昌。左侧则是汪进望以及本省地布政使、监察使以及南镇抚司千户周俊。
“想必诸位都已经接到了周千户的紧急情报了吧。”杨嗣德徐徐开口。
“杨大人,蛮人出尔反尔,末将与徐总兵各自提兵分兵两路,俘回蛮王,听候大人发落便是。”张有德脾气不是很好,毕竟蛮人是在他手里求的和,这些日子以来向朝廷汇报给出意见的也是他,如今逊克王玩暗度陈仓这套把戏明显就等于戏耍了他张有德,张有德现在恨不能生剥了逊克王的皮。
徐达昌的八万雇佣军团如今已全部登陆,驻扎在新城都城外,胆气也壮实了不少,跟着附和:“末将愿做先锋。”
杨嗣德抚虚不语,把蛮王宰了倒没什么,只是朝廷现在当务之急要办的是搞到一块无人的沃土出来建立新省,而没有了逊克王,那么开辟无人区就等于是一纸空谈,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干掉逊克王,而是给予蛮人致命一击,既要狠狠的敲打,又不能一棍子打死,杨嗣德沉吟了片刻:“汪大人,若是有蛮人的使者前来,你负责好好招待,不管他们说什么,你一应应承,要将他们待之上宾,切切不可怠慢,更不能让对方察觉出什么。”
汪进望欠了欠身:“大人莫非想将计就计?”
杨嗣德点了点头,接着目光落在南镇抚司千户周俊身上:“周千户,这些日子你重点将人手放在这一边抽调一些人出来,对城内的可疑人等盯着一些,逊克王若是有行动,说不准也会派出探子。”
“末将遵命。”周俊欠身拱手。
杨嗣德喝了口茶,张有德却坐不住了:“大人到底怎么处置?末将怎么听得一头雾水。”
汪进望笑道:
只管依刘大人的吩咐便是,有好戏看的。”
杨嗣德这才徐徐道:“皇上曾经说过,张将军忠勇有余,额,咳咳……海都军团总督张有德何在。”杨嗣德原本想说忠勇有余、智商不足,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吞了下去咳一声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海都军团驻扎城池十里之外明日总参谋长李定国大人就要抵达,一切安排,由李参谋长负责,还有徐达昌总兵,今日的事谁都不可外传都明白了吗?”
“明白。”杨嗣德是内阁大学士兼着兵部尚书衔,又是钦差说的话,大家自然连连应诺。
………………………………………………………………………………………………………………………………………………
第二天,李定国从新琼州抵达新城都,刚被迎到衙署,便被杨嗣德迎入了总督衙门,二人在耳房里商议了整整两个时辰李定国的临时参谋部也寻觅了地址,不消一上午功夫五道密令便传了出去。
又过了两天,逊克王的使者总算到了他们受宠若惊的是,东印度总督亲自出城相迎语之间要多友好,有多友好,使者们放下了心,很快,他们发现汉人竟然十分大气,这些使者的任务是来麻痹汉人的,因此对汉人开出来的条件故意做出了一些小纠缠,譬如割让一半土地实在太多,能否减少几个城市,又或许是赔款太高,能不能减去那么一丁点。而他们的谈判对象汪进望其实也是抱着忽悠的态度谈判的,因此,也十分大方的表示完全没有问题,只要逊克王奉天朝为正朔,就是再减去几个城市,再减去一些赔款都没有关系,大家是兄弟之邦,友好近邻,两国的友好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双方各怀鬼胎,日再谈判桌上瞎扯,反正自己清楚这些承诺都是假的,原本逊克王使者们所料想的争锋相对似乎并没有出现,反而谈判的双方在谈判桌上更多的是在叙述双方的传统友谊,这自然不是汪进望瞎扯出来的,汪进望连书也一并带来,说两百年前,大明的船队曾经抵达了贵国左近,受到了贵国的热烈欢迎,因此,‘兄弟之邦’又开始翻开历史,寻找出一个个几百年前的友好事例。
会议谈到了这里,心满意的使者便提出告辞了,并且表示大明在一个月之后可以随时前来接收土地,而在此之前逊克王也将亲自奉送赔款交割,临别时,受到款待的使者甚至与汪进望相互拥抱,相互道别,汪进望饱含着友谊的泪水一直将其送至十里之外,这才怏怏而回。
沿路上,使者甚至看到了明军的营盘,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在新城都的西部,连绵十里不绝,令使者们诧异的是,周围连负责警戒的明军都看不到影子,偶尔有几个出来巡查的也是匆匆而过,戒备不可谓不松懈。
…………………………………………………………………………………………………………………………………………………………
逊克王举倾国之兵暗在距离东印度边境二十里外的森林汇集,整整二十万印度土兵整装待发,虽说这些土兵个个长着一副营养不良的脸,浑身懒洋洋的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一部分人只能装备最原始的木棍,背着藤牌,但是逊克王相信,如果突然袭击,他至少有六成以上的胜利希望。
现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着使者的返程,以确定明军根本毫无戒备。
几波匆匆而去的探子也回来了,他带来的消息还算满意,整个新成都城防禁松懈,显然并没有发现逊克王的异动,逊克王心情逐渐开朗起来,虽然他的小儿子仍然落在汉人的手里,但是现在当务之急的是,解决掉这些豺狼护家族的统治。
潘迪特原本是反对袭击计的,如今见到情况稳定,也有了不少的信心,他重新整编了一支残余的象骑兵和马拉缇骑兵,虽然规模比原来小了不少,但是逊克国总算又有了一支主力的武装。
正在一对父子心急火燎的功夫,终于,派去新城都的使者终于返回了边界的另一侧。
“大王,我完全可以肯定,汉人不知道我们的计划们似乎还在等待着我们割让土地和赔款们的城市仍然繁华,只是没有一丁点的备战气氛,他们的官员满是喜庆,似乎以为战争已经结束,该是收获的时候了王,请大胆的派出您的大军吧们的军营防御松懈,没有任何的防卫,我敢保证我们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湿婆保佑我们。”使者兴致勃勃的对父子俩讲起了新城都的我见闻,最后得出了结论。
“大王,请看是我和他们共同签署的协约,大明自认为得到了和平并且打算狠狠的敲上我们一笔,而我毫不犹豫的签上了我的名字人的总督与我甚至保持了相当好的友谊,他们绝没有在防备我们们的军营甚至是敝开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巡逻都异常松懈。”使者掏出了一份精美的折子,指了指上面用汉印两种文字拟定的协约,接着将它递给了逊克王。
1...145146147148149...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