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悠哉人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秋味
“呵呵…..南南虽然人小可本事不小。”梁子又提醒胖子道胖子,别一有钱尾巴就翘到天上,多生事端。”
“这个我晓得,回家我就把钱全给了我娘。也让她老人家稀罕稀罕。”瘦猴心有戚戚地道。
“嗯嗯俺也给俺娘,俺娘还靠着治病呢”胖子赶紧道。
‘大棚菜’计划书的事,宜早不宜迟,第二天方默南把手中完整的计划书,交给了林老爷子。
“菜篮子工程”林老爷子随意的翻看了一下,吃惊的望着眼前的小人,“这……可是一份儿沉甸甸的大礼呀”
“这让我转交给县长。”林老爷子不确定的问道,“其实你们也能干,就像大诚子他们一样。”
“嗯我这份儿礼有多重,有县里出头更好不过这礼也不是白送的,别让二流子、小混混来姥姥的馒头铺子捣乱就好。”方默南仰仰小鼻子道,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事。
方默南他们现在更多的是结交人脉,谁让这个国家是官本位的国家呢现在还不是太显现,大家都穷,官员还不手中权力的好处,等到后世,那屁大的官都牛气冲天。这时候不结交,更待何时。
能让大家都富裕起来,何乐而不为呢。方默南赚钱的地方多得是,现在存折上已经有四万多块钱了。
八十年代初期,物资奇缺,解决城市居民吃、喝菜篮子的问题可是成为各级政府的大事,作为“工程”来抓的。“菜篮子工程”却是实打实的政绩,许多官员因此得以高升,也是因为这实打实的成绩。
林老爷子看完后,又稍稍润色了一下,誊抄一遍。
“知我者,林爷爷也”方默南笑着说道。
“行了,别拍马屁了,我还不你,不然来找我干啥”林老爷子宠溺地揉揉她头发。
方默南在林老爷子出去后,则去了邮局,又寄信给程世贵他们,告诉他们梁子在年后会再下羊城。
林老爷子拿着计划书去了县委,找到了县长把计划书递给了他。
王县长疑惑地拿起来翻看,越看越慢,眼睛是越睁越大。计划书里写到衣食住行是人一生之中最大的需求,尤其是吃,只有首先解决了吃饭问题,才有以后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所以反季节蔬菜有很大的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全,他们如果能占得先机,确立品牌,不愁不赚钱。
里边详尽的阐述了大棚种菜要注意温度,塑料薄膜厚度,要是外边气温太低,里面的菜也会冻死……还有啊,要防虫害等等……县里成立专门的农副产品供销公司,产销一条龙,具体的实施非常的详尽。在根据实施情况略作变化就行。写出了预估的前景,有理有据,并且还详细的画了简易蔬菜大棚示意图。
当然林老爷子加入了内容更深刻,这个供销公司要防止有人趁机贪污受贿,趁机公私兼顾,打农民的主意,损公肥私等等。
虽然这些是很难避免,人性如此,但凡事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总比发生了问题,再去处理比较好。
最后还用粗笔字写到:无农不稳,严肃的还写了注意事项,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提醒政府千万别谷贱伤农。《汉书·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王县长前后仔细看了两遍,过了最初的兴奋期,尤其重点的林老爷子后加上的,他想的更多。也开始考虑具体的部署问题,看来这又是一个干实事的,不满足于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
“技术问题,可以找农大,在这个基础上,估计没有难题,剩下的就是资金问题了。看看成本核算一下,县里应该拿的出。”王县长迅速的在脑子里过了一下。
“林叔,这份计划书简直太棒了。我不知该说些?”王县长激动的脸色发红。
“呵呵……你能看得上最好了。真要说,就是别让二流子、小混混别来我家门前晃荡。多照顾一下莫家大婶的生意就好。”林老爷子趁机说道。
“这简单。”
是 由】.
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二十九章 爸妈吵架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有些地方糊窗户,不过豆腐空间里有现成的,姥姥过油炸一下就好。而现在多数人家没有糊窗户的必要,但姥姥买了些窗花,福字来贴。
老爸、老妈昨天去市里没,今天从市里方默南就感觉两人气氛怪怪的好像吵架了。
方默南走上前去拉拉老**手,“妈,了。”
老**脸拉得老长,老爸明显的站在旁边一脸的讨好,也没见老**脸色变好。
“没事。”老妈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地笑容道。
“咦,你新做的大衣呢”方默南老妈穿着半旧的衣服问道。“昨天不是穿着新大衣走的吗不跳字。
“我还有事,问你爸吧。”老妈交代一下,踩着石阶蹬蹬响,气哼哼的进屋了。
老爸看着眨着眼睛等待答案的女儿,傻笑着,“呵呵…….昨天去爷爷家,姑姑看着好看就要……走”声音嘶哑,喉咙肿痛,吸溜着清水鼻涕,不时的用手绢擦擦。
“爸,你感冒了。”方默南想也猜到回事,哼一家子喂不熟的狗,也就老爸就那么愚孝。
爷爷从农村到城市后,嫌弃农村的奶奶没文化、没知识,土了吧唧配不上他这个商业局干部出身,把马上要临盆的奶奶留在家里,由他**出面,说是离婚,其实就是休了。
当时说好的每个月给孩子生活费的,可是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都吃不饱,何况爷爷又娶妻生子,当然是空口白话了。奶奶硬是一个人把孩子带到高中毕业,直到身体支撑不了,才告诉老爸,爷爷的事,让他去找的父亲,希望看在孩子的份上,留在城市,没多久奶奶就去世了。
跟着爷爷生活的老爸,自然是别人眼中的钉,肉中刺。时刻提醒着后来的女主人,她是个二婚。既然老爸高中毕业,成年了就出去工作吧,打发出去。没那便宜的事,出去工作,也得给家里每个月交生活费。
一个农村出来质朴的穷小子,刚看到城里的花花世界,有个‘有钱有势’的爸爸,思想和感官被冲击着。最主要的是缺失的父爱得到了填补,看着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可想而知的感激。就是被欺负也默默的忍着、受着。
“老爸,你也是有家庭的人了,你现在就是我们家的天,顶梁柱。”方默南拿出一瓶药给他,“含在嘴里。”就走了,她得去安慰老妈去了。
“啥意思”老爸拿着药瓶,打开,吞了一粒药。冰冰凉凉的,顿时感觉嗓子舒服了许多,身上轻快了许多。
“意思是,在孩子受欺负时,你得站出来保护他们。傻小子。”林老爷子走道。“走吧跟我进屋说说了,时高高兴兴的,时脸拉的跟长白山似的。”
老爸也觉得委屈,跟着林老爷子进屋,老爷子递给他一杯热茶,等着他诉苦。
老妈进屋以后,开始数落着婆家的遭遇,“他们嫌弃蔬菜太少还不够塞牙缝的、要给也要有些诚意吗点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打发要饭的给他们。他不帮着吧还跟着点头说是。”
姥姥庆幸没把外孙女存折事告诉闺女,要是了,也了,指不定都送给那边上供了。
“行了,大燕,别气了。后妈都这样,你也别挑剔,礼数进到了,只要问心无愧就行。”姥姥递给她杯热水,暖暖手,“当时结婚时,不就会有今天,还气。”
“我气他的不作为,又不是从小长在他们身边的。都自立了才的,感情哪有那么深至于这样软骨头吗?在孝顺人家,人家也不可能当他是一家人,他就不明白,有后妈就有后爹。”老妈气愤地道。
“你的衣服咋回事。”姥姥问道。
“别提那衣服,早穿的破烂去了。我穿着新衣服去,小姑子看到了,直夸好看要试试。结果穿上去,去大院子里显摆一圈,染上几个脏手印,说留下洗洗,下回我们再去时,给我。”老妈气地手直哆嗦,“这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我是甭想在拿了。他爸愣是屁都不放一个。我们俩就这么出来了,大冬天的冻得瑟瑟发抖,他把大衣给我穿了,冻病了,活该,看谁心疼他。”
“行了,妈,咱在做件新的,比那件还好看。”方默南进来就听到老妈义气般的狠话,“他们不心疼,咱还心疼呢他们不拿爸爸当人,咱还能把爸爸也丢去出吗?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咱们还是合计合计,改变爸爸的思想,从根上给治治病。”方默南说道,不然前世的事还得继续发生,掏心掏肺,最后还落不下好。就是生活上富足了,心灵上还是个矮子。
俩大一小,三人合计着改变老爸。而林老爷子屋里,老爸也诉着的冤屈。
“再说那也是长辈,那也是我爹,子不言,父之过。”老爸沙哑着嗓音说道。
“南南爸,要听实话吗不跳字。林老爷子严肃看着他道。
老爸看着他的样子,心里惴惴的,“嗯”点点头。
“你觉得从农村出来,感觉上就矮他们一等是不是,农民很丢人是不是,你被城里的花花世界,迷了眼。看不起的出身,连你亲妈,你都羞于提起,甚至是看不起。或者说是你希望从小能在城里长大。”林老爷子没有直接的说长辈们的不是,而是直接说道他内心深处的自卑。
“我没有,那是我爸爸。”老爸的辩驳苍白无力,那么的不堪一击。
“你刚才说,子不言,父之过。那你也听过,养不教,父之过。你好好想想。”林老爷子语重心长的又道我当南南是的亲孙女,所以我也拿你当人。我说些你不爱听的话,甚至刺耳的话。他们上一代的恩怨,人死可以放下,不去计较,你活的好就好,你母亲没让你去怨恨他们。但你不该失去你做人的脊梁,你母亲当年有骨气独立的把你养大,你不该在他们面前自卑、懦弱。她养出来的孩子,不该这么的差,这么容易被诱惑。”
“农民的了,往上数几代,大家都是农民泥腿子出身。”林老爷子笑着说。
“你也成家了,女儿都有了。该想想以后过了。”林老爷子拍拍老爸的肩膀道。
老爸、老**吵架就此揭过,不林老爷子的劝说起了作用没有,反正老爸使出浑身解数讨好老妈。方默南倒是没看出老妈是否真的不生气了,这个只能等来检验了。
梁子关了店门,匆匆的就赶到方默南家里。
方默南给了梁子三个大纸箱子,“这些是你、瘦猴、胖子的。过年了,给你们添点儿年货,就是量不多,别嫌弃啊”
梁子打开一个箱子后,里面放着一只鸡、一只鸭、一条鱼,二斤肉;还有西红柿、菠菜、豆角、韭菜等。估计其他两个箱子也一样。
“这南南,我们能要呢?”梁子眼睛红红的,感动的不知说好,心里暗下决定一定要好好干。
“有啥不能要的,不就是些吃的吗人家国营大厂过年不也给发福利吗”
方默南推推箱子,“拿走,别像个娘们儿似的。”她又道就别再开店了,马上过年了,这些天累得够呛,好好休息一下,养精蓄锐,明年咱们在大干一场。”
“不了,家里的年货有俺娘置办呢估计瘦猴和胖子也不想歇业,想着在年前多卖些。”梁子婉拒道,“来年下羊城时也能多进些货。”
“那好吧你们决定。”方默南作罢。
梁子抱着三个大箱子,心里感慨万千,想了无数。如果不是遇见她,他的眼前还是一片灰暗。
方默南可没他那么多想头,只是觉得空间里的动物太多消耗不掉,聊胜于无罢了。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
他们的年肉还没割,大诚子来拿苗种时就送来了自家喂的猪,杀了后,弄来一条后腿,足足三十多斤重。就这肉估计都不够吃,全家都是肉老虎。
大诚子临走时,方默南告诉他,要是玉米杆儿没有了,估计一冬天风吹日晒也腐烂了。就用草甸子和草毡子也可以,听过后,他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走了。回家里把已经腐烂的玉米杆儿换成草毡子,整理一下菜地,上上农家肥,好让蔬菜长的更好看,村里人有样学样,也想增加收入,他到没有藏私。家里里外都忙,男人忙着种蔬菜,们则担负起买年货的责任,没磨蹭,他们这个村子现在忙得是脚不沾地。
大诚子送来了肉,姥姥领着家人把肉分开,开始剁饺子馅,多余的肉开始炸肉丸子,萝卜丝素丸子,蒸枣花馒头。
留下的大骨头肉没有剃干净,剁成段,就着家里的蒸馍锅,先用热水炒过,洗出血水。然后放入冷水,加入葱、姜、蒜、花椒、八角、黄芪、枸杞、大枣,盐,大火煮。
煮好后,手拿着大骨头,啃得方默南她们满嘴是油,真香啊
的这两天,老妈虽然接受了孩子的早熟,心里还是有丝别扭,可是看方默南的眼神总是怪怪的,让她心里发毛。
“这孩子……”老妈看着正在为设计大衣的女儿。
“南南很好的,懂事听话。大燕。”林老爷子说道,他看出老妈彷徨,犹豫,难得地插了嘴。“越是这样的孩子越难教育。早慧,世故,甚至还坚忍。这样的品质,往哪个方向走都会拥有很大的力量。但她的方向只有她能决定。大燕,我看每次你们来时,南南总是偷偷的围绕你们,眼里满是眷恋,你没事多陪陪她吧”林老爷子道。
“是吗”老妈心里很高兴,她的女儿对他们的依赖,让她释然,也放下心中的彷徨。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这二天方默南把空间里的温泉水,放入厨房里的大缸中,让家里的人好好洗洗,其实平时他们洗澡也是用地温泉水。只不过,他们洗得次数少,这一次水多的是,足够。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有方默南这个强大的厨房在,所以姥姥很是清闲一下,连续干了几个月的活,趁着过年好好歇一歇。姥姥和方默南她们两个尽在‘厨房’里捣鼓吃的了。其实有时候,过年比都累,不过人人还是盼着过年,团圆年。
是 由】.
重生之悠哉人生 第三十章 过年(一)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这一天因为老爸、老妈要带着方默南她们回市里爷爷家过年,到大年初二才能,所以姥姥就把这天当成除夕来过。春联,门神,早早的也贴了出去。
中午,方默南难得拿出空间里的果子酒,当然名义上是姥姥买的,并且整了一桌子合家欢乐的团圆饭(六味冷碟)、团团圆圆(酒酿元子羹)、大展鸿图(白灼明虾)、祥瑞新年(梭子蟹炒年糕)、鲲鹏之志(葱油鲈鱼)、福星高照(笋干老鸭煲)、红红火火(毛血旺)、招财进宝(红扒蹄膀)、财源广进(土笋丝香雪桶)、蒸蒸日上(特色杂粮卷)、岁末甫至(油焖春笋)、春回燕来(菠菜飘丸粉丝锅仔)、幸福绵绵(鸡丝龙须面)、还有他们的最爱红烧肉少不了。
吃完午饭,大家围坐在案板边,一起包饺子。韭菜猪肉馅是在空间里调好的,姥姥和好的面,小姨擀饺子皮,老妈、老爸、姥姥、林老爷子加上方默南一起包饺子。默北睡觉,没有她的打搅,大家说说笑笑的一起干。
“呀南南,也会包饺子。”老爸诧异道。
只见方默南熟练的拿起饺子皮,填馅料,捏边,双手掐边,往里挤,像个元宝似的饺子圆鼓鼓的就包好了。
“哇……包得还真好。“小姨惊呼道。“比我还熟练。”
“大惊小怪了吧咱家南南,包的包子,捏的褶子像朵菊花似的,好看极了。”姥姥显摆道。
姥姥以为方默南只有空间厨房才会做饭,没想到看到她包包子才手上的功夫也不差,想来她说会做饭不是说说而已。
这样做方默南也是提前给大家打预防针,为以后亲自下厨做饭做准备,总不能老是用空间厨房,把的手艺荒废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三锅盖饺子就包好了。
当然晚上方默南还准备了: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当然还少不了把大伙一起包的饺子煮好,样式很多,所以量都不多。
端上来时,还让小姨唱着菜名,图个喜庆。他们听着吉利的菜名,吃得时候,还不忘猜猜做的。气氛其乐融融,温馨幸福,吃完后,收拾干净。还早,大冬天的不用早起,大家吃了点儿酒兴致高昂,方默南提议每人说个笑话、唱只歌,乐呵乐呵,打发,得到大家的响应。
小姨兴奋地唱了两首红歌歌曲,《我的祖国》、《歌唱祖国》,很好听,大家合着一起唱。
老妈也唱了两首红歌,轮到老爸,他唱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还站起来,架势还摆得有模有样的,这个前世方默南听老爸忆苦思甜时吹嘘过,他在高中是排演过,所以过得去。唱功吧业余而已。
结果老爸这一亮嗓子,把后院的梁子和梁奶奶两人给招来了。
“梁家妹子,来的正好快快坐。”姥姥乐的嚷道。
小姨赶紧拿了两把小椅子,梁子接,两人坐下,“这么热闹,老远都听见正平哥的吼叫。”
“嘻嘻……吃完饭,没事,我们找乐子呢”方默南笑眯眯地说道。
老爸喝了点儿酒助兴,兴致被提了起来,又来了一段儿沙家浜智斗,这次老妈客串了阿庆嫂,老爸和梁子分别扮演,阴险狡猾,诡计多端,刁德一。汉奸胡传魁。
从那个年代,样板戏估计都能倒背如流,甭管会不会,基本上都能吼两嗓子,又没人计较唱得好不好,图个乐呵而已。
姥姥讲了个笑话,记得一个小笑话,说私塾老师教地主认字,三天学会一个1字。老地主不信,要考试,拿起一树枝在地上划了一道,地主看了又看说扁担”。虽然笑话在方默南看来有点儿冷,在这个氛围里,她也乐了。
方默南肚子里的笑话多的数不完,她就说了个经典的单口相声,马三立的‘逗你玩儿。’尤其是她故意压低嗓音刻意模仿着。逗的全家哈哈大笑。
“哎呀呀南南,你还是不要再说了。我笑得肚子都疼了。”小姨加紧双腿,“不行我得赶紧上厕所。”
“瞧你那点儿出息。”姥姥笑道。
众人笑够了,“来者有份儿,梁奶奶和梁子哥,不凑个热闹。”方默南乐呵呵地说道。
“来吧都是人,又没人计较好赖,大过年的找个乐子而已。”姥姥说道。
梁奶奶笑着应道好,我先来一个。”她唱了一个豫剧花木兰片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有模似样,嗓音清透明亮,不是专业人士还真能被唬住。
梁子使劲儿的拍手,他好久没看到他娘这么开心高兴了。他也来了一段《白毛女》唱的就是杨白劳给喜儿买的红头绳那段儿,乐得大家直笑。梁子跑调跑到京城都拉不会来,不过没人在意,越热闹越好,他唱的还特起劲儿,耍着宝、愣是唱出了一个丑角的效果。
笑够了,轮到林老爷子,他回房间拿出一个布包,很旧但干净,打开后里面躺着一把小提琴,显然很久没有被人拉过了。
林老爷子难得的这么高兴,有酒助兴,他也来了兴致把藏了很久的宝贝,拿了出来,这个跟着他来到这里的唯一留下来的。他打开,仔细的抚摸着,明珠蒙尘,藏了很久。
他站起来,摆开架势,仔细的试试音。一曲欢快的巴齐尼,淘气精灵舞曲,悠扬而出。
这首曲子方默南听过,是一首技巧性很强的曲子。老爷子也许是许久没拉过,刚开始还有些滑音、音,甚至跑调。很快他找到感觉,乐曲像是一群小精灵在快乐的跳舞,他技巧娴熟像玩似的让弓在在弦上飞舞,加上左手拨弦的配合,就像是看到了小精灵们跳来蹦去的,没有片刻稳定和安宁的姿态。给人快乐和生动逗趣的感受。
方默南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听到小提琴曲,看来老爷子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听小提琴音色,就不是把凡琴。
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艺术。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之王”,那么小提琴就是乐器中的“王后”了。
一曲完毕,方默南使劲儿的拍着手掌,默北见状,也拍了起来,嘴里还不断的说着,好听,还要……还要。
其他人都傻眼了,他们甚至没见过小提琴,只好听,也拍起手来。
林老爷子扭不过默北,又拉了一遍。小妮子还是觉得不过瘾,想听第三遍是被方默南制止了。
“该睡觉了。”方默南笑眯眯地道。
默北看着她邪恶地笑容,“哦睡觉。妈妈我要睡觉。”默北爬上老**腿上道。
在默北的心理虽然这个对她很好,有好吃的,好玩儿的,她都有,可只要她不乖,大哭,就被大手一挥,她就动弹不了了。这还不算,故意在面前吃着好吃的,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诱人的香味使她不停的吞口水,却一口也吃不到。
久儿久之默北对她的话言听计从,不敢反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