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公子越
“盟主,你瞧,这酒菜也吃得差不多了,我等就等您一声令下呢,怎么擒那杨广,您就吩咐吧,我李子通毫无怨言。”
程咬金一愣,问道:“你叫我什么?”
李子通爽朗一笑:“如今我等齐聚瓦岗寨,结盟共商讨伐昏君杨广一事,自然是要选举出一个盟主来的,我李子通旁人一概不认,就认您了。”
李子通此话一出,张称金和朱灿等人纷纷效仿,说什么唯瓦岗寨马首是瞻,又是祝大魔国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皆是表明姿态。就算高孟二人心里不舒服,也开不了这口要盟主当啊,人压根不理你这茬。
程咬金受宠若惊,连连说不敢。但最终还是架不住众人追捧,勉为其难地承认了下来。
但这结果却是让徐茂公和魏征长舒了口气,十八路反王,共计百余万军队结盟,无论如何是要选出一个领头人来的。
若说让其他反王做这领头人,徐茂公和魏征还真不放心,毕竟不是自家人。
徐茂公本就寻思着怎么开这口,亦或是再像当初设计程咬金地洞探穴,创立大魔国那般,极具神话色彩地捣弄一番,让大伙觉得推举大魔国君王为盟主是顺应天命。而如今,见大家早就有了共识,心里也高兴,眼神不由自主地就转向了一旁的罗成,心中确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留住罗家人的,罗成真乃瓦岗寨的一员副将。
这李子通,朱灿,张称金等人俯首称臣,若说没有罗成的缘故在里头,那是决计不可能的。
李子通,张称金是受了罗成的恩惠,自是感恩戴德,而朱灿是亲眼所见罗家军的厉害,自愧不如,避其锋芒。
有了这三位起头,其他人也都不傻。
如今瓦岗寨如今兵强马壮,大将如云,人才济济,秦琼单雄信裴家父子,哪个不是顶顶好汉,更别说还有力克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的罗成了。罗家军治军严明,百战不殆,那是远近闻名的。
拼实力,十八路反王,没一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拼粮草也一样,他们这是千里迢迢前来投奔的,怎可能携带充足粮草?这撑个十天半个月是没问题的,但要说再长些,可就悬了。饿着肚子还怎么让士兵打胜仗?你大魔国兵多将广,粮丰饷厚的,不以你为首,难不成我有眼无珠地去捧高孟二人?开什么玩笑。
这么一想,众反王心里都亮堂了,自是心甘情愿地认大魔国程咬金为盟主了。所以,眼下就算高孟二人再挑拨,那也无济于事。
外头又来报说马邑刘武周勾结突厥反了隋朝,打到太原城时,被太原城的李家人打退,而如今宇文成都和李渊护着杨广继续一路南下,前往扬州看琼花。
当下,程咬金便将徐茂公之前的建议说了出来,众人商议,不若趁热打铁,连夜出兵,去四明山埋伏,半路截杀昏君杨广,众人纷纷响应。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前晚睡觉前,突然想起一个很有爱的梗~马上写了下来,今天窜成了一个大致的脉络,厚着脸皮来求预收~~
隋唐文完结后正式开写~~喜欢的可以收一下~~
传送门直达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第90章
自杨广打算迁都洛阳,宇文恺,虞世基等人便日夜监工,累死饿死数以百万计的民众才建造了这宏伟的东都。杨广初来之时,嫌东都太过萧条,不见长安城的繁华,便一道旨意下放了下去,命全国各地的商贾豪户移居到此,于是,才有了如今东都的繁华。
只是,这浮华背后,等待它的又是什么?
宇文成都思及一路走来时各地的满目苍夷,与这东都的表面繁华格格不入,心生忧虑,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
“将军,我们还是回去吧,丞相伴驾出行前,特地嘱咐小的好好照顾好您,您看您内伤未愈,怎的不在屋里好好歇着……”
宇文成都伸手止住了那人的话语,平复了下喉间的不适,自言自语道:“我怕以后再见不到我大隋如此繁华的景象。”
小侍一脸茫然:“怎么会?等您伤愈了,有的是机会好好逛逛这东都。”
宇文成都看了他一眼,平静地摇了摇头,许久才道:“我们回去吧。”
“嗯。”小侍上前想要搀扶,被宇文成都摆手拒绝,“我自己走。”
宇文成都缓步走进轿子,直到放下帘子的那一刻,嘴角露出无奈的苦笑,他从没想过素来只骑战马的自己,也会有无可奈何只能乘坐轿子的一天。
小侍看着大将军的背影,不禁有些心酸。一向笔直挺拔,犹如大树般矗立的将军,此时却是微佝着背,站立难稳,不知怎的,心头就冒出了凄凉二字来。
还记得那日大将军回府,是被抬着进家门的。
原本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收到皇上八百里急件之后,半刻不敢耽搁,连夜赶路,几件事糅杂在一起。终于在得知皇上并无大碍之后,大将军心头一松,连日来积压的不适全部扩散了开来,眼前一黑,便晕死了过去。
等到大将军再醒来,已是第二日黄昏。
作为自小服侍大将军起居的贴身侍从,这一晚他也不例外,守在他在大将军近旁伺候。
大将军一整晚都没睡好,梦中恍恍惚惚地重复叫着一个人的名字,他凑近了才听清楚,正因为听清楚才大惊失色!
他似乎理解将军为何会在大伤未愈之时,还要主动请缨攻打瓦岗,他是为了去见那个人,心里放不下那个人,即便那人已经成为敌人,注定与隋朝水火不容。
轿子中的宇文成都一闭上眼,脑海中便浮现出那日小树林中,罗成掰开他的手指,一步步离开的身影。顿觉胸口那种快要窒息的感觉再度袭来,让人喘不过气,就像那天一样,他想要阻止他离开,却是怎么都叫不出声来,生怕一出声,喉间的腥甜便会涌出,让他看见只会徒增担心。
“以前种种都忘了吧……都忘了吧……“
“我们以后再见面只能是敌人,他日战场相见,我必刀锋相对……”宇文成都满心疲惫,伸手扶住轿子的内壁。
不是身累,是心累了。
那日,他好不容易压下喉间的不适,回到大营,却被告知八百里急件——刘武周造反,逼近太原城,东都危急。
拖着病体,他一刻不敢耽搁,又连夜赶路,直奔皇上所在之地东都洛阳。
在得知皇上并无大碍,还在起草南下扬州看琼花之事时,宇文成都的心彻底放松了下来,一旦放松了,整个身体便垮了下来。
父亲怜他,不论他怎么安慰他,说自己没事,父亲还是不允他下床。
翌日,便向皇上告了病假,不能再护驾南下。
皇上看琼花之心更胜,哪里顾得上他,于是大手一挥便允了他留在东都休养,待伤体痊愈之后再前去汇合。同时,又召了李家父子护驾,靠山王杨林相伴,继续南下。
宇文成都眉头紧锁,久久不得舒解,他不明白父亲为何到了现在,还在纵容着皇上南下,如今各地反王四起,已是万分凶险。
宇文成都哪里想得到,在他眼里虽然算不得忠良,但总算还忠君的父亲,此刻心里却是另有一番打算。
宇文化及位极人臣,权利滔天,不比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着寻欢作乐的杨广。他收到的全国各地上奏的造反动乱的折子不计其数,而递到杨广面前的不过寥寥几份而已,一部分是他擅自扣下的,还有一部分是萧后为了怕杨广看了心烦,私自扣下的。所以,杨广远远预料不到,他此刻的处境就算是用“四面楚歌”来形容都不为过。
此番南下,如何凶险,自是不用说的,宇文化及心里明白。成都若是伴驾在旁,以他往日的身强体健,宇文化及自是不用担心他的安危,可是如今——
太医的话犹然在耳:“大将军之前的内伤就没好,近日又动了大力气,与人比试,伤上加伤。再加情绪起伏过大,郁结于心,心结难解,长此以往下去,怕是——”
所以太医一走,宇文化及思虑再三,便有了决定。
于是,就在第二天,宇文化及便给杨广上了折子,自个儿子为国操劳,如今身受重伤,卧床不起,实在有负皇恩,不能护驾左右……期间,还声泪俱下,还惹得杨广万分不喜——这宇文化及是越老越不中用了,芝麻绿豆的事也拿出来说,有伤养伤就是了,大手一挥,道:“罢罢罢,就让宇文成都好好在东都养伤吧,待伤势痊愈后再来伴驾。”
这样,宇文化及如愿了。
一来成都确实有伤在身,二来若是成都伴驾出行,路上发生些什么事,宇文化及还真保不准这个儿子站在谁那头。
知子莫若父,忠君爱国这四个字仿佛就像魔咒般刻进了宇文成都的骨血了,难以消磨。与其给自己增添麻烦,倒不如把他支开,留在东都,好好养伤,他日为他有大用处!
而如今站在东都街头的宇文成都自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父亲的打算的。
另一头的罗成,奉命随军师徐茂公等人先行一步,前往四明山勘察地形和做出部署。
越是距离四明山近了,罗成心中的不适感越发挥之不去,寻思着宇文成都也不知道会不会听自己的话,躲着点四明山。
想起那日小树林一别,他虽然没有回头,但也能感受到身后那道如影随形的目光,那日,怕是伤透了他的心……罗成闭了闭眼,径自摇了摇头,不行,他们始终是对立的,这样做,对彼此都好。
“表弟,怎么了?”秦琼看着罗成又是摇头,又是皱眉的,走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问道。
罗成笑着摇摇头:“没什么。”四处张望了下,转移开话题道,“这里深山幽谷,峰峦叠嶂,若是在此处埋伏,隋军定然不易察觉。”
秦琼亦是点头:“正是,军师方才和清幽观的观主司马老先生已经交谈完毕,可以容我们在此埋伏,不仅如此,就连清幽观内里的几处活动的暗室,也都可以腾出来,让我们设立机关。”
罗成是不记得四明山一战,十八路反王和杨广等人如何收场的了,只记得四明山之战之后,大隋朝第一勇士,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却是以一敌百,誓死护驾,最后一再吐血,再无还手之力,不日便魂归西了。
宇文成都孤军奋战,明知必败,却依然握紧兵器,拼死一战,其刚毅勇猛不屈的形象让身为敌人的瓦岗寨众人都敬佩不已——这是前世讲评书时张大胡子说的,能让张大胡子夸奖的人不多,所以,罗成便牢牢记住了。
正因为誓死护隋的无敌大将军四明山一役重伤不治,杨广等人别无他法之下,才想出一条毒计,那便是将传国玉玺束之高阁,引十八路反王相互残杀,抢夺玉玺,争做皇帝。
罗成一路而来,满怀心事。
就连秦琼都看出表弟不妥来,更别说心思慎密的徐茂公了,徐茂公当下眼神便晦涩不明了起来,若说罗成的心思再好猜不过,他一心想杀昏君杨广,而如今接近目的了,却是一筹莫展,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罗成小弟怕依然是在顾忌宇文成都。
虽说罗成小弟报恩不假,但想要杀杨广,宇文成都却是必须杀的。罗成小弟武艺高强是不假,但颇讲义气,可不能让罗成小弟意气用事,坏了大事。
如此一想,徐茂公心里便有了掂量,这也便有了之后的四明山埋伏之日,罗成明明英勇非常,却被安排在四明山山脚最外围处,等待消息做援军之用。也正因为这样,本应该手到擒来的杨广首级,就这么生生被错过了,就连瓦岗寨众将,也险些遭遇灭顶之灾。
谁曾想,人算不如天算,纵然他徐茂公再足智多谋,算无遗策,却是没想过一向护在杨广身旁,忠心不二的宇文成都因为种种原因,当日根本没出现在四明山!
宇文成都不在,但李元霸却在,唯一能克制李元霸的罗成却因为他顾及到宇文成都,而将罗成支得远远的,也就注定了截杀杨广一事,不能如愿了。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而如今就说瓦岗寨众人见过四明山清幽观的观主司马然之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起来。也好在杨广贪图享乐,一路南下时,三步一停,两步一走,今个在这个行宫入住几日,明个在那个行宫挑选美人,扩充后宫,所以脚程自是快不了。
等他到达四明山山脚下时,瓦岗寨连同十八路反王的军队早就在山林周围埋伏好了,就等杨广自投罗网……
作者有话要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感谢月色流年的地雷!!!
感谢紫若水的地雷!!!
穿越隋唐之乱世攻略 第91章
因着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都齐聚瓦岗寨商讨截杀杨广去了,地方上除了刘武周造反一事小小地震惊了一下杨广外,这一路南下,风平浪静的,杨广玩得别提多痛快了。
汴河而下,周围都是好山好水,名胜古迹,地方官员按照指令,在两岸又都建了行宫,共计四五十所,行宫内各地搜寻而来的美女,那是燕瘦环肥,风姿绰约,目不暇接。自此,杨广夜夜笙歌,乐不思蜀,早忘了之前刘武周快攻下太原城时的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等到龙舟抵达四明山下之时,杨广探出脑袋往外一看,山峦叠翠,鸟语花香,真真是个好地方,不由得神往,说什么都要下龙舟游玩。
杨林举头仰望四遭,这风景确实不错,但也是埋伏的好地方——幅员广阔,绿树成荫,云雾迷蒙,就算反贼的军队埋伏在里面,也瞧不出来。
当下,杨林便劝阻道:“皇上,按兵家来说,此处不宜久留。”
杨广不在意地摆摆手:“皇叔你这是多虑了,你看咱们这一路南下,可曾遇到阻碍?还不是一路游玩至此。朕听龙舟上的美人说,这四明山上有个清幽观,香火旺盛,求签许愿最是灵验,既然来了,岂有过仙门而不入的道理啊?”
杨林心下摇头,鬼神之说,无稽之谈,你倒信得十成十,治国安邦要是你也能这么用心,何以至此,人人得而诛之。
杨林心中气馁,但能怎么说?就算他再不待见杨广,但这隋朝毕竟还是他杨家的。
杨广说完,又有些心虚。说实话,他还真就有点怕这位皇叔。杨广又小心翼翼地讨好道:“再说了,皇叔,这不是还有皇叔您和朕的勇猛大将军李元霸伴驾左右么?单单说皇叔您吧,号称双棒无敌手,威名远扬,那些反贼哪敢前来送死。”
“更何况,日后若是让那群反贼知道,朕捕风捉影,就怕了他们,连行程都改了,这不是让世人笑话么,朕乃堂堂天子,岂能怕了那群蟊贼?”
杨广现下底气可足了,不似之前了。主要还是因为之前刘武周造反时,杨林匆忙自周边不断急调大军相护,眼下还没撤去,而李家父子如今也听命于跟前。
数十万大军,百员大将团团相护,杨广能不安心么。
杨林看怎么都说服不了杨广,当下深叹了口气道:“皇上说去就去吧。”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
但生气归生气,杨林这人还是不敢拿隋朝的江山开玩笑,当下就命流星探马上山刺探,瞧瞧山上可有埋伏。
探马回来说,见着观主了,观主说未见着什么反贼。杨林才敢让杨广由众人相护弃舟上山。
此行一干人等,靠山王杨林率护卫军开道,杨广紧随其后,还带着萧后和一干妃嫔,李家父子的李家军垫后。为防万一,杨林还沿路布设关卡,命人严守道口,观察山上山下的动静。
等到了清幽观前,司马然手执拂尘率全观上下,叩拜接驾:“贫道司马然,前来接驾,皇上万岁。”
杨广口中喊着起身,便领着一干人等随着那司马然进了观中。
司马然带着杨广东转西转,又是参观大殿,又是带领游山观水……
等到杨广等人全部叩拜完毕,杨林一看天色,都快暗下来了,建议道:“皇上,如今天色也不早了,这叩也叩过了,拜了拜完了,山林也游过了,咱们还是早点回到龙舟上去吧。”
谁知一旁的司马然双眸半闭,挥了挥手中的拂尘,神叨叨道:“非也,非也,这祈愿当虔诚才是,必当沐浴更衣,斋戒三日,才能如愿。”
杨广在一旁点头附和道:“也好。”又转头看向杨林道,“皇叔,你也年纪大了,这一上一下,一路劳乏的,还是早些下去休息吧。”
杨林被他气得没法,这会儿体恤他年纪大了,若是真体恤他年纪大,就不该让他担心受怕,早些回到汴河上去。
杨林又是一番劝说,自是无用,最后愤愤然地甩袖而去。
杨林回到安排好的厢房内,哪里睡得着啊。他杨广可是高枕无忧,做他的春秋大梦,祈愿祝福,但杨林此人小心谨慎,自打进了这四明山,他的心就七上八下的,没个安放处。
渐进三更时分,杨林扛不住疲惫,终是昏昏欲睡起来。这才刚打上盹,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随即是砰砰砰的敲门声:“王爷,王爷,属下奉您命令在山腰处看守,观察林中动静,一刻钟之前,林中不知何故,鸟儿成群飞出,啼叫不止。”
杨林陡然清醒,这夜深人静的,鸟儿突然悬空,成群飞出,说明林中有大军穿山而过啊。
杨林衣裳都来不及披上,从床榻上滑下,先是命人去叫醒隔壁厢房的李家父子,又亲自去找杨广,把林中鸟儿炸窝乱飞的情况与他一说,让他赶紧随自己回汴河上去。
杨广一听,将信将疑,心说是不是大惊小怪了,但由不得他争辩,屋外起了动静!
正当此时,突然听到屋外鼓声震天,号角声响起,伴随着凌乱而嘈杂的人声,鼎沸起来——
“皇叔,这是怎么回事?”杨广心头一慌。
杨林眉头紧锁:“怕是反贼攻上山了。”
杨广一听,哪还顾得上什么玩乐祈福的,当下紧拽着杨林的衣袖道:“皇叔,你可要救朕啊。”
杨林道:“从此刻起,全军都得听我指令,我必护皇上冲出重围。”
杨广连连点头:“听皇叔的,全听皇叔的。”
杨林一面亲自带人出去打探消息,一面让李家父子在山上护着皇上和诸妃嫔。
此刻的清幽观已经让十八路反王按照徐茂公布下的八卦阵的走法,团团围住,并且不断地收起,缩小范围,将杨广等人困在了孤云峰上。
杨林带着少数人马自孤云峰而下,先到北山口,迎面铺天盖地的火把将之团团围住,两队人马分开,步出一前一后两个人来。为首之人,杨林细细一看,有些面熟,杨林问道:“来者何人?”
那人朗声道:“我乃大梁王萧铣。”
身后另一人也道:“小梁王李执。”
难怪面熟,可不得面熟么?这为首的萧铣还跟杨广的萧皇后有些干系。
论辈分,萧铣还得叫萧皇后姑母来着。萧铣乃西梁宣帝萧詧曾孙,祖父萧岩为西梁明帝萧岿之弟,而萧皇后乃明帝萧岿之女。
但因为萧后出生时辰不好,被批命不吉,辗转沦落,最后被贫穷的舅父所收养,还被杨广娶为晋王妃,萧铣跟她自然称不上热络。
但此刻杨林可不是这么说了,杨林朗声质问道:“萧铣你乃我隋朝官员,当朝皇后又是你姑母,你好歹也算是皇亲国戚,怎可和那群响马一样是非不清地造反?”
萧铣当即就笑出了声,许久才止住笑道:“皇亲国戚?隋人贪我土地,灭我宗族,我早就想为先祖洗刷耻辱了。杨坚在时,我没有办法,伏低做小,只能仰人鼻息,而如今昏君杨广即位昏庸无能,正是我兴起之时。”
“老王爷,我看您也别做困兽之斗了,早早投降得了。今日,我等举事,是早就商量好了的,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结盟,推举瓦岗寨大魔国的程咬金为盟主,四明山上截杀杨广,这事是跑不了了。”
杨林眼见对方是铁了心的,也不废话了,举着囚龙棒道:“别废话了,你且上前,我们斗上一斗。”
萧铣笑着摇摇头:“老王爷您棒打无敌手,我可不是您对手,奉盟主之令,来人啊,弓箭手准备——”
说罢,周围一圈人马速速搭弦,准备发射。杨林大惊,带着人马赶紧撤了回来。
绕了一圈,又到了南山口,守着南山口的是谁呢?这人杨林也认识。
正是凤鸣关总兵李子通。
在伍建章老王爷被拔牙割舌,满门抄斩,伍云召之妻自杀,伍云召逃入凤鸣关之前,那李子通和杨林的关系匪浅,两人早年还一并打过南陈。
但此一时彼一时,你若是现下问问李子通最恨的人是谁,必然是他杨家的人。
杨林不用问,也知道此路必是行不通了,看李子通身旁的伍云召的脸色便知,恨不得杀他而后快。
杨林不无感慨道:“贤弟,我们曾有同袍之谊,奈何走到这一步啊。”
李子通冷哼一声道:“那就要问问你的好皇帝了,好贤侄了。不是我李子通想反,相反,不管是我李子通还是我那屈死的亲家一家,谁不是对你隋朝忠心耿耿,别无二心的。可那昏君干的叫什么事?弑父淫/母,杀兄霸妹,我那可怜的亲家见不得他如此,说了实话,竟被他在金銮殿上便拔牙割舌,满门抄斩……”
李子通说到此,身旁的伍云召已经泣不成声:“昏君想赶尽杀绝,派大军前来南阳关围剿我,没曾想却害了我夫人为我而自尽。”伍云召眼底迸射出无边恨意,狠狠道,“此仇不报枉为人!”
“奉盟主之令,来人啊,放箭!”
杨林自南山口撤回时,好不狼狈,衣裳已有多处擦伤。
身旁的偏将目带担忧道:“王爷,咱们还是先回去,再作打算吧?”
杨林摇摇头道:“等我再瞧瞧,说不定会有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