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投票推荐
恰此时一场欢宴,再满足了口腹之欲,众人心情也是极好,一时间大厅中其乐融融。
徐庶趁着酒劲儿,端着一只大觥过来,对着李哲笑道:
“主公!为何一个人高居上座,何不与我等纵情畅饮一番。”
李哲看着徐庶,一副放浪形骸的样子,皱着眉敬谢不敏。这些人平时还算正常,怎么这稍微沾上点儿酒,都是一副人来疯的形状,真是没有酒品。
这里却是李哲又再次错怪这些属下了,三国时代和后世的魏晋时期,其主流都是崇尚性真,宴席间越是借酒发疯,兴奋无度,越是被人赞赏。若是能够舞上一曲,送上一首诗歌什么的,为大家奉献点乐子,那可就是明星级别了。
在上层名士中传开了名气,对自己的仕途也是有大大的好处。我们后世所熟知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周公瑾舞剑助兴,就描述的是类似的情况!
这就是三国时期上层人的酒宴,也是此时的流行风尚,不少人为了嫌不够欢畅,众人发疯程度不够,还经常自制兴奋剂助兴,也就是著名的道家仙药——五石散是也。为了吃这种劣质有毒的兴奋剂,可是死了不少的历史名人的。
这样的酒宴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社交晚会,场面上的名人政客欢聚一堂,纵情歌舞,互相间交流感情消息,席间时不时的来点新玩意儿,越是出众,越是不同流俗,就越是让人击节赞叹。这席间发生的一切就主导着天下的流行趋势,是整个社会中民众的文化风向标,堪称万众瞩目。
而李哲的这些手下们虽然大都是出身贫寒,平时只能看着听说人家搞人来疯,但是心中对这所谓风仪的追崇那也是在心底暗藏的。平日里没有机会表现,这时找个机会发泄出来,隐隐的便觉得自己风采无限,虚荣心大感满足,自觉自己如今已经是真正的大人物了。
这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心理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
徐庶对李哲醉醺醺的说道:
“主公为何饮酒不畅快,莫非还有什么烦恼之事不成?”
李哲皱着眉头不答,心想,就你这个样子,我有事儿也不能对你说啊?
仿佛看透了李哲的心思,徐庶笑嘻嘻的,凑上前来偷偷地说道,
“我知道主公另有心思,呵呵!莫不是那个名叫秀儿的女子?哈哈哈哈哈!”笑完还调侃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主公这是寡人有疾啊!”
李哲一听,顿时又惊又怒。这个家伙儿,什么时候知道了这个事情?这下子可糟了!徐庶这货儿,会不会将这事儿宣扬出去!
岂料徐庶再次凑到李哲耳边:
“主公放心,众人当然不知道,若不是那日一个健妇引着那女子过来往城主府安排进府,我还不知道这事儿呢?”然后,徐庶的眼睛滴溜溜转了一个圈儿,“可是此事既然我已经知道,自然就要助主公成其好事,这个女子的身世?可也是一桩麻烦事儿啊!”
“哦?”这下,李哲终于受不了徐庶的诱惑,将身子凑了过去;“元直!这女子到底情况如何?不妨与我一说!”
徐庶看着李哲着急,却是笑而不语,急了半天李哲才说道:
“主公何必担忧,一个区区女子,便是天大的背景,到了汝南郡,那也只是主公的掌中之物,只是此女不祥,主公若想亲近,还需三思而后行啊!”
李哲一听不由大急,这时候还敢跟我绕圈子?拽着徐庶说道:
“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还能妨的住我,元直只管速速说来。”
徐庶当下一愣,也是,这主公本就是神仙中人,又有何妨碍!于是只好说了:
“此女,却是当世之间一个奇女子,以区区一介女子之身,为天下立了一件了不得的大功劳,其功德无量,让多少人从中受惠。便是我徐庶,也是对其钦佩万分的。”
李哲心中有些纳闷,女人?三国时代,有这样的女子吗?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六十一章 隐忧
“此女一心为国,舍身侍虎,又机巧百变,令二虎相争,搅动得偌大一个朝廷瞬息万变,彤然崩塌,最后终于办得天大的一件大事,而自己又能从中逃脱性命,其心思之灵巧那是不消说的。相比较起来,那倾国倾城之容貌又算不得什么了。”
舍身饲虎!二虎相争?倾国倾城!李哲的脑筋终于开始有些眉目。
三国时能办的了这样事情的女子还有哪个?不就只有一个?
貂蝉!
一个千古流传的奇女子!数千年后都让人为之津津乐道的女人!
怪不得有如此的美貌!一见之下就让人为之迷恋,不愧是红颜祸水之流啊!
此时的貂蝉不过二十多岁,当年长安之乱时尚是豆蔻年华,近十年过去,无数的风霜血雨,却也没有在貂蝉的面孔上留下什么属于年华的印痕!此时,正是一个女人最风华正茂的年纪,极品御姐!
李哲突然间有了一种庆幸,能在这个年纪见到貂蝉,可真是不枉来到三国一场啊!不推倒,更待何时?
正在私心中蠢蠢欲动的时刻,徐庶的声音传到:
“此女近年来在数人手中辗转,吕布,曹操,关羽,都曾在她身边待过,但据说在许都时,就是曹阿瞒这样的色中恶鬼,都碍于此女的名声,不好对其用强啊!更别说关云长这等爱惜羽毛之辈了!”
李哲一想,顿时心中冒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们动不得我就动不得了?我又不是曹操,我怕的是什么,若是老子想要了那女子,又怕什么名声的妨碍,径直推到了就是。
但是转首一想,回忆起印象中那貂蝉的绝代芳华,心中又无由生出一种不忍亵渎的感觉。这女子,怎么会给人有一种这样的味道?想必曹操关羽就是见了这样的样子,才自惭形秽不忍用强的吧!却又哪里是什么名声的缘故了?那曹操,色胆包天,又岂会在乎这些小节。
李哲的心中又有些踌躇。
“先把她调到我的身边,帮我整理文书,这般的小事,她做起来必是绰绰有余。”一番思索之后,李哲下了决断,不管如何,先把人弄到身边再说。到时候老子有的是手段。区区一介古代女子,随便几招散手使将出来,还能不投怀送抱?既然这样,老子也不强推了,就且让某也做一回怜香惜玉之人吧!
两人在这里龌龊,却不防周围一群人已经围了上来,一回身,吓了一跳。连忙摆正姿态,做出一般正经的模样。
却是赵云上前一步,有话要说:
“主公!云初时愚昧,对主公之仁德心存疑忌,才枉负了主公一片求才之心,一直不得与主公亲近。但自主公从玄德公手中接的这汝南郡以来,眼看得主公兴农事,修水利,拓田亩,开道路,还有这其余各般措施,都是与民生机之事。又力行教化大业,开旷古未有之气象!百姓们无不喜笑颜开,这般大业大德,只有上古圣君才可为之。
当此时,云便是身为主公下属,也与有荣焉,若是能这般推行天下,让天下人能够同沐此大道,天下大同指日可待,我等到时候少不得一个青史留名,云能够附骥龙尾,立此大功,都是主公的恩德,为此,云感激不尽!”
赵云说罢,众人齐齐称颂,一齐随赵云大礼拜下!一时间大厅中气氛为之一变!
李哲手忙脚乱,他那里会想到这个,他搞这许多事情,还有那文化普及教育那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哪里想到却得到众人的衷心赞叹。众人这般赞誉,饶是近日来他的脸皮已经是大有进益,却还是有点吃不住的感觉,忙走上前去,扶起赵云。
“哪里哪里?子龙谬赞了,身为主公,这都是我应做的。”
众人看李哲谦逊,又是一番赞颂不提,好不容易才让李哲支应过去。
却听赵云又言道:
“主公!虽然仙家本领奥妙非凡,但云实在愚钝,主公的那种……叫做影像的物事,云去听了几回,却还是难以听懂,似乎仙家所用言语和下界有很大不同,不仅口音大异,便是许多言辞云也是不解其意。”
众人在旁边也是连连点头。
原来,现代人的口音和古时候有些差异,这倒还是其次,同是北方口音,适应一下也就过去了,偏偏是这视频讲演中的很多术语最是让人头疼。
你想啊!什么小时啊!几月几号啊!还有各种科学词汇啊!这些东西三国人都是有听没有懂。汉语言演变了几千年,其词汇量早已经不知扩充了多少倍,而现代汉语中西方科学舶来的也有不少,这些在这种技术推广教育的讲课视频中是绕不过去的。
具体来讲,视频中讲上十句,土著们最多也就能听懂一句,就是加上手势动作的效果,土著们能够连猜带蒙搞出两三句的意思来已经算是不错了,这两千年的文化差异,中间好几次的历史性变革,巨大的信息理解鸿沟摆在这里,可是短时间难以逾越的障碍。
普及文化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啊!
至于主角为什么融入的那么快,诸位难道没听说过主角光环吗?神马通灵法术,言语辨识的,那些都是浮云啊!
经过一番交流,李哲弄懂了众人的意思,不得不另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然后接下来,徐庶和糜竺借机另外提出的一个事情,就不得不让李哲如临大敌了。
有教无类,普及教化!是千年盛世才有的事情,是儒家的最高理想!这个倒是不错。但是,要实行这样的事情,却也有着巨大的妨碍。
有汉以来,社会的统治阶层都是以士子文人作为群众基础,识字权对于底层民众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阶级屏障。正是依据这种对文化知识的垄断,才产生了所谓的世家大族,产生了古代朝廷的稳定统治结构!
说白了,认字,有点知识,你才能被叫做公民,不识字连公民的资格都没有,根本享受不到识字人才有的各种福利。社会上层的所有上升渠道对文盲都是封闭的。而整个社会的统治结构压根就识字人组成的公民们对不识字的愚民们进行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统治工具,占整个社会九成以上的普通老百姓们,在史书中只能作为一组组的数据而存在。这才是古代华夏国中央集权统治的真相。
依据这样的统治艺术,华夏国的集权统治才能稳定的持续下去,一直到北宋时代,这种情况才有了些微的改变。
在古代,对文化的垄断权可是直接关系到统治阶层的长治久安,这些人是不会允许李哲轻易动摇这统治基础的,对这些人来说,李哲的这种**式的文化普及简直就如同洪水猛兽,比改朝换代还要可怕。
所以这就意味着,李哲的举动已经无意中在三国时代掀起了惊涛骇浪,虽然目前由于特殊的交通和社会情况,还没有引起注意,但是在不远的将来,孤独的李哲会面对世家大族的联合反扑是必然的。
历史上,曹操只是重用寒门,都引起了莫大的波澜,惹的最后不得不搬出了妥协的九品中正制制度才摆平了反对势力,但也为此埋下了百年后整个晋朝制度性衰败的祸根。
可以想象,李哲将要面对的反对势力将是多么的庞大,这可是对整个统治阶层的挑战!
而这些事情,作为下层出身文化知识匮乏的赵云廖化之辈是体会不出来的,只有勉强处于统治阶级中层的糜竺徐庶这类人才能勉强有些感觉。
这就是后世所谓的轰轰烈烈不死不休的阶*级*斗*争了。
p:
感谢十步已杀,zergfff2,沙门无无,天逆人生,里迹奇的支持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六十二章 铁料
过一个温暖欢乐的年,也不过歇息一天的时间。春节过后,汝南郡流民们就又不得不投入了繁忙的工作。如今对流民们来说,那是真正的争分夺秒,每干一天工作那可都是实打实的粮食啊!
原来,现在汝南郡的流民们中实施的已经不是先前大锅饭式的配给制度了。为了激励人们的积极性,除了在城外一直保留的粥棚设施不变,让所有的人都不至于饿死之外,李哲也开始施行简陋的工作积分制度。将每天流民们的工作量计算出来,换算成积分,再按照积分换算成看得见的工筹,发给做工的流民们,凭着这些木筹,流民们可以直接到粮库领取粮食和一些简陋的商品,象自燃神火,镜子啊什么的。这可是流民们看得见的实惠。
这样的积分木筹制度的实施,就是李哲和手下的一群智囊们现出来的主意了。大大增加了流民们劳作的积极性,先前感恩式的劳作,如今已经变成了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了,自是让流民们的劳动效率大大提升,为汝南郡的社会经济凭空增添了许多出产。
只是,这样一来,对李哲军的组织能力和算学人才的要求又大大的提高了,中低级算学人才的缺口大大凸显。这些也只能靠未来文化普及夜校的效果来弥补了。
李哲在城主府,又遇到一件棘手的事。
工匠营的进度出问题了。
前面说过,汝南郡这地方,没有可以大规模开采的铁矿,只有西部的煤矿和石灰石矿还算不错,在三国的条件下可供开采。因此,工匠营所需的铁料可都是辎重兵们和商队翻越了西部山区,走了近两百里的路程,到了临近南阳郡的比阳县那里交换过来的。那里有着品质较好的条山铁矿,此时虽然开采规模不大,却也能够维持小规模的生产。
南阳郡,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土地肥沃,富饶丰产,自是人杰地灵,先前一度曾是天下最大的大郡。巅峰时期,其一郡的人口就曾达数百万人丁,最是繁盛不过。但是前些年,先是黄巾之乱,又有袁术一番折腾,到最后被西凉军的大将张绣盘踞蹂*躏,已经是有些凋零。
再后来,又被曹操和张绣几番大战,将南阳郡折腾的不轻,张绣投降之后,就奉命去了许都,此地由于曹操主力的北移,已经是刘表和曹操势力交汇的边界地带,再度变得混乱。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哲才能将自己的黑手伸了进去,从当地土豪那里以各种商品交换铁矿的。
但是如今出了问题——刘表插进手来了!
说起刘表插手南阳郡,也不是最近的事情,当初袁绍起兵,就曾经广发英雄帖,号召天下群雄讨伐曹操。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天下诸侯的公敌,没有一个诸侯不是对曹操虎视眈眈。连远在江东的孙策都曾经去信许都,以曹操的战略劣势威胁曹操,封自己为大司马之位,可惜曹操脾气硬,没有成功。
而孙策也不可能真的去讨伐中原——他其实也没有那个能力。
至于刘玄德占天下大义讨伐曹操的衣带诏,只不过是最表面上的原因罢了。
刘表这人,表面上没有和曹操翻脸,始终没有断过对许都朝廷的进贡,可是背地里也没少做龌龊事情。对南阳这个肥肉的暗中渗透,早就已经开始了。毕竟南阳郡分属荆州,从名义上来说刘表对其也有管辖权,更别说南阳郡世家大族里的人才当初都随刘表到荆州去了,在人和上刘表也占优势。
而曹操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最后,索性是彻底不管了,直接将大部队撤离了南阳。
因此比阳县,如今落入了刘表手下的将领蔡和手中。
比阳县,这是南阳郡最西边的县,紧挨着汝南郡,和汝南郡隔着大胡山山脉相望。
蔡和占了比阳县,这比阳县的铁料出口就停滞了,他愿意将粮食和其他物资出口,却绝不愿意出口铁矿,李哲派出的商队出多高的代价都不行。这时候的铁矿开采规模很小,对每一个诸侯来说,都是可以直接当成军事实力来计算的。
事情有些麻烦了。
灌钢法之所以比百炼法好,并不是因为其出产的钢质,要说出产的钢质,灌钢法甚至还不如精工细作的百炼钢,它先进的地方就在于极高的出产效率和简单易操作的工艺,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如今灌钢法刚刚有些成效,配套的煤矿也已经开采,所有的工序都已经准备就绪的时候,整个生产链的龙头——铁料没有了,这不是直接断了李哲的钢铁产业链的希望了吗?
李哲极端恼怒!
刘表啊刘表!世人都将你看作是只能看守家门的土狗,却没想到你原来也是一只咬人一口入骨三分的恶狼啊!
这事情,绝不会就这么算了!
事急之下,李哲只得紧急命令在荆州的商业系统暗中活动,整车整车的礼物,被送到襄阳做紧急公关。李哲和荆州之间的贸易往来也积累了一些人脉,如今,是这些人脉起作用的时候了。
……
荆州,襄阳,蔡府。
“德珪!听说南阳的蔡将军已经收复了比阳县,是吗不跳字。一个文人模样的位于客座上端坐,向着上手的蔡府主人——刘表手下的左膀右臂蔡瑁问道。
蔡瑁却是一个文人,他出身襄阳名族蔡讽之后,家族中势力遍及天下,结交的都是朝中地方上的大族,本人如今也兼着太守之位。因此平日里总是穿着宽袍大袖的文士服装。只是他身子生的肥大,这般穿着却总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异度!你却是从哪里知道的消息!倒是准确的很,我家那族弟才不过进了比阳县没几天,你这便知道了。”
“嗯,我也是才知道了消息,就想来和德珪讨个人情。”文士说道。
“哦!讨个人情!我知道了,一定是为汝南郡来的吧!你一直和汝南郡那个狂悖之徒有着来往。怎么?你想来替他说情吗?说来,这人出现的倒也蹊跷,不仅手中有自燃“神火”这样的奇物,让人羡慕不已,更是能够抓住机会凭空得了刘玄德一片基业,真真是奇怪之极!”
被叫做异度的人正是荆州名士蒯越蒯异度,
“德珪莫要羡慕他人。那李哲虽然幸运,可毕竟是根基浅薄,他的粮草始终抓在我们手里,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若是一旦有事,我等只需掐断他的粮道几个月时间,他岂不就只能乖乖投降。你又何必再去比阳去撩拨他。”蒯越苦口婆心的劝蔡瑁道。
在荆州,李哲商队的最大合作对象正是襄阳的蒯氏一族。李哲的商队从汝南而来,将成批的神火啊镜子啊这样的小工业品批发给他们,再借助蒯氏一族的商业网络分销下去,很快地就扩散开了商品的销售市场,在大江南北风行起来,如今最远的生意甚至都已经做到了几千里外的益州南部和交州一带。
而且除了出售货物,李哲商队在荆州大规模收购粮食也是脱不开蒯氏的参与,若是没有蒯氏的关系,怎么可能从荆州的当地土豪手中弄出粮食来,普通百姓们的手中可是不会有多少余粮的。
因此这个生意,一来一往之间,蒯氏一门在这其中的分润可是不少,几个月间家中财货就翻了一番,对蒯氏这样本已经是荆州大族的家产规模来说可是相当的了不得。现在李哲有了麻烦,他们自然要想办法来阻止和汝南交恶。
听了蒯越的劝告,蔡瑁却是轻蔑的一笑:
“异度啊异度,你又何必欺我!你与那汝南李显德之间行那货殖之事,贩卖神火神镜,不知赚了多少便宜,这荆州上下谁不眼红?却可怜我蔡氏一门上下却只能忍饥挨寒。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敲打他一下,我又岂能放过这个机会?难道我蔡氏就不能在其中分上一杯羹么?”
蔡瑁说得如此直白,直将自诩名士的蒯越气的胸中恼怒,他又岂是那目光浅薄之辈。可是他和蔡瑁打了多年的交道,深知这家伙的骄横,只得放低姿态说道:
“原来蔡兄是这般心思,这事情原也好说,又何必弄成如此摸样?你如果之前好好与愚兄商量,我又岂有不答应之理,那李哲本也不是小气之人,总有合作的机会。可是你这如今这么一弄,擅动了刀兵之事,那李哲毕竟如今已是掌控一郡之地的一方豪雄,手下数十万百姓,和从前大不相同。若是惹恼了他,那匹夫若是真的孤注一掷,与我等兵戈相见,德珪,这不是引火烧身么?”
谁知蔡瑁的反应却是指着蒯越,哈哈大笑,笑着肥大的肚腩都在衣物下波浪一般颤动了起来:
“异度啊异度!何必大言相欺。你家终究是放不下这神火神镜的贸易之利。那李哲不过区区一介商贾,趁此乱世,侥幸得了一郡之地而已,便是有些能耐,还能如何?与我等兵戈相见?哈哈哈哈哈!异度太可笑了!”
蔡瑁仰头大笑,却看不见,蒯越眼中的担忧和愤怒。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
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第六十三章 投资
年后,天气渐变转暖,汝南郡中也一天天的变得更加红火。
汝南郡西部,横跨阳安郎陵两县的确山煤矿带和石灰石矿的开采,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这原始阶段的采掘毕竟是效率有限,李哲暂时也只能用人去堆了,好在这里的煤矿质地不错,且都是露天煤矿,否则李哲可真是要抓瞎了。
而有了石灰石矿,有了煤,就有了工业建筑的粮食——水泥。
这里的水泥当然也是极为简陋的,用石灰石和粘土为原料,按三比一比例配合后,在立窑内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制成。也就是历史上十九世纪发明的著名的波特兰水泥。在这个时候也是堪比神器了。
有了水泥,李哲就可以开始正式修筑战略公路了。首先便是从安城到确山,再从确山穿过大胡山山口到比阳县的这条要道。这个要道是目前汝南郡唯一的资源通道,本就是是山民商队们千百年来,从丛林密布的原始生态中开辟出的一条简陋商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