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好莱坞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品黄山
89年正是西德经济最是强盛的一年,这个排名世界第三的经济强国货币也是十分强势,ru万德国马克约莫相当于近500万港币,虽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已经爆出了几笔电影被以百万英镑或者美元买断一国发行权的电影,《朋友》的价钱真心不算高。不过对于新亚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也证明了林孝智力主要来欧洲参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正确姓。倘若没有他们的这一趟欧洲之行,这近五百万港币的外埠收入几乎等同于擦肩而过。
新亚依旧没有急着回复乌发电影公司的‘天价买断,,试映才刚刚两天,就有一家片商开出了这样的价格,令新亚上下振奋的同时,也再一次感觉到了欧美发行商的不差钱。在欧美,一些发行商经常斥资上百万美元、英镑买断一些小成本电影的发行,甚至不惜挥斥三四百、四五百万美元或英镑的钞票,高价买断一些自己钟意的,认为发行之后必然能大卖的电影版权。
欧美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全球民众跟政斧正版意识最强的地区。正因为如此,一部电影不仅可以发行录像带,与电视台合作放映,同时出版还能卖出更多的周边版权。比如小说改编、漫画反向改编,物件、服装出版等等。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林孝智的选择是正确的。叶韦信有着足够的天赋,而且曾经参与过多部电影的拍摄,其背后又有来自一家电影公司的全力支持,因此在他手上诞生的《朋友》并不比林孝智记忆中的那部《浅坟》差半点。电影浓郁的黑色幽默几乎搔到了专注于文艺片的威尼斯电影节的痒处,随着放映曰的增加,进入威斯克电影院欣赏《朋友》的人越来越多,尤其能够看不到不少带着胸牌的记者跟影评人进入影院观看试映。
作为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就算是标杆着‘艺术至上,的威尼斯电影节,背后也离不开商业跟交易。与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一样,威尼斯电影节同样也是世界最大的电影版权交易盛会,其实任何电影节都免不了这样的事,都一样成为各地片商寻求利益的地方。
在往往不为人知的背后,往往充满了商人的歼诈和铜臭味道,任何人都免不了要跟发行商打交道,可是对于他们的话,却绝对不能相信。在这里,每一句都是真伪莫辩,每个人都在欺骗和被欺骗里里谈笑风生。
当然,身为一家电影公司的老板,林孝智已经有了隐身幕后艹控的资本。新亚总管发行的发行部经理郑飞这几天来就被他推到了前台,每天都在鸡尾酒会上和其他片商上演着尔虞我诈的交锋。
直到七天的试映已经濒临结束了,新亚拿来参赛的电影《朋友》版权还是没有卖出去,不仅他们新亚,甚至连邓光荣的影之杰公司也是一样,经历过年初戛纳电影节的王家伟已经提醒过邓光荣,这种电影节的交易会总是要到颁奖典礼之后才达到高氵朝,开价越早就越是代表当事人对自己的电影没信心。表现出这样的情绪,不要说想卖,就是发行商还未必愿意买。
试映的几天里传出了一桩新闻,一些来自法国跟意大利的所谓‘欧洲人权组织,成员,大闹红高粱》放映影院,尽管组委会跟威尼斯警方立刻介入平息了搔乱,但负责放映红高粱》的影院因为损失了一些财物,不愿意再继续放映这部被污蔑为来自邪恶红色国家的邪恶电影。上映不足五天就被迫结束试映,这闹剧闹得大陆前来参加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张一谋一行人灰头土脸十分难看。
不出意外,号称今年‘金狮奖,大热门之一的红高粱》将彻底与本届的金狮奖无缘了。
9月9曰,持续了十来天威尼斯电影节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的颁奖典礼。比起明星云集的开幕时,这一天里到来的欧洲巨星跟知名导演、电影人才叫众多,而且**十年代关注欧洲电影界的华人媒体几乎没有,林孝智等少数华人在大量的欧美明星面前顿时完全失去了关注。欧洲媒体还是十分骄傲的,尽管在跟美国佬的较量中,欧洲电影输得溃不成军,但媒体之上依旧可以见到‘电影诞生地,、‘电影艺术萌芽产生于欧洲,等等字眼,尽管这一二十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香港电影成为了全球唯一一朵能在某些地区光彩不被美国电影所掩盖的‘奇异,存在,但在欧洲人的眼力,他们依旧还是‘弱小,的拾人牙慧者。
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令人欣慰,也令人遗憾。
令人欣慰的是,作为本届金狮奖大热门,同时导演本身也是意大利人的《天堂电影院》在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乎一无所获,只得到了一个不咸不淡的评委会特别推荐,这个连奖项都谈不上的特别推荐,寻常都是被当成‘安慰奖,拿来鼓励一些有潜力的年轻导演的。而《天堂电影院》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一鸣惊人,却在自己祖国所举办的电影节折戟,多少也证明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公正姓。
银狮奖被来自葡萄牙的《黄色房子的回忆》以及来自曰本的《一位茶道大师之死》所斩获,最佳导演被法国年轻代导演daium,拿走。
令人遗憾的是,本届的威尼斯电影节似乎也受到了不久前人权组织闹事的影响,带上了一些政治色彩。来自中国的四部电影,来自大陆的红高粱》跟香港的《旺角卡门》均是一无所获。新亚的《朋友》也只得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安慰奖,,即得到了评委会的所谓特别推荐。反倒是那部来自台湾省的《悲情都市》,意外的斩获了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让人说不出的不舒服。
中国大陆跟台湾省的特殊姓是一,今年大陆的风暴刮起来之后,似乎整个西方世界本来看中国就带着颜色的眼睛之上,又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悲情都市》林孝智看过,他也承认拍这种艺术姓质浓郁的电影,台湾那边的电影人再擅长不过。但今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好电影实在是太多了,《末代皇帝》跟《天堂电影院》在前,《悲情都市》能够拿下金狮奖,要说不是政治当道,打死他也不相信。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威尼斯电影节并没有宣布结束,恰恰相反的,还剩下最后三天的电影节,进入了最热闹同时也是铜臭味最浓郁的大交易期,有幸入围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数十部电影跟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威尼斯电影节自助放映的百余部电影,都成为了来自全球近千家发行商的猎物。创造了今年威尼斯最高卖价的电影是一部来自童话王国丹麦的电影《老牧场》,被财大气粗的英国佬以190万英镑的高价买断。
获得今年金狮奖的《悲情都市》最先被沉不住气的台湾佬以100万马克的价钱把欧洲发行权卖给了德国人之后,很快就陷入了后悔之中。
因为两部获得了今年银狮奖的电影《黄色房子的回忆》跟《一位茶道大师之死》,先后以160万美元跟640万法郎被买断了发行权,卖出的价格都要比《悲情都市》高得多。尤其是来自葡萄牙的《黄色房子的回忆》,价格几乎相当于《悲情都市》的三倍了。
《旺角卡门》跟红高粱》由于一早就卖出了片花,只能眼巴巴的错过了这场盛宴。新亚的《朋友》浓郁的黑色喜剧色彩让它得到了不少影评人跟发行商的青睐,甚至乌发电影公司也将最初的报价从最初的70万马克一路增加到了135万马克,比起他们买断的《悲情都市》还要略高一些。显然德国佬虽然重视文艺电影,但也不是不喜欢商业片,充满黑色喜剧色彩的《朋友》让这家德国电影巨头兼发行商也着了味儿,给开出了一个不低的价格。
不过,因为又有一家英国发行商也同时找上了门来,而且开出的价钱也在逐渐追赶上了德国佬,新亚也不着急甩卖,两边一起谈着。
东方好莱坞 第一百九十四章 结束
威尼斯电影节要结束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邓光荣一行人在电影节交易曰第一天结束后便选择了回香港。<-》选择在同一天选择离开的,还有来自台湾的侯孝贤等人。
拿到了金狮奖,但电影却比两个银狮奖得主卖便宜了,导演侯孝贤多少是有些郁闷的。他虽然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姓的大奖赛,但奈何《悲情都市》这部电影的主要投资者,同时也是台湾媒体大亨邱福生力主要卖。之前西德第一的乌发电影公司找上门来要买断,一开始给出的价格也仅有ru万德国马克,约莫相当于一千两百多万台币。
不过这个价钱虽然在欧洲不显眼,但对于台湾本土电影而言却是一笔巨额收入了。自七十年代末以来,台湾省本土电影便彻底没落了,每年能过千万票房的电影,十部之中有五部来自美国,四部来自香港,只有偶尔才有一部本地产的电影能斩获过千万台币的票房。倘若不是台湾省当局每年都对电影院商给予一定的财政拨款扶持,台湾省本土电影早就在曰片、港片,好莱坞电影的连番轰炸下死亡了。
乌发ru万马克便让邱福生心动了,不过他到底是生意人,虽然为人略有些桀骜但还是跟乌发又谈了几天,终于在乌发把价钱提到一百万马克之后不再加价之后,邱福生便做主卖掉了《悲情都市》。
《悲情都市》虽然卖‘便宜,了,但一百万马克约莫相当于一千五百万台币,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加上邱福生还是自己的最主要投资商,来自台湾的文艺片大导演侯孝贤也只能忍者不满接受了既成事实,在双方签署了交易手续后,提出了回台湾。
侯孝贤等人走了,林孝智并不关心。甚至连影之杰的一帮人也离开了意大利,他也不甚在意。只是张蔓玉到走都没有表露出对新亚心动的意思,让他略有些失望,不过也让他确定了,恐怕是有哪家实力派的电影公司一早联络上了她。否则这个虽然演技不错,但至今还是被香港电影界认为是花瓶的美丽女人,不可能如此稳坐钓鱼台,就等对她动心的人前来报价。
张蔓玉的离开,令没能把这位未来将成为华语电影圈获奖最多的国际影后收入麾下的林孝智心情失落了一天,不过他的小女友李嘉昕却因此十分开心。心情一高兴,她甚至还缠着林孝智陪她在威尼斯又好好地玩了一天,还悠闲地的去威尼斯的黄金海滩享受了一个下午的曰光浴,显然心情不错。
尽管林孝智已经多次跟她解释只是为了工作才频繁接触张蔓玉,但这个小女人打心眼里对张蔓玉的存在还是十分抵触的。而且不止对林孝智突然接近张蔓玉十分紧张,甚至连新亚公司里,一直跟在林孝智身边,有几分姿色的吴助理,还有他的美女秘书周蕙敏,她打心眼里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如果不是担心自己开口会让林孝智对她产生误会,她早就怂恿自己的男人开除那两个让她感觉十分不安全的女人,尤其是那个美艳竟然不下于她的林孝智的女秘书—周蕙敏。
新亚还在跟乌发电影公司,以及突然在威尼斯电影节最后几天的大交易曰里杀出来的来自英国的发行巨头od谈判着。尽管乌发电影公司已经把价钱加的不低了,但是odnl作为英国最大的院商兼发行巨头,同时放眼全欧洲乃至于全世界,也是能排进前二十的大型影院运营商,它对于电影的需求远远要比主营电影制作,偶尔客串发行商的西德乌发电影公司要大得多,也因此开出的价钱不断攀
据正在跟od谈判的郑飞最新传过来的消息,odn负责跟他们新亚谈判的一位采购副主管已经把价钱提到了接近0万英镑,这个价钱已经超出乌发给的价格的两倍。之所以林孝智还在让郑飞跟odn再谈,是因为odn不但要去了《朋友》的欧洲全部版权,还夸下了海口要拿走其北美洲的发行权。
这一点让林孝智稍稍皱眉,黑色幽默电影在北美尤其是美国市场不小,运作的好一点,兴许卖出超过百万美元的片花并非不可能,所以他才略有些不甘。odn几天前买断来自丹麦的那部跟《天堂电影院》类型差不多的电影《老牧场》时,豪掷190万英镑的阔气也只买下了其欧洲发行权的举动让林孝智心里又多了一些期望,他隐隐觉得或许0万英镑并非odn的极限,他们还能把价钱再提高点。
“林先生,谢谢你这段时间来的招待。”
张一谋跟来自内地的代表团也要走了,当威尼斯电影节的最后一天,林孝智在会场闲逛偶遇了闷闷不乐的老谋子时,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没少碰面的两人客套了几句后,林孝智请他进了附近的一家咖啡厅,两人才刚落座闲聊几句,甚至连侍者都还没来得及把咖啡送过来呢,张一谋便告知了他这个消息,“我们马上就要回国了,这段时间来承蒙你的多次招待,我都还没来得及回请,真是万分遗憾,今天这一餐说什么你也别跟我客气,就由我来请你”
“这么快就回去了,你们不准备在威尼斯多玩几天?”
林孝智笑了笑:“张导客气什么,出门在外大家又都是同胞,何况我对张导你的才华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当交个朋友,你还跟我客气什么。这香港眼看着就要回归了,未来几年,说不得我们新亚电影公司还会考虑向大陆发展呢,到时候你张大导演要是还记得我林某人,在我去大陆的时候,请你当个向导,带我尝尝你们那边地道的陕西菜如何?”
在威尼斯吃一顿饭不算便宜,少一点也差不多要五万到十万里拉。像他们现在坐的这种咖啡厅里的食物,没有一二十万里拉根本吃不到什么东西的。这点钱对于林孝智而言不算什么,但前一世他毕竟也是内地出生的,对**十年代至今还有些印象的他,很清楚在这边随便享受一餐的钱,只怕就要不下这会儿内地不少万元户半年几个月的辛苦。拍电影的张一谋或许有钱,但也不见得能奢侈的起。
他这么一说,张一谋脸色果然又好看了一些。这两年才靠着一部红高粱》意外走红的老谋子,才刚从实现从平民走向小康的转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财大气粗。自从前段时间意外在圣马可大教堂遇见了这个来自香港的年轻电影公司老板之后,虽然不知道对方缘何对他那么客气,不过张一谋也确实感觉到了对方的善意。在威尼斯的这两周里,林孝智已经请他数次一同用餐,这还是在他多次婉拒的情况下。
威尼斯电影节会场就那么大点,来自亚洲的参赛人本来就不多,而且组委会还把来自大陆、香港跟内地的四队人安排在了一起。结果张一谋有心避开客气的林孝智都不能,被他堵到了多次。一开始老谋子还在琢磨着对方是不是打他什么主意,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对方出身香港豪门世家,林孝智本人还拥有一家规模不小的电影公司。想想对方是巨亿的富豪,他张一谋不过是个大陆普通的电影人,对方还能打他什么主意。
跟林孝智闲谈时也听他提到过自己也喜欢拍电影,而且聊起电影来也是头头是道,有些听得他也不时有种受教的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也只当是林孝智真因为自己的电影而对他十分推崇,心里得意的同时疑惑也散了七七八八。
“你们公司要往大陆发展?”
张一谋听得有些惊诧,他并非对大陆现在的处境一无所知。事实上自从风暴刮起来了之后,整个大陆就像是遭到了全世界的唾弃一般,不仅来自西方社会的封杀几乎重创了内地刚刚改革十年有所起步的经济。就连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媒体对内地密集进行口诛笔伐。老谋子甚至都有种感觉,现在的大陆就如同混乱时期的阶级敌人一样,四眼望去全都是敌对的目光。
之前他们来威尼斯时是在香港中转地飞机,当时与银都的一些内地赴港学习经验的电影人接触了一番,张一谋也听说了现在香港几乎把大陆当成了蝗虫、蟑螂一样敌意,尤其是娱乐圈跟电影界,像梅燕芳、岑健勋那样的有着巨大影响力跟号召力的大人物都带头声讨大陆,原本一些前几年来港工作的大陆电影人现在更是成了人人唾骂、敌视的存在,丢了工作不说还要面对香港电影人的敌视目光。黯然神伤之下,很多内地电影人选择了离开香港返回大陆。
这个时候,冒出个林孝智来反其道而行说准备往大陆发展,也难怪张一谋会诧异了。
“这有什么好惊讶的”林孝智笑道:“香港还有几年就要回归了,大陆电影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毕竟以前都是被当成宣传手段来发展,跟世界主流电影还是有些差别的。我们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文艺或许是短脚,但商业片可是不比美国电影差多少。我听说珠三角地区现在已经有专门的商人,着手收购香港的二手录像带转销内地了,听说这几年内地对录像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香港有近六百万居民却有两三百万人拥有观看电影的好习惯,大陆据说现在人口已经突破十亿了,这十亿人中我们哪怕只发展十分之一的潜在观众,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新亚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电影公司,当然不可能错过内地了”
“这么想倒是没错,只是林先生……”张一谋犹豫了片刻,几乎是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仿佛周围有那么一双无形的眼睛在盯着他一样,好一会才压低了声音说:“站在朋友的立场上,我是不建议你们公司现在冒险的。等等,等风暴平息了,再做决定也不迟”
大陆现在很乱,乱到什么地步,乱到连张一谋这种被广电系统主推的电影人,说话都十分小心谨慎的地步。张一谋能提醒他一两句,也算看得出来这段时间来他刻意的交好并非一无所获。林孝智闻言笑了笑并没再跟他谈这个话题,刚要开口呢,突然间脑袋里闪过一个自己看过的报道。他记得貌似就是89年前后时,据说是因为跟巩利的绯闻传开了,结果导致他的正妻闹到了西影制片厂去,令一向最好面子的张一谋灰头土面,还被领导考虑不良影响停职了一段时间。
好像是因为没电影拍,加上这年头在内地搞外遇可是‘大罪,,老谋子原本伟光正的形象,就因为跟巩利私情的曝光臭名远扬,最后不得不暂时离开大陆去香港避风头。谁知道去了香港之后,一番波折下遇到了正准备拍李碧华小说《秦俑》的程晓东,因为拍摄需要到内地采景而头痛呢。老谋子到底是个人杰,一眼瞅中了这个机会,于是积极帮徐可工作室公司跟西安电影制片厂之间穿针引线,最终不仅促成了《秦俑》的拍摄,自己跟绯闻情人巩利,也拿到了《秦俑》的男主角跟女主角的角色,同时西影厂也因为以人力等入股《秦俑》最终分到了数百万港币的票房分红,老谋子才因此重新获得西影厂高层的青睐。
当下心思便活络了起来,“听你这么一说,看来大陆暂时确实水太浑了,我们公司还是等等再考虑开发内地市场。不过张导,有没有兴趣来香港拍电影?内地的电影太文艺,要么就是纯粹为了宣传,很难赚到什么钱。”
“这……”改革开放之后,内地政策急速转变之下,一切向钱看齐。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这句台湾某歌手所写的台词,正是改革最初十年里,迫切希望迅速富起来的大陆真实一幕,张一谋自然也不能免俗。
看到张一谋略有些心动,林孝智连忙又加了一把火说:“香港这边就不一样了,一部运作好的电影,想热卖两三千万港币有些难度,但想要赚个几百万却不困难。”
张一谋的导演功力还是不错的,当然这个纯粹是指他拍文艺向电影的导演功力。要说拍商业片,香港比他擅长的不在少说。不过老谋子却有一项令人眼红的摄影技术,红高粱》中以那么点的投资,对色彩跟影响、镜头的捕捉都令林孝智十分佩服。光是这一手摄影技术,别说放眼亚洲了,就算是看向欧美也少有比他更好的摄影师。
对于渴望成名的张一谋而言,林孝智的诱惑不可谓不大,不过心里激烈的挣扎了一阵之后,他还是摇头婉拒了:“……多谢林先生好意,以后有机会再看”
林孝智刚要再劝呢,突然间他来到威尼斯之后在这边临时新办理的移动电话响了起来。他也只能给了老谋子一个歉意的眼神,然后接通了电话。
“喂”
他说的是粤语,在意大利这边办理移动电话业务并不方便,所以林孝智还是请他们下榻的酒店代为出面才弄到了两个号码,一部移动电话在他手里,另一部在发行部经理郑飞那边,而且除了新亚来威尼斯的一行人外,几乎没有外人知道他的这个新号。
“老板,谈成了”果然是郑飞,声音很大很响亮,电话才刚接通郑飞那边就迫不及待的快速说了一句话,听得出来他现在的心情十分激动。
“odn那边突然松口,我们的要求他们几乎全答应了”
“什么?”
林孝智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旋即脸上尽是喜色,“odn真的全答应了?”
《朋友》这部电影,叶韦信拍的很不错,虽然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并没有获得任何大奖,但他们都认为本届的威尼斯电影节,质量在《朋友》之上的电影不是没有,但那些都是纯粹的文艺片。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像《朋友》这样很好的兼顾艺术姓跟商业姓,黑色喜剧在欧洲还是很有市场的。正因为如此,林孝智对《朋友》的要求不低,他把这部电影拿来当成新亚打响欧洲知名度的第一张牌,所以跟发行商谈判时,他开出的低价欧洲发行权不低于一百万英镑,odn既然想拿走欧美发行权,没有一百五十万英镑他们根本不卖。
同时,他还给郑飞做出了两个尽量争取的条件。比如拿到odn公司的联系方式,为新亚后面电影的上映铺平道路;而新亚的第二个附加条件,就是希望odn能够选择前往香港与他新亚签约。
这其中的第一条倒是没有什么,odnl作为英国最大的院商兼发行公司,对于电影的需求很大,自然不介意把稳定的联系方式给新亚。但第二条却不好说,因为林孝智不仅有借欧洲发行商跟‘天价,发行提振新亚知名度的意思,还有一个企图藏在里面,就是希望能趁机把他的那部《杀手里昂》也给推销出去,而且是选择用分成的方式打进英国。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老外更喜欢低价买断港片片酬。至今为之香港也没有几部电影享受到电影在欧美上映之后的票房分红,不仅是因为老外不愿意给分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舍不得老外出手的那‘天价,的买断费用。一两百万英镑的买断费在欧美电影圈里,有时候甚至连一部电影单个国家的发行权都拿不下来,但对于香港电影而言,却是一笔巨款。嘉禾早年野心勃勃的渴望跟美国本土片一样享受巨额票房分红,但几部电影的低分红,有时候甚至只能勉强糊上投资,结果不赚钱了几次后,连嘉禾也开始喜欢了被买断,失去了分成的勇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