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洋巨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虫虫帅
可惜晚晴的变法维新事业就如同后世的网络论坛,各说各有理,一人有一套,向上呈递奏折又跟灌水似的,要想帖子不沉沦下去,就得像康有为一样,要时常自己回帖往上顶。
如果要想追求高的点击率,则又需要多做惊人之语,多谈理想、主义,少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帖子的内容要显得既刺激又通俗,能让光绪为之热血沸腾,发了帖子之后还得四处打广告,著书立传宣传自己的思想,而像荣禄这样不温不火发帖又不会打广告的注定是得不到世人的关注,只会被淹没在水军之中。所以他将一腔心思都放在了新军之下,只要新军练得好,他荣禄也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荣禄边走边思考,他早就听闻叶之魁曾留德学习,而当今世上公认德国陆军世界第一,所以他对叶之魁甚为看重,希望他能练出一只精兵,于是觉得自己此行最主要看叶之魁是否真的练兵有术,至于调查什么的则为次要的了。
由于是想着问题走路,荣禄一不小心便撞上了人,抬头仔细一看,自己撞的原来是最近皇上的新宠康有为康南海,又想到如今传得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
荣禄便主动打招呼道:“原来是康先生,康先生身负经天纬地之才,不知对如今时局有何看法?”
康有为无缘无故被撞了一下,心下正不爽,见撞到自己的是慈禧的忠实走狗荣禄,更是没有好气的说道:“非变法不能救中国。”
荣禄不置可否,说道:“吾亦知道非变法才能追上列强,不过数百年所形成的法,岂是说变就能变!”
康有为冷着脸,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杀几个一二品的大员,则新法行矣。”
荣禄浑身打了一个冷战,只觉得自己脖子凉飕飕的,心下暗暗恼怒,老子堂堂一个朝廷一品大员来拍你一个小芝麻官的马屁,你还不知好歹,反而是出言相讥,你还真会猪鼻子插蒜—装象!荣禄冷哼一声,掉头就走。
荣禄这边还没有动身,叶之魁那边就已经得知消息,并且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叶之魁眼中寒光一闪,袁世凯太过小看叶之魁的实力了,自以为躲在后面就能捡到便宜,殊不知叶之魁在京师的眼线众多,而且袁世凯为重点观察人员。
袁世凯派出去的亲信出了京师还没有回到天津,叶之魁便下令屠夫动用十三鹰让其在人间永远蒸发,叶之魁心下想道:哥才不管你什么打草惊蛇的,如果杀一个小人物都还要缩手缩脚的话,那还不如回家去卖地瓜。
虽然当前杀你袁世凯容易引起朝廷的注意,但是杀你手下一个小人物哥还是表示毫无压力,袁世凯等了几天,连胡景桂上朝时弹劾叶之魁上折子的消息都等到了,就是还没有等到自己的亲信回来。
没有几天,袁世凯上一家饭馆用餐之时,打开清蒸鲤鱼这道菜,却见你们蒸的不是鱼而是一只人的手掌,袁世凯当场被吓得惊慌失措,隐约猜到怎么回事,知道自己心腹恐怕是一去不回了,随后几天袁世凯一直都是疑神疑鬼,觉得自己四周都是刺客,随时会有性命之忧,担惊受怕之下,茶饭不思,一直瘦了好几斤,于是一直躲在定武军军营中,不敢随便出门。
……………………………………………………
本周小虫下新书榜了,没有收藏的兄弟姐妹们赶紧收藏哦!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五十九章 有尚书自京师来
1895年2月5号,荣禄率步、骑以及其他随从共六百余人,从京师出发,前往天津检阅叶之魁新建陆军,并调查叶之魁败坏军纪之事。时荣禄幕僚之中有一杨某甚得他看重,而与其同行,巧的是杨某与叶之魁军中督练处文案言敦源私交甚笃,荣禄还未自京师动身之前,言敦源便写信给杨某,为叶之魁说项。
而另外一方面,叶之魁也做好了迎接荣禄的各种准备,叶之魁深知这世上有些人仅仅用钱财来收买还是不够的,荣禄就是此等人,你不但要让他看到你的银子,同时也要让他看到你的能力才行,这样才能防止他一边数着你的银子一边又出卖你。
二月份的天津,天寒地冻,河面结冰,当荣禄经过天津海河之时,叶之魁已经领着大小将官在此等候多时,一见到荣禄的车队,叶之魁便快速的迎上前去。
荣禄五十多岁,留着两撇八字胡,可能是因为当过总兵、西安将军、步兵统领的关系,倒是少了一股大清国文官的酸腐感觉,有一种军队出身特有的彪莽直接的气质。
上前行过礼之后,叶之魁哈了一口气,开口请罪说道:“尚书大人,如此天气,还让您为了下官的事从京师专门劳驾来此,从云真是惶恐不已,感到深深的内疚自责。”叶之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尽量把姿势放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荣禄倒没有很大的反应,冷冷回礼说道:“叶将军就免礼吧,本官还是赶紧通过海河,前去芦台办事要紧。”
叶之魁点头表示赞同道:“尚书大人真是快人快语,直截了当,为我辈军人之楷模,不过大人的六百人马一时之间倒是难以通过河面上那架小桥,而下官军中工程队恰好研制了一种新式过河之法,大人如有意思,何不一试?”
荣禄一听,便来了兴趣,他正想见识见识新军的本领,便露出一丝微笑说道:“如此,那就有劳从云了。”
叶之魁连称不敢,往后手一招,身后不远处的工程队统带王士珍便大步走上前来,叶之魁向荣禄介绍道:“此人乃是我武毅军中工程队统带王士珍。”
王士珍行了个军礼,荣禄微微一颔首,好奇的看着这个面黄肌瘦的统带有何能耐,能让叶之魁首先介绍给自己。
叶之魁对王士珍吩咐道:“聘卿,开始吧!”
王士珍面无表情的转身领命而去,不多时,荣禄只见武毅军的将士快速忙乎起来,将一种特制的帆布做桥,搭于海河冰面之上,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兵士们都是井井有条,无一丝之桎梏,王士珍很快就回来复命,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荣大人,叶将军,浮桥已经搭好,还请移驾!”
荣禄见叶之魁毫不犹豫的走向河面,虽然心下有些怀疑,觉得是不是太过简陋了一点,但还是上前一步,领先于叶之魁走去,他相信叶之魁不会傻得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荣禄行至河面帆布之上,直觉得自己如履平地、行如坦途,又用力跺了跺冰面,并无任何倒塌的异样,便放下了心来,传令手下步、骑兵从浮桥之上通过。
荣禄手下兵士都是面有惶惶然,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掉进河里变成冰棍,奈何荣禄有命,一个个又不得不用赴死般的表情向前行走,当众军士行至河中间时,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大惊小怪,路面无任何异常状况发生,便一个个由惊疑不定变成雄赳赳、气昂昂踏过海河岸。
叶之魁看着荣禄的人马全部通过之后,才邀请道:“荣大人,请!”
荣禄微微一笑,说道:“武毅军的工程队倒是有点意思。”
荣禄和叶之魁领着随从行到对岸之后,王士珍便下令军士收起帆布桥,荣禄只见在王士珍的指挥之下,偌大的帆布桥竟然在顷刻之间,拆卸折叠,变得极易收藏随军携带。由此大为感叹,招王士珍上前询问,王士珍仍然是那副棺材脸,不过对于荣禄的任何问题,却都能够对答如流,毫无迟疑,回答之中常有答案让荣禄眼睛为之一亮,便向叶之魁赞道:“此人负治国之才,不第长于军事也。”
叶之魁微微一笑,回道:“聘卿之才,我军中人尽皆知。”
王士珍同时被两位上官称赞,即便是再不善于拍马逢迎,也得在生硬的脸上挤出几丝笑容,谦虚的回道:“荣大人和叶将军实在过奖,末将愧不敢当!”
经过渡河之事后,荣禄对叶之魁形象有所改观,言谈之间也不再是冰冷生硬的话语,不多时叶之魁对荣禄感叹道:“像聘卿这样通晓中西军制的人才,可惜在军中却犹如奇珍异兽,不可多得啊!朝廷武举出身的人,都不怎么了解西式兵制,是如果朝廷能另寻他路,参照中外兵制造就人才,则何愁我大清没有可用之人。”
叶之魁此话说完,挠得荣禄心痒痒,荣禄早就有此心意,并且还在不久前上了折子谈及此事,可惜折子暂时如石沉大海,没得到光绪的任何回应,想不到在这里却碰到了一个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
这就如后世你在论坛发了一篇帖子,得不到版主的重视,已经快要沉入页底,忽然间就有那么一个人却跑了出来,狂顶你的帖子,并且大力吹捧称之为神帖,发帖之人便会马上觉得不是我的帖子烂,而是你们这些人不识货,看吧,现在识货的人终于出现了。
叶之魁偷偷一瞧荣禄,只见他脸色浮现出一股自傲之意,不过很快就掩饰了下去,要不是叶之魁一直在注意他,还真观察不到。
荣禄对叶之魁淡淡一笑,说道:“想不到从云竟能有此先见之明,其实本官早就给陛下上了折子,恳请设立武备特科,按每县每年二百名应试武童统计,由每省延聘兼通西法、精于操练的教习就地教练,然后由各省督抚考试,考列优等者为武举人,以补充各路军营哨长以上将官,用以改变军营积习,而本官亦考虑到旧制难以骤变,原有武试照旧进行,只是人数减少一半而已。”碰到识货之人,当然要连忙兜售自己的理论了。
说完之后,荣禄得意的用手摸着胡子,那神情简直就是在说,小样,你想到的事情哥早就想到了,而且哥还有了通盘的解决办法,怎么样?快称赞哥吧。
叶之魁当然不会让他失望,一副讶然的神情,惊喜看着荣禄,崇拜的说道:“荣大人不愧是老佛爷的股肱之臣,是我大清国的国之栋梁,擎天之柱,考量问题竟然如此之深,想人之不敢想,有经天纬地之才,小子简直就是在鲁班门前耍大斧,贻笑大方。羞愧!羞愧啊,荣大人,你叫小子以后如何再敢在你面前言兵?”
荣禄谦虚一笑,看了叶之魁一眼,赞赏道:“从云你能想到参照中外兵制造就人才就已经极为不易了,能想到如此地步的大清又能找到几个人,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呢?”草,荣禄这简直就是拐着弯夸奖自身啊。
王士珍原本是紧跟在叶之魁身后,但听到前面二位就一直这么互相吹捧,而且越来越恶心,简直就是听不下去了,不得已只能偷偷的落后稍许,耳不听,心不烦。
……………………………………………………
首先感谢“风流牛公子”和“侯猪”两位的打赏,鞠躬以示感谢!接着庆祝“风流牛公子”成为本书的第一位舵主,拍手庆祝!最后要感谢各位书友长久以来的支持,本书下周会三江阁推荐,希望兄弟姐妹们前去投一张票,书下新书榜了,兄弟们记得收藏推荐哦!不要让它成为荣禄的帖子噢!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六十章 荣禄检阅武毅军
荣禄一行在叶之魁的亲自带领之下,不久便到了芦台武毅军营地,还没有进军营,荣禄便看见营盘大门口操场前面摆放着两只巨大的球体,球体用大网覆盖着,网之下端边缘系了沙囊多只,不使球体上升。
荣禄好奇的问道:“此物难道是武备学堂的氢气球?”
叶之魁笑着奉承说道:“荣大人真是见多识广,不过此物经过机器制造局的改良之后,变得更是易于操作,还请大人稍等片刻仔细观察。”
叶之魁说完吩咐下去,不多时,便有士卒上前将沙囊去除,随后每只氢气球的吊舱内都进去了五人,然后氢气球的绳索被慢慢放开,在荣禄和他的随从人员注视下,缓缓向上升去,荣禄正看得好奇,哪知当气球升至十来丈之时,却忽然之间停了下来。
荣禄有些不明所以,看向叶之魁,叶之魁做了个稍安勿躁的手势,示意他将眼光转向气球,荣禄倒是有点好奇叶之魁搞什么鬼了,这么点高的距离,能做什么!
忽然从两只气球里面扔出一物,却原来是两道十来丈长红色的横幅,红布在空中慢慢落下,直至地面不远,便连着气球停止下降。荣禄仔细一瞧,只见红布上面写着白色的标语:热烈欢迎兵部尚书荣大人前来武毅军考察,荣大人一路辛苦武毅军向你表达崇高敬意。
荣禄见状顿时脸笑的犹如菊花般,轻声责骂叶之魁道:“从云,你这是?你叫老夫如何说你是好?”
叶之魁表情严肃一本正经的说道:“大人,这只不过是下官为了表达对你的尊敬之情而已,非如此不能表达下官对您的心意。”
接着转身大声说道:“来人!给荣大人以及诸位京师来的同僚们搬来椅子、上壶热茶,难道要让我们从京师来的各位大人站在这里看我们武毅军的表演吗。”
那边见仁时吾早就准备好了,一听到叶之魁命令,便连忙领着一大群人开始上前嘘寒问暖,搬椅子倒热茶,一个个热络得要命!让刚从京师来的各位荣禄的随从顿时便感到了浓浓暖意,空气中的寒风都吹散了几分,一个个在心中暗叹叶之魁会做人够意思。
见仁时吾亲自抬过来一张花雕澶木靠椅,靠椅上面铺着厚厚的羊皮,送至荣禄跟前道:“荣大人,请上座。”
见仁时吾见荣禄看着自己,连忙简短的介绍道:“小人本一东瀛人,因倾慕大清国天朝上国,特投之为叶将军手下一小兵尔,今日得见大人乃三生有幸、祖上积福。”
荣禄和慈禧都一样,有些爱面子,一听见仁时吾是从日本臣服过来的东瀛人,瞬间便得到了自我满足,大清尽管没落了可还是天朝上国啊,赞许的点点头,坐了下去,见仁时吾乖巧的立在荣禄身后,一待有何吩咐,便上前完成。
叶之魁在旁边亲自递过一杯茶道:“大人请慢用!还请慢慢观赏!”
荣禄接过来满意的抿了一口,见气球又有了新的动静,吊舱之中的兵士不久便将横幅收了起来,然后继续向上升,上升的同时还向营盘门口非常远的一大块空地上空飘去,而那空地之上,不知何时被摆放了许多稻草人。
叶之魁上前递过一支望远镜道:“大人请看,我们的天兵要从上面开始攻击了。”
荣禄接过仔细一瞧,果然,吊舱之上的军士开始往下方扔炸药,炸药落到地面便开始剧烈爆炸,将空地之上摆放的稻草人炸得四分五裂,当然,也有些炸弹炸歪了目标,还有一些尚未落到地面就已经爆炸,不过总体效果看起来已经是相当不错。
荣禄不由喜道:“从云这支天兵果然厉害,只是可惜数量少了一些。”
叶之魁趁机说道:“天兵属于我军工程队中雷电队的编制,可惜成军不久,将士们还不大熟悉,另外天兵所费银两又太多,朝廷目前拔下来的款项远远不够,所以我军之中就只有两个氢气球而已。”
荣禄点点头,一口说道:“本官看这天兵威力甚大,从云应该多多关注才是,至于费用方面,我自会向朝廷奏请拔专项款项。”
叶之魁闻言大喜道:“荣大人真乃眼光独大,朝廷有大人这等人物坐镇真乃朝廷之福,我等何愁新军不能练出,不过还请大人观看我雷电队的其他支队表演,他们也不差!”
荣禄微微一笑,又将眼光看向前方,王士珍将工程队设置的水雷、旱雷、踩雷以及各种武器一一演习,只看得荣禄连连惊叹,开了眼界,大叫武毅军能与西洋诸国陆军相媲美。
荣禄观看完工程队的表演之后,便轮到了步、骑、炮队的演习,步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从操场之上经过,行至荣禄下方后,传令官一声令下,将士们便令行禁止,停止前进,传令官又大声传令道:“向荣大人敬礼!”
全体步兵方队,刷的一个整齐动作,对着荣禄方向,行了个德式军礼,嘴里更是大声喝道:“荣大人好!荣大人辛苦了。”
整齐而嘹亮的声音震得荣禄耳朵嗡嗡作响,荣禄从位子上站了起来,满脸激动,看着下面一双双热切的眼睛在看着自己,心中激荡得无以复加,张了张嘴想说些话又不知道说什么,叶之魁在旁边提醒道:“荣大人,你可以说将士们辛苦了。”
荣禄大手向上一挥,回了个礼,大声说道:“将士们好!将士们辛苦了!”叶之魁在旁边偷偷捂着嘴不让自己笑出来。
步、骑兵经过之后,荣禄还没有从方才的震撼之中缓过神来,叶之魁不得不又出言提醒道:“荣大人,下面即将经过的是我军的炮队,新军中的炮队与旧军中的不同,旧军炮队分散在各个营制之中,而新军的炮队则完全按照德国陆军的最新编制,单独组成一军,这样才能集中火力,灭敌于一瞬之间。”
荣禄回过神来,大概今日也是他晃神最多的一天了,想了想说道:“这种编制是不错,可惜消耗弹药甚多,恐怕朝廷负担不起啊。”
叶之魁也叹道:“要是朝廷能自行制造新式大炮炮弹,则我军无后续之忧。”
荣禄沉默不语,等到三军检阅过后,便开始巡检军营其他各个地方,荣禄对武毅军军营的第一感觉便是整洁干净,第二个感觉好似到处都有标语在,方才在操场上似乎看到: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来到食堂又看到:一粥一粒,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不由暗暗好奇,开口问叶之魁道:“这些有何用?”
叶之魁回道:“这些能让将士们在平日时刻提醒自己,时时自省,潜移默化之下便会默默遵守!”
荣禄有点不信,问道:“此法当真有效?”
叶之魁很牛逼简短的回答四字:“非常有效!”荣禄不由考虑在全军施行。
一行人又行至军医局,军医局的总办竟然是朝鲜时的那位老军医,老军医见有人进来,微颤颤的站起身子,眼睛瞪着荣禄站着不动,荣禄感到莫名其妙,幸好叶之魁在他旁边轻声道:“这位老先生医术精堪,懂望、闻、问、切,现在老先生正在用‘望’!”
荣禄于是也站着不动,老军医看了半响,方才开口道:“奇哉,怪哉!大人你这是肾亏虚之症,只需补补身子便可,不用到小老儿的医所来这么麻烦,不过既然来了,小老儿也有办法医治,还请你稍等片刻。”
敢情他将荣禄当成了看病的病人,荣禄被弄得哭笑不得,不过等老军医抓好药之后,他却偷偷上前说道:“老先生,还请你药抓双份。”叶之魁转过脸去,权当自己没有听见。
……………………………………………………
零点还有一章哦!望兄弟们支持!
重生之北洋巨擘 第六十一章 武毅军前来讨饭
荣禄一连在新军中考察了好几天,发现叶之魁都是在军中食堂和兵士一起用餐,不由暗暗点头。
离开之前最后一天调查叶之魁军中寻欢作乐一事,得知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荣禄虽然对叶之魁不按常理出牌有点头疼,不过弄明白事实的他就算体会不到叶之魁对兵士怜惜、爱护之心,倒也不至于颠倒黑白污蔑叶之魁败坏军纪纵情声色了。
当天晚上,荣禄问幕僚杨某道:“君看新军比之旧军如何?”
杨某思考了半响,回道:“吾素不知兵,但从军容、军士士气来看,旧军差新军极远,况且新军中各种战术层出不穷,独开生面。”
荣禄听到杨某如此说,赞同道:“君言极是,叶之魁此人必须保全,以策后效。”
不日,荣禄回京之后,上奏陈述道:“叶之魁为人爱护士兵,并无任何败坏军纪之事,新军军力强大,为中国维新变法自强之关键,叶之魁为不可多得之人才。”
荣禄转身又进颐和园对慈禧说道:“奴才观叶之魁对我大清忠心耿耿,对老佛爷您更是尊敬有加,应该大力提拔,现如今皇上欲变法图强,不过皇上年纪尚轻、毫无经验可言,还是需要老佛爷您暗暗扶持,而且皇上听信康有为,奴才见康有为好空口大话,无半点实际经验,只是一空谈书生,奈何!”
慈禧听了半响不语,荣禄一时之间不了解她的心思,只好告退。慈禧其实也很纠结,她一方面比较仇视洋人,希望能通过变法变强,追上西洋诸国;另外一方面她又不希望光绪通过变法掌握大权,使自己变得毫无实权。
康有为此时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就如同鬼子六讲的那样,分不清上下,不知道谁才是大清国的真正主人,政治上极为幼稚,不知道什么叫做妥协。
当然京师里面发生的事,暂时和叶之魁没任何关系,荣禄走后他如今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当然没事的时候还是要去欺负欺负袁世凯,倒不是说叶之魁与袁世凯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其实是叶之魁心中一直放不下,没办法,谁叫袁世凯在后世的名声那么大,叶之魁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折损在小袁的手上,因此他才会对袁世凯那么重视,才会对袁世凯百般打压,挖他的人,抢他的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能让小袁强起来,叶之魁在心中呐喊:因为我才是主角。
叶之魁这回吃了袁世凯一记暗箭,暂时虽然没有看出什么损失,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要让袁世凯明白,有些人是他不能惹也惹不起的。
“什么?武毅军要行军拉练。这有何用?”王文韶一见到叶之魁就开始头疼,叶之魁越来越把总督府当自己家了,一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他准跑这儿来和自己商量,说是商量,其实有商量个屁,了解叶之魁的人都知道,他其实就是一无赖,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他一提出来,你就得答应,如果不答应的话,他一定会磨到你答应为止。
叶之魁清了清嗓子,说道:“总督大人,是这样的,所谓拉练就是让军队离开驻地,在行军过程中组织训练,此举是为了加强下级军官和军士体质、战斗力的一种训练,能磨练军士意志,使整支部队变得更加团结。”
王文韶不由点点头,觉得叶之魁说得有理,不过转念又没好气的说道:“这是好事啊,你这个直隶提督做决定就行,还来找老夫干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