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庚新
哪怕身边有诸多幕僚辅佐,不管是徐庶还是阁泽,可以为曹汲分担大部分的精力”可依然有些忙不过来。所以,曹汲几乎封炉,很少铸剑造刀。若不是曹朋在建安十年末,创造出覆土烧刃之法,引起了曹汲的注意,断然不可能让他在重新开炉铸剑。曹汲在建安十一年,耗费半年的时间”用覆土烧刃之法,结合之前的铸剑造刀记忆,共造出七剑三刀,为无数人所垂涎。
不过,没什么人敢去找曹汲讨要。
这十口刀剑”刚出炉便已经有了主人。
其中,开天剑被曹操定下,镇尺双剑,一支为郭嘉所得,一支为荀或取走。
夏侯渊得了一支龙渊,曹仁得了一支追风。夏侯兰之所以能得到惊鸿,还是曹朋说情,给他专门留下来。
剩下一口金锋,被王买获得。
盖因王猛表字千金”这口金锋剑,是曹汲为纪念王猛所铸”自然要送给王买。
三口宝刀,分别名为凉州龙雀、河西清刚和西极含光。
其中,凉州龙雀由曹汲所持,河西清刚送给了郊范,西极含光则是曹朋的佩刀。十口刀剑,在出炉时,着实引起了一番震动。原因嘛……,非常简单,曹汲决定封炉,从此不造兵器。
也就是说,这十口刀剑,是曹汲封炉之作,也代表着曹汲铸兵技艺的巅峰。
以后市面上的汲造神兵,将会是有价无市。除了曹家的神兵阁里还有一些存货,市面上很难再找到曹汲的作品。
当时曹朋也表示了遗憾。
不过曹汲告诉他,他找到了已故师兄的后人,将由那位后人,传承楼艺……
曹朋倒是记得,曹汲早年确有一位师兄,姓蒲。不过后来就失去了联络,没有想到还有后人存活于世上。
赵云听闻眼前宝剑,是曹汲所造时,也吓了一跳。
当曹朋把书信和宝剑递给赵云的时候,他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好了,子幽让我做的事情,我总算是完成了。
若子龙有回信,可以派人送到我府上,我会找人转交子幽。天已经不早了,子龙若无事,那就恕我不留了。”
赵云,再次愕然。
原本以为,曹朋把书信和惊鸿剑送给他,会说两句挽留的言语。
当然了,赵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拒绝曹朋。
可人家二话不说,直接送客,却让赵云有些不知所措了……迟疑了一下,赵云一拱手,“云今日冒昧,打搅了公子,还请公子见谅。不过,今日公子赠我宝剑,他日战场之上,云也定不会留情。”
曹朋闻言,微微一笑。
“那咱们就疆场之上,见分晓吧。”
说完,他一摆手,转身返回卧房。
随着房门一关,赵云心里,不免有一种莫名的感触。
“喂,随我走吧……,莫再翻越墙头,说我家公子不晓得待客之道。
庞德说话,那是真不客气。
赵云脸通红,狠狠的瞪了庞德一眼,“那请带路。”料肀肀十肀肀肀肀肀肀肀肀肀肀肀肀庭院里,已经安静下来。
曹朋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将案上的灯火吹灭。他走出卧房,站在门廊上,手扶廊柱,举目仰望那一轮悬挂在夜空的皎月。眼睛,不自觉的眯成一条缝,手指轻轻敲击廊柱。
刚才,他不是不想拉拢赵云。
要知道,曹朋前世,可是忠实的,云彩,。
三国之中,要说他最喜欢什么人,恐怕就是赵云了。
特别是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在后世被传唱成各种版本,大江南北妇孺皆知。
早在听说夏侯兰和赵云是发小的时候曹朋就动过拉拢招揽赵云的心思。可是直到后来,他才知道,想在这个时代拉拢招揽人才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两句话,就能够达成目的。当初一个夏侯兰,就费了不少的力气。更不要说甘宁,之所以投奔曹朋,也是有着特殊的原因。
为招揽庞德,曹朋可谓付出了巨大心血。
而今想要招揽赵云,其难度远非甘宁和庞德可比…………
东汉末年想要招揽人才,耳是有很多讲究。曹操起家,是依靠着族人和夏侯氏的支持。但他真正能招揽到人才,确是在他讨伐董卓,孤军追击之后。当时诸侯攻陷睢阳,只有曹操和别坚两人,奋勇追击。曹操全军覆没但是却获得了巨大的名声,而后才有了荀或等人归附。
袁绍,那就更不要讲了。
得罪了董卓,弃官而走,跑去了渤海郡那样偏荒之地。
可是却靠着他的出身获得了大批人才。乃至于后来夺取冀州,也不费吹灰之力,有许多人愿意相随。
这就走出身的力量!
没有名望,没有出身,那就要靠机缘。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刘关张三人。
刘备当时不过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家伙却能够与关羽张飞志趣相投。这其中有刘备的个人魅力因素,更是机缘所致。如果没有黄巾之乱,如果不是程志远率兵兵临涿郡恐怕刘关张三人,即便是相逢也只是陌路而已。
曹朋,有名望,也得了一个出身。
但要招揽赵云,却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若强行招揽,反而会适得其反。这种事情,真的是需要一个机呢……对此,曹朋也很无奈。
站在门廊上,他轻轻摇头。
刚才若是强行留下赵云,恐怕也就是一具尸体而已。
想要招揽,难度太大。
赵云对刘备的忠心,很难动摇。又是个认死理儿,好钻牛角尖的主儿,也就让难度变得更大。
否则,以赵云对刘备的好感,当刘备占居了徐州的时候,他大可以留在刘备身边。
可赵云却还是选择离开了刘备,回到公削瓒那里。不是说他对公别瓒有多大的好感,而是说,他不愿意背负一个背主的名声。
想到这里,曹朋轻轻拍击额头。
这还真是一个麻烦……
杀死赵云?
曹朋真有些不舍。
可如果不能招揽赵云的话,终究是一个威胁。
实在不行,也只中……
曹朋想到这里,下意识握紧了拳头。
身后,脚步声响丸曹朋没有回头。
“公子,己经把那人送走了。”
庞德来到曹朋的身边,低声道:“我观公子,对此人似乎极为重视,刚才何不将他留下来呢?”
“令明,此人身手如何?”
“虽未交锋,但他当强我一筹。
不过,若是与公子联手,五十个回合之内,必能将他拿下:若有暗士相助,他撑不住二十个回合。”
庞德看赵云有些不顺眼,可是言语中,还是实话实说,没有半点掺假。
曹朋笑了,轻声道:“若留下来,也只是一具尸体,如此英雄,就这么死了,确有些可惜。
况且子幽与他自**好,我若杀他,岂不是令子幽难过?
今日且结下一段善缘,若有缘时,自可以得偿所愿。不过令明你还要小心,若在疆场与此人交锋,且不可以力敌。此人乃枪绝童渊的亲传弟子,枪法出众,且胆大心细,需谨慎小心。”
庞德追随曹朋,也有三年多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曹朋以如此郑重的语气,让他小心某一个人。
脸上,顿时露出几分凝重之色,他拱手道:“公子放心,若疆场与此人相逢,德必会多加小心。”
“如此,甚好!”
曹朋微微一笑,深邃的目光,向西边眺望。
刘玄德,终于可以和你正面交锋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你是否还能保持你的好运气呢?
曹贼 第571章 南阳之豪强
家里有点事,今天少更一千,还请原谅。
最近情节着实很卡,有点不太顺畅。老新会尽快过渡过去,还请大家见谅。
舞阴,在悄然不经间,更换了主人。
原本南阳一直是由贾诩主持大局。只是贾诩这个人,更喜欢藏在幕后出谋划策,对于台面上的事情,并不是特别操心。这也就是贾诩和李儒之间的区别!曹朋曾在私下里分析过两人孰高孰低。但得出的结果,却是不分伯仲。贾诩长于谋略,目光毒辣,手段老道,更长于随机应变。
而李儒呢,在机变方面,不如贾诩高明。
同时对于大局的洞彻,也不似贾诩那么敏锐。李儒的长处,在于一个,全,字。他同样擅长谋略,更精通民生内政。当初在董卓的帐下时,李儒能为第一谋主,盖因他这个‘全’字上面。相比之下,贾诩在内政民生的手段,就显得有些不足。加之他善于自保,好低调行事,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并不为太多人知晓。不过,贾诩是第一个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概念,可以说早在关中混乱之时,贾诩已经看出了未来发展的大势,并开始为自己进行谋划。
之前,夏侯悍败退,身受重伤。
身为豫州刺史加太中大夫的贾诩,不得不挺身而出,主持大局。
只不过,贾诩在主持大局时,更注重一个,稳,。他并没有急于和刘备等人进行交锋,而是稳住了阵脚,默默进行观察。而今曹朋抵达舞阴,贾诩立刻将手中的大权交出去,再次隐身于幕后。至于他究竟有什么决意,曹朋并没有询问。他相信,贾诩在该说的时候,自不会隐瞒。
但愿得,这一次他不要再把刘备逼急了!
对舞阴人而言,父母官的更迭,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只是听说这位南阳太守,竟然就是舞阴本地人,而且之前在中阳镇的流水宴席,[曹贼吧坐实了这件事情。舞阴人非但没有紧张,反而非常高兴。对舞阴人而言,舞阴人治舞阴,更能让他们接受。所以,在曹朋抵达舞阴的头一天,舞阴县一如往常,甚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波动。
大家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曹朋的存在。
特别是生活在舞阴的中阳镇人,更表示了对曹朋的欢迎……
不过,接下来,这位曹太守,要如何治理南阳郡?
他的第一把火,究竟会在何处开始烧起来?也就让许多舞阴人,包括南阳各家豪强,感到好奇。
舞阴县,恨平静。
曹朋到任的第二天,并没有立刻就任,而是邀请了舞阴的耆老们,在舞阴县周围寻访查探。
第三天,他就呆在府邸中,足不出户。“此前,刘景升曾任荀谋领南阳太守之职。
书房里,曹朋把卷宗放下,抬头向邓芝和杜畿、卢毓三人看去,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卢毓的年纪,和曹朋差不太多。
但看上去,却好像一个文弱秀气的少年,给人一种稚气未脱的感觉。
他微微一笑”,看起来,玄德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不止是不好过,刘表对刘备的猜忌,似乎比之早前更重。……
杜畿沉声问道:”如此,公子可有定计?”
“刘表和刘备之间的问题,自有别人操心,咱们无需再横插一脚。不过,刘备依然对荀谋委以重用,此人心胸之豁达,的确是非同一般。
之前,我已听人说,南阳郡流传我要推行屯田之策,故而有许多人感到不满。这谣言来的颇为诡异,连我自己都不太清楚该如何治理南阳,屯田之策,又从何而来?我想,此必刘备诡计,想要把我推到南阳豪强的对立面。”
卢毓点头道:“这倒也符合刘玄德的作风。”
卢毓没有见过刘备,虽然刘备曾在卢植门下求学,但是两人却从未有过交集。刘备求学的时候,卢毓还没有出生。而等到卢毓出生的时候,刘备已经出师。所以二人虽说有同门之谊,但感情并不算深厚。特别是卢植死后,卢毓一家过的极为清苦,而刘备更无片语只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卢毓对刘备的认识,多来自于他的兄长。
但卢毓的哥哥,显然对刘备没有好感。卢植是勤俭持家,门风朴素。而刘备求学的时候,则好奢华,喜欢穿昂贵的华服,吃上等的酒菜。两人为此,还产生了好几次的冲突。后来卢植把刘备逐出师门,未尝没有卢毓兄长的作用在里面。所以,卢毓对刘备,也没有好感。
“而今,刘备已经出招了,却不知公子,准备如何应对呢?”
邓芝突然发问,看着曹朋。
“以不变应万变,刘玄德既然造出了谣言,我这时候勿论说什么,都会被人怀疑。
而今,主公即将对幽州开战,所以最好不要招惹是非。关键在于,要尽快在南阳郡站稳脚跟。
而今南阳,豪强林立,唯有取得他们的支持后,再做筹谋不迟。
只是,这南阳豪门甚巨,当从何着手?”
曹朋说着,目光扫视邓芝三人。
杜畿闭目沉吟,片刻后轻声道:“南阳豪强林立,但若说首领者,也仅止十家。
宛城陈、棘阳邓、岑、穰县来、丹水黄,以及其余五家豪强。这十家豪强,多起家于光武皇帝中兴之时。[曹贼吧更新]虽说不少家族已经没落,但是在南阳郡,仍享有极大的声誉和影响力……其中,尤以棘阳邓,没落最快。可是却不能否认,这棘阳邓氏,却是当年十家豪强中,最为强盛的一支。公子与其结好各家,倒不如扶持一家,如此一来,可以更容易站稳脚跟。”
当杜畿说完棘阳邓氏四字以后,曹朋的目光,便转向了邓芝。
邓芝苦笑摇头,“我早就知道,伯侯会把主意打到我身上力不过,我倒是可以去联络邓氏,但份量却有些不足。当年家父正是不满族中的不作为,愤而离家,至死未曾返回棘阳。所以在族中,我没有太大的声望。若公子欲扶立棘阳邓氏,还需要有一位够分量的人物前往棘阳,我可以从旁辅佐。如此,才可以使邓氏一族安下心来。”
曹朋回听,眉头一蹙。
“伯苗,你不会是吧……”
“若无小艾前往,恐邓氏难以心安。”
“让小艾去棘阳?”
曹朋不由得失声惊叫。片刻后他摇摇头……“伯苗,非是我不答应,小艾年纪,实在太小了……”!~!
曹贼 第572章 南阳之故交
邓芝并不是推拒。
这一点,曹朋心里很清楚。
其实,返回南阳,若说最想要施展才华的人,郊芝绝对算得一个。他是南阳人,他渴望能在南阳做出一番事业,让当年小觑他的人,好好看看。但越是如此,邓芝也就越是谨慎冷静。
算起来,近十年的历练,令邓芝成长卓然。
他不再是当初那个心高气傲的矛头小子,考虑事情,也变得更加全面起来。
光武中兴,东汉开国。
南阳郡共有十大豪强……
可是现在,昔年的十大豪强,基本上都已经没落。不过多年形成的乡党力量,使得十大豪强仍在各地豪强中,占居领袖地位。棘阳邦村,更是如此。当年邦村尚有邸济为刘表帐下中郎将,令郊村勉力支持。但是建安二年末,曹操第二次征伐宛城时,邓济在湖阳被魏延所破,使得棘阳邓村,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也不是没有出众之人,比如郊稷,而今就是八面威风。可当初邓稷背井离乡,逃离南阳之后,就再也没有和邓村,有过半点联系。
这也让棘阳邓村,感到很是难堪。
邸芝回郊村说服郊氏族老,问题算不得太大。
可能不能说服邓村真心归附,还需要有一个能够稳住他们军心的人物。
思来想去,还真就是郊艾最为合适。
但曹朋却不是特别情愿!
棘阳,与涅阳一水之隔,临近新野靠近朝阳。
那里随时都可能发生战争让郊艾前往棘阳,曹朋着实不太放心。
可问题是,他又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人选……
如果邓范在这里倒也是一个合适人物,而且曹朋不会为郊范的安全担心。邓艾,年纪太小了!仅十岁的邸艾,便要去担负起如此危险的任务,万一责个差池,曹朋又如何与姐姐交代?
见曹朋不言语,邦芝也没有再说下去。
他知道曹朋最终一定会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正月初五,曹朋才算是正式露面,召见南阳大小官吏。
而今,南阳的局势非常不好。不仅仅是宛城失守,刘备逐渐坐大,更有吏员等方面的麻烦。
曹朋手中直接控制的几个县城中,除了舞阴、湖阳和叶县、堵阳、睢县、鲁阳六县其余诸县,均无主官。有几个县城,基本上是靠着一些吏员勉力支撑,情况显得极为糟糕。特别是棘阳,而今几乎是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之下。前任棘阳令被刘备所杀,县城大小吏员,早已四散而逃。后来贾诩收回了棘阳,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进行安排…………无奈之下,他只好让傅肜暂领棘阳县尉之职,勉强稳住了局面。可是傅肜似乎更善于治军在内政方面,明显不是特别合适。他接手棘阳后,和刘备军几次冲突不分伯仲。但棘阳的形式,依然混乱。
谁可以接掌棘阳?
这也是曹朋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在他心里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可是在召见官吏的时候,他却没有看到那个人……
“李严,何故不至?”
曹朋执名册,清点了一下人员之后,忍不住蹙眉,沉声同道。
吕常有些尴尬的说:“正方身体不适,一直未有好转。所以未能奉召,还请太守多多海涵。”
又是身体不适!
四天前,他就身体不适,甚至没有去迎接曹朋。
而现在,曹朋赴任后第一次召见吏员,李严又身体不适。
如果说之前曹朋还没有太过留意这件事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可以确定,李严不适身体不适,而是心里不适。恐怕,他对于自己出任南阳太守,有些不太服气,或者心怀不满吧。
想到这里,曹朋把手中的卷宗放下,眸光闪动,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既然这李正方身子不舒服,那就好好在家休养,莫再让他操劳公务。
这样吧,李严手中事务,就由子璋暂时接手。什么时候他身体好了,再给他安排事情做吧。”
“可是……”
吕常一怔,透出一丝忧色。
“子恒勿再赘言。
难不成我南阳郡少了他李正方,就运转不得了吗?他而今为主簿,各式文牍都需要他来处理。每积压一日,就会造成诸多的损失。
总不可能我要等着他康复,才能着手安排事务吧。
子璋才学卓著,曾在太学中就学,熟读经典,善于处理文牍。
以后,就由他代行主簿之责。至于李正方,身体什么时候康复了,再委以重任不迟。此事就这么决定!晚上我会在府中设宴,款待各方来客。到时候还要烦劳子恒,多留意城中状况。
曹朋一言定乾坤,令吕常立刻闭上了嘴巴。
他倒不是和李严有多么亲密的关系,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李严的心思,吕常大致上能猜出来一些。嗯必是他那自矜清高的毛病又犯了!他怕是不太服气曹朋,哪怕曹朋声名响亮,可毕竟年岁太小。李严自己呢,又是个极其高傲的人,感觉就不是特别舒服。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手段,来给曹朋一个下马威。却不想,曹朋直接就让人,代替了李严的主簿职务。如果这家伙能识相一点,说不得大好前程,就在他的眼前……
可惜,可惜了!
吕常犯不着为李严而得罪,甚至触怒了曹朋。
毕竟,他以后还要在曹朋手下做事。
一个小小的主簿”竟然敢拿捏架子”挑衅太守?这若是换个人,比如夏侯悍那样刚烈的脾气,弄不好就直接要了他的性命。所以”吕常也只能是劝说两句,便不复谈论李严的话题。
就内心而言,曹朋并不喜欢李严。
前世让他对李严的印象极差,特别是在诸葛亮兵出祁山,眼见司马懿已经耗尽了粮草,胜利在望的时候,李严却因为他督粮草不利,害怕担负责任,于走向后主刘禅进谗言,诬告诸葛亮,致使诸葛亮兵出祁山之策,功亏一篑。从这一点而言,曹朋对李严的人品和德行,都不太能看得上。
而今李严竟然又和他拿捏架子?
曹朋绝无可能向他低头……
所谓三顾茅庐”脯胃矛l贤下士,也需要分人。
如果是庞统诸葛亮这样的人,曹朋倒也不在乎三顾茅庐。可是对李严这种自矜清高的人,越客气,他就越嚣张。所以”李严既然说他身体不好,那曹朋倒也不介意,让他好好休息。
反正,他手中的人手,暂时还算充足。
当晚,在府衙中”曹朋宴请了前来道贺的宾客。
马玄也前来赴宴,原本想要在酒宴之上挑动是非,但是看到端坐于酒宴之上的客人”他非常明智的闭上了嘴巴。因为,在宴席上”有刘表派来的使者,正是鹿门山的庞山民。庞氏不但和蔡家有关系,与诸葛亮也颇有联络。有庞山民在,马玄还真不太好搬弄什么是非。
不过,他却从庞山民的到来,看出了刘表的心思。
也许刘表并不希望和曹氏交恶,所以让庞山民前来,也正是为了向曹朋释放善意。整个荆州都知道,想当年庞氏对曹朋有知遇之恩。而今庞德公虽然已经归隐,但曹朋和庞氏的这份人情犹在。马玄一看到庞山民,就立刻感觉到情况有些不太妙……刘表,莫非是要与曹氏谈和?
他顿时无心继续逗留舞阴,于是匆匆赴宴后,便告辞离去。
马玄必须要尽快返回宛城,把庞山民到访的事情告诉刘备,也好让刘备,提前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