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曹贼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庚新
于禁正在眺县,与关羽对峙。
关云长奉命前来江夏,协助刘琦守卫,与于禁李通数次交锋,给于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于禁正感为难,忽闻江东起兵,立刻改了主意。
他和李通商议之后,决定暂时退出江夏,返回弋阳郡。若孙权大举用兵,则准南必将危急。
宛城,郡廨。
贾诩端坐门廊上,状似若有所思。
手指在身前的古琴上拂动,不时发出一两声悠扬琴声。
他眉头紧蹙,另一只手则捻着胡须。庭院里,几朵墨菊盛开,为这暮秋平添了几分生气……
“太中可在?”
庭院外,突然传来了羊衜的声音。
贾诩猛然扬眉,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举目向庭院外看去,“是子路吗?可是有什么消息传来?”
羊衜步履匆匆,走进庭院。
“太中,平春急件。”
“讲!”
羊衜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江东孙权屯兵春谷,同时向芜湖调集粮草。
于文则担心弋阳郡有失,故而决意放弃鄳县,撤兵返还。文达太守派人来询问,他可否撤出平春。”
贾诩闻听,却脸色一变。
那双眸子陡然间闪过了一抹冷芒,呼的一下子站起身来,厉声道:“立刻派人回复李文达,并请他转告于文则。他二人就算是战死,也要给我钉死在江夏……孙仲谋还真是会找时机出兵,只是……哼,告诉他二人,若丢了鄳县和平春,他日我必将上书丞相,治他二人畏战之罪。”
羊衜吓了一跳!
很少见贾诩有如此激动的模样,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按道理说,孙权出兵并无稀奇,于禁撤兵,也在情理之中,贾诩何故如此激动?脸上甚至有一丝凝重之色?这里面,恐怕另有文章……羊衜嘴巴张了张,似乎是想要开口询问贾诩。
只是,见贾诩面色阴沉,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匆匆离开庭院,他将李通的信使找来,把贾诩的原话复述一遍。不过,措辞间明显婉转了许多,只是说荆襄破局在即,无论如何,李通和于禁二人,不可在这时候退兵,否则就有可能耽误了大局。至于淮南战局,不必他二人担心。贾太中已和许都联系过,早有了腹案。
反正,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李通和于禁:你们不能撤兵。
不但不可以撤兵,相反还要死死的守住鄳县平春两地,否则军从事……
这一旦牵扯到军从事,就算于禁是老资格,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其中的份量。信使战战兢兢告辞离去。羊衜刚准备去公房处理公务,却被人拦住,说贾诩有事情找他,请他立刻前往。
羊衜不敢迟疑,连忙赶奔贾诩的住所。
再见贾诩,他已经恢复了平常的模样,看上去非常冷静。
“江东,有贤人乎?”
“啊?”
羊衜被贾诩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说的一愣。
却见贾诩嘴角一翘,勾勒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孙权选择这时候出兵,绝非他本意……以我之见,他甚有可能已与刘备联手,否则断然不会在此时出兵。主公辽东大胜,孙权正欲求和,又怎可能在这时候出兵来犯?依我看,他出兵是假,解江夏之危是真…………春谷屯兵,只是掩人耳目,为的是让刘琦能从江夏脱身出来。淮南,有甘兴霸足矣,另外再派人前往徐州,使周仓自东陵岛出击,威胁丹徒,则淮南之危自解。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谁为孙权出了这一计………周公瑾,张子布?亦或者另有他人?
子路,此事你不必插手,专心于荆襄事务。
友学那边,行动在即,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江东方面,我自会留意,你不必为此担心。
羊衜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那文达太守和文则太守……”
“让他们向我禀报。”





曹贼 第628章 荆州变(四)
如果以职务论,曹朋与李通平级。
南阳郡和汝南郡同为上郡,地位相等。而弋阳郡则是从汝南郡划出,本属于下郡。可由于其战略位置的关系,被列为中郡,所以从品秩而言,于禁的职务略低于曹朋和李通二人。
但问题是,于禁是元从老臣。
曹操谯县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于禁便追随曹操。
他参加过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也参与过曹操追击董卓,惨败而归的失利。此后,曹操立足东郡,一路征伐,于禁始终跟随,立下过无数勋,深为曹操所重。所以,从资历而言,勿论是曹朋还是李通,远远无和于禁相比。所以从地位而言,于禁反而高于曹、李二人。
如果是以曹朋的名义,节制于禁,很有可能会让于禁不满。
所以,贾诩决定还是有自己来节制两人。他官拜豫州刺史,汝南和弋阳郡,皆在他治下,所以是顺理成章。其地位原本就高于于禁李通二人,更不要说他有都亭侯后的爵位,也非于、李二人可以相提并论。由他节制两人,也可以避免于禁李通心中对曹朋生出不满之意。
刘表一死,荆州已成一盘散沙。
孙权这个时候在春谷屯兵,在贾诩看来,绝非正常举动。
依着孙权的性子,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如果他真要出兵,最有可能的办,还是借水军之利,偷袭濡须口,而不是春谷县屯兵。如果孙权不是用兵,其目的又是什么?贾诩很敏锐的觉察到,孙权春谷屯兵,不过是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要牵制淮南兵马,迫使于禁收兵。
可是,他为何要如此做?
于禁打得是江夏,和他孙权有什么关系?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孙权和某些人达成了协议,所以才会做如此动作。他和谁达成了协议?
贾诩,感到了莫名的心悸!
曹朋曾和贾诩说过:若刘备得了荆州,必与孙权联合。
到时候,他们可凭借江水之天堑,与丞相呈鼎足之势。如果丞相取不得荆襄,刘备必成基业。所以,这荆州为重中之重,若不得荆州,早晚必成大祸!
孙刘联合,三足鼎立?
贾诩初闻曹朋这个说的时候,也是心中一颤。
他也在思考未来大势,如果三足鼎立之局一旦形成,则天下大乱,征战不止,势必生灵涂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听从了曹朋的主意。
可这其中的风险,着实太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
刘表的丧祭,越来起近。
襄阳城内的气氛,陡然间变得有些凝重。也许是为了防止出乱,蔡瑁调王威返回襄阳,任襄阳统兵校尉,负责襄阳城内的治安。与此同时,刘备带着简雍,也从樊城来到襄阳,参加头七丧祭。
刘备,也是汉室宗亲。
算起来,他和刘表也是同宗。
他既然来了,那蔡夫人也无拒绝。不过,蔡夫人却以刘表丧祭,襄阳城内不宜驻扎兵马为理由,拒绝刘备所部人马进驻襄阳城。蔡夫人派人对刘备说:若玄德公你真心前来吊唁,大可以孤身前来,又何必带许多兵马?襄阳城中,治安良好,还请玄德公你放心便是……
可问题在于,蔡夫人此前,可是多次想要谋害刘备的性命。
若非刘备运气好,只怕早已命丧九泉。
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刘备带兵马前来,倒也算不得稀奇。现在,蔡夫人划出道了,你刘备又该如何选择?
刘备,当然拒绝了蔡夫人的要求。
我的部曲可以不入襄阳,不过我也不会进去!
明天刘表丧祭时,我再入城吊唁。但在此之前,我会驻扎城外……总不成你蔡夫人敢在灵堂上杀人闹事吧!
蔡夫人无奈,只得答应。
就这样,刘
备在城外扎下了营寨,只等第二天丧祭开始,再入城吊唁。
这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刚一亮,襄阳城门便开城放行。
而州廨府衙之中,灵堂早已经准备妥当。蔡夫人一身孝衣,带着刘琮跪在灵旁。蔡瑁等人,则负责接待往来客人。随着时间推移,州廨府门外,车马络绎不绝,各方代表,纷纷前来吊唁。
“水镜山庄,司马先生吊祭!”
门外,司仪高呼。
就见司马徽迈步走进灵堂,在灵前躬身行礼。
随后,又有鹿门山庞德公派庞山民前来吊祭刘表,蔡夫人母子在灵旁,恭敬的与庞山民答礼。
刘表的丧祭,可谓隆重。
基本上是依照着王公的标准来进行。
荆州各方人士,齐聚襄阳,纷纷前来吊祭。在灵堂行礼之后,由家臣将他们引至偏厅里休息。
“子柔,刘荆州这一走,谁可为荆州之主?”
在偏厅中,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低声的交谈起来。
之所以这么多人来吊祭刘表,说穿了,还是有点担心,荆州未来的局势发展。这刘表一死,荆州又将何去何从?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无忽视的问题。有的人,已有腹案,但有的人,仍在迷茫。
蒯良作为荆襄世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意见,自然为许多人所关注。
刚走进偏厅,立刻就有几个人走上前来,拱手行礼后,一名襄阳本地的名士,便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蒯良沉吟片刻之后,沉声道:“主公头七未过,本不宜谈及此事。
不过,这荆州之主,关乎荆襄未来……我个人以为,荆州事,荆人治,二公子聪慧温良,是最合适的人选。”
“子柔,此话差矣。”
伊籍正好进来,听到蒯良的话,顿时不满。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乃不祥之兆。今大公子尚在,何言二公子继位?
大公子乃主公嫡长子,而且随主公来到荆州之后,也颇有绩。而今坐镇江夏,战显赫,如何就当不得这荆州之主?若由二公子继位,且不说不合礼,但只是二公子的年纪,如何能使众人心服?以我之见,当有大公子接掌荆襄,才可是荆襄九郡,一如主公在世时,安枕无忧。”
蒯良却冷笑一声,“大公子刚愎,性格暴躁。
虽说他年长,可是德行不足;二公子生性恭歉,又有名门血脉,自幼得高士教授,为何就当不得荆州之主?”
两人说着说着,便争乒起来。
一时间,偏厅里变得热闹起来,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双方各不相让,越吵越激烈……
司马徽坐在一旁,冷冷观瞧。
他突然扭头,向庞山民道:“山民,情况有些不对。”
庞山民一怔,忙问道:“先生何以出此言?”
“机伯先生的情绪,过于激烈,非是他平常作风。
他今日和子柔争吵,似是有意挑起争执……这件事有点不太正常,你我待会儿要小心一些。”
庞山民闻听,点了点头。
两人坐在旁边,也不言语,静静的观看着事态发展。
就在蒯良和伊籍争执不休的时候,忽闻外面有人传报:“襄阳城中,似有盗匪混进城中,在四处生事。王将军已带人前去查探,只是目下情况不明,王将军担心出事,故请将军增派人手,维持城中安全。”
蔡瑁本正劝解蒯良和伊籍,闻听之下,不由得大惊失色。
“伯信,速带人前去查探,协助王威清剿贼人。”
张允一旁点头,二话不说,立刻带人前去支援。只是在一旁默默观察的司马徽,脸上却露出了浓浓疑虑之色。他觉得,今天的事情,实在太过于怪异!不管是伊籍,亦或者蔡瑁等人,都好像是在做戏……
难道说,今日要有大事发生吗?




曹贼 第629章 荆州变(完)
刘表的头七丧祭,注定了无法平静的进行。
就在吊祭开始后不久,襄阳城里接连不断的发生了变故。先是有人在集市斗殴,接着又有一些民舍走水。后来有人发现,城中发现了不少荆襄悍匪的踪迹。谁也不清楚,这些悍匪是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他们突然出现在襄阳的集市中,街道上,引发了不少激烈冲突。
荆州在过去十余年里,基本上还算稳定。
刘表文治荆襄,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荆襄九郡一个平缓的恢复时间。
但是,荆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是一个复杂而多事的地区。除了要面对巴蜀刘璋、东吴孙权以及许都曹操之外,荆州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五溪蛮的山民之乱,就是一个刘表始终未能解决的麻烦……除此之外,还有那江匪为患,肆虐纵横。江水令荆襄富庶,但也伴生了巨大的隐患。那些盗匪凭借江水之利,依靠荆襄河道纵横,上岸为匪,入江为民,也是荆州始终无法解决的一大问题。
虽然刘表屡次剿匪,但收效并不是很大…………
而山民之乱,更是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刘表无法解决,纵观东汉二百年,也都无法解决这个麻烦。
甚至,连伏波将军马援,也只能短暂的平定乱局。
可山民和汉民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过。刘表对此,也无可奈何,到后来,渐渐的放松了对山民的治理。
人言,荆州八大寇。
张武等一些陆上盗匪,被刘备平定。
可是五溪蛮以及一些江上盗匪,却始终未能平定。
而今,不少悍匪出现在襄阳城里,给襄阳城带来了巨大的惶恐。
王威率部前去围剿,可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无法彻底清剿。悍匪们似乎对襄阳非常熟悉,而且布有眼线。往往官军还未赶到,那些悍匪就立刻散开。
运气好的话,王威能抓到一些小杂鱼。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充当收拾残局的角色,而无法彻底将悍匪剿灭平定。
毕竟,襄阳城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州廨附近,以及四座城门。
王威见形势不妙,襄阳城中的动荡,似乎是有人在幕后刻意为之,立刻呈报蔡瑁等人,请求支援。
这时候,已无法弄清楚,究竟是谁在幕后指使。
当务之急,是先要令襄阳城稳定下来。待刘表丧祭顺利结束之后,刘琮登上荆州之主的位子,再追究也不迟。王威向蔡瑁求援之后,蔡瑁立刻命张允调集城门巡兵,协助王威镇龘压。
与此同时,州廨附近的兵马和守备,也变得松懈不少。
伊籍在一旁看着蔡瑁狼狈的调动兵马,脸上旋即,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他趁人不备,悄然走出偏厅,在门外招呼长子伊阳过来。看四下无人,他低声问道:“东升,都准备好了吗?”
“回父亲,已准备妥当。”
伊阳显得有些紧张,话语中带着一点颤音,轻声回道:“孩儿已将州廨侧门外的兵马调走,换上了咱们的人马。只要城门乱起,咱们的人就可以一举冲进府内,直扑灵堂,将蔡氏一举拿下。
子龙那边,也准备妥当。
他在清晨时已带人离开,在北门集结。
面今,只等父亲一声令下,他就会夺下北门,迎接玄德公入城……父亲,可以动手了吗?”
伊籍的脸上,露出一抹复杂之色。
他很清楚,只要他现在点头,半世名节怕也就毁了!
哪怕日后他迎奉刘琦返回襄阳,这背主的骂龘名,却无法洗刷……可,若不如此,又当如何?
难不成眼睁睁看着蔡氏扶立刘琮继位,将荆襄九郡拱手让与曹操?
不可以!
这荆襄九郡,凝聚了刘表一生心血,断然不能落入旁人之手。伊籍对刘琮没什么恶感,甚至认为,刘琮性格恭良,将来也是一个明主。可问题就在于,刘琮年纪太小,他即位之后,不可避免的要受他的母亲蔡夫人影响,到最后只能做一个傀儡,而无法真正的成为荆州之主。
同时,刘琦年长,又是嫡子。
于情于理,他伊籍支持刘琦,都算不得错……
想到这里,伊籍一咬牙,用力的点头,“发出讯号,使子龙动手……玄德公怕已在城外等候多时。”
伊阳拱手,领命而去。
伊籍复又返回偏厅,却不想他刚一离开,从长廊的拐角处,却走出两人。
“德操,你猜的果然不错。”
庞山民轻声道:“看样子伊机伯果然与刘皇叔勾结一处……”
庞山民的言语之中,带着浓浓的不屑之意。说起来,他对刘备的感官原本不差,更不要说,庞氏和诸葛亮又有亲戚关系。可问题是,庞德公并不认可刘备,似乎更倾向于曹操……准确的说,庞德公支持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朋。再加上庞山民的堂弟庞统庞林兄弟,而今都在曹朋麾下效力。
庞统官拜河西太守,而庞林也因政绩卓著,累迁陇西郡长史,汉阳郡丞,兼凉州从事之职。这也使得庞氏一族的身上,有着极为深重的曹氏烙印。而曹朋在来到南阳郡后,在南阳真理报上,屡次以鹿门学子而自称,并得到了庞德公的认可。这也使得庞山民心里,对曹朋更亲近一
些。自称门生弟子,也使得鹿门庞氏声威更加响亮。庞德公虽未承认,但也没有拒绝。反而在南阳洪灾时,连续撰文在南阳真理报上发表,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默认。
听庞山民的话语司马徽不由得笑了。
“德操你难道就不担必……”
“担心什么?”
司马微笑道:“此必孔明之计,倒也算不得出奇。
刘玄德入荆州以来,对荆襄早有窥视。只看刘景升数次试图招揽,他却始终未称臣便可看出端倪。此前积极在南阳发展,却又突然间放弃宛城,退守樊城,其图谋必然不小,不足为奇。”
庞山民冷笑道:“我却忘了那孔明乃出自水镜山庄。”
“山民,孔明虽求学我门下,却也是你庞氏之亲……不过,你放心,这件事并没有你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孔明兵行险招,确是一着妙手。然则那蒯异度又岂是等闲?你难道没有发现,蒯异度至今仍未出现,必然有所安排。依我看,今日景升公的丧祭怕要有些热闹了。”
话音未落忽听州廨院墙外,传来一声鸣镝响。
庞山民脸色顿时一变,连忙拉着司马徽,往偏厅走去……大乱将起,还是先顾好自身为妙。
且看这双方,最后究竟是鹿死谁手!
一连串的鸣镝响,回荡在襄阳上空。
正负责清剿城中悍匪的王威,顿时动容。
果然是有计划的行事……是谁?他脑海中,骤然浮现出一张极具亲和力的面庞,眼中闪过一抹寒意。
“刘备!”
他大叫一声连忙招呼身边亲随:“传我命令,立刻关闭城门请德珪调派兵马,于东门集结……刘备欲谋荆襄,断然不可使其成事。”
刘备就驻扎在襄阳城东门外。
一旦他要夺门,必然是在东门发动攻击。
随着王威一声令下,四门兵马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位于襄阳北门的荆州兵在接到了命令之后,旋即赶赴东门。如此一来襄阳北门的兵力,也随之变得空虚起来。城门缓缓的关闭,引得北门内外,一片骚乱。
“为什么不让我们出去?”
“为何要关闭城门?”
正要进出襄阳的行人,立刻闹将起来。
守卫城门的门伯,连忙下令,镇龘压闹事的百姓。
可他们这一动手,便激起了那些百姓的火气。许多人大声呼喊,与门卒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而在人群中,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猛然从身旁的马车上,抄起一杆丈二银枪,而后从肋下拔剑,斩断了拴马的绳索,翻身上马,便冲进了城门卷洞。只见那丈二银枪舞动,幻化出万朵梨花,银枪吞吐,数名门卒顿时倒在血泊之中。那男子催马,口中发出一声暴喝。
“常山赵云在此,拦我者,死!”
刹那间,人群中冲出数百人,有的顺着城门驰道往城楼上冲,有的则随着赵云,冲进了卷洞。
车此同时,北门外也传来了一连串的鸣镝声响。
紧跟着,从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站在城门楼上的荆州兵,举目顺着声音看去,就见远处浓烟滚滚,似有千军万马,正朝着襄阳北门逼近。荆州兵吓得魂飞魄散,连忙大声呼喊:“敌袭,有敌袭!”
城门内外,顿时骚乱起来。
城外的百姓往城里面跑,城里的百姓,则四散奔逃。
赵云守住了城门,大枪翻飞,将上前阻拦他的荆州门卒挑于马前。一边冲,他一边大声呼叫。
就在这时候,却从卷洞旁边的门房里,唰的窜出两道人影。
那两人距离赵云尚有七八步远,两支钢弩,夹带着撕裂空气的历啸声,迎面向赵云飞来……
赵云忙舞枪拨打,崩开了钢弩。
而两名军卒却不理睬赵云,反而顺势冲进人群,朝着那些正在厮杀的白眊兵扑去。两名军卒身披软甲,手持利刃,脚下灵巧万分。在人群中腾挪闪躲,利刃吞吐,犹如两道鬼魅一般。
赵云吓了一跳,忙拨转马头,想要追杀对方。
可是,这卷洞的空间实在是太过狭小。跟随赵云的那些白眊兵,拥堵在卷洞之中,令赵云难以施展开来。城外,刘备的兵马越来越近,两名门卒,正拼死想要关闭城门。赵云心中大怒,干脆放弃了先前那两个荆州兵,舞枪而上。就在时候,从卷洞门房里,又冲出一人。
来人一手持刀,一手执盾,眨眼间就到了赵云跟前。
闪身错步,躲开了赵云那鬼魅般的一枪之后,顺势旋身而动,手中盾牌随着身形的转动,夹带着万钧之力,呼啸着横击而出。赵云刚想要拨马闪躲,那人手中的盾牌,已狠狠砸在马脖子上。
1...366367368369370...4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