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官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怎么了东东
然而,让杜洪波沒有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一天一夜时间内,他竟然沒有收到任何刘飞找了专家学者的信息,一直到下午辩论会召开之前半个小时,他依然沒有收到任何的信息,这种情况让杜洪波感觉到十分不解。他绝对不相信刘飞会不请帮手,要知道,自己这边光是专家学者就请了十个人啊,刘飞就算再沒有准备,请个三四个來助阵肯定是沒有问題的,但是他愣是收集不到相关的信息。
下午3点,凯旋大酒店会议室内,花团锦簇,彩旗飘飞。会议室内悬挂着红『色』横幅:欢迎市委领导前來参加本次研讨会。在会议室的一角,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们早已经架设好了摄像机等设备严阵以待,以确保以最佳的角度和状态报道本次研讨会。
由于本次研讨会采取辩论的形势,所以按照杜洪波的要求,会务组在会议室东西两侧各自摆放了15把座椅和桌子,而且所有座位对处于针锋相对的状态。[]官途2758
会议室西侧,所有专家学者以肖建辉、杜洪波、罗天强三人为核心向两侧依次排开,锋芒直指东侧。
已经3点5分了,刘飞和他的支援团队依然沒有出现,杜洪波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要知道,约定的时间可是3点10分正式开始,按照一般的规则,双方都应该提前十分钟做好准备啊,但是刘飞那边竟然一个人都沒有出现。
肖建辉皱着眉头看向杜洪波说道:“老杜啊,你和刘飞说清楚时间沒有?该不会刘飞因为忙碌把今天的研讨会给忘了吧?”
杜洪波连忙摆摆手说道:“怎么可能忘了呢,时间可是我们双方共同敲定的,还是他提议的呢,就连地址都是他提议的,他不应该会忘了,要不这样吧,我现在给他打个电话提示一下?”
肖建辉脸『色』有些难看的点点头。
杜洪波拿起手机刚刚拨出去,便听到一阵手机铃声从会议室方面口处传了出來,与此同时,房门一开,刘飞带着满脸笑容步履从容的走进会议室内,一边往里走一边拿出手机。
看到刘飞走进來了,肖建辉和杜洪波全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们最担心刘飞爽约,戏耍他们一把,那样他们丢人可丢大发了。
刘飞拿出手机看到是杜洪波打來的,冲着杜洪波淡淡一笑:“杜秘书长,我沒迟到吧?”
杜洪波苦笑着点点头说道:“沒有沒有,刘书记,你的研讨团队呢?他们在忙什么呢?怎么还沒有出來?”
刘飞接下來的话直接让在场所有众人全都呆住了。
刘飞说道:“研讨团队?沒有啊,只有我一人而已,不过见证人我倒是请了一位。他马上就过來了。”
刘飞话音刚落,会议室房门一开,王康东手中抓着一只水杯满脸微笑的走了进來,随后指使着服务员重新搬了一把椅子放在了南侧中间的位置上,距离东边和西边的距离完全一致,不偏不倚,很显然,王康东似乎把自己放在了见证人的位置上。
对于王康东的突然出现,不管是肖建辉也好,杜洪波也好,他们全都『露』出惊讶之『色』,沒有想到刘飞竟然把王康东这个常委会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的中间派给请了过來,不过震惊归震惊,但是既然王康东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见证人的立场,他们也沒有什么可担忧的。
这时,杜洪波皱着眉头说道:“刘书记,你确定你沒有研讨团队吗?我们这边可是有十名专家教授啊,你一个人能够应付得过來吗?”
刘飞淡淡一笑,显得十分从容和自信说道:“人再多,也需要一个一个人的发言对吧?只要你们那边不一窝蜂的发言,我想我应该还是可以应付得了的。”
听刘飞这样说,肖建辉那边的专家教授队伍中立刻有很多人脸上全都『露』出不悦之『色』,在他们看來,刘飞一个人独身前來参加本次研讨会,很明显是对他们的轻视吗?如果说官场权谋他们自认为不是刘飞的对手,但是要说道理论研究和辩论,他们谁都不认为刘飞会比自己更专业。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各自有着自己独到之处的专家和教授啊。
这时,海明市政法大学的高级理论专家姚文峰撇了撇嘴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说道:“刘书记,看您今天孤身赴会,斗志昂扬,我的确非常佩服,您的确拥有市委书记的气魄,不过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今天的研讨会立场分明,主題分明,您一个人面对我们十个人的团队,恐怕是有输无赢啊。”
刘飞淡淡一笑:“你是姚文峰教授吧,据我所知你对三国演义有着很深的研究啊,甚至你还曾经参加过百家讲坛讲解你对三国演义中各自人物的见解,既然你那么了解三国演义,不应该不知道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吧,我虽沒有诸葛亮那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作为一个掌管海明市几千万老百姓的高级官员,对面你们十多位专家教授应该沒有怯场的理由和必要吧?”
姚文峰听完之后脸『色』就是一变,他沒有想到刘飞竟然知道他的姓名和研究领域,心中就是一惊。[]官途2758
其实,此刻不仅仅是姚文峰心中一惊,就连肖建辉、杜洪波等人心中都是一惊,他们谁也沒有想到,刘飞竟然知道和认识姚文峰,这让他们有些意外。
不过姚文峰作为熟读三国之人,自然思维敏捷,辩才极强,被刘飞点了一下之后立刻反击道:“刘书记,据我所知,有一些市委书记虽然辩才超强,但是也经常会出席因为处理一些事件不当,从而引咎辞职的先例啊。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把双刃剑,要是『操』作不好的话,很有可能会伤及海明市稳定的根本啊。如果真的要是出现了那种情况,恐怕到时候就不一定是引咎辞职能够解决的了。”
不得不说,姚文峰的确非常厉害,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下子就把刘飞『逼』到了死角上,直接强调后果,首先给了刘飞一个下马威。
听姚文峰说完之后,杜洪波脸上『露』出得意之『色』,这姚文峰不愧是自己非常看重的三位顶尖专家之一,一句话就能把刘飞『逼』上梁山。
此刻,就连王康东的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他沒有想到姚文峰面对刘飞竟然能够做到如此气势『逼』人,还真是厉害。王康东的目光不由得看向刘飞。
然而,让众人谁也想不到的是,此刻的刘飞不仅沒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更沒有摆出市委书记的架子來压人,他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嗯,姚文峰教授的话乍一听的确很有几分道理啊,尤其是你所说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好的确会伤人伤及的,但是如果我们因为他是一把双刃剑就弃之不用了吗?难道我们还是要想晚清王朝那样,西洋鬼子的洋枪洋炮都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我们还要高呼什么和解和平?还要高呼什么闭关锁国才能永保太平?姚文峰教授啊,既然你参加本次研讨会,说明你应该明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实施了吧,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地早就实施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而且他们都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他们在实施这个制度的时候,可曾经说过什么双刃剑不双刃剑的?难道你不知道他们实施这种制度所取得的成就吗?远的不说,就说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不也都实施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吗?难道你还想走过去在他们耳边说这个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对你们不好?你这种说法岂不是因噎废食吗?”
刘飞的话犹如一记响亮的大耳光一般,狠狠的抽打在姚文峰的脸上,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刘飞一个专注于组织人事工作的干部竟然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这么深入的研究,而刘飞的辩论更是相当厉害,寥寥数语便将姚文峰『逼』到了墙角,让他无法发出有效的反击。
此刻,王康东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暗暗的想到:“早就知道刘飞在大学时期曾经是北大有名的铁嘴钢牙,极有雄辩天赋,现在看來,传言不假啊,只是面对着由十名高级教授专家组成的辩论团队,刘飞真的能够取胜吗?”





官途 第2759章 舌战群儒(2)
姚文峰被刘飞这反驳之语气得脸『色』发白,一时之间却又找不出什么有效的反击手段出來。
就在这个时候,坐在姚文峰旁边的海明大学的教授陈长远冷静的站起身來,看向刘飞的目光中充满了不屑。他是本次辩论会中杜洪波所聘请的专家中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手,作为一名专家教授,他最看不得刘飞这样比自己还年轻的人如此嚣张,尤其是在他看來,刘飞之所以能够坐在如今这个位置,靠的是其背景,而不是真实才能,即便是媒体上报道了很多刘飞的才华,在陈长远看來那些大部分都是炒作,因为他认为,现在很多官员的政绩大部分都是靠媒体炒作炒出來的,或者是靠着虚构和造假或者是建设政绩工程建设出力的,所以他从心底里是看不起刘飞的。
所以,看到姚文峰一时之间无法应对,他立刻跳出來不屑的说道:“刘书记,你所说的俄罗斯也好,美国也好,其他的地区也好,他们的情况和我们华夏是不一样的,我们华夏有我们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就目前我掌握的资料來分析,就我们海明市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试行而言,我们华海明市至少有4个关键问題需要解决,第一个是维护隐私权的问題。我认为,官员同样是公民,享有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个人收入、家庭财产情况都属于个人隐私范围,强制公布官员财产,是对官员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实不可取。第二,即便实施了官员财产申报,这种制度所起到的监督作用也可能沒有什么效果。为什么这样说呢,实行财产申报制度,由官员个人提供财产信息,所依靠的还是官员个人的道德自律意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腐败的官员照样会隐瞒真实财产情况,人们照旧无法获得真实信息,监督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而那些老老实实申报自己财产的官员很有可能会成为对手打击和攻讦的对象,如此对比,肯定大部分官员都会选择虚报的。第三,监督成本过高。现在我们海明市的公务员队伍的人数在80万左右,而其中官员至少也有20万,如此数目众多的官员,其配套制度怎么不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如何建立?如何『操』作?这些都十分困难,立法成本与执法成本都太过高昂。第四,我们海明市立法条件不成熟。这四点原因就决定了我们海明市现在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条件根本不成熟,至少还需要十年以上的准备时间才能真正的开启试行的脚步。刘书记,你认为呢?”
听到陈长远接连说出4个理由來反驳刘飞,一直冷眼旁观的宣传部部长王康东心中暗道:“看來这一次杜洪波还真找來了几个能人啊,这四个原因如果刘飞不能驳倒的话,恐怕哪一个都能成为反对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利武器,让刘飞有力气沒有地方使。
刘飞听完陈长远的这四个理由之后,眉头也紧紧皱了起來,他不得不承认,陈长远所说的这四个理由看起來全都冠冕堂皇的,非常阳光,不管是论点论据都可以十分充分的提供出來,看起來很难反驳。不过宦海沉浮二十多年,刘飞什么样的场面沒有见过,他只是略微沉思了一下,便眯缝着眼睛看向陈长远沉声说道:“这位专家应该是海明大学的陈长远教授吧,据我所知,你是研究国内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学者,沒有想到,你对这个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这么透彻啊,你的四个理由几乎每一个都是在强烈反对试行这种制度,而且看你的表情似乎信心很足嘛,那么我现在针对你这四条理由逐一进行批驳。首先,阻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是公民权利吗?不是。你口口声声说什么保护官员的隐私权,但是你要制度,在法治国家中,权力与权利总是此消彼涨的;官员拥有权力,就必须以让度部分公民权利为代价,这才符合公平法则。任何人一旦掌握公共权力、拥有了利用权力为己牟利的机会,他就必须将自己的隐私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否则,失去了监督,便会滋生出各种腐败。最近一段时间以來,我们海明市接连出现多起腐败案件,这些腐败案件囊括了公安局、国土资源局、教育局、交警大队等诸多职能部门,这些都属于权力比较大的部门,虽然我们也有纪委和监察厅等单位作为监督部门,但问題在于这些部门的人手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监察到每一个官员和公务人员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要广开监督通道,而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扩充监督通道的办法。[]官途2759
第二,陈长远教授,你口口声声说什么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监督无效,表面上看起來你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实际上呢,美国、俄罗斯等国不是运转得挺好的吗?而且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实施的这种制度效果不是挺好的吗?你能够说这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监督无效?难道真的像你所说的,阻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吗?不是!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不是为了获得有关官员私产的真实数据,而是为了让公众与反腐机构更容易发现那些公开收入情况与奢华生活状态明显不符的“问題官员”。腐败官员隐瞒财产情况,更容易暴『露』自己!你口口声声说什么监督无效,官员自主申报就会产生虚报和瞒报的情况,实际上,由官员自己申报这不是制度的软肋,而恰恰是制度设计中的神來之笔。因为你要是瞒报和虚报的话,这部明显说明你心虚和有问題吗?反腐的时候一抓一个准。
第三,陈长远教授,你口口声声说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本过高,实际情况真的是如此吗?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是!你所说的官员数目太大不过是找理由夸大财产申报制度的实施成本而已,你的这种做法是属于是典型的“数字恐惧心理”,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來说明你这种说法的荒谬,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制度、高考制度所实施的对象复杂不复杂,人数多不多,但是我们国家的这些制度哪一个都沒有因人多而空转,恰恰相反的,这些制度实施的非常好,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口口声声说说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本高,但是你可制度,如果不实施,我们损失的将会更大,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数据披『露』,仅外逃贪官每年带走的国家资产就高达500亿美元,虽然这个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从一个侧面却反映了外逃贪官给我们国家财产所造成的重大的损失,如果能够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我们国家的总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即使反腐败成本稍微大一些,与收益相比却又是微不足道了。
第四,阻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出台的是立法条件问題吗?大错特错!我们国家早就颁布了相关规定,其中有两份关键的文件可以作为我们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依据,即1995年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和2001年发布的《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我们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沒有任何立法方面的障碍。我不知道陈长远教授你所说的立法条件问題到底指的是什么?官员财产申报并公示个人财产是国际惯例,是大势所趋,早实行比晚实行有利,早实行早取信于民,越早越主动。陈长远教授,对于我的论点,你认为如何?”
听到刘飞居然一条条的反驳自己的观点,一开始的时候陈长远还真沒有在意,在他看來,刘飞这样一个专注于人事工作和经济发展的干部,在官员财产申报这样带有一定学术『性』味道的辩題上,根本不可能和自己这样一个专注研究了数十年的学者相提并论,然而,当刘飞一条条的反驳完之后,陈长远的脸『色』却越來越苍白,他突然发现,刘飞不仅把他的论点批驳得体无完肤,而且自己很难找到再次反击刘飞的手段,这让他感觉到相当的憋屈,本來他准备了很多后手來应对刘飞的各种观点,但是他却发现,刘飞的每一个论点都直指自己那些论点的核心弊病,让他有心有力却使不出來。最终被刘飞气得双拳紧握吹胡子瞪眼却也只能暗气暗憋。
刘飞说完,整个研讨会现场顿时一片沉寂。
肖建辉和杜洪波等人全都眉头紧皱。他们谁也沒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刘飞竟然凭借一己之力,抗衡两大专家学者。
此时此刻,肖建辉、杜洪波、罗天强全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们请來的最顶尖、最权威的专家,范晓辉的身上。范晓辉可是享受特殊津贴的顶尖专家,在华夏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官途 第2760章 舌战群儒(3)
看到肖建辉、杜洪波和罗天强看來的目光,范晓辉知道这一次必须得自己亲自出马了。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刘飞不过是一个专注于政务的官员,但是他竟然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种偏向于理论『性』的东西了解得这么清楚,而且竟然能够接连驳倒两名专家学者。虽然刘飞表现出了超强的辩论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范晓辉看來,刘飞在这方面的见识依然带着一丝局限『性』,他直接『插』口说道:“刘书记,我只想和您谈一个问題,那就是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制度所带來的严重的政治风险。我相信你应该可以看得到,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存在着严重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财产申报制度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付出巨大的社会代价。我记得你之前曾经拿一些国家实施这种制度成功的案例來反击前面两位教授,这回,我也和你谈谈这个问題。实事证明,在一些国家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后,一旦较高级别的官员被查出问題,马上就会使民众对相关的领导层的信任产生质疑。在任何地方或部门首轮推行财产申报制度之后,如果真是不折不扣推行的话,极可能会引发一场强大的反贪风暴,造成政坛和社会的大地震。当年的韩国就很典型。想当年,在金泳三总统以身作则的大力推行下,一大批高官被迫辞职,数千名腐败的『政府』官员受到惩处,其中包括韩国国会议员、法院院长、市长、多个部门的长官、空军和海军总长等一大批高官显要。在这样激烈的反腐风暴中,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局面能否得到有效掌控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題。刘书记,我想这一点你应该比较清楚吧?韩国当年实施这种制度可是有着深沉的阵痛的。而如今国际形势如此复杂多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实施战略挤压和围堵,意图亡我泱泱华夏的贼子之心昭然若揭;而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对我国更是挑衅不断,趁火打劫之心已经不加掩饰。而朝鲜半岛战云密布,何解?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您却要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岂不是给这目前火爆的局势火上浇油吗?这并不符合我们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啊。对我们海明市來说也并沒有好处。”
说道这里,范晓辉稍微顿了一下,又语气铿锵的说道:“刘书记,你仔细的想一想,一旦人民群众发现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之后,现实中有些官员拥有巨额不明來源部门的财产,这就会与多年來我们所宣传的干部廉洁奉公的观念形成极大的反差,那么,在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差距日渐增大、贫富两极问題日渐突出的情况下,会不会引起一些社会的震『荡』呢?这是你要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极其现实的难題。
另一方面,我们当前干部队伍因为级别、地区、领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收入差别,那么,当官员进行财产申报后,就可能会在相当一部分官员由于对类似位置却不同收入产生心理失衡,这也是实施『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面临的一大难題。同时,一旦施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管申报主体延伸到何种程度,如果财产申报制度仓促出台,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政府』官员进行个人财产大量转移的情况。到时候,将会有诸多的资金快速流向国外,挖空我们海明市的财富。我想请问刘书记,这些问題您都考虑了吗?是,我们大家都承认如果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可能会再防治腐败的问題上起到很有效的作用,但是试行这种制度的风险会有多大?这种风险我们海明市能够冒得起吗?刘书记,我奉劝您一句,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虽然我知道您是一位杀伐果断的领导,但是您总不能拿着我们海明市上千万老百姓的身价幸福來为您的政绩铺路吧?是,一旦成功了你将可以获得极大的政绩,甚至你们整个市委班子都能获得极大的政绩,但是万一要是失败了呢?那种哀鸿遍野的惨痛后果由谁來承担?到时候是不是又得由老百姓來买单呢?您一直口口声声的强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是您这样的行为算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吗?据我所知,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你们市委班子内部也有着不少的反对声音的?难道您真的认为他们是害怕承担责任吗?错了,他们这是为了海明市老百姓着想,是为了海明市大局的稳定着想。刘书记,您应该醒醒了,我们海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我们是华夏对外开放的窗口,我们海明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的形象,我们海明市的确需要快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代价來展开的。刘书记,您醒醒吧。”
当范晓辉说完这番话,会议室内先是一阵沉默,随即那些专家群体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就连肖建辉、杜洪波、罗天强三人也全都跟着鼓起掌來。他们全都意识到,范晓辉这一次的发言几乎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几乎每一句话都紧扣着刘飞的为官原则,指责刘飞违背了他自己的为官原则。最为重要的是,范晓辉并沒有像之前两位教授一样,直接就对刘飞进行反驳,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先承认刘飞的观点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却通过自己的论述,把这种可『操』作『性』逐渐的抹杀了。不愧是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的确是牛啊。
此刻,一直坐在旁观席上的王康东听到范晓辉的这番论述之后心中便是一凛,一股股凉气从心底深处升腾而起,他不得不承认,范晓辉的这番话让他有些心惊胆战的,听完范晓辉的这番话之后,他对刘飞坚持在海明市试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场和初衷以及结果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作为一名海明市的高级官员,王康东具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他非常清楚自己身在常委的位置上,必须要对海明市的大局和利益负责,他希望看到海明市快速发展和壮大,不希望看到海明市在危机之中寻求机会。所以,王康东的眉头渐渐皱了起來。[]官途2760
1...11221123112411251126...12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