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张沁儿露出一个苦笑,没有半分诚意的说:“是是,就等着你罩着我了!”
郑成凯哪里看不出她是在敷衍,顿时气的哼声不理她了。
两个人各有心事,一路竟然默默无声,直到走到山脚下遇到福儿和黄小丫在放牛玩耍着,才反应过来已经到村子里了。
“姐,郑哥哥。”福儿跑了过去,她头上带着一个用柳枝和花卉编织出来的花环,随着福儿的动作一晃一晃的,很是清晰好看。
“很好看啊,自己编的?”张沁儿笑眯眯的摸了摸福儿肉嘟嘟的脸蛋。
福儿摇了摇头,指着黄小丫,说:“是小丫姐编的,小丫姐的手可巧着呢!一点也不比二虎哥差!”
“小丫的确很厉害。”张沁儿善意的朝黄小丫笑笑,虽然是福儿和黄小丫一起玩,但其实大多都是黄小丫在照顾福儿的,对于这点,张沁儿就很感谢她。
黄小丫害羞的低垂着头,嘴角微翘,无声的笑着,普通无奇的侧脸却有着一股恬静的感觉。
时间已经不早,金乌坠西,垂挂在树枝上头,橘黄色的光芒染红了附近的云彩,如鱼鳞般的云朵层层叠叠,却因镀了一层金光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彩。
此时的村庄并不宁静,孩子们在外头撒野乱跑着,大人们都在地里挥舞着锄头,不时低声交谈几句,只有几户人家的烟囱开始升起袅袅的青烟,昭示着他们家吃饭格外的早。
张沁儿转头看着郑成凯:“今天你在我家吃晚饭吗?”
“不了。”郑成凯摇了摇头,说:“我原本只是想随便走走,都没有和我娘说过要出门的,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你下回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跟着我的那些人,别自己一个人犯傻。”
张沁儿无语,非得在福儿和黄小丫的面前重新提这件事?也就是在刚才不久,张沁儿才知道郑成凯从大牛他们口中知道上次的事情之后,又带着一批人把那四个意图玷污张沁儿的猥琐男人暴打了一顿,深刻的让那些人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
不耐烦的挥挥手,说:“知道了,你赶紧走吧,待会天就黑了。”
只说天黑,没提城门会关,那是因为郑成凯这个县城官二代还是有点小权力的。
郑成凯不计较她那不耐烦的态度,翻身上马,那姿势帅气的很,令福儿和黄小丫立刻投来崇拜的目光,让某人得瑟的轻扬着头,嘴角噙着一抹得意的笑容。
“我走了。”马背上的男人高高在上,英挺的眉目逐渐成熟稳定起来,张沁儿抬眼看着他,一时间竟然产生一种陌生感了。
“驾!”郑成凯手拉着缰绳,双腿一夹马肚,手中的马鞭也挥动着,一人一马快速的朝村口走去,骑马可比赶牛车驴车快的多,一眨眼整个人就消失在村口,身影被茂密的树林给遮挡住了。
目送郑成凯离开,张沁儿收拾了心情,看着福儿她们说:“你们再玩一玩还是回去了?”
福儿立刻说:“回去吧,大黄也吃的差不多了。”
上前解开大黄的绳索,福儿朝黄小丫说:“小丫姐,我先回去了,下次再找你玩。”
“好的,我也正要回去煮饭呢。”黄小丫柔声回答,也上前把自己家的牛牵了过去,两个小伙伴挥手道别之后,各回各家。
一路上福儿叽叽喳喳说着村里孩子们间的事情,谁和谁又好了,谁和谁又发生矛盾了,上回玩游戏谁又吃亏了,谁胆子小吓的哭了之类的。
小屁孩的事情张沁儿向来不管的,但是也不会阻止福儿说,时不时还会帮着分析几句,福儿的年纪还小,可以和那些孩子们再玩两年,过两年之后,就算张沁儿愿意让福儿轻松自在,杨氏也不会再让福儿这般随着野性子来了。
这个时代终究是对女人残酷严厉了一些,年纪一到,各种道德压力束缚上身,令人无法摆脱。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37.第237章 :对福儿的教育
回家的路上就看到杨氏拿着锄头在自家荒地干活,这些荒地开垦的晚,都是为了就近种红薯用的,并且荒地容易长野草,就算给地施肥,大多养分也被野草获取了,所以时不时就得除草翻地,而那些草也是有用的,正好顺手丢到池塘喂鱼。
这段时间由于张志仁要帮张老头干活,所以杨氏越发忙了,家里家外一把抓的,张沁儿见杨氏忙的很,自觉承担起做午饭和晚饭的责任,至于早饭杨氏起床时就顺手煮一锅粥出来了。
“娘,晚上吃什么?摘菜了吗?”张沁儿大声问着,时间不早了,该准备晚饭了,但是如果没有摘菜就得摘菜再回去。
“还没有,黄瓜和辣椒都可以吃了,还有一些青菜,你看着办吧。”杨氏停下锄头,顺势擦了擦脸上的汗。
张沁儿应着,先让福儿把牛牵回去,自己则提着篮子往菜园走去,菜园种的种类还挺多的,豆角茄子辣椒丝瓜黄瓜等等都有,可惜现在还有很多还是生长期,还未开花结果,能吃的只有那么几样。
辣椒长的算快的,种下去一个月就开始开花之后就会结果,一直到十月份才会渐渐枯萎死去,足足能够吃上大半年了,所以张家种了三分地的辣椒,吃不完的则晒干收藏等着冬天再吃。
张沁儿提着篮子先是摘了今天晚上需要用的辣椒之后,又到旁边摘下两根水嫩嫩的黄瓜以及在地里拔了一些青菜,随即打量着其他的菜蔬生长情况。
丝瓜种在菜园子的边角,藤蔓顺着篱笆生长着,宽阔的绿叶和黄色的花卉装饰了普通无奇的篱笆,刚生长出来的丝瓜如筷子般大小,顶端还挂着黄色的丝瓜花,水嫩嫩的样子,一看就还得过一段时日才能够摘来吃,丝瓜的旁边栽着一簇扁豆,茂密的藤蔓缠的密密麻麻的,偶尔有几朵粉紫色的菜花,但是扁豆却不见一个。
菜园子除了日常需要食用的菜蔬,还有西瓜和香瓜,种的并不多,但是足够一家人吃一个夏天的,此时藤蔓中也只看到黄色的花,却不见半个小瓜长出。
提着一篮子的菜,张沁儿朝家里走去,福儿早已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正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笑着说:“姐,我帮你烧火吧!”
“不用,你去看《千字文》吧,今天的十个大字写了吗?”张沁儿不会逼福儿过于早熟承担家务,也不会想着培养一个才女出来,但是基础的识文断字还是要会的。
福儿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那小模样很是可爱:“原本白天想写的,但是帮着鸭子捉蝗虫去了……我这就去写!”
看着张沁儿渐渐变色的脸,福儿忙丢下一句,朝房间走去,她的房间也有一个书桌,上面放着一些启蒙的书籍和笔墨纸砚,不过福儿是练笔用的,纸都是张志廉的作坊生产出来的,墨更是简单方便的墨汁。
窗边的光线还不错,福儿利落的找出需要用的纸墨,然后开始端正坐姿开始写字,这字写的就是《千字文》中的,每天十个大字,一直把这本书抄下来为止,而里面的字福儿早已经会认了,只不过现在她还小,就算会认了,还得每天看一次,默写一次,直到真正的熟了之后,再换下一本书。
这样自然是教不出一个才女的,但是基础知识却会很巩固,张志仁也是很同意这个法子的,闲暇时也愿意和张沁儿福儿几个说文解字一番。
写毛笔字可不能随便,必须一笔一划,写的十分端正才行,这些字到时候都要给张沁儿或者张志仁检查的,所以福儿不敢轻忽,等写好字,又把《千字文》看过一遍之后,这才出门。
此时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下去了,张家的厨房青烟袅袅,大锅里煮着米饭,热气中夹杂着米饭的香味。
趁着煮饭的空间,张沁儿则快速的洗菜切菜,又拿出三个鸡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搅拌着,这是打算做辣椒炒蛋用的。一切虽然忙碌,却有条不紊,福儿想帮忙都没法子帮忙了。
不过她硬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活,那就是拿起地上摆着的一盆子淘米水,清脆的嗓音欢快的说:“我去倒牛粪上去!”
“嗯,慢些倒,别一下子倒多了。”养地龙需要养分和水份,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倒太多水,这个尺度张沁儿和杨氏都能够把握,因为福儿还小,不免吩咐两句。
福儿应着,先是把淘米水浇在牛粪堆上,又把洗菜剩下的水拿去倒在花卉果木上,院子角落种的那几株葡萄经过一年的生长,根茎已经大了不少,藤蔓缠绕着竹杆,枝叶也茂盛的舒展着,再过两年就该长葡萄出来了。
等张沁儿和福儿把家里的这些杂事做好,杨氏就扛着锄头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些红薯藤,这是翻土地的时候不小心弄断的,可以剁碎喂鸭子吃。
“娘,你洗洗手先歇息会,要是累的话那些南瓜冬瓜就先别管了,反正它们长的糙,野草都没有它们茂盛呢。”冬瓜南瓜的确是非常好种的东西,结的瓜又大,所以一般人家都不会给好土地让它生长,都是随便种在田坎边上或者坡地上,这次开垦的荒地除了种红薯那就是种冬瓜南瓜了。
忙碌了一天,杨氏也颇觉累的很,把锄头放下之后就到厨房洗手,看到张沁儿已经开始洗锅炒菜了,不由得说:“还是我来吧。”
“不用不用。”张沁儿忙赶人,吩咐福儿和杨氏去堂屋坐着休息,福儿乖巧的说:“娘,我给你捶肩吧。”
“我才不要呢,省的捶习惯了,哪天没的捶的这骨头就一天到晚的痛,娘才没有这么娇气。”杨氏笑着,看着两个懂事的女儿,忙碌一天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娘几个说了一会闲话,张志仁就从院门走了进来。
一进门张志仁就说:“明天我就不要去那边帮忙了,秀英你明天休息一天,地里的活我来做。”
“怎么不要去做了?大哥大嫂愿意干?”杨氏诧异的问着。
张志仁先打水洗了手,才摇了摇头说:“不是,爹的身体好些了,他就不让我干了。”
“爹的身体真好些了?前些日子不还说头晕晕的没力气吗?”张老头上了年纪,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杨氏也不免担忧。
“看着是好些了,爹说我们庄户人家都是劳作惯了,总躺着身体才会越来越差,我想着也是,一般浇水的活他还是能够做的,想来大哥大嫂他们也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让爹做。”说话间天色已经全部暗了下来,后院的鸡早已经抱窝,安静的呆着。
张志仁拿着一只点燃的蜡烛先是去后院看过一圈,然后确定后院的门是不是关好了,再把前院的门也关好,这才把蜡烛放在堂屋。
柴火大锅炒菜十分的快速,锅子大,受热快,不多时张沁儿就把准备好的菜一一炒熟了,让福儿端去堂屋,自己则负责善后,再把放在厨房的蜡烛也一并拿到堂屋中去,有了两只蜡烛之后,整个堂屋显得异常的亮堂。
灯影晃晃,橘色的光芒显得十分的温暖,光影交错,给人一种不同于白日的感觉。
吃过饭,厨房里的热水已经好了,张志仁先洗澡,洗过澡之后他还得去池塘小屋守夜的,杨氏原本有些话想和张沁儿说,但是累了几天,身子骨也没有半分气力,想着以后还有时间也就不多说,洗澡之后自去睡去。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38.第238章 :体贴
第二日时因为张志仁不需要去帮张老头,家里的活果然轻松了不少,杨氏就把一日三餐又负担了起来,说是怕张沁儿做久了饭菜把手弄粗糙了。
大清早的,东边的一轮红日便昭示着今天会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张沁儿起床之后站在自家院子里左右扭动着,舒展着筋骨,门外时而听到人声,都是那些从张乐儿家买乌桕蚕种的人,自从养蚕之后,他们一天就得背着竹筐到乌桕林走一趟。
乌桕树哪里都有,但是就以这边的乌桕林最多,为了挑选最好的叶子,这片乌桕林自然最受欢迎了,为此张乐儿有些闷闷不乐。
让她不开心的原因无外乎就那么几个,张沁儿连猜都不用猜。
这不,张乐儿一脸忧伤的说:“去年我家养蚕的时候,我娘舍不得这片乌桕林,都是到更远处摘的乌桕叶子,现在她们倒好,一个个都这么方便。”
“……”张沁儿无语,那会儿乌桕林放了不少蚕好不好?现在既然没有放蚕养了,有近的何必跑远的?
张乐儿独自说了几句,见她不答话,也觉得无聊,转了转身子,忽然提议:“我们去田家看小姑姑吧,现在都显怀了。”
这个提议不错,虽然都住在一个村子,但是也不是天天能见的,于是张沁儿和张乐儿一块儿朝田家走去。
刚走到田家门口,无意外的听到锯木头的声音,只要张志廉的软纸还在生产,田家这边的盒子就会一直生产。
虽然软纸的盒子可以一直反复使用,布套什么的更是大户人家可以让绣娘仔细的做,但是这些基本需求还是有必要的。
进了田家之后,田老三却说:“你小姑姑回娘家去了。”
张沁儿不疑有他,转身就要走,苗氏却笑着走了出来,说:“昨天他去县城买了好些红枣莲子的,今天就巴巴的让媳妇做孝顺女儿去了。”
田老三瞪了瞪他二嫂,不满的说:“哪里?还不是今天要锯木头怕她听了耳朵不舒服吗?”
“啧啧,锯个木头都怕你媳妇不舒服了!咋的不怕你大嫂和我不舒服呢?哦,还有你爹和你侄子,就没有见你体谅我们。”这话苗氏是笑着打趣说的,丝毫不显得刻薄,田老三却躁红了脸,嘟嚷着:“我早就说要僻一块空地,像张家那样弄个木匠作坊出来,还不是爹说咱家院子大,没有必要吗?”
提到田老头身上,苗氏就不再打趣了,她看着张沁儿笑着说:“那青梅还没有做好,得等等再送你一坛。”
张沁儿不觉笑着说:“瞧婶子说的,好像我是专门来讨东西吃的。”
张乐儿却不依,心想张沁儿什么时候和苗氏走的这般近了?
故意嘟嘴说:“怎么婶子给沁儿却不给我?这不公平!”
苗氏看了她一眼,淡淡的说:“那青梅酸的很,要不是你小姑姑想吃酸的,我都不愿意做的,到时候你且吃一颗,要是还能吃第二颗,我便再给你做。”
张乐儿听了这话,明明没有吃那青梅,却觉得口中有一股酸意,酸的鼻子都皱了起来:“这么酸啊?那我还是不要了。”
她最怕吃酸的了!
说完还不忘抛给张沁儿一记同情的目光。
张沁儿眉峰挑了挑,似乎在无声的说:“长者赐,不敢辞。”
苗氏要出门洗衣裳,正好一块儿走一段路,三个人说着闲话,等走到岔路口的时候就各自分开了。
到了张家老宅的外头,就听到里面传来女子说笑的声音,正是张贞娘和张莲儿。
进了院门,张乐儿眼睛一瞟,就把里面的情况看进眼中,发现连氏和谢氏她们都不在,于是笑着和张贞娘张莲儿打招呼:“小姑姑,莲儿姐好,爷爷呢,怎么不在家里休息?”
问张老头不在家里休息,那简直就是明知故问了!张沁儿偏头看了她一眼,心中无奈,知道张乐儿这是想刺一刺了。
只不过现在只有张贞娘和张莲儿在,有些话实在没有必要说的难听,省的把彼此的情分说没了,于是暗地里拉了拉张乐儿的衣襟。
张莲儿站了起来,说:“沁儿乐儿来了,爷爷在外头做事呢,他身体好些了不少。”
然后从堂屋搬了一根长椅过来,长椅是庄户人家必备的,宽不过五寸,却有半米长,足够坐两三个人。
张沁儿和张乐儿坐下,先是问了问张贞娘的情况,张贞娘已经怀孕六个月了,肚子鼓鼓的,因为吃的好,整个人看上去圆润了许多,面色也是极好,白里透红的。
张贞娘的性子原本就是恬静柔美型的,现在即将做母亲,更是温柔了不少,一开口,声音都软软糯糯的:“我挺好的,怀着他也不觉得苦。下回三哥回来时再让三哥给看看,不过村里的大娘都说不错,用不着担心。”
这个时候生过许多子女的大娘们基本上就是半个准稳婆了,他们的知识并不科学,但是有偏方做后盾,从怀相中、或者胎梦中就能够看出是男是女,从面色中就能够看出是否健康之类的。
张莲儿挺为张贞娘开心的,她们两个人年纪一般大,一块儿长大,感情自然非比寻常,笑着说:“奶奶还说这回小姑姑怀的是男孩子呢,说是肚子尖尖的,一看就是怀男相,何况小姑姑还喜欢吃酸的,都说酸儿辣女,肯定就是男孩子了。”
这年头没有b超还真不好说是男是女,听说有医术高明的大夫把脉就能够知道是男是女,不过张志礼很谦逊的说他把脉不能完全准,多少会有一些小偏差,所以很少会打包票告诉别人孩子是男是女。
“那好啊,真是恭喜小姑姑了。”张乐儿笑着恭喜。
张沁儿则说:“虽说生男孩子好,但是女孩子也不错,都说女孩子是娘亲的贴心小棉袄,乖巧好带的很呢,我看不管是男孩女孩只要健健康康的就很好了。”
“那也是,说起来女孩子还真好带呢,你们几个小时候都挺让人省心的,还有甜儿那孩子也是。”张莲儿以过来人的身份发话,遭到张乐儿鄙视的眼神,你也没比我大几岁呢!
张贞娘没有做声,她动作轻柔的抚摸着肚皮,心里满是欢喜,她也曾经问过田老三,问他希望是男孩还是女孩,结果田老三那个粗人居然说随便!
这哪能随便!张贞娘想起连氏以往对她说的那些话,心里暗暗的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是一个男孩子啊!只有这样她才能够在田家活的更有底气!
姐妹间说了些话,就各自散去了,毕竟大家手里头都多少有些活要做,今年张乐儿家养的蚕少了许多,所以张乐儿倒不用帮忙,只要每日做些绣活换钱就行,地里的活更是不用她管,相比起来张乐儿的日子可过的比张沁儿悠哉多了。
可是张沁儿会羡慕吗?她不反感做针线,觉得这是必备的生活技巧之一,但是一天到晚闷头做针线还真不是她想要过的日子,她宁可这样忙里忙外的,让自己的生活的自在、又实在。
走到池塘的时候,张沁儿也和张乐儿分别了,池塘边上养鸭子的地方用篱笆围城一个很大的圈,防止鸭子跑远了去,围篱笆的时候,大家在用树枝还是用木槿树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沁儿和福儿是美学派,都认为木槿树好养活,又会开花,围成一片十分的好看。
而实用派的张志仁和杨氏则说现在插木槿树太晚了,再说还得两年的功夫才能够长成需要的大小高度,还是用树枝方便许多。
于是实用派占了上风,张志仁忙碌了两天就砍了一堆大小适合的树枝,又用两天的功夫才把这个巨型的篱笆给围了起来。
饶是如此张沁儿和福儿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她们从山里砍了一些木槿树枝,插在篱笆的后面,且等几年这些木槿篱笆都长成一片的时候,那才好看的很呢。
回到家门口,就看到杨氏正拿着小锄头在挖地龙,之前杨氏要忙地里的活,要喂养鸭子,挖地龙这种耗费时间的活她都好几天没做了。
张沁儿上前帮忙,杨氏就让她来挖,自己则去捡地龙,足足捡了两个竹篮,这才把挖开的粪堆又重新堆好,杨氏提着两篮子地龙,打算一篮子用来喂鸭子,一篮子则用来喂鱼。
杨氏不让张沁儿碰地龙,张沁儿就顺手扯了一些嫩绿的草,到时候好丢到池塘里给草鱼吃。
这次养的鱼大多都是草鱼和鲤鱼以及鲶鱼,都是很好养的,就是那些大闸蟹和青虾,张沁儿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这样胡乱养是否能够养的成功,现在蟹苗虾苗早已经放入池塘,不把水放空了,她也不知道那些东西的生长情况,只能耐心的等待着,反正她能做的,都已经做好了。
地龙被洒进水里,激起细小的水花,很快又沉了下去,让人看不到踪迹,喂鱼总没有太多的成就感,不像喂鸭子,只要把地龙倒在食槽里,一大群鸭子立刻嘎嘎叫着过来抢食,那场面才让人高兴呢。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39.第239章 :征兆
一连好几天都是晴朗的日子,天气也越来越热,杨氏趁着中午有空带着张沁儿和福儿和冬天的被子衣裳都搬出来晒一晒,去了潮气之后,就该放进柜子中收着了。
而大家身上穿的早已经是夏天的薄衣裳了,人一劳作,身上的汗就止不住的流,这可苦了地多的人家了,因为天气炎热,土壤水分蒸发的快,必须每天早晚都要浇水一次,凭白让人忙碌了许多。
崔家兄弟也让人带了口信给张志仁,说林子村的那些地出了一些小问题,这问题自然就是用水了。
先前从赵家买的那二十亩地都是极好的,除非大旱,不然是不需要担心用水问题,但是后面从老秀才家买下来的那些坡地的情况就不太好了。
饶是坡地种的都是耐旱的大豆和红薯,但是现在正是生长的季节自然也要保证它足够的水分才行。崔家兄弟自认是勤快的人,每天都殷勤的去地里干活,锄草、浇水、施肥一样都不落下,但是眼看着已经进入六月天,而天气一向晴朗,丝毫没有降雨的打算,坡地的干旱最先出现端倪。
崔家兄弟怕影响今年的秋收,这种事情自然不会隐瞒东家。
这日横竖家里的活都大致差不多了,而前些日子因为要帮张老头干活,张志仁也挪不出时间去林子村那边看情况,听到崔家兄弟的带话之后,立刻就打算亲自过去看看。
正把驴车准备好,张沁儿就眼尖的看到了,她也想亲自过去看看情况,于是快速的说:“爹,我也一同去。”
张沁儿去,张志仁倒是无可无不可,他虽然不喜欢张沁儿这般抛头露面,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个女儿的确是很聪明的。
1...126127128129130...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