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冯氏自然也是心动的,哪个人不想拥有大片良田,不想成为大地主呢?
她按捺着心动,脑海中则在盘算着家里有多少钱,能够购置多少地。
张志礼的工钱每个月除了生活花费、还有定期给张老头连氏奉养银子,其余的都交给冯氏掌管,这些钱她可以自由支配。
再加上一年到头养乌桕蚕和刺绣的钱,冯氏也算是小小富婆了。
略作思考之后,她就毅然决定了,趁着大家还不知道这事,赶紧选几块好些的地买下,于是她点了点头说:“我家的钱银不多,买也买不了多少,不过我也不请长工,买多了也种不了,就买上一些吧。”
张乐儿的眼珠滚动着,这会儿也赶紧说:“娘,我的私房钱你也拿去买地吧!”
张乐儿做的绣活钱都是她自己拿着的,除了花钱给自己添置一些首饰外,她还攒了十两银子呢,十两银子不多,但是也能够买上两亩一般的地了。
冯氏笑着点头:“好,到时候就写你的名字,以后给你当嫁妆。”
“娘,就会逗人家!”提起嫁妆,张乐儿脸上浮现一抹娇羞,低垂着头。
杨氏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也高兴的很,就和张志仁说:“咱们也得赶紧把地给选好,早买早放心。”
“这个是自然了,我待会再出去转转,看下地的情况和位置,等决定了,就去和田叔说一声。”又偏头看着张沁儿,吩咐着:“你上回让你黄叔去别的村看地,可得和他说一声,省的到时候他又给你看好了。”
张沁儿却不担心这个,因为早在田老头成功当上里正后,张沁儿就绝对相信田老头会把这事办好的,所以早就和黄大安说了,要他别再看其他地方的地了。
只一天的时间,张志仁就把要买的地选好了,并非是连成一片的,而是分开的,一片是五十亩,全部靠近河边,水渠也经过,是用水条件很好的水田,这几块地不但自然条件好,也是先前张家老宅和罗思恩家租佃过的地,耕种作物时,用的肥料足,所以土地的肥力也比较好,另外一块是二百亩的地,虽然也属于水田,但是这片地水利条件一般,土壤条件也一般,定价上会便宜些。
那五十亩比较好的水田,自然依旧用来种植水稻的,其余的二百亩地就全部由水田改造成旱地,用来种植甘蔗用的。
张沁儿家并没有把所有的好地都买了去,比较好的水田还是剩下许多,这是留给田家和张家老宅买的。
不到两天的时间,张沁儿家、田家、张家老宅那边就已经把富足村大部分地给吃下去了,田老头在核对账册,桌子旁堆放着三个包裹,里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我们村里的地,衙门里都是清楚的,这次允许买卖官田,也给我们定了价,最好的水田是按照八两银子一亩,稍次的七两银子,那些水利条件一般的,就是六两了,最次的是五两。”
田老头把话说完,停顿了一下,看了眼坐在对面的人:“水田的价钱比起旱地是要贵上一些,虽然我们村的都是荒地开垦没几年的,但是如今衙门里也缺银子,这个价钱是定死不动了。不过所对应的亩数得我们自己说了算。”
田老头微微一笑,这就是一个空子了!他可以把最好的水田定一百亩,也可以只定五十亩,波动都是由他掌握。
“价钱我们都知道了,田叔你看看我们选的地都对应什么价位就好。”张志仁说话了,坐在他旁边的是张志廉。
张志廉自然也是村里有钱的人家之一,造纸作坊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每日的进账不少,这次他也很大手笔,打算买下一百亩地。
“我看过了,志仁你家选的五十亩水田那是最好不过的,只能算八两银子的。”
张志仁早就知道了,不过因为那地方的水利条件实在好,就算是旱灾也能够保下部分粮食的,而洪灾也不会轻易漫到那里去,所以他不想放弃,八两就八两,于是说:“这个没问题。”
“其余的两百亩倒是可以算六两银子的,你三弟家选的那二十亩也算不错,不过我给你算五两银子的好了。”田老头笑着说,这又算是送了一个小人情了。
张志仁点了点头,自家选的地这个价位和他之前预算的一样,不过冯氏的地的确算是承了田老头的人情了。
张志廉也沉不住气了,问着:“田叔,那我选的呢?”
田老头翻动着账册:“你选的那一百亩可算八两的,但是咱们都是亲戚,就算七两好了。”
张志廉也喜欢选好地,之前他家租佃的地也想一并买的,可惜被张志仁抢先一步了,只好买下旁边的那一百亩,也算是很好的地。
虽然张志仁抢了自己看中的,不过也因此少了一两银子一亩,张志廉暗地里算了算账,觉得这样也划算的很,于是就把那点对张志仁的不满给放下了。
“田叔,那你看中哪些地了?不会被我们抢先了吧?”张志仁很是担心这点,他没有想到张志廉会把最好的地都买下了。
要知道他只买五十亩,并非是家里没那个钱,而是想留下那些好地,让田家选一选的。
田老头似乎看出张志仁的担忧,不在意的笑了笑:“我要的地早就选好了,也不多,就一百亩,到时候也改造成旱地,和你一块儿种甘蔗得了。”
一听田老头只想着种甘蔗,张志仁就放心了,甘蔗耐旱,一般的旱地都是可以养活的。
(和大家说一声,一般晚上更新,有存稿才会定时白天。)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82.第282章 :解决问题
这地价已经划分,就开始出银子了,张志仁是做过帐房先生的,就帮着田老头把每块地的银子整理好,又把文书整理一份,到时候好去衙门里把这些事情统一办好。
“我明天就去衙门把这事办了,你们都放心吧,红契到时候我会拿给你们的。”
“那行,田叔你忙着,我还得赶回去看着作坊呢。”张志廉起身,笑眯眯的走了。
看见张志廉已经走了,田老头才说:“你真的要把所有的地都写晗生的名字?虽然晗生现在在读书,但是考上秀才怕也是不容易的。”
田老头自然猜到张志仁家为什么要把田地记在晗生的名下,但是又觉得这科举可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哪能是想考就考上的?
再者张志仁家也不是只有晗生一个儿子,还有永安呢!这地都安在晗生的名下,若是没有考上秀才的话,怕是将来有的闹。
张志仁却不担心这点,晗生和永安的品行,他都是相信的,再者这些地放在晗生的名下,也是全家人商讨过的。
“田叔,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我家两个儿子都是好的,再者晗生三年后是极有可能中秀才的。”张志仁自己就曾经是个秀才,自然知道如今晗生的知识已经扎实了,再过三年,没有意外的话,理应是会中的。
看张志仁这副态度,田老头多余的话也就不说了,省的倒时候他成了搬弄是非的小人了。
等第二日的时候,田老头就带着满满一包裹的银子,叫上田老四一块儿去县城衙门了,因为随身带的钱银多,特意带上两根棍子,一路小心谨慎着。
好在官田买卖的事情并没有流露出去,所以一路上很是风平浪静,顺顺利利的把红契给办好了,而衙门因为在缺钱的时候有了富足村这笔钱,也特意嘉奖了田老头一顿,夸他会办事。
这两头讨好的事情全让田老头一个人占了,哪能不高兴呢!
春风得意的田老头这才把官田已经可以买卖的消息告诉全村人,同时也把张志仁家、张志廉家、张志礼家以及自家买下的地公布出去,省的到时候选重叠了。
官田可以买卖的事情,对于张沁儿他们来说,这可是大喜事,是大量购买土地的好时机,但是对于其余的村里人来说,这倒不算什么大喜事,他们又没有钱去买地,反而因为大量的地已经被人买下,不属于官田了,如今都在焦急明年的租佃问题呢。
富足村的官田,原有九百多亩,如今已经卖出一半多,这一半原先租佃的人就无法再租佃下去。
虽说这一两年大家除了耕种租佃的官田,也在绕着山脚下慢慢开荒,但是开荒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都不怎么好,只能种一些粗粮,要是没了官田耕种粮食,这一年到头的口粮可就成了问题了。
这件事自然也成了田老头急需处理的事情了,不过对于这点田老头并不急,村里的地和村里的人,种种情况都在田老头的脑海中,他完全有能力把这事处理好。
于是选了一个天气好的日子,让村里需要租佃土地的人家派一个代表过来田家商议。
张志仁已经提前和田老头说好了,那两百亩用来种植甘蔗的地,他是打算请长工来耕种的,而那五十亩比较好的水田则继续租佃给村里人家耕种。
而张志廉没有请长工的打算,他是打算继续租佃给村里人,收取租子就行。
所以田老头先是询问了大家的需求,来年打算种些什么,又打算种多少亩地,然后就开始划分了,先把官田的租佃问题解决,多余的的则让他们自己和张志廉张志仁说去。
末了,田老头又说:“今年志仁家种甘蔗榨糖,可是赚了不少钱,大家也别只盯着官田,官田都算水田,没有朝廷允许,是不能改造成旱地种植甘蔗的,所以大家还是趁着冬闲,赶紧多开垦一些荒地出来,荒地的政策很好,只要极少的价钱,多耕种几年也就是不错的地了。”
这话说到大家心窝子里去了,毕竟官田是不能随意变动的,而几乎村里一大半的人在听了张志仁说甘蔗的价钱之后,就心动不已了。
于是这件事很顺利的就解决了,而田老头的威望也再一次狠狠的刷了一把,甚至有人暗地里说田老头比起前任里正可厉害多了。
下午的时候,黄大安就到张沁儿家坐了坐,他也算是第一批知道官田可以买卖的人,不过碍于自家的钱财问题,他只把自己租佃的那些地买下,多余的则是不想了。
“那地是我种了两年,都摸熟了情况,所以就买下那些了。”黄大安说着,又感慨张沁儿家这次出手厉害。
“足足两百五十亩啊!你们家可真厉害!这可成了地主了!”说着,忍不住翘起大拇指来,神色间也满是激动之色。
除了这新买的两百五十亩,还有林子村的那些地以及自家开垦的荒地,张沁儿家可算是这富足村第一大地主了!
“地主是晗生呢!”张志仁哈哈笑着,家里大部分地都写在晗生的名下,所以如今晗生已经是小小的地主老爷了。
黄大安一愣,随即满脸喜色的说:“那好啊,虽然我是不懂那些什么学问的,但是我觉得晗生的学问算是村里第一的了!等几年他一定给你们考个秀才举人出来,这样家里的税可就免了。”
“虽说我也觉得他还算勤勉的,不过科举这种事情,也是说不定的,反正先努力着吧。”张志仁心中高兴,但是嘴里却没有把话给说大了。
这有了这么多地,还打算请长工,就得提前做好准备了,于是话题一转,就说道长工上头来。
“一事不烦二主,你在县城里的路子熟了,给我找找几户愿意做长工的人来,包吃住的,一年十两银子,过年再每人二斤猪肉。”张志仁把长工的薪酬条件开了出来,和给崔家兄弟的一样,只不过因为地都在富足村,做长工就得到这边来住。
“成,这事我帮你瞧着,有那老实肯干的人,我就介绍过来,只不过你要多少人?”黄大安一口应下,如今买卖土地的中介他已经干的越发熟练了,结实的人脉也多,找几个长工也不算难事。
“那五十亩水田我是要租出去的,所以也就那二百亩旱地要人手,我看要五个人就行。”在春耕秋收的时候,五个人肯定是忙活不过来的,不过到时候可以请村里的闲人帮衬几天,平日里的照料,五个人那是万万足够了。
黄大安点了点头,表示这事会替他办好。
(谢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在考虑新书题材,大家有好的建议吗?)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83.第283章 :改造旱地
离明年的春耕还有一些时日,不过准备工作得做起来了,张志仁把找长工的事情拜托给黄大安,而水田改造旱地的事情就得自己亲自领着村里人干了。
如今是冬闲,想找人干活是最容易不过了,再者张沁儿家一向出手大方,要是包吃饭的话,那菜绝对让人没半点说的,分量足,又有肉,还油腻腻的,比起过年吃的,也差不离了。
事情是分两头忙的,一方面得先把那些水田深耕翻晒,然后再合并成一大片,又要在那二百亩地选出一块地方,用来砌一个小房子,到时候长工们就住在这个小房子里,又方便居住生活,又方便照看地里情况。
于是这一动工,村里大半闲人就有了差事了,男人们出力下地干活,女人们则开窑烧砖,整个村子里都生机勃勃的,忙的热火朝天。
而张志廉这会儿站在自家门前,远远的看着属于张志仁家的地在动工,愁眉不展。
张老头站在他身边,虽然今天依旧有暖日,天气不错,他还是穿的厚厚的,头上带着一顶冯氏送过来的灰兔皮做的帽子,异常的暖和。
形容虽枯瘦,不过眼神却异常的亮着光,张老头高兴哇!
不但自家拥有一百多亩的地,二儿子家也成了一个地主了!虽然三儿子家的地不多,不过好歹日子也过的不错,都是有奔头的。这短短的几年光景,和以前的张家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爹,这甘蔗能赚钱,要不咱也把水田弄成旱地种甘蔗吧。”张志廉心里痒痒的,他是极力想种甘蔗榨糖赚钱的,但是张老头太古板了,就算甘蔗赚钱,他还是希望种水稻,只有粮食,才能够让这个庄稼把式感到安心。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说的就是张老头了。
果然,一听张志廉也想学张志仁那般把水田改造成旱地,张老头就很不高兴了,训斥着:“就算甘蔗再赚钱,要是人人都种甘蔗了,那谁还种稻子大麦?那光吃糖能吃饱肚子吗?你别只看着老二家种甘蔗赚了钱,就想跟着种,他家不是还有五十亩是用来种水稻的吗?”
“这五十亩水田,不说别的,光租子就足够全家一年的嚼口了。”
“他那两百亩改造的地,虽然是水田,但是用水也不是特别方便,所以改造就改造了,但是咱家的地多好啊?那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钱是赚不完的,有了粮食才能够安心过日子,什么荒年灾年的也就不怕饿肚皮了,再说了你那个造纸作坊也能够天天开工挣钱的。”
听着张老头的唠叨训斥,张志廉心里越发不高兴,眉头皱的紧紧的,但是终究是没有出言顶撞。
“来找我商议租佃的人家至少有一半是希望种甘蔗的。”张志廉不说自己的主意,转说起那些佃户身上。
一百多亩地,自家肯定是种不了的,既然是租佃出去,那么租户想种什么,也得替人家想想不是。
果然,张老头没有马上说反对的意见,他也是知道的,如果种甘蔗的话,佃户们除了上交租子外,佃户卖了甘蔗,买了粮食之后,还能够多赚上一些钱,如果是种水稻的话,除了上交租子,就只剩下自家嚼口的粮食,别的钱却是没的赚了。
一时没有说话,两个人静默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张老头才重新开口:“这样吧,那有六十亩左右的地是上好的地,虽然现在地力还是不行,但是养上两年就是良田了!是万万不可改造成旱地的,其余的四十亩……想种甘蔗就种甘蔗吧。”
看张志廉还有些犹豫,张老头只好再说:“你要明白,一旦改造成旱地,日后想再改造成水田可就难了,再说了,水田可比旱地要贵!”
的确,上好的水田,一亩能够换上两亩旱地呢!如果把水田改造成旱地,那么就是将地价折损了一半!
张志廉心中一动,虽然他自认为自己家不会出现卖地这种事情,但是水田比旱地价贵,他是拿着水田的价钱买下的地,难道还要改成廉价些的旱地不成?
“这样也好,那六十亩水田的租子也足够我们一年的嚼口了,这样吧,我现在就去和佃户们商量商量,看看谁种水田,谁种旱地。”说完这话,张志廉就转身走了,既然确定了四十亩改造旱地,那也该现在动手,等明年开春,就能够马上种甘蔗了。
这忙碌的日子,一连忙到腊月才算消停,这日初雪刚下,一阵北风吹来,冻的人瑟瑟发抖,路上的行人越发少了,大家都呆在家里烤火猫冬。
勤劳能干的张志仁这会儿也没有出门,而是站在琉璃窗前,看着外头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屋檐上,树梢上,将整个大地都蒙上一层白银。
世界阴霾一片,不见半点阳光,倒是孩子们因为下雪的缘故,大老远传来阵阵笑声。
“今年冬天蛮冷的,等再下一场大雪,地里的那些虫卵就该冻死了。”张志仁呼了一口气,今年的蝗虫村子里虽然不算严重,但是就怕冬天不冷,虫卵没有冻死,明年又得提心吊胆一年不可了。
“应该没事的,地里都已经深耕冬晒过了,就算有虫也应该死了。”张沁儿很是愉快的说,她盘腿坐在炕上,帮着杨氏打下手,正忙着做冬天的鞋子呢。
“再过半月就是过年了,这日子可过的真快啊。”杨氏手里拿着剪刀,裁剪鞋面子,鞋底都是用旧衣裳做成的,但是鞋面子却是用上好的布料,这是张沁儿出的主意,反正鞋面子用的布不多,再好的料子也不心疼,反而好布看上去会显得格外的精神。
“上回听说爹在咳嗽,也不知道好些了没。”
“我昨天去看过了,说是吃了志礼开的药,好些了,不过上回志礼在县城看到大嫂了,好像是为了看病还是什么,志礼叫她的时候,她却躲开了。”
夫妻两个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提起谢氏的时候,倒也没有疑心,只说:“或许也是得了风寒病了吧,这冬天冷的很,一不小心就会生病。”
“哎,不说这个,咱家的鸭子今年得卖一批吧?”张沁儿插嘴,她对张家老宅那边的人和事都不太关心,只要不上门找自家麻烦,什么事她都不管的。
这次自家养了那么些鸭子,鸭蛋都卖过几回了,这五百只鸭子中,至少有一百多只是公的,所以得趁着过年价钱好,把这些公鸭都卖了。
这事张志仁有计划,就说:“鸭子不急,卖早了,买的人不多,谁乐意买回去还养上十来天呢?我是打算二十五那天去县城里发卖。”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84.第284章 :卖鸭子
打扫卫生,祭灶神,洗刷锅具等等事情一一安排下来,日子又过去几天了。
因为接近年关,所以整个村子也异常的喜气腾腾,大家忙里忙外的,屋檐上空飘散着肉糜的香味,大家对新年的到来感到格外的期待。
新年好啊,新年可就有了好吃好喝的!
很快就到了二十五这天,张志仁早早的就把准备发卖的鸭子给捉了起来,用笼子关着。
捉鸭子是需要技巧的,不能大白天去捉,否则人累的半死也捉不到一只,得半夜的时候,这会儿鸭子还在睡觉,蹲在那里一动不动,人看准了,只管捉了往笼子里装就行。
大部分母鸭是留着下蛋用的,所以这次卖的都是公鸭和部分体态偏瘦瞧着不是很健康的母鸭,当然,公鸭是用来配种的,也不能全部卖了,就留下十只健康的公鸭。
除了一大车的鸭子,还有一篮子满满的鸭蛋,这些都是得一起卖掉的,张志仁忙活了好久才把东西都装到车上,张沁儿也随车一起去,就怕张志仁一个人忙手忙脚的,到时候会出错,而这个车子挤的满满当当,也只能坐下张沁儿这个瘦弱的小身子了。
装鸭子自然不能用桐油棕盖的四轮小车,而是用适合运货的板车,板车没有遮风挡雨的,一路的冷风吹的人皮肤生疼生疼的。
“沁儿,你冷不冷?”张志仁有些心疼,这车装的东西太多,跑不起来,他也不能坐在车上,只能牵着驴子走,这一路到县城,还有的罪受。
张沁儿摇了摇头,她整个人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穿着一件特别厚的棉衣不说,外头还披着一件青色的披风,就连头上也带着一顶白兔毛的帽子,十分的娇俏可人。
“我脚上穿着牛皮靴子呢,暖和着。”张沁儿笑眯眯的说。
今天没有下雪,但是先前下的雪并没有融化,路中间有车轮子的印迹,两旁依旧是雪白的雪地,阳光映射在上面,有些亮晶晶的感觉。
父女两个闲聊着,翻过两个山头之后,也就到了县城。
一般人买东西,进了县城之后,都会直奔西市买卖牲畜的地方,但是张沁儿他们自然不会这样麻烦,而是早就联系好需要购买鸭子的酒家了,把车赶到酒店的后门处,张沁儿就进去喊了一声:“送鸭子过来了。”
里头厨房里正放着呢,小伙计听到声音,就赶紧和掌柜的说一声,掌柜的带着伙计走出来,一双利眼就把车子上装着的鸭子都看进眼底了,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就吩咐伙计搬到后院去过秤,张志仁也上前帮着一块儿搬。
过了鸭子的秤,又数了鸭蛋的个数,掌柜的就把足够的钱银给了张志仁,随口夸了句:“你这鸭子养的还不错。”
张志仁顿时笑着说:“今年这些鸭子没少吃蝗虫,长的可肥了。”
八月份闹蝗灾那会,大家就捉了不少蝗虫,除了给鸭子吃的,还有许多晒干磨粉收着,到了冬天掺在喂养的饲料中,鸭子摄取足够的蛋白质,长的自然好了。
“我家过两日还有一些鱼和蘑菇什么的,掌柜的到时候也要吗?”张志仁随口问着,家里的蘑菇冬天是每年都要种上一回的,反正种蘑菇也不累,加上价钱也十分不错。
1...140141142143144...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