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车子行走了两刻钟左右,就到了湖泊的边上了,因为不能直接到湖畔上去,所以车夫提前挺稳车,郑成凯引着张沁儿和石榴步行到码头,只见码头上密密麻麻的小船,有普通的渔船,也有精致的画舫,有供四五人游玩的,也有稍大供十来个人游玩的,更有那种小的只能供两个人玩的小船。
这船是早就定好的,船夫瞧见郑成凯来了,赶紧波动着手中的船桨,将船摇到码头边上,方便他们上船。
今天天气很不错,出门游湖的人挺多的,张沁儿跟在郑成凯身后上了船,眼睛却打量着热闹非常的码头,许多船家吆喝着拉客以及讨价还价的声音。
待船家把船划出几丈之后,岸上的喧嚣声音就渐渐小了不少,倒是时而和画舫靠近时,能够听到里头传来悦耳的乐器声音。
湖面开阔,水波粼粼,天光云影,清澈干净的湖水令人心情也不由得好了不少,张沁儿尽情的欣赏着,忍不住赞叹一句:“真美!”
船家一边滑动着船桨,一边笑呵呵的说:“这才不算没呢!还有更美的,等到晚上的时候,这湖面上到处都是精致漂亮的画舫,里头请了有名的妓子,弹琴的弹琴,唱曲的唱曲,那可真是热闹非凡的很。”
负责灶活的船家婆子也跟着说了句:“等到九月份的时候,也好看的很呢!满湖泊都是漂亮的天鹅野鸭子,还有鸳鸯呢!”
九月候鸟飞向温暖的南方,会在这里停留半月左右的时间,届时天空上、湖泊上,以及湖中的小渚上,到处都是美丽的鸟,那景色纵然看不到,想象也就足够令人动心的了。
郑成凯说:“真有那么美?待九月我再来看看!”
“肯定的呢,哪能骗少年你呢!待来时,再坐老婆子的船哈!”船家婆子赶紧笑呵呵的接了句。
“可以啊!”郑成凯大方的笑着,扭头看着张沁儿,才发现她根本没有理会自己,眼眸一转,也知道今年九月她怕是无法再来瞧一瞧这天鹅美景了。
“没事,等我瞧了,再回来说给你听就是了。”
张沁儿噗哧笑了笑,说:“那好啊!不过我瞧着现在的景色就挺不错的。”
她看到湖面上生长着一些绿色的浮萍,并不太认识,就问着:“这是什么?”
“菱角呢!姑娘你瞧,还在开花!”船家婆子热情的指着那簇绿色中的小白花,笑呵呵的说:“可惜现在还早呢,不然菱角可好吃了,又能摘来吃新鲜的,又能煮熟,还能够磨成粉做糕点来吃。”
“这就是菱角啊!”张沁儿仔细瞧了瞧它的叶子,她自然是知道菱角的,也吃过,只不过可没有见过菱角的叶子和花呢。
眼睛打量着,嘴里却问着:“这菱角也可以带回去放到池塘里种吗?”
“当然可以呢!这莲花菱角的都不能水太深,你看,也就湖边上有一些,等进了湖里头,可就看不到了。”船家婆子热情爽朗的回答着,又细细说了菱角该怎么种植。
罢了,才不好意思嘿嘿的笑着:“其实老婆子我这些都是瞎听来的!我们这儿湖泊多的很,大家想吃,直接到湖里捞就是了,还真没谁特意种这个,不过老婆子夫妻在湖面上讨生活,看的多了,想着估计就是这样吧。”
郑成凯一下子就知道张沁儿的打算了,笑着说:“你还没吃到菱角什么味道呢,就想着种它了?”
“能种就种吧!这样犯不着出去买了,自家就有不好吗?”张沁儿笑眯眯的回答,她家如今可是有三个池塘了,种上一些菱角和莲花配着也挺好看的,很有一种原生态的自给自足的感觉。
船家婆子见张沁儿对这些玩意感兴趣,又挑着湖里的特产说了一说,尤其提到藜蒿来。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316.第316章 :吃食
藜蒿是鄱阳湖一种野菜,所谓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最讲究时节不过了,这藜蒿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和腊肉一起炒,滋味最好不过了,每到一二月的时候,不拘是贫民还是富民,人人都爱吃这藜蒿腊肉。
藜蒿是吃不成了,清塘藕还没有出来,不过倒是可以吃银鱼和春不老。
五月枇杷黄时,正是吃银鱼的好时候,船家婆子很是卖力的吹嘘了好一会儿,惹得张沁儿和郑成凯都来了兴致,纷纷说要吃这银鱼。
“不急,不急,再等等,等绕过前面那个弯,我家老头子昨天就下了一个套子。”船家婆子笑眯眯的说,她已经上了年纪,又常年在湖面上日晒风吹的,显得越发老来,一笑的时候面盘细纹就特别明显。
于是张沁儿和郑成凯也不再提这银鱼吃食,而是专注于山水风景来,随着船家的行船,就看到一个凸出来的山头,令湖水形成一个弯,这里因为水面不宽阔,风景又普通,倒是没有什么人来,船家把船靠近岸边,直到水浅的地方无法再行了,这才吩咐船家婆子一声,自己挽起裤腿下了水,靠近岸边的水很浅,只有成年膝盖那么深,只见船家行走了几步,走到一颗桃花树下,这才弯下腰在水里摸了摸,不多时就,摸起一个套子来。
只见套子中有许多银鱼正欢快的跳跃着,银鱼在水中几乎是透明的,直到捞出离开水时,才会变成白色,所以用鱼钩来钓是很难的了,必须得拿专门的网子来。
船家上了船,就把套子交给船家婆子,让她来收拾鱼。
张沁儿好奇的凑上去,近些才发现这套子里并非都是银鱼,也有不少杂鱼,都不过巴掌大小,而这银鱼更小了,最短的才三四厘米,而最长的也不过十厘米,呈圆柱形,尾部稍侧偏,鱼头扁平,吻尖短,眼睛大,鱼身无鳞,洁白如银,瞧着好看的很,估计就是如此才称呼为银鱼的吧。
再仔细一瞧,银鱼体柔若无骨无肠,呈半透时状,把银鱼放到装了水的盆里,就发现这些银鱼漫游水中时似银梭织锦,快似银箭离弦,不过盆子太小,它们再快此时也是没用了。
船家婆子笑眯眯的说:“今天的运气可真不错,你们瞧瞧!挺多呢!往日里可没有这么多,想必这鱼也知道今天是有贵客的。”
这溜须拍马说的张沁儿哈哈大笑,说:“这鱼知道今天有贵客,所以就纷纷献身了啦。”
郑成凯听到这献身,也噗哧笑了起来。
船家婆子嘿嘿笑着,手脚则利落把杂鱼都丢出去,盆子里只留下银鱼,这才仔细清洗起来。
张沁儿看见船家婆子弄鱼,也起了兴致,问着:“只有这些鱼吗?有没有大些的鱼?我们来烤鱼吃!”
“这个好!我来钓一条大鱼吧!”郑成凯很赞同,忙让船家去那钓竿来,一般这种船上都会有钓竿和渔网的。
船家赶紧拿钓竿出来,问着:“要不要划到鱼多的地方去?”
郑成凯也不熟悉这片水域的情况,当下答应了,等船家行驶到一处,说:“这里鱼比较多”时,郑成凯的钓竿已经进了水了。
郑成凯犹自钓鱼,张沁儿就闲闲的坐着瞧风景了。
石榴一直乖巧的在边上扇风,张沁儿就阻止她:“你歇歇,这湖面上有风呢。”
刚说完,一阵风带着淡淡的水腥味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新奇别特的感觉,石榴一看果真有风,脆脆的答了声好,就把扇子收了起来。
天气十分晴朗,红日映在水面,一个浓烈,一个梦幻,阳光折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
水面开阔,并无菱角浮萍等物,茫茫的水中一方小船独立,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只有当其他船只进入视线,一抹淡淡的影子飞快的一闪而逝。
船家婆子的手脚很利落,很快就做好了银鱼,银鱼的食用方法很多,煎炒熘炸,蒸煮烩炖皆可,最好是炸炒煎和做汤羹,因为今天的银鱼比较多,所以船家婆子就做了两样,煎了一盘子,又煮了一碗汤羹,出锅时煎鱼色泽金黄,汤羹浓香四溢,顿时惹的人涎水直流,郑成凯在美食的诱惑下,已经无法专心钓鱼了,这钓鱼可是一个耐心活,并非你钓钩垂下去,鱼就会乖乖上钩的。
“少爷,姑娘,鱼好了!”船家婆子笑着说,又从船篷里拿出一个陶瓷的坛子,从里面夹了一小碗的春不老。
张沁儿原本听到春不老,只觉得这名字倒是文雅的很,正在猜测是什么东西,结果看了实物之后,才知道原来就是雪里红,腌制后,风味独特。
又备齐了碗筷,这才让郑成凯和张沁儿品尝。
菜要趁热吃,郑成凯顾不得钓鱼,正要把鱼竿丢给旁人时,就觉得鱼钩动了,似乎被鱼给咬着了,于是赶紧把鱼竿抬起,鱼线迅速的离开水面,末端的鱼钩上果然钓着一尾鲫鱼,此时正摇摆着尾巴,把身上的水溅落在空中。
郑成凯大喜,轻轻一动鱼竿就赶紧把鱼给收到手中,解开鱼钩后,任由鱼掉进准备好的盆子里。
船家婆子接过鱼竿,劝着:“赶紧常常,这烤鱼是待会再烤还是现在?”
张沁儿已经吃上了,用筷子夹了一条煎的两面金黄的银鱼,吃的口齿生香,还不忘说:“现在就收拾了,我胃口开了,吃完这些就慢慢烤鱼,待会到了日中,太阳大,再烤就热了。”
船家婆子一听,就赶紧到一旁收拾那条鲫鱼去了,船家生怕一条鲫鱼不过,则拿着鱼竿坐在船头上静默着钓鱼了。
郑成凯刚坐下,就发现张沁儿已经是口中一条,手中一条,不觉快速的说:“你倒是会享受,都不晓得等我!”
说完也顾不得再说什么,赶紧拿着筷子吃起来,他动作飞快,眨眼间吃的数量就超过张沁儿了,看的张沁儿直瞪眼,有心想回敬几句,又担心在说话的空隙又让他多吃掉几条,于是不再说话,赶紧闷头吃。
等煎鱼都吃干净了,再拿碗装了一碗汤羹,美滋滋的喝了起来,汤有多的,张沁儿也让石榴喝上一碗,石榴年纪还小,正是喜欢吃好吃的时候,也不推辞,兴高采烈的拿着碗喝了起来,顿时一股从未品尝的美味在嘴巴里弥漫,让她感到开心不已。
这会儿张沁儿才有空把方才未说的话说出来:“还说我先吃了,结果先吃了,也未必吃的比你快,吃的比你多!”
郑成凯得意的扬头,用下巴瞧人:“给你一点小小的教训!下回看你还敢不敢先我吃!”
“小气鬼!”张沁儿哼哼了几声,看见船家婆子已经准备好炭火和烧烤用的铁钎,以及刷料的油盐香料,顿时觉得小小的船上,放置的东西还真不少啊!
“来!烤鱼了!”张沁儿马上说:“这回你先烤!”
郑成凯无语,这先烤鱼又不占什么便宜!
于是默不作声拿着船家婆子已经清洗好的鱼用铁钎穿上,再拿兔毛笔蘸了油,仔细的刷了一遍。
张沁儿瞧见他的动作,就说:“以前烤过?”
“自然!”郑成凯丢给她得意的一眼,手中的动作似乎卖弄一般,变得又熟练又花俏。
张沁儿瞧了一会,就收回视线,专心弄自己的来。
郑成凯先前钓的鱼自然不够,好在船家的钓鱼技术很好,不多时又钓了几条巴掌大的鲫鱼,虽然鱼不大,但是这么大小正好烤,也容易进油盐和烤熟。
天气本就炎热,外头本就没有遮阳的,又坐在炭火边上烤鱼,不多时两个人就热的不行了,汗水如涌泉一般,整个身上都是黏糊黏糊的了。
石榴瞧着张沁儿额头和鼻梁上的汗珠,赶紧拿出手帕上前替她擦拭着,说:“姑娘,你去里头休息一下,我来替你烤吧!”
“你会吗?”
石榴一愣,不好意思的说:“以前是不会,不过也瞧了一会儿,我肯定就会了!”
张沁儿看她一脸认真的样子,顿时噗哧笑了起来。
郑成凯手中都沾了油盐调料,又没有带手帕,瞪着石榴:“还不赶紧也给我擦擦?怎么眼里就你家姑娘?”
石榴赶紧上前提郑成凯擦着头上的汗水,却嘻嘻笑着,并不说乖巧的话。
张沁儿得意的说:“她本就是我的丫头,眼里只有我才好!你怎么不带小厮来?”
郑成凯是配有小厮的,不过他常常喜欢自己一个人,倒是不怎么用小厮。
郑成凯哼哼的说着:“下回一定带!”
惹的张沁儿哈哈大笑,眼看着手中的鱼已经快熟了,鱼肉上的油脂滋滋的响着,阵阵异香飘来,令人食指大动,张沁儿瞧了一眼郑成凯的,发现果然不耐啊,居然没有丝毫烤焦的迹象,鱼肉完整,色泽又好看,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两个人似乎是比赛般,除了让石榴擦汗,几乎不说了,等了不多久,张沁儿就觉得手中的鱼彻底熟了,赶紧拿到嘴边小心的吹了吹,然后用牙签拿了一些尝味道,发现果然不错。
于是赶紧拿着鱼朝船篷里躲去,嘴里说:“你不是先我烤吗?应该也熟了吧!快进来,晒死了!”
“是熟了。”郑成凯感觉手中的也差不多了,于是离开炭火,往船篷里走去,石榴见状,赶紧拿出扇子替他们两个人扇风。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317.第317章 :神仙豆腐
“真不错,等到了冬天打一只黄麂,再来烤肉吃,那样才好玩呢。”张沁儿把自己烤的鱼美滋滋的吃了,新鲜的鱼肉被烧烤之后,散发出一股特有的浓香,有些靠近炭火的部分则焦脆爽口,又没有丝毫苦味。
郑成凯不像张沁儿那么斯文,也不怕烫,三两口就已经把鱼吃完了,大方的应着:“行啊!等冬天了,我就给你打黄麂来吃!要是运气好,打到一头鹿才好呢。”
“你们来来回回打了这么几次猎,就没有瞧见打到鹿的。”张沁儿对这个是不指望了,好在山里黄麂多,运气好还能够打到野猪和野山羊。
“是有的!以前我就曾经在山里见过,只不过当然不趁手,没打到而已,下回仔细找一找,应当是可以的。”郑成凯认真的说着,想了想,就把今年下半年大概的事情分了大略的时间表来,然后说:“等到腊月,我时间尽够的,到时候仔细找上几天,要到深山里才行。”
“深山里总是危险的很,前些年还有老虎呢!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张沁儿不太赞同,又不是没饭吃,为了这点口腹之欲冒着大危险,实在是划不来的。
不说老虎这等凶猛的动物,单说野猪,若是遇到二三百斤的大野猪,还真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对付的下来的,野猪皮厚又有蛮力,寻常人遇到被咬死都是有的。
“哪能我一个人进山呢?到时候再叫上周叔黄叔几个,不然我叫些打猎好的朋友来。”
两个人就进山打猎的事情议论了几句,张沁儿是持保守观点,而郑成凯明显是激进主义了,一来二去,竟然还没有达成共识,惹的船上的石榴掩嘴笑着。
女孩子清脆的笑声十分好听,张沁儿被这笑声一打断,才后知后觉起来,白了郑成凯一眼:“现在才五月天呢!腊月的事情腊月再说!”
“绕过前面那个水道就快进入鄱阳湖啦!”这会儿船家沉厚的声音响了起来,船家婆子早已经收拾好炭火油烟等用具,戴着一顶芦苇宽帽遮阳。
张沁儿和郑成凯纷纷朝外面看去,发现船只行走在一处较窄急的弯道,船家沉稳操控着船桨,带着船只飞似得穿梭了过去,待再行驶了一会,就觉得水面阔然开朗起来,先前在湖泊中,虽然觉得水面浩荡,人在船上,仿佛置身于茫茫水波之中,等现在船真的进了鄱阳湖之后,张沁儿才觉得先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茫茫的水波一望不见边际,看不到太多别致的景色,阳光折射在水面上,风拂过,波光粼粼,乍然看去,就如同许多白花花的银子一般,左右看去,水面上浮着许多游玩的船只,大多是慢慢的浮动着,并不急着划行。
时近午时,阳光越发浓烈起来,因为先前吃过银鱼和烤鱼,此时并不饿,船家婆子问他们是否吃东西时,就拒绝了。
进了这广阔的湖面,船家也放下手中的船桨,和船家婆子一起在甲板上开始做起午饭来,船家的午饭是很简单的,只见船家婆子拿出几个冷的白面馒头来,然后用铁钎穿着,放在炭火上慢慢烤着,直到烤至焦黄酥脆,阵阵飘香。
船家则照旧发挥了钓鱼的好技巧,不多时就钓了一尾一斤多的鱼,也不必船家婆子来动手,自己就利落的把鱼收拾了,拿锅子开始猪鱼羹,等鱼羹好了,就拿出雪里红配着馒头吃。
张沁儿见这样,倒觉得有些胃口了,问过船家婆子那馒头是否有多了,得到还有不少时,就要了一个烤的馒头,只动手把馒头边上烤的焦黄酥脆的部分撕下来,内里冒着白气的馒头则丢给郑成凯:“给你,我喜欢吃这酥脆的地方。”
“我也只喜欢吃酥脆的地方。”郑成凯原本是下意识就接了,然后觉得这样不好,怎么自己成了专吃她不要的了?于是硬生生的回了句,又叫船家婆子拿一个烤好的过来。
张沁儿轻轻的哼了声,因为石榴也是没有吃的,于是就把馒头递给石榴,因为郑成凯方才说自己也只吃酥脆的部位,于是也照旧把酥脆的撕下来,其余的给石榴。
石榴倒不计较,她是苦日子出身,最喜欢白面馒头,独自一人吃的欢快,都不用鱼羹配了。
不多时就吃完了东西,船家婆子怕他们没有吃好,忙说:“少爷姑娘都吃好了没?要是没有的话,还可以寻专门卖小食的船买些来吃。”
“咦?还有船专门在湖面上卖吃食?”郑成凯很感兴趣,于是走出船篷,站在甲板上四处张望,并未看到哪艘船像是专门卖吃食的。
船家婆子笑呵呵的说:“船上不方便,放的东西不多,或者客人来了兴致,却没有准备好,临时靠岸去买也实在不方便的很,所以就有那机灵的人专门贩了吃食用具在船上发卖,只不过价钱就要比岸上的稍微高一些。”
船家婆子见他感兴趣,于是就让自家老头去寻那卖吃食的船去。
这船是最简单的,纯粹靠人力的,所以船家划了好一会儿,才逐渐靠近几艘船只。
靠的近了,大家才看清楚,发现在一些精致画舫附近,果然有一种小船,狭窄的船身,除了货物,只容一人在上面撑船,又因为船只狭窄,能够轻易的从两艘画舫中间穿插过去。
这会儿这艘小船正停靠在一艘华美的画舫边上,船家手脚利落的从湖水里提起一个木桶来,木桶封闭的很好,用一条粗绳子系着,行船时就放在水中,也不晓得里头装着的是什么东西。
等木桶打开了,那船家又拿出一个白瓷金边大宝花的碗来,拿勺子从桶里打了一碗透明如果胶的东西来,色泽带着一丝碧绿,在大夏天看来十分引人垂涎。
等东西装好,他就伸长手递给画舫上的小厮,小厮捧了碗,快步朝里头走去。
“这是什么东西?像是凉粉。”张沁儿瞧着有意思,
“是神仙豆腐呢,姑娘要不要来一碗?我谢老三做的神仙豆腐可好吃呢!”不等旁人回答,那卖货的船家已经利落的拉起生意来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318.第318章 :捏泥人
这时,张沁儿船上的船家婆子似乎也认识那谢老三,呵呵笑着说:“谢老三的东西,别的不说,这神仙豆腐肯定是头一份!少爷姑娘口渴了罢?不如喝上一碗。”
见状,郑成凯就大方的要了五碗,又对船家婆子说:“大热天的,请你们吃一碗吧,要是不好吃就算你们请我!”
“行!”船家婆子爽快的说,又伸长脖子去瞧谢老三船上的货物,指了几样别致不错的推荐给郑成凯和张沁儿,又朝谢老三卖乖:“谢老三,回头你该请我们酒喝!”
谢老三一面打着那碧绿的神仙豆腐,一面笑着应着:“那是一定的。”
须臾,已经打好一碗了,船家赶紧伸过手去接了来,先是递给郑成凯,郑成凯瞧着碧绿的神仙豆腐盛在白瓷碗里,只觉得十分的好看。
拿着勺子轻轻舀起一些,放进嘴中细细品尝着。
张沁儿此时还没有,只好眼巴巴的看着他,试图从他的面部表情观察出这所谓的神仙豆腐到底好不好吃。
“姑娘,你也有呢!保准好吃。”郑成凯一口还没有咽下,船家又赶紧递了一碗给她,其次递给石榴,最后两老口才接过吃了。
张沁儿先是仔细打量了一下,发现这果然和凉粉差不多,只不过颜色是碧绿的罢了。
等吃了一口时,就发觉口感也和凉粉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股草木的清新味道,并且带着一丝丝的苦味,虽然有苦味,但是却并不让人讨厌,加上被镇在湖水里,入口十分凉爽,不多时一碗神仙豆腐就全部下肚了。
“果然不错,这味道最去燥热了。”郑成凯早就吃完了,把空碗递给船家,由船家递给那谢老三,又颇感兴趣的打量着谢老三船上的货物,发现果然物种齐全,其中酒就有好几样,寻常的女儿红、青浦酒、还有荔枝酒、杨梅酒等果酒,另外还有点心果子,纨扇等一些小玩意儿。
寻了几样生津止渴的梅子蜜饯并几样新鲜的果子,其中那黄灿灿的枇杷个个卖相好,瞧着就觉得汁水美味。
买了一堆吃食,船只便渐渐远去,张沁儿和郑成凯左右无事,便在船篷中吃起零食来,船篷有窗,挂着轻纱,风拂动时,轻纱飞舞,倒也好看的很。
张沁儿不觉闷热,就没让石榴打扇子,放她自个儿去玩,石榴极为兴奋,在外头蹦跳了一会儿,又乖乖的回船篷了,原来是船只原本就不大,她转了一圈,又看到四处皆是茫茫的水波,瞧不见什么美景,就不觉得有趣了。
暖风熏的人欲睡,反正无事,张沁儿就到船篷里头的床榻上午睡片刻,等一觉醒来,太阳的热度已经降低了不少,红日偏西,晴空万里。
水面便多了几分波光倒影,显得有趣了些,掀开帘子,就看到郑成凯正在捏泥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