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一席话说的李氏和明玉无语暗笑,李氏把首饰盒朝她面前一堆,佯装无奈的说:“看来我是吃了个大闷亏了!你也别留情,看中了只管拿走就是了。”
张沁儿含笑,低头挑选起来,这一盒东西价钱不贵,又适合少女佩戴,张沁儿便从中挑了两样中规中矩的,李氏一瞧她手里的,眼神一闪,却什么也没有说。
将首饰盒让丫头拿走,李氏拿着张沁儿的手开始说起离别前的话来。
张沁儿留在李氏的房间整整一个多时辰,月已上中庭,这才带着琥珀出门来,走出正院,朝自己所住的厢房走去。
夜,宁静而清冷。
第二日一大早,张志仁和张沁儿吃过早饭之后,就和刘铭李氏告别离去了,那十斤红糖样品已经送给宏记,所以随身的行李便轻省了不少,张志仁没有接受刘铭的好意,乘坐刘家的马车出城去码头,而是自己叫了一辆两轮的骡子车,城门刚开不久,马车便哒哒的驰骋而去,这里离码头有些距离,但是张志仁归心似箭,不打算在城外住一晚,而是想赶上下午那趟船,等到临川时,虽然已经天色暗了,但是临川的码头就在城内,直接叫个车去自家宅子里住一晚就好。
对于这个安排,张沁儿没有意见,反正她也不是什么娇柔的千金小姐,这点奔波还是可以承受的。
在马车上时,张沁儿就仔细问过张志仁和宏记谈事的过程,张志仁也不保留,将整个过程巨细靡遗的说了出来。
张沁儿仔细听着,暗暗记下合作的价钱,运输归谁负责等等。
等完全听完之后,张沁儿也不禁感激起刘铭来:“这可多亏了刘老爷,这宏记的老板可真精明!”
张志仁点头,一脸感慨:“原本我还大意,觉得咱们已经千算万算,不会出什么漏子,结果这不知不觉就差点被绕进陷阱里了,你爹我啊……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张志仁摇头晃脑,唏嘘不已,也正是因为这份自知之明,所以张志仁一开始在怎么销售红糖方面,就同意张沁儿的提议,直接将红糖销售给一个大户,其余的事情就不用自家再操心了,否则开铺子或者散卖的话,简直就是折腾死人了。
“这次给宏记的红糖一共分两次,如今家里完成的红糖大概已经有一万斤了,具体的我还得回去再盘账一下,那些种植甘蔗自家榨糖的村民,也得说仔细才好。”张志仁开始盘算着回去后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张沁儿赶紧说:“这次榨糖最后能够榨出多少,我们自己都没有具体数目的,咱们和宏记签订的是三万,要是多了,或者少了,有说该怎么办吗?”
张志仁点头,说:“这是紧要的事情,我肯定说清楚了,宏记那边也说好了,虽然契约写着是三万,但是具体数目可以上下浮动,另外刘老爷也说了,若是超过三万,宏记不愿接手的,可以直接卖给刘氏商会,反正临川那边的杂货铺也是需要红糖发卖的。”
张沁儿刚点了点头,又蹙眉说:“只是口头上说好的?契约呢?给我看看!”
张志仁没有忙着拿契约,而是呆愣了一下,眼神发虚起来,张沁儿一看张志仁这发虚的眼神,顿时就明白了,肯定契约上没有写!
一时间她心里有些怪怪的感觉来,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若是两家合作愉快,自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若是出了点什么差错,就得完全按照契约上所要求的来。
“算了,应该也不是什么大事。”张沁儿叹息一声,反而安慰起张志仁来。
“唉!”张志仁仰天长叹,懊恼的说:“没想到我还是留下一个漏洞了!”
张沁儿暗笑,笑着安慰:“这也没有什么,我是小心惯了而已!就算日后真有什么,也不过少余三万斤,咱们去别家买了差数就行,多了则再找小商户出手就是。”
张志仁先是仔细想了想,才点头说:“这也是。”
于是父女两个都默契的不再言语,车厢静谧,只有车轮滚滚和马蹄哒哒的声音,伴随着车夫抽打在马屁股上的鞭声。
因为出门早,又特意吩咐车夫快些赶车,愿意多出一些钱给青骡买饲料,所以在中午前,他们就已经赶到码头,张志仁拿着东西下车,掏出荷包结账,张沁儿没有急着下车,而是站在车辕上,眺望着繁忙的码头港湾,寻找着去临川的船只。
等她看到了,张志仁也已经把钱付了,挑着东西,两个人一起朝船只走去,发现上头已经有不少人了,于是赶紧找船家买了两个人的票,利落的上了船。
也是赶巧,那船家笑着说:“就差你们两个人了,这是今天最后一趟船,再晚可就没有了。”
张志仁忙笑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也算好运气一回了。”
大家笑了笑,那船家便开始叫人一起动手,把抛在岸边固定的锚起出来,扬帆,一路顺风而下。
船上寒冷,张沁儿没瞧什么热闹,赶紧拉着张志仁一块儿进了船篷里头。
因为天气寒冷,这船篷里头也烧了两盆旺旺的炭火,此时有不少人已经围着炭火烤手了,不时低语说些什么。
来时张志仁还找到一个梁举子说说话,回去时却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搭上话解闷的,所以一路静默无语。
等船只到了临川的时候,果然天色已经大黑起来,不过张志仁父女也不急,最后下了船,便在码头处寻了一辆驴车,朝繁花街的宅子走去。
坐了一上午的车,一下午的船,张沁儿觉得自己身子骨都要震碎了,想到即将回到家里,不由得松了口气,默默在心里算了算日子,发现可真是巧了,晗生他们刚好明天休沐,正好大家一起坐驴车回乡下去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342.第342章 :见解
想到此处,张沁儿不禁露出一个笑容,觉得自己真是赶的巧合。
车轮滚滚,驴蹄哒哒,越发衬托着冬夜的宁静,等进了繁花街,车轮的声音又显得越发清晰起来,张沁儿探出头去,看着这安静的街道,家家户户都已经关门休息了,只有几家露出斑驳的光影来,张志仁付了车费给车夫,张沁儿则提前一步下车,拍打起大门来。
清脆的敲击声,引得宅子里的人注意,只听张志礼脚步急切的朝门边走来,嘴里说着:“来了。”
等到大门时,才问一句:“是谁呀!”
“三叔,是我!我和爹回来了。”张沁儿欢快的笑着。
下一刻,那大门便彻底打开,张志礼满脸笑容的迎了出来,看了张志仁和张沁儿一眼,高兴的说:“可巧,明天晗生他们休沐呢!外头风大,赶紧进来吧。”
“嗯,好咧。”张沁儿应下,不再寒暄,而是赶紧进了门,张志仁跟随在她的身后,张志礼则落在后面关门,等进了院子,晗生和永安也已经听到门口的声音,纷纷从各自的屋子里走了出来,晗生露出一抹温暖的笑容,而永安则立刻大笑起来,朝前面奔去:“爹,姐,你们总算回来啦!”
“哈哈,你乖不乖啊,先生留下的作业可都写好了?”张志仁笑着腾出一只手敲了敲永安的头。
永安夸张的哎哟一声,做出一副鬼脸,说:“正在写啦,不过快写好了。”
这时晗生上前,体贴的问着:“爹,沁儿,你们吃过晚饭了没有?”
“没有呢,赶着一天回来,这会儿才刚下船,你们已经吃过了吧?”张志仁摇头,此时已经进了堂屋,便把身上的担子松懈下来。
冬夜人容易冷和饿,张志礼一听二哥和侄女还没有吃晚饭,赶紧说:“我们早已经吃过了,这会儿灶下面还有火,我给你们煮两碗粉条吃吧。”
“那真是麻烦三叔了。”张沁儿笑嘻嘻,这是准备坐享其成了,赶路一天,她也疲累的很,无法自己亲自去煮粉丝了。
张志礼宠溺的瞪了她一眼,二话不说,直接朝厨房走去,而晗生和永安则陪着张志仁他们说话。
“永安,去!给我和爹倒杯热水来喝!”张沁儿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开始指使起永安来,永安忙屁颠的跑去倒水。
不多时就狗腿的拿着两杯水过来了,先递给自家爹一杯,再递给张沁儿,巴结的笑着:“姐,下回去府城,带我去呗!我都没有去瞧过的。”
“读书是正经事,别一天到晚只想着怎么玩。”张沁儿还没有开口,张志仁已经训斥了起来。
又说:“你就该和你哥哥多学着点,你读书天分一般,更该多努力!”
永安撇了撇嘴,也不敢看张志仁,只一脸委屈的看着张沁儿,张沁儿瞧着他那委屈的样子,不由得替他说起话来:“爹,你也别只训斥永安,读书这种事情,也不能揠苗助长,得一步一步来的,何况永安想多增长些见识那也是好的。”
“就是,就是。”永安忙小鸡啄米般的点头,一脸的认同,登时觉得还是自家姐给力一些。
“爹,最近永安也是很努力的。”难得的,晗生也为永安说好话了。
这样一来,张志仁登时不好再说永安什么,只得作罢,说了句:“你知道努力就好。”
晗生又问起这次洽谈红糖买卖的事情来,张志仁也不瞒着他们,而是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始末都说了出来。
原本张志仁觉得这是商贾的事情,不应该说给晗生和永安听,省的扰乱他们读书的心,但是张沁儿据理力争,说晗生和永安也是张家的人,更是张家的男人!
如果一个当家人连自家的具体情况都不知道的话,那还怎么当家?家人之间就不该有任何隐瞒才好。
晗生和永安听到自家的红糖,已经顺顺利利和府城的宏记签订了买卖契约,顿时都觉得十分高兴,如此一来,他们家就能够省了不少事,并且赚的钱也不会少多少。
晗生仔细思索了一会,就说:“这次运输红糖之后,下次运输应该在正月十五左右,若是我和永安还在休沐,便和爹一起去府城运货怎么样?”
张志仁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才刚教训完永安,让他用心读书,结果这个一向让人放心的大儿子居然也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永安眼巴巴的盯着张志仁,心想这次是大哥提出的,爹怎么也会答应了吧!
“这个……”张志仁有些难为,有心想拒绝,让晗生安心读书,又觉得晗生在读书上一向刻苦,丝毫不让人操心,也轻易不提出什么要求,如今好不容易提出这么一个,实在是不好直接拒绝。
“爹,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何山长也一直教导我不要死读书,而更应该关注民生,一切都要多看、多想,如此才能够写出真正好文章出来。”晗生一脸认真的说着,他眼眸中有股执着的气势,这让张志仁更加无法拒绝了。
最终,张志仁只好悻悻的说:“如果那个时候你们还在休息,就一起去吧,也好让你们见识见识吧。”
不多时,张志礼已经煮好两碗粉丝了,在厨房喊了一声,张沁儿也休息的差不多,不敢再劳烦张志礼,就自己朝厨房走去,拿干净的碗筷捞起粉丝来。
大锅里煮着小半锅的红薯粉丝,上面还浮着两个荷包蛋,以及放了今晚的一些剩菜进去,这样煮出来的粉丝,瞧着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有的样子,但是味道却是不错的,张沁儿先给张志仁捞出一大碗,再给自己捞出平平的一碗来。
两个人也没有再移到堂屋里吃,直接站在厨房,不紧不慢的将粉丝全部吃了。
这些红薯粉丝是从外面买的,其实张沁儿也是知道怎么做红薯粉丝的,不过这做法有些麻烦,如今自家又不靠这个发家赚钱,自然能买的都是买的,不管是乡下还是这里,总会备上一些红薯粉丝,以防临时饿了,可以煮来吃。
今天已经晚了,再说明天大家一块儿回去,所以具体的话,张志仁也没有马上和张志礼说,吃过粉丝,洗过脸和泡过脚之后,大家就各自回屋子睡觉了,就连晗生和永安,张志仁也让他们别熬夜做功课了。
张沁儿独自一人住在后面的小楼上,提着一盏气死风灯,娇俏的影子在灯光照映下,仿若幽灵鬼魅,变幻着形态。
一夜好眠。
第二日,张志礼是习惯起早了,早就煮了一大锅的稀粥,也用另外一个大锅烧了热水,用来给大家洗脸用。
一切准备妥当,张志仁就去后院把驴子牵出来,先拿出干草料和豆子喂饱驴子,再忙着把车给套上。
永安乖觉,抢着把张志仁和张沁儿的行李放在车上,又拿出一个大包袱来,这里面是他和晗生换洗的衣裳,他们平时功课多,内里贴身的小衣服自己洗还好,但是还要洗外头的棉袍的话,就太耽搁时间,也太考验人了。
所以每次回去的时候,就会带一大包脏衣裳,再从家里带一大包干净的衣裳回来。
张志仁将套上的车赶到门外去,让大家陆续上车,张志礼则在后头落锁,然后再上车的。
一路上,永安就叽叽喳喳的问起张沁儿在府城的所见所闻来,什么府城有多大?怎么个繁华法?府城的人都喜欢穿什么样的衣裳?吃什么样的小吃?
诸如此类,更是问的十分细致。
张沁儿能回答的上的,都仔细回答了,如实的描述了一个她所见的府城,最后又说:“我所看到的,只是我自己所看到的,也许等你去的时候,又不是那般了。也别急,总有你去的时候呢。”
永安重重的点头,笑眼眯眯的说:“还多亏了哥呢,不然我可去不了。”
晗生面对永安狗腿的巴结,表示不屑一顾。
一路说笑着,倒也觉得时间飞快,等空气中能够味道一股蔗糖特有的香甜味时,大家就知道,这是快到富足村了。
张沁儿家的榨糖作坊天天榨糖,这香甜味一日不散,久而久之,大老远就能够闻到这股香甜味了。
驴车进了村,有村民看到张志仁驾着车,顿时知道张志仁这是从府城回来了。
他们要去府城找大商家采购富足村所产的红糖,这是全村都知道的事情,这时大家看到张志仁回来了,顿时激动起来,想早些知道红糖的事情和府城的大商家谈的怎么样。
那些种了许多甘蔗的人家,就赶紧小跑着跟在驴车旁边,大着嗓子喊着:“志仁兄弟!停一停,你从府城回来啦!事情都谈妥了没?具体怎么样啊?”
张志仁是好脾气的人,但是也没有停下和那人仔细说,而是放缓了车速,扬声说:“宋大哥,你别急,这事已经谈妥了,今天晚上我请你们到家里喝酒,再和你们仔细说一说,就麻烦你给大家递个话,我才回来,有些事情也要着手准备着。”
那宋大哥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知道这是谈妥了,只要等自家的甘蔗榨糖熬糖出来,就可以坐着数钱了,当即笑的见牙不见眼,满口应承:“哎!好咧,志仁兄弟你且忙去,我去通知大家。”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343.第343章 :故人
到晚上时,村里种植大片甘蔗的村民就相约着一块儿过来了,张志仁让杨氏炒了几样下酒的小菜,又拿出一坛五斤的花雕,请大家边喝酒边谈事,主要就是将这次和宏记的合作说了说。
果然如同张志仁所料,大家一听这样的好消息,顿时都十分开心,纷纷拜托张志仁一块儿替他们把红糖发卖了,他们坐等数钱就行。
这事谈妥之后,张志仁就开始忙了起来,得先准备好运货的车辆,一万多斤的红糖,可不是一两辆车就能够装的下的,把车辆准备好,还得和跑船的谈妥,等运货的时间确定,还得递信给宏记那边,让那边准时派车到码头接货。
这几天张志仁只顾着忙活红糖的事情,而杨氏则愁家里堆的满满的鸭蛋和鸡蛋了。
今年因为有了方家人的帮忙,所以家里鸭子和鸡养的数量又增加了不少,现在几乎天天能够捡到不少鸡蛋鸭蛋,而以往福儿他们以捡鸡蛋为乐,如今这乐趣也变成一件繁忙的事情了。
张沁儿看着杨氏一脸郁闷,不由得笑着说:“娘,如今天冷,这些蛋都是放的住的,不像夏天,容易坏,别急,等爹忙了红糖的事情,咱们找个时间拉到县城里卖掉就是了。”
杨氏只得点头,又苦笑着说:“这么多蛋,以前做梦都得笑醒,结果现在倒发愁该怎么办才好了,家里事情多,都脱不开身去卖了。”
张沁儿闻言,一脸自信的说:“娘,以后我们的日子会更好的!”
“嗯。”杨氏笑着点头,一脸的欣慰和幸福。
如今事情多,也顾不上继续惆怅,杨氏和张沁儿又投入繁忙的事情中去,转眼间十天已经过去,已经到张志仁运红糖到府城的日子了。
这日一大早,张志仁就起来了,洗脸梳头之后,打扮的精精神神,匆匆吃过早饭,就拉着周光勇、黄大安、罗思恩、方老大、方老二等人开始把准备好的车辆赶到车门口,叫榨糖作坊里做事的人也暂停一下,出来忙着一块儿装货,这些红糖早已经用新竹筐装着了,内里包着油纸,防止被水影响。
大家的动作很快,红糖搬上车之后,张志仁和家人打了一声招呼,就和其余的人一起赶着车朝县城走去了。
一万多斤的红糖,一共满满当当的装了五辆车子,好在这五辆车子都是驴车,倒也比较快,一路紧赶慢赶,朝临川的码头而去。
张沁儿带着福儿,站在路口,目送张志仁的车队渐渐离去,直到隐入山林中,这才回过神,开始做自己手中的事情。
方家人,除了福子,其余的人都在榨糖作坊做事,所以张沁儿就带着福儿、福子做一些简单轻松的事情,比如捡鸡蛋鸭蛋,给鸡鸭喂食,以及给池塘里的鱼投食等等。
冬天水草不丰,鸭子们也显得没有那么活跃,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下的蛋也越来越少了。张沁儿看着鸭舍那边,围着的地方早已经是满满的鸭子,细细一数,怕是有一千多只了。
一只鸭子好照顾,但是一千多只的鸭子就不好照顾了,特别是现在榨糖的时候,人手不足,就显得吃力起来,张沁儿蹙眉,心想今年过年前要多卖掉一些鸭子,明年不要贪多,还是控制在五百只鸭子左右就行。
这些细碎的琐事,就占据了人大半的精力和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五天。
第六天上午的时候,张志仁终于回来了,大家一听张志仁回来了,纷纷往张沁儿家去,打算寻张志仁问一问最新的情况。
这一批红糖几乎都是张沁儿家的,所以这次的利润,自然也全部属于张沁儿家,村里其他的人要等下一批运货的时候再结账的。
就算钱暂时没有拿到手,但是只要听了这次交易顺利,其余的人心里也就踏实了,只等着自家的甘蔗榨成红糖好卖钱了。
张志仁先是应付了村里打听消息的人,等旁人走了,这才兴奋的对杨氏等人说:“你们猜猜看,我在府城码头遇到谁了!”
杨氏看张志仁一脸兴奋的模样,忍不住问着:“你遇到谁了?”
“我不说,你们肯定猜不到!”张志仁哈哈笑着,也没有多卖关子,而是赶紧把话说了出来:“我遇到李癞头他们一家了!”
张志仁高兴的直拍手,神态唏嘘的说:“当初若不是得了他们家的帮助,如今我们活没活着还是问题呢。”
杨氏原本还没有想起这李癞头是谁,直到听到后面那句话,才猛地眼睛一亮,诧异的问着:“真的?他们人呢?现在怎么样?”
此时张沁儿也反应过来了,知道他们说的李癞头就是当初张家家变之后,一家人准备渡河逃亡,结果谁都不肯送他们过河,更有敲诈巨额过河费的,最后还是李癞头看在自己救了他家儿子李铁壮,这才豁出命用自家打渔的船只,来回两趟送他们全家过河了。
而过了不到两天,黄河就发了大洪水,整个徐州城大半城池被淹没,足足一年之久淤水才逐渐退去,此时想想,还真是令人唏嘘后怕不已,若是当初没有发生家变,也许他们一家人在睡梦中时,河水就决堤了,奔腾的黄河水携带着大量的黄沙倾泻而来,巨大的水流能够毁灭良田和宅子,眨眼间,就会演变成泽国千里,哀鸿遍野。
“爹,何婶子他们还好吧?”张沁儿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何氏了,感觉这是一个利落又有胆识的女人,能够给人一种好感。
张志仁点头:“都好着呢,他们原本是到亲戚家避一避的,谁曾想到就发洪水了,倒也因此捡了一条命,听他说,咱们以前那个村里的人十有八九都淹死啦!唉!”
“你何婶子一家幸好早有准备,所以和他亲戚家还能够提前抢了一些家当出来,但是洪水太厉害,他们也顺着难民一块儿南下,结果就在府城那边落脚了。”
“一同南下,居然也没有碰到,唉!”杨氏感慨了几句,又赶紧问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344.第344章 :初雪
提起这个,张志仁就摇了摇头,面色哀痛的说:“不太好,他们和亲戚家一块儿都在府城码头当搬运工,上回我和沁儿去府城,来去匆忙,没有注意那些卸货的人,彼此也就错过了,这次我运红糖到府城,得寻一些卸货的帮手,这才从一群人中找到李癞头他们。”
张沁儿咋舌,没想到何氏他们居然就在府城码头上为生!
码头的活最是辛苦不过了,有些贵重的货物,若是损坏了,还得赔偿,一天累到晚,也不过是饱腹而已。
“那……现在呢?码头上的活都是临时的,爹你怎么没有把他们带回来?”张沁儿赶紧问着,如今他们家已经好起来了,如果能够还了何氏他们的恩情,也不错。
再说富足村原本就是难民们组成的村落,如果何氏他们在这里落脚的话,村里的人也不会像其他的村里一样会排斥。
到时候自家再帮着砌一栋房子,寻一两件给他们做,这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