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真的?”张沁儿眼睛亮了,她原本不过是想给杨氏解围,带着郑成凯去山里捉些鸟来烤着吃,算是糊弄过去,这时听到郑成凯会打猎,顿时心喜。
“那当然!”郑成凯小小的得意起来,又说:“我七岁就跟着我爹去山里打猎了!”
张沁儿略一思索,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对杨氏说:“娘,我带郑小少爷去山里打猎,你别准备他的了!”
杨氏黯然的点了点头回到厨房里烧火。
“姐,我也去!”听到去打猎永安兴奋的跑了过来。
张沁儿点了点头,说:“你去把你晗生哥也叫来,我们一起去!”
张沁儿又带着郑成凯去周光勇家借弓箭,周大勇去地里开垦自己的荒地去了,只有他媳妇陈氏在家里做饭,听到是张沁儿要借他们家的弓箭,忙到屋子拿了出来。
张沁儿说了声谢,又说:“婶子,要是运气好,打到的东西多,就送你一些!”
陈氏笑着说:“你们几个孩子呢……等哪天有空让你周叔叔去山里走一趟!”
周光勇的弓箭是他自己做的,不比市场上买的那般精致,但是弓箭做的很结实,木头被手摩擦的很光亮圆滑,可见是常常使用的。
郑成凯原本想着没有弓箭,这回弓箭有了,心里底气更足,拿着弓箭试试手,觉得还好用,就说:“你们等着吧,我知道什么地方猎物多!”
永安和晗生过来了,还背着两个背篓,几个人说了几句,就朝山里走去,因为郑成凯说他常来,又知道哪里猎物多,就由他带路。
初冬的太阳并不浓烈,虽然是正午,走进茂密的林子里后,光线就暗淡了不少。
几个人年纪虽小,但是身手都矫捷,张沁儿体力比不上这些男孩子,但是胜在眼力好,几个人合作着到也小有收获。
郑成凯带着他们翻越了一座山,来到一处较为偏僻的地方,这一处是张沁儿先前从未来过的。
郑成凯解释着:“这前面有一个小湖,夏天的时候湖水挺多的,冬天也有池塘那么大,所以很多动物就在这附近活动着,待会我们去水边看一看足迹,就可以知道有什么动物在这附近路过了。”
听郑成凯说的头头是道,几个人对他越发信服了,也不顾山路陡峭难走,一个个打起精神朝郑成凯说的地方走去。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4.第44章 :收获颇丰
翻过那座山后,大家站在半腰处,就可以看见一块如宛如平镜般的水面卧在山脚下,倒映着蓝天白云,显得十分的宁静美好,像一块美丽耀眼的宝石一般,引人眼目。
几个人欣赏了一下环境,就下了山,来到水边,郑成凯心里跃跃欲试,想露几招出来让人崇拜一下,早就仔细观察着水边土壤,很快就发现一行新鲜的足印,看样子应该是兔子的。
循着那脚印,郑成凯顺着踪迹跟去,小声的对大家说:“轻些!应该就在附近。”
这里人迹鲜少,动物们早已经习惯适应悠闲舒适的日子了,既然刚在这边饮水,应该不会马上走远的。
张沁儿不断的打量着郑成凯,见他平日里总是嬉皮笑脸,一身的痞气,不过这时的他却是异常认真的,虽然年纪还小,但是让人看上去就觉得可靠信服,心里不由得对他的看法有些改变。
发现了!一只肥硕的灰毛兔子正安静的在树根下的草地上吃着草,它的动作不快不慢,时而吃草,时而抬头谨慎的观察一下四周,一对微带红色的眼睛显得十分的有神。
郑成凯慢慢的拉开弓,瞄准那只兔子,整个过程没有一个人敢粗重呼吸,就怕惊扰了那只兔子一般。
‘嗖!’的一声,箭离铉而去,正中那只兔子的肚子上。
“射中了!”永安立刻欢呼起来,崇拜的看着郑成凯,说:“你好厉害啊!有周叔叔那么厉害了!”
郑成凯却有些懊恼,说:“还是不行。”
“怎么了?”永安不解的问着。
郑成凯说:“我爹每次都会射中头,这样就能够剥一张齐整的皮来!”
永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不过很快就被这收获雀跃了心情,忙跑过去,将那只还没有断气,却无法动弹的兔子提了起来。
郑成凯将箭拔出来,扯了一把草,将沾血的箭粗粗的擦了一下。
“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将这只兔子烤熟吃了,再接着打猎吧!”张沁儿提议着,几个人也觉得饥肠辘辘的很,就同意了。
来到那水边,就着水将兔子剥皮,开膛破肚,将里面的内脏全部丢弃,用刀子分成四块,再抹上一些细盐,用晗生削好的树枝串上。
永安早已经去捡了很多柴火,拿出火石点燃了火,郑成凯看着这三兄妹默契的忙碌着,自己则坐在地上,用手摸着弓箭,想着下次该怎么瞄准,怎么射箭,才能做到最好。
火已经升了起来,大家各自拿着一块肉,放在火上烧烤着,张沁儿还捡了一些松塔,干干的松塔被火燃烧之后,发出滋滋的声响,散发出一股松树的清香,很好闻,用来烤肉也十分不错。
不多时兔子肉上有细细的油滋滋的作响,几个人说说笑笑,翻动着手里的树枝,让兔子肉均匀受热。
吃过烧好的兔子肉,几个人又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打猎上,郑成凯露出那一手之后,不只是永安,就连一向看郑成凯不太顺眼的晗生,心里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悉心跟在郑成凯的身边,不断的询问着一些观察和寻找动物踪迹的问题。
张沁儿就带着一把小刀,也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弄到几只猎物,就将打猎的事情交给这些男孩子们,自己一个人去了附近找找有没有果树药材什么的。
约好在申时在这湖边碰面之后,就各自散开了。
野生的果树本来就少,更何况是这个季节,许多树开始落叶了,对于那些只有树杆没有叶子的植物,张沁儿汗颜的表示自己认不出是什么。
所以她将主意打到药草上去,因为野葛在这山里很常见,倒是又找了几块有年头的野葛根来,另外还顺手摘了一些栀子,栀子是花开之后结的果实,小小的,黑色状,也是一味中草药。
但是最令她激动的却是在一片松林中寻找到一株紫色的灵芝!
要知道灵芝可是和人参、冬虫夏草等并列为名贵中草药的,她辨别了许久,才认出那应该就是一株紫色灵芝。
灵芝的种类很多,其中以红色和紫色最为名贵,她找到的这株紫色灵芝也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静静的躺在这片林子里,整个灵芝长的有一把小扇子那么大!
小心的将灵芝采摘下来,张沁儿又对着明亮的光线辨别了许久,越看越肯定这是一株灵芝,这才放下心来。
想着灵芝价钱高,心里顿时美滋滋的。
又仔细的寻了一下附近,看能不能够再找到一些灵芝,灵芝也是腐生菌类,依靠孢子繁殖,所以灵芝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生长,很容易一片一片,并且会和蘑菇一样,形成窝,来年依旧可以在同样的地方找到新的灵芝来。
她眼力本来就好,心又挂在这灵芝上,两道眼光如x光线一般,扫描着整个林子,到真让她再找到了一株灵芝,也是紫色的,但是年头没有先前那株久,只有巴掌大小。
饶是这样,也足以令张沁儿开心的了。
抬头看了看天色,估摸着离申时不远了,就背着背篓,带着自己的收获回到和郑成凯他们约好的地方去。
郑成凯他们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看不到人影,想着天色还早,她就先到水边清洗挖出来的野葛,将附在根茎上的泥土全部洗干净,泡在水里。
没有工业污染,此时的天空异常的清澈湛蓝,不时有鸟鸣声响起,张沁儿抬眼望去,只见天际处有一行大雁南飞,越飞越远,只留下一个小小的‘人’字。
打量着四周,张沁儿想着,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呢,可惜这里地势太陡峭,又藏于山林间,不像桃花岭,虽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却因为地势比较宽阔,现在已经开辟出一个新的村落,人气也会越来越旺。
想到崭新的‘富足村’张沁儿不由得沉思起来,到底该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家的人得到里正这个职位呢?
公开烧制陶器和青砖的法子吗?或者在生存上给予大家一定的保障?
前者倒是可以,后者就有些困难了。
搭窑之后,她就可以尝试烧出更好的陶器和青砖来,只是公开之后是否还能够依靠这些陶器和青砖赚钱呢?
陶器易碎,青砖很重,将这两样产品运到县城,都是一个困难的事情,没有牛马代步,难道依靠人力吗?
再者也不知道县城是否还有人烧制青砖和陶器呢,那些本地人在这里盘踞多年,已经做出一定的名声,哪里是她一个外地人可以媲美的?
张沁儿想了许久,感觉这些东西做出来是实用,但是来钱却不快。
若是争下里正这个职位,加以经营,好处肯定会不少的。
张沁儿正痴痴的想着,头顶上忽然响起一道声音:“在想什么?”
张沁儿被这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回头看去,就看到郑成凯那张带着痞气的脸,不由得没好气的说:“人吓人,吓死人!”
郑成凯嘻嘻笑着,并不理会,跟在后面的永安和晗生已经走了过来,他们手里提着不少的猎物,满头大汗,但是却洋溢着浓浓笑意。
“姐!郑哥哥简直太厉害了!你看!这些都是他打到的!”永安提了提手里的野鸡和兔子。
晗生的手里则拿着一头身形较小的黄麂,看上去只有十多斤,还是幼崽,另外一只手上则提着一只大雁。
野鸡和兔子倒是不打眼,但是那黄麂和大雁却看的张沁儿眼睛一跳,狐疑的看着郑成凯,说:“都是你打的?”
郑成凯倒是难得的谦虚了一下,说:“晗生也有帮忙!”
他是指在射中黄麂之后,黄麂并没有马上死,还带伤跑了一段路,是晗生追到的。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5.第45章 :说服
回到村子里后,几个孩子手里提着的猎物顿时成了吸引大家的目光,路过周光勇家时,张沁儿将借的弓箭还了回去,这个时候周光勇正坐在家门口的那个青石上编织着竹篮子,他们家人口简单,之前周光勇上工开荒,只有他媳妇陈氏一个人在家,许多事情都没个头绪的。
“哟!这是黄麂啊!好家伙!”黄麂是难得的野味,价钱也颇高,就是周光勇以前也很少能够打到黄麂,所以周光勇一下子亮了双眼,盯着那郑成凯,说:“有两下子!”
郑成凯笑了笑,神色间带着一股得意,一双黑溜溜的眼眸显得异常的明亮。
张沁儿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便说:“周叔叔,今天晚上到我家来吃饭吧!”
周光勇愣了一下,嘴唇蠕动着,不知道是该拒绝还是接受,毕竟这个时候,大家的粮食都不多。
张沁儿又加重语气说:“和婶婶一起来,黄叔叔家也会过来一起吃!今天打了这么多野味呢,光吃肉都可以饱了!”
周光勇想了想,本想说,这些野味卖了钱换粮食更好,但是又想到这些野味是这郑成凯打的,拿去换钱恐怕不方便,于是点了点头,应下了。、
路过黄大安家时,张沁儿也邀请了黄大安一家晚上过来吃饭,黄大安也是个通透的,听说这些野味都是郑成凯打的,就答应了。
到了家中,谢氏她们看到几个孩子居然能够打到这么多东西,立刻高兴起来,几个小的更是围着那黄麂和大雁看。
张乐儿看着那大雁,说:“这东西飞的那么高,居然都能够打下来!真厉害!”
郑成凯还没有说话,永安已经说了:“这是郑哥哥趁着雁群在水边喝水的时候打的,只可惜打了一只之后,就惊动了其他的大雁,一下子拍打着翅膀飞走了。”
张乐儿两眼冒光的看着郑成凯,满是崇拜喜悦之情,掩嘴笑着,又说了几句厉害之类的话。
回到家后,有了中午杨氏去连氏手里讨米未果的先例,张沁儿没打算和连氏说她擅自邀请周光勇家和黄大安家晚上过来吃饭的事情,而是走到张老头的身边,委婉的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周家和黄家都是逃荒时结义的人家,彼此间感情深厚,再者这些野味也不少,叫过来一起吃也不错,张老头倒是点头答应了。
张沁儿又问杨氏:“爹呢?”
杨氏说:“还在地里。”
张沁儿就去找张志仁,打算先把张志仁说服了,再由张志仁提出让张老头争取里正职位,否则由她提出,效果是不大的,毕竟她太小,又是一个女孩子。
面对自己的爹,张沁儿没有和他拐弯抹角,直接把自己的打算全盘说出,倒是听的张志仁一愣一愣的,瞪大了眼睛看着张沁儿,似乎一下子不认识了她一般。
“爹!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我们家在村里是占有优势的,爷爷他老人家为人又不错,平日里我们家也常常帮助别人家,虽然我们家现在落了难,但是您以前可是秀才,三叔也是大夫!再加上我们家男孩子多,人多气势旺!”张沁儿尽力鼓动着张志仁。
回过神后,张志仁却惊讶的说:“你一个小孩子说什么呢!这里正哪里是想当就能够当的?”
张沁儿忙说:“这要是知县大人或者官府直接任命一个里正,自然是不用争取的,但是你也听到知县的口风了,是要我们自己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我们这些人一路从徐州逃难过来,大家眼里只盯着土地和粮食,又不认识官府的人,走不了什么路子,这个时候我们家是有竞争力的。”
顿了顿,她干脆直接说:“郑成凯是郑大人的儿子!他现在就在我们家,还打了不少猎物,我打算今天晚上请周家黄家以及一些平日里相处的还不错的人家过来吃饭!”
“你这是想做什么?你还小,有些事情不懂!”张志仁却认为张沁儿说的如同天方夜谭,满嘴的荒唐。
张沁儿异常的郁闷,这年头身为一个孩子,尤其还是女性时,话语权也太弱了!
她看着张志仁,大眼睛水汪汪的,说:“我想让爷爷当里正,这样我们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张志仁顿时缄默,过了一会,才说:“沁儿,你也不小了,懂事了,我们家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因为受宗族的牵连,我们家可是要被斩首的!现在阴差阳错到了这里,又有了日子的奔头,更应该安分守己,默默的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至于里正、功名什么的,就不要再想了!”
张志仁看着眼前虽然瘦削,但是五官模样还不错的女儿,说:“今后等你大了,也许一个老实的农家,过安份的日子吧。”
古时女孩子大多及笄之后就要出嫁的,十二三岁就开始说亲,现在张沁儿已经快九岁了,所以张志仁才提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听到女儿想要争取里正的职位,张志仁这是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平日里沉默受气的女儿已经变化了许多,这要是放在以前,哪里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摸了摸张沁儿的头发,因为营养不良,显得有些枯黄,怜惜的说:“回去吧!莫要再提这事了,以后爹会努力做事,让你过上好日子。”
张沁儿看着又拿着锄头接着干活的老爹,顿时无语。
想了想,只好从三叔那里找到突破口了。当初家变时,全赖三叔当机立断跑回来报信,言语间又有魄力,这件事与其和张志仁这个‘穷酸秀才’说,还不如去和张志礼这个‘半个商人’说的好。
于是她找到张志礼,将心里的打算一一说出,但是惹的张志礼起了共鸣。
张志礼眼睛亮亮的,又思索着这件事情的可能性,然后才说:“你还会烧青砖?”
张沁儿点了点头,既然陶器都被她烧出来了,青砖应该也是可以的。
张志礼便说:“陶器和青砖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的,虽然也可以去卖钱,但是一时间怕是卖不出去,再者任何买卖都是需要成本的,现在我们手头哪里有余钱?要是拿出来给大家用,也是可以的,只是还要约法三章,如果以后做买卖的话,只有我们家才可以!”
这就相当于其他的人只有使用权,没有经营权了。
张沁儿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到时候是要提出来的。
“三叔,你觉得我们家争里正,机会大不大?”张沁儿又问着张志礼,满脸的认真。
相比起张志仁一昧的认为沁儿还小,胡闹之类的,张志礼则看这个侄女比较重,这些日子的相处让张志礼产生一种这个侄女很聪明的感觉。
张志礼沉吟了片刻,才说:“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能够全家人全须全尾的逃出来,在难民中算是少数了,论人头,我们家恐怕要占第一!”
其他的难民大多是洪水来时,匆忙逃命,一路上什么东西都顾不上带,再加上洪水淹死了不少人,所以一家子能够剩下四五口人就算不错的,而张家却有十七口人!
在人数上就绝对性压倒大部分人了!
“再加上我们愿意把烧制陶器和青砖的法子拿出来给大家用,恐怕大多数人家会支持我们……就算争不成里正,在这村里也算头一份人家了!”张志礼说了一句保守的话,觉得既然下定决心,还是早些和张老头商议一下,于是丢下正在切的野葛,匆忙去找张老头谈话去了。
张沁儿看着三叔比自己还急切,顿时安定了心神,反正自己能够做的,都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还是让家里的长辈们出面吧。
看见张志礼切的野葛,她才想起来自己回来之后,就忙着说服张志仁和张志礼,竟然忘记拿出今天在山里采摘的紫色灵芝了!
又怕到时候家里来的人多,手忙脚乱的被人顺走,还是决定先放在屋里,明天再拿出来,想必对于张志礼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46.第46章 :思量
也不知道张志礼是如何对张老头说的,到了晚上的时候,张老头松口了,表示自己愿意去争取一下,至于能不能够成功,就看老天爷的。
不多时黄家和周家都过来了,几个人说说笑笑了一阵子,张老头拉着几个儿孙,和黄大安、周光勇到一旁说话,女人们则在那简陋的厨房忙碌着。
拔毛的、剥皮的、切肉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不时响起几句说笑声。
郑成凯则被永安拉着福儿、小宝等人围着,要听他说县城里的事情,郑成凯是个爱热闹的,嘴皮子又利落,说的话又风趣的很,几个小的全部听的份外认真。
郑成凯说到得意的地方,下巴会微微的扬着,整个脸庞似乎放出光芒一般的惹眼。
张沁儿也坐在一旁听着,心里则想着,也不知道今天过后,这郑成凯还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照顾她们了。
因为,在她的计划里,是要借郑成凯的身份一用!准确的说是借郑大人的虎皮一用!
郑成凯是郑大人的儿子,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今天请大家吃的又是郑成凯亲自打到的猎物,又和张家几个小孩子相谈甚欢,这就给别人一种他们张家和郑大人关系不错的错觉!
因为郑大人出了大力帮助大家的缘故,每个人都对郑大人十分的尊敬,有了这层关系,张家争里正的底气就更足了。
不过被人利用的那一个,估计心情不会太好吧!
张沁儿有心想和郑成凯说,但是又怕郑成凯拒绝,然后直接走了,倒坏事了。
而那边张老头和周家和黄家商议的结果也出来了,周光勇和黄大安听说张家要争里正,一愣之后,就赞成了。
这三家的关系是极好的,而周家和黄家人口少,底气不足,自然争不了里正,再者张家的三个儿子都识文断字,听说大儿子和二儿子都上过几年学的,只是后来家里没有钱财支持,才没有去考科举,而三儿子学问上虽然不行,却是一个大夫,寻常的发烧感冒什么,都能够治愈。
相比起来,张家争里正的底气是足许多,再者张家争到这里正,以后他们两家的日子也会受到照顾,算是一件好事。
张志礼提议今天就去再请几个平日里和三家相处的都不错的人家过来,也不拘泥请一家老小,请个当家人就行。
把张家想争里正的消息透露出去,然后隐晦的争取大家的支持。
周光勇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就说了两个人的名字,说:“杨思恩和罗青山都是老实人,做事勤恳的很。”
黄大安也说了几个和他相处的不错的人,然后这些人家由他们去请来。
各自散去之后,张志仁就拉着张志礼到一旁说话,“是不是沁儿那丫头和你说的?三弟,我们家的情况真的不适合去争里正,越是惹眼,越是危险!”
听着二哥的告诫,张志礼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二哥,我知道你的意思,最好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要惹人眼,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爹成了里正,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可是……”
“我仔细想过了,临川离徐州千里远,我们又和这么多难民混在一起,并且改名换姓,有了新的户籍身份,富足村又地处大山之中,偏僻的很,只是争一个里正,不碍事的。”
张志仁沉默了一下,才说:“既然爹也同意了,就试试吧。”
说完他垂头丧气的走了,心里有些忐忑,也不知道该希望顺利争到里正,还是不争到的好。
张志礼看着二哥的背影,只觉得二哥不知变通,有的时候,人不能一昧的畏首畏脚!否则当初又何必逃?既然活了过来,就要好好的把日子过下去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