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含糊了几次之后,发现那些人紧紧的跟在他后面,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甩都甩不掉,加上张老头刚成了里正,也不好这会和人撕破脸皮。
最后张沁儿给了他一个建议,就是教一些,留一些。
比如菊花、金银花、野葛、栀子等常见的、价钱又低的药材,就大方的教给大家,而那些比较珍贵的就藏着,然后趁着大家去找那些常见的药材,就甩开大家,独自去山里寻找珍贵的药材。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54.第54章 :挖地基
除了药材,村里的人还兴起去山里寻找一样果子!
那就是张沁儿她们上次发现的香榧,这些香榧给了田家和周家以及黄家的人吃了后,一个个都表示这味道十分的好吃,也想去山里摘一些。
因为听说是张沁儿摘到的,一个个都找到张沁儿,问她是哪里摘的。
这个时候,张沁儿才理解到之前张志礼的感觉,不觉有些迟疑起来,他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一颗香榧树,是据为己有,还是分享给大家?
想了想,张沁儿又觉得自己不可以那么圣母,凭什么要将这些东西都无故给了别人?先前为了张老头夺里正,这才公开了烧制陶器和青砖的法子,这是暂时吃亏,以后有回报的,但是也不必一昧的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无私的奉献给别人,时间久了,别人反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压根不会感谢你,当哪一天你觉得自私一下时,还会被人责骂!
所以张沁儿直截了当的说:“都摘完了!统共就一棵树!”
其他的人听了十分的失望,又问那棵树在什么地方。
“远着呢!要翻过猪头岭还要过去一些,还是我们迷路了才发现的,可远了,还在山沟下去,要我们再去第二次是不可能的。”张沁儿露出一副担心的表情,那些人一看,不免有些失望,也有那利落的人,一想到要翻过整个猪头岭,估摸着需要好几个时辰,就为了一口吃的,觉得不划算的很。
于是这些追问香榧的人就渐渐歇了心思,而张沁儿也觉得暂时不去山里摘香榧,家里的那些也藏好了,慢慢吃,又想着,等以后砌了新房子,家里就安全的多,不像现在这样自己家有些什么事情,别人都一下子知道了。
一大早张乐儿就显得十分兴奋,这让张沁儿不由得多看她两眼。
张贞娘在一边解释着:“今天娘要带大嫂她们去县城置办东西,乐儿她也跟着去!”
“你们都去过县城,就我没有去过呢!”张乐儿笑着说,又不无得意的说:“不过你们是走着去的,我是坐车去的!”
她说的那次正是张沁儿和张贞娘去县城卖泥鳅的事情。
张沁儿觉得张乐儿的得意十分的孩子气,没和她一般见识,而是对张贞娘说:“奶奶肯让她去?”
张贞娘说:“三嫂快要生产了,但是之前身体一直不舒服,又没个吃的,三哥担心到时候会出事,就开了几个止血补血的药方,让乐儿去抓药,省的到时候忙手忙脚的。”
张沁儿这才知道原因,不由得又看了眼一直安静的冯氏,她神色还有些不太好,肚子鼓鼓的,手臂却瘦的可以看到青筋。
在农村,孕妇直到临产都是要下地干活的,而冯氏怀孕后期身体一直不行,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这让连氏和谢氏都有些对她有意见,平日里谢氏的风言风语,连氏分配食物的不公,都让冯氏吃尽了苦头,如果不是丈夫张志礼偷偷的省下一些口粮给她,恐怕状态会更加差劲。
在这个时候,医疗条件很简陋,女人生产都是很危险的,一旦发生难产血崩或者恶露什么的,女人的命就等于去了一半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难以想象以后自己也会遭遇这样的事情,又安慰自己,幸好自己还小,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些!
又想,要是以后可以不嫁人,哪怕是推迟到二十岁嫁人就好了!
在张沁儿看来,生产之所以这么恐怖,是因为女人结婚生子的年龄太小了!身体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好,就已经怀孕生子,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只是她想二十岁结婚的事情却是不太可能,除非十五岁的时候要守孝三年,然后才可以推迟,只是就算这样,大部分人家会趁着热孝期间把喜事给办了,否则有婚约的还好,没有婚约的,等年纪大了,就找不到合适的婆家了。
等连氏她们出了门,张沁儿就去砖窑那边转了转,经过这些时日,已经烧出一部分青砖了,正堆在山脚下的空地上,等着烧出更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挖地基,砌房子了。
张家的地基选在一个小山坡的下面,位置比较不错,门口正对着那条流淌的河流,可谓是前有照、后有靠,是不错的居住地方。
这前有照、后有靠是人们多年总结出来的风水经验,也可以说是一种迷信,不过就居住环境来说,倒是也不错的。
不过那山坡都是一些杂树,只有稀松几颗竹子,张老头打算把其他的杂树都砍了,只留下竹子,竹子这种东西,生长的地方要干净,萌发的速度就会很快,一片空地上,只要有一两株竹子树,不过几年的功夫,就能够长成一大片,形成一片竹林,而竹林萌发出来的春笋和冬笋的味道也要好的多,虽说现在山不是自家的,但是在民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自家附近的东西,总是算自家的,等以后有了钱,再正式将这山买下来也是可以的。
黄家和周家也在这附近,整个村落的地基成半月形,错落点缀着,每一块平坦的空地都有不少人家聚集在一起生活。
到了十二月十六日,是一个好日子,适宜动土,而此时青砖已经烧出大半了,可以一边砌房子,一边接着烧。
于是张老头将早就联系好的村民们叫过来,开始挖地基了,而是泥瓦匠的赵家自然也是要过来帮忙的,计划着等房子修好了,将门窗和家具什么的都量了尺寸,然后交给田家做木匠活。
张老头是个有远见的人,早在之前,就陆陆续续砍了一些不错的木头回来,堆在门口晾干了,到时候砌房子和打家具就用这些木头来。
因开始动工砌房子了,张沁儿也忙将简易水泥配置了出来,做了实验给张老头他们看,确定这简易水泥很是坚固,才决定砌房子的时候用这简易水泥,因为山里没有找到石灰石岩石,自己没有办法烧制出石灰来,张志仁和张志礼又去县里走了一趟,买了一些石灰回来。
家里的媳妇们也联系了几个手艺好的媳妇,过来搭灶给上工帮忙的人煮饭,不过这些媳妇只帮一顿饭,晚饭张家的媳妇们就能够做好,因为大部分人家都选择一天一顿饭,然后拿十五个铜板一天!
只有那几个饭量大的,觉得五个铜板一顿饭划得来,才肯到张家吃,对此,张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本来就是他们家提出的要求。
就在新房子动工的第一天的傍晚,大家刚吃过饭,冯氏就开始肚子痛了,村里没有稳婆,好在张志礼会一些接产方面的知识,而家里连氏和谢氏还有杨氏那都是生过好几回的女人了,多少有些经验,于是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让他们去烧水准备着。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55.第55章 :冯氏产子
冯氏也是生过两次的人,只是这一次怀孕是遭了大罪的,整个人营养不良,又一路担心受怕,肚子里的胎儿早就有些问题出现了,能够熬到生产,已经是吃了大苦头了。
当天晚上冯氏羊水破了,子宫却没有打开,疼的一个劲的叫喊着,其他的人也纷纷急了。
这是难产了!
站在门外,张乐儿的脸色有些惨白,她一个劲的盯着屋子,恨不得马上进去,张沁儿理解她的心情,毕竟难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或许煎熬之后母子平安,也许就是母子一尸两命。
屋子的门被张志礼打开,他手里拿着一包药材,着急的对张乐儿说:“乐儿,快点将这包药熬了,三碗水煎成一碗水!”
“哎!”张乐儿应着,赶紧接过那药材,拿去厨房煎药,厨房的火已经烧好了,倒也方便,将药倒在一个陶罐里,然后放了三碗水,拿一张沾湿的纸包住罐子口。
“婶婶会不会有事?”冯氏的叫喊声传染了每一个人,屋外的孩子都将心提了起来,就连住在附近的周家和黄家也纷纷让媳妇赶过来,看有什么能够帮忙的吗。
张沁儿摸了摸永安的头,安慰着:“婶婶一定没事的!”
希望没事吧,老天爷可要保佑啊!
只是冯氏吃了药之后,依旧没有缓和的迹象,肚子的疼痛,将她整个人都扭曲了,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脸上滑落下来。
张志礼看着自己的妻子,心里异常的恐慌,冯氏陪着他走过许多岁月,又替他生了一个女儿和儿子,他心里是很感激的。
要说张家最疼媳妇,最当媳妇是一回事的,恐怕要属张志礼了,张志礼自小在外面做学徒,吃尽了苦头,而冯氏是那个时候和他在一起了,冯氏的娘家也在那个时候多多少少给了他一些帮助,这让他心里对冯氏更是疼惜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话算是每个人心中所想的。
“别怕,没事的,一定没事的!”张志礼握着冯氏的手,安慰着,又说:“我再给你扎一针!”
扎针其实不算张志礼的长项,他学的大多是辨认药材,熟知药材,开方子煎药,这扎针只学到一些皮毛,在这紧要关头,张志礼忍不住怨恨自己以前没有下苦功夫去多学一些扎针技法了。
直到鸡鸣时,冯氏已经耗尽了力量,叫喊声逐渐弱了下去,躺在地上粗重的呼吸着,杨氏见了,忙匆匆出来煮红糖鸡蛋,然后端给冯氏吃:“你现在没有力气了,快吃点东西,不然孩子就生不下来了。”
冯氏也觉得饿的很,支撑着将那红糖鸡蛋吃了下去,这才感觉稍微好了一些,整个人也有了一点力气,杨氏给她打气:“什么都别想!只要使劲就行!你也是生过两次的人了,一定能够平安的。”
冯氏整个人十分的虚弱,她喘着粗气,身上的汗水淋淋,黏糊着,谢氏拿湿布替她擦汗,也忍不住说:“是啊,别想太多,你一定可以顺顺利利生一个大胖小子的!”
冯氏想点头,却觉得点头异常的困难,最后只是眨了眨眼。
“宫口开了!”连氏将手探了探,已经能够伸进去一个手了,然后吩咐冯氏:“赶紧用力,孩子就要出来了!”
听了这话,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一起给冯氏鼓励,冯氏整个人也受到了鼓舞,重新用力起来。
经过努力后,不多时果然顺利的生出来了,是个女孩!但是孩子却不哭,这又让大家提心吊胆起来,难道孩子在肚子里闷的太久,已经死了?
连氏将孩子倒挂着,伸出手就拍在孩子的屁股上,尔后,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就传了出来。
“热水都准备好了吗?”连氏又说着,她扒开孩子的双腿看了一下子,顿时面色沉了下来,是个赔钱货!
杨氏也看到了,知道连氏重男轻女,只是也不好说什么,只说:“沁儿她们已经烧好了,因为这会子用不上还在锅里温着,我这就去拿进来!”
说着,她就出了门去,屋子里就剩下谢氏,谢氏看着那生出来的女孩,心里也得意的很,她可是生了两个儿子的!连氏之所以给她几分面子,除了是要打压杨氏外,也是看在她为张家生下长子长孙!
但是她心里得意,面上却不显,还说:“娘,这女孩子有女孩子的好,随意养着,等长大了还可以拿一笔聘礼!”
连氏却哼唧:“没的还要陪一副嫁妆去!”
谢氏刚想说女孩子要什么嫁妆,话刚到喉咙,她就咽了下去,这话可说不得,她还有莲儿这个女儿呢!要是到时候连氏真不给孙女嫁妆出嫁,她这脸往哪里搁?
“太好了!”张乐儿听了孩子的哭音,顿时笑了起来,她抱着还有些懵懂的小宝,一个人又笑又哭的,又想起冯氏来,忙朝屋子里问:“我娘没事吧!”
“没事,太累了,睡了过去!你们赶紧把开水准备好!”杨氏的声音也带着一丝喜悦。
听到自己的娘没有事,张乐儿才将心放回肚子里,脆生生的应着,然后跑到厨房去,厨房的水烧开之后一直温着,准备随时可以用的。
现在条件艰苦,家里并没有木盆,大家早就将一个新的陶缸准备着装水。
张志礼走出来将水送了进去,然后就出了门,剩下的事情交给家里的女人就行,杨氏她们仔细的洗干净孩子身上的血,然后用准备好的细棉布将孩子包了起来,又要了一盆水,给冯氏胡乱擦洗了一下,整个过程冯氏都没有醒过来,她太累了。
谢氏她们又忙着将沾了血的干草都丢了出去,又拿干净的干草垫着。
冯氏生的是一个女儿,巴掌大小,整个人看上去瘦的只有骨头,大大的眼睛显得很是可怜的样子,或许在肚子里闷的久了,皮肤显得有些发青。
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张沁儿就看了那孩子,知道这是因为先天不足的关系,孩子在娘的肚子里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又一路担心受怕的,孩子没有流产,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至于孩子,只能够慢慢的调养着了。
张乐儿和永安福儿等几个孩子,也都凑到孩子面前看着,张乐儿嘴巴一撇,说:“怎么这么丑啊!”
永安则说:“她好小!比福儿当初还小。”
福儿听到说自己,忙拿眼去看永安,永安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只有张沁儿在一般忍不住笑了,福儿今年五岁,而永安不过六岁多,福儿出生那会,他自个都是一个小屁孩呢!
“孩子小时候都这样,等长大了就好了!乐儿模样俊俏,这孩子肯定随乐儿!”杨氏在一边说着。
张乐儿听到杨氏夸她漂亮,这才高兴起来,说:“妹妹一定要快点长大,早点变漂亮!”
第二天过来上工的村民都听说张家添了一个孙女,纷纷过来祝贺着,说着吉利话,好不热闹。
一些女人们就进了屋子,去看那孩子,又和连氏她们说了几句话。
倒是张家上下的人几乎整夜没有睡,第二日个个都顶着一对黑眼圈,还要招待着村民们,早就没了精神。
于是周光勇就对张老头说:“张叔,今天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和大安帮衬你们照看着!出不了错的!”
张老头年纪大了,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也熬不住,就应了,人情以后再还就可以。
冯氏整整睡了一天,才醒了过来,第一句话就是说:“我的孩子呢?”
杨氏忙将孩子抱给她看,说:“放心,孩子好着呢!刚给她喝了温水。”
冯氏看到孩子那瘦小可怜的模样,却忍不住红了眼眶,心里一阵发苦。
杨氏忙安慰她:“你现在在做月子,可不能够哭!她是小了一些,不过小孩子不都这样吗?等过些日子大了,就好了!福儿刚生那会,也没比这个大多少呢!”
以前杨氏是在连氏手下讨生活,哪怕是她怀孕之后娘家送过来的鸡蛋,都被连氏收着,十个鸡蛋让她吃上一个,就已经不错了,所以几个孩子从不像大房那样白胖,所幸孩子们长大了,都还不错,否则杨氏心里得怨恨一辈子了。
听了杨氏安慰的话,冯氏心里才好了一些,她伸手摸着孩子细嫩的脸蛋,目光无限爱怜,说:“这孩子是个苦命的,这个时候来!”
“这是好事呢!我们家刚要砌房子,这孩子就忍不住出来看热闹了,这不挺好的,再等半个多月,我们家也可以住上新房子,不用像现在这样挤在一起,我看啊,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冯氏没有再说话了,过了一会,才说:“孩子起名了吗?”
“还没有,洗三的时候再取。”
冯氏惊住了,“还有洗三?”
她以为这孩子是不会有洗三了,心里正觉得亏欠孩子呢,这洗三可是对孩子的一种祈福,要是没有的话,做娘的人心里怎么也不会痛快的,不过她也是知道如今不比往日,毕竟这个时候谁顾得上洗三这种事情?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56.第56章 :新房子
杨氏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于是说:“爹说这是我们家到这富足村里的第一件喜事,要热闹热闹,再说这孩子吃了苦,过了洗三之后肯定会顺顺利利的。”
冯氏点了点头,心里多多少少知道张老头的想法,心里欣慰的很,如果不是张老头出面,连氏是绝对不会给孩子洗三的,顶多一家子吃顿饭,算是个意思了,大办是不可能的,因为洗三的时候是要请客人吃一顿的,而张老头是里正,在这里又没有亲戚什么的,请客的话岂不是要请全村的人一起来!
这么多张嘴,请客吃饭就算是一个大手笔了!
不过冯氏心里隐隐就觉得张老头是迟早会请村里的人吃一顿的,不管是借着孩子洗三,还是逢年过节的。
想到这里,冯氏又有些担忧,说:“家里钱够吗?”
“今天三弟去县城走了一趟,给你和孩子买些东西,顺便前些日子找到的药材卖了,说是卖了五两银子,还拉了一车的米面回来,等明天的时候,再去县城里买些菜,也不拘泥那些肉什么的,买些便宜些的白菜萝卜,总之过得去,让大家吃个饱就行,想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倒是周光勇是个有心的,今天就往山里钻,说是要打一些猎物回来加菜!”
冯氏却蹙眉,她以前在镇上住,对药铺里的一些药材也多多少少有些熟悉,只是她想不出是什么东西能够卖上五两银子!
就连普通些的人参也不过二三两罢了,于是问着:“什么药材卖的这么贵?难道又采到灵芝了?”
杨氏倒是不懂这些,对于她来说,能够卖上价钱的药材,都是好的,仔细回想了一下,才说:“倒是没有灵芝,是其他的药材,看上去挺多的,当初三弟带了两个背篓的药材去,都是他往日里在山里寻找到的,说是有一味大血藤,值一些钱!”
冯氏便点了点头,安了心,这周围的山里都是没有什么人的,那些药材应该也多的很。
接下来的这几日,家里的人都忙翻天了,因为是张老头的决定,连氏心里不乐意,也没有法子,知道张老头是想借这个机会请全村的人吃一顿,好提高他的威望。
不过张老头把这话放出去之后,全村的人都有些吃惊,毕竟这可不是小事!
几个手艺好的媳妇早早的就到张家,帮衬着做一些活,比如搭土灶,弄桌子,又将各家各户的陶碗什么的凑齐全了。
张沁儿看了,不由得想起一件事,前世的时候,农村办红白喜酒,都会专门定桌子和碗筷,何不按照这个法子,专门烧制一批陶碗和碟子什么的,用于村里人家办红白喜酒呢?这样的话,就不用每次这么借碗借桌了!
想到就做,离洗三还剩下一天多,村里的人都忙活着,她只好叫着张贞娘、张莲儿他们,再带着黄大安家的黄小丫等几个相熟的小姑娘,几个人进了山,挖了好些陶土,开始忙活起来。
或许这是为了冯氏女儿洗三的事情,干活的时候,往日里能偷懒就偷懒的张乐儿也使劲的忙活着,就连去捡柴这种事情,也丝毫不含糊。
因为时间有些赶了,这一批陶器还是连夜烧制出来,正好赶在洗三办宴席之前弄了出来。
几个汉子挑着箩筐,走了几趟,才将这些碗、碟挑到张家去,正好解了张家急需用碗的燃眉之急。
只是筷子是来不及做了,少了的筷子就让大家到时候自己带筷子过来吃饭。
周光勇运气不错,打到好些猎物,剥了皮,将肉送了过来,张老头还要客气推辞,周光勇却说:“有这皮子换钱就行!”
张老头听了,也就不客气,只说:“等你砌房子,我带着儿子们过来给你帮忙。”
洗三的那天,张家是办的流水席,主食是面条、干饭还有稀粥,每桌炒了四个大碗,一碗白菜,一碗萝卜,一碗南瓜,还有一碗肉!总共摆了五十多桌,真是大手笔,看的人眼睛发直。
在这个苦难的时刻,能够拿出这样多的饭菜来,就已经不错了,整个富足村的人都吃的满面笑容,一个个说张家底气足,又说那叫甜儿的丫头真是有福气的很!
一个丫头的洗三礼弄的这么气派,可不多见!
而‘甜儿’是张老头取的名字,用意是苦尽甜来,希望孩子以后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过了洗三礼之后,张家上下的人都觉得累的脱了层皮,不过富足村的人提起张家来,都会翘起大拇指夸赞,这也算是值得了。
到了这个时节,田里是不需要怎么照看的,只要几个孩子偶尔去种了白菜萝卜的土地里照看一下就行,其他的人全部在忙新房子的事情。
地基已经挖好了,泥瓦匠带着一干汉子开始砌砖起来,地基的规划,和门窗的规划,都是泥瓦匠说了算的,其他的人要在泥瓦匠的指导下去砌砖。
人多力量大,张家几乎是将全村用的上的汉子都叫了过来,这一天所干的活,就顶的上以往三四天的!那屋子就像孩子一样,一天一个样子,今天砌了一堵墙,明天又砌了一堵墙,在过几年,一个房子大概的模样就出来了。
那头买回来的牛就成了最苦的苦力,每天都要从山脚下将烧好的青砖用车拖到地基那边去,不到几天,牛仿佛就瘦了些,惹的张老头心疼不已。
几个孩子每天就往新房子这边跑,大家看着那不断变的齐全的房子,心里都甜滋滋的,幻想着以后过着住上新房子的日子,要如何如何放东西,要如何如何藏东西等。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转眼间张家的房子都搭好了,就等着上梁盖瓦了!
1...2021222324...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