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于是冷哼一声,直接问着:“杨氏你能分虎肉给冯氏,就分不得给娘吗?你眼里还有没有娘?”
杨氏面色一白,没想到谢氏会这么说,她们住的地方偏僻,又是大晚上送肉过去的,怎么的就被谢氏知道了呢?
却不料冯氏和张乐儿异口同声的反驳了:“这就是我们乡下人没有见识了,城里的男人们一个人吃下四五斤肉,还真是简单的很!郑小少爷虽然年少,但是打虎也是出了大力气了,再说虎父无犬子,他能像小姑娘一样吃几口就饱了?二嫂都说了,招待郑小少爷都不够,哪里还会给我们?就算给我们了,我们也不敢要!”
“就是!我倒是想吃那虎肉,可我没有某些人脸皮厚啊!”张乐儿也意有所指的说着。
冯氏和张乐儿的反驳,加上旁观者的碎言碎语,这一局不用说,也是谢氏败了!她面色难堪不已,恼羞成怒,眼中充满愤懑之色,再次挣扎着手里的锄头,怒喝着:“你给我松开!”
冯氏估摸着她不敢当着这么多的人再打人了,于是就松开了,并且快速的退了一步,谢氏果然没敢再打人,这会儿还蛮狠的话,她就要被人说闲话了。
“你们给我等着!人在做,天在看,你们迟早得倒霉!”谢氏气哼哼的说着,挎着篮子快步从围观人群中插了出去。
八卦的主角已经离开了,而杨氏和冯氏在对待家里的事都口风紧的很,一般人是问不出什么的,久而久之大家也很少再问了,于是大家闲聊着就各自回地里干活去了。
“人在做,天在看,要收也先收了你!”张沁儿嘀咕着,不过又在心中想,如今的谢氏怎么修为越来越低了呢?想当初她刚穿过来的时候,谢氏多厉害啊!
张沁儿原主的记忆中,谢氏也没少干一些漂亮的事情!反而是现在越来越不如以前,很多事情她都压抑不住情绪,这样反而容易让她自己陷入困境中了。
和谢氏的这次争吵,连氏那边并未做出什么反应,一切都静悄悄的,时间也慢慢的流逝,不多时就到了中秋节了。
中秋这天,一大早张志仁和张志礼带着晗生永安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坐着田老大的马车回来了。
“爹!哥哥!”福儿正在门口玩耍,一眼就看到了他们,忙笑着打招呼,又朝院内对杨氏喊着:“娘,爹他们回来了!”
杨氏和张沁儿从房间里出来,如今天气渐渐的凉爽,早晚都需要穿上薄些的长衫了。
“这么早就回来啦!”杨氏笑着上前迎接,接过张志仁手中提着的大包小包,好奇的问着:“这些是什么?”
张志仁就说:“这些是五斤猪肉,一些糕点和月饼,剩下的是我们掌柜的发的。”
杂货店掌柜发的是陈记炒货店出来的炒货,有花生瓜子等物件,适合节日时和家人一起吃喝闲聊。
除此外,掌柜的还给每个人发了一百文的红包,乐的张志仁当即就买了五斤肉回去,却不想张沁儿她们在家吃的也未必差劲,前些日子还吃过虎肉呢!
张志仁喝了杯水解渴,坐下之后,就细细问着杨氏家里的事情,自家的、田地里的、当然还有张家老宅那边的。
因为晚上是一定要去张家老宅那边送节礼的,所以杨氏也没有打算瞒着张志仁,就将谢氏索要虎肉的事情说了说。
“这事大嫂逮着我们吵过,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娘授意的。”在张志仁面前,杨氏的底气不那么足,甚至产生当初应该分给张家老宅一半才好的念头来。
张志仁听罢,面色沉着,并未说话。
倒是晗生忙问张沁儿:“大伯娘打到你了吗?”
张沁儿摇了摇头,说:“倒是没有,你可不知道,大伯娘二话不说,直接抡起锄头朝我和乐儿打去,不过幸好被三婶挡住了,不然这要是被打到了,非得破相不可。”
永安也急了,他可是张沁儿最忠诚的跟班啊,当即就气呼呼的说:“大伯娘也太讨厌了!你和乐儿姐都是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能够那锄头打呢?就算你们错了,自然也有娘她们教训,怎么就轮到她了呢?”
张沁儿就扑哧笑了笑,点了点他的头,说:“哟,我们永安真是了不得了,念了书不但懂道理了,还会说成语了!永安说的对,哪怕是我们有错,父母在,自然是父母教训,就算是大伯娘,那也是轮不到的。”
张沁儿说着,意有所指的看了看张志仁那边。
而永安则嘟嘴说:“我说的又没错,姐姐你本来就是如花似玉的姑娘!姐,等我们长大赚钱了,我也给你买好看的衣裳和花戴,我们学堂有个人的妹妹打扮的好漂亮呢!”
杨氏听了,也看向张沁儿去,只觉得自己是亏待了这个女儿,张沁儿敏感的察觉杨氏的心情,又怕她过于拘束自己,忙笑着说:“怎么?我身上这件衣裳不好看吗?这可是松江布呢!娘亲手做出来的,又舒服又好看。”
今天的中秋,张沁儿自然穿了一件新做的衣裳,粉红色的颜色,用淡蓝色包边,袖口和衣摆都绣了几朵简单的花卉,倒也显得活泼精致。
“沁儿姐怎么穿都好看的。”永安狗腿的点头。
而一旁的晗生也含笑说:“如今家里有些余钱,沁儿自然也要穿些舒服的布料才好。”
张沁儿则挥了挥手,说:“我好衣裳有着呢,娘上次买的布料,除了给你们做,其他的都给我做了!只不过在乡下总要下地上山的,穿的再好,也糟蹋了。”
一家子都说说笑笑的,倒是显得沉默的张志仁格格不入了,见状,他暗暗的叹息着,心想这件事虽然妻子该分些虎肉孝敬爹娘,不过也不全是妻子的错。
于是也就罢了,便说:“虎肉的事情便别提了,大嫂打你们的事情……”
“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何况当时也没有打到。”张沁儿立马接话说,张志仁这是想息事宁人了,不过只要谢氏不闹,张沁儿也没有这个心思和时间去闹,她事情多着呢。
前两天去山里采集了一些蘑菇,这两天正在培养菌丝和收集种蘑菇的主料以及辅料呢,另外家里有只母鸡开始抱窝了,杨氏打算多孵一些小鸡出来养着。
张志仁在堂屋坐了片刻,把家里的事情都了解了,便扛着锄头出门了,他这是一刻也不得闲,趁着在家赶紧帮着家里做事。
张沁儿则带着晗生和永安以及福儿去山里捡乌桕籽,这个时候乌桕籽已经成熟可以采集了,乌桕树就在山脚下就有一大片,倒也容易的很,四个人一面走,一面说着话,四兄妹足足有半个多月没有见面,此时一见都亲切的很呢。
永安逗弄着福儿,说:“你倒是长高了不少。”
福儿仰天笑着说:“我还长出肉了呢!姐姐说我很可爱。”
福儿如今六月,调养几个月之后,确实多了肉,也长高了,她脸上是有一对酒窝的,没有肉的时候显得干瘪,如今有了肉,一笑就特别的可爱。
晗生忽然想起什么,便说:“今天早上我们看见大哥去县城卖兔子了。”
他口里的大哥,自然就是张俊峰了,按照时间推测,这个时候张家老宅应该有百余只成年兔子了吧。
张沁儿就点了点头,说:“今天是中秋,买兔子的人应该多,大哥是一个人去的吗?”
晗生摇头说:“是爷爷陪着去的,当时我们在车上,匆匆看了眼,并没有下去打招呼。”
张俊峰只是一个少年人,并没有独自出门过,何况是做生意,张志廉不通世俗,肯定是不会做生意的,只好张老头亲自陪着去了,加上今天过节,除了卖兔子,还可以买些东西回来。
到了乌桕树林,大家就放下背篓开始捡乌桕籽了,永安好奇的问着:“姐,这东西我们去年不是捡过吗?好像没有多大的用呢。”
张沁儿就说:“去年捡的少,何况当时家里事情多,我也没有时间来折腾,今年我有空,打算好好折腾折腾。”
乌桕籽的种子外皮是蜡质,成为桕蜡,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被成为‘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假种皮为制造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经济价值很高的,就连乌桕树的木材那也是优良木材。
目前张沁儿并没有想那么多,首先将乌桕籽收集暴晒之后,再将假种皮和种仁分离出来,种仁榨出来的油直接做灯油用,而假种皮则利用她本身的知识,开始实验做成香皂或者蜡烛出来。
据她所知,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洗澡用的胰子,不过肯定不如前世的香皂好用,而蜡烛的价钱也比灯油贵的多,都是大户人家才舍得用蜡烛的。
如果她能够把香皂和蜡烛弄出来,那么发家致富就不远了,赚钱,买地,成为大地主!想到此处,张沁儿的干劲更足了,一些学术用语,她也不方便和晗生永安他们说的仔细,只好说:“反正这东西很好的,浑身是宝,你们给我多使点力,趁着今天天气好,多采集一些回去。”
好在晗生和永安都是支持她的人,并没有多问,一个劲的努力起来,就连福儿也不做声,默默的动手干活,忙碌了一个上午,约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大家就背着满满的背篓朝家里走去。
回到家中时,杨氏恰好已经把饭菜做好了,张志仁已经从地里回来,正在堂屋中歇息着,杨氏看见他们个个背着一背篓的乌桕籽,就抱怨着:“沁儿你也是的,晗生和永安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拉着他们上山干活。”
张沁儿笑嘻嘻的,对于她来说,晗生和永安才是最给力的,叫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比杨氏,有时候还得东问西问的。
晗生忙替妹妹辩解,说:“娘,这是我们乐意的,在县城总是读书,难得回来替家里做些事情。”
杨氏见儿子这般懂事,心里也着实舒服,就说:“你们常常在县城读书,难得回来一趟,也得出门和村里的孩子们都玩一玩,不然以后大家都说不上话,就生疏了。”
“我们下午就去找人玩。”为了阻止杨氏继续说教下去,永安在张沁儿的示意下很给力的点头应着。
下午张沁儿还打算朝山里跑去呢,不过这次会叫上黄二虎,去山里摘些香榧回来做零嘴吃。
吃过饭,不等杨氏和张志仁说什么,张沁儿就和晗生他们利落的背上背篓,出门去了,由于香榧树离这里太远,就没带福儿一起去。
杨氏知道张沁儿主意大,晗生和永安又喜欢顺着她,没办法,只好站在门口大声喊着:“别尽贪玩,早些回来,晚上还要去你奶奶家!”
“知道了,娘,我们会早些回来的,你放心吧!”张沁儿远远的挥手,嘴角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三个人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着,很快就来到黄二虎的家中,黄大安和许氏已经出门干活去了,由于黄大安一直没有找到合意的事情做,所以他下了死力气多开垦荒地,打算等菜长大了,去县城里卖菜换钱用,如今他们家都有十多亩荒地了,算得上村里荒地比较多的人家了。
黄二虎正在屋子附近的菜园子里拔草,而黄小丫则在厨房洗碗,看见张沁儿一行人,很是惊喜,喊着:“晗生、沁儿、永安你们怎么来了?”
“今天是中秋是,晗生和永安都休沐回家过节,你在忙啊?”张沁儿笑吟吟的说着,晗生和永安也各自和黄二虎打着招呼。
“在拔草呢,你们这是打算上山去?”
“是啊,去年我们不是找到一株香榧树吗?这次打算叫你一块儿去。”
如今黄二虎已经知道香榧的价值了,知道在县城里都是要卖很贵的价钱,所以听到这里不由得一愣,随即抿了抿嘴,神色中带着一丝倔强,说:“既然是你们发现的,你们还是自己去摘吧。”
黄二虎这是有自尊心的,他知道张沁儿他们是帮他,但是他又觉得自己不应该一直靠着别人的帮助。
晗生便说:“这话说的不对,山里的东西自然都是大家的,那地那树,我们家可没有买了去的。”
“就是,那香榧可好吃了,花生瓜子算什么?赶紧跟着我们一起去摘吧,留着过节过年的时候吃,不然还能去县城里卖几个钱呢。”永安也赶紧拉着,又看了看他们家的菜园子,说:“我听娘说你们常给我们家送菜吃,我们不都接下了?你就别磨蹭了,又不是我们白送你的,那里可远着呢,背着一背篓下山,累的你肩膀疼。”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135.第135章 :上山摘香榧
见状,黄二虎就不好意思再推迟了,自己也回忆起去年尝到的味道,只觉得口齿生香,唾液剧增起来。
“那好吧,不过我还有草要拔……”
“哥哥,你去摘香榧吧,菜园子里的草我来拔!”这时黄小丫从厨房出来了,甩了甩手上的水,懂事的说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简单的农活,黄小丫都是会做的,何况她也知道那山里远,自己小胳膊小腿的,跟着去也是拖后腿。
黄二虎一看如此,忙朝屋里走去,说:“你们等我,我去拿背篓来。”
等黄二虎背着背篓拿着小刀出来,低头吩咐着黄小丫说:“你能拔多少就拔多少,别太下死力气了,省的你手疼,剩下的我明天拔,爹娘要是回来了,你就跟他们说一声。”
黄小丫乖巧的点头应着,说:“哥,我知道了!你们早些去早些回,自己小心一点哈。”
“你就放心吧,山里我们可熟着呢。”张沁儿和黄小丫说着,也打量了一下黄家的菜园子,这个菜园子因为离家近,几乎都是黄二虎和黄小丫打理的,里面种着常见的茄子和黄瓜以及油菜,油菜嫩的时候可以当青菜吃,等来年春天老了,开花结的籽还可以榨油。
几个人闲聊着,朝山里走去,如今上山找山货和捡柴的人越来越多了,先前因为山里有老虎,大家都害怕着,老虎死了之后,明显就活跃起来了。
进了山,山色依旧青翠,远远望去,一片连着一片,树枝舒展着,遮蔽着阳光,枝头有鸟听见人声而飞跃而去,留下叽叽喳喳的声音。
这些景色都是极为熟悉的,大家径直朝目的地走去,路程还真远,足足翻了两个山头,走了许久之后,才来走到香榧树的附近。
站在坡地上,大家停下歇口气,顺便打量着下面的风景,野草及膝,杂树丛生,只有那颗香榧树足足有几人合抱之势,枝繁叶茂,独特的树形和枝叶令第一次看到的黄二虎心中敬畏着,他感慨着:“那就是香榧树?居然长成这样,真神奇啊!”
“确实很神奇,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树呢!我再和你说哦,这树上挂着的果子要三年才能熟呢!”永安开始卖弄着他的学识了。
“三年才能熟?”黄二虎吃了一惊,忙说:“那去年你们不是摘过一次了吗?今年肯定还没有熟!”
张沁儿就扑哧笑了起来,晗生则解释着香榧树‘三年果’的事情,黄二虎知道一棵树上挂着不同年份的果实,而果实则需要三年才能够成熟,心中的惊讶更甚了,感叹着:“这世上居然真有这么神奇的树!我还以为那说书人讲那千年开花,千年结果的人参果都是假的呢!”
黄二虎说的自然是时下流行的《西游记》了,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想象力丰富,给平民们的生活添了不少精彩。
张沁儿暗笑,千年开花千年结果的树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她觉得面包树才是神奇的呢,只要有面包树,人都不需要种植粮食了!
“行了,我们早些下去吧,待会我教你认成熟的果子,没成熟的可吃不得。”张沁儿说着,开始下坡到那平坦的谷地去,其他的人紧随其后。
除了去年,上半年时她和晗生也是来过的,为的就是取走石洞里面那道士遗留的蒸馏器,用来做为制作墨汁的设备。
野草齐膝,飞虫乱舞,晗生和黄二虎在前面拿着镰刀开路,张沁儿和永安则走在后面,将野草踏扁在地面上,这样就算开出一条简单的路了。
等到了香榧树下,四个人就将背篓放下树下,人则利落的爬上树去,张沁儿先教黄二虎认成熟的香榧果子,然后大家就各自忙活起来,摘满了一双手,就瞄准树下摆着的背篓,精准的将手中的香榧丢入背篓中去,继而接着忙活。
此时的太阳热度已经不如盛夏,虽然大家沐浴在阳光下,但是丝毫不觉得炎热,反而有一种畅快高兴的情绪,更是彼此开始比拼谁摘的快,谁丢的准了。
在嬉笑玩闹中,不知不觉四个人的背篓都摘满了,大家也不迟疑,当即跳下树,背着背篓就打算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看到山沟边上有几株野葡萄架子,上面挂着数十串青皮葡萄,看样子应该已经成熟,有些葡萄颗粒被鸟啄破了。
张沁儿就说:“哥,我们去把那些葡萄摘了吧,不摘也要过季节了。”
晗生就说:“这些野葡萄酸涩的很,等明年春天我们在县城买些葡萄苗,种在屋子前后吧。”
张沁儿就说:“不怕酸的,我用来做酒用的。”
“葡萄也能做酒?”永安好奇的问着,他只听过人家用米和大麦什么的做酒,这葡萄怎么能做酒呢?
不等张沁儿说,晗生已经开口训着永安了:“你就是不好好读书!古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可见这是有葡萄酒的,你怎么就不记得呢?”
“这个是唐朝王翰的诗,下面两句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张沁儿含笑念出下面两句,这可是王翰出名的诗,前世三岁小儿都会念上一两句的。
晗生便欣赏的看着张沁儿点头,说:“沁儿念的不错,若非沁儿是女儿身,你才更该去学堂读书,以你的机智,定然能够考上功名的。”
张沁儿就扑哧笑了起来,诗词她是喜爱,没事也看一看,但是八股文就算了吧,于是忙摇头正色说:“我就是喜欢胡闹,乱玩,可静不下心去读书做文章的。”
又对永安说:“你哥说的没错,这些诗词你应当都是学过的,怎么就记不住呢?”
永安被说的面色羞赧,极不好意思的垂头不语,黄二虎站在一旁,听他们谈论着诗词歌赋,忽然间就觉得自己与他们格格不入,心里不由得流露出一股羡慕和落寞来。
他虽然也在祠堂跟着张志廉学了一些字,但是那仅仅只是学字罢了,这些诗词歌赋什么的,可听都没有听过,再加上自家地多,劳动力不足,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之后,也就没有再去学堂上课了。
“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学习的。”永安抿嘴,满脸认真,保证的说着。
“行了,不说这些了。我们赶紧摘了葡萄回家去吧,今天晚上我就让你们尝尝我酿的葡萄酒,不过这是第一次做,估计味道不算特别好。”张沁儿笑着说,虽然她前世跟着奶奶也尝试过酿葡萄酒,不过时隔多年,还真不一定保证味道了。
“回去就喝喝看。”晗生鼓励着,也愿意相信张沁儿:“沁儿弄出来的东西,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想必这葡萄酒也是不错的。”
“是啊,沁儿聪明的很。”黄二虎由衷的说着,又想沁儿一个女孩子,没法子进学堂,都能够念上几句诗,自己努力的话应该也是可以的。
张沁儿抿嘴笑着,并不言语,看着明显情绪有些低落的永安,她摸了摸永安的头,温和的说:“晗生并没有怪你,你自己下次多努力,这些诗词别忘记就好了。”
永安抬头,看着沁儿,用力的点点头,说:“姐,你放心,我知道的。”
又想起这首词的确是听晗生念过的,怎么自己忽然就记不住了呢?不过他心思活泛,随即又说:“既然葡萄能够酿酒,是不是其他的果子也可以酿酒?”
“大部分果子都是可以的,只不过我只会酿葡萄酒。”其他的果子有些皮厚肉硬,不好变成汁水,张沁儿并没有亲眼见人弄过,自然无从得知了。
几个人将完整的葡萄摘了下来,并且将被鸟啄破的颗粒去掉,放在背篓里,接着下山走去,一路上张沁儿又跟他们说着野葡萄的另外一种做法,那就是做成葡萄糕点!
将葡萄挤出汁水,再用网纱布将葡萄皮和葡萄籽过滤出来,倒入洗干净的大锅中,文火加热,等葡萄汁烧开之后,放入少量面粉和糖,均匀搅拌直到成为糊糊状,多余的水分蒸发之后,就舀出来放在干净的案板上压扁切成块,等凉了之后,就可以享用了,做法虽然简单,但是味道却着实不错,并且是原汁原味,不放任何添加剂。
前世吃过精致点心的张沁儿觉得这样的点心着实简单,味道也一般,但是福儿和杨氏都觉得好吃,口味酸甜,很是开胃,可以用来闲暇时偶尔吃吃。
“回去后你们也吃吃看,要是哪里不足的,我再改良一下。”张沁儿看着一旁的黄二虎,也说:“二虎也到我家拿一包吧,做好的葡萄糕点能够放上半个月呢,我上次做了好多,吃都吃不完的。”
黄二虎已经听了制作方法,觉得不算什么精贵的东西,就是要费些功夫和糖,就憨笑着说:“那好,我倒是不贪嘴,可是小丫喜欢吃这些零嘴。”
“那肯定的,我家福儿也喜欢着呢,县城里的点心虽然好,但是都是花钱买的,谁也不乐意多花钱对吧。”张沁儿嘻嘻笑着,这些东西她都是乐于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今天摘的这些葡萄单独做成葡萄酒倒是少了,不如也做成糕点留着慢慢吃也好。
因为一路上都没有耽搁,下了山之后,天色还早,大家先是路过黄二虎家,他将背篓放下之后,就跟着一起去张沁儿家。
“沁儿,把你的背篓给我吧,你背了一路,肯定肩膀疼了。”黄二虎很体贴的说着,心想自己拿了别人的东西,总得回报一下才好。
“那就麻烦你了。”张沁儿把背篓放下来,看着黄二虎背上,笑着揉了揉肩膀,说:“这山路也太远了,一路背的我肩膀真心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