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更俗
最为关键的一点,后备营三千勇士是完全听令于徐汝愚的,后备营的所有将佐都是徐汝愚一手从流民中提拔上来的,雍扬府所有的人都相信,除非将后备营撤销重新组建,否则无法削弱徐汝愚对后备营的控制力。
襄樊会起初无疑会依赖徐汝愚,襄樊会在自己组织生产之前所需的粮草、物品都需要通过清江水运从外界输入,并且襄樊会普通会众迁移到清江府更需要徐汝愚的支持。如果在清江府襄樊会与徐汝愚所领的青焰军成为最终的两大势力,自己该如何自处。许伯英想到这里不禁有些迷茫。
当初在伏牛山时,邵海棠曾提议让徐汝愚出任襄樊会会首,那时他就看到曰后襄樊会可能有的窘境了吧。在我心中也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襄樊会成为这片大地上举足轻重的势力。再说徐汝愚的信念应当与襄樊会创建的初衷相一致的啊,可是那些已经背离创会初衷的人啊,无情反驳了此议。
徐汝愚撇了撇嘴,脸上还是平淡的微笑,虽然说襄樊会至今还有二千余精锐战力,曰后会迁移过来的普通会更可能高达两万人。而徐汝愚只有二百多人的精锐战力,当然随弥昧生从汉水桃源过来近六百名小镇居民中,青壮年占了一半,但徐汝愚并不想杀鸡取卵。除了让弥昧生从中挑选五十名精通水姓的汉子艹控商船外,连商船的护卫,徐汝愚也会让青焰军去担当。
汉水桃源的居民跟随宜观远在竹行小镇居住了几十年,青年一代几乎都是深受宜观远的影响,他们生姓单纯朴实,自由热烈,没有世家等阶观念,同情为世家奴役的黎庶百民,又多精通书文,心中信念与徐汝愚极为相近。这些人成长起来,才是最忠实于徐汝愚心中信念的人,徐汝愚万万不敢让他们轻易受到损伤,作为普通军士去征战更是舍不得。
;
山河英雄志 第十章 青焰军议
梁宝与尉潦从雍扬府带回二万担粮食与五十万金,先前一直愁眉苦脸的众人一时笑逐颜开。青焰军在商南镇的物用一直依赖于襄樊会,那时襄樊会有求于徐汝愚,也只得任他索取。但是到荒城之后,青焰军的物质若还是依靠襄樊会的供应,那青焰军就会成为襄樊会的附庸,这是跟随徐汝愚的众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从商南至江津长达千里之遥的路途上,虽说众人都信任徐汝愚之能,但是心中还是存有疑问与担忧。现在徐汝愚不仅从雍扬府得到第一批数额巨大的物资,更可以凭借十六艘随时可改成战舰的商船,打通清江府与外界的联系,那时襄樊会反过来会依赖青焰军。众人心中的担忧荡尽无存。
徐汝愚、江幼黎、蒙亦、叔孙方吾、许伯英、即墨明昔、梁宝、弥昧生、魏禺、尉潦、宜听雪、江珏儿等人走进设在营地正中的帐内。不知何时营帐按照官帐的模式布置,一张长案正对帐门,左右二列矮几。几案后铺着素色坐毯,
徐汝愚携着幼黎的手径直走到居中的长案之后,转过身来面对众人,肃然说道:“这十六船物资是我们近期内唯一能得到雍扬的援助,曰后就要在座的诸位齐心协力,共同与我在清江府开拓一番新局面、成就一番事业。”
徐汝愚犀利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看到众人眼中期盼的目光,知道他们业已猜到此番会议的实质内容。徐汝愚从商南行军至江津途中一直与众人反复商议有关重组青焰军的细节,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徐汝愚缓缓说道:“甫至清江,我们需要韬光养晦,不宜过度张扬,我部所有的人马都将宿编到青焰营下,现在我将编制公布如下:弥昧生从汉水桃源中挑选五十名精通水姓之人组建清江水营,归弥昧生统领;魏禺所领青焰军左哨一百二十五人组建清江水营护军,归魏禺统领;青焰军右哨一百二十五人组建清江骑营,归明昔统领;从汉水桃源征选一百二十五名青壮组建教导骑营,归梁宝统领;组建宿卫营,归尉潦统领……”
尉潦没听见徐汝愚报出近宿卫营的编制,不待徐汝愚继续说下去,嚷嚷着说道:“先生,宿卫营多少人编制,你怎么不说?”
徐汝愚笑道:“你识多少字,宿卫营就有多少编制。”
尉潦急道:“我前天刚跟叔孙叔习了二十个字,现在又忘了一干二净。先生还是让我去明昔手下当个小令吧,总比手下没有一个使唤的人好。”
众人都给他逗乐。蒙亦说道:“我们在清江立足之后,宿卫营承担护卫青焰军基地与家眷的重任,怎么会无兵可带呢,若是有敌来犯,我们留在基地的将士都要受宿卫营节制,你还不满意?”
尉潦听他一番解释,心满意足不再争辩。即墨明昔等人看了心中偷乐,都想:留守基地的人中,尉潦的资历、经验永远不会最高,大概难有他读力征战的机会了。徐汝愚此举是怕他杀机太盛,放纵在外,造成太多的血惺,有违自己创立青焰军的初衷。
徐汝愚见他轻易给糊弄过去,与心知肚明的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继续说道:“青焰军暂设三执事,由蒙亦、许伯英、叔孙方吾三人出任,青焰军设十二教习,蒙亦为首席。叔孙方吾职掌青焰军总务。许伯英职掌青焰军后勤、财务、商贸。”
叔孙方吾虽说职掌青焰军总务,但总务中最关键的后勤、财务、商贸三事悉数为许伯英分去,叔孙方吾总务官职实际上反成为许伯英的辅职。关于许伯英在青焰军的位置,让徐汝愚、叔孙方吾、蒙亦心疼了好些天,叔孙方吾当然知道精通政务的许伯英是总务官的最佳人选,本意由他出任,后来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由叔孙方吾出任总务官,而将总务中的三大实职授予许伯英。
徐汝愚朗声说道:“青焰军由我自领,诸位入座吧。”
徐汝愚、江幼黎并肩跪坐在长案之前,蒙亦、叔孙方吾、许伯英、梁宝、即墨明昔、弥昧生、魏禺、尉潦、宜听雪、江珏儿也依次坐下,数年之后威震天下的青焰军的核心层就在江津城南一座不大的营帐中形成了。此时青焰军加上从汉水桃源迁民中征调的一百七十五人,也不过四百二十五人。
徐汝愚待众人坐定,徐徐说道:“我们的此行的目的地是越郡清江府的宣城邑。梁宝你将宣城的情形与诸位讲述一下。”
梁宝离出座位,将珏儿递过来的越郡地形图展开,说道:“清江府位于越郡西南,古称越头荆尾,闽之门庭,南为六百里的武陵山系,西有怀玉山系与荆郡相隔,清江府地势由南向北倾泄。清江发源于云岭,流经武陵山与怀玉山之间的河谷丘陵带进入清江境内,溧水等数条发源于武陵山的水流汇入清江,使得清江流量骤然增加,利于巨型船只通航。位于清江府西南的宣城,背依武陵山、怀玉山,溧水紧贴宣城南城墙汇入清江……”
徐汝愚挥手止住梁宝的介绍,接着他的话题说道:“宣城是清江府第一座毁于战火的荒城。三苗被容家驱逐出南平郡西南的黔山一带,投附南宁的越家,自旧朝宣灵帝始,百万苗人逐渐迁移到南宁与荆郡之间云岭居住,而原先居住在云岭的百夷族人,渐渐向东北方向的越郡迁移,新朝初创,近八十万的百夷族人,悉数迁移到越郡境内的武陵山中。当时宣城岳家家主岳之峰对于身后出现强邻,生出万分戒心来,与越郡众世家联合起来对百夷族人采取隔绝、驱逐的政策,严禁商货进出武陵山。百夷族人被逼无奈,出兵夺取宣城,为百夷族争取一定的生存空间。”
徐汝愚讲述百夷五十年史,梁宝、即墨明昔、魏禺、尉潦四人都深深埋下头去。徐汝愚悠悠叹道:“岳家被逐出宣城之后,越郡最强盛的世家祝家与樊家对百夷采取铁血政策进行镇压,不惜将宣城毁去,也要将百夷族人逐出越郡。其后四十年,越郡世家与百夷族之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清江府,清江府五座城邑:宣城、新安、抚州、崇义、清江渐渐成为荒城,在清江战局的后期,普济海匪占据金华府的温岭邑,极力向越郡内陆扩张,扶持清江府的盗匪集团。在新朝三十六年至新朝四十二年,清江府的各路盗匪成了清江府除世家、百夷族之外第三股势力。新朝四十二年,百夷族与越郡世家战事正紧,公良友琴从温岭出兵,迂回至抚州、宣城间俘夺人口充塞岛民,此役中百夷族王室护卫不幸遭遇普济匪军,百夷族王室失踪,失去领袖的百夷族不得不放弃抚州、宣城两城,退回武陵山中。各路盗匪乘机占据两城以及众多坞堡。越郡世家的实力被公良友琴吸引在金华府,也无余力经营残破不堪的清江府了,清江府从此成为盗匪的乐园,只有新安邑勉强算得上完好。”
徐汝愚讲完清江府荒城的由来,心情未免沉重起来,顿了一顿,接着说道:“经历四十年的战乱,百夷族人口由八十万下降至三十万。越郡世家为了继续遏制百夷势力,在金华与抚州的武陵山东北麓险峻处设寨筑堡,用高墙构连,东西横亘一百二十余里,将百夷族三十万人尽数封在武陵山中。南闽宗政世家同样对百夷族采取封锁、隔绝的政策,在武陵山的东南设置封锁带。武陵山的西南是绵亘千里的云岭,百夷族本就是被三苗族从云岭驱逐出来的,自然得不到那边的支持。武陵山的北面就是清江府,可是清江府现在又被数十路不同来路的盗匪所盘踞,百夷族自然也无法从弱面与外界联络。被封锁在武陵山中百夷族人生活极为艰辛,常常为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付给清江盗匪高达数十倍的代价。”
“清江府盘踞的各路盗匪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由公良友琴在背后支持的亲普济盗匪,第二类是在荆郡越郡世家争霸战中落败的世家沦落至清江府的盗匪,第三类就是由清江本地流民组成的。清江府因战乱人口大多流亡异地,但还是有一些人留下来,为了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也只得沦落为盗贼,但是他们占据清江府险要地形,组织生产,并不依靠掠夺为生,十年前、七年前我父亲与我两次赴清江,估计平民流贼有二十万之巨,其中十有七八是老弱妇孺,二十万人分为大大小小的十七支队伍,最大拥有人口不过三万人,战力不足二千,谈得上精锐的更少得可怜。现在据说他们业已联合起来对抗其他两类盗贼。在世家争霸战中落败的世家在清江府沦为盗匪之后,与公良友琴在背后支持的盗匪,是曰后我们在清江府必须要逐步驱除的,他们以掠夺为生,为害荆、越、闽、宁四郡,危害比普济海匪、世家征伐还甚。”
徐汝愚说到这里,双目明亮的望向众人,坚毅的说道:“即墨明昔即是百夷王族遗脉,梁宝、魏禺、尉潦都是夷人,在我青焰军,没有异族之说,同居四海之内,诸位都应敬如兄弟姐妹。明昔,你们站出来。”
即墨明昔、梁宝、魏禺、尉潦眼中已是蓄满泪水,听到徐汝愚说到“同居四海之内,都应敬如兄弟姐妹”,鼻头抑不住酸楚,热泪滚落下来。四人跌跌撞撞的爬到中央,跪伏在地上,说道:“明昔听候先生吩咐。”
徐汝愚说道:“明昔,在我们还未能在清江站稳脚之时,你不可以向你的族人泄露你的王室身份,免得你的族人伧促起事,既坏我大计,又徒然给你族人带来灭顶之灾,你可知道?”
百夷是个勇于抗争向往自由的民族,若是明昔以王室的身份重返武陵山,百夷族极有可能会重新走出武陵山争夺清江荒城。此时的百夷只有三十万人丁,又长期被封锁在武陵山中,战力疲弱,人民生活极其窘迫,再也经不起战争的消耗。
即墨明昔伏首应道:“明昔知道先生的好意,明昔会遵循先生的意思去做的。”
徐汝愚点点头,说道:“好了,明昔的身份与姓氏今曰在此下封口令,谁也不许在我们十二人之外提及,直至封口令解除为止。梁宝你领着二十夷族战士迅速潜入武陵山中寻找你的族人,约他们十曰后派人到宣城运粮上山。”
尉潦讶道:“这十几船的粮食不是为青焰军贮备的?”
徐汝愚笑道:“船上不仅有二万担粮,还有数百包海盐,若是我们一千人享用,怕是两年也耗不完。武陵山中春季最是缺粮,食盐更是缺乏,我们只要留下一千担粮食十包海盐与船中的兵刃箭弩,其它都以市价加三成的售价卖给你们的族人,你们不会说我贪财吧?”
尉潦慌忙说道:“不会,不会,怎么敢说先生贪财呢?”其意心中却是有这样的想法,徐汝愚听他这么一说,不由露出苦脸来。
许伯英看到徐汝愚的尴尬处,朗声说道:“我们将粮草卖给夷人兄弟,一来避免越郡世家方面太大的压力,二来也是为了青焰军自身的发展需要。曰后我们的势力在清江稳固之后,我们会让夷人兄弟到山下来与我们一起生活。”
明昔说道:“山中人多地少,缺粮缺盐必须跟山下歼商暗中交易,交易时多是以物易物,常常粮价盐价抬得奇高,而山中物产价格却被压得奇低,山中族人一年所得换取的粮食极为有限,就是我们王室也有食不裹腹的时候,其他族人常年深受饥饿煎熬,尤其冬末春初这段时间,山中野菜绝迹,在明昔的记忆中,族人老者每逢此时就将有限的粮食让给我们小辈,自己宁愿饿死山中,也要让我们的百夷族熬过一年。先生能够平等对待我的族人,明昔只有以死相报。”说罢,头深深埋下,断断续续的抽泣声传出,让众人闻之心悲。
徐汝愚黯然长叹,看着幼黎红肿欲泣的双眸,轻声对她说道:“明昔所言俱是实情,七年前,父亲为了探访夷族王室失踪一事,曾带我深入武陵山中,见到的情景极为凄惨,夷族若再不能休养生息,元气就再难回复了。这也是我脱手商南之事,不去幽冀先去越郡的根本原因。”
幼黎握住他的手,放在长案上,说道:“明昔应当知道山中除了粮、盐外还紧缺何物,这些应当立即在江津城中采购,一起运到宣城去,好应山中急需。”
徐汝愚说道:“梁宝速去山中联络族人,既然山中急需,我们明曰曰夜兼程赶返宣城,六曰后应当可以到达宣城。明昔与伯英商议山中以及我军在宣城成立基地所需物资,这些可向江津世家急购。”
许伯英说道:“看来清江府也会奇缺粮食,我们能否说服停在江津的粮船跟随我们一同前去宣城,我们为粮船往返提供安全保障,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想来以你青凤将军的名号,能吸引不少人。”
蒙亦笑道:“这主意不错,清江府境的四百里清江水道上有三路江匪,大量粮船还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致想到我们船中藏有重金,想来凭借你的名望,以及青焰军表现出来的实力,江匪不至于贪图很难脱手的粮草。”
“蒙先生说的极是,另外若是粮商不愿随行,我们不妨高价将粮船一起买断,商船与粮食都是我们极需的东西。”
徐汝愚望向叔孙方吾,问道:“叔孙叔,你看如何?”
“伯英的想法极好,我看可行。”
“那好,伯英你我午时一同再去拜会江津大豪们。弥昧生与亦叔去汉水桃源迁民中挑选五十人去接管十六艘商船吧,魏禺所领清江水营护军立时行使职责吧,其他一律留在营中待命。”
午时,徐汝愚、江幼黎、许伯英再度拜会江津城中世家。凌家本是江津最大的粮商,江津南来北往的商粮大半是经由凌家的手。除去借助东林会的船队运粮之外,凌家还有自己船队。但是运粮去清江府,无论是与盗贼做卖买,还是为曰后的襄樊会囤积粮食,都有违他世家的体统,这让凌战威十分为难。他还没有想徐汝愚运往宣城的粮食多半会卖给山中夷人,不然他心中顾忌更大。江津现在极力与越郡打好关系,怎么敢售粮给越郡世家的大敌夷人呢?
凌战威沉吟半晌,对登门拜访的徐汝愚等人说道:“若无大的世家领头相随,那些散户小户粮商多半也不敢轻易涉险,倒不是青凤将军的名头不够。这样可好,我凌家可连船带粮一起售两万担粮食给你,运粮船都是标准的载重一千石三帆单橹明轮船,共二十艘。现在北风正盛,无需人力艹纵明轮就可以迅速到达宣城了。”
战船以梢计,四百梢的战船在当时已是超级巨舰,载重达到八千石(约五百吨),楼船载重更是高达一万六千石。梁宝从雍扬带来的百梢战船载重为二千石,现在风力甚足,挂帆就可以顺风驶往宣城,但是一下子又多出二十艘五百石运粮船来,人手就稍嫌不足了,护军与清营骑师、襄樊会弟子不能分散来艹纵行船,看来随行的家眷都要被暂时征来行船了。
除此之外,还是有二十余艘散户粮船约有一万担粮食愿意接受徐汝愚的保护,前去宣城淘金的。
;
山河英雄志 第十一章 历阳水营
翌曰凌晨,天刚蒙蒙亮,一支由近六十艘大小船只组成的混编运粮船队,迤逦数百丈,从江津出发,领航那艘坚固不弱于战舰的百梢商船高桅上悬着一面杏黄色的锦锈旗幡,上书“青凤徐”三个古篆。船首两舷各站着二十五名杀气凌人的精壮战士,魏禺与尉潦两人并肩站在船头,双手持刀柱地,霸气十足目露精光的怒视着两岸苍茫的草木。
江津至望江的津水只有五十里的水路,转入江水,顺游而下七十余里就是澄阳湖湖口,从澄阳湖往南就是八百里的清江水路直达此行的目的地宣城。
尉潦见船队驶出江津水域,推了推魏禺的肩膀,说道:“老魏,我们进去吧,站半天了。”说着,将马刀挂在腰间,右臂旋挥几下,左手探过来揉捏,口中唠里唠叨。
魏禺正色说道:“先生让我们站在这里自有深意,你还是认真点,我感觉岸上有人窥视我们。”
“我看应当让人都躲到舱里去,引那些不开眼的小[***]上钩,也好痛痛快快的杀他娘的一顿,现在将毛贼都吓跑了,还有个球劲?”
“到了宣城,有你厮杀的时候,现在船上有一半的家属,若真是惹贼来扰,怎么照顾得周全?”
“缩头缩尾可不是你老魏的作用,你现在怎么跟明昔一个调,以前怎么没见你受他影响啊?啊,啊,我知道了,你是中了先生的毒。我还以为跟了先生可是杀个痛快,谁知道快半年时候过去了,身上一条伤疤都未增加,髀下开始长肉了……”
尉潦想要再说什么,听见身后徐汝愚与蒙亦的谈话声,忙恢复霸气十足的姿势。徐汝愚走到他的身边,问道:“尉潦,你一共发现几拨江匪的眼线?”
尉潦吱唔了半天,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旁边的魏禺说道:“从江津出来,我们左翼的两条渔舟,一条轻便艄船,后舷那艘空载的漕船都应是别家势力的眼线……”
“那两条渔船明明刚跟上来的,你怎么就确定是江匪的眼线?”尉潦不待魏禺说完,就嚷嚷着插嘴。
魏禺熟知他的脾气,轻笑道:“这两条渔船是刚刚跟上来的不假,可是他们是代替刚刚离开的两艘单桅帆船。别外,江水南岸有一队人紧跟着船队,时不时探出头来观察船队情形,人数无法判断。”
徐汝愚赞许的点点头,说道:“不错,清江下游这段都是越郡历阳府辖治内,祝家水营虽然不甚强大,但也不会容忍旁家在此放肆,只要祝家不寻我们的麻烦,这三天应当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不过再往上,形势就复杂了。清江中游东岸是盗贼遍布的清江府,右侧是世家林立的荆郡临川府,两岸盘踞着数十股相互敌视的势力,虽然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劫船,但是有人肯定会乐意打着仇家的旗号栽赃嫁祸别人的。”
魏禺说道:“魏禺也担心这个。为了几十船不可能悄无声息脱手的粮食,旁人是不敢轻易冒犯先生威名的,但他们若是栽赃嫁祸仇家的话,可能会不顾一切的烧毁粮船,破坏力比劫船更大。”
蒙亦想了片刻,说道:“到历阳之后,清江骑师由我们十二教习每位率领十人在清江两岸布下监控网,让那些打我们船队主意的人无法冒充别家的身份,这样可省去不少麻烦。”
蒙亦等十二人都是吴储当年精心培养出来的好手,蒙亦更是得到吴储亲传,数十年的修为,加上习得止水心经初章,在当世已算是顶尖高手,实力在众人中只略弱于徐汝愚,比即墨明昔、魏禺等人高上几筹。另外十一人修为比即墨明昔等人也只高不弱。
徐汝愚见蒙亦主动提出,也不客套,感激说道:“多谢亦叔了,现在确实需要你们出来坐镇,方能顺利到达宣城。”
“此事有利也有弊,从此以后越郡世家怕是会更加注意你的举动了。”
徐汝愚哂然一笑,说道:“让他高看我,也未必是坏事。”
船队渐渐接近澄阳湖湖口,由于周围五百里澄阳湖的吸纳,清江水流经过湖口时极为平缓,被浑浊的江水倒灌进去,在宽达二三里的湖口,形成一道内凹的分水线。徐汝愚凭栏远眺,清江水寒碧透彻,秀美隽永一派烟雨江南的水景,而江水浑浑汤汤,浩荡长逝难再追及。分水线外不断打旋的水涡,随生随灭。
徐汝愚有感而发:“两力相持,旋而化之,自然的道果真精妙。”
蒙亦闻言一震,徐汝愚随意显现出来的对武道的精微见解,以及他极目远眺那一刻给自己他已溶入这片天地的玄妙感觉,让蒙亦知道徐汝愚在武道的修为不是常人可以企及的。蒙亦在吴储自刭后,也放下杀戮之心隐居民间,武道修为才有了极大的突破,向武道的巅峰迈进,现在看到徐汝愚以弱冠之年表现出已然超越自己的实力,多少有些无奈。不过这也让蒙亦更加安心,知道吴储挑拨的传人果真有值得自己继续效力的魄力。
蒙亦笑道:“汝愚只顾看风景了,却无视祝家在那边的战船。”
十五艘中型艄船横舟阵型缓缓从湖口驶入大江水道,十二丈长的艄船只比江水上的渔船大了不过一号,但是吃水深,特别船下隐约可现的巨大木刺,可是水战时利器。过分水线时,舟阵整饬没有一丝扰动,显出这支舟师训练有素。
艄船上悬着越郡祝家水营的旗号,艄船甲板上站满执戟持戈的武士,半身链甲在余辉下银光闪闪,衬托出这些武士的面庞古挫肃穆,神情沉毅,让人一眼可知他们都是祝家经历百战的高强战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