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占地极广,四层而立,门前苍翠浮现,四周的构造亦是辉煌,一楼大厅乃是普通之人所在,二楼与三楼才是富商大贾、贵客静室雅间之地。
临近午时,正是酒肆最热闹的时候,刚才还未入天然居的时候,便已经从其内飘荡别样之香,而今入内,更是如此。
天然居内,不仅有着新推出来的秘制肉类,还有诸般点心,更有从河西西域诸国之地得来的佳酿,迥异于中原之地的佳酿。
别有一番滋味。
味道好不好另说,关键就是……贵!
连月来,和残剑大侠每一次前来天然居,想要吃点好的,都得花费数十金,别嫌贵……,临淄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
跟随在残剑大侠身后,穿过一楼拥挤的厅堂,从楼梯之上,一路登临三楼,踏步精致的走廊,前往此刻明显更为华丽的一处处雅间静室。
“哈哈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残剑!”
“我可是等你们多时了。”
“请!”
行至一处标注三零五的雅间门前,尚未推敲,房门便是打开,入眼处,更是一人站在先前的门后,浅白色的锦衣着身,束发儒冠,腰环玉佩,青年模样,俊雅不俗。
眉宇间,若隐若现的浩然气息沉浮,看着残剑二人,拱手儒家之礼,脆亮之音不绝,旋即,更是欢快相迎。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似人子(求票票)
“杨师兄!”
“你我却是多年未有相见了。”
“天明,这是儒家杨宽文师兄,论辈分,你或许应该称之为师叔了。”
观眼前之人,残剑亦是一礼而应,神容欢笑,话音缓缓,看着面前的杨宽文师兄,又随即向着天明介绍着。
无论是天明在春秋书馆的身份,还是昔者儒家掌门伏念的三年之功,论辈分,称呼一声师叔是错不了的。
“师叔!”
闻残剑大侠之言,此人是儒家杨宽文?
是他!
去岁,儒家小圣贤庄有大事发生,除却儒家掌门伏念以外,便是补全了另外两个当家之位,一者便是儒家杨宽文,为儒家三当家。
二者,便是儒家颜岵,为儒家二当家!
自此儒家八脉之争告一段落,三位当家出现,共同处理儒家内外要务,不出意外,儒家接下来的肯定有大动作。
待在兰陵城有不短的时间,于儒家八脉也有了解,彼此都是儒家弟子,可道理理念上有些许纷争。
掌门伏念先生,内圣外王,颇有信心将儒家带领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当家颜岵,颜回一脉的后人,主张清心寡欲,坐忘至上,并不太掺和八脉纷争,然不喜欢争,并不代表不争。
三当家杨宽文,子思一脉的后人,也算是儒家孔丘一脉的后人,主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希冀至诚至圣之道。
其余五脉道理孱弱,弟子不多,根本无力与三脉交锋。
杨宽文出现在临淄?
似乎没什么问题,儒家的根基地就在齐鲁,近前一小步,拱手儒家规矩之礼。
“哈哈,无需多礼。”
“嗯,是一个不错的少年人,只是身上所修有些驳杂,道家、墨家、鬼谷,你倒是机缘不小,可就是伏念师兄教导了你三年。”
“莫不是当初没有传你浩然之法?”
神容潇洒俊朗,看着面前的少年人。
也许此人的身份对于儒家九层以上的弟子来说,是秘密,可对于他来说,并不是秘密,反而还很是了解。
更别说其母亲一脉对于百家的助力。
多年前的燕丹逃秦!
残剑二人侥幸未死出咸阳宫!
韩申谋秦!
都是极为恢宏之事,这个孩子……虽身份尊贵,却……也算是一个可怜之人,但观其精气三元,还是相当昂扬的。
受儒家教导,本该如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灵觉掠过起身,略有一丝丝诧异,道家的气息不难理解,无论是道家天宗玄清子,还是目下的宗全子,都可以为之教导。
鬼谷的气息也不难理解,鬼谷盖聂在咸阳宫!
却是墨家的气息?
秦王嬴政素来不喜墨家与农家,咸阳宫内也没有墨家的人,莫不是有墨家的弟子和天明接触?倒是未可知。
反而是伏念师兄教导了对方三年,可在对方的身上,没有感受到一丝浩然之法,倒是有些奇怪。
“伏念先生当初只是传授儒家君子剑,并未有儒家法门落下。”
小天明缓声而应。
当初咸阳宫内,若是想要从伏念先生处习得儒家玄功妙法,倒也不难,可那需要正式拜入儒家门下。
那可就不是一件简单抉择的事情了。
“君子剑!”
“倒也无碍,以你现在年岁,臻至这般境界,诸夏已然罕见,修炼之道,最忌博而不精,待你破入化神之后,若是想要领悟浩然。”
“可以前来小圣贤庄。”
面前的少年人,并非大秦公子,且同诸夏大势没有牵扯,杨宽文对其很有好感,语落,转身走向雅间之内。
残剑与天明两个跟随。
入其中,除却杨宽文之外,还有另外两位儒家弟子,残剑倒是不认识,天明更是不认识,彼此相识,对于天明的身份,杨宽文并未多语。
“杨师兄,你们出现在临淄这里,莫不是为了秦楚之事?”
精致的暗红纹理木案陈列,五人跪坐于后,侍者已经吩咐下去,佳肴纯酿稍后便至,残剑倒是没有避讳什么。
静坐在雅间之内,细细聆听,仍旧能够感知天然居外街道上的繁闹之意,数百年来……,临淄这般的繁闹已然有些怪哉了。
缘由不必说。
而临淄这里,能够劳动一位儒家当家前来,足够份量了。
“算是为了两件事吧。”
“春日之后,秦国南阳之地的新大营将会出动大军,南下伐楚,兵分三路,其势浩瀚,按照咸阳传来的消息,兵力虽不若当年攻赵。”
“可……楚国在淮水区域,并无太行八陉的天险,故而,楚国欲要拦阻,有一定的困难,齐国果然相助,便是最好了。”
“希望此行能够说动后胜吧。”
后胜!
齐国之丞相,自从君王后薨逝以后,齐王建便是不太理会朝政,朝政大权便是落在后胜手中,偏生那后胜坚守当年君王后之策。
不与山东五国交好,反而同极西的秦国相交,以至于数十年来,五国合纵伐秦不断,齐国始终没有参与。
再加上五国伐齐,险些令齐国社稷不存,彼此纷争更大,以至于近年来秦国东出灭国不断,齐国始终没有任何动静。
欲要说动齐王下王书,非有先说动后胜。
欲要说动后胜,非有……大量财货开路不可,可……从近年来的经历来看,那个后胜着实不似人子。
财货只管收,可事情根本不怎么办。
“后胜!”
“饕餮之人!”
“欲要说动他,难矣,且临淄这里还有秦国上卿顿弱,不出意外,接下来秦国行人署那边还会有人前来。”
后胜!
此人残剑不陌生,昔者赵国未灭的时候,后胜便是在齐国当道,数年来,每当三晋之国危险的时候,想要求救,却不可得。
最终,三晋不存,目下,齐国困局一隅!
岂非自寻死路?
莫不是后胜以为秦国会最终放弃吞并齐国?
有那个可能性?
且秦国攻楚,必然会派人安抚齐国,大量的财货肯定有的,三晋之国不存,秦国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财货。
念及此,残剑神容略有一丝暗淡。
后胜此人,实在是……所作所为更甚当初赵国之郭开也!
郭开祸乱一个赵国!
后胜却令整个山东诸国为之困局!
“欲要说动后胜,的确有些难。”
“那只是一件事。”
“此外,秦国攻楚,齐国这里涌入的诸国之人更多了,诸子百家前来的也是不少,齐鲁之地更需要安稳了。”
对于说动后胜,杨宽文实则也不报希望。
因为……现在的局势更微妙,后胜是饕餮之人不假,但谋略还是有的,眼界还是有的,否则也不能够稳坐丞相之位数十年。
不能够说服后胜,那么,儒家必须保证齐鲁之地的安稳。
诸子百家汇聚齐鲁,上一次这般盛况还是百多年前,随着孟轲子一匡儒家之后,便是将百家势力逐步驱逐齐鲁。
眼下,百家再次汇聚齐鲁,对于儒家可不是一件好事。
儒家在齐鲁之地的利益,便是自己的责任。
“齐鲁之地若是乱了,那更是秦国希望看到的。”
残剑轻叹一声,不自觉的情绪有些低沉,虽浩然无垢,可眼见山东诸国一个个都消失,唯有剩下的两个诸侯国又面临危机。
秦国大势已成,果然顺利灭楚!
诸夏可就彻底没有任何希望了,唯有一匡了。
闻残剑大侠和儒家杨宽文之言,天明静坐在木案后,倒是没有多言,酿成今日之势,归根结底,还是己身的缘故。
“秦国,虎狼之国也。”
“兵行霸道,威压诸夏,若然接下来楚国不能够抵抗,那……就真的没有任何希望了。”
静室内的另一个儒者所言。
“师兄,不若……除去后胜,让齐王改变主意,齐楚合力,未必没有一丝机会。”
其人语落,又一人出言。
后胜一直是拦阻齐国出兵的最大障碍,除去他,应该有不小的机会。
“那非上佳之策。”
“齐国庙堂数十年来已经亲近秦国许久,除去一个后胜,还会有另外一个后胜的,目下,齐国并无田单那般之人。”
“哈哈,天明,你觉该如何解决眼前困局?”
杨宽文摆摆手。
行刺杀之举,那非儒家所为。
那是游侠所为。
儒家更希望能够以道理劝说后胜,劝说齐王,若然能够劝说动,那么……所能够爆发出来的力量更强。
那才是他们所需要的。
更别说,数十年来,后胜把持庙堂,庙堂之上,全是一些尸位素餐之辈,均不堪大用,军旅之中也是一样,空有三四十万大军,数十年来,未有兵戈之事。
改变眼前的局势……很难。
说着,视线落在静室内那未有出言的少年人,根据自己所得消息,其人聪慧,不知于此事可有别样的看法。
“嗯?”
“师叔说笑了,天明年弱少知,如何评判此事。”
猛听此言,天明先是一怔,而后拱手一礼,看向杨宽文,摇头轻笑,自己可没有什么要说的。
“无妨。”
“可曾有闻数百年前,儒家祖师周游列国,与两小儿辩论,祖师都被难住。”
“天明,你年虽弱,可也许解决之法,便是在那最令人忽视的道理之中,且说说……,此间无外人,不妨事。”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有钱人(求票票)
杨宽文笑语而应。
对于旁侧的残剑和两位师弟看了一眼,视线仍旧落在天明身上,天明久居咸阳宫,应该了解或者知晓一些别样的事情。
或许于他们有所得。
纵然无所得,也是无碍,今日本就是故友相见,随意言谈。
“……”
“儒家欲行王道于诸夏,数百年来未可得。”
“虽齐鲁有力,却不入中原繁闹,儒家之道,通行诸夏,非有通过君王,果然诸侯国林立,难处甚大。”
“若然诸夏出现一匡之国,于儒家而言,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也许是秦国一匡诸夏,也许将来是它国,儒家传承不灭,一个统一的诸夏对儒家是最合适的。”
闻杨宽文前来临淄的两件事。
一者为后胜,二者为齐鲁。
可,归根结底,最终的目的还是儒家在齐鲁之地的利益。
秦国顺利灭楚,齐国不可能保全,儒家面临更大危机。
齐鲁乱象横生,更不符合儒家的利益。
可……从大势而观,无论儒家愿不愿意看到,以秦国目下的国力,应对楚国,就算不胜,也可无忧。
只消经营中原之地数年,国力轻而易举倍增,而楚国世族纠缠不断,那便是掣肘,更别说……最坏的情况,秦攻楚失败。
转而攻齐,会轻而易举的。
儒家同样会面临那般的情况。
儒家如果真的在乎那些诸侯国,就不会数年来鲜少助力了,而是采取中庸守城之道,伏念先生入秦,便是明证。
那些诸侯国,从来不在儒家的守护范围内。
起码不在以面前杨宽文等儒家核心弟子的守护范围内。
诸子百家,除却儒家以外,墨家、农家、医家、名家等没有儒家那般的心思,其内成员诸侯国烙印分明。
又是另外一个结局。
“一匡的诸夏,对于儒家更为合适?”
“哈哈哈,不愧是伏念师兄教导而出的,果然所语同伏念师兄之意相仿,只是……目下,还未到那一个程度。”
杨宽文闻此颔首,不住朗笑。
这番话,小圣贤庄的时候,听伏念师兄说过,百年来,儒家虽霸绝齐鲁,可欲要通行儒家王道之学,非有别样的契机。
眼下,便是一个不错的良机。
惜哉,百家一体,儒家近年来已经和百家纠缠一处,否则,自己也无需前来临淄这里,塞外一行,儒家还背负着一个重任。
“赵国沦亡数年,残剑一直未有回去。”
“却有所闻,赵地已然安稳,田亩耕种其业,商贾往来要道,城池林立,秦法通行,并无残剑预想之中的赵地之民反抗。”
“却……从赵地逃出的那些世家、大族,常有此意!”
早些年,自己对于秦国也是痛恨的。
师妹更是如此。
然咸阳宫刺杀嬴政未成,劫后余生,思忖所为,却有别样的感受,春秋以来,烽火并起,往来征战,尽皆是大周赐封之邦国。
果然自己为赵地之民,应该念及赵国的恩德,应该给予反抗强秦的!
可当初何以赵国之立业先主,没有那般的心思?
晋国孱弱,为何不匡扶之!
反而强逼大周天子,甚至于同其余卿士瓜分晋地,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追朔往昔,赵地之民,亦是晋国之民,更是大周之民,更是殷商之民,更是夏桀之民。
……
……
在一次次的诸侯国沦亡、重生之间,受益的总是那些世家大族,而堪为诸侯国根基的庶民总是在战乱之中受苦。
诸侯国兴盛!
他们的日子不见多好!
诸侯国沦亡!
他们的日子艰苦!
赵国而灭,更是如此,对于庶民,他们总是喜欢服从于强者,服从于大势的,也许将来他们会反抗强秦。
所为之目的不可知。
果然如此,诸夏一匡,诸地安稳,岂不更好!
楚国和齐国的存在,只会导致接下来更突出的战争,只会令更多的庶民身死其内,一匡诸夏,诸夏教化。
也许是一个机会。
“残剑之意,若然流出去,可是大大不妙。”
杨宽文再次笑语,对着残剑点点头。
对于儒家!
一个一匡的诸夏是好的。
对于儒家弟子和百家弟子,非那般。
咚!咚!咚!
雅间之内,诸人正随意说着,忽而一阵颇有韵律的敲门之音响起,感此,便是一人起身,行上前去。
百十个呼吸之后。
杨宽文、残剑、天明等人面前的木案上,已然陈列诸般美味、醇香佳酿。
“哈哈,祖师有言,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对于天然居这里的美食,在下可是希冀久矣,桑海之地,有间客栈,其内有庖厨,凡诸夏美味,吃一口能够做出味道一般无二的东西。”
“可惜……天然居那里的佳肴,一直没有琢磨出最佳滋味,听其言,似是配方之物,诸夏不存,应来至于西域。”
“还有那些香甜的点心之物,小圣贤庄内,那些师妹们颇为喜欢!”
“今日观此,似乎除却这些精细的美味以外,这些瓷器也是精美绝伦!”
看着身前木案上的一份份用青色瓷盘盛装的美味,用白色瓷碗盛装的汤水,看上去……便是觉得格调雅致。
比起那些色泽昏暗、笨重的青铜器、青铜盘,和一些粗笨的陶器之物,差别明显而出,杨宽玩单手落在一只瓷盘的边缘。
光滑、细腻,还有别样的纹理烙印其上,颇为赏心悦目。
“此物之名,当为瓷器中的青瓷与白瓷!”
“据闻,是秦国武真侯玄清子下令少府匠作烧制而成,历时数年,方有所成,而且……这些精细之物更为武真侯麾下天水商会天然居推出来的。”
“看来,天宗玄清子也是一位妙人!”
这些东西的信息,杨宽文还是了解的。
都和秦国玄清子有关联。
当然,无论是否和玄清子有关联,能够普惠于诸夏,便是极好的。
“请!”
语落,自顾自的斟倒一杯纯酿,举起来,看向残剑等人。
“杨师兄,请!”
“师兄!”
“师叔!”
诸人尽皆举杯,彼此相识一眼,尽皆一笑,而后一饮而尽,随即,畅饮朵颐木案上的东西,数十个呼吸之后,再次为之赞叹。
天明也觉得相当不错!
游历诸夏,精进修为,能够怡人、舒服一些,就更好了。
今日这一餐,若是自己和残剑大侠二人的话,怕是需要五十金以上,倒是儒家还真是有钱。
流光纵横交错,一道浅红色的剑光之影同一道深紫色的剑光之影相触,顷刻间,便是天地元气震颤,能量余波席卷四周。
一剑挥出,紫气东来,分光化影,余韵无穷。
宽阔的苍翠植株笼罩演武场,旁侧假山林立,水湖而生,坚硬的石板地面上,不住落下道道剑光痕迹。
链蛇软剑刚柔并进,杂糅玄奇之妙,显化正宗之修行,举手投足之间,一剑便是一式,一式又接着一式。
彼此连同,剑势一体,剑意隐现,整个方圆数十丈区域内,锋芒显露,外人未敢亲入,稍有靠近,便觉别样压力。
“紫女姐姐!”
“你说我什么时候也能够破入化神之境?”
一炷香的时间后,两道剑光身影错落开来,由空而下,亭立于旁侧的凉亭之前,香汗淋漓,感受体内的消耗,玄功运转,周身异象徐徐消散。
浅红色的锦衣裙衫笼罩那越发曼妙的体态,眉目如画,唇齿而雅,如瀑的长发梳拢灵蛇髻,金簪穿插,步摇而动。
手持链蛇软剑,归于初始形态,自从修炼《紫霞真经》以后,修行的确快了许多,而且无论是体内百脉的内力存储,还是剑道的修行。
都是数倍于先前,紫女姐姐更是在去岁冬节之后不久,一夜静修,安然的破入化神,实在是令红莲钦羡。
化神的境界!
在诸夏间,已然足以自保,诸子百家中,化神层次的也是不多。
“不着急,玄清子所创的《紫霞真经》内蕴道家真意,越是强求,越是难以突破,你现在距离先天圆满层次,还有一步之遥。”
“慢慢修行,总会突破的!”
“现在起,你倒是可以将紫霞七剑进一步的修行,七剑七式,各有玄妙,果然得其精髓,对敌之时,威能更盛!”
踏着绛紫色的高靴,合体的紫色劲装长衫凸显劲爽,迎着红莲期求得目光,缓声安慰着,红莲修行本来就晚。
根基有损,欲要踏足化神,本就艰难,《紫霞真经》的玄功,常常修行,有洗髓易筋之妙,果然坚持下去。
红莲踏足化神之境,紫女根本不怀疑!
“紫女姐姐,我会的。”
“可是……,庄……呢?”
有着《紫霞真经》在,无论如何,后面的道路有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就可以了。
对于破入化神之境,红莲也很自信,虽不知何时,可将来自己总会突破的。
然……说着,美眸深处,掠过一丝别样的担忧,身躯微侧,看向远处的紫兰轩三层一隅之地,那里……是他的气息。
近岁来,他……一直在苦修,和狼神从南疆归来以后,便是如此。
对于南疆之地发生的事情,也没有多言,自己询问了,他也不说,但自己能够感觉的到,南疆肯定发生了要事。
否则,庄不会如此的。
“他……或许要前往蜀山一行!”
紫女轻叹一声,亦是看向庄的所在,他身上的气息越发的冷傲了,醉心于修行,谋略于流沙,就是言语越来越少了。
闻红莲之言,想了想,还是说了一声。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大秦王储(求票票)
“蜀山?”
“蜀山那里不是已经被秦国所灭,如今更是被秦国所占领,庄去哪里做什么?”
蜀山!
对于这个地方,红莲有所耳闻,虽不甚清楚,可对于那个地方,秦国曾出动兵卒灭之,也就显得不同凡响了。l
那里距离蜀郡成都没有多远,或许有些秘密,然……秦国在那里有不少人手的,难道庄想要前往那里寻找机缘?
近岁以来,庄一直在苦修,虽也有大进,但从紫女姐姐言语中所得,并未达到庄的目标,所以……需要借助外物之力推进修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