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多年来,自己从南阳之地,转入咸阳,又从咸阳转入陇西天水,又从陇西天水转入南郡。
对于秦国国都这里,还真是印象不为深刻。
但咸阳的繁闹却是超越记忆往昔,脆语而出,灵觉扩散,今日是大人代大王敦请上将军王翦统军灭楚。
虽和大人所谋,仍旧以李信为将不入,然……从一位秦国君主的角度来看,王翦领军灭楚,乃是最合适、最稳妥。
至于先前……,涉及诸般。
虽如此,李信应该还会入军中,随同灭楚,以为后续之谋。
即将行至王翦府上,白芊红好奇一语,对于这位上将军自然是见过的,算下来,也已经过去数年了。
东出以来,未有见过,可上将军的传闻越来越多了。
身为秦**中目下仅存的名将,李信、王贲、辛胜他们尽管也不错,终究不若王翦。
以王翦如今的爵位、俸禄,有那般的府邸也不为什么,可那般消息传出,却显得不一般。
“本侯所在府邸,乃武安君白起所有。”
“如若当年武安君白起有王翦的谋略,怕是会长平之战后,一举灭赵,不至于丢却战机。”
周清亦是跪坐在马车内,细品着天然居那里送来的上等佳酿,为将者,攻城灭国乃是一生荣耀。
王翦攻灭燕赵,已然在战果上超越武安君。
而向来为人臣者,最忌居功自傲,很明显,王翦避开了。
他是一个聪明之人。
他很懂王兄。
当然,王兄也懂他,否则……,不会令王翦再次领兵,还是五六十万大军!
“武安君!”
“但凡为名将,都有属于自己在军略上的自傲,武安君如此,上将军王翦去岁上呈告老文书,应该也有相当的意思。”
“以大人的身份,亲自敦请王翦领兵为将,咸阳传开,给足了王翦颜面。”
白芊红双手玄光闪烁,屈指一点,便是一道紫色光芒没入一只长鼻酒壶内,顿时……一阵阵的寒冰之气扩散。
夏日,自当凉饮。
可凉饮的程度还需要把控,南郡那里,那般事都是云舒、弄玉所做,自己没有那般的时间。
如今,咸阳之内,只有自己在大人身边,自当用心服侍。
“哈哈,他自然不会拒绝的。”
周清微微一笑。
岁月长河之中,可是王兄亲自敦请的。
不过,两者情形不同。
……
……
“武真侯!”
李信领军,楚国而败,王翦从护国学宫归来,便是一直待在咸阳,至于护国学宫那里,有九大院堂以及学宫丞的存在。
短时间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就算有问题,也会派人前来的。
越发恢宏的府邸门前,须发灰白的上将军王翦领着身侧一个少年人,拱手一礼,笑语而出。
“王离见过武真侯!”
少年人规矩一礼,眉目俊朗,身材壮硕,颇有些王贲的影子,体内玄功运转,已然炼气通脉久矣。
踏足先天不远了。
“哈哈,无需多礼。”
“此子自小受上将军教导,看来……大秦军中又要多一良将了。”
“王离!”
“离者,上古有一灵鸟,便是离鸟,凤凰后裔,此字又入八卦之一,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本侯很是期待。”
双手虚托,将王翦搀扶而起,而后视线落在王离身上,此子也成长起来了,观其神情语态,将门风范。
“武真侯过誉一小儿了。”
“只希望他将来不给老夫丢脸就行了。”
“请!”
王翦摇头笑语,对于这个孙儿,自然是喜欢的,可是论军略才学,同王贲当年差距不小。
他将来为将可以,可是为帅难矣。
尤其自己这数月来掌管护国学宫,以观其内的兵家之才,实在是……更为之难矣。
“少年人未经历练,上将军便是此语,本侯可不为赞同。”
“当年扶苏公子便是在他这般年岁,先入中央学宫,而后入护国学宫,本侯觉得不错。”
“将来大秦一天下,无论上马为将,还是下马治民,都可,上将军岂无意乎?”
对着王翦点点头,一行人便是行入府邸之中。
去岁已经来过一次,故而……也不算陌生,沿途走廊,随意闲谈,身为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
无论他将来才能如何,都注定一生尊贵。
“老夫却有这个意思。”
“奈何这小子不愿入中央学宫,说什么……中央学宫太枯燥,都是一些无用的百家之学。”
王翦不由朗笑,单手指了指身后的孙儿,自己早有那个意思。
大秦一天下,到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仗可打了,期时,大秦更需要治国之人。
是以,自己曾想让孙儿入中央学宫,奈何他不肯。
“哦,中央学宫九大院堂,莫不王离你没有看上的?”
周清好奇,略有停下脚步,看向那壮硕少年人。
“回武真侯!”
“大秦奉行商君之法,乃有如今一天下大势,山东诸国盛行百家之学,却一一沦亡。”
“若然有用,何有今日之局面。”
“故而,王离只愿入护国学宫!”
少年人倒是无惧,去岁也见过武真侯一次,却没有言谈太多,拱手一礼,快速回应着。
“哈哈哈,此言倒是有些道理。”
“诸子百家之学,的确有用的不多。”
“但那些东西,可以不用,却不可以不知晓,故而本侯当初在护国学宫也设立的有百家之学考核。”
“那些东西,你还真逃不掉。”
周清大笑一语。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百家之学自然用处不一样,王离此言自然没有错误,可护国学宫也是有百家之学的。
否则,整天学习兵家之学,未免枯燥。
培养一些其它的兴趣,也是可以的。
“王离并不畏惧!”
少年人沉稳一语。
“不错,这才是将门风范。”
“上将军教导后辈,亦是有道。”
周清为之欣赏颔首。
“小子狂妄之言罢了。”
“武真侯切莫过誉。”
王翦摇头一笑。
“说起护国学宫,上将军为大祭酒数月,感觉如何?”
没有在少年人的话题上停留,继续向着院落深处行进,周清轻语落下。
“护国学宫!”
“国之重器,社稷之盾也,东出数年来,老夫也曾见过那些学宫的年轻人,都很不错,有他们的存在,大秦军中当不会有军将匮乏之时。”
“学宫之内,九大院堂,各有所专,老夫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略有惭愧,虽领兵数十年,但真正梳理起来,却是有些难。”
王翦感叹而应。
对于护国学宫,当初建立的时候,自己就觉得是一个了不得的学宫,绝对是要超越魏国西河学宫、齐国稷下学宫等地的。
自己虽为军中上将军,但若论对于九大院堂的详细了解,还真说的不太清楚,阅览九大院堂的卷宗,受益不少。
比如,对于水军院堂,自己了解的就很少。
对于军器院堂,了解的也不多。
对于军医院堂,自己以前更是很少重视。
……
数月来,堪为大开眼界,大有所得。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当勿复言(求票票)
“哈哈,实则……本侯当初建言设立两大学宫的时候,中央学宫自觉阻碍不大。”
“唯有护国学宫那里,有些担忧。”
“三代以来,兵家之学,向来秘传,果然开此学宫,对于某些人来说,应是极其反对的。”
“而且兵家之学传开,也可能导致不安稳的结果。”
“然,大王还是一力赞同了。”
建言设立两大学宫的文书,自己上呈许久,最终还是落了下来,进而以自己为首,督造两座学宫。
而且汇聚学宫要人,以为学宫底蕴。
中央学宫,百家之学,那些人巴不得如此。
护国学宫,兵家之学,于普通人来说,于军中许多卒伍出身的兵士来说,当然是好事。
可于那些兵家豪族来说,他们秘传兵家之法,乃是立族之本,果然学宫如此,岂非将来那些从学宫毕业的学员也有足够的底蕴和资格?
“大王心怀诸夏,万民如一。”
“岂有不赞同之理。”
“请!”
王翦颔首而应,护国学宫……刚刚设立的时候,军中一些主将也有向自己秘密文书的。
所言的那般……归本结底还是那些保守的老一套。
说着,一行人已经行入府邸深处的一个宽阔院落,踏步在前,将武真侯迎入正厅。
“哈哈哈,护国学宫立下之后,大王曾语,自此后,学宫而出,军中军略多矣,军将不为匮乏也。”
“至于学宫的隐患,根基也不在学宫身上,而在大秦身上,果然军士杀敌有功,赏罚分明,则学宫何有隐患?”
“纵然有些许人生出异心,又能够何须作为?山东诸国名将何其多,然大秦将其一一击溃!”
周清行向上首。
论起来,自己是亲眼看着王兄一步步从一个静默君王成长至如今的地步,再次过程中,有文信候、嫪毐……,有天灾……,有**……。
王兄都一一扛过来了。
定下东出谋略,统合咸阳中枢上下,数年来,山东之国,只剩下齐楚两个诸侯国。
诸侯国之心!
天下之心!
诸夏之心!
那是截然不同的,果然以攻灭山东诸国为目标,一匡诸夏,则此行灭楚,无需那般多的兵力,只消在淮水将楚军主力歼灭便可。
可……于自己所言化入南中国之举,王兄亦是赞同。
霸道!
王道!
仁道!
……
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也从来不是敌对的,如天道阴阳,于万物都有各自的生长、处理之道。
属于王兄的真正岁月还没有到来,最为辉煌的岁月还没有到来。
苍龙七宿!
九州约定!
不知道能否将其解决!
三代禹王定下的百族约定,时隔数千年,已经不太适合当代了,就是它的力量仍存。
果然强行将江水与岭南的区域纳入舆图之中,不知道那个约定会有何等变化?难不成真的像东皇太一所言?
那股力量的确存在!
想要将其解除,除非以同样的祭祀之道,统合百族,将其解开。
要么身融万物,消磨约定的反噬之力。
岁月长河中,王兄的确举行了一场三代以来最为盛大的祭祀,后果……失败了?
阴阳家?
直觉而言,以那时大秦的国力,果然阴阳家助力,统合百族一体,不为困难,但从后来的情形来看。
失败了。
……
无论如何,阴阳家真正的所谋,是一个相当大的隐秘。
接下来也该好好处理阴阳家的事了。
“大王之心,大秦之幸。”
“亦是诸夏之幸。”
阔朗的正厅内,诸人归位。
自有府中的侍女等进献茶水、点心等物,王翦位于右侧,拱手又是深深一礼,今王自当明锐。
大秦商君以来,已过百多年,历代秦王奋勇激烈,为今日奠就这般局势,大王勇武谋略不逊色任何一代先王。
重塑庙堂,耕战一体,整顿新军,东出灭国。
一步步走来,自己也是在见证,也是在经历,三代虽被称颂久矣,大秦却即将建立丝毫不逊色三代的强大国度。
“虽为诸夏之幸。”
“欲要完成大王谋略之图,没有上将军可决然不行。”
“伐楚不以上将军之方略,大王已然悔矣!”
静坐此地,手持茶盏,自当直入主题。
以王翦的聪明,自己今日的来意,他应该可以猜的出来,其人历经沧海数十年,左顾而言它显得轻视了。
语出,观王翦平静神色,仍旧继续而言。
“李信轻兵突袭,南下数千里,中楚军之谋,败军辱国,本侯当时也曾荐他,故而惭愧多矣。”
“大王亦是自责用人失察,灭国生出轻慢之意,然……按照寻常战事,大秦当细细整顿,今秋乃至于明岁,再图楚国。”
“然楚国士气大盛,四五十万大军陈列淮北,占据重要之地,更有中原三晋之灭国残余之人,纷纷有所动静。”
“连燕国的燕王喜都从海路联络楚国,以为供给辽东的猛火油等物,齐国后胜身死,其意不消说。”
“当此之时,若迟缓对楚之战,诸夏风云变换难以窥探。”
“秦国一统大业未成,上将军宁观其功亏一篑乎?”
周清轻抿一口茶水,此刻自然不为细品其滋味,拱手一礼,看向王翦,深深一言。
正厅之内,尽皆为之寂静。
“楚国之战,不当迟缓。”
“然则,王翦目下已为护国学宫大祭酒,要务缠身,怕无那般精力,大王与武真侯当更择良将为上!”
王翦那纵横沙场多年,沟壑沉浮的苍老神容上平静之色如旧,拱手一礼,摇摇头。
“哦。”
“上将军以为,军中诸将,谁堪当此大任?”
周清看向王翦,亦是平静的问着。
“武真侯军略无双,先前一战,非武真侯率领南阳十万军入楚地,李信此行损伤会更为严重。”
“如此,武真侯自当领大军,南下楚地,以为灭国!”
王翦颔首。
“哈哈哈,上将军说笑矣。”
“本侯虽略通兵事,但若言攻战灭国,却未有做到,大王之意,乃……接下来灭楚一战,只有一个结果。”
“本侯可不敢承担那般重任。”
“目下军中诸将中,不知何人上将军看好?果然有人当此大任,本侯当回禀大王!”
周清不由一笑,摆摆手。
自己领兵灭楚,自然可以做到,但……灭楚之后呢?
功劳为何?
彻侯已然第一等!
而且军中还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
“……。”
王翦闻此,陷入浅浅的沉默。
“目下驻守在巨鹿之地的杨端和将军?”
即如此,周清直接点出军将。
“……”
王翦不语。
“驻守在三晋之地的辛胜将军?”
周清又是一言。
“……”
王翦不语。
……
……
“目下少将军王贲正在率领偏师汇入平舆,如此,以少将军为主将如何?”
周清一连说了多位秦**中少壮主将。
“而且去岁少将军也有意伐楚,如今则更好!”
观王翦仍为沉默,周清续接一言。
“王离,你觉得你父亲领兵可以灭楚不?”
视线一转,落在静坐于王翦身侧的少年人身上,笑语而出,轻声询问。
“回武真侯。”
“父亲……。”
王离诧异,没想到武真侯竟然问到自己了,不过……于情于理,自己也该有所回应。
“王贲小子将才尚可,心性未到火候!”
未等王离说道什么,王翦终于说了一句话。
“哈哈哈。”
“上将军有此明断,当勿复言也。”
周清顿时一笑,单手轻落在身前得木案上。
王翦再一次陷入沉默之中。
“果然大王必欲用王翦。”
“则……。”
王翦抬起头,看向面前的武真侯。
于武真侯今日来意,自己先前已然猜测,应是为了灭楚,果然为了灭楚……,则心中也是纠结。
东出灭国,燕赵之功。
果然灭楚,又是大功,为武将者,堪为荣耀之至。
去岁之时,窥得大王之心,李信便是为将。
如今,李信伐楚失利,灭楚更不能够迟缓。
当年,昭襄王欲要在错过战机之后,强行攻灭赵国,武安君不从,虽死,仍为强战,乃有邯郸之战、函谷关之战败。
今王非如此,自己也非武安君白起。
“一应兵力、粮草辎重、主将调遣……,上将军自行抉择。”
周清当先一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解开咒印?(求票票)
“芊红,不出意外,接下来你会代替叶腾接掌五万军,以为一部兵马,在王翦帐前听令!”
“此次立功,接下来咸阳这里便是调遣你为魏地之东的督军司马,待彻底灭楚,其余便是任由你施为。”
归于咸阳已经有五日!
尽管只有五日,可每一天都是那般的充实与忙碌,灭楚未成,咸阳宫大朝会没有开启。
只是不住的兴乐宫论事。
期间,芊红一直跟随在自己身边,虽鲜少言语,但自己已经表态,上将军王翦也表态,国尉等虽未多言。
已然不为重要,丞相王绾、廷尉李斯则为期待。
中枢之内,阻力不存,四郡五万偏军则可以有新的主将了。
以此为过渡,接下来,以为谋齐,便会方便许多,而且军中的阻力也会更加小。
武真侯府邸之内!
一应诸般,有着宗琼在府中处理诸般要务,倒也不为荒凉与慌乱,王翦再次领兵,目下正与国尉商讨细节,不出七日,便会大略定下。
其后,便是诸地而动,便是诸军而动。
八角凉亭之内,周清正在书录性命交修的秘诀纲要,宗全与宗琼连月来,修为大进,可……些许关卡还是要给予注意。
自己不在身边,唯有留下手札以为他们参考。
芊红跪坐旁侧秀手研墨,周清分神轻语而出。
“多谢大人!”
府邸之内,自当不为干练的劲装,浅红色的裙衫罩体,玉带梳拢纤细的腰肢,及腹的长发随意垂落在脖颈自检。
淡妆而显,英气而出,闻大人之言,神容更是欢喜非然。
那件事是家族的一个执念,也是为先祖正名的一个机会。
百多年来,家族一直都没有忘却,自己一女子之身,虽才略自忖不逊色鬼谷传人,奈何行事没有鬼谷传人方便。
所幸昔年楚国相遇大人,乃有今日。
待了结家族执念,施展平生所学,便再无牵挂。
“江南之地,庄氏一族、百越一族的力量中枢之内已经明了他们的底细,当然……也仅仅是明了。”
“那会成为你的一大助力。”
此战欲要立下大功,所部五万兵马可行,但更为重要的是江南之地先前部署,那里的兵马全部加在一起,也有十万上下。
而且都是芊红相当熟悉的力量。
至于中枢,则是将其纳入自己的麾下力量,周清并不辩解。
“齐国后胜已死,从这几日罗网那里传来的消息来看,齐王建对于百家之行已然不满。”
“可也有了整顿军备之心,以为防御有可能的灭国之危。”
一观大人所写的修炼之法,白芊红微微一笑,那些玄妙自己也是知晓的,随即,说起另外一件事。
“这已经是极好的结果了。”
只要齐楚不为联合,便是大秦希望的结果。
至于齐国重整军备,不算太大的威胁,齐国大军四十年没有历经大战,果然大秦灭楚,面对铁血雄师,如之奈何?
“的确是。”
白芊红秀首轻点。
这一点……就算是鬼谷盖聂与名家顿弱都不好给予改变。
齐国……还是有些血性的。
“大人,李信与蒙武二人,大王还没有决断?”
历经咸阳宫门前的三日静立。
大王也没有见二人,只是令二人离开宫门,令廷尉府依法审其罪,以为处置。
直到现在,廷尉府那边还没有具体的消息。
大人对于他们是看中的,以为继续入军,对于李信,先前更是为其争取继续为伐楚主将,虽未有功成。
想来大王会给大人颜面,接下来继续用李信入军,现在则没有了后续之言。
“不着急。”
“他们两个人……会继续入军中伐楚的。”
周清继续道,手上动作未停。
“果然如此。”
“以上将军王翦的性情,不会轻易和楚军主力碰触的,数月之功整顿淮北,消磨楚军士气,以寻找战机。”
“项燕为楚国名将,如今手握数十万大军,面对上将军,也不会轻易同秦国主力碰触。”
“相互对峙坚守?”
“大王可以等待!”
“楚王怕是难以等待!”
秦国灭楚,现在的时机刚刚好,楚王负刍颁布推恩令削弱老世族之权,近年来,已经有所得,甚至于只剩下那些底蕴深厚的老世族。
有着项燕支撑,再有数年,说不得便会取得相当成效,因为此消彼涨,楚王的力量在增强,一些政令的贯彻会更加有力。
此战,老世族未必没有那个心思消磨项燕之力。
相对于楚国,上将军王翦无疑没有太大的压力,尤其是来至中枢的压力,只需要率领大军取得最后结果便可。
“无论如何,明岁的结果一定会出来的。”
周清亦是笑语。
王翦领兵的一大特点,便是稳打稳扎,别说……效果出奇的好,如芊红所言,该着急的不是秦国,而是楚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