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偶米粉
残剑面上越发的难看起来了,赵地这里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原先的赵人。
匈奴一个万人队。
真要南下,定然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匈奴作为,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秦军难道对匈奴入侵一点都不知道吗?
或许,秦军现在的主要视线都落在诸夏了。
单手拍了拍身下骏马,催促着骏马跑的更快,希望可以快速南下,知会一些人,让他们也迅速离开。
希冀减少一些损伤。
“嗯?”
未几。
向南行进连半柱香的时间都没到,残剑陡然间勒住缰绳,神容微变,看向西南所在的方向。
那里……灵觉有感,一股冲天而起的铁血煞气呼啸逼近,大地都隐约的颤动起来。
“那里……有动静?”
天明实力不足,虽不能够感知西南方向的动静,可大地的震动能够感知。
也是勒住缰绳,双眸闪烁亮光,看向残剑先生得视线所在。
“有大军前来!”
残剑简单一言。
“是……是黄金火骑兵!”
“是蒙恬将军的黄金火骑兵!”
凝视不过数息,眼眸深处,陡然间浮现一队快马奔袭的先锋,其后更是如羽翼一般的大部队。
尽皆重甲骑兵,骄阳之下,熠熠生光,暗金色的光泽流转,并不耀眼,反而内敛。
轻甲笼罩战马,金色的纹理烙印其上,一位位兵将手持戈矛,束发鹰盔,身着火焰披风。
汇合一处,迎风而动,其色如金,其动如火,其行如云,这支军队天明认识。
蒙恬将军亲自练就的——黄金火骑兵。
为首者……更是一位数年未曾见过的魁梧军将!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见过公子(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正文卷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见过公子“蒙恬将军!”
时隔数年,不曾想会在这里看到蒙恬将军。
昔年在咸阳宫的时候,见过蒙恬将军许多次,其人很得重视,否则也不会承担建立九原大营的重任。
三十万黄金火骑兵!
“是……秦国的蒙恬!”
残剑虽对于蒙恬不太熟悉,然则,在那雄壮威武的精锐骑兵呼啸而来之时,与之相随的旌旗之上,蒙字高悬。
能够有这个资格的,唯有秦将蒙恬亲至!
观其身后的羽翼部卒,浩浩荡荡,骑兵如风向先前烽火所处行进,一眼看去,不下于数万人在后方跟随。
看来秦军对于匈奴在这里的入侵……不是一无所知。
面对精锐骑兵,二人身下的马匹为之受惊,尽管极力的给予安抚,还是不住的在原地跳动、颤抖。
骑兵风云之势,直接近前。
为首身披苍云甲的军将看着拦在他们道路前的二人,黝黑的神容上,眉目一挑,而后……有神的双眸深处浮现一缕沉思。
旋即,陡然一亮。
抬手一招,便是一位随身军将近前,单手指了指二人,便是领军直奔狼烟烽火的长城之地。
“将军!”
“那些匈奴人真是大胆!”
相距长城烽火越来越近,诸多景象已经出现在眼前,长城之上的守军已经不存。
匈奴人已经开始跨过长城,出现在云中之地了,见状,一位手持长矛的精壮军将顿时喝道。
“既然这般大胆,就看看他们的胆子是不是真的很大。”
“传令,杀敌!”
重甲着身,赤焰如金,蒙恬手持长枪,看着那不断过来的匈奴人,面上平静,沉声语落。
“喏!”
“喏!”
“……”
令达,火焰骑兵再一次呼啸狂奔,军阵变换,强弓劲弩张开,当即便是漫天羽箭横飞。
先锋开道,一马当先,枪矛举起,横行无忌。
长城内外,为之血染苍茫大地。
“蒙恬的黄金火骑兵果然精锐!”
“秦国,果然府库充盈!”
目视蒙恬所部黄金火骑兵数万人前往长城一线,残剑本想要离开,已然不可能了。
一个五百人队已经将他们两个围困住了,并没有落下什么言语,只是围困不让离去。
据传蒙恬所部在九原有三十万黄金火骑兵,尽皆如此,残剑不由的心生感慨。
赵国的岁月长,能够有这般强横霸道骑兵的也唯有赵武灵王岁月,可惜,那段时间很是短暂。
三十万的精锐骑兵!
再加上那些那些骑兵身上的重甲、轻甲、弓弩、布甲、戈矛……,怕是价值非凡。
一只精锐大军最为直观的便是装备,没有最为顶尖的装备,何以称之为顶级强军。
同样,如果国府没有足够的钱财,也不可能支撑起数十万大军的装备。
秦军东出,蓝田大营精锐更胜九原大营,九原大营已然如此,无怪乎蓝田大营灭国不断。
秦国!
真的富裕起来了。
蜀郡沃野千里,没有蜀郡的支撑,秦国打不赢长平之战。
关中郑国渠贯通,更甚蜀郡湔堋,没有两地,秦国不可能东出。
更别说,秦国在关外得了三晋之地,果然稳定下来,国力怕是还要更近一步。
“黄金火骑兵出动了起码三万人!”
对于黄金火骑兵的精锐,天明自然知道,看着那火焰一般从眼前划过的大军。
略微一算,不少于三万人。
而残剑先生所言,匈奴入侵不过一个万人队,当可迅速将匈奴攻灭,赶出长城。
将匈奴消灭,那些人也就不能够南下侵掠民众了,心中略安。
可……终究匈奴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可以防守一时,除非大军一直驻守在这里。
而那是不可能的。
……
……
“大军返回了。”
被一支五百人队围困了一个多时辰,随着大地的再一次颤动,且颤动之音逐步近前。
残剑看向北方。
蒙字旌旗高悬,大军已然返回。
看来那些匈奴人已经被击退了,
“蒙恬认出你了?”
观天明有些沉默的神态,残剑不由笑语。
天明在咸阳宫内待了好多年,对于蒙恬,应该见过很多次,就是天明出宫也有数年了。
虽说身形没有大变,也已经有了不少的变化。
“可能吧。”
天明低语道。
不知为何,自己不太喜欢看到当初咸阳的一些人,心间深处,总是不住的忐忑。
不,那种心思自己也说不上来。
“将军!”
“将军!”
“……”
一骑当先,蒙恬已然带领随身数人奔至此处,围困的口子自动让出一条通道。
“蒙恬见过公子。”
行至先前被自己留下的二人跟前,仍带着一丝铁血煞气的双眸落在残剑的身上。
凝视数息,旋即又落在旁边的壮硕少年人身上。
面上顿时一笑,当即,翻身下马,躬身拱手一礼。
咸阳的事情,自己不太清楚,可大王有过王书,天明无论在咸阳宫,还是在诸夏,一直都是大秦公子。
这是大王之言。
焉得可以怠慢。
面前的天明公子,自己不会认错的,虽有小小的变化,仍旧是当年咸阳宫那位尊贵的公子。
最为受丽夫人宠爱和大王宠爱的公子。
甚至于扶苏公子都逊色不少。
就是公子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令蒙恬有些奇异。
“蒙恬将军!”
“我……已经不是秦国的公子了。”
天明连忙回礼辩解着。
在走出咸阳宫的那一刻起,自己就已经不是大秦的公子了,自己不是他……的子嗣。
自己的父亲是荆轲。
他是一位游侠。
自己的身上没有秦国王族的血脉。
“此为大秦公子天明,尔等皆来行礼。”
蒙恬笑语不应。
有些事情,自己不知道,也无需知道。
观天明公子一礼,又是深深一礼,旋即,左右而观随身军将,喝道一声。
“公子!”
“公子!”
“……”
左右军将闻此,连忙近前行礼。
他们不认识大秦公子,将军认识就行了。
就是对于面前的公子有些好奇,公子好端端的怎么会来到这里,而且身上穿着不为尊贵。
“蒙恬将军!”
“天明早已非大秦公子,切勿如此。”
天明再一次辩解着。
那些荣耀是给予真正的大秦公子的,而自己并非大秦公子。
“公子。”
“大王曾有王书落下,无论公子在诸夏何地,一直都是大秦的公子。”
“若然有所怠慢,果然被大王得知,果然被丽夫人得知,便是我等的罪过了。”
“公子,据传您不是在楚地兰陵吗?怎会出现在这里?”
“这里靠近长城胡地,多有胡人掠边,此次幸好有斥候提前来报,蒙恬还算来的及时。”
“不然,后果难料。”
“你等散开吧。”
蒙恬朗朗一笑。
说起来,对于天明公子的身份,自己有所耳闻,可那些并不重要,在大王眼中天明是大秦公子。
那么,在自己眼中,天明就仍是大秦公子。
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更别说,丽夫人受宠多年,纵然天明不是大秦公子,相遇天明,也会以礼相待。
语落,看着四周还围拢的五百人队,摆摆手,尽皆散去。
“这位是教导天明修行的残剑先生。”
“天明武道修炼受阻,故而游走诸夏,寻找突破,今日来到这里,碰到这般事。”
“我和先生本想要快速南下通知那些人的。”
“好在将军及时赶到。”
“那些匈奴人……没有直接擒杀吗?”
天明不在多言。
从蒙恬将军口中听到母亲的名号,没来由的心神掠过一丝想念,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够再次见到母亲。
还有阳滋!
还有高儿!
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了。
简单解释自己出现在这里的缘由,又向蒙恬将军介绍了一下残剑先生。
“残剑!”
蒙恬闻此名,饶有深意的看了此人一眼。
如果此人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人,还真是……缘分,当初非丽夫人,其人也死了。
不过,此人却是有些胆量,胆敢闯入咸阳宫刺杀大王。
“公子仁心,长城此处出现这般事,是蒙恬的失责。”
“匈奴为一统草原诸部,眼下正在强攻东胡,为了使大秦不插手,正准备侵扰陇西、云中之地。”
“至于这些匈奴人,杀了可惜,根据中枢之令,燕赵之地正在修建多条驰道,正需要大量的人手。”
“这些人正合适。”
没有在残剑的话题上多做停留,顺着天明公子的目光看将过去,极远处,黄金火骑兵正在押送俘获得匈奴人。
足有近三千人,其余人要么被斩杀,要么逃走了。
中枢为了缓和燕赵之地民众的情绪,略有怀柔,赋税、征发简单不少。
可许多水利、道路的修建需要人手,三千人虽不多,也能解决一点事情。
对于匈奴人,无需可惜。
残剑立于旁侧,静默不言,随意以观四周,黄金火骑兵正在整顿,动静有序,果然精锐。
“匈奴人准备侵扰陇西、云中之地?”
“将军接下来要忙碌了。”
“月前,天明也在燕地,东胡人……难以抗衡匈奴。”
天明惊讶,数年来,对于诸夏大势自己关注的不算多,更别说对于匈奴了。
如今听蒙恬将军所言,匈奴人这是采用谋略了。
迫使秦国之力不插手匈奴一统草原。
实则,以自己所观,就算秦军插手,东胡也支撑不长。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学宫革新(求票票)
“哈哈哈,蒙恬坐镇九原,训练黄金火骑兵,所为便是那些北胡部族。”
“现在……,诸夏尚未归一,那些匈奴人还能够时而掠边,待它日……定将北胡一一歼灭。”
匈奴侵扰的事情,的确令人心烦。
不外,对于蒙恬来说,巴不得匈奴不住侵扰,黄金火骑兵训练初成,正需要练练手。
眼下匈奴正在攻灭东胡,不可能有大军南下的。
正好黄金火骑兵也不可能大举北上。
就是……陇西那边的匈奴人不少,接下来怕是要前往北地郡了。
“黄金火骑兵,不愧为雄兵,有将军在,长城可得安稳。”
“将军……可知楚地兰陵那边的情况?”
天明想了想,还是不自觉的将话题落在兰陵城那边。
从燕地离开,一路西行,鲜少有闻诸夏的情况,蒙恬将军堪为高位,应该知晓吧。
“兰陵之地!”
“告诉公子倒也无碍,大王之令,命白芊红白将军率领十万军进入泗水之地,都督军事。”
“兰陵城在泗水之地,也在白将军的管辖之中,算着时间,现在白将军入泗水快一个月了。”
“具体情况,蒙恬也不知晓。”
蒙恬微微一笑。
对着公子天明颔首,兰陵之地,自己是知道的,属于泗水之地管辖,眼下归于白芊红将军节制。
具体如何,自己还真不清楚,连月来,自己一直在长城一线活动。
“白芊红白将军?”
“是武真侯身边的那位?”
天明迟疑低语,喃喃道,白芊红……这个名字,自己听到过,也了解一些。
如果没记错的话,是武真侯身边的一位女子。
其人绝色,武真侯很重视她,也听母亲提起过她,很欣赏她。
“对,是武真侯身边的白芊红将军。”
“伐楚之战,白将军率军有功,因而都督十万兵马入泗水。”
蒙恬给予肯定。
楚地的时候,自己曾和白将军见过多次,对于其人亦是佩服,无论是军略,还是战法,都不逊色自己。
尽管是一位女子,行军打仗,也是铁血无双,若然是一位男子,怕是有武真侯的提携,眼下也该是军中柱石了。
赵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若非其年岁稍弱,早为军中主将了。
“王贲将军眼下正在燕地。”
“白芊红将军入泗水。”
“杨端和将军一直在魏地。”
“莫不是……秦国要谋齐了?”
十万军入泗水之地,兰陵城也在泗水,天明心有慌乱,不知道现在的兰陵城是一个什么模样。
联想到一路走来所得的零碎信息。
齐国好像已经被大军环绕了。
无疑,绝对有谋秦的计划。
“哈哈,这般事……蒙恬却是不知了。”
蒙恬爽朗一笑。
对于谋齐的事情,自己知道的不算多,关键……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
“……”
******
“这份是武真侯上呈的!”
“你等都看一下。”
兴乐宫内,重臣齐聚一处。
今日乃是商讨眼下要事,如陇西、齐国、燕赵、岭南等地之事,然则……看着面前群臣。
秦王政从王案后起身,对着旁边的侍者看去,当即,便是一封封抄录好的文书下发。
对于王弟上呈的这个东西,秦王政很感兴趣。
而且细细思忖,事关社稷根基。
自己觉得不错,不知群臣如何想。
“中央学宫,是异于护国学宫而存在的学宫。”
“更是迥异于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宫。”
“自中央学宫设立以来,已经从其内毕业数千人了,数千人各有所用,或入国府各大行署,或入各大郡县。”
“只是……,诸夏即将归一,百家各有所动,中央学宫当变。”
秦王政单手负立身侧,踱步于厅殿之中,同时语落种种,中央学宫的重要性数年来一直被护国学宫压了一头。
实则,对于中央学宫那边,自己一直未敢放松。
中央学宫所处的区域,以前是文信学宫!
是文信候养客之地,其人麾下门客最多的时候,足有数千人,一书便是从其内编纂。
百家之学!
自己很欣赏,各有所用。
如大田令郑国,便是水家的人,只是水家的传承不显,诸多典籍陈放在儒家小圣贤庄,故而郑国在小圣贤庄求学。
如韩非,其人虽是出至儒家,更是师承荀况,可归根结底,韩非更像是一位百家之人。
如墨家,百多年前,墨者三分,其一入秦,在少府之中,堪得重用大任。
如儒家,尽管儒生空谈甚多,但对于礼仪一道,还是有独到之处的。
如农家,游侠虽多,可当初农家渐起的时候,乃是以擅长操持农事为主。
因而被诸夏庶民、耕作之人喜爱。
……
对于从中央学宫毕业的人去向,由各大院堂博士根据成绩核定,而后根据少府探察。
方才给予允诺。
在王弟的这份文书中,革新……很重要。
“大王,依武真侯的这份文书,是要将中央学宫现有的九大院堂给予打散,重新组合成崭新的院堂。”
“混散百家之名,组合成崭新的院堂?”
“似乎没有这般必要。”
相邦王绾持手中文书,速速阅览着,文书上的内容不难理解,故而可以看的很快。
又闻大王之语,略有沉吟,对着其余重臣看了一眼,又看了旁边的武真侯一眼。
还是那般说着。
现有的九大院堂并无不妥,没有那个必要打散组合崭新的院堂,况且组合之后的院堂所教导的东西也大差不差。
“这份文书是来商榷的,并非定下。”
“诸卿均可言语。”
秦王政浅浅一笑,没有对王绾之言给予评价。
“大王,文书而观,中央学宫内,百家之学并没有太大变化,就是百家之名给予淡化。”
“同时,百家之学给予混合教导,而且革新之后的中央学宫,新的生员进入更难。”
国尉尉缭子放下手中文书,倒是看出一点点,为之一礼,徐徐说着。
对于中央学宫,己身也是了解的。
相对于护国学宫,中央学宫更像是大秦的百家学宫,百家之学在其内都有。
毕业的生员面向国府各大行署输送人才,对于那些人才,自己也是满意的。
起码对于那个位置来说,是合格的。
文书之语,裁撤现有九大院堂,开辟新的院堂,如律政院堂、计然院堂、医者院堂、土木水利院堂……。
名称上也能够看出些许影子。
然则,同现有九大院堂相比,法家之堂、算学之堂、礼学之堂、农学之堂……。
带有明显的百家痕迹。
武真侯这份文书上,则是对于那些痕迹给予淡化。
此外,还有着关于中央学宫招录标准的提高。
果然大秦一天下,诸多郡县必然一同选拔,全部从郡县推举进入中央学宫不可能。
唯有一步步从乡里、县域,选拔至郡城,而后在进行中央学宫的选拔。
开辟蒙学,是重中之重!
想要入中央学宫,最为基本的肯定是识字了,然则,诸夏间现在识字的人,百不存一。
也就在目下秦国原有的疆土内,各大郡县设立蒙学,略有所得,而山东诸国那些,怕是更少。
“都说说。”
秦王政点点头,看向其余人。
“武真侯此书,怕是诸夏士子不满多矣。”
咸阳令冯去疾叹息道。
春秋以来,诸侯国之间的官员选拔,一则是君王的任命,二则是重臣的推荐,三则是百家士子的名气。
是以,除却君王之外,庙堂之上,大都举荐居多。
之前中央学宫的设立,碍于秦国东出,再加上新攻占的疆土甚多,不得不需要大量的人才。
中央学宫才没有受到太大的攻击。
果然依从武真侯此文书,那么……阻力相当大。
可以看到,大王对于武真侯这份文书很有兴趣,因为……护国学宫就是先例。
眼下的军中爵位和职位提拔中,出至护国学宫的人越来越多。
果然推及中央学宫,是不是大王也想要以后大秦的各级官吏从中央学宫出来。
摆脱群臣之间举荐的影响?
这对于诸夏间的士子来说,可谓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
无异于阻断他们的入仕之路。
“大王,武真侯这份文书虽好,然则,诸夏而观,山东诸国中的百家士子很多很多。”
“尤其是齐鲁之地,果然依此行之,无疑,他们会成为不小的隐患。”
宗正出列一语。
“大王,这份文书推迟数年施行也不晚。”
内史一礼。
“大王,臣以为,中央学宫可以施行,然国府各大行署的选拔,以及各郡县官吏的任命,不必全部出至中央学宫。”
“……。”
“……”
宫殿之内,群臣阅览完毕手中文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各自有言语落下。
其后,归于原位,不知道大王如何评判。
“嗯。”
“武真侯这份文书,的确不着急,今日论政要事,也非是这份文书,它日细细商榷也不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