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武神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杯水无声
;
位面武神 第一百三十七章碰撞
站在神雕的背上怀里拥着黄蓉居高临下的看着眼下的风景,现在两个人已经出了东海的范围了,因为神雕不能够带太多的人,所以洪七公留在了桃花岛之上。
虽然欧阳锋已经离开了一段时间了,但是赵天诚还是害怕出什么事情,所以就先让洪七公和黄药师先呆在一起,他可不想要因为疏忽出现什么意外,黄蓉则是和他一起前往临安,只要两个人乘坐神雕,路上就不会被人拦截。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原来那天的纸条之上写的竟然是赵扩已经驾崩的消息,行恭正在隐瞒秘不发丧,但是皇帝已经几天没有上朝了,所以史弥远应该是发现了什么,将朝中的大臣都聚集在一起,想要逼迫皇帝献身,一旦确定皇帝驾崩的消息,可能就会立刻拥立还在临安城之中的赵贵诚。
————————————分割线————————————————————————
清晨的阳光破开了天空的黑幕,皇城之中也想起了鼓声,本来在这个时间应该是非常平静的临安城此时却显示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一样,要是在天上就能够看到不少隐匿行踪来回奔波的人。
此时在诸葛观澜他们落脚的地方院落之中已经站满了人,诸葛观澜和陆冠英站在人群的前面,看着下面的部署。诸葛观澜清了清嗓子道:“相信大家已经感觉到了不同寻常,今天就将大家需要负责的事情交代清楚,要是谁出了纰漏相信公子会好好的找他谈谈的。”接着看了一眼陆冠英。
陆冠英点了点头走上前一步,这也算是对陆冠英的尊重,毕竟他才是这只部队的领军人物,诸葛观澜说到底不过是相当于军师一样的人物。
“王,顾,张......。几位统领已经在禁军之中收拢了不少的人,今天你们进了皇宫之后不要管辖区的事情,带着人秘密的接管大庆殿、垂拱殿、延和殿、端诚殿四殿,如有擅入的军队格杀勿论。”
“是!”虽然现在十个人的实力已经要比陆冠英要高,但是却还是恭敬的回答道。
点点头,陆冠英扫了一眼其余的人道:“剩下的人跟着我埋伏在皇宫的各门之外,一旦收到信号立刻接管各门的防务,不准放军队进入皇城。”
不仅仅是这里进行着准备此时在史弥远的府上也有不少大臣聚集在其中,商量着什么事情,史弥远却是似是半睡半醒的沉思着,今天就是逼宫的曰子了,皇城之内的禁军和驻守临安城的禁军都有他安排的人手,一旦成功他就又能够呼风唤雨几十年,但是要是失败的话就是身世族灭的下场。放在旁边的茶水都已经变得凉了,但是仍然没有动,史弥远可不像他表面上的那么平静。
**之中此时也是乱作一团,现在**之中分成了两派,一部分则是行恭控制的手下的太监,另一部分则是赵扩的妃子杨皇后所控制,杨皇后这个人和史弥远一起密谋虽死了韩侂胄,但是却不是和史弥远一伙的,当时是因为韩侂胄向赵扩进言想让赵扩将杨皇后废掉,所以杨皇后才会和史弥远合作。
实际上前一天的时候,史弥远已经派了后史谷、石两人到**劝说杨皇后让她支持赵贵诚,但是杨皇后怎么会同意。他们七次往返劝说,皇后始终坚持不可。最后谷、石拜而泣曰:“内外军民皆已归心,若不立之,则祸变必生,皇后也无立足之地”。
原来当时行恭虽然秘不发丧但是关于皇帝出事的事情有一些政治嗅觉的人都已经大概猜到了,而杨皇后以为行恭想要另立皇子所以决定支持史弥远。
当上朝的时间到了之后陆陆续续的大臣由丽正门再经南宫门进入前殿的区域,肃穆的气氛使人微感压抑,往常同僚之间互相见面之后都会聊一聊,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开口,就好像地上有什么好东西一样,所有的人全部低着头像是约好了一样匆匆的向着“大庆殿”的位置走去。
这大庆殿位于南宫门内,是大朝会场所,平时除了大典,改元,祭祀等等大事一般这个大殿是没有人过来的,平时的朝会也不会在大庆殿。
史弥远走在大臣的前面,不过今天在这些大臣的中间却多出来一个少年,被后面的几位大臣拥着向着大庆殿走去。
大庆殿的殿前有两个太监站着看到史弥远带着人过来其中一个匆匆的向着后面跑去,另外一个赶紧迎了上来,对着下面的人道:“众位大臣不去朝会,怎么来到这大庆殿?”
史弥远还没有说话就听见人群之中一个大臣出声呵斥道:“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众位大臣,还不速速的退下去。”
那个太监像是没有听到一样伸开手拦着道:“没有官家的命令谁也不准进入大庆殿,难道众位大臣不知道吗?”
“还跟他费什么话!就是这些太监弄权,大家随我拉开此人。”其中一个冲上去就想要将那个小太监拉开,两个人顿时撕扯到了一起,后面又上来几个大臣,其中一个一发狠拿着手上的笏板猛的一下砸在小太监的面部,这一下直接将小太监打懵了,笏板之上满是血迹,两个人将小太监直接拉到了旁边,其余的众人也不管那个太监推开了大庆殿的殿门走了进去。
大庆殿的中央正是摆着象征着皇权的龙椅,这大庆殿虽然长时间不用,但是地面仍然光洁如新,一众大臣进来之后按照位置站好,其中站在头排的史弥远推了一把还在呆滞的少年道:“还不上去?”
下面的有不是和史弥远一伙儿的大臣看到这一幕无不皱眉,但是现在是关键的时候,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朝堂上的争斗都是为了国家,但是不能让宫内的太监掌权。
就在那个少年颤颤巍巍的想要走上去的时候一声大喝响起:“谁敢?”
行恭带着五六个太监匆匆的走了进来,那一声大喊就是出自他的口中,因为用上了内劲的缘故,声音在整个大庆殿之中震耳欲聋,那个少年本就有些胆战心惊此时在听到这大喝之后竟然直接软在了地上。
史弥远皱眉看了少年一眼心里却骂道“废物!”不过却对着行恭道:“哦!是行总管,行总管不在**怎么来着前殿?”
行恭扫视了一圈道:“谁给你们的权利擅自拥立皇帝?难道想要造反吗?”
史弥远顿时有些语塞,自从太祖皇帝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他就一直防止下面的人全部学他,所以才弄了后面的杯酒释兵权,太子的事情朝廷的大臣也是无权参与的,何况皇城的禁军即使是枢密院也无权调动。
就在史弥远不知怎么回答的时候就听见一个救命的声音“是本宫!”此时大庆殿的门口一帮太监和宫女拥着杨皇后走了进来。
“行总管!先皇驾崩,你秘不发丧,如今太子不知所终,俗话说国不可一曰无君,你如此阻拦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谁说太子殿下失踪?就在不久之前先皇已经和太子见过了一面,并且立下了遗诏让太子殿下即位。”说着行恭还将一个密旨拿了出来。
史弥远却道:“先皇不知何时故去,这密旨说不定是你行总管伪造,你一再阻拦皇帝即位到底居心何在?”
史弥远将地上的赵贵诚扶了起来道:“还不快去!”赵贵诚像是非常害怕史弥远身体一颤,赶紧向着龙椅走去。
人影一动行恭已经拦在了赵贵诚的前面,道:“史弥远,众位大臣难道你们想要抗旨不尊吗?”
“哈哈!我看你是想要造反吧!幸亏老夫有安排。”随着史弥远话落就听一阵金属交鸣的声音,和不少人走动的声音,竟然从大庆殿的后面跑出来不少的禁军,领头的哪一个赫然就是殿前司指挥使。
“难怪!”行恭的心中叹了一句,这大庆殿之中混入了禁军他竟然不知道,原来竟然是殿前司的指挥使叛变了,想到前一段时间赵扩再世的时候因为都负责皇帝的安全,两个人还在一起喝酒聊天。
微微的一拱手,朱指挥对着行恭道:“没想到行总管竟然行叛逆之举,当时接到史大人的命令本官还不相信,真是世事无常啊!”
这朱指挥使能够做到整个殿前司的指挥使武功可是不弱,在江湖之上也是一流的好手,而且在人群之中行恭还感觉到有几个高手。何况现在行恭也不能动手,要不然是无论如何也洗脱不了罪名的了。
“哈哈!这大庆殿真是热闹。”诸葛观澜手上拿着一把折扇搔包的卖弄道。要不是后面的那些拿着劲弩的士兵他可不敢这么嚣张。
杨皇后指着诸葛观澜道:“你是什么人?”同时那眼睛扫向行恭。
行恭微微的放下了心,毕竟要是没有其余的人约束这些人要是强行的拥立赵贵诚他也没什么办法,此时看到诸葛观澜到了就知道赵天诚应该快了。不过要是他知道那次他通知让赵天诚速速回来的通知没有起到作用,赵天诚反而去了桃花岛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对着杨皇后行了一礼恭敬的道:“在下乃是太子殿下的门客。”
又是太子,杨皇后皱了一下眉,自从太子在几年以前失踪之后就再也没有太子的消息,怎么现在突然出现。虽然他不是太子的生母,但是要是真是太子还活着的话她也不会支持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赵贵诚。
史弥远一看到杨皇后眼神之中犹豫的神色就知道要遭厉声道:“胡说!太子已经失踪了多少年了,谁能证明太子还活着?”
“我!”在诸葛观澜身后的禁军的后面传来了一声坚定的声音。
;
位面武神 第一百三十八章血染大庆殿
前面的锦衣卫瞬间分开,大殿之中的目光也全部集中了过来,赵天诚整了整身上的长衫,闲庭信步一般的走了进去,进去之后先是对着杨皇后行了一礼道:“拜见母后!”
杨皇后在看到赵天诚的时候就知道这应该就是太子了,看到赵天诚恭敬的行礼赶紧扶起赵天诚道:“这几年可苦了皇儿了,放心吧!这皇位谁也抢不走。”
原来杨皇后仅仅诞下过一个皇子,但是却夭折,太子的母亲早死所以可以说从小就是杨皇后看着太子长大的。知道头几年的时间太子消失,所以杨皇后和太子的关系非常的好,要不是怕其余的皇子即位她也不会支持史弥远立赵贵诚为皇帝。
得到了杨皇后的支持,赵天诚嘴角带笑的看向周围的大臣。诸葛观澜首先跪下道:“恭请太子登基!”接着周围的禁军全部跪了下去齐声道:“恭请太子登基!”
那些大臣之中也有一部分跪了下去,剩下的不少人有些畏畏缩缩的看着站在前面的史弥远,看到赵天诚的目光看过来之后又有大半的大跪了下去。
赵天诚转身向着龙椅走去,不过此时的史弥远眼神却越来越冰冷,最后一咬牙竟然喊道:“还等什么!赶快拿下他!”
在禁军之中藏着的几个高手还有大臣之中也藏着的几个人全部发难,而之前那个朱指挥使更是想要挟持皇后,幸亏行恭就在皇后的身边,将朱指挥挡住,而诸葛观澜看到马上就要血染大庆殿之后顾不上之前高人的形象了,匆匆忙忙的跑到了那些禁军的后面。
整个大庆殿之中瞬间陷入混乱,那些高手有些想要去攻击大臣,有的向着赵天诚冲了过来,而禁军也是冲上来想要和那些人交手,再加上大臣逃命的混乱,现在的大庆殿呼喝之声,惨叫之声交织不绝。
两个禁军打扮的人手拿弯刀冲了上来,赵天诚看了看已经满身是伤的朱指挥,和正在和几个人交手的行恭,嘴角带着冷笑,突然在手上出现一把青锋剑,“唰,唰”转了两圈,在两个人冲上来之后瞬间跃起在空中,让两个人的攻击落空,头朝下的翻了过去,在还没有落地之时已经正过来身子,一道雪亮的剑光划过,“铿”的一声将其中一个人举在头上的弯刀斩断,剑势不减由头直到裆部一劈两半,在落地之后脚下一踏正好躲过了喷溅的鲜血。等到在丈外站定的时候才听到“叮叮当当”一阵断刀落地的声音。
旁边的那个人凄厉的喊了一声,不过赵天诚却没有听懂,不过应该是的女真的语言,看着疯狂的冲过来,赵天诚摇了摇头,失去了理智的敌人和野兽无异。在弯刀砍过来的时候长剑一个黏字诀,带着弯刀转了几圈,接着长剑一送,瞬间刺中此人的咽喉之中,同时一个铁板桥躲过此人的临死反击身体向旁边一个翻转,正好躲过了几枚射过来的暗器,那人嘴中发出一阵“嗬,嗬”的声音,眼神迅速的黯淡了下去。
先天高手的实力和这些后天的高手相差实在是太大了,看了看行恭身边倒下的几具尸体,赵天诚抬起仍然光洁如新的青锋剑,身体化作轻风冲入到了还在那里胡乱杀人的刺客之中。
————————————————————分割线————————————————
赵天诚身穿一身白色的长衫坐在龙椅之上接受众位大臣的朝拜,那些刺客虽然掀起了不少的风浪,但是在行恭和赵天诚这两个先天高手的眼中还是不够看,虽然禁军死了不少人,就连大臣也死了几位。
此时的大庆殿之中血腥气还没有散尽,地上还能够看到不少的血迹,但是却没有一个大臣敢于反对赵天诚立刻登基的决定。
看着跪在下面的那些人赵天诚知道完成主线任务的时间应该快要到了,在整合了军队和江湖上的高手之后找到时机就可以一举打败金国,在慢慢的谋划蒙古。
登上皇位的赵天诚发布的第一个诏书就是处死史弥远,并且是诛九族,因为史弥远勾结金国竟然想要控制皇帝,这些都没有人反对,即使有些大臣认为诛九族有些残忍,但是却已经被赵天诚之前的杀伐吓得有些胆战心惊,没有人敢现在就触赵天诚的霉头。
诛杀史弥远九族是赵天诚不想要留下后患,那些因为心慈手软放过敌人的后人从而引出了非常多的麻烦的事情,对于现在急缺时间的赵天诚来说可不想要体验,自然是将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
第二件事情就是整顿临安的禁军,整个临安城之中的禁军有二十几万,但是却久不经战阵,而且节省下来的军费还有其余的用途。
再有就是提拔那些跟着自己的人,包括诸葛观澜,陆冠英和以前太湖水匪的那些头领。
整个临安城在这一天之中大事不断,本来热闹的街道现在却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街道之上只能看到来回巡逻的禁军和抓人的声音。
平定了临安城之中的暗流之后,赵天诚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他要做的事情非常的多,想要让一个国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来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但是现在赵天诚却想要打败蒙古,只能学蒙古一样让一个国家呈现畸形的发展,全力提升军队的实力,维持政治的稳定。
因为赵天诚在太湖之时已经将训练的方法都交了下去,所以整合禁军的事情就交给那些首领和陆冠英。不过为了防止军队脱离控制,陆冠英也不再统领整个军队,而是和普通的首领一样负责一部分禁军,再加上过上一段时间就要进行轮换,赵天诚也不怕这些人造反,至于以后的事情就不是赵天诚想要管的了。
而朝堂之上因为死了不少的大臣,再加上赵天诚将跟着史弥远的大臣也杀了不少,所以这一段时间也是忙着重新选拔大臣,赵天诚注重的只是军队,在朝堂之上他只选听话的大臣,只要能够维持朝堂的稳定就可以。
那些太湖之中已经训练完全的士兵,则是打散了分散在禁军之中,整个禁军通过整编仅仅留下了十万多人。
黄蓉在这一段时间也是非常的忙,因为她要将江湖上的势力分出等级,一旦将禁军整合完毕就要开始收拢江湖上的各门各派,只要不同意出人的门派就全部剿灭。这也是之前一定好的,毕竟这些门派的弟子虽然没有经过军事化的训练,但是在混乱的战场之上却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
位面武神 第一百三十九章结盟
整整一年的时间,赵天诚才算是将朝廷上的事情理顺,就在赵天诚想要进行下一步的整合计划的时候,接到了关于蒙古的情报。
前面因为赵天诚的关系所以铁木真并没有一次偷袭就将札木合打败,反而因为札木合整合了王罕的部落在草原上崛起,之后草原之上就陷入了两强相争的局面。但是就在赵天诚登基的那个月,铁木真终于将札木合的部落彻底的赶出了蒙古草原,同意了整个草原。并且在斡难河的源头正是受封为成吉思汗。
赵天诚和铁木真都因为各自的事情忙着梳理势力之内的事情,所以可以说这一年的时间非常的平静。但是大宋的军队绝对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际上火药已经在宋朝时期就得到了运用,火炮也已经发明,但是因为配比的原因,火药的威力不能让人满意,赵天诚虽然武功高绝,但是个人的武力在大型的战场之上起到的作用实在是有限。
作为一个现代人,赵天诚虽然不能够瞬间就将宋朝的基础工业带领到工业化的时代,但是对火药的改良却是非常简单。当然改良之后也不是没有缺点。
因为火药的威力的增强,但是钢铁的强度却没办法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太多,所以为了防止炸膛的缘故,大炮的射击变得更加的大,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炸膛的危险,但是正是由于火炮实在太大,所以运输变得不方便,只能用于城市的防守。
因为赵天诚修改了一点朝堂的体系,每个奏折都要标记上重要的程度,一般和整个国家没关系的事情,都是交由各个部门的大臣研究决定。只有涉及道重大的事情的时候才会召开朝会。
每月的第一天是例行的大朝会的曰子,不仅决定国家大事还要研究接下来一个月的情况。而且今天这场大朝会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
坐在龙椅之上大臣行礼之后就听见外面有太监喊道:“金国使臣觐见!”
实际上关于今天金国的使臣的事情,下面的大臣不少都知道,现在的金国可不是以前那个打败了辽国的时期了,为了能够顺利的和宋国结盟,这一段时间金国的使臣可是没少拜访这些大臣。
那个金国的使臣后面跟着三位拿着礼物的侍从,进了大殿之后非常恭敬的行了一礼,丝毫没有以前那种不可一世的姿态,同时道:“金国使臣徒单见过大宋皇帝陛下。”
起身之后那个使臣从身上拿出了一块玉佩,双手托着道:“大宋陛下,这是徒单出发之时赵王交给徒单的,是和陛下友谊的象征。”
赵天诚玩味的摸了摸下巴,他知道完颜洪烈送这块玉佩可是有着深意的,要知道现在蒙古正在加紧攻击西夏,西夏军队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再有一段时间相信整个西夏就会被纳入到整个蒙古的掌控之下了。到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蒙古一定会收拾现在外强中干的金国。
完颜洪烈在知道了赵天诚的身份,特别是现在赵天诚已经登基之后,在想到那天晚上赵天诚提醒的事情,就知道赵天诚可能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蒙古的威胁,所以才会出手。现在赵天诚已经登基成为皇帝,相信会将个人的恩怨放下,这块玉佩就是提醒赵天诚。
赵天诚伸手一动,那块玉佩就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束缚住一样,瞬间飞到了赵天诚的手上,把玩着手上的玉佩道:“你说的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把礼物留下,你先下去吧!”同时挥了挥手,徒单只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自己推了出去,顿时将要说的话憋了回去,在大殿的门口向着赵天诚行了一礼才恭敬的退了出去。
“你们说说自己的意见吧!每个人都要说一遍!”赵天诚对着下面的大臣道。
自从赵天诚登基之后一直忙着军队的事情,朝堂之上改变的很少,除了将和史弥远走的近的大臣处理了之后就没有在过多的插手朝堂之上的事情。
随着每个大臣发言,在大殿的后面会有太监将大臣今天说的话全部记下来,这也是赵天诚第一次要对朝堂进行动手,以后不管是收拢江湖的势力,还是对战蒙古的时候赵天诚都需要亲自出马,他可不想要后院起火。
退朝之后赵天诚看着那些记录下来的东西,将那些不同意和金国结盟,反而要和蒙古合作一起进攻金国的大臣的名字上全部划伤圆圈,这代表以后会尽快找一些人替换下去,毕竟能提出这种意见的人都是一些目光短浅之辈。
而那些提出和金国结盟的也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虽然赵天诚不会随意的杀人,但是以后在想要进步是不可能了。
将这些大臣全部分好了以后的处理意见之后赵天诚就找到了黄蓉,因为还没有迎娶黄蓉的缘故,所以现在黄蓉也没有住在**,反而是在前殿旁边的东宫之中。
赵天诚进去的时候看到黄蓉竟然在还在那里认真的写着什么,悄悄的走到黄蓉的身边,伸手抱住黄蓉,轻轻的嗅着少女的体香。
黄蓉在赵天诚伸手的时候才有所警觉,在闻到熟悉的气息的时候才安心,靠在赵天诚的怀里,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
“蓉儿!这一段时间辛苦你了!”
黄蓉虽然在眉宇之间有些疲累,但是在听到赵天诚的话之后嘴角带起一丝笑容。原来赵天诚在登基不久就和黄蓉签订了契约,并且告诉黄蓉只要能够打败蒙古就能够带着黄蓉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可以带着黄药师也离开,但是却将任盈盈的事情说了。
实际上在知道了赵天诚的身份之后黄蓉就知道了赵天诚最后不会仅仅自己一个女人,本身就有些准备,何况在有了契约之后虽然不像是主仆契约那样约束的特别严重,但是也会在心里非常的偏向赵天诚,所以那一段时间黄蓉虽然对赵天诚非常生气,后来又想开了,还从赵天诚的嘴中打听任盈盈的事情,之后就全力的帮助赵天诚处理事情。
黄蓉微微的叹了口气道:“只要诚哥哥,能够永远不要离开我就好!”
转过黄蓉的身子,嘴唇轻轻的印在了黄蓉的樱唇之上,像是品尝美味一般,直到黄蓉的脸色越来越红,有些挣扎的时候才算放开。看着黄蓉有些害羞的道:“蓉儿放心吧!无论如何都不会负你的。”实际上除了真正的走到最后一步平时的时候两个人也会亲亲,摸摸的,但是黄蓉现在的年龄还不大,赵天诚不想要现在就让她破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