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吾皇爱细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陆戚月
只可惜……
孟氏轻叹一声,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若有亲人为她细细筹谋,许一个好儿郎,将来日子也能更省心自在些,哪需像如今这么陷于深宫内苑,处处小心,时时谨慎!
“仪郡王妃怎的到宫里来了?”正在亭子里歇脚的清妃,远远便见一名诰命打扮的女子跟在太监身后,往宫门方向而去,定睛细看,认出是京中名声不甚好听的仪郡王妃孟氏,不由蹙眉问。
“估计着是到怡祥宫里请安,这段日子她来得倒是勤些,每回均是到怡祥宫那边去。还有一位杜夫人,便是光禄寺少卿杜炳山的夫人,也来过几回。”墨香望了孟氏的背影一眼,伏低身子细声回禀。
“原来是到怡祥宫找那苏沁琬去的。”清妃冷笑一声,“果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样的狐媚子也只能引着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凑过去。”
墨香不敢搭话,如今的清妃再不是以往那个淡泊娴雅的女子,这段日子更是浮躁,便是她也是打醒十二分精神小心侍候着,再别说蕴梅宫里的其他人。
孟氏离开后,苏沁琬轻轻打开孙进荣转交给她的锦盒,见里头放着一套大红宝石头面,还有卷成一卷用绸子绑起来的微微发黄的纸。
她愣了片刻,将那绸子解了开来,再铺开那纸,见里头竟是画着一名女子,细看之下竟是与她的娘亲似了五六成,只是那眉眼间却多了几分轻愁。
这是……
细细地将这小像查看一番,在右下角处见有几个模糊的字迹,估计是年代久远,只能依稀地看到‘慈母’二字,而落款那处‘进荣’二字却是清晰可见。
苏沁琬彻底地怔住了,若是她没有猜错的话,这画中女子应该是她的嫡亲外祖母,而作画之人,居然是孙进荣?
她记得幼时曾听娘亲提起过,孙进荣与她并不是一母所生,而是庶出子,生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得病离世了,是外祖母怜惜他年幼失依,这才接到膝下充当嫡子教养,幸而他是个懂事孝顺的,侍奉起外祖母来比娘亲这个亲生女儿还要尽心。估计也是这样,娘亲临终前才会将自己托付给孙进荣。
外祖父除了原配妻子外,还有几名妾室,外祖母是个温柔娴静的女子,一心相夫教子,只可惜身子却不甚好,缠绵病榻几年后便也去了。
她轻叹一声,再将那套头面拿到手上翻看,虽是几十年前的老款式,但制作精良,一丝一线均极为考究,整套头面加起来,其价值相当不菲。
孙进荣为何要将这样一套头面交给她?这头面又是何人之物?会不会、会不会是她的外祖母的?
她百思不得解,只能动作轻柔地将东西一一放回原处,用锁锁了起来,再小心地收好。
不管孙进荣因何会将这些给她,她都不想去追究了,过去种种便由着它随风而去吧!
***
“不是说只一场小小的风寒,为何这般久都不见好?你们这些太医是做什么的!”龙乾宫中,赵弘佑愤怒地重重拍在御案上,厉声质问。
跪在地上的两名太医浑身颤抖不止,其中一名年纪稍长的哆哆嗦嗦地道,“皇上息怒,王爷上了年纪,这些年虽一直滋养着,但毕竟底子较之寻常人要弱些,一场寻常的风寒于旁人来说自是不算什么,可于王爷来说……臣等只能用些温和的方子细细调养。”
谦王年轻时曾沦为敌军俘虏,期间吃了不少苦头,身体自是有损伤,大明山气候怡人,当年文昭皇帝虽心中防备他,但到底是嫡亲兄长,还是用了心思挑了适合他静养之处将他圈起来的。
早前赵弘佑便听闻谦王抱恙,也派了太医院医术最高明的太医前去诊治,可哪料到却是一直不见痊愈,今日便发作起来了。
当下听太医如此说,他微微失神,皇伯父当年的被俘,是大齐将士的耻辱,他一个温雅文人,其中必是受了不少苦,方保得住性命平安归来。先辈这些是非,他不想追究,他只是知道现今谦王是唯一让他敬重的仁厚长者,无关乎功名得失。
心中牵挂,趁着这日朝廷沐休,赵弘佑干脆带着周源等人直奔大明山皇庄。
大明山地处京郊,却是个环境清幽之处,林木繁茂,处处可见郁郁青青,偶尔迎面扑来了一缕清风,也是蕴着淡淡的新鲜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皇庄外的侍卫虽认不出当今天子,可对跟随在赵弘佑身侧的禁卫统领周源却是知道的,再看连周源都对那年轻公子恭敬有礼,一想便明白此人身份不简单,也不敢打听,连忙着人前去禀报。
只片刻的功夫,皇庄的老总管便亲自迎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引着赵弘佑等人进去。
“原不该由老奴出来迎,只是王爷身子不适不宜吹风,王妃又在里头煎着药,故才由老奴出来相迎,请皇上恕罪!”老总管躬着身解释道。
“老总管言重了,我今日前来,不过是晚辈看望长辈,又怎敢让长辈相迎?”赵弘佑微微笑道。
眼前这位老总管,乃太.祖皇帝亲自为谦王所挑选的,一向颇得谦王看重,几十年如一日忠心侍主,赵弘佑自然得给他几分脸面。
两人又是各自一番客气,老总管才引着赵弘佑到了谦王居住的院子。
“是佑儿来了?”醇厚爽朗的中年男子声从屋内传出,赵弘佑不由自主便扬起了笑容,大步便迈了进屋。
“正是,皇伯父怎知是侄儿?”进了里屋,见披着外衣的谦王含笑靠坐在床榻上,眼神柔和。
这是一名让人见之便不由心生好感的温文男子,虽将近知天命之年,可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反而给他添了几分经由时光洗礼后的沉稳。
这是大齐开国帝王的嫡长子,当今天子赵弘佑的嫡亲伯父谦王殿下!
“谨儿昨日方离开,自然不会是他,阿忠脚步急切,可知来人定是我所看重之人,除了佑儿,还会是哪个?啊哈哈哈!”谦王捊须笑道。
被他爽朗的笑声吸引,赵弘佑也不禁展了笑颜,上前几步朝他行礼,“侄儿弘佑见过皇伯父!”
谦王笑着扶起了他,“佑儿无需多礼。”
在床榻边的绣墩上坐了下来,赵弘佑对上他亲切的目光,见他微微笑着点头,“数月不见,佑儿愈发的长进了,举手投足间可见我大齐天子之风范!”
赵弘佑轻咳一声,被他夸得俊脸微红,“皇伯父过誉了,侄儿深感有许多不足,比之先人差之甚远!”
“哎,时代不同,又怎能比拟?只要心存社稷,处处为百姓着想,便是江山之福,万民之幸。”谦王笑笑地拍拍他的手背。
“可是佑儿来了?”轻轻柔柔的中年女子伴着脚步声传来,赵弘佑连忙起身,果见谦王妃杨氏捧着药碗走了进来。
“见过皇伯母!”
“都是一家子,又何需多礼!”谦王妃一面将药碗放到了桌上,一面笑道。
赵弘佑与谦王夫妇相处,从来便是执家礼,皇室那些礼仪规矩,更不曾用在此处。
“怎的又喝这些药?太医都说了,这不过些小毛病,慢慢养着便成了,这些苦不拉叽的东西,喝多了连吐的气都是苦的。”见妻子又捧着黑乎乎的药前来,方才还是温文稳重的谦王殿下一下便成了苦瓜脸。
“都一把年纪了还这般怕苦,也不怕佑儿取笑!”谦王妃无奈地嗔了他一眼,舀起一勺药吹了吹,方送到夫君嘴边。
“佑儿又不是外人……”谦王嘀咕了几句,倒是乖乖地张口,由着妻子一勺一勺地喂自己服药。
赵弘佑嘴角含笑,目光温柔地注视着这一幕,对皇伯父伯母数十年如一日的恩爱早就见怪不怪了。正是这样的夫妻,才能携手走过无数风风雨雨,相扶相持,直至百年。





吾皇爱细腰 79|76.71.66.56.55.1
呼啸而过的风吹散梳得整整齐齐的长发,撩动袍角翻滚。赵弘佑背手站于亭外,目光落在远处奔流着的河水,顺着其流向一直望过去。
此处是大明山上的眺望亭,站于亭外可将京城最大的河流——定河大体流向看得分明。
“又在想你母后了?”柔和的中年女子声在他身后响起,赵弘佑回过神来,转身轻唤,“皇伯母!”
“下个月初三便是你母后冥寿,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了……”谦王妃满怀唏嘘。
赵弘佑沉默不语,是啊,不知不觉又是一年了!那一年,母后便是在过完寿辰三日后离世的。
谦王妃望着他好一会,轻叹一声道,“你是个好孩子,英淇有你这样的儿子,也算是上苍对她的另一种补偿了。”
英淇,是文纯皇后,亦即赵弘佑生母的闺名,谦王妃与她交好,自是以名字相称。
赵弘佑眼眶微红,哑声道,“侄儿不好,若是真有那般好,又怎会没早早发现她身子不妥,以致……”
谦王妃喟叹着摇了摇头,“她不过是怕你担忧,方瞒着你。你的母后你应也知道,若她存心瞒着别人什么事,那真是能瞒得水泄不通的。但凡有半分治愈的可能,以她对你的深厚感情,也定是会拼命争取的!”
“她那样放不下你,放不下幼弟乔峥,又怎舍得离去?”见他仍是低着头不发一语,谦王妃温柔地又道。
“果真是如此?她不是因为对、对父皇失望了才、才生无可恋的?”赵弘佑红着眼,对上她柔和的目光固执地问。
谦王妃一怔,片刻之后恍然,“难道你竟是以为她……”
一言未了,她转过身去遥指流淌着的定河,“她临终前让你将她火化,骨灰洒入定河,你觉得她是因恨着你父皇,死后也不愿与他共葬一穴,方有此决定的?”
“……难、难道不是?”赵弘佑愣住了。
“傻子,你误会她的用意了!”谦王妃长叹一声,指着入目的山河土地朗声道,“这片土地,包含着乔家儿郎的鲜血,从你外祖父,到你二表兄,乔家满门英烈,为着大齐,为着天下百姓,奋不顾身。英淇乃不让须眉的乔家女儿,她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是常人所不能想像的。”
顿了片刻,她凝望着赵弘佑问,“你可知你外祖父、三位舅舅葬于何处?”
“难道不是葬于泰陵……”赵弘佑瞪大眼睛。
泰陵乃太.祖皇帝陵寝,同时也陪葬着大齐开国将士,是故赵弘佑方理所当然地认为乔家父子也是陪葬于泰陵。
“不,他们去后火化,骨灰洒入河海当中……”
赵弘佑彻底怔住了。他的外祖父——老镇国公是在一场战事中为救太.祖皇帝而牺牲的,三位舅舅及两名表兄后来又相继战死,时年才三岁的小舅舅乔峥于战乱中下落不明。乔家战功赫赫,奈何至大齐立国定都时,只余一女乔英淇!
哪怕日后乔英淇母仪天下,也无法改变乔家人丁调零的状况。幸而永德二年,乔家唯一血脉,十五岁的乔峥归来……
“你母后是位果敢的女子,哪怕她曾经真的心悦你父皇,可长年累月的怀疑、冷待、争吵,再热的心、再深的情也都磨灭了,哪还会为了那样一个不将她放在心上的人,而舍弃自己、舍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儿,以及寻了十几年的嫡亲弟弟!活着,她是大齐的皇后;死了,她只愿跟随父兄,览尽这片让乔家儿女抛洒热血的土地。”
“你父皇,配不上她!”
谦王妃最后一句话重重地砸到赵弘佑心上,很痛,却又有些酸,酸得他视线开始变得朦胧。
父皇配不上她,而他,身为她唯一的孩儿,也不懂她!
恍恍惚惚地回到了谦王屋里,服了药便歇下去的谦王早已醒来,正由谦王妃服侍着坐到了软榻上。
见他神情有异,谦王询问般望向妻子,谦王妃只朝他微微笑着摇头,转过身便走了出去。
“佑儿,过来!”温和低沉的呼唤让赵弘佑停了脚步,半晌之后,上前几步坐到了谦王身边。
“夏皇后故去多年,佑儿也该再寻个贴心人才是。”不知怎的便想到了昨日来看望他的一对璧人——赵弘瑾与杨汀柔,再对比眼前形单影只的大侄儿,谦王怜惜心起,忍不住叹道。
高处不胜寒,总得有个贴心人温暖温暖,才不至于太过清冷。
赵弘佑怔了怔,自原配皇后故去后,这几年劝他立新后的人不少,可却没有一位如谦王这般,让他寻个贴心人。
“也不需看对方出身如何,只需人品佳,能一心一意照顾体贴夫君……当然,若是能得佑儿心意自是更好。至于其他,皇伯父相信今时今日的佑儿,已有足够能力去护妻儿周全。”谦王微微笑道。
数年已过,如今的天子再不是当初的懵懂少年,任由别人一点点蚕食属于他的地方。
望着慈爱的伯父,赵弘瑾竟是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能得他心意的女子……一张娇娇媚媚的脸庞渐渐在他脑中浮现,他摇了摇头,将这些都抛开,问了一个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当年父皇那般待您,您可曾怨过他?若非是他,如今坐在正阳殿上的人便是您!”
谦王怔忪之下,笑意渐敛。
赵弘佑心生不安,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是唐突了,正想着转移话题,却听对方长叹一声后,无限惆怅地道,“怨过的……”
怎么可能不怨,那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啊!竟会如此待他,陷害、囚禁,如此冷酷无情,他又怎会不怨不恨!
“只是慢慢的也想明白了,你父皇性情坚毅,雷厉风行,加之战功卓著,也只有他,方能震得住以燕伯成为首的那批武将,将前朝遗留下的种种污淖一扫而清。若是换了皇伯父……只怕还未必坐得稳那位子。假若你外祖父镇国公仍在世,皇伯父或能一试,只可惜……”
镇国公生前乃大齐赫赫有名的大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每每让敌军闻风丧胆,燕伯成虽也是一员猛将,可较之镇国公终是稍有不及,直到镇国公亡故,他方渐渐显了出来。
“君弱臣壮,绝非江山之幸,燕伯成虽未必全有异心,可若遇上软绵之主,将来之事却是未可说。所以,你父皇,远比皇伯父更适合那个位置!”
见赵弘佑怔怔地望着自己,谦王轻笑一声,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皇祖父也是此意,否则又怎会久不立太子,无非是心疼我这无用之人,才犹豫不决。过去之事便过去了,何必再多作纠结,还是顾着眼下方是正经!”
赵弘佑笑笑,“皇伯父说的极是!”
“京中的谦王府自建成后便一直空置,皇伯父不如回去住些日子,一来也好让侄儿多多尽孝;二来也让皇伯母与娘家亲人相聚些时日。皇伯父瞧着可好?”
谦王本想拒绝,可听他提及妻子,心思一动,随即捊须欣然应允,“也好,顺带着时时督促你兄弟二人早日让我抱上侄孙儿!”
赵弘佑笑意有须臾的凝结,很快便有神色如常,欢喜地道,“既如此,侄儿便着人准备,择日亲自迎皇伯父伯母回京!”
“这倒不必了,朝中事要紧,我也不过回去小住,若你真放心不下,那让谨儿代你操持便是!”
谦王察言观色,见他神色有异,笑叹着道,“你与瑾儿,是彼此唯一的手足,父辈那些恩怨纠结便让它随着前人去了吧!瑾儿是个重情义的,性情又淡泊,他日定会成为你有力的扶持。”
这对兄弟的纠葛他又怎会不知,不过是为各自的母亲不平,以及不忿生父的种种对待。归根到底,还是他那个在感情上被蒙了心的傻弟弟作的孽,才连累了小辈。
既得了准话,赵弘佑回京后便立即着人准备一切,以迎谦王夫妇回京。哪怕他再不待见赵弘瑾,可谦王那句话却说得对,他毕竟是自己唯一的手足,是以迎谦王回京一事他便交由靖王赵弘瑾处理。
这日是靖王妃杨汀柔进宫向余太妃请安的日子,赵弘瑾好生叮嘱了妻子一些注意事项后,便往御书房去见赵弘佑。
杨汀柔目送着他的身影渐渐远去,嘴角不由自主地浮现一丝甜蜜笑容来。
成婚后的日子,比她想像中要好得多,她的夫君是个体贴细致的人,待她更是要精心许多,将她曾经那些忐忑不安扫了个干干净净。
只除了一点,那便是前任王妃的娘家人……
想到此处,她眼中有些许黯然。
“王妃,该走了,太妃娘娘还在仁康宫等着呢!”轻轻的提醒让她回过神来,她连忙收敛情绪,抬脚往仁康宫方向去。
世间上又哪有十全十美之事,总归那是些不相干之人,只要王爷一心待她,其他的她又何必在意,相比许多名门大家的小姐,她已经幸运多,也幸福多了!
***
以往朝廷沐休,皇上都会到怡祥宫来与她说笑一阵子,苏沁琬本以为这回也不例外,哪料到前一日便得了郭富贵的话,说明日皇上需到大明山探望染病的谦王殿下,请娘娘切莫趁皇上不在,耍小性子不肯服药云云。听得苏沁琬脸色越来越难看,嘴巴越撅越高。
不过是让他喂自己喝了一回药,他就认定了她是个惯会耍性子不肯服药的,若是哪日不到怡祥宫来,也定让郭富贵亲自来一回,传达他的叮嘱,让芷婵等人直掩嘴偷笑个不停。
“我又不是小孩子……”苏沁琬不满地嘀咕,上回不过是想趁机撒撒娇罢了,她哪就是任性的?更何况现今喝的这药还是为她调理身子的,她又怎会不知轻重!
待到赵弘佑归来,她又听闻阔别京城多年,久居大明山的谦王与谦王妃将回京,心中便清楚着定是皇上这一趟大明山之行将二人请了回来。
‘咚咚咚’的一阵脚步声传进来,苏沁琬蹙了蹙秀眉,却见淳芊快步走了进来,“娘娘,刚仁康宫那边传来消息,靖王妃有喜了!”
苏沁琬猛地坐直了身,“当真?”
“应是错不了,仁康宫里头喜气洋洋的,太妃娘娘正在赏呢!”
苏沁琬高兴地笑了起来,那个让她一见便心生好感的靖王妃有喜,可真是件大喜之事!
刚从御书房出来,欲往仁康宫接妻子的赵弘瑾,方走了几步,便见仁康宫的小太监快步朝他走来,离得几步之远便躬身裂嘴笑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娘娘有喜了!”
赵弘瑾先是一愣,随即大喜,也顾不得旁人异样的目光,直往仁康宫方向飞奔而去……




吾皇爱细腰 80|76.71.66.56.55.1
靖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可是大齐皇室中新一辈头一个,更是余太妃盼了多年才盼来的,自然极是金贵。便是赵弘佑,虽心里有些别扭,可终也是赏赐了不少好东西。
当日用过了午膳,赵弘佑驾临怡祥宫,苏沁琬见过礼后自然而然地由着他抱着自己坐到一处。
“这段日子朕没来,小狐狸可有乖乖的?”习惯性地在她唇上亲了亲,赵弘佑含笑问。
“一直都有乖乖的,偏皇上总是觉着臣妾不乖,每回都让郭公公来传话,要臣妾不许耍小性子不服药,臣妾在芷婵她们面前再也没主子的体面了。”苏沁琬窝在他怀中娇声抱怨道。
赵弘佑捏了她脸蛋一把,戏谑般道,“哦?朕原以为你早该没主子体面了,难不成是最近才没有的?”
苏沁琬不依地在他胸膛上轻捶一记,随即抓住他一边手,‘啊呜’一口咬了上去,直磨牙。
赵弘佑好笑,只轻轻在她腰间挠了一把,便让她松了口,“愈发像只小狐狸了,动不动便要咬人!”
苏沁琬在他怀中哼哼唧唧,嘟囔道,“就咬就咬,偏要咬!臣妾又不是小孩子,怎需要每日都被盯着服药!郭公公来传话的时候,芷婵她们每回都躲在一边偷笑……”
赵弘佑轻笑着将她抱得更紧,“那朕下一道圣旨,让她们便是心里再想笑,表面上也得忍着,便是忍不住,也得离了你视线远远的才能笑。”
苏沁琬嗔了他一眼,又捶了捶他,“皇上不安好心,这样的圣旨一下,她们指不定会在心里怎样取笑臣妾呢?臣妾的主子体面怕是一丁点也留不住了!”
赵弘佑哈哈大笑,片刻过后敛了笑意,一本正经地道,“那朕可就再没法子了!”
苏沁琬再不理会他,在他怀里哼哼着蹭来蹭去,蹭得赵弘佑浑身燥热难当,箍着她那纤细腰肢的手越来越紧,猛地低下头去,擒着那柔软丹唇狠狠地亲,亲得苏沁琬软绵无力地瘫在他怀中。
“嗯,小狐狸偷吃蜜饯。”一吻既了,赵弘佑意犹味尽地再轻啄几下,很干脆地下了结论。
“才不是偷吃,臣妾光明正大吃的!”苏沁琬靠在他胸膛上,仰着脸瞪大眼睛认认真真地纠正。
赵弘佑失笑,“嗯,小狐狸是光明正大吃的,朕也是光明正大吃的……”话音既落,他又很光明正大地吃起她来。
直到感觉一下又一下的粉拳砸落他胸膛,他才大发慈悲地松开了她,见苏沁琬气息不稳,小脸红扑扑地抗议,“臣、臣妾快透不过气来了……”
赵弘佑深深地吸了口气,青天白日里的的确不适宜被翻红浪,况且,等一下他还有要紧事,耽搁不得。又狠狠地亲了亲那红艳水泽的唇瓣,将那张媚意横生的脸庞按到胸口处,眼不见为净。
许久,直到他感觉那阵燥热退了些,这才低下头在苏沁琬额上亲了亲,“明日宫宴是为了迎接皇伯父伯母归来,小狐狸可不许犯懒不去!”
谦王夫妇回京,赵弘佑原来是打算办一场盛大的欢迎宴,可谦王却拒绝了,只道摆个寻常家宴便得了。论理,这样的家宴应由皇后筹备,可如今皇后之位空缺,所以还是由燕徐二妃来办,宫中嫔位以上的嫔妃均可出席,此外还有余太妃及靖王夫妇二人。
苏沁琬见他特意叮嘱,小嘴撅得老高,“臣妾又不是那等不知轻重之人,王爷王妃难得回京一回,又是在宫里头摆宴,臣妾又怎敢托大,自是早早便去!”
1...3637383940...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