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东王殿下,倒是小女子有眼不识。”女子欠身行礼。
“顾小姐太客气了。”韩健笑着相扶,女子被韩健碰着手臂,才微微一缩身。脸色略微羞赧,更显几分娇美动人。
韩健心中不由感慨,如此知情懂礼内外兼修的好女子,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偏偏被我寻到了!
女子直起身,螓首微颔,问道:“东王殿下,可是真的愿意帮小女子达成心愿?”
“在下言出必行。”韩健笑道,“说了这么久,还不知小姐的芳名。”
“小女子,名欣儿。欣然而阅,母亲希望小女子知书识礼。”
顾欣儿?韩健心中感慨好名字。
“欣儿小姐,在下先帮你打听一下你父亲外面那个……有消息不知如何通知你?”
顾欣儿心下踟躇,本来一个陌生人,不该信,最后又耐不过心中对父亲早日归家的渴望,当下把地址告知了韩健:“东王殿下有消息,只要去这里通知便可。还有父亲回家的事……若是父亲不想回家,小女子也不想强求。”
“在下明白顾小姐的忧虑,强扭的瓜不甜,在下会想办法令顾首席心甘情愿回家。”
顾欣儿抬头看了韩健一眼,感激道:“多谢东王殿下帮忙,希望早日得到您的好消息。”
“一定,一定。”韩健对顾欣儿露出个自信的微笑,但实际上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顾欣儿说完,再欠身一礼,提起放在地上的篮子,莲步离开。韩健看着顾欣儿的背影许久,眼睛都舍不得挪开。
“顾老头啊顾老头,你上辈子积的什么德,这辈子生了个这么好的女儿,还不知道珍惜。”韩健想起答应顾欣儿的事,一点头绪都没有。
调查顾唯潘外面那个家的事不难,派人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但让顾老头回家,这可就有技术含量了。
韩健怪自己把话说的太死了,但他也马上释然,若是不把话说死,顾欣儿怎么会那么信任他还把家庭住址和芳名告诉他?
“有得有失。韩健哪韩健,为了终身幸福,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拼了,一个死老头而已,没那么难搞定!”
极品小郡王 第四十六章 油炸果子
顾欣儿从东路街出来,心中带着稍许的遗憾,往自家马车那边走。她心中也在回想小东王临别时的话,虽然她也不太相信那个年轻男子有什么办法能令父亲心甘情愿回家,但心中有了期待,也就不虚此行。
毕竟我也见到父亲,知道他还康健。
走出借口拐角,马车便在眼前,车夫旁边,便见到一名少女立在旁边舔着糖葫芦。少女一边吃着,一边嬉笑着对那赶车的车夫说着什么。
“于伯,我回来了。”顾欣儿走上前道。
“小姐,上车吧。”车夫把马凳拿下来,好让顾欣儿踩着上马车。
“不用了于伯,你先回去吧,我还有些事,等回头自己会回去。”顾欣儿把饭菜篮子放在马车上,又嘱咐了一声,“回去见到我娘,就说我见到父亲了。只是父亲……很忙,暂时没时间回家……”
“那小姐路上小心,老奴这就先回了。”
于伯上了马车,赶着马车离开,等马车走远了,少女才过来抱着顾欣儿的胳膊,像撒娇一般喊了一声:“师姐。”
“放开了,师伯说要我们到瓮净观拜会师叔祖,去晚了可能见不到了。”
少女边走边拉着顾欣儿的袖子,问道:“师姐,你见到伯父了?还是……你根本就没见着,只是为了让伯母宽心?”
“见着了。”顾欣儿有些失望,毕竟父亲不能回家,对她的态度又很冷淡,她不想跟师妹说这些,越说只会越难过,“镜儿,你在外面逛了半天,除了糖葫芦就没找到有趣的东西?”
“有啊有啊。我碰见一个那日一起去听琴会的师姐,她唱了一段给我听,我总算把词全都归拢起来了。”少女说着,把怀里一张纸拿出来,上面写着一些娟秀的小字,顾欣儿看了看,那并非师妹的字体。
“让你唱又唱不出来,光记词有什么用?”顾欣儿把写着歌词的纸还给了少女。
少女嘟着嘴道:“人家不是唱不出来,只是唱不好,什么时候有机会见到那个小妹妹,一定再让她唱一次。你不知道,那可好听了,比我唱的好听十万八千倍。现在,有老多人在翠扬楼等那个小妹妹再出现呢,可惜没人再见着她。师姐,你有在听我说话吗?”
顾欣儿有些失神,她也在想那个给他许了承诺的小东王,她一直想不明白,小东王地位高超,为何要主动来帮她。顾欣儿对少女一笑道:“有听。你也说了,那少女是某家的丫鬟,丫鬟怎会轻易到外面到处跑?希望以后有机会吧。”
……
……
韩健跟顾欣儿走的不是一个方向,韩健从东路街出来,直接去了林小夙的茶寮。正值中午,茶寮并没有客人,因为茶寮除了早晨有点心提供,中午并没正餐提供。
“喝个茶。”韩健一坐下,便见到林小夙出来。
本来林小夙出来招待客人挺热情,见到是韩健,她态度便冷淡下来。那表情的转变好像在说:“你怎么又来了?”
“未时之前我们这里没有茶卖。”林小夙态度冷淡道。
“林姑娘,用不用这么绝?我走了一路,**难耐,连杯茶水都不提供?”韩健叹道,“亏我还惦记着给你找好买卖呢。喏,这就是我说的油条的配方。”
韩健把踹在怀里的纸拿出来,在桌上摊开。
林小夙一把将纸抓了过去,拿在手上看了看,似乎看不太懂。
“林姑娘,忘了问你一句,你识字吗?”韩健道。
“谁说我不识?这个……不就是四?这个……”
韩健笑道:“看来你还真不识。不识字,连账都不能做,做买卖很亏的。”
林小夙咬着牙,道:“我不识,不会找别人看?识字很了不起吗?我二哥识字,他还不是在衙门里当个小捕头,成天被人欺压?”
韩健再一笑,没纠结这问题,时间已经不早,他还记着早点回去吃午饭。
韩健起身要走,顺带提醒道:“关于那个白矾,配方上写的不是很明确,比例多调几次,别太多。还有,你要是实在不识字,我可以帮你念念。”
林小夙瞪了韩健一眼,抱着那张纸回院子里去了。韩健笑着无奈摇摇头,也早早回东王府别馆去了。
……
……
林小夙拿了韩健写的配方,心中实在懊恼。她很要强,而她不识字这件事,一直是她的心病,本来她也想找人去学读书写字,可惜要忙着茶寮的事,又要操持家务,分身不暇。
在冬天农闲的时候,她也有机会去学堂跟着农家少年和少女一起去学,但学堂不招收“大龄女青年”,她虽然不过十八岁,但显然已经过了进学堂读书的年龄。
“可惜二哥没时间教我。”
林小夙认得的那几个字,还是林詹教给她的,可惜林詹的学问也仅仅限于认字,对于如何启蒙,林詹也不甚了解,因而林小夙的学问始终停留在未发蒙的状态。
林小夙下午找了街口帮人写字的先生,问了纸上写的什么字。那先生姓苏,二三十岁年纪,平日里看起来很斯文,却是穷困潦倒,在街口摆摊帮人写信看信也有一两年时间,他对人也热情,在街坊间人缘很好。
“林小姐,明日……可能我就不在这做了。”苏先生对林小夙说完纸上的内容,说了一句。
“先生为何不做了?街里街坊的,生意少了?”林小夙皱眉,道,“咱这条街多平静,有小云和我二哥在,平日里也没人敢来捣乱。”
“这两年承蒙林小姐和林兄眷顾,承街坊们看得起,让我讨口饭吃,不然,上届科考落榜之后,我恐怕早已客死异乡。”苏先生感慨着,突然又一笑道,“明日就是科举之期,我已经递了名,准备再考一场,若是不中,便要回乡去,当个教书先生了此一生。所以,以后不会在这里继续摆摊了。”
林小夙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苏先生虽然落魄,但却是举人公,这样的人,在乡里那也是有名望的,可惜他来的是京城,而且是来赶考。上次科考没考上,感觉没面目回乡,所以才滞留京城。这次若是考上,以后前途似锦,不需要来摆摊,考不上就要回乡,也不会来摆摊了。
林小夙一笑道:“那回头我跟街坊们张罗张罗,给你送个别。”
苏先生哈哈笑道:“林小姐,你这不是成心咒我考不上吗?”
林小夙这才恍然过来,歉意道:“倒是小妹思虑不周。若是有什么事,只管跟街坊们说,能帮上自然帮上。”
林小夙得知了配方之后,便匆忙去买配料,她从来不想把事拖延下去,事必须要现做。本来她也觉得买一锅油很贵,但想了想,反正早晨白赚二两银子,现在拿来投资也不会觉得心疼。二两银子足够投资几锅油了。
“说不定赚的更多呢?”林小夙心里安慰自己。
等她买好了材料,把材料全都规制起来,然后根据配方,和面,生火,烧油,她才觉得这可真是个辛苦活。
“能赚钱就行,天上不会白掉银子。”
林小夙是个小财迷,她做事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有没有利益可图,等她根据配方切好了长条的面筋,下到锅里,心中充满了期待。
面筋下了锅,胀大了许多,这光景连她都感觉意外。以前面食有油炸的,但也没这么好看模样的。
“金黄金黄的,很蓬松,一看就很好吃。”
等她捞出来,还没等炸出来的第一根油条变凉,她就迫不及待入口,咬下来才嚼了一口,油条便被她吐了。
“呸……这什么啊,又苦又涩的……”林小夙心中沮丧,“完蛋了,一定是被人骗了,这东西怎么能吃?”
林小夙马上想骂人,但再想想,那人临别时说过,白矾的比例不对,要她多调几次。
“可能是我白矾加多了。”
林小夙没灰心,多试了几次,然后炸一次尝一次,她觉得这是最辛苦的活了。到临近黄昏时,她才想起来外面茶寮的事,一整个下午都在忙着实验,连生意都扔了。
到最后她自己吃的嘴里都感觉不出味了,也不知道好吃还是难吃,肚子里全是没消化的油条。
“我可能是被人给耍了。”林小夙很沮丧,等她想出去把茶寮再支起来做点生意,已经日落黄昏了,这时候林詹风尘仆仆从外回来。
“二哥,你这是……”
“衙门搜查外城,寻找刺客,刺客没寻到,却找到一些拐子,累死我了。”林詹往桌前一坐,“给我打口井水来,渴死我了。”
林小夙赶紧出门给兄长打水,等她回来,却发现林詹正在拿着下午她实验用的油条,吃的正香。
“小妹,这是什么点心,以前怎么没见你做过?”林詹抬头看着妹妹。
“哥,味道怎么样?”
林詹吧嗒吧嗒嘴,道:“味道挺好,不过有几根是不是咸了点?”
林小夙脸上一笑,一下午的努力总算还是有些成果的。
“那二哥你就多吃点,咸的你就别吃了,可能是我火候掌握的不好。”林小夙把油条分了下类,“你尝尝哪种最好吃,我下次再做,把握下火候。”
“这个……这个不错。”林詹指了指中间一堆。
林小夙心中乐开了花,幸好有她老哥在,不然她还准备把这些油条全都给街坊去喂猪。如此她就不知道原来这东西有人欣赏。
“小妹,这叫什么?”
“油……油炸果子。”林小夙想起“油条”的名字,心里一赌气,就不叫油条,看你能把我怎么着?
第二天,油炸果子就在林小夙的茶寮上市了。
极品小郡王 第四十七章 画塔
四月二十二,洛阳城的春景烂漫尚未完全消散,便又有一股和煦春风扑面而来。三年一届的会试在洛阳东郊的考试院进行,成千上万的考生载了满肚子的墨水和一生的希冀,踏上考场。
上午考试院外,学子在有序的入场,而纷闹的人流也不完全是考生,还有像韩健这样来送考的。快到考试院门口,韩健也在谆谆教导。
“阮平,试题答不上来也别杵着,实在不行就提前交卷早点出来。司马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你栽进去正好出来陪他……”
“就不能说点好听的?”阮平瞪眼道,“这个‘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时空的诸葛亮那是“出师已捷”,自然不会有后人杜甫来作诗来为之感怀。
“阮平,这进去就是三天两夜,吃住睡都在里面,保重身体。”韩健把个小钱袋递过去,“拿着,有用。”
阮平惊异问道:“干嘛?贿赂考官?”
“贿赂考官这点碎银子不够看。让你在里面加个菜,不然这两天你只能青菜豆腐,吃的不饱哪有力气考?”
考生进考场,为防止夹带,不许自带饭食,这三天的饭食会由考试院来提供,不过清粥茶饭量也不足。一些有能力的考生,都会带点银子加餐,有多少银子就能吃多好。
阮平本不想接钱袋,但想了想,还是考试要紧,吃的好点也有力气,于是欣然把钱袋接了。
“这才对嘛。”韩健笑道,“在里面可就你一个人了,自己保重。”
韩健嘱咐了半天,也没说什么鼓励的话,他也知道说什么好好考的只是给阮平压力。但不说韩健觉得憋得慌,最后,他还是忍不住道:“用心考,你也知道我一时半会回不去江都,司马大侠志在四方,你考砸了只能自己收拾铺盖卷回家……”
阮平虽然平日里迂腐了些,但跟韩健混的这些年,早就习惯了他说话的不拘一节和天马行空。这时候他不再听韩健废话,先行提着自己的东西到考试院门口接受检查。
韩健看着门口,叹口气,寻摸回上听处总办继续当他的差,今天来送阮平进考场,已经耽搁了一个多时辰。
正要走,韩健发现他的上司,库司部领马继宁正在考试院门口,跟一个儒生模样的人说话。
“去,我还以为迟到了呢。哈。”韩健脸上露出个坏笑。
“殿下,您这是?”马继宁发现韩健,跟那儒生一起迎过来。
韩健打量了一下那儒生,四十许间,道貌岸然一副假正经的模样。用韩健的话说,这人特会摆谱,有读书人的一股高傲。韩健心想,这么老了难道也是来考试的?
“来送个朋友进去考试。”韩健笑道。
马继宁点头会意,笑着介绍了身边的儒生:“殿下,这位是本届会试的副考,礼部侍郎蒋英才。蒋兄,这位乃我大魏朝脊梁,小东王是也。”
“见过东王殿下。”蒋英才拱手行礼,语气仍旧不冷不淡。
韩健知道,这些读书人,基本都是保皇派的一员,对他这样坐拥一方的外藩之臣向来无好感。道不同不相为谋。
韩健也拱拱手笑道:“蒋侍郎,有礼了。”
马继宁在一旁道:“殿下或有不知,蒋侍郎乃是崔博儒的得意门生,两位日后应多走动一些才是。”
韩健一听,崔老头的得意门生?这还真有“渊源”。从这点韩健就知道,虽然崔明礼在朝中没什么实权,但门生不少,树大招风。
“原来是崔老世伯的门生……”韩健故意把崔明礼说成是“世伯“,其实按照辈分,崔明礼是韩健的祖父辈。当然韩健从来没打算跟崔老头论辈分。
提及到恩师,便是对韩健冷眼的蒋英才也要慎重其事,赶紧一低头,道:“先师教诲,常记于心。”
韩健没跟他废话,人家不待见他,他也没必要腆着脸跟人家攀亲戚。不过拿崔老头出来吓唬人,他觉得挺有趣。
韩健跟马继宁说了两句,主要问了坐班的事,马继宁笑道:“殿下若是有事,只管过了头晌再去也无妨。咱库司,到夏粮入库之前,都是闲暇时候。”
韩健一笑,告辞而去。马继宁跟蒋英才说了几句,也先行告辞。
等二人都走了,蒋英才才叹口气,自语一声道:“晦气。”
作为本届副考官,他马上也要进考试院,三天时间里跟考生同吃同住,只是外面他还是有些事放不下心。
一名属官模样的人快步走过来,低声道:“蒋侍郎,有事。”
“何事?”蒋英才瞥了属官一眼。
“上届那个姓苏的,他……又来考了……”
蒋英才初闻此消息,没觉得如何,但再想想,这“姓苏”的似乎曾经耳熟。
“茂灵的苏廷夏?他不是回乡了?还找人……”蒋英才作出个“杀”的手势,“怎么还会让他来考?”
“蒋侍郎有所不知,前两年我们的确派人去茂灵,要干掉这小子,谁知道……他没回乡,也不知道躲到哪去了。直到头两天,他突然递名要考试,我们在洛阳接待考生的客栈驿馆打听过,没他这个人……”
蒋英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喃喃道:“会不会是有知道他底细的,故意……以他的名来投,相试探?”
属官叹道:“这事不好说,上届科举,他可是陛下钦点的状元,若非……”
“言多必失!”蒋英才喝道,“赶紧派人找到这个人,我赶紧去跟上面的人说说,此事事关重大,若是他还活着的事被朝廷查问,我们这么多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
……
韩健到了上听处总办集思厅,一个人影都没有。韩健看看外面的日头,已经快晒着头顶了,又没有朝事,难道上听处的人有事都出去了?
韩健走了一路,有些口渴,随便找个位子一坐,便自己倒了杯茶喝。桌上有一份文案,像是草稿,画的乱七八糟的。韩健一手拿着茶杯,一手把书折子打开,随便瞅了两眼。
是上清宫将建的道塔的设计图,一个大致的骨架子,零散写着一些字。韩健自己看了看,登时皱起眉头,以他对土木工程的经验来看,以这份草图建起来的八层道塔,短则三五年,长则几十年,必塌无疑。
“这就是朝廷花银子要建的狗屁道塔?”韩健无奈摇摇头,他总以为古人的智慧那是无穷的,一座座奇迹能留到几百上千年后仍旧屹立不倒。
但很显然,能留到后世的都是古人智慧的精华,那些糟粕已经被自然淘汰了。比如说这个道塔,几十年后就玩完了,历史也不会记住它。
韩健看完图纸,又瞅了瞅书折下面上清宫的资料,没有地质报告,也没有地下水位的报告,完全就是给你块空地,在上面建个塔出来。韩健觉得这是很扯淡的事。
书折上面的文字本来就写写画画,且是誊描出来的,不是原件。韩健觉得自己反正也无聊,不如自己设计一座“宝塔”。
可惜他以前负责的工程,那都是地基几十米,钢筋水泥混凝土的,让他以努土和砖石、木材建成一座宝塔,有种难以下手的感觉。韩健也没尺子,只是大致画了画,他没什么参照,便以印象中在以前西安见过的大雁塔为底稿,画了个高八层的塔身。在一些结构架梁上,他也改变了一些格局,主要是符合现代人建高楼大厦的一些原则,加地基,然后增加塔身中下部的承压力,而以层窄来稳定重心。
等韩健画完,还是觉得不满意,不过本来就是他练笔的,他也没做苛求。
“照这式样建个塔,不是大雁塔,估计是比萨斜塔,能支撑个二三百年不错了。”韩健自嘲的笑笑,把书折丢在一边不去理,他便回清虚雅舍吃午饭去了。
等他吃完午饭回来,还是一个人都没有。他还想再找那书折继续完成自己的构思,却发现书折不知被谁拿走了。
极品小郡王 第四十八章 无理争三分
韩健没太在意,上听处的官员都没回来,可能是被下面的人当草稿给收拾了。
韩健一个人呆在偌大的上听处总办觉得很无聊,太阳还没西斜,他便已经离开。上午时候他让东王府的侍卫去打听一下顾唯潘在外面养女人的事,他也想早点知道消息。
整个下午,他都在外面一个茶楼听说书的,直到下午黄昏时,他才想起来要回上听处那边看看。
韩健顺道去了趟林小夙的茶寮,看看林小夙有没有把油条捣鼓出来。
到了茶寮,大下午的客人仍旧不少,每一桌近乎都客满,桌上放着一个个的空盘,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基本也都是普通百姓,一个个都是笑逐颜开。就好像个大杂院一样乱哄哄的。
只是韩健没瞅见林小夙的身影。
“什么情况,茶寮改托儿所了?”韩健皱着眉头走上前。
“来了来了。”韩健正要寻摸个位子坐下,便听到林小夙的声音,“新鲜刚炸好的油炸果子……”
随着声音,林小夙一脸笑容,端着个盘子快步出来,一群孩子欢呼着迎上前,一只只小脏手把油条拿在手里,然后跳到一边欢快地去啃了。
“来啦?”林小夙见到韩健,整理了一下被孩子弄皱的围裙,笑道,“坐。”
韩健看了看周围的座位,基本都被妇孺给占领了,哪还有他的位子坐?韩健苦笑道:“林姑娘,你这是作何?”
“怎么了?我用我的银子,买了材料炸好了油炸果子给街坊吃,不行吗?”林小夙扬了扬头道。
韩健听她连名字都改了,无奈叹口气,看来这丫头很要强,事事都喜欢跟他对着干。
“那我的配方呢?我给你的配方,你做出油条改名就算了,那是不是……以后我也能入股当半个东家?”
林小夙轻哼道:“想的美,我的买卖,凭什么让你当半个东家?最多,以后你来买油炸果子,不用你排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