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名门良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鸢时
锦华一愣,“为什么就你们有,我没有?”
绾华睥睨一眼,“因为那是我们的哥哥。”
听到这样的话,锦华推开绾华的手,一跺脚,扭身跑来。韶华被她的举动闹得莫名其妙,“她是来唱戏的吗?”无端端不请自来,然后就挑衅闹事,末了还来一出负气离开,这戏到底是唱给谁看。
“别理她,她时不时都要来闹这一出,回头才好跟爹爹讨要东西。”绾华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想,锦华这么一路跑回去,却不是回自己院里,而是直奔浣思苑。一进门,便是熟悉的声音,和熟悉的动作,一头撞进里屋,不理苏氏的关心,扑在床上嘤嘤哭泣。
“七娘,你怎么了?”如果说李勋卓的死穴是苏氏的梨花带泪,那么苏氏的弱点就是锦华。
“为什么我没有给我办置庄子的舅舅,为什么没有给我买头花珠钗的表哥,为什么我还是比不过她们。”锦华的话戳痛了苏氏的内心。
这就是妻和妾的区别,哪家有头有脸的娘子会做妾。
“我的好七娘,你没有舅舅表兄,可你不有姨娘和爹爹疼。”苏氏撇开自己的心伤,安慰道。
锦华看到苏氏在抹泪,知道自己的无理取闹,立刻坐起身替她擦干,然后嘤嘤道:“可是不一样,爹爹如今都向着五姐姐,就连来浣思苑的次数都要比以前少了许多。如今太太给三姐姐办置了丰厚的嫁妆,五姐姐又是在舅舅长大的,姨娘,那我怎么办,我将来什么都没有。”
苏氏叹了口气,“七娘别担心,姨娘自会替你主张。”
为了这唯一的女儿,她不能再装委曲求全了。





名门良婿 第109章 凌氏出招
苏氏为了重获李勋卓的注意,又开始病了起来,半夜三更都要让人来请李勋卓过去。被凌氏一句啐骂:“都多大年纪了,七娘都快能许亲了,还玩这些把戏,嫌不嫌丢人。不过是个伤风着凉,明日唤个大夫来瞧瞧就是了,犯得着半夜三更都要喊老爷过去吗?这要是让泰和园知道了,是要说我这媳妇理家不严,还是老爷宠妾灭妻。”
李勋卓难得听到妻子这般口气而不动怒,想想也觉得确实如此。虽说他心疼爱妾,可年轻时的冲动早就不在,过日子还是要踏踏实实,三天两头地生病也不成个事。便回了丫鬟,让她细心照顾苏氏,明日去把大夫请进府给苏氏看病。
原以为李勋卓得到她身体不适的消息,一定会立马赶过来,苏氏为此都准备好了**香帐。结果等来了这么一个结果,气得她扯烂了两件衣服。
隔日,凌氏就听到苏氏真的生病,而且病得糊涂的消息。
“那就让她病吧,这么些年,她都生了多少场了,早该习惯了。”随着夫妻性子的慢慢磨合,凌氏渐渐也不再把苏氏放在眼里,但还是很忌讳李勋卓跑浣思苑去。
她心里清楚,李勋卓在熹园的时候,或许被她一两句激将也就不再理睬苏氏。可是真的见了苏氏的面,就算她不是病,李勋卓心里也要软了几分,经不住哀求就会留下来,接下去的日子凌氏就别想再见到他的身影了。
只不过凌氏没想到,苏氏除了会生病,还会其他才艺,比如抚琴。半夜三更,幽幽琴声总是能撩拨到有心人,那似有似无的声音总是在快入睡时响起,好似催眠曲一般,在人耳边轻轻低诉着,勾起了无限的回忆。还没等凌氏发飙,苏氏似乎知道凌氏又会使人来骂,弹了三天就收起了。
那曲子李勋卓十分熟悉,因为苏氏以前经常弹给他听,可是他记得一共四段。前三夜听了三段,第四夜却没有琴声,他终于还是按耐不住。第五天就跑去浣思苑探望苏氏,结果一过去,就被苏氏病得脸色苍白的模样给吓到。
李勋卓问她为何不把那篇曲子弹完,苏氏扑在他怀里哭泣,丫鬟才到昨夜苏氏烧得糊涂,根本没力气弹琴。
“我还道老爷真的不再搭理妾身了。”苏氏哭泣的样子很娇媚,眼睛空空地,直流眼泪。表情是绝望的神情,眼睛尽然是哀伤,却又充满了小小的期望,咬红了唇不忍开口,欲诉还休。
年过三十的苏氏不但保持了姣好的身材,容貌也不曾大变,岁月在她脸上只增添了韵味,李勋卓实在无法抗拒她的诱惑。只得好生安慰,看着佳人在怀,又是如此秀色可餐,岂能辜负了良辰美景,一番旖旎春色后。次日走起的李勋卓显得格外精神,恨不得夜色更长一些。临出门叮嘱苏氏好生照顾自己,待晚膳过后,再回浣思苑陪她。苏氏作小媳妇含羞状点头,让李勋卓心神大悦。
没几日,李勋卓办置了好几回东西,使人送进了浣思苑,甚至还给苏氏在外头买了两间水粉铺。
凌氏知情,气得拍桌,“这个狐狸精,净会些见不得的手段。”
其实凌氏是嫉妒苏氏这般年纪还能拥有如此身段和相貌,虽然她也不显老,可是到底还是富态了。韶华安慰她:“这才是正房太太的模样,长得那般轻飘飘,一看就是刻薄命。”绾华反驳她是为自己瘦身不成功而找借口,不过还是让凌氏心里好过一些。
“阿娘,爹爹不过是念旧情罢了,若是有个比她更年轻貌美的,又怎么会想到她。”韶华自然不好提议凌氏学苏氏一样,别说她学不来,就是学了也没用。从身材上看,凌氏就已经败给苏氏了,可是凌氏最大的优势是她不管长成什么样,这位子谁都动不了。而苏氏之所以这般盛气凌人,不外乎是仗着李勋卓就她一个妾侍,凌氏度量不大,自然不会主动给李勋卓纳妾,苏氏也不希望有人和她争宠,在这一点上,凌氏和苏氏倒是立场一致。
“你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凌氏瞪了她一眼,心里有些吃味。“哪有你这样编排爹爹的女儿。”
“我是体贴阿娘的小棉袄,阿娘过得好才好。其实,阿娘不必在意,又不是抬姨娘,就收两个贴心的丫鬟放爹爹身边,没名没分的要打发还不容易,至少好过爹爹把心都放在苏姨娘身上吧。”韶华抱着凌氏的手臂撒娇,在父母的阵营里,她绝对是站在凌氏这一边的。
凌氏想了想,也觉得有些道理,这么些年,李勋卓就一妻一妾。凌氏的脾气冲,时不时要和李勋卓拌下嘴,李勋卓若是气不过就跑到浣思苑去,完全是给苏氏找了机会。如果当初李勋卓有多几个妾侍,至少平摊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也就没那么多了。
最后凌氏还是采纳了韶华的意见。只不过,她并不是安排身边的丫鬟,而是直接在新买来的丫鬟中,挑了身姿神韵度酷似当年和苏氏一起伺候李勋卓的丫鬟萍儿放在身边。待晚间李勋卓回来用饭时,凌氏推脱吃完了有事要找庞氏商议,然后让新来的丫鬟温香负责李勋卓的起居。
待她回来时,李勋卓已经离开,莲香汇报李勋卓并没有去浣思苑,而是带了温香去了后厢房。
凌氏当作不知情,继续过日子,待几日后,莲香假装发现温香和李勋卓的事。凌氏作势要撵温香离开,李勋卓开口保下她,并要纳她为妾。凌氏做出一脸捶胸跺足状,痛骂道:“你这不检点的丫头,我养你在身边,原想着让你学好规矩,将来好伺候三娘子出门,你怎么就惦记着爬上主子的床。”
温香哭得梨花带泪,拼命磕头求饶,李勋卓瞧着心疼,但知道了温香原本是要给女儿当陪嫁,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只好落下脸和凌氏示好,并答应绾华出嫁时他就不会亏待。看凌氏还气不过,李勋卓连韶华的嫁妆都提了不少,凌氏才勉为其难地点头,算是承认了温香的身份。让温香继续住在后厢房,待过些日子,手头空闲了,再给她拾掇屋子。温香自然是感激得热泪盈眶,李勋卓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新妾侍,心里也高兴。
唯一不高兴的只有苏氏了,特别是知道温香模样长得酷似萍儿,心里也知道当初她和萍儿都是李勋卓的心头好,是自己使计才让李老太太将她送走的。所以李勋卓看到温香时,不免会怀念萍儿,也就爱屋及乌了。
韶华听了幼菡打听来的话,忍不住咋舌,这还是当初动不动就和李勋卓吵架闹翻天的凌氏吗,明明心机手段好得很,害她还白担心一场,自以为聪明地替她出了不少主意。
有了温香在替她把关,凌氏也乐得让李勋卓离开她的视线。藩家来信,说定了日子,凌氏立刻下主意带着绾华去国安寺求个灵签。
签文灵验,这也是国安寺香火极旺的一个原因,几乎每年年初,从正月初一直到正月十五,源源不断有人前往国安寺求平安年运签,为的是今年一整年能逢凶化吉。若是求了下下签,则要当场添油诚心叩拜,恳求化解之道。
只不过,当她们刚踏出家门,就收到消息忠义侯夫人上李家相看李斯年。
绾华尖叫了一声,不可思议地抓住韶华的手臂,眼神威胁地打量着她。“到底怎么回事?”
韶华被她吓了一跳,郁闷地开口:“什么怎么回事?”她望了望四周,见旁边有人向她们投来好奇的眼光,扭着身子,挣开绾华的手。
绾华警觉自己反应过度,假装整理头发,缓了口气,眼神还是没放过韶华:“我是说,为何忠义侯夫人会来相看二哥哥。”为什么周嫣都没和她说过,难道忠义侯是满意这门亲事了?
虽然说不上不高心,可是她总觉得心里别扭,明明自己和周嫣才是相识多年的好姐妹。可是周嫣却似乎更喜欢和韶华待在一起,就连她相中李斯年这事,也是先和韶华说了,最后由韶华偷偷告知她。若不是韶华开口,只怕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周嫣原来喜欢李斯年。
因为听了绾华对周嫣和李斯年之间的不看好,韶华也省得触霉头,只是偷偷让人把消息递给周嫣。两人递了几回信后,周嫣才告诉她,忠义侯夫人终于磨不过她,决定过来相看李斯年。
韶华对自家兄长还是颇有信心的,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要前程有前程。虽说是个出身不高的嗣子,可是他前程无量啊!再说,他现在承了李卓岳的香火,他生身父母是谁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不是很好吗?嫣姐姐相中二哥哥,二哥哥也喜欢嫣姐姐。”韶华是真心为周嫣和李斯年开心的。
特别是从周嫣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来看,周嫣对李斯年可算是一见钟情了。而李斯年虽嘴上不说,时不时也会过来打听忠义侯府的消息,生怕好事难成。
看着绾华从刚刚开始就一言不发,韶华沉下心情,谨慎地问了一句:“三姐姐不高兴?”
绾华摇头,“没什么。”她心里说不上为何抑郁,总像是有块大石,沉甸甸地压在胸口,让她喘不过气。韶华被池塘里的锦鲤吸引了目光,兴奋地跑过去。绾华的视线追逐着她的身影,忽然有种莫名的愁绪,一时间有些明白锦华之前的恼火。似乎韶华终将会取代她曾在众人心中的地位,真希望她当初没回来,或者就在那场病中死掉算了。
发现自己有这种可怕的念头,绾华紧张地揪住胸口,强迫自己清醒回理智。
“你们都过来,赶紧上香,然后要回去了。”凌氏对她们招呼道。
“好。”绾华立刻跑过去,她现在只想去佛前忏悔刚刚那邪恶的念头。




名门良婿 第110章 求签
韶华一开始跟着凌氏在寺院走了一圈,出于上一次的教训,她不再私自跑出去了。生怕在这里又遇上一回人贩子,可就不一定会上次那么好的运气。
不过想到那个说书的老汉,韶华觉得自己还没好好感谢他,虽然她一开始无心戏弄了他一回,但还是想着若有机会,定要好好感谢。
听到凌氏呼唤,韶华跟在绾华身后,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免不了还是要遭凌氏一阵数落,什么“小娘子在外都不知规矩,老是蹦蹦跳跳”。韶华冲着她的背影吐了吐舌头,扮个鬼脸,让落后几步的绾华看到,一手拍下去,险些咬到舌头。一旁的小沙弥原是一本正经地看着,被韶华的样子逗笑了,结果被遭到旁边的大和尚一个爆栗子,韶华看得笑开了嘴。
跟着凌氏身后直入了大殿,绾华接过僧人递来香,虔诚地上香磕头许愿。因为今日是特地为绾华出来礼佛求签的,于是凌氏起身和僧人说了什么。
只见立于一旁的僧人点点头,转身离开,然后拿了一个张红纸,一道黄符,和一对细刻了莲花纹的花梨木笅。僧人拿着红纸到每个香炉前,掸了掸燃烧着线香,抖落些许香灰,如是收集了小半包香灰后。双手捧着红纸,又在每个香炉上巡了三回,最后将黄符埋入香灰中,仔仔细细地包好递给凌氏。
凌氏满意地接过香灰包,转身对跪在香蒲前的绾华点点头,绾华双手合十许愿,然后将木笅抛向前。
第一回,笑杯,绾华凝眉重新许愿,再抛。
第二回,还是笑杯,凌氏看着有些着急。
第三回,怒杯,凌氏看着都跟着跪下去磕头,绾华不死心,继续许愿重求。
第四回,依旧笑杯。
凌氏脸色已经大变,心中大慌,继续连连磕头,她还是头一回卜了这么多次都算不到圣杯的,就连旁边闭目敲木鱼的僧人也都偷偷挑起了一只眼皮。
韶华被大殿里的香味熏得有些难受,于是,弯了腰悄悄地跟凌氏说:“阿娘,我想出去一下。”奈何凌氏一心都在卜笅上,根本没注意听。奈何韶华熏得头晕眼花,感觉再不出去,就会晕倒在这里。于是不死心地扯了扯她的衣袖,“阿娘,阿娘……”
“去去去,别在这里嚷嚷,没瞧着人正忙着吗?你去门口呆着,不许乱跑,否则被我逮着了,你就死定了。”卜不到圣杯,连耳边的念经声都听着心烦。
韶华鼓着脸,小声嘀咕:“阿娘,你在佛祖面前妄动杀念,佛祖会生气的。”韶华的话让凌氏气得怒瞪她一眼,可是想了想,又觉得自己确实犯了口业,连忙双手合十,身子伏得更低,低声连连弄念:“佛祖开恩,佛祖保佑。”
韶华看着凌氏紧张兮兮地磕头叩拜,高高撅起的肥臀显得十分好笑,正想说一句“你这姿势不标准菩萨是不会理你的”。忽然凌氏似有感觉,立刻抛来两道眼刀,她立刻闭上嘴,摇了摇头。“你过来,跪着!”
“我也要啊?”韶华委屈地皱着脸,被凌氏一瞪,只好强忍着难受,乖乖地走回来跪着。仰着头,望着足有两层楼高的佛像,耳边除了木鱼声,诵经声,大部分是香客们絮絮叨叨的求愿声。心中忍不住哀叹:佛祖每天都听那么多人在许愿,就是一个一个地实现,也不知道要排到多久才能轮到她们。
绾华听着凌氏和韶华的对话,心中有些顿悟,放下木笅,继续虔诚许愿。
“大慈大悲的佛祖啊,您真这么灵验的话,那就让我再遇见严恺之吧。只要能见到他,就算付出点代价也行。”韶华跪着无聊,也跟着双手合十,默默许愿。凌氏并不知她心里在想什么,只看着她总算安生,满意地点点头。
只等韶华的心愿许罢,一声清脆的响声,然后听到凌氏和绾华都欣喜地松了一口气。连连感谢佛祖,更是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韶华这才知道,绾华总算卜了一个圣杯。
立于一旁的僧人看着,脸上的神情也跟着松了一下,道了一声佛号,双手接过绾华递还的木笅。然后一个小沙弥提来一个小油壶,凌氏示意绾华自己去添灯,要殿内所有的油灯都加上,这才算最后的完成。
然而韶华已经等不及跑出殿来,依着殿门口的石栏,只觉得自己不是信佛的料。
等了好一会儿,绾华才挽着凌氏的手,从大殿里走出来,两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韶华好奇地凑上去,“三姐姐,你刚刚许了什么愿?怎么佛祖总是不高兴。”
凌氏斜了她一眼,韶华有些不乐意地闭上嘴,她就是好奇绾华到底有什么心愿让佛祖不开心了,这样她以后也就不会乱发愿,乱说话了。绾华也没打算告诉她,就这么母女三人相依偎地走回马车,其他丫鬟婆子也跟着上了后面的马车。
车子摇摇晃晃走出了不少的路后,凌氏忽然从怀里拿出一包东西,打开手绢,里面是刚刚僧人包好的红纸香灰包。
“三娘,这个你收着,到时留着成亲那日用的。”绾华接过手,小脸一红,点了点头。正要收起来,韶华就凑过去,想要拿来看看。“阿娘,这是什么东西。”
凌氏快速地伸手拍掉她多事的爪子,绾华被问得一脸害羞尴尬,凌氏怒道:“去去去,你还小,别打听有的没的。”
韶华看不惯她们神秘兮兮地样子,越是不想让她知道,她就越好奇。“阿娘,我也不小了,我以后也要成亲,你就告诉我嘛。”
绾华依旧说不出话了,“你怎么就不知羞!”
韶华歪着脑袋,“早晚要知道的事,羞有什么用。”
凌氏没搭理姐妹的斗嘴,继续道:“三娘,你切记要收好,贴身藏着,这可不能误了。等在你身边放够了日子,到时候帮姑爷缝在帽子里也好,腰带里也好,总之贴身的地方就行。算了算了,这个等你出嫁那日我再与你细说。”
“不过就是个香灰包。”韶华眼疾手快,劈手就把香包拿了过来,吓得绾华一脸呆滞。
凌氏急道:“快拿来,等你以后成亲,我再与你说。这个是你姐姐的,别坏了她的福气。有知道符贴身,今后就能保管你姐姐姐夫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阿娘,你别和五娘说这个。”绾华娇嗔一句。
凌氏看着心情舒畅,“再过不久,他们一回京,就该准备你的婚事了。不过,可能你二哥哥的亲事会订得早一些。不过,订得早也好,到时你还多了个嫂嫂给你贴妆。”
“阿娘,我又不缺这个。”绾华想到周嫣,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傻丫头,这个不是缺不缺,这个是福气!人家没有兄嫂的还得请表亲堂亲来贴妆,这样到了婆家才不怕被人欺负。”凌氏摸摸绾华的头,自己养大的女儿就这么要嫁人了,忍不住有些难过起来。
“阿娘,不是忠义侯夫人才过来相看嘛,怎么就说定下来了?”韶华好奇。
虽然这拿定是早晚的事,她也没看出周嫣和李斯年有哪点不般配,不过也觉得快了些。
“也不算快,周夫人和我问了好几回,起初我也觉得蹊跷,咱们家和忠义侯府也算世交,嫣娘又不是第一次来咱家,怎么这个时候忽然就相中二郎。后来想想,兴许是以前嫣娘还小,二郎又不常在家,所以没怎么见过。如今二郎风华正茂,前途无量,也不是配不上嫣娘,才与她说了几次。”凌氏说起周嫣和李斯年的事,脸上颇有荣光,好似这桩喜事是她亲手牵成一样。
“我便与她说了许多二郎的事,她似乎越听越有戏。后来我打听到,原是嫣娘自己瞧上,在家对周夫人磨了好久,才让她动了心过来。”
“那可真真郎才女貌,太好了!”韶华拍手笑道,假装自己也是不知情的,无视绾华埋怨的眼神。
“可不是嘛,我也问过了你三婶婶的意见,说是满意得很。我想啊,她当然满意了,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家,正经嫡出的侯府娘子,比那早不是什么侯的庶出娘子好多了。”凌氏说话总忍不住要踩别人一句。“就是没想到,竟然会和忠义侯做上亲家,今年真是好事连连啊。”
绾华脸上表情淡淡,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不高兴,只是看着衣服上的刺绣出了神。韶华生怕绾华又要跟她拗劲,急忙找其他事分神。
听着车外一片安静,禁不住心中的疑惑,偷偷掀了帘子,探出头去张望。
只见马车行走在一片郁郁苍苍的树林里,地上没几条车辙,显然这路并不多人走动。她转过头,往后张望,却不见那辆载着丫鬟婆子的马车跟上来。心里有些莫名的慌张,皱了眉头,扯开嗓子喊道:“停车停车!别走了。”
“你怎么了?”绾华有些不悦。
韶华没搭理,发现马车一直往前,根本没人回答她,心里更是恐惧起来。“这路不对啊!张大叔,这条路不是回京的吧?张大叔,张大叔!”
凌氏被她这么惊呼,全身像是被针扎一样,全身的鸡皮疙瘩都立了起来。为了安抚自己的情绪,对韶华嚷道:“你喊什么,就不能安生一些吗?”自己却挪过去,掀开帘子,果然发现外头的风景不对。
她不像韶华姐妹不怎么出京,这条路,至少每年都要来回一次。
可是每一次都是走的官道,因为国安寺的香火旺,所以这一路的驿站和路人,都不会少。只是她们一路聊天,所以没注意太多。现在发现马车没走在自己熟悉的路上,心里怎么能不打鼓。
“老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赶的车,赶紧回去!”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凌氏沉着的语气让人觉得威严十足。




名门良婿 第111章 英雄救美(1)
凌氏用力拍着车板,怒吼了几声,马车缓缓才停了下来。无人应声,也无人掀帘,好似整个世界就剩她们车内母女三人,谁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越是安静的时候越容易让人心慌,绾华扑进凌氏的怀里,早已吓得花容失色,心里把所有神仙菩萨都默念了一遍。韶华也有些惊慌,特别是有了上一回的教训,她如今对劫匪,人贩子一类的事情很是敏感。脑子里全是各种落难的情况,就连惨死刀下的念头都闪过了,可是双手还是微微颤抖着。
凌氏始终是见过世面的,就算心中恐惧,因着两个女儿在身边,她脸上并不敢显露太多担忧。
等了许久,车外依旧一片寂静,还能听到风吹过树梢,打落树叶的声响。韶华有些耐不住,显然她们已是瓮中之鳖,这样坐在马车里空耗着心慌也不是办法,就怕对方是故意使计让人逼她们自己吓唬自己。她将一旁的车帘拉开一条缝,偷偷打量了外头,完全不见人影。于是壮了壮胆,朝凌氏使了使眼色,伸手指了指车外,又指了指自己,好像是在说:“我出去看看。”
1...4041424344...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