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臻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通过持股。让更多的员工分享公司成功,把员工股票计划扩大至管理层以下,把持股员工人数增加至少50%,这将创建nb电气可持续的所有权文化,为此,集团将根据公司业务表现安排最高4亿港元的股票。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实现更加扁平的组织架构,增强客户导向。通过整合集团业务。并取消‘业务领域’层级,减少内部繁冗、削减成本并加速决策流程。
这些旨在提升公司效率的举措,预期每年将为公司节约至少5000万港元,将在1992财年底全面生效。为持续优化成本,集团设定了新的整体成本效益目标:从1992财年开始,保持在每年2%-4%的水平。
自1992财年伊始,集团将对各业务设定一定幅度的目标利润率,该目标扣除购置价格分摊因素的影响,即不包括与收购相关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所产生的成本。这些目标将以各个业务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利润率水平为参考进行设定……”
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极具前瞻性。比之前的“专注于电力技术及服务”高明多了,章程合上文件夹。笑道:“弗朗克先生,请转告吴总裁,我非常欣赏这一‘愿景’,并衷心的希望这些目标能够一一实现。”
集团行政总裁晋升为集团首席执行官,从今往后自己这个圣彼得堡分公司副总经理都是他的下属。对于吴金华,弗朗克很是好奇,接过文件夹问道:“章先生,刘主席真不再过问集团事务了?”
“这一点毋庸置疑,事实上不仅他不会过问,而且连我都不会再过问重大决策之外的任何事务。”
“那nb电子的计划书您看不看?”
章程摇摇头,若无其事地笑道:“不过问就不过问,所以这份计划书我不会看,请你转告林总,我相信他的决策。”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nb电子终于要推出21英寸、25英寸和29英寸三款平面直角彩电。这是1992年度集团的主要事务之一,为此,nb电子总裁林厚德跑遍了东南亚公司、海湾公司、非洲公司、美洲公司、欧洲公司等分支机构。
新年的第一个重大举措,能否一炮打响,对集团而言太重要了,更何况nb电子是nb电气成立以来投入最多的一个公司。
弗朗克生怕出哪怕一丁点的意味,善意地提醒道:“nb电子能否成功,将直接决定nb电脑的未来,章先生,您还是看一看吧。”
今年是“nb科技年”,按照原计划nb电子是第一把剑,然后是nb电脑,再就是nb电器的高压绝缘子、高压断路器和高压互感器,nb医疗和nb工控产品紧随其后,每个月都会推出一款重量级的新产品。
但随着“芬兰黑客”加盟、圣彼得堡nb软件开发公司以及莫斯科nb计算机安全服务公司的成立,nb电脑上市要顺延至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开发出来之后。
去摩尔曼斯克之前,吴金华就这一问题与他沟通过,怎么对集团有利怎么来,章程不认为自己会干得比他们更好,看着弗朗克忧心忡忡的样子,不禁笑问道:“副总经理先生,你知道林总裁加盟nb电气前,都在哪些公司,担任过哪些职务吗?”
弗朗克不出意外的摇了摇头。
章程笑了笑,不无得意地介绍道:“林总裁曾先后在日本松下香港分公司、新加坡分公司负责过销售,可以具有丰富的家电销售经验。此后又受邀出任香港陆氏集团副总裁、行政总裁,那不仅是一家资产近10亿美元的大集团,还是把越南业务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陆氏集团不但经营家电、水泥等业务,还是一家彩电生产线贸易商,中国的好几条彩电生产线,都是林总一条一条卖出去的。”
懂生产,会销售,还有管理大集团的经验。
弗朗克这才意识到老板的信心从何而来。不禁摇头苦笑道:“章先生。正如您之前所。集团高管都是最一流的人才,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章程从他手上接过丹尼尔号称特别有意义的礼物,意味深长地道:“弗朗克,要相信自己,你也会成为最一流的人才。”
弗朗克乐了,指着他手上的圆珠笔问:“像丹尼尔总裁一样?”
“当然,我对你非常有信心。”
章程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研究起手中的圆珠笔来。看来看去,实在看不出这支圆珠笔有什么特别之处,正准备开口,弗朗克便眉飞色舞地解释道:“两个月前,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签署宣布苏联成为历史的文件时,用得就是这支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圆珠笔,所以正如丹尼尔先生所,它比柏林墙更有意义。”
章程大吃一惊,将信将疑地问:“他是怎么得到的?”
“如果您看过当晚的新闻,应该会注意到戈尔巴乔夫的笔似乎不太好用。于是正在现场采访的bnb记者,不失时机地把笔借给了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苏联总统。等他签署完文件又要了回来。”
“的确非常有意义,”章程心翼翼地把笔塞进怀里,似笑非笑地道:“如果拍卖的话,相信它会值一大笔钱。”
“您不会真把它卖掉吧?”
“当然不会,但我会在合适的时机,把它转送给合适的人。”
正着,一辆轿车突然从后面超了过去,并慢慢减速,示意扬-约瑟夫靠边停车。弗朗克眼尖,很快便认出这是市政府的车辆,连忙推开车门迎上去,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前面那辆车上居然走出一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孔,至少章程对他非常“熟悉”。
“章先生,听弗朗克经理您去摩尔曼斯克休假了。”
普穿着一身黑色的羽绒服走过来,章程自然不能再坐在车里,连忙下车笑道:“是啊,刚回来,主任先生,您认识我们的车?”
未来的总统朝后面那辆车上的夏遥微微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旋即转身道:“车牌是我签发的,所以一眼就认出是您的车。章先生,新年快乐。”
就是在普希金故居外差点被抢的第二天接触过一次,之后并没有打过交道,章程可不认为这是巧遇,但还是若无其事地笑道:“谢谢,也祝您新年快乐。”
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普很直接地发出邀请:“章先生,外事委员会晚上有一个新年招待酒会,不知道您和夫人能否赏光参加?”
眼神中满是期待,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不了解他的人会很直接地认为没有任何诚意,只是普普通通的客套。
章程相信他的诚意,但不想参加什么酒会,干脆直言不讳地问:“主任先生,您知道的,我不太习惯那样的场合,有什么事您尽管,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搞研究的人都这样,普并没有感觉意外,毕竟他的老师兼顶头上司索布恰克也不喜欢见客,于是开门见山地道:“章先生,几个月前,贵集团与市政府签订了一系列投资协议。但由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政变,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现在政局日趋稳定,投资环境比之前更宽松,所以市长先生恳求贵集团能够尽快启动已经搁置了几个月的投资项目。”
苏联解体之后,卢布贬值得更厉害。
像他这样的政府官员,每月几千卢布的薪水兑换成外汇只值30多美元,如果没有灰色收入连养家糊口都不够,更不用普通市民了。
圣彼得堡需要外资,需要外汇,需要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的合资企业。章程能够理解他的迫切心情,立马回头问道:“弗朗克先生,这好像是您应该负责的事务。”
弗朗克岂能不知道老板是怎么想的,装出一副倍感无奈的样子,摇头苦笑道:“是的,可是现在正放假。”
老师海口夸得太大,之前所作出的承诺几乎一个都没兑现,要不是眼前这位年轻科学家去年投资组建了nb软件开发公司,连一直支持他的教育界都会像普通市民一样失望。
普暗叹了一口气,满是期待地道:“章先生,我知道这会让您非常为难,也非常感谢您和您的集团为圣彼得堡所做一切,但投资项目不能再搁置了,市长先生压力很大,他亟需您的帮助。”
毫无疑问,这是索布恰克市长以前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教授的身份,通过普这个圣彼得堡大学的毕业生,向他这位圣彼得堡大学的访问学者求助。
章程喜欢以这种身份和这种方式打交道,也希望能够保持这种既不亲密也不疏远的关系,故作沉思了片刻,回头道:“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做生意,那么你只是一位客人;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做生意并在这个国家生产产品和雇用本地人,那么你就是一位朋友;如果你在一个国家做生意、生产产品、培训人员并且进行研发,那么你就是该国的一位好公民。
弗朗克先生,请转告弗朗索瓦总裁和罗雷尔总裁,我希望nb电气能够成为俄罗斯优秀的企业公民,而nb电气要想国际化,也必须成为所在国家的优秀企业公民。”
“是的,先生,我会将您的话一字不差的转告给二位总裁。”
作为集团创始人兼第一大股东,他的话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普很欣赏他对于企业的定位,以及这个“客人”、“朋友”和“企业公民”的比喻,再次紧握着他的手,不无感慨地道:“谢谢,非常感谢,章先生,我深信贵集团一定会成为俄罗斯最优秀的企业公民。”
章程摇了摇头,一脸诚恳地道:“协议签了,就应该忠实的履行,在贵国这样,在其他也要这样。主任先生,您无需感谢,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未完待续。。)
电霸 第二百二十章 马前卒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按照集团制定的三年规划,元旦的前一天,中国公司的商务人员全部撤出nb工业园。
nb电气没有建高楼大厦的传统,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在市区租下两层写字楼。总部和会议室在12楼,11楼则由一起搬来的几个子公司商务人员办公。
不久的将来,nb电工、nb电器、nb电气成套的普通工人也会撤出生活区,像nb电子的同事们一样,住进省二建专门为nb电气开发的保安职工公寓。
之所以闹这么大动静,一是给nb实验中心腾地方,二是为了集团的发展。
因为从今往后工厂就是工厂,不会再与商务部门和生活区混在一起,连供应商今后都只能与仓库区的采购专员和库管们打交道。无论地方政府官员、管理层和职工的亲朋好友,还是远到而来的客户,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能够直接走进生产车间。
时隔6年,再次搬进写字楼,尽管楼下就是酒店,马路对面就是全特区最大的超市,不管去哪儿都非常方便,但看不见工人、听不见机器声,中国公司总裁李晓山还真有些不习惯。
好在现在多了一个“特别顾问”,没事可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晓山,这篇《反和平演变三论》的文章看了没有,跟前几天那篇一个基调,连口吻都带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腔调。”
从欧洲旅游回来之后,无所事事的丁爱国,就成了他这个全国政协委员的“政治顾问”。八点准时“上班”。五点一起“下班”。中午还在这儿蹭一顿工作餐。除了不拿公司工资和不干正事之外,看上去跟公司职员没什么区别。
像他这样的“编外人员”是不会有办公室的,所以总裁办公室就是他的“办公”的地方。没客人时坐在真皮沙发上研究宣传部门要求公司订阅的党报和党刊,有客人或李大总裁要谈事时就去隔壁会议室看电视。
作为一名合格的全国政协委员,就要投身到人民群众中去,听取民众的意见、然后积极地建言献策,反映广大民众的心声。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增加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主义建设献计献策。
李晓山显然属于不合格的那一种,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荣誉,况且那么多事等着他处理,哪有时间去管什么国家大事?正琢磨着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借口,不参加一个半月后的两会,丁爱国又提起了时局。
两个多月前,几代中国人熟悉的镰刀和斧头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gcd解散。
中国紧张地注视着。惶惑不安笼罩着人们心头。谁要是再提改革开放,就有“自由化”之嫌。人们在会上发言。都要跟报纸对口径。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应该出头,挑起世界革命的重担。
这些年对特区的非议、反对一直不断,主要围绕建立特区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可以特区进行的各项改革,是顶住各种压力,冒着很大风险进行的。但这些改革到底对或不对,包括他在内的绝大数特区人都希望上面能有个定论。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反对“和平演变”的呼声越来越高。连他这个不怎么关心政治的人,都能感觉到改革开放的命运已岌岌可危了。
章程的判断不会有误吧?
一想到在nb电子上投入那么多,李晓山便忧心忡忡,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放下纸笔问:“科长,文章里是怎么的?”
在部队时丁爱国是师军需科副科长,而他只是一个相当于勤务兵的公务员,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以“科长”相称,改不掉,也不该怎么改。
丁爱国同样清楚称呼是个大问题,在部队里不管见了谁的家属都叫嫂子,而一直以来李晓山又与章程、丁文明、张兵和吴柱他们平辈论交,怎么称呼都不太合适,渐渐地也就随他这么叫了。
“都是些套话,像是回到了wg年代。什么‘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焦点、中心,还是个政权问题’,什么‘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阶级矛盾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斗争还存在,各派政治力量的斗争还存在,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
丁爱国实在念不下去了,直接跳到结尾:“什么‘资产阶级的思想、资产阶级的思想还要顽强地表现自己……我们要进行反对和平演变的斗争,要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复辟’。”
李晓山轻叹了一气,摇头苦笑道:“科长,看来不去bj参加两会是对的,你我既是外资企业总裁,又是一个资本家,去了还能什么?”
“不去就不去,听老陈请假的又不光你一个人。”
“可这是我被任命为委员后的第一次会议,如果不去的话,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吧?”
“省里怎么,毕竟不是个人参会,而是省里组团去的。”
“省里没问,市里倒打听过,韩副主席请假可以,但要有足够的理由。科长,你是生病好呢,还是出差好?”
参加全国两会,多光荣的事,别人想参加都参加不了。他倒好,不仅不想起,还要绞尽脑汁编一个不去的借口。
再想到那句“关注政治,但不参与政治”的话,丁爱国意味深长地道:“思伟撂挑子,三儿呆在国外不回来,就是不想掺和这些事,但很多事不是躲就能躲过去的。晓山。在我看来既然投资国内。就不可能像在国外那样只要奉公守法便可以一门心思做生意。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都必须要跟政府打交道。”
“科长,你是去?”
“嗯。”
丁爱国放下手中的报纸,循循善诱地:“你这个总裁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理顺公司与方方面面关系的吗?虽然现在东风刮得厉害,但也不是没有西风,将来到底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何况去不去是一回事。去了之后不,什么则是另一回事。”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番话让李晓山醍醐灌顶般地反应过来,顿时连连点头道:“科长,你得对,去不去是态度问题,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丁爱国还是有些不放心,不禁笑问道:“怎么做?”
“带着耳朵去,实在躲不过去,硬是要我发言。那就谈谈科研和环境保护。”
在实验车间时,曾听过实验室有一个“反伪科学”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向社会公开募集研究经费一样被无限期搁置。
那些气功大师越闹越不像话,到处妖言惑众,正因为他们整天在区里兴风作浪,丁爱国才每天来这躲清静。
nb电气发声与nb实验室发声又有什么区别?
这么做可能会得罪一些人,但这个得罪与政治无关,更何况对此同样不满的大有人在,只是缺一面“旗帜”罢了。
丁爱国权衡了一番,开口道:“环保别提了,就谈科学。请实验室的科学家帮你准备一些材料,利用这个机会狠狠抨击下越闹越不像话的气功。摆事实、讲道理,不要怕得罪人。”
“反伪科学”的计划李晓山并非一无所知,想了想之后点头道:“这是一次宣传集团和实验室的机会,就让我来当这个马前卒吧。”
丁爱国生怕他到时候打退堂鼓,似笑非笑地提醒道:“可我听那些所谓的大师有老帅支持。”
令他倍感意外的是,李晓山居然胸有成竹地笑道:“他们能装神弄鬼,我会比他们装得更像,到时候看老首长信谁。”
“你会变戏法?”
“我不会,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会,科长,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正着,胡美琪从对面办公室风风火火地走进来,指着手腕上的表提醒道:“晓山,林总快到了,是不是去市里再请一下?”
办正事要紧,李晓山立马起身道:“科长,我要去趟保安工厂,一时半会回不来,要不你等会乘莲的车回去。”
“忙去吧,别管我了。”
李晓山刚走出电梯,就见大堂外停着一辆悬挂港澳牌的丰田商务车。这是集团总部刚采购的,一共六辆,中国公司也有一辆。
nb电子集团总裁林厚德西装革履,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紧握着他的手笑道:李总,麻烦你了。”
“应该的,”李晓山一边和他一起钻进商务车,一边好奇地问:“林总,其他几个大区公司都准备好了没有?”
刚结束的大调整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刘思伟一家三口出国、章程在香港负责集团事务时调整过一次,吴金华熟悉完情况之后又调整了一次,他最大的动作当属把nb电脑并入nb电子集团。
章程和夏遥去苏联,经过莱比锡国际机场时,又让欧洲公司从托管局以极底的价格,买下了一条前东德从日本偷偷引进的芯片测试封装生产线。
考虑到集团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林厚德在征得董事局同意后,以这条生产线入股与nb电气关系一直不错的香港华兴电子集团。
所以他现在不仅掌管着nb电气投资最多的彩电、彩显业务,以及正在筹备中的电脑业务,同时还掌管着集团在华兴电子的4.7%股权。
从事家电行业这么多年,没人比他更清楚nb电子即将推出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什么样的优势。但能不能把优势转化为效益,能不能把优势保持下去,却是他这个集团总裁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一大股东一心一意搞研究,不过问nb电子接下来该怎么运营;董事局对nb电子期望很高,对他也非常信任,甚至给了令人不敢想象的权限;
领先国际同行至少一带的技术,高达近50亿港币的资产和流动资金,还有包括眼前这位在内的,集团几大区公司的全力支持,如果再干不出个样,林厚德真无颜见江东父老。
“准备好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用生硬的普通话道:“美洲公司的货柜后天就到,海湾公司和东南亚公司的货柜晚上装船,专供东欧的货也已经到了汉堡港。”
才正式投产一个月,却要同时铺全球市场,想到nb电工开始时的产能,李晓山忧心忡忡地问道:“够吗?”
“肯定不够,所以人工线和自动线同时开。”林厚德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还要帮实验室、安软、圣软和莫斯科公司赶制一批显示器。”(未完待续。。)
电霸 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技术含量的彩电
李晓山能感受到他的压力,若有所思地道:“如果能缓两个月好了,林总,要不再跟吴总商量商量?”
“按顺序上市是集团的整体战略,能作为第一个,我感到非常荣幸。更重要的是缓不起,毕竟压货就是压资金,作为nb电子总裁,财务成本我同样要考虑到。”
这里离市委很近,李晓山正准备开口,商务车就已经缓缓停在市委大院前。
投资几亿美元的nb电子已经投产,21英寸、25英寸和29英寸彩电即将推向市场,无论对nb电气还是对特区政府而言都是一件大事。
nb电气很低调,厂房竣工、设备投产都没搞什么仪式,更没有像其他那些公司一样请媒体采访,但为了体现对特区政府的尊重,两位总裁决定请市委常书记和王副市长等市领导去工厂看看。
三天前就联系过,上午又打过一次电话,市领导们早准备好了,商务车刚停下,一辆丰田客车就打着双闪从大院里驶了出来,司机摁了两声喇叭,示意他们不用下车。
nb电子占地面积比nb工业园还要大,玻壳生产区、荫罩生产区、组装区和仓库的二十几个深蓝色钢结构厂房整整齐齐,蔚为壮观。
没有办公楼,没有生活区,只有一栋同样是钢结构的大食堂。没有太复杂的建筑,让几亿美元的大项目当年动工,当年交付使用,当年投产成为了现实。
一位副市长趴在车窗边自言自语地:“智能工厂。怎么能智能法?”
在外面看实在看不出什么。王副市长摸着下巴道:“文章肯定在里面。花那么多钱,如果再搞不出什么名堂,那真成笑话了。”
李晓山和林厚德乘坐的商务车停在厂区大门前,市委车班的司机也跟着停车。这时候,进出通道两侧突然喷出两排水柱,把前面那辆商务车的轮子洗得干干净净。众人这才发现通道也是钢结构的,下面有一个水池,洗车的水可以循环利用。
一位常委乐了。哈哈大笑道:“自动洗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