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枭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虎贲中郎
“多谢贤弟仗义出手,否则愚兄这条命便要葬送在这群畜生嘴里,半世英名毁于一旦啊!”与李景龙并肩前行,阁罗凤唏嘘感慨道。
李景龙闻声摇头,微笑道:“兄台言重了,区区几只饿狼而已,还不足以对威震南诏的‘罗凤战神’构成威胁。李某不过是适逢其会,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阁罗凤身形一顿,眸中闪过一丝精光,意识到当日悬崖边与李景龙称兄道弟的情景已然不再,眼前情形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加之自己和李景龙并无交情,顶多算是泛泛之交;因此,双方现在依然是敌人,隶属对立阵营。
此刻自己和李景龙还能并肩同行,全仗昔日无意中结下的援手之情,否则彼此只怕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走在一起。
想到这里,阁罗凤扭头看了看后面的竹灵倩,低声笑道:“李兄心明眼亮,智谋过人,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不错,正如你所说,我此番便是为了接近浪穹大巫师而来,具体意图容我暂时不便透露。说起来,在王陵行刺之前,你我二人素昧平生,无仇无怨,不知仁兄为何屈尊于浪穹寨?”
李景龙淡然一笑:“阴差阳错,说来话长,兄台对此有何赐教?”
阁罗凤似乎早有准备,不假思索道:“恕我直言,浪穹寨虽然势力不小,但对于我南诏而言,却是微不足道。这些年来,若不是父王(皮罗阁)一直对白洁夫人牵肠挂肚、念念不忘,凭我南诏军的实力,只需派一上将率领三万精兵便可将浪穹寨夷为平地。
所以,景龙兄屈尊于浪穹寨实属明珠暗投,前途堪忧啊。如果仁兄不弃,王陵当夜我说过的话依然有效,只要贤弟愿意弃暗投明,在我南诏国出仕,我甘愿让出右羽林大将军之位,拱手赠予贤弟。
此外,如果将来我登上王位,愚兄保证让贤弟再进一步,我南诏六位清平官中必有贤弟一席之地!”
封官许愿,阁罗凤为了招揽李景龙确实是下足了本钱,竟然连清平官之位都拿出来,要知道南诏清平官相当于大唐宰相。
李景龙闻言微笑不语,面对阁罗凤不遗余力的招揽,如果说他一点不动心,那肯定是假话,因为他前世就是为了谋取握有实权的官职而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風雨小說網
然而正是因为前世的惨痛经历,让李景龙对权势有了更加深刻更透彻的认识,也有吸取教训之后的独特见解。
最重要的是,此时招揽他的是南诏阁罗凤,而不是大唐皇帝李隆基。
如果是大唐皇帝这么不遗余力的招揽他、器重他,说不定李景龙冲动之下会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可惜大唐帝国人才济济,且不说他能不能进入李隆基的视线,就算知道还有他这么个人,也未必会重用他。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无奈,也是命运的不可捉摸,迫切想得到的总是求之不得,从来没想过的却扑面而来。
沉默一会,李景龙笑道:“罗凤兄一番美意着实令我感动,足感盛情,怎奈我是唐人,此番流落南诏纯属意外,早晚都要回去的。因此,辜负了你的好意,深感抱歉。”
“噢?这···真是遗憾。”阁罗凤颇为意外的愕然应声。
显然他完全没有料到李景龙会这样回答,他甚至想过李景龙婉言拒绝,却没有料到李景龙根本无意留在南诏。
“这么说,景龙兄只是暂时寄身于浪穹寨,不久之后就会离开?”
李景龙轻轻点头,“是啊,那天我在悬崖边说的话并不是搪塞你,而是大实话。从太和大牢逃出去后,被你们南诏军逼得一路向西逃亡,结果稀里糊涂的逃到浪穹寨领地上,为了借道北上,不得不暂时留在浪穹寨。至于后面的事,想必你已经猜到了,送上门的劳力,谁会轻易放过呢?”
阁罗凤闻言大喜,“既然这样,景龙兄为何不与我联手,你我各取所需,岂不两全其美?”
李景龙很清楚阁罗凤想要什么,也知道他所说的各取所需是指帮助自己摆脱浪穹寨的挟制,带领兄弟们顺利返回大唐。
这确实是个令人心动的提议,换作一般人,或许还真有可能与他达成协议,暗中联手。
但是李景龙从未有过这种想法,也绝不会接受这样毫无信义的建议,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他决不做背信弃义的事,更不会为达目的便不择手段。
“恐怕又让罗凤兄失望了,李某别无长处,却把信义看得比生命还重,既然答应浪穹寨提出的条件,我就会兑现承诺。只要浪穹寨不负我,我便不会背信弃义,不做蛇鼠两端的苟且之事。李某乃庸人之才,这辈子没有什么大志向,但做人的本分却恪守不变,始终如一。”
说到这里,李景龙瞟了阁罗凤一眼,继续道:“不过罗凤兄可以放心,只要你不与我为敌,我也不会让你难做,毕竟你我之间颇有渊源,远比一般人亲近得多。”
阁罗凤知道李景龙所说的渊源是指自己曾经救过他,不过这份恩情还真是很判定好坏,自己确实救过他,却也害他入狱做奴隶,随后又率军追杀,最终将他逼到浪穹寨的怀抱。
这是一本糊涂账,好坏全凭良心,不同的人就有不一样的理解。
“实不相瞒,愚兄之前和浪穹寨暗中做过一些交易,其中就包括烧毁丽妃宫和王陵行刺。烧毁丽妃宫是我对浪穹寨许诺的好处,而王陵行刺则是浪穹寨给我的回报,双方各取所需,有得有失,才有暗中联手的必要。这一点想必景龙兄能够理解。贤弟待人赤诚,我自然也不能隐瞒,此番却是和盘托出,是非曲直,贤弟自然看得清楚。”
这番话对于阁罗凤而言,确实是坦诚相待,称得上是掏心窝子,把如此隐秘的事都说了出来,足见他是真心结交李景龙,这才是真正的下了血本。
李景龙闻言色变,惊愕道:“原来如此!我说白灵上次率众劫狱,为何如此轻易地带领数百卫队潜入太和城,又能毫无阻碍的攻破大牢,既而烧毁丽妃宫,从容撤离太和城,原来这一切都是你暗中帮衬的结果。”
语气一顿,李景龙扭头看着阁罗凤,笑着道:“这么说,我又欠你一个大人情,若是没有你暗中帮忙,我手下这帮兄弟便不可能全部逃离太和城。这个人情我记下了,山高水长,早晚还给你。
不过···王陵行刺之事,你却是做得很过分。姑且不说我那留在崖边的十几个兄弟,单说王双兄弟战死后,你们居然把他的尸首吊在悬崖上暴尸十日,这笔账我早晚要找阁诚节清算!”
阁罗凤道:“悬首示众确实是阁诚节干的,不过射杀王双之人却是他的胞弟,有着‘蒙舍第一神箭”美誉的阁诚崇。至于王陵行刺的真相,我即便说了你恐怕也不信,想来如果竹灵倩大巫师真的信任你,她会如实告诉你的。
然而你我一见如故,你的兄弟就是我阁罗凤的兄弟,那十几名战死崖边之人都是好样的,他们的尸体我当夜就让人埋葬了。至于王双的尸首,我十天前也已命人回去传讯,料想再过几天就能送到浪穹寨,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多谢!”李景龙拱手一揖,神情真诚而郑重,因为阁罗凤所做的正是他想做却力有不逮之事———夺回王双的尸首。
通过这番交谈,李景龙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诸多疑惑全都解开了。
平心而论,阁罗凤虽然工于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却也不失为豪爽磊落之人,至少他对李景龙还算坦诚。
至于那些阴谋手段,宫闱夺嫡历来血腥残酷,阁罗凤置身局中,事关切身利益,不管他怎么做都无可厚非;易地而处,若是李景龙站在他的位置上,只怕也会使用一些非常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一念至此,李景龙神色严肃的道:“你我之间恩情大于私怨,请罗凤兄记住一句话,今生兄不负我,我决不负兄!”
“好,贤弟此言正合我意!”阁罗凤应声点头,大笑道:“为兄纵横南诏十余年,景龙贤弟是唯一让我钦佩之人,心思缜密,智勇双全。此生我愿与贤弟结为至交,虽非结义兄弟,却胜过亲兄弟!”
李景龙笑着摇头,“你我之间地位悬殊,我可不敢高攀,至交好友未必一定是兄弟,情谊在心而不在名。不过···有一事提前说明,你我二人是私交,讨要解药之事你自己想办法,我可帮不上忙,毕竟我目前也是寄人篱下。呵呵······”
“呃···贤弟真是爽快人哪!”阁罗凤愕然失神,既而满脸无奈的摇头苦笑,但他目光清澈,没有一丝责备或埋怨的意思。
******
————————未完待续————————————
中唐枭雄 第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背山临溪的山谷中,几堆篝火熊熊燃烧,浓烟里裹挟暖意,随风在山谷弥漫。
此处距离狼谷五十余里,算是远离了狼群,相对安全。
然则狼群未必是最危险的,否则它们便不会龟缩在丛林中,远遁高原雪山。
火焰照亮的山谷,几十个草木混合皮革搭建而成的帐篷,依山傍水散落其中,四周白雪皑皑,像夜空里漂浮的云朵,没有诗情却有画意。
一百四十余人围坐在篝火旁,没有往日的欢笑,也没有郎情妾意的亲昵,只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正在悄然蔓延,隐隐让两个本已合二为一的队伍分散开来,无形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班人马,隔阂已然初见雏形。
李景龙和阁罗凤谈笑风生的场景,是促使两队人马产生分歧的源头。
浪穹寨与南诏国争斗多年,数以万计的族人相继死于争斗之中,集细流成江河,集沟壑成深渊,双方积怨极深,仇恨叠加,已经到了水火难容、誓不两立的地步。
这时候,李景龙和阁罗凤交好,无疑是浪穹寨中人无法接受的事情。
但李景龙本人并不在意,无视女兵寞然审视的目光,不理会手下这帮兄弟忧虑怀疑的神色,依然像往常一样指挥众人宿营扎寨,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泰然自若。
立场决定好恶,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的角度便截然不同,这没有什么好解释的,这就是李景龙的态度。
目前,他和手下一帮兄弟与浪穹寨是临时合作关系,双方都抱有各自的目的而寻求合作。
在这件事上,浪穹寨完全占据主动,李景龙一行则是处于被动局面,这种主次分明的合作关系如何能让李景龙凡事都以浪穹寨的利益为出发点呢?
地位不对等,就会造成利益不均,利益不均促使合作双方无法同心同德,更做不到荣辱与共。風雨小說網
与之相对,李景龙一伙人与南诏国尤其是阁罗凤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利益纠纷,或无法调解的矛盾冲突,毕竟南诏国时下仍是隶属于大唐的属国。
尽管南诏王皮罗阁野心勃勃,屡屡试探大唐帝国的容忍底线,试图挣脱大唐帝国的钳制;但截至目前为止,双方在基本立场上没有变质,仍然保持一致,南诏依然是大唐的藩镇,没有倒向吐蕃的趋势。
这才是大趋势,也是李景龙在处理自己一行人与南诏、浪穹寨关系的基本立场,既是立足点也是出发点。
虽然他和手下这帮兄弟代表不了大唐帝国,也没有这个资格,但他们都是唐人,身份和归属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尽管如此,在情感上,李景龙一行无疑是偏向浪穹寨的。抛开男女之情不谈,单说浪穹寨明显比南诏国弱小得多,而同情弱小是人的善良本性,李景龙等人也不例外。
在立场问题上,李景龙格外理智,于是处理南诏和浪穹寨关系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这一帮兄弟的利益,而平安顺利的返回大唐则是根本利益。在这个前提下,他要做的就是争取各方同意,让回归大唐的路变得更加通畅。
除此之外,他才会考虑个人感情,以及手下弟兄与浪穹姑娘之间的情意。
只可惜,李景龙既与浪穹寨交好,又结交阁罗凤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一帮兄弟的理解和支持,反倒让他们很为难,纷纷抱以怀疑的态度审视着李景龙。
而李景龙也够洒脱,不理会不解释,路要继续走,日子照常过,爱咋想咋想。只有等到最终结果摆在众人面前时,才会知道他这么做到底有没有用,他李景龙究竟是什么人。
此时此刻,阁罗凤正在山谷中央的帐篷里和竹灵倩单独谈判,其目的就是讨要救治皮罗阁的解药。
李景龙说到做到,之前他就声明,自己不参与这事,无论竹灵倩给与不给,阁罗凤能不能如愿以偿,都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身为客居浪穹寨之人,就要有寄人篱下的觉悟,和自己有关的事绝不等闲视之,与自己无关的事绝不掺和。这是本分。
******
“吱呀”一声轻响,关闭了半个时辰的木门缓缓开启,阁罗凤脚步轻快地走出来。
在李景龙身边坐下,阁罗凤长嘘一口气,满脸喜色的低声道:“成了!总算可以回去交差了,要不然我这次就栽了,阖家几十口一个也活不了!”
“这么严重,不至于吧?”李景龙愕然应声。
阁罗凤如释重负地深吸一口气,平复呼吸之后,微笑道:“贤弟有所不知,若是我父王一直昏迷不醒,或是就此撒手而去,那我在太和城便再无立足之地,必被阁诚节三兄弟诛灭满门。
换言之,如果没有父王(皮罗阁)点头同意或留下诏书,隶属蒙舍诏的三个精锐军团近五万大军就不会听命于我,如此我便不是阁诚节三兄弟的对手,根本没有执掌南诏的机会。”
话音一顿,阁罗凤叹息道:“贤弟应该知道,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贼,一旦争夺王位失败,其结果必然是身死族灭,魂消魄散。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所以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胜者赢得一切,败者一无是处,死后还会被人耻笑百年乃至遗臭千年。这就是宫闱争斗的残酷,愚兄置身其中,即便想独善其身也是欲罢不能,只能一头扎进去,实在是身不由己啊!”
李景龙没有阁罗凤这么深刻的体会,却也能理解他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身心交瘁的疲惫,毕竟他虽然没有这种经历却看过不少类似的宫闱大剧,里面不乏肮脏、龌龊和惨无人道的血腥杀戮。
“既然这样,那罗凤兄现在可以松口气了,目的达成,载誉而归啊!”
说到这里,李景龙正色道:“虽然我对罗凤兄的处境不是很了解,但是从目前各方面的反应来看,南诏世子之位有八成希望落在仁兄身上。既如此,为避免夜长梦多,罗凤兄还是尽快促成此事,早日占据大义之名,培养自己的势力。如此一来,即使日后生变,仁兄也能从容面对,立于不败之地。”
阁罗凤非常感激的郑重点头,“贤弟所言甚是。此事确实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解决,若是再遇到这样棘手之事,我是否还能这么幸运?嗯,我连夜就走,尽早赶回去,以免迟则生变!”
李景龙微微愣神,“这么急吗?冰天雪地赶路很危险的,稍不留神,就可能滑落山崖,后果···不死也残。”
“时间紧迫啊!”阁罗凤摇头婉拒,感慨道:“能早一刻是一刻,等不起呀!”
话锋一转,他扭头看看周围,低声道:“贤弟或许还不知道,眼下南诏局势有变,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至此关键时刻,我如果不尽快赶回去,恐怕兵权就会落到别人手里。另外,我要提醒贤弟,如果可以的话,尽快带上你的人离开浪穹寨,速速返回大唐。
目下浪穹寨已成是非之地,在我率军追赶你们的同时,阁诚节率领本部五千人马赶往浪穹寨,想必此时已经兵临城下,展开大战了。
不仅如此,我麾下细作密报,五天前在吐蕃南部边境发现大军调动迹象;时至今日,想必吐蕃军已经进入南诏西边部落,而浪穹寨便首当其冲。”
李景龙闻声色变,诧异道:“吐蕃军进犯浪穹寨?这事可不小,我还有三百多个兄弟留在浪穹寨呢!”
阁罗凤道:“所以你要赶快走,若是事不可为,最好不要回浪穹寨,直接绕过雪山往北走。这样,即使浪穹寨被吐蕃人攻陷,贤弟自保无虞,还能趁此机会摆脱浪穹寨的挟制,一个月后就能回到大唐。
如果贤弟有需要,可以沿途向我南诏村落求助,只要出示愚兄这枚令牌,各部落族长都会无条件帮助你的。”说罢,阁罗凤从金腰带上解下一枚玉制的令牌,塞进李景龙手中。
低头一看,李景龙赫然看到令牌上刻着“罗风”二字,显然这是阁罗凤的贴身之物,轻易不示人。
“这······也罢。既是兄长所赠,小弟便不推辞了。”迟疑一会,李景龙将令牌贴身收好,然后笑着问道:“莫非兄长刚刚便是以吐蕃军入侵浪穹寨的消息交换解药吗?”
阁罗凤闻言一怔,哑然失笑道:“贤弟果然睿智,这确实是交换条件之一,不过并非全部,否则大巫师不会如此轻易的将解药交给我。呵呵······”
爽朗笑声中,阁罗凤接着道:“吐蕃军进犯南诏,浪穹寨首当其冲,我估计这是阁诚节谋划的釜底抽薪之计,同时也是一石二鸟。既能灭掉浪穹寨建立军功,又能斩断我从大巫师手里拿到解药的后路,从而借机除掉我。此乃愚兄家事,不便多说。
从目前局势上看,单凭浪穹寨的实力,决计抵挡不了吐蕃大军的进攻,要想保住浪穹部落,他们只能向我南诏求援。然而我父王中毒昏迷,若是浪穹寨不交出解药,我父王必然昏迷不醒;如此一来,我南诏军不出兵攻打浪穹寨就算仁至义尽了,又怎会出兵援助?
因此,浪穹寨若想渡过此劫,首先要保证我父王苏醒过来,平安无事。只有这样,我们便不会再派兵攻打浪穹寨,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至于是否出兵救援浪穹寨,还看我父王的决定,毕竟他现在是南诏之主,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敢擅自调动一兵一卒。
当然我也会从中说情,极力促成出兵救援,不管怎么说,浪穹寨也是我南诏部落,断然不能落到吐蕃人手里。只可惜,阁诚节三兄弟总是与我作对,只要我赞成出兵,他们一定会极力反对,所以······结果很难预料。”
说罢,阁罗凤长身而起,拍拍战袍上的灰烬,抬手招来三名亲兵,向李景龙拱手道:“贤弟,就此别过,为兄先行一步,贤弟多保重!”
“风寒路滑,前路多艰,兄长一路走好。”李景龙起身回礼,跟在阁罗凤身边,将他送出山谷。
******
————————未完待续——————————————
中唐枭雄 第四十五章 茶话男儿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他都跟你说了?你现在走,我不拦你。”
送走阁罗凤四人后,李景龙便转身走进帐篷,刚一进门,就听到竹灵倩不冷不热的声音。
身形一顿,李景龙抬眼看到竹灵倩已经收拾好行囊,卧榻上只剩下光溜溜的木板。
“走?往哪儿走?”
李景龙微笑着摇了摇头,大步走到竹灵倩身边,随手解开包袱的活结,将她的被褥取出来,摊了摊手,坏坏的笑道:“剩下的你自己动手吧,收拾好了就睡觉。不管事情有多急,该睡觉的时候照常睡觉,明天一早再起行。”
竹灵倩杏眼微红,两串晶莹的珠光在眼眶里盈动,随即她扭头撇向一边,拂袖拭去泪珠,没好气的道:“终究不是你的族人,你倒是一点都不急!”
浓浓的怨气扑面而来,李景龙摸了摸鼻子,无奈又无力的道:“我的大巫师,叫你姑奶奶行了吧,咱说话能不这么损吗?想挖苦我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挤兑我,动不动就提这事,知不知道这会打击别人的热情?”
竹灵倩虽然怨气颇重,但手上却不含糊,手脚麻利,很快便整理好卧榻,然后碎步走到火炉边,取下炉上的瓷罐,倒上两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花茶,自己捧着一杯茶坐在榻沿上慢条斯理的闻香,品茶。
抬眼一瞟,李景龙心领神会,伸手端起另一杯花茶,深深地嗅一下香气,浓郁的花香伴着腾腾的热气涌入鼻孔,钻进气管,既而顺流直下,沁入心脾,顿觉浑身舒泰,心旷神怡。
这是竹灵倩的私藏品,独门手艺,亲手制作而成的百花茶,轻易不拿出来。
在此之前,只有她高兴的时候才会煮上一壶,然后取出两只精致的瓷杯,自顾品茗。剩下的那杯自然是给李景龙准备的,可她就是不说,弄得李景龙每次都感觉自己好像做贼一样偷茶喝。
不告而取是为偷,反复几次之后,李景龙便习惯了。
每次和竹灵倩喝茶就跟偷人似的,感觉很怪异,不过经常这么偷,他感觉竹灵倩的花茶色香味俱全,味道好极了,喝过一次之后便久久难忘。
牛饮似的一口气喝尽,李景龙闭上眼睛回味半晌,随即自己起身,再倒上一杯,顺带给竹灵倩也添些热茶,“茶壶这么重,似乎没喝过!莫非你特意给阁罗凤煮了茶,却没倒给他喝?”
“哼,他凭什么喝我煮的茶?”瑶鼻微耸,竹灵倩十分不屑的冷哼一声,接着道:“煮茶待客不光是你们唐人的待客之道,我浪穹寨也同样如此。阁罗凤远道而来,我理应煮茶招待,但他是不速之客,算不上客人,所以茶煮好了也不给他喝!”
李景龙闻言不禁莞尔,咧嘴笑道:“你真是太有个性了!堂堂浪穹大巫师竟然像小姑娘一样刁蛮任性,这事要是传出去,恐怕有损你大巫师的名头。
有鉴于此,我有个建议,你不妨考虑一下。以后啊你招待客人一律不煮茶,只煮给我一个人喝,你觉得怎么样?是不是独树一帜,很有创意?嘿嘿······”
“呃?脸皮够厚的,这种话恐怕也就你敢在我面前说。”愕然一声,竹灵倩嫣然笑道:“你倒是很霸道,见到好东西就想独占,不愿意别人染指。可是我想知道,你凭什么要求我只给你一人煮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