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药结同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希行
这是一种让人胆寒的气息,就好像,他们是那种上过战场杀过无不少人的营兵。
顾不得去安抚依旧捂着脸哀嚎的年长者,那年轻人忙抖着手喊道:“我们有路引,我们有路引,我们不是贩私盐的,我们是药材商…”
他说着话就抖手要从袖子里拿路引。
“小心,贼人拿兵器了!”一个拿着长枪的大汉猛地喊道,顺手就刺了过来。
但听又是一声惨叫,那年轻人捂着手臂也滚到在一边。
这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发生的事,已经两人流血哀叫翻滚在地,那车夫吓得尿了一裤子,余下那人却是半点话也不敢再说了,只是叩头求饶。
看着三人已经吓破了胆子,五人对视一眼,交给换个眼神,分出三人在他们身上车上翻腾一阵。
“竟然有这么多钱!还敢说不是贼人!”
看着地上扔在地上散碎的金锞子和碎银子。
这是要劫财了,这话让地上叩头的男人一阵庆幸,幸好将那些官银都放起来没带来,要不然这次这是亏大了。
啪啪几声,从车上搜出来又扔过来几件绳索还有短刀。
“还带着兵器!”大汉们顿时一阵厉喝。
“官爷,官爷,这是防身用的,防身用的!”男人吓得忙说道。
那大汉劈头盖脸的刀背铁尺已经打下来,打得这男人很快也哀嚎滚到在地。
“呸。”大汉们这才收手,往那滚在地上半死不活的三人啐了口,低声骂道,“让你们吃了豹子胆瞎了眼敢谋劫不该谋劫的人。”
搜车的汉子下来了,示意搜完了。
“既然没有私盐,但是带着兵器。”为首的汉子摆出一脸正义的样子,叉腰说道,“那就不归咱们盐巡司管了,绑着,送知县衙门吧。”
“哥,是知州。”有人提醒道。
“哦,还没到解县境内,那就送知州衙门。”大汉说道,对于路边解县界碑根本看不见一般,一脚踢起那尿裤子的车夫,“起来,赶车,你替我们盐巡司送去。”
丝毫不担心这车夫敢半路放人,事实上车夫想都不敢想这个。
车夫浑身发抖,但动作却很迅速,跳起来抓住马缰绳,得得的调转马头。
大汉们三下两下把这三人就用搜出来的绳子绑了,扔在车上,让车夫吃惊的是,那搜出来的钱并没有按照常理由这些人装起来,而是一并扔到车上。
这还真的是大公无私了?
“走,走,快送去,别耽误了爷们的正事。”汉子们喊道。
车夫不敢停留,也不管车上几人的死活,拼命赶车向河中府去了。
直到这时,一直在路边趴着的一个人才拍拍身上的土,站起来。
“这下够这几个孙子好好喝一壶了。”他咧嘴说道,眼中带着满满的钦慕看着这几个汉子,目光在他们的兵器上巡弋。
什么时候他才能也穿上这一身衣裳,拿着兵器,而不是做个杂役,伺候完师爷,又跟踪一个姑娘家,遇到可以挺身而出的机会,但偏偏自己没兵器,对付三人不一定能胜,只得还得禀告大人请别人来护。
这哪里是男子汉大丈夫干的事,男子汉大丈夫,就该跟在大人跟前练武扬威,或者遇贼杀人丝毫不眨眼。
“保管他们这辈子不敢再踏入咱们河中府一步。”汉子们哈哈笑道,带着几分难掩的得意自信,更引得那小盐丁一脸艳羡。
“走了走了,回去复命。”
大家招呼着大步沿路向解县而去,北风吹起尘土,很快掩饰了地上的血迹,一切又恢复如常。(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七十一章 决定
对于路上这突然的插曲,受惊的三人并不知道一切原来是跟自己有关,车夫也不顾不得心疼自己的驴子,一路狂奔的进了县城。
“无论如何也得说服三娘子搬到河中府去,这一路上来来回回太危险了。”宋郎中顾不得回家,直接来到宋三娘子家。
刘梅宝倒是很高兴,有他做说客,事情就好办了,不管怎么说,这是难得的改善生活的机会,她真不想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失去。
宋三娘子听他们说完这一切,面色变幻不定,沉默不言。
“三娘,看日子艰难,姑娘有这份心…”宋郎中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宋三娘子也叹了口气,从门看出去,刘梅宝和周良玉正在烧水,准备洗一下路上风尘,刘梅宝抱柴烧火,周良玉从外边打了井水正往锅里倒,跳跃的灶火照耀着二人忙碌的身影,看上去格外的温馨。
她怔怔一刻,忽的掉下泪来。
“只是要让姐儿养家,我这心里..”她抬手抹泪低声说道。
“如没有你撑着这个家,她哪有这个机会养家啊,三娘,你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啊。”宋郎中沉声说道。
屋内的气氛有些低迷。
“她大叔说的也是,到了府城,挣钱的机会更多。”宋三娘子很快擦干了泪,笑了笑说道。
“可不是,三娘你织的一手好布到了那里卖的更多,省的被路老四那从中赚一把。”宋郎中也随着说笑道。
“他大叔别这么说..路掌柜他哪里赚钱,到时贴补我们才是…”宋三娘子笑了,旋即眼圈又红了,低头拭泪道,“你们对我们孤儿寡母的恩情,我这心里都知道。”
“好好的又说这个做什么。”宋郎中觉得心里也不好受,叹气说道,一面站起身来,“我这几日就托人在河中府寻寻,找个住处,年前就搬过去吧。”
“那就让你费心了。”宋三娘子起身施礼,迟疑一刻又道,“不如过了年再搬吧,这大过年的,我不想让他爹妹夫他们孤零零的留在这里…”
说这话,眼泪终是忍不住掉下来。
宋郎中也觉得嗓子火辣辣的难受。
“好,好,过了年再走,到了那里也没个认识的人,过年怪冷清的。”他忙说道。
这件事就说定了。
“所以年前就跟冯药柜捎个信,就说从过了年开始。”宋郎中叫过刘梅宝说道,怕她不懂事闹,忙又压低声音道,“要过年了,故土难离。”
刘梅宝点点头,又笑了笑。
“大叔,我没那么不懂事。”她说道,一面应下了,知道宋郎中要帮他们在那里寻房子,便也施礼道谢。
宋郎中是被那次在店里这二人的吵闹吓到了,此时见她们都如此好说话,互相体贴,心里松了口气。
“大叔快回去歇歇吧,颠簸一天了。”周良玉说道,要亲自送他回去。
宋郎中拒绝了,让他们也快歇歇,自己慢慢走了。
简单的吃过饭,泡了热热的澡,换上宋三娘子在灶火上熏热的里衣,刘梅宝心满意足的坐在屋子里,一面抖着头发等干,一面随手在桌案上拿出那本本草拾遗。
“咦?”她突然发现这本书中间夹了东西,且比自己惯用的废草纸条做的书签要厚,伸手翻开,竟然是一张折叠在一起的白纸,不对,透过纸背,可以看到里面写着字。
这是什么?刘梅宝拿着这张纸,她印象里自己并没有写过什么夹在书里,因为笔墨纸砚也是一笔开销,日常能不用就不用,只是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
“舅妈。”她忍不住扒开窗户问道,“有人动过我的书吗?”
宋三娘子在院子里洗涮周良玉换下的衣裳,闻言抬起头,看她只穿着里衣湿着头发打开窗,忙让她关上。
“哪里有闲钱让你生病!”她说道。
刘梅宝笑了笑,知道这妇人惯于将好话说难听了。
“昨天隔壁的六婶来过,说要借笔墨给她孙子用一下,今日还回来了,怎么?屋里少了什么?”宋三娘子想了想说道,“我当时忙着,让她自己进去放你桌上了,那六婶不是那种人吧?”
刘梅宝一面说着话,一面已经抖开了那张纸,借着昏暗的油灯,赫然看到开头几个字。
我叫卢岩!
她的手顿时烧了一下,啪嗒将纸扔在桌子上。
“是不是少了什么?”宋三娘子听不到她回答,便放下衣服要走过来。
“没有,没有。”刘梅宝下意识的就说道,“就是桌上的书乱了,我就问问。”
宋三娘子哦了声,说了句是那六婶不小心碰到了吧,停下脚又接着去洗自己的衣服。
“快关上窗户,夜风凉的很。”她嘱咐道。
刘梅宝哦了声,带着几分慌乱关上了窗。
院子里有宋三娘子的洗衣服声,还有周良玉的说话声,刘梅宝站在桌边,看着桌上的那张纸有些不知道什么感觉。
这可真有意思,她呆了一刻,又有些想笑。
以前看电视上那些姑娘们身旁有丫鬟牵线搭桥,替姑娘才子什么的递个诗词啊表记啊什么的,没想到自己来古代竟能亲自体验一把,虽然给自己搭桥的是个靠着给人浆洗过活的粗糙婆子。
且看看他写的什么,怔怔一刻后,刘梅宝伸出手,拿起了桌上的纸。
一张纸倒是写满了,但因为这个人的字写的很差,歪歪扭扭,忽大忽小,其实内容并不多,不过是寥寥几行,写了自己叫什么哪里人今年多大,他的用词很简单,有些还语句不通顺,似乎是词语有限一般。
“..自从见到你以后,我就决定向你提亲,让你受惊了,你别害怕。”
内容便到此戛然而至,与其说是信,倒不如说是小纸条。
刘梅宝看了一刻,感觉有些怪怪的,通篇并没有什么爱啊喜欢之类的字眼,那这句向你提亲,应该算是再明白不过的表白的话了吧?
说不上什么滋味,她突然觉得这种场景似曾相识。
那豆蔻的年纪,朗朗读书声的校园,从密密麻麻垒的如同长城的书墙后,展开一张写着少年青涩情怀的纸条,纵然内容已经早已记不得,但那种咚咚的心跳,酸酸涩涩的感觉却永生难忘。
“怎么还没睡啊。”不知道过了多久,宋三娘子忽的敲了敲窗户道。
刘梅宝这才回过神,忙应了声,摸了摸头发已经半干了。
“这就睡。”她口里答道,一面站起来,起身的风将那一直搁在桌角的信带了下去,打个转落在地上。
刘梅宝看了这张信纸一眼,弯身捡起来,在油灯上一燎,冒着烟的火卷着纸落在地上,很快化成一片灰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七十二章 回避
接到宋郎中捎来的信,冯药柜也很爽快,同意刘梅宝过了年再正式上工,还主动帮他们找地方住,不到三天便寻到了一个距离他们家药行不远的院子。
看房子的事必须要亲自去了,正好路老四去进货,宋三娘子便坐上他家的车去了,一行有好几个人作伴,一天就能来回,留下周良玉和刘梅宝看家。
因家里的柴晒干了,周良玉趁着大早就去瓦市上卖,刘梅宝收拾完,便慢慢的将一些眼下用不着的东西打包,忽听门外有人叩门。
周良玉才出门,不会这么快回来,她停下手走出屋子。
“三娘,三娘,”门外是个妇人的声音。
“舅妈出去了,你是?”刘梅宝问道。
“我是隔壁的六婶。”门外的妇人笑答道。
刘梅宝心里便噗通的紧跳了两下。
宋三娘子****在家不出门,有人翻墙入室定然不会瞒过她,那么离开家那两日,就这个六婶来过,而且还到过自己的屋子,可见那封信只有是这个人塞进来的。
这个人是被那个卢阎王收买的。
“三娘不在家啊…”门外的妇人接着说道,声音里似乎带着几分遗憾。
刘梅宝摇摇头,这个六婶肯定知道三娘不在家,而且也知道周良玉也不在家。
她嗯了声,没有再说话。
“姑娘,我来拿几绺线,跟三娘说好了。”门外的妇人略一停顿,接着说道。
这意思就是要请她开门了。
“我不知道放在哪里,”刘梅宝淡淡说道,“等舅妈回来,我告诉她,让她亲自给六婶你送去吧。”
门外的妇人沉默一刻。
刘梅宝绷紧了神经,下意识的握着手里一根布条,想着如果她或者跟她来的人破门而入的话,自己是将布条勒在他们的脖子还是直接就勒在自己的脖子上.....
“那就打扰姑娘了。”似乎过了很久,门外妇人笑着说了声,停顿一刻又低声道,“婶子唐突了,还望姑娘担待,婶子也是没办法的事,别惊扰了三娘,婶子心里过意不去。”
这是在说那封信的事,刘梅宝迟疑一下,其实她原本也没打算告诉宋三娘子,鉴于年少时那些将情书交给家长老师的孩子们的下场,刘梅宝觉得还是瞒下来的好,也许人家本意也就是道个歉。
刘梅宝嗯了声,并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她侧耳倾听,门外似乎只有六婶一人。
“那我就到别家去借一下。”门外的妇人松了口气,笑着说道。
脚步声悉悉的远去了,刘梅宝又警惕一会儿,确认的确没人在门外,才稍稍松了口气。
这一天便再没有意外的事发生,到了晚上宋三娘子安安稳稳的进了家门,刘梅宝提着一颗心算是彻底放下了。
“干干净净,虽然小点,又在巷子里,因为两边的大户皆是盖了高墙,遮了光,所以原主人家变弃之不用了。”宋三娘子吃过饭,坐下来给他们说道。
“那房租多少?”刘梅宝关心这个,忙问道。
“一年四千文。”宋三娘子说道,面上也是有些心疼。
“这么贵啊。”刘梅宝和周良玉都咂舌。
冯药柜的药行在繁华的街上,临近这里地段当然要贵的多。
“不如再去别的地方找找,临近城门啊,不行的话,城门外的租一间也好。”刘梅宝建议道。
宋三娘子却是面色微变,摇了摇头。
“城门外住不得,万一..”她喃喃说道。
“万一什么?”刘梅宝问道。
“冬日鞑子易来侵犯,那些鞑子人马强壮,来去如风,哪里都到的,万一来到府城,城门一关,里面还好,外边的可就..”周良玉低声说道。
刘梅宝恍然,哦了声。
“四千就四千吧,咱们现在手头的钱就够了。而且咱们还接着挣钱呢。”她忙笑道。
“对呀,我也可以找个事做。”周良玉也点头说道。
宋三娘子看了刘梅宝一眼。
“我又没说不租。”她淡淡说道,“已经租下了,过了初六就搬。”
刘梅宝和周良玉大喜。
“舅妈真利索!”刘梅宝忍不住拍手鼓掌笑道。
“女孩子家咋咋呼呼的什么样子。”宋三娘子横了她一眼说道。
刘梅宝一笑,赶快摆端正姿势坐好,又说了几句话,便让宋三娘子早些歇息。
“我不在家,没什么事吧?”
要走出宋三娘子屋门时,听她在身后突然问道,刘梅宝不由面皮一僵。
“没有啊。”她转过身镇定的说道。
“那六婶说要借线,我忘了和你说给她送去..今日也晚了,我明天去给她吧。”宋三娘子说道,摆摆手,揉着肩头歪在床上。
刘梅宝忙走了出来,站在门边轻轻抚胸吐了口气。
虽然没有亲自去河中府,但刘梅宝还是担负起了责任,先将药物储存的基本方法写了,又写了要准备的东西,例如货架瓦罐以及地窖什么的,让冯药柜先简单收拾了。
冯药柜很快回信来了,说了多谢,还让人捎来了一吊钱,说是药行师傅伙计过年的都有的,刘梅宝又意外又高兴。
临近年关,最后一个集很热闹,宋三娘子便让周良玉带着刘梅宝去卖年货。
“舅妈真好。”刘梅宝笑着对周良玉说道,“知道我在家闷得慌,特意让我出来逛逛。”
“一家人,不对你好,对谁好。”周良玉笑道,一面仔细的看着路,时候还早,但街上人流已是很多了。
二人一边走,一边看,先是买了一些桃符,又买了红纸。
“娘会剪窗花。”周良玉说道,一面看了看一旁的爆竹,思付再三拿了两个。
“菜啊肉啊的也得买吧?”刘梅宝在一旁说道,“还有酒。”
周良玉就笑了。
“那个也没人吃。”他迟疑一刻说道,手在腰里捏了捏钱袋。
“祭祖总的用吧。”刘梅宝提醒他,“还有猪肉。”
周良玉点点头,最后依言买了几刀猪肉一壶酒,刘梅宝心满意足,日子一天天好了不是,现在她买猪肉不是一两一两的了。
想到这个,又想到青丫,脸上的神情便不由一暗。
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这些日子她尽量避免去想,但心里到底是惦念,她知道古代的奴婢如同贱物不如猫狗,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因为心里有事,便垂了头,忽的身旁人流汹汹,有人撞了她一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七十三章 过年
“啊!”刘梅宝似乎受到什么惊吓,猛地喊出声。
“喂。”周良玉忙伸手护住她,瞪着那惹祸的人。
那是一个瘦小的孩子,听见喊,哧溜钻入人群跑了。
“没事吧?”周良玉忙安抚刘梅宝,看她脸色不对,“怎么了?”
“没事..没事..”刘梅宝一手握着另一手,有些不自然对周良玉笑道。
“果真没事?”周良玉半信半疑,忽的一拍头想起什么,“会不会是偷儿!快看看少了什么…”
刘梅宝吓了一跳。
“没有,没有。”她忙说道,一面垂下手,“就是吓了一跳。”
周良玉哦了声,看她神情微微发白又微微泛红,可能真是受惊吓了。
“那咱们快走吧。”他说道。
刘梅宝点点头,加快脚步,袖子遮盖住的左手里握着那张折叠的方块纸,如同火炭。
沈刘梅来到古代后的第一个春节伴着一场雪到来了。
前两天宋三娘子又上街买了几块年糕,现在已经摆到祭祖的桌子上,灶火上正在煮着的是那几刀猪肉,一阵阵肉香飘散在小院的上空,周良玉则在屋子里摆开桃符,拿着笔皱眉上愁。
“这是桃木做的?”刘梅宝则好奇的问着一些在周良玉看起来啊很可笑的问题。
“当然。”周良玉点头说道,接着想对联。
“这上面画的什么啊?”刘梅宝拿着桃符在手里看,
这块不大不小的木板上,用粗狂的刀笔勾勒出两个神态威武的人像。
“这是神荼这是郁垒…”周良玉干脆放下笔,给她解释。
“那是什么?”刘梅宝完全不知道,更好奇的问道。
周良玉也是一脸惊奇。
“妹妹怎么不知道?”他说道,“就是门神啊。”
门神不是秦叔宝什么的吗?刘梅宝差点脱口而出,幸好及时咽了回去,嘿嘿笑了笑,含糊几句应付过去。
“写好了没?”宋三娘子在外边问道。
“快了。”周良玉应了声,再次拿起笔,做愁苦装。
“写对联吗?”刘梅宝问道。
周良玉点点头,“我不知道写什么。”
春联嘛,刘梅宝笑了。
“我来想一个,哥你看成不。”她笑道。
“好啊。”周良玉很是高兴,“我倒忘了,你读的书多,这个自然不难。”
读的书上倒没有这个,不过顺和堂一直挂着一幅,她记得很牢靠。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她缓缓念道。
“好。”周良玉赞道,在嘴里念了几遍,越发觉得好,跟那些桃符上习惯写的吉庆祈福什么的比起来,这个虽然直白了点,但却是贴近心意。
娘和妹妹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家里人都平平安安的,他们的终于要走出厄运了。
“妹妹,你的字好,你来写。”周良玉提笔要写,想到什么,又忙让给刘梅宝。
“我的字还是太过于秀气了,不适合写这个。”刘梅宝摇头,“还是哥哥写吧,哥哥的字刚劲,有气势。”
听她夸赞,周良玉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做什么呢,还没写好?”宋三娘子走进来,看他们俩个相视而笑,竟没注意她走进来,便咳了一声说道。
周良玉忙提笔写下来。
“好了好了。”他说道,“晾一晾就挂出去。”
“我去贴窗花。”刘梅宝也忙说道,拿起一旁桌子上宋三娘子早已经铰好的窗花,端起一碗浆子去了。
挂完桃符,贴完窗花,周良玉把院子打扫了,热水烧好各自梳洗换了干净的衣裳,开始祭祖。
供桌就摆在宋三娘子的屋子里,供品很简单,一盘肉,一盘白面馍,年糕,还有酒,点着蜡烛,铺设了纸钱,插上了红筷子。
宋三娘子带着二人站在供桌前,念叨了一番请祖宗保佑后辈的吉祥话后,插上香,一起叩头,仪式就算完成了,桌上的肉馒头酒便也可以端下来让他们来享用了。
外边已经有啪啪的爆竹声响,这一点跟沈刘梅熟悉的现代有些相似,宋三娘子在厨房里将白水煮的肉重新炒了,刘梅宝站在大门口,饶有兴趣的看巷子里孩童们笑闹。
1...2425262728...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