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药结同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希行
“那怎么说也是自己家人…虽说是刘家人有错在先,但闹成这样,姑娘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又说不让爹娘回去安葬,这可怎么成…”
絮絮叨叨半埋怨半无奈的说了一通,卢岩只是听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情。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谁好谁不好,不怕。”他只是淡淡说道。
知府夫人就噎了下,可不是,这个人要说起来,可是比那刘梅宝更凶猛的人,跟他说这个,不是对牛弹琴….
“我是为姑娘着想,不想她将来被人说闲话,这世上本就是曲直难定,刘家不义,姑娘不孝,说起来合情合理,但到底是不好听,今日人都明白,说你对,来日时候长了,便又有人说你不对,家务事家务事,本就清官难断…..”知府夫人有些恹恹说道,对于自己想要这卢岩劝说刘梅宝的念头不报希望了,“归根结底,谁让她姓刘呢,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个败了,那个也落不到好…”
她摇头说道,一面拿起卢岩递来的庚帖,笑了笑。
“..就说着庚帖,原先宋三娘是刘姑娘的长辈,这件事由她做主便是了,如今刘姑娘的家人来了,跟人家比起来,宋三娘却是外姓人…”知府夫人说道,“这婚姻大事,要是隔着人家祖家不说一声就定了,此时此地看来是没什么,那将来呢,日子久了呢,或到了别的地方呢,人说起来,并不是都知道内情的,不告谓之奔,奔则为妾,自甘下贱..….”
她随口说着,带着几分无奈几分倦意。
卢岩一直没什么反应,但当听到这句话时,他的神色一凝,目光郑重起来,但人坐着不动没有说话。
知府夫人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絮叨这一通,觉得心里的憋闷散了许多,再看眼前这个年轻人直直的坐着,神情无风无雨,颇有些呆呆的模样,便自嘲的笑了笑。
且不说这个出身草莽无父无母无人教导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谁会在意自己说的这些话,坐了这半日早不耐烦了吧。
“你去吧,我记下了,既然我做了这个媒,就自然要管到底。”知府夫人含笑说道。
卢岩嗯了声,点点头施礼道谢便告退了。
又过了一日,大少奶奶又去跪着了,刘梅宝坐得住,知府夫人却坐不住。
“人家现在别的不说,就是要请刘大人的灵柩回去,这死后入祖坟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要不然成就再大,也是个孤魂野鬼,死而不得安….”她语重心长地说道,“让自己的亲长死而安宁,那是世人所不能容忍的最大的不孝….”
刘梅宝撇撇嘴,别人看我孝还是不孝,跟我有什么关系,我难道还怕他们看我。
她问心无愧就是了。
“你如果果真这样做了,你年纪轻,他们便会说你受了蛊惑.,那刘家的话便又让世人信了三分...且不说吐沫星子能淹死人,就是官府,只怕也要过问了,到那时,你再说以前如何,都抵不过如今你们的错惹眼。”知府夫人肃容,耐心又坚持的缓缓说道。
她说完,刘梅宝低头看手指,宋三娘安静的坐着,屋内的气氛安宁而平静。
“太太吃茶。”刘梅宝见她告一段落,忙让道。
知府夫人一阵气闷。
“我不吃你家的茶,如今还是做你家媒人呢!”她带几分气恼说道。
媒人不能吃主人家的茶,这是自来的规矩。
“哎,对了,正要说呢…”刘梅宝眼睛一亮,想起什么忙开口。
宋三娘子在这时打断她,接过了话头。
“还得有劳太太再让人来换庚帖。”她起身恭敬说道。
知府夫人叹了口气。
“说这亲事呢,以前也就罢了,偏如今知道刘家还有人,人也来了,不和人说一声,就定了这亲事,只怕是…”她摇头说道。
“怕什么,我的命他们都不管,还想管我的亲事?”刘梅宝笑道。
“不得对太太无礼。”宋三娘子喝道。
知府夫人说起来是个老实人,心眼也不错,也并非欺穷拿捏摆谱的人,刘梅宝对她印象不错,闻言忙道歉。
知府夫人摇摇头,笑着示意无碍。
“姑娘还别不服气,你的亲事还真是刘家管的,他们不管,姑娘觉得理所应当,但外人可不这么看,尤其是将来,卢大人必然是前程无量,将来人前人后的,说起来妻子是不告而娶….”她摇头说道。
“什么叫不告而娶,我舅妈就不是亲长了?”刘梅宝瞪眼说道。
“姑娘还别不信,这话我知道,但更多的人还是不知道,难不成姑娘将来要见一个就跟人解释一回?”知府夫人笑道,“更何况这次在屯堡,卢大人如此作为,知道的说他是为护下属不惧高官,不知道便要说是为了姑娘红颜一怒,百姓间说起来是个妙事,那在当官的人眼里可就有些不稳重了,对卢大人的印象就自然…..”
她话点到为止,笑着摇摇头。
刘梅宝觉得她说的不对,但偏又说不上哪里不对,一时没说话。
宋三娘子神色凝重起来。
送走知府夫人,二人对坐都有些心事重重。
“你是..”沉默一刻,刘梅宝和宋三娘子都抬头开口说道。
话一出口,又都笑了。
“舅妈,你说,真的要回去一趟吗?”刘梅宝起身坐到宋三娘子身旁,问道,“我如果不回去,将来真的会对他不好吧?”
她说着话皱起眉头,这次在屯堡,他当众对抗上司之命,这在职场上来说,是很大的麻烦。
他没有靠山,如今的一切都是拿命换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如今他也不是他一个人,手下那么多人,都靠着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宋三娘子握住了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算什么大事,如今不是他们做主,而是你自己做主,你想回去就回去,不想回去就不回去。”她整容说道,“那刘家,你想去就可以去,不想去抬脚就能走,不值得费心。”
这意思也是要她回去了?刘梅宝看着宋三娘子,慢慢露出笑脸,重重的点点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一百四十七章 应下
知府夫人接到宋三娘子说刘梅宝要扶灵柩回京时,一时有些不敢相信。
宋三娘子亲自带着刘梅宝来内宅见她了,至此知府夫人才彻底信了。
前脚送走宋三娘子,顾不得歇息,知府夫人立刻亲自去见刘大少奶奶。
大少奶奶还在床上躺着,知府夫人进来时,一屋子仆妇正在哭,吓得知府夫人以为有什么不好呢。
“太太…”一个仆妇跪下哭道,“救救我们家少奶奶,她还要去街上跪着,这身子可抗不住啊…”
“这是自家的事,不要跟太太说!”大少奶奶从床上坐起来,喝斥那仆妇。
“怎么起来了,快多躺躺。”知府夫人忙说道,一面走过去。
“没事了,让太太担心了。”大少奶奶浅浅笑道,站起身来。
知府夫人便拉着她坐下,一面端详她。
她今日多放下些头发,将额头上伤布挡住,穿着一件玫红配香黄的对襟衫,头上只攒了一朵藏青绒花,看上去典雅不俗。
知府夫人心里不由啧啧两声,这京城出来的人就是跟他们这地方上的不同,也不是说论身家富贵,要说这山西有钱的人家多了去了,那些妇人也是吃穿好的不得了,但怎么看,也没人家这般气度。
虽然已经有些年纪,但女人总是爱美的,知府夫人不由多看了大少奶奶的衣裳几眼,这种配色倒是没见过,是今年京城的新花样么?还真好看的…..
“我那妹妹可还好?妹妹也不愿意见我….”大少奶奶低声的说道,说到妹妹不愿意见我时眼圈还微微红了,“我年纪轻,原想身子骨壮些,才主动要来接妹妹,没想到也是因为年纪轻,惹了妹妹误会生气….”
她说着低头拿着帕子轻轻拭泪道,“我也不会说话,太太你年长些,还望替我劝劝妹妹….”
大少奶奶话里的意思,知府夫人却是听明白了,看着她不由多了几分怜惜。
无可否认,当初刘家肯定是避祸不愿意接刘梅宝回去,但那是家中长辈们决定,与她这个年轻媳妇有什么关系呢,这一次,平白当了替罪羊出气筒。
“俗话说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知府夫人便立刻说道,“大姑娘我也瞧着呢,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就是说话冲了些,这个也可以理解,她年纪小小遭了如此大变,性情难免乖张一些,等回了家,一切都安定了,自然就慢慢好了…你也别担心,她也是担心你的,常问我你怎么样了….”
才怪….大少奶奶心里说道,面上却是浮现笑意。
“多谢太太…”她起身就要跪下施礼,“我在这里也没什么认识的人,就只有靠太太您慈悲了…”
“好,好,快起来。”知府夫人忙伸手拦住她,笑道,“我今日来就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大少奶奶一愣,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看她,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问却不敢问。
看她这样子,知府夫人心里不由隐隐一丝得意,看吧,这都是自己功劳。
“大姑娘同意回去了。”她含笑说道。
话音一落,大少奶奶就站起来,呆呆的瞧着她,竟似傻了一般。
“太太说什么?”仆妇们嗡的一下问道。
“大姑娘说,要扶灵回京。”知府夫人笑道。
大少奶奶伸手掩嘴惊呼一声,立刻就给知府夫人要下跪。
人家身份可不低,知府夫人哪能真让她跪下,伸手就扶住了,大少奶奶就抱着她的胳膊,放生大哭。
只哭得知府夫人都差点掉泪,再千恩万谢一番,知府夫人这才告辞。
她前脚出了门,这边大少奶奶半点眼泪也没了,吐了口气,斜靠在床上,用手扇着风。
“可是累死了,我还真快要撑不下去了。”她说道。
一旁的仆妇立刻捧过来茶,喜眉笑眼。
外边说小舅老爷来了,大少奶奶便忙站起来。
“怎么样?”李大人进来就问道。
大少奶奶抿嘴一笑。
“还是小舅你厉害,知道这些地方官怕事。”她笑道,一面亲自给李大人斟茶,“我这还没怎么呢,他们就坐不住,急忙忙的要快压下麻烦….”
李大人闻言笑了笑,接过茶吃了口。
“所以说,用不着咱们逼她,有人替咱们想办法…”他缓缓说道,面色到底是沉沉。
刚说了没两句话,人来报,知府夫人又回来了。
李大人便起身回避了。
“我忘了说了.”知府夫人迟疑一刻,有些不好意思一般说道。
“太太有话尽管说。”大少奶奶恭敬的说道,一面给她捧茶,“太太尝尝我这从家里带来的茶…”
知府夫人却是一笑。
“这个茶我却是吃不得。”她说道。
大少奶奶面露疑惑,看着她有些不解。
“是这样..”知府夫人踌躇一下,说道,“我是要给你家姑娘做媒的….”
媒人不能吃主家的茶。
大少奶奶面露惊讶。
“给我家姑娘?”她又含笑问道。
“是这样,先时候跟宋三娘说好了都已经定下了,如今你们来了,这婚姻大事,自然也要和你们提一下。”知府夫人带着几分不自在说道。
按道理这句话应该说由你们做主,但刘梅宝不同意,再三劝说后,才允许她说这一句。
听起来实在是怪异的很。
“哦,既然是太太屈尊为媒,那必然是极好的。”大少奶奶笑道。
知府夫人的手心微微出汗,再三踌躇后,还是硬着头皮说了,当然不敢说的太详细,只说就是河中府人,如今是河东驿的五品武官,老实,能干…..
大少奶奶一直含笑听着,知府夫人看着她的笑,却越来越觉得说的艰难。
看着眼前年轻妇人娴雅的气度,精美的仪态,那一举一动都表明良好教养的压力,让知府夫人自己都觉得从自己说出来的人实在是跟人家家门不相配…..
村里人,从祖上到现在都是白丁,无父无母,如今算是有个官身,却是个文官不入眼的武官,更糟糕的还有这出身…..
终于说完最后一句话,她的额头出了一层细汗,不知怎的,她心里都觉得惭愧。
“好,谢谢太太记挂着我家姑娘。”大少奶奶含笑施礼道谢。
“受人之托,受人之托。”知府夫人笑道,忙示意她坐下,到最后,她还是没敢说出卢岩的名字。
“我记下了。”大少奶奶含笑说道,“待我回去,一定告诉老太太一声….”
这就够了,反正已经和她们说了,知府夫人便点点头,说了声这是应该的。
话谈到这里便为止了,知府夫人便起身告辞,大少奶奶虚留几句,便起身相送。
“我忘问了,男方叫什么?”走到门口时,大少奶奶想起什么又问道,“到时候我也好跟家里说。”
知道对方的名字,也好托人打听打听,媒人说辞是一方面,侧面通过别人了解也是必须的,儿女婚事上,不管京城还是地方,都是如此做法,无以为怪。
终于还是避免不了问这个问题,知府夫人只觉得嗓子有些干涩。
“叫..叫卢岩。”她只得答道。
大少奶奶神情一滞。
“叫什么?”她下意识的问道。
“叫卢岩。”知府夫人说道,说罢抬脚就走,一面示意大少奶奶别动,“你刚好,别送了。”
不待她说话,一溜烟的就走了。
一口气到了家,知府夫人心里还是有点扑腾,似乎能听到大少奶奶在屋子里摔桌子砸板凳的声音。
夜间,知府夫人和知府大人说了这件事,知府大人自然也是摇摇头,似乎已经亲眼看到李大人那愤怒的模样。
京兵跟屯堡兵对峙的事虽然被压下来,不准扩散,但知府夫人自然是知道的,闻言也叹了口气。
“还真是不好办…”她伸手按着额头,感触簇起的眉头,“巧不巧的,偏偏是他们结了梁子。”
“话也不能这么说,”知府大人笑了笑道,“要不是因为这一层关系,他们也结不了梁子…”
那倒是,如果不是这卢岩跟刘梅宝的关系,那柳娘子怎么会搬来救兵,那自然便也没了后续这一些事,知府夫人摇头苦笑。
“所以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她说道,有些上愁,“这可如何是好….哎吆…往日常听人说做媒人如何风光,谢媒礼多丰盛,怎么轮到我这里,就成了烫手的烙饼….”
知府大人就忍不住笑。
“那就快快扔出去,反正咱们不过是个媒人,成与不成,让他们自己烫手去吧。”他笑道。
提心吊胆了一夜,那刘梅宝可说了,这件事要是不跟刘家说清楚,她可是不会回去的,那刘家要是因为这个卢岩再下不去,说一两句不好的话,这岂不是又扛上了。
没想到刚吃过早饭,刘家大少奶奶就派人来请知府夫人商量回程的日子了,半点没说这亲事的事。
知府夫人真是喜出望外,觉得自己昨晚上的佛经没有白念。
“还有件事。”看着那仆妇转身要走,知府夫人又忙忙说道,“姑娘说了,起灵的时候,要大少奶奶和她一起当着全河中府人的面,说刘梅宝只是扶灵柩回京,此生此命是河中府界所赐,愿代父亲迁居河中府解县,让大少奶奶有个准备。”
仆妇身子一软,扶着墙走出去了。
“我答应,我什么都答应,她就是叫我叫她声娘,我都肯!”大少奶奶咬牙切齿,将手里的绢帕用剪刀铰成一条一条,然后还不够翻来覆去的铰直到成为一堆碎布。
她这才吩咐仆妇将东西好好的收起来,自己靠在椅背上重重的吐了口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药结同心 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前
回京的事就这样定了,一方急着赶快离开这里,一方急着赶快将事情了结,双方都没有见面,而是只通过知府夫人捎话。
知府夫人曾建议刘梅宝去探望下大少奶奶,毕竟是一家人,面子上多少也要过得去。
刘梅宝拒绝了,里子都坏掉了,何必还在意面子。
这是别人的家事,知府夫人点到为止,只要能让刘家父母体面的回京安葬,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如果果真这双方闹起来,她丈夫这个做知府的少不得焦头烂额。
定了日子,刘梅宝又催着宋三娘接着换庚帖,宋三娘便让人找了柳娘子来,解释了回京的事,又说要在走之前定下亲,柳娘子听了便拿着刘梅宝的庚帖高高兴兴的回去了。
所以宋三娘现在很忙,忙着收拾东西,忙着准备定亲,因为时间紧,总觉得怎么准备都不完美。
刘梅宝倒不在意这个,反正在她心里跟卢岩已是再无变数,这正规手续只要步骤不缺,东西多少谁在乎。
“那些人现在在这里讨不到好,一心急着回去呢,所以不管我说什么条件,只要肯走,她们一百个答应。”刘梅宝跟周良玉说话。
周良玉对于娘和妹妹的决定一直有些不开心。
宋三娘子在一旁收拾衣裳,又看为了小定列的各色物品的单子,忙得眉头皱紧。
“那她们必然是哄你的。”周良玉说道,眉头更皱了,“回去之后肯定不让你回来了。”
“我一个大活人,又不是死的,真要想走,还能走不了?自然有办法。”刘梅宝笑道。
宋三娘子此时又拿过两件衣服往包袱里放。
“够了,带那么多做什么。”刘梅宝说道。
“女孩子家的,自然要多几件…..”宋三娘子说道一面审视手里的两件衣服,皱眉看了一时,还是放下了,又唤周良玉,“去把人请来,再给你妹妹做两身新衣裳….”
周良玉应声就要去,被刘梅宝拦住。
“舅妈,这些还穿不完呢。”她说道。
宋三娘子想了想,便也作罢。
“狗儿,你带着钱,到京城了再给你妹妹做新衣裳,”她又说道,“挑着那些时新的样子….”
周良玉笑着应了。
“舅妈,不如你也一起去吧。”刘梅宝笑道。
宋三娘子没有说话,帮她理了理头发,又端详一刻,眼前的姑娘个头已经跟自己一般高了,这一年家里条件好,吃的也好,气色也好,脸色红润,双眸明亮,一笑很是喜庆,如今看跟以前那个瘦弱无神的完全像是两个人。
“我好看吧?”刘梅宝冲她嘻嘻一笑,摆了个美照姿势,故意说道。
失神的宋三娘子便被逗笑了,伸手按了按她的鼻尖。
“说话轻佻,在家可以,出去可不行。”她嘱咐道。
这里是家,而那边已经被她认为是外边了,刘梅宝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终于有个人,不会抛下自己,自己有家,家里有人一心关切自己,她是这个家的一份子,再不是孤独的一个人看着别人其乐融融。
“舅妈,你和我一起去吧。”她忍不住眼圈发红,伸手抱着宋三娘的胳膊摇了摇。
宋三娘被她摇的心里软。
“舅妈,那些人会说话心思又鬼的很,我自己去了,真是会害怕呢。”刘梅宝笑说道。
“你也很会说话,心眼也不少,还脸皮厚,谁怕谁还不一定呢….”宋三娘子笑道,沉思一刻,点了点头,“好,我也去,也正好去京城开开眼。”
此言一出,刘梅宝和周良玉都很意外。
刘梅宝可没想到自己真能说动宋三娘子,而且她这话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就是表达一下不舍,宋三娘子这些日子从不肯离开河中府界,刘梅宝曾听她和人说过,是不愿意让周良玉的父亲孤魂一个无人相伴。
“舅妈?真去啊?”刘梅宝不由再次问道。
“怎么,嫌弃我老长的丑,去了给你丢人啊?”宋三娘子淡淡道。
“舅妈。”刘梅宝笑着摇她的手。
“收拾东西吧。”宋三娘子没有再说什么直接开始收拾东西。
宋三娘子肯陪同一起去,刘梅宝的心更踏实了,不管将要面临什么,她的身旁都有亲人在。
“哥..”刘梅宝转过头看周良玉,一脸的激动与宽慰。
“就说不用怕嘛,有娘在呢。”周良玉看着她一笑道。
因为突然决定一家人都去,便又多出好些事来,解县宅子的工程要仔细安排嘱咐好了,田地庄稼佃户也要安排人看着,东西要带,这一夜,周家的小院子灯火彻夜未灭。
而在府城外的屯堡里,也是一样的热闹。
卢岩坐在屋子的正中,桌子上摆着大碗的酒肉菜,围坐着四五个男人正吃得痛快。
师爷以及柳娘子站在一旁。
“大人,刘姑娘要回京城了…”柳娘子带着焦急说道,“人也说了走前先把小定下了,大人你为什么不让去…..”
卢岩慢慢的吃酒,没有说话。
柳娘子带回来刘梅宝的话,所有人都很高兴,只是卢岩却不说话了。
师爷将视线看向别的地方,似乎墙上挂的兵器是一副精美的山水画。
“…大人,不是我多事,这事还真不能不当回事,原本咱们不好说,如今是刘姑娘家主动提出要现在下了定,那是再好不过了,要不然,这心里可真是不踏实…..”柳娘子说道,带着几分迟疑,“当初在宋娘子家,看到那些人,那些京城来的人好像瞧不起,瞧不起大人似的…”
1...6061626364...1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