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这样一来,咱们要投入多少?”他说的咱们,仍然是大华了。
张超瞥了一下苏城,回道:“不多。”
其实根本是没有,这属于私掠证的原定计划。苏城原本就有确定这些企业的资格。
小胖毕竟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商业,有了自己的想法,道:“就算如此,我猜还是会有工厂不同意的。”
“为什么?”
“有些款子,光是请客吃饭是要不回来的,还得塞钱才行。不这样做,工厂终究是坚持不下来的。”
张超表情有点怪异的笑了两声,然后小声道:“苏董好像没有提到,不能塞钱。其实,苏董的要求是很明确的,不能偷漏税款,保证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维护劳工关系……这些都是大的地方,属于一家工厂的系统风险。大华供应链内的厂商,必须系统性的降低此类风险。倒是以后,他们从大华关联企业中赚钱多了,自然会减少其他方面的交易。”
苏城也道:“最好不要塞钱。”
这属于间接承认了。小胖一愣,道:“那他们听出来了没有。“
“国情如此,他们就算是答应了,私下里的行为也没办法规劝。大华也只能从面上做要求。”张超说的颇为轻松。作为供应链部门的管理者,他对国内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会儿,池海果然带着签名簿过来了,并道:“我们有72个工厂,愿意成为大华供应链的一员。”
“太好了。你们现在能组织装运多少产品?有什么类型,能整理出来吗?”苏城和他再次握手,没有谈及离开的几个人。
池海没想到苏城要的这么急,不禁问:“现在吗?”
“现在就要。麻烦你了。嗯,要用电话的话,我们准备了一个电话间,是本地邮电局安的。”苏城指了一个位置。
福*建是最早使用程控电话的省份,企业因此才能相对方便的安装电话。在那些仍然使用老式设备的地方,电信局根本不敢大量增加电话机的数量,生怕线路爆掉。
实际上,爆掉的时候确实比顺畅的时候多。
池海回去说了一声,工厂主们全都活动了起来。要是能一口气卖掉大部分存货,对企业就已经是最利好的消息了。
其他人看着苏城,全然不能理解他的想法。
恐怕,即使是能够联想到苏联倒爷的人,脑海中浮现的也是肩扛手提着编织袋的形象。曾经500车皮换飞机的故事都已经变成一个神话了。但要以后世的眼光看,几架飞机的价值又怎么能和十万吨级巨轮装载的物资相提并论呢。
即使初做倒爷,苏城也已超脱了倒爷的境界。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四十三章 高层幕僚
翌日。
竞标揭晓日。市招商局按照大型活动的经验,搞了一个庆祝仪式,将彩旗和红绸挂满了大华石化的办公区,并且安放了麦克风和〖主〗席台,准备了摄像机和电视记者,一副准备直播重要事件的感觉。
苏城到了之后,招商局长拉着市府的办公室主任,笑呵呵的跑过来,问:“苏董,您看怎样?有什么要改的地方吗?”
他其实只是问问,按照标准来说,这已经是最高档的了。
苏城却是毫不犹豫的道:“〖主〗席台撤了吧,麦克风留下,把地方空出来。另外,我带了些东西,贴上去。”
〖主〗席台撤了,仪式就变样了。政府官员有点不适应这个,但拗不过苏城,只好闷着头认了。
等苏城带来的东西贴上去,他们才算是明白,人家根本是不准备搞什么仪式了。
因为苏城直接把选中的企业以贴名的方式,写在了大字报上,就像是公布高考成绩一样,每个公司后面还有一项评分。
同时,评分标准也写在了大字报上,让各家企业能够比较。
工厂规模,雇佣人数,产品原料的使用量,行业重要性和稀缺性,产品附加值,成本利润比,环保指数,安全指数,工人薪水,纳税状况等等,都被给予不同的分值。这与苏城当日说的相差不多,只是更加细化了。
这种评价方式,自然不是苏城一时兴起而确定的,是战略部门半年以前就做出的体系,用以评价大华的合作伙伴,以及供应链上的公司价值。
评分标准用数字表示,再清晰不过。
苏城也很安心的等待着各家公司代表看过分数,然后分别签约。
标准虽然不是很完美,但这属于大华自己的事,即使有人提出异议,最终也不过是好言相劝罢了。
总归是大华出钱,人家自己决定出钱的标准,又能有什么异议。
一时三刻,100家企业就算是选了出来,全是规模超千万的大厂。
招商局长在旁边看的那叫一个口水直流。这样的企业,在市里是有规矩的,谁能招来一个,副科提正科,正科提副处,副处给实职。要是普通的政府工作人员能拉到这样的企业,不管你是怎么拉到的,哪怕是你亲爸爸的工厂,也是立刻火线入党,提拔重用。
在全国招商引资的状态下,招募亲属来开厂办厂绝对和以权谋私拉不上边,定要形容的话,也应该算在“大义灭亲”的范畴内。
招商局长之所以能做得了局长,是因为他做副局长的时候,连续两年弄来了二十多家企业,虽然只有五家是过千万的,但也让他坐上了炙手可热的招商局一把手的位置。现在的招商局长堪称宝座,虽然危险重重,但也机遇连连,做的好了,是有希望一步跳上常委的,端的是官场捷径。
100家超千万的大厂!招商局长看着那些名字,眼神都在发晕。
唐市长找了个机会,抓着苏城的手猛摇,说:“苏董,大华实业永远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全市上下,一定要加强学习,促发展,强服务,大力为各家企业服务。”
顿了一下,他又觉得力度不够,举起手来道:“不跑题,不走调,不提新口号,我们只吹招商的进军号。”
苏城被他一串串的话给说笑了,只能也抓着他的手猛摇。
记者们看到了,立刻是一串闪光灯上去,心里暗叹:“市长真热情,大华和政府的关系还真好。”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签约见面的时间了。
100多家企业,要单个的见面说话,一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大家干脆移驾至饭店,一桌桌的摆上酒水,再让苏城端着杯子,和他们一桌桌的见礼。
同时被邀请的还有池海等本土企业家,他们虽然不会搬迁到海沧去,但只要是大华供应链中的一员,双方的关系自然会越来越近。
苏城也轻轻的舒了一口气,确定了银行和银行贷款,确定了国家政策,现在又确定了商品来源,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苏联解体以后,以俄罗斯为首的国家和地区都陷入了一种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危机当中。原来的工厂停止了生产,工人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于是消费下降,生产低迷,但需求本身并不会真的降低。
美国等西方国家从苏联赚钱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通过外汇和黄金进行交易,直接赚取利润;另一种是通过低价收购他们的资产,随着卢布的升值和俄罗斯经济好转,出售变卖;第三种是阴谋论者讨论最多的金融手段,买空卖空卢布赚取利润。
这其实也是经济危机中赚钱的通常途径。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中〗国,都曾经遭受过这样的打劫。
在这三种手段中,低价收购俄罗斯资产是违反俄罗斯私有化法规的。谁都不比谁傻,俄罗斯人也知道自己是在贱卖资产,但他们是希望把资产贱卖给本国民众,而不是国外的大鳄们。
如西门子等大型跨国集团,有不少公司都是通过俄罗斯的代理人,跨过了这条贱卖资产的底线,在早期赚取了大量利润。
不过,放到20年或者30年以后看,这些公司中赚到钱的,只能说是一半一半。
应该说,铁血普京的上台,改变了俄罗斯的政治局势,以及俄罗斯运作政治的方式。
这个克格勃出身的强人,本身依靠俄罗斯的金融垄断寡头起家,以后却将金融垄断寡头一家家的削皮去骨,阴狠非常。
俄罗斯有这样一位总统,既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幸运的是国家地位得到了提高,国家经济得到了恢复,悲剧的是政治传承性被破坏,未来的不稳定性增加……
但不管是怎样一种情况,苏城都不愿意在俄罗斯进行长期投资。连尤科斯公司都惨遭清洗,外国公司的命运更是难料。何况,〖中〗国的机会并不比俄罗斯来的少,苏城更希望通过银行金融系统,以及轻工产品,做一锤子买卖。
如今,锤子最后的一块锤柄,也安装到位了。
12月25日。
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正式宣布辞职。
代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旗最后一次落地,克林姆林宫成为了俄罗斯的政治中心。
苏城第一时间被接到了京城。
“周老要见你。”候海青开着车,在机场接到了苏城。他在国务院工作,经常联络部委,这一次,他的工作却是联络苏城。上级给他这份工作,多半也是看在苏家的关系上。候海青对此也无可奈何,他总不能向上级领导说明苏家和苏城的关系并不密切。
苏城只是沉沉的点了一下头。周围人的表情和心态,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他。海沧地处南方,工人们对政治的敏感度也没有那么高,谈到苏联的时候,大多是一种戏谑的心态。人在北京则不同,各种心绪扑面而来,有高兴的,有失望的,有愤怒的,有麻木痛苦的……仅仅是路过机场,就能看到许多面色阴沉的男人,来到部委集中的地段,来来往往的官员们更是表情严肃……
候海青的情绪也不高,闷闷的介绍道:“周老希望听你讲一讲苏联问题,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谈一下〖中〗国未来的路线。周老说了,放心大胆的讲。
苏城轻轻点头。这个命题并不出乎意料。真正出乎意料的是他被接到北京的时间。
戈尔巴乔夫刚刚讲话不到3个小时,他就被送上了飞机,然后马不停蹄的去见周老……如此算来,他有可能是第一批介绍苏联问题的专家,这种待遇,已经近乎于幕僚了。
候海青将苏城送上轿车后排,自己坐在副驾驶座上,通过后视镜观察着苏城。
苏联在苏城预料的时间段内,以苏城预料到的方式倒掉了,结局还与苏城预料的一样,如果光用神奇来形容,那就白瞎了苏城写就的几十页研究报告了。假如仅此一次,大家还可以说苏城是猜中的,但是,经过中东石油桶、伊拉克战争、海沧事件等一系列的洗礼,即使是上层的周老等人,也把苏城的名字记得清清楚楚。
〖中〗国历史上,20多岁的高官不常见,20多岁的幕僚就非常多了……
苏城会成为周老专属的国际问题专家吗?这一遭要是做的好了,他也许就是了。
候海青羡慕苏城的同时,又将自己代入他的位置,暗暗思量:苏联倒掉了,〖中〗国怎么做……
在1991年,这几乎变成了一个常设的命题。但它确实〖中〗国最需要解决的命题,也是最难解决的命题。
国内思潮涌动,有过无数种设想。西方国家宣扬“**大溃败”国内不可避免的出现“全面西化”的论断,同时也有主张全面紧缩的“再〖革〗命者……”
候海青想来想去,终于是摇了摇头。如果让他来决定也就算了,让他说出理由来,那就太难了。
重新抬头,候海青偷偷的注意着苏城,发现他神色平常,不禁大为叹服,口中不禁提醒道:“还有5分钟抵达,到了以后就有可能举行会见,与会的还有另外两人。”
“明白了。”苏城并不意外的闭上眼睛,竟是一副小憩的模样。
对他来说,接下来的谈话,更像是体力活。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四十四章 体力活

周老依然坐在会客厅的躺椅上,轻轻地前后摇动着,说明他在思考问题。绝对权力..
苏城进门的时候,已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坐在了对面,同样是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候海青趁着他还没进去,小声说道:“南教授是戴教授的同事,专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问题。”
戴教授是苏城在做期货时,碰到的中东问题专家。他的同事,大约也是社科院的某位院士。
和中东那种“偏僻”地方不同,90年代研究东欧的学者太多了,建国后留学苏联的数万名学生,若是走了学术道路,几乎都可以自称研究东欧。因此,能在这个专业方向里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苏城见对方没有睁眼的意思,也就自顾自的找地方坐下,静静地等待着第371章中精力搞经济,发展经济依靠的是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周老、南教授和焦国平全都听愣了。
这内容,太切合实际了!
乍听起来,好像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理论,但仔细一想,竟然全是紧扣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理论。
换成普通人也许不能明白其中的难度,在场的三个人哪能不知道苏城话里的分量。
他就像是提炼出了马克思理论里的现实状况一样。
焦国平第一时间就想要反驳。
怎么能让苏城占据理论制高点?
他的记忆力是极好的,苏城只说了一遍,他就记了个不离十。此时默默诵念了一遍,竟然念的痴住了。
短短的几句话,焦国平反反复复的念了几遍,不仅觉得无漏洞可寻,而且觉得正确无比。
简直像是马克思理论里,天然生成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宝藏一样。
南教授又让苏城说了一遍,自己用钢笔记录下来,然后挺直了腰板捧读。
那模样,仿佛是学堂里的小学生一般,有教徒般的虔诚。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周老也慢慢的念了出来,念的兴起,竟然站直了身体,高兴的来回踱步。
一会儿,他更是乐呵呵的说:“好,太好了,没想到,苏城竟然有这样的理论水平。”
苏城腼腆的笑了笑。
他说的,可以算是南巡讲话的前置版和总结版。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片段,南巡讲话的历史地位怎么形容也不过分。说它开启了现代中国的新篇章也不为过,它不仅解决了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危机,而且解决了中国萌芽中的政治危机,并一口气将国家推上了前进的快车道。
事实上,苏城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段话,还能记得南巡讲话,也是因为它是学校学生必考的项目,里面精炼出来的语句,每一个都是背的烂熟的。
南巡讲话,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领导演讲,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下,南巡讲话涵盖着深层次的理论。几乎每一个要点都紧扣着马克思主义,深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1991年和1992年的中国来说,这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是一种先天的法理性和正义性。
苏城此刻将这套理论倒出来,虽然不甚完整,但也给周老等人带来巨大的冲击。
苏联解体以后,中国社会的走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改革开放的成果保存……如此多的核心问题,竟然被苏城用短短的几段话给解决了。
南教授和焦国平根本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周老容光焕发的拍拍苏城的肩膀,珍之重之的把记录着这段话的纸条,放入怀中。
焦国平忽然有种话语权被剥夺的感觉。
但在这种理论问题上,胡说八道只会起反效果。
赛过苏城?自诩理论强者的焦国平也没了自信。
周老收好纸条以后,并没有重新坐下,反而向门口走去,口中道:“我得去参加几个会议了,你们且随意,饿了的话,让人给你们准备吃的。”
“周老请慢走。”焦国平很不适应的站了起来。
他还从来没有开过这么短的幕僚会议,他甚至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
南教授仍在读那纸条,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是欲罢不能,再顾不上其他。
只有苏城,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片刻的闲暇。
如果做了周老的幕僚,以后恐怕就更忙了。对于纸条上的内容,他倒是没有多少担心,那都是请专人琢磨修改过的,加上方向端正,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隐忧。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小说网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




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四十五章 保卫人员
整整一天,苏城再没有见到周老。
他回到酒店,吃了晚餐,又休息了一会,才见到神色诡异的候海青。
“周老他们晚上要开会,估计没有时间见你了。主任让我向你说明,你建议的十条策略,已经被领导全盘接受,但是会做进一步的完善,如果你想参与的话,随时都可以。不过,这是机密工作,一旦参与,完成之前是不允许离京的。”候海青在国务院工作了六年时间,见到的大事也够多了,但像是苏联解体这样的大事,确实是没有遇到过。
此时,苏城的建议竟然变成了一个未来的主导方向,以至于影响到了中国政治的走向。即使是亲眼见到,候海青仍然难以相信。
或者说,是不愿相信。
苏城究竟提了什么建议?这个问题,早在候海青脑海中徘徊了。
苏城本人是没有丝毫的意外。他是按照南巡讲话总结出来的要点,受到上层的青睐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是没有他,人家最终选择的仍然会是这样一个思想体系,只不过提出建议的人不同了,时间更会晚一些。
历史上,要经过好几个月的酝酿,才会有一系列的南巡讲话,以及依据南巡讲话而派生出来的政治理论。当然,从根子上说,应该是先有了要表达的政治理论,才有了一系列的南巡讲话。
苏城此时将后世提炼到教科书上的政治理论说出来,以中央政研室的那些老学究们的水平。要将之完善出来,简直是轻而易举。
不过,比起完善理论,提出理论的人,总是会被人高看一眼。
尤其是在这种重要时刻,候海青不禁想到:如果提出十策的人是我……
即使他和苏珍结婚,有苏东元那样一个岳父。也还是需要政绩的。
就候海青的身份而言,没有比理论扎实,观点鲜明更好的政绩了。一个影响国家政策的理论构想,足以令他自千百名国务院工作人员中脱颖而出……
“我不能在京城久留,完善理论什么的。我就不参与了。”苏城的话,打断了候海青的幻想。
候海青反应的很快,回过神来,扶了一下眼镜,微笑道:“那我就原话转述了。另外,周老说你可能会去苏联,让我帮你联系专机,大概有多少人?”
“是资助苏联……哦,现在是资助俄罗斯的活动吧?不算深发展,我们这边大概五个人。”
“好的。”候海青记录了一下。又道:“周老准备派一名保卫人员给你,正在挑选中,你有什么要求吗?”
“保卫人员?”
“苏联究竟什么情况,现在也说不清楚,到时候你要是留在大使馆也许还好。出了大使馆,就得考虑安全问题了。”
“找个没我帅的就行了。”苏城半开玩笑的说了一句。
候海青经过自己的理解,很认真的记录下来:“面貌丑陋。”
不同的领导对保卫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有什么样的特殊记录,都不奇怪,候海青此时可没有歧视的概念。就算有。他也只会选一个不那么有针对性的词。
做好了记录,候海青收好本子,啧啧有声的道:“配保卫人员是高干标准了。等局里挑选好人,就会给你带过来,如果你同意的话,就会跟你一年左右的时间,到时候再看情况。另外,保卫人员的工资由国家支付,武器由国家准备,但工作服和工作时间的食宿由你负责。”
第二天。
苏城坐上了自京城转飞阿拉木图,再飞往莫斯科的专机。
飞机主要是供外交部和国务院的干部使用,他们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新成立的俄罗斯。银行系统和商业系统的干部全都坐在了后面,很有蹭机的觉悟。
苏城愁眉苦脸的坐在机舱尾部,耳边是机翼螺旋桨的轰鸣声,身边坐着的则是新保镖古洪军。
正如候海青所形容的那样,新保镖古洪军长的绝对丑陋,矮小的身材配合满脸的横肉,以及爆出嘴唇的牙齿,可以保证,他能吓哭幼儿园以下的孩子,同时让初中以上年纪的同学笑出声来。
要是稍作化妆的话,他说不定就能在喜剧片里演一个不错的角色。
偏偏古洪军还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大兵哥,坐在苏城身边,吸引眼球的效果立刻抵消了少有的一点威慑力。
那单薄矮小的身板,虽然很难让人将他和保镖联系在一起,但他的纪律性,毫无疑问的说明了自己的身份。
空姐推着饮料来了,苏城想喝一瓶水,古洪军会立刻出手,先喝一口。面包、米饭也不例外。
如此三番,苏城受不了了,道:“难道我以后吃饭,都要先经过你?”
古洪军很实在的道:“上级要求,在苏联期间,必须保证你的安全。所以,你在苏联吃东西喝东西,都要先经过我,最好是不要吃喝。”
“只是苏联期间?”
“只是苏联期间。”古洪军停了一下,似乎为了证明,拿起一块面包,道:“这么难吃的东西,不是有任务,我才不吃呢。”
说完,他就狠狠的咬了一大口。
苏城眨眨眼,道:“我以为你是帮我试吃。”
“刚才是。”
1...140141142143144...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