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志鸟村
三桶油这样的巨头多少是有些自尊的,或者说,他们还稍稍能矜持一下。那些皮包公司的先生们就没有什么顾及了。
90年代中期是皮包公司的膨胀期,赚了钱的没赚钱的都说自己赚了钱。而有关系的,十有**都赚了钱。事实上,仅仅是价格双轨制就能让这些吸低卖高的投机者快乐无比。一张2000元每吨购买的钢材库存单,不用出门就能卖到4000元,商业上的风险和考量几乎没有,重点就是找关系。
对许多皮包商人来说,现在的苏城就是绝好的关系点。
奇货可居的事很少有人做,做了也很少有人成功,可知道奇货可贵的人着实不少。
这些人或者晚一天知道消息,或者有意来晚一天,但到了第二天,一群群的人就像是商量好似的,全都来到大华实业报道。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五百四十六章 建房
..来访的人很多,苏城却是早早的坐上了包机,飞去了京城。
他在什刹海的宅子,也到了该交工的时间了。
严格说来,大华实业开发碳纤维技术,都是因为这套房子。虽然碳纤维研究所如今亦是大华实验室数一数二的大规模研究所了,但所有的廉价短纤维,仍然优先用于这套房子。
如此做出来的建筑,骨架更结实,梁柱更少,自然使得房型和空间更令人满意。
不过,在熟悉建筑的人看来,这间宅子也很有偷工减料的嫌疑——更薄的承重墙,更细小的支柱,更少的框架……
舒兰也见过许多房子了,但这套房子,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会有另类的感觉。此时偎着苏城,又是高兴又是担心的道:“你看这个客厅,横竖好几十米,中间全是空的,雷米说承重够了,我看着就有点悬……”
她的声音又轻又软,让最近一直绷紧了神经的苏城觉得很放松,他望着数百平米的大客厅,突然有点好奇的问:“北*京的房价多少?”
“房价?”
“嗯,每平米多少钱?”
舒兰不明白的看向身后,国内的房改才刚刚开始,大部分人都没有房价的概念。倒是苏城这样自己找地自己建房,是各大单位福利房的常态。
小杨主任咳嗽一声,道:“这个我知道一点。现在北京地区的国家标准价是427元每平方米,允许居民购买自住房。另外有各种优惠政策,根据所在的地区部门年龄和家庭条件的不同,最后拿下来的价格在200以内吧。不过,只能买自己现在住的房,好像也没有完全的产权。”
“200块一平米?”苏城喟叹的吁了口气。
舒兰低着头算了算。道:“咱们的房子3万平米,那不是要600万了?”
“是按建筑面积算的。”小杨主任很认真的说道。
舒兰瞪大眼睛,然后点点头,道:“就是600万也不少了,苏城,咱们两个真的住这么大的房子?”
“家里人可以过来住,附楼专门留出来做客房。”苏城并没有长居京城的打算,随口说了一句,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曾几何时。他从大学毕业,想找一份工作的时候,北京的房价已是数万元。3万平方米的宅子,不知要卖多少钱!
“房地产真是好赚啊。”苏城不觉感慨了一句。93年,正是房地产方兴未艾之际。可惜这是一门关系行业,非得全身心投入不可。
小杨主任不知苏城的想法,笑道:“盖房子有什么好的。前些天报纸上还在讨论,买房还是租房呢。”
“怎么讨论?”
“因为房改房只能够买自住房,70平米的房子就要花一万四,但你如果不买的话,还可以继续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每个月只要给房管局交十几元的房租就可以了。所以,许多人觉得买房子不如租房子。”杨明一口气说完,想了一下又道:“现在利率超15%了。一万四一年的利息就得……嗯,2000块吧,不老少呢。”
1993年的2000元对普通人来说的确很不少,超过年轻人一年的收入。更可能是一户农民家庭两三年的收入,用正常思维考虑。有1.4万元的人,定存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苏城却是很自然的想到了自己公司的员工。大华实业的员工自然是没有房改房去购买的,事实上,现在的大华员工,有一半以上是住在公司分配的楼宇内。由于大华建造的楼房更大更好,有配偶的大华人大部分会选择住在大华的楼内,这造成大华每年都要建设一批新的员工楼。
不过,这些员工楼以往却是不出售的。
这虽然最大程度上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但并不能说对员工很公平。毕竟,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痛苦的通货膨胀时期,银行的利息虽高,却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那些拿着大笔红利的大华员工,若是都将钱存在银行,总不是最好的选择。
“改天让大华投资做一个房产投资的计划书出来。”苏城很快做出了决定。
杨明诧异道:“房产投资?我们要开一家房地产公司了?”
“不用开公司,团购吧。选定几家房产公司,让他们竞标,给大华员工建楼,第一期,先做5000亩的,主要在北*京和上*海。”
杨明更加不明白了:“团购的意思是?”
“一次性大量购买。”
“5000亩会不会太多了?”
“就现在的价格?一点都不多,买下来慢慢盖。对了,盖房的土地可以用大华投资之前购买的,但尽量新购买土地。大华投资和大华实业之间的账目要清晰,大华投资出售多少土地给大华实业,必须超量补充。”苏城说的很顺畅,接着道:“以后,大华实业自建的宿舍楼不允许出售,只允许员工租赁,给新员工缓冲用,新建的房产全部出售给员工。按照团购的成本价。”
苏城在大华实业和大华投资之间有一堵防火墙,除了两者都归属于他之外,几乎没有横向的联系。
杨明则疑惑的道:“如果是出售的话,大家不一定愿意购买,就算和房改房的价格一样,估计也难。”
“为什么?”这下轮到苏城惊讶了,道:“如果是特殊贡献清单上的员工的话,一年的红利就能买下两套房了吧。再者,他们差不多都该结婚了吧。”
“新房肯定比旧房贵。而且,咱们的员工虽然收入高,但不一定愿意拿来买房。”杨明苦笑,道:“咱们现在的宿舍住着不也挺好。”
苏城一看,得,这和不买老公房又是一个意思。
杨明见他脸色变幻,小声道:“我估计。新建的房子,怎么都要一套两三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肯定要肉疼的。”
苏城此时忽然意识到,93年的中国,不光缺乏商品房,还缺乏金融信托,按揭贷款的潘多拉魔盒,尚未打开呢。
“那就由大华实业。给旗下员工做融资。”苏城打了个响指。在后世,这是很多大企业都会提供的员工福利,93年的中国,这个理念是有点过于先进了,但也很恰当。
“看来。大华实业这一趟,可是赚了不少钱呐。”林永贵的笑声远远传来,他推门进入,长声道:“我打问了一下,听说你在什刹海,过来试试看……呵呵,说明我运气不错。”
对石油公司来说。苏城现在就是散发着香气的肉灵芝,哪怕是不速之客,林永贵也是要做的。
苏城并不奇怪林永贵能找过来,什刹海的地块本就是中石油半卖半送的。
他笑着打了个哈哈。道:“我考虑,既然阿塞拜疆的官僚们都能拿着绿油油的美钞花销,大华的员工应该也可以。”
“你准备怎么给你的员工融资?”林永贵身边没带下属,像是一个退休了的老工人似的。手揣在夹克里走进来,打量着苏城的新房啧啧有声。道:“这块地有50亩吧,搁在古代也够做一个园林了,拙政园有100亩吗?”
苏城摆摆手,笑道:“还是说融资吧,按照年资来怎么样。”
小杨主任立刻掏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苏城略作思索,道:“年资满1年的员工,可以得到房款10%的无息贷款,时间5年。另外还可以得到放宽20%的低息贷款,时间也是五年。年资满2年的员工,20%的无息贷款,40%的低息贷款。年资满3年的员工,30%的无息贷款,60%的低息贷款,以此类推,年资5年的员工,就可以有50%的无息贷款,年资三年的员工,也能做到首付10%……”
小杨主任停下笔,咋舌问道:“那低息贷款的利息是多低?”
“50%的银行贷款利息吧。另外,你得问问银行什么的,看咱们这样做是否合法,一切都要走正规程序。”
“是,这个能得到无息贷款的,要不要限定在特殊贡献清单的受领着里面?”
“能拿到公司红利的,也用不着无息贷款了吧。”苏城对公司的利润一清二楚,这几年的红利,绝对是超过房价标准的。
杨明欲言又止,看看林永贵,还是道:“咱们大华实业,现在可有一万五千人了。”
“嗯?”
“一万五千人都贷款,一人贷一两万的话,那就是一两亿。”杨明敢肯定,如果让大家自己出钱买房,很多人会犹豫不决,但若是有免息的贷款,大家一定都会立刻出手。在15%的年息面前,五年的无息贷款,等于把本金白给员工了。
林永贵也愣住了。石油总公司算是福利很好的国企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还能用这种方式发钱。
“苏城这家伙,还真是适应国企啊。现在发福利容易被上级清查,借款给员工就好说了……”林永贵暗自琢磨着。
苏城甩甩手,道:“一两亿人民币算得了什么。公司目前的现金流这么好,利用起来。”
杨明自然不会煞风景,点头说“好”。
林永贵对苏城的土豪作风羡慕不已,借机问道:“你在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项目,不是正用钱的时候?”
苏城就笑:“你是想问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事吧?”
“这也是我来的原因之一。”林永贵可是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在讨要物资、资金和政策方面,有着天然的厚脸皮,一点都不会因为苏城是他曾经的下属而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苏城干脆利落的道:“就我之前说的,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你想要,我介绍纳扎尔巴耶夫,阿塞拜疆的油田,我不会帮你的。”
“那中石油要是竞争阿塞拜疆的油田的话……”
“随你们。”
林永贵仔细看苏城的脸,一会儿讶异的道:“你真不介意?”
“不介意。”
“你在阿塞拜疆忙了那么久,我们一去就摘果子……不太好吧。”林永贵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了。
苏城愕然,道:“谁说你们能摘果子了,竞争的意思是各凭本事,你们要去阿塞拜疆就去,但别想打我的旗号,也别指望我帮忙。”
林永贵顿时觉得自己的小心肝有些受损,抬头道:“你的意思是,石油总公司竞争不过大华?”
“你说呢?”苏城似笑非笑,道:“你们好像都不止一队人在阿塞拜疆了。”
林永贵嘿嘿的笑了两声,又有点不甘心的道:“我们真的会竞争阿塞拜疆油田的。”
“你们知道阿塞拜疆会拿出哪块油田吗?”苏城反问。
林永贵眼睛一转:“你知道吗?”
苏城笑的眉毛都找不到了。
林永贵颓然放弃,道:“不止我们想去阿塞拜疆的,以后有你忙的。对了,你们现在做巴库的旧油田是吗?油量如何?要不要我们出人帮忙?”
对石油总公司来说,出国做劳务输出已是常态,以前想给外国石油公司做,不受待见,倒是给大华实业做了数次劳务输出以后,他们才有点适应这个市场。
就他们目前的状况来说,劳务输出也算是有点吸引力的工作。至少,走出去了嘛。
要是以前,苏城巴不得用其他公司做劳务输出,将自己的工人解放出来,以做高利润的项目。
巴库的油田却是个例外,他实诚的道:“巴库旧油田只能我们来做。”
“莫非这片旧油田下面有大油藏?”林永贵忽然想到苏城的发迹史,这家伙不就是靠着旧油田发家的吗?巴库那么大,油田那么多,开采的年限又那么长,旧油田有什么遗漏也不奇怪。
苏城哪知他想歪了,摆手道:“哪里有什么油藏,就是巴库的旧油田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先做了试试。”
“你的意思是说,石油总公司做不了?”林永贵虽然有求于苏城,可脸还是绿了。
苏城连连咳嗽,算是默认了。
别看大华的三次采油技术是自胜利油田的三次采油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经过五年的发展和投入,早已今非昔比。
而国企在技术创新方面向来是乏善可陈,每年的投资够发工资就不错了,更别说是和大华实验室的重点项目相提并论。
林永贵不愿相信,又有点相信,表情极为纠结。
超级能源强国 第五百四十七章 门槛
..如果要在石油系中找一名最信任苏城的高官,林永贵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不仅与苏城关系密切,而且利益相关,在可以预见的数年里,两人都是密不可分的。
虽然觉得苏城说大话,林永贵还是愿意了解一下,问道:“你们在技术有什么特别的,说道说道?”
苏城清咳两声,笑道:“您又不懂技术,我说了您也不明白啊。”
林永贵险些鼻子喷火,气道:“难道你懂技术了?”
他是顺口说出来的。
苏城撇撇嘴,道:“您忘了,我可是技术出身。”
林永贵一滞,转瞬摇头道:“不相信你现在还有时间做研究。”
“看懂总是能做到的。”苏城说的是大实话,他上学的时候,三次采油技术虽然不算是大路货,但已很成熟了,作为一门专业课,苏城得到的信息要比现在许多研究员还要多。后者此时还不一定能弄清楚三次采油的全部品种呢。
林永贵还真的驳不倒这一点,他其实也是技术出身,但年纪大了,总不能像是年轻时那么敏捷。其实,大学里的教授专家到了五十岁以上,也基本失去了独立研究的能力,只能依靠团队和研究生来进行研究工作,从本质上说,大学教授和公司技术官都是管理者和剥削者。
苏城见他不说话,嘿嘿的笑了,道:“咱们还是看房子吧,这间屋子,可是绝对的高科技住宅……对了,小胖呢?”
“和什么公司谈材料呢,说是马上就回来。”杨明回答了一声。小胖是这间宅子的监工,各种此时少见的材料。也都是小胖做主买下来的。
林永贵很有耐心的笑笑,道:“先看房子,再谈油田。”
几个人于是上上下下的转悠。
50多亩大的宅子,和普通的苏州园林一样大了,虽然很大面积都是水塘和园木,可能看的地方也着实不少。又因为是自己的房子,舒兰和苏城看的格外仔细,所费时间更是不少。
渐渐的,林永贵也看出了味道。很有兴致的溜来溜去,完了道:“你得给我留间客房,附楼的那种就行,以后逢年过节的,我就带着你嫂子来这里喝茶参观。我看比香山还好。”
“你要不怕人清誉有损,随便来好了。”
“我有什么清誉,再者说,我也不是白吃白住……嗯,住是白住,吃的话,我每次来都提点东西好了。”林永贵半真半假的说着。他确实喜欢这里,此外,他也想和苏城打好关系,更紧密的关系既有助于他本人的发展。也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事实上,受迫于“走出去”的战略,石油总公司等国内石油公司,对国外油田早都望眼欲穿了。比起阿联酋瑟坦那种可遇不可求的油田,中亚的油田明显更加诱人。更加可靠,而无论是在阿塞拜疆还是哈萨克斯坦,苏城用数亿美元维持起来的关系,可以说是国内在中亚地区最好的联系和纽带。
苏城身处国内,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中石油而自行其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放任石油企业自行其是,相反,无论是美国的埃克森,还是英国的bp,法国的道达尔,他们都追求与政府统一意见,进而寻求着政府背景。
对苏城来说,若是林永贵能做好总经理候补,进而成为总经理,那就是最舒服不过的事了。
就中国目前的石油体制,石油总公司是具有石油公司和能源部的双重职责的。尽管会受到各方面的掣肘,总归是异常的强劲,大华实业也许在经济上能与之比肩,但若是期望政治上平等,那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苏城偶尔的确会这样想。
见林永贵的确喜欢此处,苏城顺手抽了设计图过来,道:“附楼的房间不少,你挑一套好了。不过,我以后准备经常接荆山的老家人过来,他们也会住过来的。”
去了阿塞拜疆一趟,苏城对于家族的需求又上了一个层次。如果老四老五和他不是兄弟,怕是不会冒着偷渡的风险与他去阿塞拜疆的。对石油企业来说,职业经理人是需要的,家族成员同样是需要的。
只要家族内的制度设计足够好,家族的延续就不会干扰到公司的延续,正如洛克菲勒家族。
林永贵认真的扫着蓝图,然后选了最大的一套房,笑道:“我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了,不挑剔。”
舒兰不在乎他的身份,笑嘻嘻的道:“你选的这么仔细,才不是有住的地方就行吧。”
林永贵笑而不答,道:“怎么房间都是一套一套的?”
“师父师娘用不了那么多,客房越舒服越好。”小胖的声音远远的传过来。
大厅空旷且没有家具,传音效果是极好的。
小胖的体型保持的很好,圆润的双腿飞快跑过来,手上还提着好几瓶酒。
“71年的红旗牌五粮液!20年陈酿,我费了好大劲才买到的。”小胖将几瓶酒墩在地上,笑道:“专门准备着你们回来了喝……你们在看蓝图?”
“林书记要选一套房,平时住。”
“林书记选了哪套?”
“最大的这套。”林永贵满意的指了指,道:“位置很好,又向阳面,又能俯览美景,地方也够大,比得上主楼的房间了。”
小胖看的眼都绿了,道:“这当然好了,我专门给自己准备的。”
林永贵顿时不好意思了:“那还是留给你吧。”
“算了,你先选中了,就归你好了。”小胖很大度的挥挥手。
林永贵坚持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你选了,我夺走了,我就不是君子了,给你。”
“还是给你了。”林永贵和小胖推来堵去的。
苏城看的瞪大眼睛,清咳两声,道:“你们怎么像是分赃似的?”
小胖装傻笑两声。道:“师父,你看我来来往往京城,没有一个固定的地方住也不好,要不?我交房租?”
50亩的土地,苏城和舒兰两个人住的话,那就变成幽宅了。苏城也就是说说而已,顺着小胖的话,道:“你准备怎么交房租?”
“一年100怎么样?”
“一个月一瓶酒吧,就这种。”苏城举了举手上的五粮液。道:“你选房吧。”
小胖苦着脸:“师父,71年的五粮液啊,那时候一年才产4000吨,剩下的我全买了,也住不了多久……”
“你还想住多久?五粮液没有。陈年的茅台也行。”苏城一边说,一边拿起酒瓶打量着。只见细长颈的瓶身上,生产日期用蓝色油印,“一九七一年五月”几个字清晰可见,三面红旗的五粮液商标尽显时代气息。
运动时期,除了吹牛,其他产品的产量都在减少。五粮液茅台等等更不用说,经过许多年的消耗,能剩下的好酒着实不多了。
小胖知道苏城在打趣他,也不挣扎了。放弃道:“我一共买了40多瓶,10瓶给了老丈人,剩下的咱们喝吧。”
“这还差不多,勉强让你先住几年。”
“我可拿不出红旗五粮液。那就把这间房留给你吧。”林永贵再次推让起来。
“这套给你用。”小胖很有义气的挡住他,再对苏城道:“师父。你看,要不给我分两套?我和秦筠一套,再给秦院长一套?”
“这就知道给老丈人揽好处了。”苏城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笑道:“看在秦院长的份上,给你们留两套,是借住哦。”
“借住,借住。”小胖连连点头,趁苏城不注意,向林永贵打了个ok的手势,继而道:“分赃……不是,分配完成,我给各位介绍我监工的房子的特色,首先是智能玻璃,你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的玻璃,都会根据温度和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有点像是轿车上常用的黑玻璃,但比那个的品种多……”
介绍期间,不断的有人到新宅来拜访。
苏城在什刹海的宅子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很少有人能想到他来了此处。
不过,来的人一多,收到消息的人也就多了。
很快,苏城小胖和林永贵的小队伍后面,就缀上了大量的尾巴。
好在有林永贵守在那里,不管是国企的代表,还是皮包公司的老板,都不敢上来胡搅蛮缠。
这时候,苏城再看林永贵,就像看牧羊犬一样。
多好的伙伴与同志啊。
宅子很快就不能看了,来宾也不好赶出去。苏城干脆让小胖将五粮液藏起来,又弄了一堆红酒,买了些熟食放在主楼的客厅内,就算是一个简陋的party。
大家见苏城没有离开,也都能保持冷静,然后依照某种秩序,一个接一个,或者两个接两个的来和苏城谈。
买原油的,卖柴油的,出售钢材的,倒腾批文的,一个接着一个。
苏城苦不堪言,拉住杨明,小声道:“这样不行啊,得设个门槛。”
“什么门槛?”
“你现在出去,让人把后花园拾掇一下,再把扶贫基金会的人拉过来。到时候就说我去参加扶贫基金会的聚会,其他人想参加也行,捐款了就能去后花园。”苏城越说越顺畅。他的扶贫基金会是正式的慈善基金会,但以国内目前的状况,其所获得的捐款极少,几乎都需要苏城来补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