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杨秋......杨秋()!”袁世凯念了几声,问道:“是不是两月前在成都街头杀了党人首领,被朝廷册封忠勇巴图鲁的杨秋?”
“正是此人。”杨士琦从外走了进来,他是袁世凯的多年心腹,能自由在养寿园随意进出的几人。拜见了荫昌后说道:“消息是汉口租界内传出的,还说陈德龙和瑞澄也可能在此人手中,因为有人看到楚豫三舰都已经听他的调遣。他手上现在大概有两标人马,不过......武昌传出的消息是他似乎和那边不对付,派人去讨要军械还被顶了回来,目前汉阳枪炮厂在他手中控制着,汉冶萍的钢厂也被他以军管暂时封锁了,他还利用武昌出事那晚汉口闹匪患之机,故意纵容土匪后再从他们手中截得各大银票商号不下百万之巨。昨日大败张彪后更是故意让军队游街示威,借此征召了数千新兵正在加紧训练!凯旋后更是一刻也不停歇,据说有人看到又有大批人马从汉阳启程,只是目前还不知去向。”
杨士琦一项眼高于顶,能被他啰嗦这么一堆话的人实在不多,所以袁世凯也立刻记下了这个名字,可当听到昨夜又有大批人马出动时,起身猛然拍了下大腿:“不好!武胜关!”
听到这个地名,荫昌的脸色也陡然变了,武胜关是京汉铁路入鄂的必经之地,张彪被全歼后,民党人就可以毫无阻拦拿下这里,一旦武胜关被堵上,想要快速解决武昌恐怕就是美梦了!所以脸色大变的他连招呼都顾不上了,立刻起身回火车站去发号施令,袁世凯想了想刚准备追上去关照几句,却被杨士琦一把拉住了:“大人,武胜关虽能阻挡片刻,但有华甫他们在也不过是疥癣之疾。此刻鄂军内乱未平,民党争权夺利,黎宋卿未能握住大权前绝不会再此刻点醒他们如何打仗,所以宫保您还有一段时间!”
“我已联系了朱尔典等大使,如果局势继续糜烂他们定会保举宫保您出山平乱。”杨士琦说完,看了看四周忽然附耳过来:“现在湖北的杨秋不过跳梁小丑尔,北面的吴禄贞......才是大患!”
.
.
辛亥大英雄 第七十章 武胜关上的执着
【新的一周,求会员点击,推荐,收藏】
--
--
山影朦胧的夜色中,褐红色火光不断从城关上冲天而起,炮兵掩护下,足足一个标两千多河南巡城营步兵向城关涌来,这支由早年毅军改编而来的部队虽然江河日下,但在身后北洋马队的叫嚣下,军官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发动冲锋()。
“守住!守住这里,就是守住我们身后的老家!”炮火硝烟中,年轻的石小楼压住军帽,一边沿着城垛小跑一边不住的给士兵鼓气。
轰然中,一发五生七炮弹落在了他身边,炙热的气浪将他掀翻在地,滚了几下后滑到了旁边的城垛后面,几个士兵连忙扶住大喊道:“队正,你没事吧。”
“没事,老子不会比你们先死!”
见到他没事,大家又立刻转身躲在城垛后面不停向外射击,你来我往的子弹不停从耳旁啾啾钻过,不时有士兵被击中倒下。
石小楼喘口气,爬到了城垛间隙向外看去,密密麻麻的敌军让他有些揪心。
他脚下的武胜关是天下九大雄关,南锁鄂州,北屏中原腹地,加上东边的九里关和西南平靖关合称信阳三关,附近山峦交错,群峰环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一条京汉线更是直接从关隘下横穿而过,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自从张之洞大人创立新军后这里一直就由鄂军掌管。
但再险要的雄关也要士兵来守啊()!他只是八镇15协的一位队正,曾在日本士官学校学过两年指挥,由于原来驻扎在这里的42标三营因为新来了标统回汉阳接受训练,所以就奉命驻扎到这里,眼见那么大的关隘却只有一个队不足200人,重械更是只有两门五生七山炮,怎么能不急!
更严重的是,由于武昌事变的消息第二天一早就传到这里,家乡突然传来的巨变让他和战士们都有些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是该继续镇守这个扼守湖北的雄关,还是放弃这里回家。
身为军官因为他比士兵清楚,如果任凭清军夺关南下,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的武昌三镇肯定很难保住。所以最终还是咬牙下令继续驻守。本来他想即使守不住也可以延缓一下,兄弟部队也肯定会即可抵达,没想到这已经是第四个晚上了,却还看不到支援部队,心底渐渐起了阴霾,知道自己这支小队恐怕是被彻底忘记了。
没人喜欢被忘记的感觉,尤其是远在异地执勤的士兵,这让大家很伤心,可正当他和士兵打算下一步去路时,河南来的巡城营一个标就到了关隘下,或许是多年军人的职责,战斗就这么仓促爆发了。
如果在以前,巡城营这样的垃圾部队他根本不会多看一眼,但此刻他手上士兵少,又缺乏重武器,随着一位位伙伴倒下,预想的援兵又根本没出现,加上心底那种被抛弃的愤恨逐渐爆发起来,士兵的战斗**开始迅速下降。
该不该继续坚守呢?石小楼不甘心白白让北洋占了这里,可目光一扫正在抵抗的士兵,见到他们每次开枪后都会向自己看来,心底顿时喊糟,因为这是部队溃散的先兆!连忙举起枪喊道:“兄弟们!武胜关是我们湖北的魂,没了魂,命岂能保住!下面不过是些巡城营,只要我们守过今夜,明早就可以回去求援!”
“队正,兄弟们恐怕......。”副队官冲到了石小楼身边,慌张道:“不值得!......光靠我们这些人守不住的,不如撤回武昌配合大部队死保汉口。”
“没有武胜关,拿什么保?”石小楼冷冷看着副队官,坚定道:“守不住武胜关,挡不住满鞑子南下的火车,还打个屁()!”
“要打你打,我不打了。”副队官聚起十几位士兵,二话不说就准备离开。
石小楼气得一脚踢飞自己这个鼠目寸光的副队官,对着背影嘶喊道:“去尼玛的,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想什么!我不管你是谁,既然我奉命驻守武胜关,就不能丢了!谁愿意走谁走,只要我活一天,武胜关就不能从我手上丢!”
说完,就扭头就趴在了地上,对准一位清军叩响了扳机。
清脆的射击声孤单而凶狠,每颗子弹走能带走一个冲了上来的清军,看着爆炸火光中他年轻而坚毅的面庞,部分士兵犹豫了一下后又投入了战斗,可也有部分随副队官一起撤离了关隘。
“满鞑子,老子和你们拼了!”
走了那么多士兵,关隘上的防御力量顿时下滑很多,很多敌军已经从两旁的矮坡爬了上来,石小楼眼睛都红了,大喊一声:“弟兄们,横竖是个死,拼了!”
“上刺刀!”
雪亮的刺刀飞速卡到枪口,剩下不到百位士兵随着石小楼向两旁矮坡冲去,刚上来的一位清军士兵还没反应,就被刺刀扎透了胸口栽倒,还砸落了身后的伙伴。
“武胜关不能丢!决不能丢!”
石小楼不断大喊着,带着为数不多的士兵们与敌人血肉相搏,正当他刚把一个丢下马当步兵的北洋骑兵捅死时,旁边一柄雪亮的马刀就已经对着他挥舞了过来。
“值了!”扫一眼四周密密麻麻的敌军尸体,已经全身无力的他下意识挡去。眼看马刀加身时,耳旁却陡然传来了密集的枪声,然后......()。
“是援兵,是我们的援兵!”
旁边一位士兵已经哭着叫喊了起来,顺着他的手指,无数身着黄色新式军装的士兵开始从他身边猛扑而过,那个下马跟随步兵作战,准备砍他的北洋骑兵更是早已被子弹击穿了脑袋。
“冲啊!”
“机枪,机枪架起来......。”
最关键的时刻何熙终于赶到了,轻机枪再次显示了混乱场面下的杀伤力和良好移动性,即便是才刚刚会使用的新手也能迅速展开,麦德森m50使用的又都是德造尖头子弹,杀伤性更强!
巡城营的清军本来就士气不高,要不是后面有北洋压阵早就跑了,现在一看到城关上突然多出了好几挺机枪,吓得撒开脚丫子就往后跑。
片刻后马克沁重机枪班也气喘吁吁的跟了上来,机枪班刚架好脚架,机枪手就一拉枪栓扣动了扳机,长长地帆布弹带飞速缩短,一场可怕的金属风暴就此展开。当第一挺马克沁机枪全速开火后,夜色中的武胜关前就如同陡然被洒下了数以万计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无数火星又组成了一道道美丽而可怕的火线,冲向了开始后撤的清军。
重机枪的威力实在是太可怕了,加上武胜关是汉京铁路必经之地,铁路从关隘中间的隧道横穿而过,两旁都是十几米高的斜坡无法逃走,居高临下面几乎就是靶场的环境让马克沁发挥出了最大破坏力。
7.92毫米子弹不停在肉群中穿梭,搅起了一蓬蓬的血肉,连成片,洒成雨。轻机枪也乘势急追猛打,一起组成的十几道死亡交叉线眨眼间就关隘前的区域全部覆盖了起来,那些刚才还哇哇大叫自以为抢到第一功的巡城营步兵只能拼了命的向后跑,只恨自己少生了一对翅膀,只有最后面督战的北洋骑兵见势不妙调走就跑。
战斗并没有持续多久,从河南带着大批武器连夜准备从此支援刘家庙张彪残部的巡城营已经被机枪吓趴下了()。以至于支援而来的一团步兵们看也不看尸堆中瑟瑟发抖的幸存者,就扑向了更远处的清军火车和炮兵阵地。等到连接机枪的水箱开始向外冒蒸汽时,经验不足的机枪手们才发现他们在紧张下居然都已经打完了两箱子弹,被扫过的地方更是满地疮痍。
石小楼也完全呆了,在欧洲这样的火力或许还不足为奇,但在此刻的国内,为每个营配备三个马克沁机枪班已经堪称豪华!何况还有轻机枪助阵!难怪他和幸存士兵望着满地血肉已经完全石化,连何熙走到身边都没发现。
“这位兄弟,我是右路军一团团长何熙,奉命前来支援你们,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守住了武胜关!”何熙说完,带所有军官和附近的士兵向驻守将士敬了个礼。
军人的礼节和暖暖话语,让石小楼和大家都红了眼睛,还没等反应过来,手心里又被塞入了一盒满满的银元:“这是上月张彪狗贼克扣了大伙的饷银,杨司令知道众位兄弟手头都紧,说再苦也不能苦了浴血奋战的将士,所以让我把欠饷和这月的一起带来了,士兵每人五块,军官十块,死去的士兵给他们家里寄二十块。”
刚刚遭逢部分士兵逃走,眼看必死却突然翻盘,然后又是华丽残酷近乎一面屠杀,还没从这一切之中清醒过来,手里就被塞入了一盒暖心的大洋,使得石小楼和所有留下驻守的士兵都大脑空白,连右路军和团长这些词都没注意到,望着银闪闪的大洋全都抱头失声落泪。
望着远处还在交战的火光,何熙呵呵一笑,拍拍石小楼肩膀:“起来吧,咱们还没打完呢!九里关和平靖关也必须尽快夺回来。”
石小楼缓缓站了起来,一把抹干了眼泪,瞪着通红的眼珠用力点了点头。
.
.
.
辛亥大英雄 第七十一章 中原鹿正肥
@@@@
清晨的咨议局门口,邱文彬背着枪凝立不动,两月集训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印痕,就比如最基本的站岗,旁人懒洋洋斜靠的时候,他却始终保持着最标准的站姿()。
“我说文彬,这里又没有外人,歇会吧。”旁边的八镇战友递来一支烟卷,邱文彬摇了摇头,目光扭向了宽阔的扬子江。
“瞧他那样......自以为多大个人物似的,倒弄得我们不伦不类被骂了几次。”
“我就想不通了,听说被杨司令踢回来的都这样!哥几个你们说说,他们在那边不好好卖命,跑回来咱们这边显摆什么?以为我们不懂站军姿吗?”
“人家杨司令对士兵还那么好,昨个还开始发双饷了()!换做我打死也不走,即使拿不到钱也不能干看着弟兄们流血。”
旁边传来的讥讽之言如同针尖般扎得邱文彬难受,刘家庙战后他就和当初被禁闭的益智社伙伴全部被踢回了武昌,没想到回来后又因为出自右路军被昔日的文学社同僚忌惮,最终分配来做看门、放哨这种杂事。
最让他失望的是,首义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可这边依然乱糟糟的没头绪,反倒是杨秋不仅把两镇梳理得井井有条,警察、民政、海关也早早派人接手。每次想到江对岸的昔日袍泽又是打刘家庙,又是小北伐,干得热火朝天,自己却在这里做新兵最基本的杂事,心底总是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要是自己还在42标,那会怎么样呢?
随着心底一身叹息,经过两月捶打的腰杆似乎也渐渐软了下来,就在即将想放弃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忽然传了过来,他又猛地打起了精神,扭头看去才发现是昔日42标书记官王安澜。
“王大人,出什么事情了?这么着急?”
王安澜认得邱文彬,此刻也知道他是益智社老人,可惜对这种被踢回来的人他同样没有一点袍泽之情,一个军人被老部队踢出来还能算军人吗?语气冷淡道:“没什么大事,就是右路军在武胜关打了个小胜仗。”
又打胜仗了?!邱文彬心绪激动,没想到刘家庙才过去两天又传来了捷报,连忙追问道:“是和北洋对上了吗?”
“北洋?!你知道北洋是何等强军吗?”恰好这时边上几位士兵也围过来追问,王安澜冲了他一句后换了副脸:“是河南巡城营的一个标,何熙打得倒是不错,歼敌四百余,剩下一千多号也都投降了、缴获好几千支步枪和大炮,还有一辆火车。你们要是想看过江去就是了,一点点小胜就闹得锣鼓喧天,陈何体统!”
歼敌四百,俘虏一千多,还缴获那么多军械辎重()!这岂是小胜,完完全全就是一场大捷啊!士兵可不管王安澜话语有多么嫉妒,对他们来说卡住了武胜关就说明湖北暂时安全了,所以也纷纷欢呼起来。邱文彬更是满脸呆滞,恨不能立刻飞过江回到熟悉的大营,去看那边俘虏成串的场面。唯有王安澜见到大家高兴脸色一变,匆匆向二楼跑去。
上了二楼他就看到黎元洪已经剃了头发,脑壳上还闪着青光,暂时忘记了烦恼打趣道:“黎督剪去了辫子,到真像菩萨了。”
“菩萨岂可妄言,我这是剃发再修......学和尚坐苦禅呢。”黎元洪摸摸光脑壳,问道:“静波莫非是又来劝我?”
王安澜连忙摇头:“黎督都已经去发了,我还来劝什么,倒是杨秋您该劝劝他了。”
“杨秋?他又怎么了?”
“怎么?他都快把汉口掀翻天了!”王安澜连忙把刚传回来的大智门捷报重复一遍,说道:“先是刘家庙,再是武胜关,此刻还大大方方打开汉口营门给士绅和泥腿子看缴获的辎重军械,俘虏更是挤满了汉阳大营!要是等他那个小北伐结束,恐怕黎督您都要被他.......盖过去了。”
黎元洪也有些惊讶,没想到杨秋刚拿下刘家庙就果断北上堵住了武胜关,还将河南调来一个标全歼了,动作之快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
“还有呢。”王安澜见到黎元洪不说话,继续扇风道:“昨夜汉川传来了消息,岳鹏带队堵住了回来的41标两营,裹挟走了大半士兵,还把那边梁氏兄弟的一千多号义军收编了。此刻已经兵分三路,第一路他亲自带队往京山、襄阳而去、第二路走仙桃、潜江朝湖南岳州进发,第三路直奔宜昌、巴东!”
“好快!”
听到这些消息,黎元洪心底暗叫一声,连忙喊道:“拿地图来。”
见到他终于首次主动问事,负责监视的几位党人士兵连忙找来地图摊在桌上,前者细细看了一会后也是大皱眉头()。此时吴兆麟恰好进来,见到他认真看着地图脸上一喜,又怕打搅了思绪,所以也站在边上不说话,片刻后才黎元洪长出口气,靠在椅背上说道:“可惜......。”
吴兆麟还第一次见到黎元洪这幅表情,好奇的追问道:“黎督可惜什么?”见到他来到身边,黎元洪把地图往他面前一推,道:“你也是懂兵之人,依你看杨秋到底是想干什么?”
吴兆麟不是那种一夜爆发的党人军官,16岁因家中贫寒出来当兵至今,事事都亲历亲为小心揣摩,不仅参加过两次全国新军秋燥,更编撰了《战术实施》、《参谋旅行》被印发各军参阅,连黎元洪都赞他是难得的参谋人才。
虽然只是队正,没统领过营以上的编制作战,但不代表没眼力。等细细看完地图后也长出口气分析道:“杨秋确是个知兵晓战之人,他自知无法匹敌北洋,所以先打刘家庙解了汉口危机,然后分兵一路北上堵住武胜关,如此一来荫昌大军势必无法快速入鄂。
荫昌晚来一天,他就多一天准备!趁此机会扫荡扬子江以北,先将四野所有不安都剿灭打杀。还可以借机收编各地巡城老兵,招募新军扩大右路军威名!只要武胜关能守上十天半月,恐怕除了武昌以南都要尽入其手!只要拿出了襄阳、有大洪山牵制,即便是最后北洋破关而入,也有的一打......。”
见到黎元洪没说话,王安澜以为他也开始担忧杨秋壮大太快威胁武昌,连忙问道:“黎督,你刚才说可惜就是因为这个?”
“我可惜的是此人晚了三年来我军中,且他手上能打的兵太少了,若是八镇尽归其手,信阳......恐怕荫昌都待不下去!”黎元洪摇摇头,眉毛眼睛都快挤到了一起,矮胖的身躯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像极了滚动的大冬瓜。
看着他坐立不安的背影,吴兆麟隐隐猜到了他在担心什么,江对岸的杨秋扩张实在是太快了!
虽然有他和蔡济民等老部下都支持,但孙武宁裹着纱布强忍剧痛也不愿意放权,各类全国通电名义上都是黎元洪发出,可实际根本没送上过小楼,这种都督自然当得无比憋屈,所以他才咬死了嘴巴不愿合作()。
但他这不真当都督吗?当然不是,首义都督的美名诱惑太大了。他只是在等,等孙武吃败仗放权,等党人高层的承认,不然这个没权的都督坐来也索然无趣。可惜事与愿违,谁也没想到会出个杨秋,快速解决了四周的所有麻烦,这就让孙武等党人更加可以不依靠他了。
但机会还有,杨秋的做大虽然威胁到了武昌,可北洋不是一个武胜关就能阻挡的,就算杨秋最后能拉起几万人马,如果武昌这边不配合,靠连枪都不会拿的新兵就想打败破关而入的北洋无疑是痴人说梦了!只是......要是在耽搁几天,就算坐稳都督位子恐怕也是动不得他了!
黎元洪的确如吴兆麟所想已经心乱如麻,开始怀疑自己逼得党人放权再松口是不是错了。杨秋的崛起已经越发逼人,脚步也越来越快!自己却失策不得不继续旁观.......要是有一天党人忽然舍弃自己捧起他,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要不和河南那位通通气?
那位可是真正能做主满清撑不撑得下去的人物!值此乱世,他是绝不会安心在养寿园继续钓鱼。但他会愿意看到杨秋崛起,还是愿意看自己执掌湖北呢?武昌已经成了个大漩涡,笑到最后的会是谁?手握十万虎贲的“渔翁”还是飞速崛起的杨秋,亦或者是不动如山的自己?
黎元洪走到窗口远眺汉阳龟山,突然洒然一笑,轻轻念道:“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门外,孙武身躯狠狠一震!
这两句话,正是袁世凯13岁时所作!
.
.
辛亥大英雄 第七十二章 同盟会的大腿
北面的“渔翁”手握雄兵稳待价而沽,南面的老狐狸看起被党人架空无权无势,可除非党人废掉他不然谁也动不了,有蔡济民和吴兆麟这些人在,八镇的实际控制权还在他手里()。孙武等党人携首义大功气势正盛,占据大义起码能支撑到满清退位。
至于自己......杨秋凝立在窗口,望着大校场内还略显凌乱的新兵方阵,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因为他也正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飞速壮大!
经过一夜劝说,武胜关送回来的俘虏中有七百余人答应反正,两镇征召的首批三千新兵也全部完成。为保持部队本质,此次招募的全都是工农子弟兵,将那些党人最爱的会党、帮派和无业游民全部排除在外。和复杂的老部队相比,这些心性未定的年轻人才是这个团体的未来,他们从此刻起需要和反正士兵一起被打散接受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训练计划和方案均为他亲手编纂的新训练大纲,此外还需要反复接受思想教育,这些重要事情都将由萧安国亲手安排。
何熙抢功后,岳鹏也不甘人后送来了好消息,先是连夜拦住正在回武昌的41标两营说服大半加入了右路军,然后马不停蹄赶往汉川强行收编了梁氏兄弟的义军,剔除不安分因素后将他们和41标老兵打散重新组建了三个营,目前已经和胡老三分开行动。
摆在他面前的是最大难题不是襄阳等地的几个清军巡城营,而是京山的刘英!平行世界里刘英兄弟以鄂军政府副都督名义飞速壮大,横扫汉江两岸气势很盛,还参加了二次革命是党人死忠,能否不流血拿下来关系到是否能继续维护湖北的表面和平。
宋子清还没那么快,沿江而上抵达重庆需要四天,再加上追赶入川鄂军怎么算也要到月底了。现在最让他揪心的就是军械,守着汉阳却没有足够军备,说出去或许会让人笑话。
原本储备大概有九千支汉阳造,可岳鹏带走了三千至,下面校场也需要近四千支,何熙这回缴获的又都是弹药不通用的日本三十式步枪,等到北进中大量新招收的新兵回来,就要面临没枪可用的尴尬()。弹药相比稍微好些,申树楷加大采购力度后暂时缓解了材料紧张的问题,尖头子弹的产量随着工人熟练开始逐步增加,工艺和质量也在苏洪生的亲自监督下得到了提高。经过几天试验后,昨日开始手榴弹进入了制造阶段。至于火炮就不想了,就算德国能再交付一批,也凑不出那么多炮兵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