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孝昌左翼就交给我们吧。”杨秋听完即刻下令道:“竹生(姜泰字),一营和炮三营前出花西,保护孝昌左翼安全,二营和炮一营继续向左进驻云梦东北的枫梓岗,各部抵达后即刻开挖战壕,部署鹿砦防止北洋骑兵南下!”
姜泰转身去下令后,杨秋立刻扭头说道:“少岳兄,我知道你们都在想我是不是来夺权的,我只想告大家,打不赢这场仗,再大的权利都是井中月!所以我不想提这些,你们愿意听我的调动就听,不想听的话也行,只要好好打仗就可以。”
何锡藩没想到杨秋这么直接,加上知道主导权人家肯定不会放,只要他是真的来打仗的,又何必现在去争权夺利呢?所以很干脆的说道:“您是司令,我们自然都听你的。”
“那就好。”杨秋一扫后面神色有些不对的几位党人军官,说道:“知道你这里机枪不足,所以我会留下一个机枪连,带三挺马克沁和四挺轻机快炮配合你们固守右翼,至于大炮兄弟实在是抽调不出了。”
能留下三挺重机枪和四挺轻机枪帮忙,何锡藩已经很开心了,但机枪都是吃子弹的大户,他这边每个士兵才拿到两排子弹,那里养得起机枪,焦急道:“少岳谢谢司令不计前嫌相助,只是能不能再留下些子弹呢,我们这边可养不起它们。”
“子弹?”杨秋一皱眉,扫了眼四周弹带扁扁的士兵,诧异道:“楚望台不是有足够的储备吗?而且我已经答应黎督,枪炮厂会每天向你们提供一万发子弹,难道。”
“还不是张景良!”
四标标统谢元恺见到杨秋身后的警卫都是弹带鼓鼓,腰里插着四个木柄小炸弹,还配发了短枪,羡慕的立刻说道:“我前日回刘家庙向他讨要子弹,他硬说储备不足不可滥用,只给了每人两排十发,而且还说新兵多给子弹只能造成浪费。”
“那为何不去找孙武?他是军务部长,后勤都归他管()。”
“去了,可是。”谢元恺望了眼何锡藩,忿忿不平闭上了嘴巴。他是文学社成员,因为刘复基慷概就义,蒋翊武失踪,文学社除了胡瑛和熊秉坤外基本都被排挤在了军政府内,早是满腔怒火。只是协统是共进会成员,又大战在即实在不宜再闹矛盾,所以到了嘴边的不满最后硬生生憋了下去。
何锡藩心底也叹了口气,孙武早已不是当初果决发动起义的共进会领袖,为了攀附黎元洪掌握大权,对张景良故意克扣弹药的事情不闻不问,想到这些他就觉得心烦无比,拱手道:“若是辰华不方便就算了,我自己想办法保证机枪的弹药供应吧。”
“现在汉阳每天的产出两军各取一半,这次出来我们已经把那里搬空了。”杨秋不是没子弹,刚到手的尖头子弹是要留给轻机枪和无法使用圆头弹的毛瑟98,加上汉阳造也无法使用尖头子弹,所以给他们也没用。至于圆头子弹则要留给重机枪和自己这边的汉阳造,储备也并不多,毕竟现在连他都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所以见到何锡藩等人脸上的失望表情,只能说道:“少岳也不用太担忧了,无论如何兄弟都会保证机枪连的弹药,等汉阳再有产出一定让军需官先给你们补充。”
“少岳代两协将士谢谢司令了!”何锡藩刚要再说几句感激地话,就看到佐官拼了命的向这边跑来,不等走进就大喊道:“不好了!北洋开始攻打武胜关了,谭协统发来紧急电报,要我们立刻驰援。”
这个消息顿时让四周炸开了锅,杨秋也心底一沉,他一直认为袁世凯会拖到出山正式当上总理大臣才会卖力,没想到居然提前了近十天就下死手。
“协统,我带三标去吧。”
“三标固守孝昌不可乱动,依我看还是由我们四标前往支援!”
“不行,四标守孝感,这里是最后的大门!依我看应该立刻让武昌将四协抽调过来北上,确保武胜关安然无恙()。”
“来不及了!”军官们议论纷纷都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时,杨秋一摆手打断了所有声音,蹲下身子让雷猛取来地图,就地摊开详细看完后立刻说道:“四协还在南面,现在回援抵达武胜关也要两天时间,根本来不及!我看不如这样,少岳和竹生你们俩配合固守孝昌,我带警卫连去支援,现在上火车的话最迟明早就可赶到,相信今夜何熙和吴兆麟还是能守住的。”
“就带一个队?”何锡藩连忙摆手:“司令千万不可大意,畏三的性子我是知道的,要不是危急绝不会求援,所以此刻北洋定然已经是大军齐出,一个队去恐怕。”
“不是一个队,是三个营。”杨秋没注意到何锡藩又把称呼改了,手指向左边一扫:“竹生,你立刻派人去安陆,柯韶他们收编京山后应该已经抵达那里,找到后立刻让他们北上中途与我汇合。再派人去襄阳通知岳鹏,拿下襄阳后即刻向随州进发,确保北洋不能走大洪山绕道汉川!”
在场的都是军官,见到杨秋在地图上一挥左翼就出现了两支部队,瞬间明白为何他要强行收编京山的刘氏兄弟了,要是没有这次收编,怎么可能提前在左翼大洪山集结起两支能够调动的部队!所以大家对孙武用此事逼他辞职多了份不满。
杨秋不知道他这番调动居然引来了何锡藩等人的联想,仰起头扫视一眼众人:“我此去也不知道能守住多久,万一关破我和畏三必定先要避其锋芒调整,所以就要靠你们挡住北洋的冲击了!希望诸位千万记住,切切不可让北洋冲起来,无论如何都必须守住孝昌挡住第一波!”
“司令放心,少岳就算是死,也一定挡住这波!”不管何锡藩的保证算不算数,杨秋也没有第二选择,立刻招呼警卫连重新上火车准备出发,可刚要上车就被哈坎挡住去路。
杨秋现在可是德国海军的希望,哈坎怎能让他去冒险!但杨秋去寸步不让:“哈坎上校,我是个军人,军人应该在前线而不是像女人那样被保护起来,要是您觉得你们连一个军官都保护不了,那么我想这次交易也没有必要了()!”
哈坎真恨不能将这个家伙强行带上军舰然后立马回欧洲,见到他面色不善,杨秋只能软道:“我不会那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不会去无畏冒险。”
听到他这么说,哈坎也只得放行陪他一起上了火车,这一幕让听不懂德语的何锡藩等人糊涂了,怎么也想不到杨秋居然还能调动洋人。
夜幕很快就降了下来,火车向武胜关疾驰的同时,关隘上也已经是杀声震天。白天还雄伟的关隘已经残破不堪,一队队北洋士兵在机枪和大炮的掩护下不断发起冲锋,子弹带起的红色光点在双方之间来回穿梭不停。
石小楼压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碎石堆般的城楼向指挥所跑去,一路上残肢断臂随处可见。谁都没有想到,北洋发起狠来居然如此可怕,才短短几个小时驻守部队就死了近千人之多,而且其中大半又都是被炮弹炸死。
当他走到一个用厚厚沙包和石块堆砌而成的机枪堡时,里面突然传来了剧烈的大喊。“卡壳了!掩护我。”
探头看去,重机枪手又跳又叫,原来因为经验不足连续高速射击,一截帆布弹带被扯烂堵住了枪匣,急的机枪手连忙将马克沁重机枪从射击孔前拽离,应急保护的一挺麦德森轻机枪立刻占领射击孔,继续对山坡扫射。
顾不上发烫的机匣,机枪班的几位战士开始手忙脚乱的清理残留的帆布弹带。
这是项很讨厌的工作,加上鄂军中根本就没有经验丰富的重机枪手,杨秋自己也没玩过这种古董货,所以他编写并且让全军机枪手中间学习的《机枪战术手册》仅仅能帮助士兵学会战术,技术上却根本帮不到忙。加上马克沁机枪零件上百,刚学会的人就算平时训练想拆开机匣也很头疼,何况是现在这个紧要时刻,所以机枪堡内简直就忙乱成了一锅粥。
眼看最重要的一挺机枪停歇下来,石小楼顿时暗道不好,能在北洋的冲击下打到现在完全都靠这些生疏不齐的机枪,尤其是重机枪更是成为了封锁利器,白天时就已经有两挺被炮火击中打烂,现在第三挺都停了,关隘上顿时少了一半火力,左侧立刻就出现一个大空档()。
经验老辣的北洋兵立刻看到了这边,在三长两短的铜哨提醒下,数百位北洋步兵顶着子弹向这边匍匐爬来,石小楼很清楚,要是被他们爬到百米发起冲锋那可就是大麻烦了,正思考着是不是居高临下发动一次反冲锋时,就看到吴兆麟带士兵将两门十管手摇式12.7毫米格林快炮推上了城垛。
格林快炮是真正意义上第一种装备国内部队的重型机枪,老北洋曾经装备了很多,张之洞筹备新军中也从国内调来了数十挺之多。圆滚滚的自落式弹匣**入了快炮上方,机枪手抓起手柄开始旋转,两位副机枪手则负责操控角度,装弹手和输弹手则不停的更换弹匣。
和操作更简单的马克沁相比,这种机枪虽然火力不弱,但射击角度完全要靠机枪班的士兵精密配合。由于左路军缺乏机枪,为了加强火力才不得不把这种老爷货从楚望台被搬了出来装备部队,最后还是黎元洪特别请来了几个退役老兵才勉强教会士兵使用。
虽然格林快炮比马克沁差多了,但两门十管快炮每分钟还是能打出几百枚子弹,12.7毫米子弹又威力极大,只要打中就是必死,所以暂且弥补了重机枪班的空挡,眼看武胜关上火力还是如此凶猛,打了几个小时的北洋也不得不鸣金收兵。
随着最后一位北洋士兵消失在黑暗中,密密麻麻的炮弹又落了下来,石小楼苦笑一声,这些打疯了的北洋还真是不给人留丝毫喘气的机会。
第一天的鏖战直到半夜才最终停歇下来,当将士们揉着酸痛的肩膀起身时才发现,武胜关已经几乎看不到昔日的模样,鲜血和尸体躺满了关隘前的整个山坡。
这才仅仅一天,向司令保证的二十天也还有七天!怎么真守得住吗?





辛亥大英雄 第八十章 血火武胜关(下)
时速不到二十公里的蒸汽火车,花了六个小时终于将杨秋送到了武胜关脚下,才刚下车扑面而来的战争气息就让在路上汇合的柯韶、余德海等人紧张起来()。
数百位从武胜关上先撤下来的伤兵云集在此,寥寥几位医护兵一边为他们包扎,一边准备回汉阳,雇来的夫子趁着休战间隙将战士们的尸体也搬到了这里,一张张闭上了眼睛的年轻脸庞,一具具备炸断了四肢,烤灼焦黑的遗体,让从京山赶来的三个营的士兵全都咬紧了牙关。
担架上,一位大腿被弹片撕开的士兵不断哀嚎,声音让大家更加紧张,旁边的医护新兵大概是被鲜血吓坏了,动作缓慢笨手笨脚,见状后杨秋立刻走了过来,取来**和止血药迅速刮去了伤口附近黏着物,止住血后又亲自操刀缝合伤口,他娴熟的处理手法让几位医护兵都看呆了,短短几分钟伤口就被重新缝合完毕()。
“不要紧张!心要细,胆子要大,越紧张拖得时间越长,将士们受的苦也就越大!”杨秋拍拍年轻的医护新兵,在伤兵们感激的目光下向武胜关走去,眼看快要到关隘时,沉闷的爆炸声再次从各处响起,晨曦中一团团黄色的硝烟让他迅速想起了危险地下濑火药,立刻下令用毛巾沾水捂住口鼻前进。
抵达武胜关后面前是一副地狱般的画面,偌大的关隘已经看不到完好无损的城墙,到处是被炮弹炸开的碎石,地面上没清理的残肢和干结的血迹比比皆是。
北洋使用的是典型的德国火力先行战术,两个炮营曾夹角对三关不停顿对覆盖炮击,步兵们则趁着大炮开火的间隙一边吃早饭一边做准备。经过昨天的交锋,驻守在这里的士兵有些习惯了炮兵战术,各自寻找掩体位置也拉得很开,预备队则躲在墙根或者炮弹打不到的地方待命,随时准备迎接北洋步兵的挑战。
指挥所位关城右侧山壁的死角中,这里也是预备队最多的地方,正在准备的预备队士兵们见到闹得沸沸扬扬的右路军司令亲自带兵来支援,顿时欢呼了起来,一团的战士们更是齐齐敬礼。
走到门口时何熙已经带领着石小楼等军官冲了出来,杨秋差点认不出来驻守在这里近半个月的他,这个被大家戏称为笑面菩萨的团长明显瘦了一圈,光头上已经长出了一层短发,满脸胡渣,衣服又皱又脏,浑身上下都是被硝烟浸透的味道。
何熙见到杨秋既吃惊又高兴:“司令,你怎么来了?”
“你们都是我的兵,有危险我自然要来支援。”淡淡话语却让在军官都心底一暖,就连吴兆麟和左路一协的军官们也都吸吸鼻子,没想到第一支援兵居然是之前被大家诟病试图分裂**的杨秋,石小楼更是走前一步敬礼道:“四营石小楼见过司令()。”
“石小楼,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指挥。”杨秋微微一笑,伸出手:“感谢你忠诚的执行了命令,确保武胜关至今未丢,给了我们充分的准备时间!是你挽救了千万湖北人民!右路军需要你这样的军官,欢迎加入。”
短短几句话,将一位优秀年轻军官纳入了右路军体系,让吴兆麟也佩服他的手段。和大家打过招呼后杨秋立刻钻入了指挥部,由于里面太狭小,所以干脆撤掉桌子席地而坐。
“小楼,你给我介绍一下吧。”杨秋一开口就点名石小楼,明显是在考量他的能力。
石小楼很利落的开始介绍昨天的战斗情况:“炮战是从下午开始,根据前出哨探的侦查和炮弹密集程度计算,应该投入了两个炮营。炮击半个时辰后他们发动了步兵进攻,投入大约两个标分别向三关同时进攻,团长和吴协统之前就猜到北洋可能会炮击武胜关策应,掩护步兵拿下两侧九里关和平靖关再行夹击,所以分别在两侧部署了两个营和一挺马克沁机龘枪,才没让北洋得手。
没拿下两侧他们就把全部火力都投到了我们这边,主攻从吃完晚饭后开始,出动了六挺机龘枪配合,直到昨夜子时才撤退。今早清点后统计得知,共打死北洋兵六百余,我方死亡七百余人,伤三百,大半都是”石小楼说到这里看了眼吴兆麟,继续说道:“我们和吴协统的那边的新兵,他们经验不足,被炮弹吓到后多半会乱跑。”
“军械损失比较严重,8门山炮里只剩三门能用,重机龘枪被炸坏两挺,现在只能先确保这里和九里关各一挺,平靖关由轻机龘枪负责。机龘枪龘手不够熟练,子弹消耗比较大。”石小楼思路清晰,短短几句话就勾勒出了大致的作战经过,让杨秋高看了一眼,问道:“你觉得现在最大问题是什么?”
“只要城关不破,后面的铁路就能送上军需和子弹,所以消耗大也不是问题,现在最大的威胁是北洋炮兵()!武胜关是山地,关城内地势狭窄也不适合炮兵移动,且我们用的炮弹和北洋差距太大。”石小楼捧着一枚没爆炸被拆掉了引信的日本炮弹摆在了中间:“我在日本留学时见过这种炮弹,产自名古屋兵工厂,装填了一种新火龘药,威力比汉阳造大很多,炮弹砸开后会散发出有毒黄烟,火焰很不容易熄灭,昨天死的兄弟中有半数都是被活活烧死。”
“是下濑火龘药。”杨秋看了看炮弹,放下后说道:“我已经让汉阳生产一种新火龘药,威力应该要比这个更强,不过最早也要五天后才能拿到首批炮弹。”
吴兆麟在旁边听得微微一愣,没想到杨秋居然还懂炸龘药,而且能制造出比日本火龘药更厉害的东西。石小楼没那么多想法,得知自己这边也要有新火龘药了很开心,就算没日本的强,可只要保证相当也就足够了,立刻说道:“五天后拿到也没关系,现在把五生七炮拉上来作用也不大,七生五炮又太重搬不上来,还不如机龘枪实用。”
“老何、畏三。”等石小楼说完杨秋立刻扭向了何熙,自从他首义夜留下了后他就一直不喊字号,都是以老何来称呼何熙,让人感觉亲热了很多:“你们是老军官了,这里没有外人,我想问问你们觉得还能守几天?”
“北洋的炮实在太厉害了,要是没有援兵依我看最多。”何熙看了眼吴兆麟,竖起了两根手指。
何熙本来还以为杨秋会对这个数字不满,因为他保证过要死守二十天,可杨秋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很赞赏他的诚实,立刻对低着头的余德海、柯韶说道:“京山的事情别放在心上,命令是我下的和你们没关系,身为军人,好好打仗保护好湖北才是最重要!”
“京山?京山出了什么事?”吴兆麟追问道。
“没什么大事。”杨秋不想多提这件事,对两人继续说道:“将你们带来的三个营和直属连分为两个支队,即刻去支援九里关和平靖关。”
见到杨秋没责罚他们,两人心里的忐忑全消,立刻带部队支援两关,等他们走后外面的爆炸声陡然密集了不少,熟知战术的杨秋明白,这应该是步兵准备出击的前兆()。经过昨天的交锋北洋肯定已经摸到了虚实,能否多支撑几天就要看今天了!所以他毫不客气的接管了指挥权,吴兆麟也知道今天是最关键的,很配合的下令各部队听从指挥。
还是昨天的老套路,从七点起在将近一本半小时的炮击后,北洋分别派出两个标猛攻九里关和平靖关,试图拿下两关从侧翼打击武胜关。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两关上已经各自多了一个支队,猛烈地机龘枪火力将他们压在了山坡上无法动弹,只得再次扭头强攻武胜关。
武胜关关城并不大,敌人的炮火又如此猛烈,一下子上太多部队只能是自找苦吃,大概是杨秋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季福成和石小楼率先带领三营和四营率先担当第一波防御部队。爬上城墙后北洋步兵已经沿着铁路线两侧山坡冲了过来,当他们跑进到千米距离时队形猛然散开,沿下方铁路线进攻的营也没有向之前河南巡城营那样傻乎乎猛冲,而是分成了两个纵队紧贴夯壁小心翼翼冲了过来。
由于哈坎以交易威胁,杨秋也不得不压下性子止住了脚步,趴在掩体内从炮兵高脚镜观察战况。
和他预料的差不多,北洋今天明显是准备下死手拿下武胜关,所以正面云集了大约三营左右的兵力,在他们后面还有三个营再做准备。
尖锐的铜哨代替了呼喊,等冲到大约六百米距离后,两侧山坡上的北洋步兵率先做出调整,部队散开拉成了三道散兵线。和娴熟的步兵相比,伴随的机龘枪队战术还是太古板,将马克沁机龘枪扛到正面集火试图用火力压住城楼掩护步兵,所以杨秋立刻指了指机龘枪阵地,仅剩的三门五生七山炮将炮弹全砸了过去。
轰隆隆的爆炸声让北洋机龘枪队不得不暂时退后,失去了机龘枪掩护的北洋步兵们却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娴熟的利用山坡上的树木和掩体交错前进,他们的身体压得很低,眼看进入对手机龘枪射程后就用匍匐推枪前进的办法靠近()。
左侧山岗三营二连的阵地位于关城外,这里没有城墙所以提早挖出了战壕,郝文宝攥紧麦德森机柄,紧张的看着四百多位北洋兵横队展开向这边扑来,刚准备扣动扳机时见到敌人纷纷匍匐卧倒,所以立刻停止了动作。
作为警卫连机龘枪龘手,和各营机龘枪龘手比他们都是杨秋亲手训练的一批精英,对《机龘枪战术手册》的理解更深,所以很清楚这个距离上打匍匐卧倒的敌人是白白浪费子弹。旁边的三营步兵已经开火,汉阳造啪啪的声响练成了密线直钻入耳,可他就是没有扣动扳机,这让这样很多士兵都投来了诧异的目光。
耐心等待终于迎来了机会,等到一声铜哨响起,这批北洋兵猛然站了起来,弯着腰向上猛冲,郝文宝几乎同时就扣动了扳机,嚯嚯嚯嚯嚯嚯三发点射虽然不快,但却成了敌人的噩梦,不断有急冲的士兵被击中倒地。
忽然开火的轻机龘枪交织出了一层弹幕,很快十几个冲在最前面的北洋兵扫倒,更多的敌军见到有轻机龘枪压阵,吓得再次爬了下来。
此时一个带着红顶子的北洋军官在漫天飞舞的子弹中突然直起腰,虽然听不清楚他在喊什么,但他拔刀挥舞的模样立刻激起了北洋步兵的凶悍劲头,百余位北洋兵嘶声呐喊着向阵地冲来,就连刚才退后的机龘枪队也重新找好掩体配合步兵们冲锋。
重机龘枪的威力逐渐爆发了出来,将郝文宝面前的战壕打的尘土飞扬,一道道细小的尘柱中碎屑挂的他脸颊生疼,虽然他和另一位二连机龘枪龘手拼命压制,弹匣打了一个又一个,可轻机龘枪先天不足还是无法彻底挡住猛冲的敌军,等到重机龘枪停火后这波北洋兵已经冲到了五十米内。
“上刺刀!”
三营是一团的老部队,虽然比起最早由42标和保安队改编来的四个营还差些,但面对敌人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被激起了怒火,二连连长是位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见到北洋兵前锋已经抵达,干脆拔出指挥刀第一个跃出战壕发起了反冲锋()。
百多位二连士兵如猛虎般跃出掩体发起了反冲锋白刃战,掩体内的杨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打法,在他的时代白刃交锋已经极为少见,只见到士兵们跃出战壕的同时先打出一发子弹,然后挺着刺刀就硬生生冲了上去。
一边是想拿下阵地从侧面进攻城关的北洋精锐,一边是咬紧牙关要死保的二连将士,如同两波迎头相撞的洪峰,瞬间就迸发出了最烈的视觉冲击。刺刀雪亮,枪托横飞,大股大股的鲜血顺着被刺中的地方喷涌而出,甚至能看到从伤口中流出来的肠肚,士兵们全都杀红了眼睛,脑海里只剩下你死我活四个字。
《机龘枪战术手册》中是禁止机龘枪龘手参与肉搏的,但也罗列了遇上这种情况后的办法,所以郝文宝立刻招呼二连机龘枪龘手一起跃出战壕向两侧纵身拉开,然后用斜射帮步兵们挡住后面跟上来的北洋兵。
两道火线将北洋步兵切割开来,前面发起冲锋的北洋兵得不到支援渐渐挡不住了,随着一声铜哨开始向后撤退,正当杨秋松口气时,一团团火球却忽然将二连阵地覆盖了起来,刚打退敌人还来不及撤入战壕躲避的二连几乎遭遇了最惨烈的损失。
1...3637383940...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