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拥护司令的决定,这回谁要是不开眼想给司令惹麻烦,不遵从政令,老子第一个宰了他!”
“保家卫国,绝无二心。”
“国防军万岁,司令万岁!”
士兵们群情激奋,看得徐绍桢和军官们也有些激动。昨天三省行政通电发出后,全国上下都热闹起来,谁也没想到,一个军阀似的武夫居然敢如此大胆直接裁撤三省一半收入,还免费让学生读书,狠狠扇了那些说杨秋是武夫的人一个大巴掌。回想自己这边,脸上甚至还有些火辣辣的,虽然南京政fu成立后也宣布取消前清所有厘金,但下游各省实际上并未停止征收,因为赋税和厘金关乎各省都督和军队的生死,谁敢轻易裁撤?
激动过后也暗暗担忧,杨秋已经露出了割据为王的苗头,偏偏北方未平谁也动不得他,现在这封通电又几乎将三省民心一网打尽()。这位军官宣讲后,国防军肯定也是死命追随,等他将三省土豪恶霸狠狠揍一顿后,恐怕三省就水泼难进了。扬子江上游咄咄逼人,徐州一战北洋公然撕破了停战协议,这两家会不会借暗杀联起手来?说到底还是孙武那些人愚蠢,白白给了杨秋一个立威的机会。
算了,自己只是个军人,何必管这些杂事呢。徐绍桢叹口气,刚要继续往前走,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军官带人走了过来,见到他立刻敬礼:“国防军上尉团长余德海见过司令。”
北进中对刘英部强行缴械后,余德海稳重了不少,面对徐绍桢不吭不卑:“欢迎徐司令来视察。”
“余团长,你们这个演习还要多久才能结束?”徐绍桢打了个哈哈,故意咬重了演习两字免得大家尴尬。余德海立刻说道:“报告司令,在大总统给出答复后,我们就会立刻结束演习。”
给出答复?!徐绍桢心底冷哼一声道:“大总统不是已经发电报澄清那件事与南京无关了吗?尔等继续这样下去,我也不好交代,万一闹出的动静想必杨巡使那边你也不好说吧。”
北进那么关键的时刻,余德海都敢直接把刘英兄弟缴械,何况现在还占着道理!所以毫不给面子说道:“大总统是发了电报,我等也相信大总统和徐司令的为人。但我等是军人,军令如山,只要司令一天没来命令,我们就会在这里驻守一天,至于动静......。”余德海故意看了眼江面和炮台,三艘炮舰和八门随时可以调转炮口的120毫米重炮,说道:兄弟我倒也是不怕。”
徐绍桢有些火了,这里是南京不是湖北,仗着炮台和机枪就敢如此嚣张,冷道:“余团长,你可要想清楚了。”
余德海和二团将士早就怒火中烧了,司令带大家血战那么多天,付出了一万六千民军死伤代价才有了南方的大好局面,国家还没统一呢,有些人就迫不及待要杀他,大家如何能忍得下去?要不是参谋长严令不得进入南京城,他们早想清君侧了,所以听到最后这句干脆懒得理睬,只是回道:“徐司令请回吧,弟兄们职责所在,还是等炳麟先生带那些人来再说吧()。”
章炳麟要来了?还要带孙武他们来?!徐绍桢傻眼了,满肚子怒火都化为了担忧,这巴掌也太狠了吧!
徐绍桢匆匆回总统府报告时,章炳麟也押着孙武等人靠上了南京码头。这个消息旋即引爆了南京城,总统府和参议员更是措手不及,没想杨秋会把这个大麻烦扔给南京来解决,为此孙文不得不举行内阁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其实这件刺杀案根本没什么可商量的。假冒政fu暗杀中央大员,放在任何年代都是死罪!尤其是现在这个全国还未统一,南京急需树立权威的时刻。何况章炳麟这回不仅把人犯带来了,还带了详细供词,放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就拉出去枪毙正法了。可这回不行,因为里面牵扯到了黄克强的儿子。
南京焦头烂额的时候,北京袁世凯也有些烦躁。
宫保府这几天门庭若市,自从传出他上奏劝说退位,请辞总理大臣后,各方势力都嗅到了活曹操要动真格的了,满清退位或许只是眨眼的事情,所以不仅没清闲反而愈加忙碌起来。
冬天的北京是难熬的,连绵大雪将京华之地覆盖了起来,受到惊吓的袁世凯这几天身体不舒服,所以干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别以为他就被炸弹吓到了,滴答不觉的电报机依然再告诉别人,这里还是北中心的政治中心。
“这个杨秋......委实让人头疼。”杨士琦坐在火盆旁,他在袁府内地位非凡,所以每次议事袁世凯都会让人给他准备凳子,说道:“这封政电一出,怕是三省内民心都要倒向他了,将来恐怕尾大不掉。”
段祺瑞一贯强硬,冷道:“有什么尾大不掉的?我就不信他真要裁撤厘金,免费兴学()。他现在手下十万之众,这回又要扩军12团,每年光养活部队每年就要千多万,无非是沽名钓誉罢了!等他实行不下去,我就戳穿他,让全国上下看清楚他的真面目。”
杨士琦眼了看这位北洋之虎,继续说道:“徐州一战,南面已经被我们打怕了,杨秋又高调施压南京,这回恐怕黄克强不得不行辕门斩子的事情了!如此一来他必定声威大减,没了他后孙文之辈等于少了条胳膊,南方已经没多少日子了。所以倒是大人您这里......要快啊!要是拖上一年半载,恐怕就真要拱手让给杨秋了。”
袁世凯这几天也着急呢,这次暗杀实际上是帮了他的大忙,但有些事他不能说出来,故意叹气道:“我袁家三代世受皇恩,如今却要我亲手......哎。”
杨士琦最清楚他的脾气,劝道:“大人!此时非是妇人之仁的时候,如果清室还不退位,一旦南京解决了杨秋之事,要想挽回声势必定会倾力北伐,战端一开苦的还是天下百姓,我汉人遭的罪还少吗?士琦今日请命,大人早做决断!”
陈宦站在旁边,对袁世凯此时还惺惺作态有些不满,但他已经答应辅佐也只得说道:“大人,南京和湖北说到底都还要互相利用,所以此刻他们绝不会彻底翻脸,这从杨秋把孙武等人交给他们处理就可看出。南京也定会利用此次机会要求杨秋北伐,要是津浦、京汉同时发动,我们兵力恐怕不足。”
袁世凯先长长叹了气,拿火钳将炉火拨旺了些,才装作下决定道:“罢了罢了!先派人去和杨秋谈武胜关换人的事情暂且稳住他,京中良弼......也动手吧,老夫这回也豁出去了,天塌下来我给你们顶着。”
有了他这句话,三人都明白,满清退位只是时间问题了。
.
.





辛亥大英雄 第一三八章 轻轻放下
第一三八章 轻轻放下
@@@@@
南京头疼如何处理刺杀案,北面加速逼迫清廷退位,扬子江上游三省却因为震惊中国的行政通电,轰轰烈烈拉开了大大变革序章,它最终会给南中国带来什么?连发动这场变革人的也无法预测()。
随着汤化龙被捕,胡瑞霖辞职,杨子江上游最重要的两位立宪派领袖轰然倒塌,无数与他们有牵连的立宪派和保守派惶惶不安,尤其是当杨秋发出政改通电后,从成都至长沙,从重庆至武昌,叫好声此起彼伏时,也有无数愤怒的眼睛暗暗诅咒。一场新政与既得利益之间的冲突开始慢慢发酵,始作俑者杨秋加紧速度调兵遣将的同时,也在开始勾画他崛起的最后一步。
武昌码头上,海军营江汉号炮舰悬挂起了满旗,街道两旁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数百位湖北官员来到此处为新任民国副总统,前任鄂督黎元洪送行()。
黎元洪依然是那副镇定自落的泥菩萨表情,心里却如死灰般难受。副总统......说得好听!孙大总统上台后摒弃了宋教仁提出的议会制,实行总统制将大权全部握在了手中,副总统就是个花瓶摆设罢了。但现在又能怎么样呢?汤化龙倒台后,湖北立宪派就剩下最后一口气,湖南谭延闿是典型的墙头草,四川邓孝可干脆是杨秋立起来的傀儡,否则以他的资历怎么能争得过蒲殿俊那些人!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要是当初党人推举他出任都督时主动点,趁着孙武得势时直截了当拿下这个年轻人,还会有今天吗?
从甲午走来,黎元洪也算是经历良多,他明白政治就是这样,打不倒对方是就得忍着憋着,一旦发动就是你死我活。小仓山后,三省之内已经无人可以撼动此人,自己去了南京后更不可能,不如主动移交权力早些去南京养老。想到这些,他悄悄叹了口气,扭头对杨秋说道:“此次一走,不知道何时能回来了。”
经历过这么多政治风雨后,杨秋已经心硬如铁,微笑道:“副总统记得我送您的手枪吗?杨秋今日话放在这里,一日是长官,一辈子都是。不管将来是南京还是北京,庙堂之上如果有人为难副总统您,只要发个电报来我十万国防虎贲决不罢休!”
黎元洪知道杨秋这是要利用自己对抗肯定要上台的北洋一系,但能有这个保证他已经很欣慰了,只要保持这点若即若离的关系,将来就算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这辈子做个安稳副总统是不成问题了,所以很干脆的摊牌道:“辰华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南京吗?黄一欧我动不了,不过孙武他们这件事还是能说上话的,南京现在迟迟不动也在等你这边的消息,依你看这些人是放逐海外还是......。”
“海外......也有华人。”
杨秋淡淡的一句,决定了孙武和张振武等人的生死,黎元洪不气不恼反而欣慰的点点头:“辰华做的不错,第一次可以原谅,第二次......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黎副总统深明大义,请代我转告大总统,杨秋从未想过要割据中国,如若北伐确定下来我定然出兵配合。”解决完孙武等人事情后,杨秋立刻让陈果夫递上一张西南银行开出的三十万支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南京那边还不知道何时能开开出政fu工资,您先收着充作日常用度。”黎元洪知道南京财政困难,没推辞让王安澜收起来,笑道:“辰华心里恐怕已经有了湖北新都督人选了吧?告诉我吧,黎某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谁为国家好还是知道的!保举一个湖北都督还是能办到的。”
“都督虽然是我汉人称呼,但现在已是共和,所以我觉得省长这个名字更好。”杨秋早就想撤掉都督这个封建味道太重的名词,微笑道:“提名人叫李石星,是詹天佑先生的弟子,27岁,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
“好,我记下了。”
黎元洪记下这个陌生的名字向军舰走去,刚准备踏上舷梯,忽然回首说道:“恩师萨统制给我来信了,出资购舰民族大义,辰华做的不错!现在你三政虽出,但所触太大!必定还有波折,既然辰华决议要做......就狠一点,快一点!希望等黎某告老还乡时,能看到一个最好的湖北!”
这几句话让杨秋微微一愣,转念间他有些明白这位历史上褒贬不一的人物的心思了。他虽然是被自己逼走的,但终究没改掉国人眷恋故土的思想,亲历甲午惨败,眼见晚清国弱民苦的现实让他们这些北洋一代很矛盾,一方面是希望国家做出改变所以同情革命,一面又害怕从此陷入动荡反而加重疾苦,直到现在要走了才终于表露了心声。
一声汽笛,宣告首义后走上被强行推上首义都督之位,踏入中国政治舞台中央的黎元洪结束了在湖北的生涯。同时提名大家从未听过的李石星出任湖北省省长。他的离开也让湖北彻底进入了杨秋时代,当天下午三省巡阅使府就搬到了湖北咨议局内,武昌再次成为了湖北乃至整个南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
第二天清晨黎元洪抵达南京,为祝贺副总统到任,杨秋首先表达了善意,不仅下令二团退回原驻地,同时再发全国通电,表示刺杀事件只是一小撮革命叛徒所为,也表示国防军已经做好了北伐准备,只等南京命令就可以出发()。
黎元洪也做出了回应,当天参加内阁和参议员会议时立刻提议,废除都督这个职位,改为更符合共和的省长取代。同时提名詹天佑的学生,从未闻名的李石星出任湖北新省长。在得到杨秋的信号后,这两件事几乎在提出后就获得了全票通过,虽然谁都知道这是杨秋的授意,可现在还有谁愿意为这点小事继续对峙他呢?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刺杀事件,给杨秋一个交代,重启已经陷入停顿的北伐,加速全国统一。
黄克强也根本没空关心黎元洪抵达后南京政治圈的悄然变化,他现在已经是焦头烂额,一边是空空如也的国库,一边是北伐需要的上千万钱款,还有儿子和刺杀案的牵连,都让他有种深深地疲倦感,有时候坐下来干脆想撇下一切回香港做愚公算了。宋教仁来找他告知黎元洪的提案时,推开门后也被吓了一跳,短短几天这位身材高大,享誉中华的同盟会硬汉已经整整瘦了一圈,两个眼窝深深凹陷了进去,睁开能看到的都是血丝,也不禁关心道:“克强,你也别太担忧了,孙武他们的口供中可以看出,这孩子是被人蒙蔽了,我想杨秋也不是好杀之人,此事应该还有转圜余地。”
黄克强最近的确是身心疲惫,见到宋教仁来,强行打起精神说道:“一欧的事情我不想问,做错事情就该受罚。倒是现在北洋兵锋指到了淮阴,北伐已经刻不容缓,遁初你觉得该怎么办?”
宋教仁见他不愿意提刺杀案,同意他的意见说道:“克强说的不错,要是再不能联合北伐,还说不定会出什么乱子呢,只是钱款该如何解决呢?”
黄克强说道:“我昨日和总统谈过了,他认为可以用致电广州陈炯明,用广州铁路作抵押,此外再有江苏出面拿出上海至枫泾的铁路,以此两条作抵向日本贷款600万先应急,等全国统一各地赋税上来后慢慢还。”
“把铁路作抵押给日本人?()!”宋教仁不是不知道现在财政问题,但对拿铁路做抵押还是很担心,说道:“克公可要想好了,我们现在这个政fu只是临时的,袁世凯昨日已经来电说会加速劝说满清退位,将来大权还是要暂时交给他的,万一这事被拿出来说事,对将来大选恐怕非常不利。”
“现在还顾得上那么多吗?”黄克强苦笑,回到了刺杀案的话题:“听说黎元洪来了,是不是带来了杨秋的口信?”
宋教仁点点头:“口信来了,黎元洪已经表示一定要严惩主犯竖立中央威信,次犯......他没提,但大家的意思是......让一欧他们回香港,从此不要再从政了。”听到这里黄克强仿佛全身力气都被抽干,这些话意味黄一欧等人将从此退出政治舞台,而且只要杨秋一天没倒台,他们就永远不可能在翻身。
见他表情痛苦,宋教仁也知道他心中的苦,起身道:“克强你好好休息吧,事已至此就不必再多想了。”
宋教仁离开后不久,南京政fu正式公布汉口刺杀案处理结果,黄一欧被革职遣送回广州收押监禁,海军次长汤芗铭被革职由杨敬修接任,王光雄接任驻扎在上海已经改编的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最后包括孙武在内的17位刺杀案主谋被以谋杀中央大员、反革命罪判判处死刑。
因为杨秋轻轻放下刺杀案,刚刚才松口气的南中国却再次因为两起暗杀案躁动不安。1月24日,清政fu主战派死硬分子良弼被炸弹炸死。第二天,光复会首脑,最有可能接任浙江省长之位的陶成章也被人暗杀与旅馆中。
十天内连爆四起和民党有关的重大刺杀案,使得很多人对依然抱着暗杀政治的南京开始失望。就在中华大地依然动荡不安,未来一片迷惘时,杨秋开始了自己上任后的第一次两省之旅。
.
.
.




辛亥大英雄 第一三九章 西南风云起
第一三九章 西南风云起
羊肠山道,曲曲弯弯,俯身望去竟是千丈深崖,从山麓远眺,层峦叠嶂、连绵纵横,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赢话费,
“好家伙,我还以为我们四川的路算难走了,这会走一趟ォ知道,和贵州比我们那叫平坦大道。”佛顶山清水江畔,一支十几人的驮马队沿着小道婆娑跋涉,队伍里一位操着四川重庆口音,穿着国防军军装和棉大衣的年轻小伙看一眼深峡解开衣扣,衣襟下两支崭新的民元式手枪赫然露了出来。
“古话不是说吗?九分山水一分田,古道驼队走黔州。”走在前面的邱文彬笑道:“两湖入川,最难走的就是巫山夔门,还有北面的秦岭蜀道,西南的大凉山金沙河,可入了川后内里却是平原,所以ォ称巴蜀宝地。但贵州就不同了,不管怎么走都是山连山,看不到头。”
“班长,下午就该到贵阳了,该给我们说说这次的任务了吧?”重庆小伙挤到前面,屁颠屁颠跟在邱文彬身后询问。
清晨启程走了快四五个小时,又都是难走的山路,还要看管驮马,即使山风寒峭邱文彬也有些燥热,解开棉大衣扣子说道:“就知道你们几个不安分,我告诉你们,这回来不是打仗的,是来商讨汉川铁路入贵事情的()。”
邱文彬继续说道:“詹先生说了,遵义大娄山那边山匪众多,铁路修建可能有危险,希望开工后能派部队保护,所以我们得去和贵州军政府打个招呼。”
“不是打仗啊。”重庆小伙声音拖得长长地,瞅了眼队伍中两位铁路公司的办事员,如打蔫了的茄子垂头丧气道:“铁路嘛,派个文官来就行了嘛。再说了,我们帮贵州修铁路,他们应该谢谢司令ォ对。”
“脑壳,你以为那么简单?”邱文彬用学来的四川话笑骂一句,说道:“司令是三省巡阅使,派兵入黔总要先打个招呼,否则人家还以为我们要搞分裂呢,吃力不讨好。”
“班长,你这个四川话学的可不像,倒像是隔壁妹子叫人呢。”
“哈哈。”
士兵们哄然大笑,重庆小伙恢复了活跃,说道:“班长,常德出来时说司令遭暗杀,还说是南京政府干的,这是不是真的?”
这句话一下子让队伍气氛凝重了很多。因为詹天佑提出了四省同时开工,缩短工期的构想,所以杨秋去上海时,就派邱文彬带一个班保护铁路公司几位办事员转道湖南入贵州,准备和贵州军政府商讨派部队保护汉川铁路贵州段开工的事情,之所以派他来是因为文学社和自治学社关系比较好,邱文彬自己和自知学社很多人也有交情。
但是没想到,他们刚到常德就听说杨秋在汉口遇刺,当时大家都差点想打道回府,几位铁路公司办事员更是急得连连发火,没有杨秋就根本没有汉川线,所以他们最着急。幸好第二天传来消息杨秋没事的消息,但刺客行刺时直嚷嚷是南京政府派来的事情,又让大家心底都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直到后来来了三道政令通电,常德府群情激奋,很多学生都走上大街拥护,他们ォ继续上路()。但由于远离核心地区,具体是谁干的也不清楚,所以一路上大家都在说这件事。经历过起义前后的风云,邱文彬稳重了很多,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眼睛能看透的,说道:“司令没事就好了,其它的还是等到贵州发份电报回去问问雷连长他们再说,大家也被担心。”
两位铁路公司办事员都是詹天佑找来的留洋年轻学生,最看不惯各地士绅的老派思想,又是热血激荡的年纪,骂道:“我们ォ不管谁干的呢,反正三省不能没有杨巡使,不然汉川线永远是纸上画饼?那么多孩子也读不上书!一路过来大伙也都看到了,好好地三省被满鞑子糟蹋成了啥样子!所以只要能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就支持巡使大人。”
“说得对,咱们早点干完贵州的事情早点回去,这一路我可是看到了,那些个喝民血的厘金局的衙吏和士绅可都恨得司令牙痒呢。”
“司令要出巡两省了,那些个老派分子肯定会闹事,按我说加快点步子,早点到贵州完事后回去收拾他们ォ是正途。”
“对,快点走,办完事早点回去。”
士兵们也跟着嚷嚷起来,和两位铁路公司的办事员一起加快脚步向贵州走去,但大家都没想到,国防军突然光临贵阳引发了多么大的连锁反应。
邱文彬保护办事员前往贵州时,杨秋也抵达了巡视之旅的第一站长沙。
艳阳高照的长沙府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应瑞号巡洋舰在一片锣鼓声中靠上了码头, 军舰上五色旗和飞虎旗相映成趣。浑浊的江水拍打着军舰的船身,溅起一道道雪白的浪花。
码头上,第六旅将士已经在杭志的带领下拉起了警戒线,由于汉口的刺杀案,加上ォ撤厘金后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为了防止有人铤而走险,国防军上下对杨秋此次出行的保卫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不仅带来了剩余的全部警卫连,还从一师中抽掉了一个连补充,此外还严令各地驻军做好保卫工作。
“让开,给老子让开()。”
“我们要抗议!对,抗议!”
突然,几百号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地痞冲了过来,挤开欢迎人群后忽然拉开了几道横幅,横幅上赫然写着“我们要吃饭”“共和不是一家之言”“厘改税荒谬”等标语。
带官员和士绅代表来迎接谭延闿看到标语脸色猛然僵了,自从他下令厘改税后,长沙整日都有人游行痛斥,他知道这些人背后是谁,但却没想到居然闹到了这里,怒问道:“怎么回事?是谁搞的?!”
身后的官员和士绅代表连忙低下头避开目光,左学谦连忙推了推刘玉堂:“快,找人赶走,要是闹起来就不好了。”
刘玉堂现在是第四师副师长,这回杨秋来湖南视察,他因为人头熟所以没去四川临时回来安排保护任务,见此情景也顿时急得满头大汗,这不是要了命了吗?汉口遇刺案后孙武等人那么大的背景都被南京为了安抚直接枪毙了,现在湖南谁有那么深的背景?要是在长沙出事他们这些人陪葬都不够!所以连忙跑去找杭志,准备强行驱赶这些闹事的家伙。
1...6869707172...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