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面北眉南
“噗……”蒋太医一口茶喷了出来,抖着手指了三娘,不可置信道:“你……你……”
三娘忍不住也笑出了声,她是知道蒋太医与别人不同,世俗礼教在他面前狗屁不如,所以才会大着胆子与蒋太医开玩笑的。
三娘怕真的把蒋太医气到了,收敛了神色:“太医,你看我姐姐中的毒是不是来自南疆?”
蒋太医好不容易顺好了气,瞪了三娘一眼:“韶儿他乖巧懂事,怎么会……怎么会……”见三娘一脸的一本正经模样,蒋太医只得顾忌自己作为长辈的颜面,没好气道:“南疆那么多毒,你当我是神仙啊?样样都知道?不过……”
蒋太医突然若有所思:“经你这么一说,我到是想起来了,我刚刚尝了尝她的血,发现解这毒所要用到的草药当中,有一味是生在在极寒之地的。一般来说,毒药与解药都是相辅相成,就如同世间万物之阴阳,它们相克却也是相生的。”
三娘刻意忽视了蒋太医说的那句尝了二娘的血的话,她虽然不懂医术,但是蒋太医的话她大概是明白了。
“那她就不能死在您手里了。”三娘皱眉道。(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三百零二章 相逢
“哦?为何?”蒋太医斜睨了三娘一眼。
“这次刺杀事件,看上去是偶然……不过也太过巧合了些。加上昨日发生的那些事情,也让人不得不防。”三娘轻声细语道,“昨日那黑衣人的身份,可是有眉目了?”
“韶儿说,可能是北镜那边的人。”蒋太医眉头纠结到了一处,“怎么又是北边?难不成这南疆与北镜还有勾结?”
三娘摇了摇头:“现在下定论还太早了,不过之前并没有过听说有这方面的苗头。”
蒋太医只对医术有兴趣,这些问题只能让他烦躁,遂不耐烦道:“这些事情,你们这些娃娃解决就是了。老夫是个大夫,哪里知道那么些?你不让我杀,我就不杀好了。”
三娘虽然不是那种视人命如草芥之人,但是她不让蒋太医动手杀三娘仅仅是怕这样做会被人抓住把柄,因小失大。二娘她再如何,也不过是一名女子罢了,杀伤力有限,隐在暗处的那一方势力才是最让人顾忌的。
“那老夫这就给她解毒。”蒋太医放下了手上的茶碗,站起身来,走到床边。
三娘在他身后,正好看见他扬手从二娘的脸上将那三根银针拔了出来。三娘头皮有些发麻,不过那针虽然很粗,二娘头上却没有流血,只是脸上的那三个小洞却是在的,就像是张开得很大的毛孔一般。
蒋太医似是背后长了眼睛一般:“不乐意看你就先出去,解毒也没有什么好看的,现在我身边药材不齐,无非就是给她刮骨放血。”蒋太医说到最后。故意将声音压低,似是想要吓唬人一般。
三娘无奈得看了蒋太医一眼。虽然她并不怕,但是也不想看这些,知道蒋太医是在报复自己刚刚说要他的灵芝的侍寝,三娘顺从道:“那我先出去了。这里就交给您了。”
蒋太医满意了,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
三娘和薛氏进宫,家里的丫鬟都是在外头候着不让进来的。因此她在宫中便是这座宫殿里的宫女随身伺候。
出了殿,三娘便看见一溜儿宫女整整齐齐地躬身站在廊下,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来。宫女们见三娘出来了。便自动往这边来了四人。
“三小姐。您要去休息吗?娘娘身边的嬷嬷吩咐了,您就歇在这左边的次间里。”宫女对三娘恭声道。
三娘回头看了一眼,宫女说的次间就是这间宫殿的正房左次间,刚刚二娘是在右边的次间。三娘不想这时候再进去,便道:“我在这庭院里走一走。”
“是。”那几位宫女训练有素,听说三娘要走一走,二话不说就碎步跟在了三娘的身后,只隔了两三步远的距离。
三娘虽然不喜欢一群不熟悉的人这么跟着。但是她知道这是宫中的规矩,便选择了忽略。反正她也就是在这庭院中走走,透一透气。顺便将这两日的事情在脑中过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蛛丝马迹。
这一座殿不是很大。与偏殿差不多的规模,只是个一进的院子,三间正房,两个厢房,不过每一间房都比一般的民居要宽敞,所以看上去庭院也是足够大的,且院子中也是处处精致,深秋了还是绿意盎然,种了好些耐寒的植物。
三娘不知不觉走到了门口,正想回转却看到大门挨着门的地方放了一对琉璃的金鱼缸。
三娘虽然不是太懂风水这一套,但是金鱼缸一般都是放在进门的对角位置,所以对这对放在门口的金鱼缸便多看了几眼。
圆身的碧色琉璃鱼缸,半个人身高矮,上面雕刻了三只麒麟模样的小兽,没有别的花纹了,却显得更加剔透,阳光下,水波微荡,便是流光溢彩。
鱼缸中还游着一尾金鱼,这尾金鱼比一般的金鱼要大一些,眼泡有些大,上满还满是皱褶,看上去很丑,且没有什么活力,一直用头抵着琉璃鱼缸一动不动,应该是一条有些年头的金鱼了。
三娘转头看了另外一边的那一只与这只一模一样的琉璃鱼缸,那只鱼缸里却是养了好几位金鱼,站得远了都还偶尔能听到鱼儿在水中摆尾的声响。
这样一对鱼缸有些奇怪,不过想到宫里有许多的忌讳,三娘知道好奇心害死猫的道理,所以并没有开口相问,只随便看了两眼。
正想往回走,却听到一个柔和的带着些鼻音的声音道:“静太妃娘娘当年信天命,悄悄找了一个道士为安定公主批命,那道士说公主命中带了凶兆,且与之相克的方位在离位,所以太妃娘娘便在这里摆了两个鱼缸,这叫做‘拨水入零堂’。 ”
三娘听到这个声音一惊,抬头便对上了一双含笑的眼眸,笑容很完美,让人找不出一丝的破绽,三娘却是觉得那一对眼珠子黑漆漆得,意思光亮也不见,让人无端地觉得恐惧。
三娘低眉敛目地行了一礼,正想离开,却听到自己身后的宫女高兴地道:“沈公子又来喂鱼了啊?这只‘大将军’已经好几日都没有精神了,嬷嬷说它太老了,可能熬不过今年冬了。”说到后头,那宫女语气中带着些惋惜。
三娘便看见沈惟身后还跟着好些内侍,其中一人手中拿着一个小碗,里面装鱼食一样的东西。
“刚好进宫了,就过来看一看。”沈惟走到养着那一尾老金鱼的琉璃鱼缸前,伸手抚了抚鱼缸上的一只麒麟,微微弯身看着浮在水下不动的那条金鱼。
他身后的内侍早已经熟门熟路的开始往另一只琉璃鱼缸里撒起鱼食来,三娘听到了水花被拨动的欢快声。沈惟却是接过了一个小食盒,也不怕脏地自己亲自喂了起来。
他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水缸里的鱼儿,没有动,撒鱼食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地,生怕撒多了或者撒少了。那鱼原本没有动,过了一会子却是慢慢浮到水面吃起鱼食来。
它一人占了一只鱼缸,没有鱼儿与它抢食,或者它原本就已经不太能进食了,所以吃得很慢。这种无声的,似是慢条斯理在咀嚼的吃法,让三娘感觉到了怪异,仿佛那浴缸里的不是一条金鱼,而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满脸沧桑,带着些云淡天青的淡然。
三娘为自己的想法失笑。
一旁的宫女们却是小声惊讶起来:“呀……它竟然进食了。它已经两日没有吃过东西了。”宫里的女子,被管束得习惯了,再惊喜,再惊讶,变现出来的也淡了些。
“听嬷嬷说安定公主在的时候,沈公子就经常来给它喂食。它定是认的沈公子的。”宫女小声道。
沈惟嘴角挂着笑,依旧温柔而完美,没有说话。
那边的内侍也已经喂好了金鱼,沈惟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却是又转头对三娘柔声道:“这一尾‘大将军’已经养了十几年了,原来公主的那些金鱼只有两头存活下来,只是前一阵子我许久没有进宫来,总管公公见这鱼缸里的鱼儿太少了便又放了几尾新的进来,不想这一对‘大将军’却是死了一只,所以,只好又分开放了。”
三娘倒是知道,有时候因为外头新来的金鱼因为带了病毒,破坏了原本鱼缸中的平衡,所以会让原来的鱼儿死亡。
三娘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沈惟便又转过头去看鱼缸,弯着嘴角柔声道:“公主当年离开宫里的时候,交代我给她照看这对鱼缸与鱼。只是,万物皆有时,它们也要离开了。生与死,是连人都无法掌控的事情,是吧?”
这话是对她说的?三娘微微挑眉,三娘觉得沈惟这句话里带着些特别的意味,但是,三娘想了想还是没有体味出来什么,可能是多心了?
沈惟微微转头,笑着看着三娘,黑漆漆的眸子里依旧如暗夜一般毫无光泽。见三娘朝他淡淡笑了笑,沈惟目光一闪。
“时候不早了,沈某先告辞了。”沈惟朝着三娘微微施礼,风姿卓绝,仪态优雅。
三娘还了一礼,沈惟便转身去了。
三娘朝又朝院子里走去,这时候蒋太医却是正好走了出来,三娘忙迎了上去。
蒋太医瞪了跟在三娘身后的那几个宫女一眼,宫女们立即低下了头停下了步子,没有跟上来了。
蒋太医满意了,将药箱递给了刚刚一直在外头候着的药童,示意三娘送他出门。
三娘想起了刚刚一直想问有没有人可问的问题:“蒋太医,原本住在这里的那位安定公主如今在哪里?”
蒋太医闻言奇怪地看了三娘一眼:“怎么想起来问这个?安定公主啊——十几年前被先皇嫁到了北边的蒙古,后来……好像没有几年便得病死了。”
十几年前就出嫁了?当时沈惟还小吧?她见沈惟那么重视那条金鱼,还以为他跟那位公主有什么呢……差了这么大的岁数应该不可能。
“哦——我只是看到那一对鱼缸,突然想起来问一问罢了。”三娘笑着道。
蒋太医眼睛在那对鱼缸上一溜,摸着胡子道:“哦,这对鱼缸啊,我知道。”(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三百零三章 宫中
三娘闻言看向蒋太医。
“这一对鱼缸是当年从大食那边来的,却是按照这边的鱼缸样子给造的,原本是先皇赏给了庄亲王世子。”
“庄亲王……世子?”三娘惊讶道。
蒋太医朝着三娘诡异地一笑:“没错,是韶儿的父亲。”
这鱼缸还能与宣韶的父亲扯上关系?
“原本太妃娘娘到这里的鱼缸是个彩瓷的,公主见了不喜,说要扔了出去。正好有一次去庄亲王府的时候见到了世子的这对鱼缸,很是喜欢,非要搬回宫里来。世子当年性子也是个跋扈的,硬是拦了不让搬,两人还差点打起来。”蒋太医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神情愉悦。
“那之后世子爷打架……打输了?所以这鱼缸还是被公主搬进宫了?”三娘偏头道。
蒋太医“噗哧”一笑,斜了三娘一眼:“你这娃娃,胡说八道!世子爷打架可是一把好手,你看韶儿就知道。”
说到这里,蒋太医敛住了笑意,叹息了一声:“世子是在被先帝罚去北地的时候,将这鱼缸和金鱼托付给公主的。世子他说等他回来,再搬回王府。可是……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京。”
三娘也是脸色一暗。
“可是之后不久,公主也远嫁蒙古。公主原本是要将这对鱼缸也带去的,被太妃娘娘劝住了,说那边的风水与这边不同,养不活这里的金鱼。”蒋太医看着门口的鱼缸,一阵唏嘘。
最后,世子和公主。一个也没能回来。
蒋太医被勾起了回忆,心中难免有些感触,与三娘说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
之后太医院里又来了一个太医,是刚开始给二娘诊脉的那一个。
这个才是真的来给二娘治病的,这时候二娘身上的温度已经很高了。想起蒋太医的各种傲娇,三娘很是无奈。难怪说高人都是性情中人。
经过太医院的精心调治,二娘在第二日傍晚的时候退了烧。清醒过来。
看清了自己周围的坏境,二娘疑惑了一瞬便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转头又看见而坐在一边的三娘,不由得愣了愣。
三娘见她醒了。朝她点了点头:“我去让人叫太医过来。”说着便朝着门外的宫女轻声吩咐了几句。再回到屋子里的时候,二娘还是睁着眼睛看着她,一眨也不眨。
三娘当作没有看见,只笑着问道:“二姐姐要喝些水吗?”
“你一直在这里?”二娘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久未开口的干涩。
三娘自然是不用亲自喂二娘喝水,只朝着外头招呼了两个宫女进来,看她们将二娘小心的扶起来,喂了她一茶盏的温水。又伺候她躺下了。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这里是宫里。昨日你受了重伤,不好移动。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便开恩让你在宫中治伤,我也被留了下来。现在已经是第二日了。”三娘简单的跟二娘将情况说完。
二娘缓缓闭目,似是在思考三娘的话,又似是依旧有些疲惫,三娘想要出去让她自己待着,不妨二娘却是开口道:“我的手……”
三娘一愣,看向躺在榻上的二娘,她的脸色依旧是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嘴唇有些颤抖。三娘看她受伤的那一只缠了纱布的手手动了动,却是没有抬起来。
沉吟了一会儿,三娘道:“你的右手伤得很重,暂时不宜动。
“是不是好不了了?”二娘没有睁开眼睛,语调也很平静。
三娘也不隐瞒,她觉得二娘不需要她的这点虚伪的安慰:“太医是这么说的,经脉全断,神仙难治。”
二娘终于将眼睛睁开,看向三娘,三娘一脸平静,连同情的神色也没有。二娘竟是勾了勾嘴角:“是吗,这样啊。”
三娘想要离开,二娘却是开口挽留:“等等,你陪我说会儿话罢。”
三娘顿了顿。
二娘却是没有等三娘转身就道:“你比我来京里早,一定见过沈公子吧?他……是怎样的人?”
三娘回头,却是看到了二娘眼中的那一丝迷惘。可能是收了伤的关系,三娘敏锐地感觉到二娘今日有些不同,似是比以往的时候要脆弱许多。
想到今日的局面是二娘自己一手造成的,三娘自然是对她同情不起来。她相信二娘这么骄傲的人也不屑要她的同情。只是她这会儿问起沈公子又是为何?
三娘想了想:“我只远远看到过沈公子几眼,并不熟悉,况且他是外院的男子,他是怎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不过……昨日沈公子到是到这里来过。”
三娘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是待着试探的,所以她没有说沈惟其实是来喂金鱼的,她是故意想要二娘误会的,因此话一说完她就认真观察二娘的表情。
二娘愣了愣,慢慢敛了眸子,三娘看不清她眼中的神色,
“他说了什么?”二娘此时的神色,不知道算不算是羞涩。
不过三娘却是有些奇怪了,这里是宫里,即便是屋子里只有她们两人,外头却是站了宫人的,她们说的话难免会被人听去,而这里离着皇后的宫里最近,这里的人也都是皇后派过来的,所以她们说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报上去给皇后。
而二娘她并不是傻子,却是在这个时候与她谈起了沈惟,这是何意?还是说她想接着这里的宫人之口,想皇后表明一个什么态度?
三娘不想被二娘当枪使,因此只道:“沈公子是过来喂外头的金鱼的,别的我也不知道。对了二姐姐你饿不饿?我去给你把粥要过来,一早就在一旁热着了。”
说着三娘也不等二娘再开口,就走出去了。
三娘出了正殿,便吩咐了宫女去给二娘拿些吃食来,正想着要回去自己暂住的左次间,却见一个宫女从外头进来了,三娘仔细一瞧,这宫女她见过,是太后宫中的。
那宫女走到三娘面前,行礼道:“王三小姐,太后娘娘让奴婢请你去慈安宫说话。王阁老夫人与阁老家的小姐此刻正在慈安宫。”
三娘闻言一喜,李氏和王筝来了?
因在宫中,三娘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装着和仪容,因此也不用再梳洗换衣裳什么的,只是为了表示对太后召见的重视,便又回了屋里点了一些胭脂,意思意思。
那宫女见三娘知礼仪,笑容又亲切了三分。
慈安宫里,李氏正陪着太后说话,一向活泼的王筝在太后面前不敢放肆,低眉顺眼的坐在哪里,一副腼腆的模样,让三娘见了忍不住想发笑。王筝头虽然是低着的,实际上却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三娘才一进来她就发现了,却装作没有看见,知道三娘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她才微微抬头看过来。
太后很喜欢三娘,忙叫她起了赐座。
三娘坐到了王筝的下手。
太后问了二娘的情况,其实二娘那边的情况,一直又派人报过来,太后当众问,也不过是在向王家表示自己对王家这个救驾的女儿的重视罢了,是一种上位者的施恩。
三娘又何尝不知,因此回答地也很仔细。
太后问清楚了,又开口问三娘昨夜睡的习惯不习惯,一副亲切的长辈的样子。三娘都捡好听的说了。
这一过场走完了,太后又与李氏说起了话来。
“三娘,你和你姑姑去御花园给哀家采几朵颜色鲜亮的花儿来给我插瓶。”太后开口朝三娘吩咐到。
深秋的时候花园里还有鲜亮的花儿?有绿色就算不错了。三娘知道这是太后有话想要同李氏说,所以才故意支开她们。因此没有犹豫地顺从着道:“是,太后娘娘。”
“两位小姐可能不知道御花园里哪里的花开的好,奴婢正要去一趟御膳房,就去给两位小姐带一带路吧。”太后身边的春嬷嬷笑着道。
太后自然是应了。
于是春嬷嬷便也不要别的小宫女陪着,只自己带了几个人,跟在了三娘和王筝后面。
进了御花园,春嬷嬷提醒三娘和王筝在东边的角落有几株素心腊梅,今年开得早,虽然只有几朵花骨朵儿,但是这是太后喜欢的。
三娘与王筝谢过了春嬷嬷往她所指的地方去,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春嬷嬷带着那几个宫女与三娘和王筝保持了一段距离,正好可以让她们小声说话,又不至于跟丢了人。
王筝有些奇怪地看了三娘一眼,三娘想着,春嬷嬷可能是看着蒋太医的面子上对她们照顾了些。她也确实是需要与王筝通一通消息,不禁更加信奉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句话了。
“叔祖母和九姑姑今日怎么进宫来了?”三娘这句话没有压低声音。
“我与母亲是来谢皇恩的。”王筝也没有。
不管事实是如何,面上却是二娘救了驾,皇家让二娘在宫中养伤,最后却是王家的人来向皇家道谢,这就是君权社会,道理什么的都要先放到一边。
王筝紧接着小声说了一句:“沈家今日派人去了猫儿眼胡同,你们府上。”(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三百零四章 落定
三娘闻言,低了低头整理裙裾边的压裙。
深秋已经有些冷了,这时候走在御花园中,迎面而来的风带着寒意。两人出来的时候都是披了披风的。
春嬷嬷说的素心腊梅在御花园的东南角落,只长出了些花骨朵儿,开花的甚少,在寒风中颤巍巍的,很是惹人怜爱。
虽说太后是让三娘和王筝来摘花的,其实也用不着她们两人亲自动手。还不待两人吩咐,跟着春嬷嬷的那几个宫女就提着剪子与花篮子自去了树下。
“这里冷,两位小姐不妨去那边避风的地方歇息一下。”春嬷嬷上前来,指了旁边一个小亭子道。
那亭子虽然是四面通风的,但是由于位置选的巧,真好避过了北风,冬日里到是会比园子里别的地方要暖和。
三娘与王筝谢过了春嬷嬷,便相携着去了亭子里。也不坐,只在里头站了,一边看着那几个宫女剪花枝。这里到真是一个谈话的好地方,避风,又能防人偷听。
“你与这位春嬷嬷熟悉?”王筝悄声问道。
三娘微微摇头:“只见过两三次。”王筝不知道她与宣韶以及蒋太医之间的渊源,这会儿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三娘便也不多解释。
王筝有些摸不着头绪,便也就放开了,反正这是对她们有利的好事。
“沈家夫人去你们府上拜见了婶母,两人谈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沈夫人便离开了。中午的时候,婶婶将三哥和三嫂叫了过去。云淡风轻地说已经帮二娘定了亲事,要将二娘嫁到沈家去,连庚贴都已经换好了。”王筝苦笑地看了三娘一眼。
三娘无语,这到真像是孙氏能干出来的事情。
“婶婶说,三娘如今手已经废了。以后不好找婆家。正好好沈家不计较这些,皇后因为感念二娘的救驾之恩,诚心促成了此事。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她这个当祖母的要为自己的孙女考虑周详。三哥第一次在婶婶面前冷了脸色,婶婶便被气得病倒了。”见那边花摘的也差不多了,王筝便长话短说了。
三娘闻言挑眉看了王筝一眼。王筝点了点头。一脸无可奈何:“其实是那个……发作了。二娘一日没有回去,婶婶断了药,那会儿正好发作。也幸亏不是在沈夫人在的时候发作,不让传了出去,我们家的脸面全没有了。”
“那祖母如今……”三娘皱眉。
王筝淡淡道:“还能如何?难道我们还能给她去找那害人的玩意?三哥请了个太傅给婶婶开了几剂安神的药,我母亲以给婶婶养病为由,将她接到了我们府上。”
三娘知道,吸毒之人发作之时便是六亲不认。歇斯底里的。王栋的宅子小,若是孙氏在那里闹腾,全府上下都能知晓。潘家园却是极大的。还有几处比较偏僻的院子,将孙氏往那里一关。随便她折腾就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