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名门闺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面北眉南
甘草应声去了。
甘草到荷风院的时候三娘正在绣那那福寿比南山的图,听闻孙氏让她去松龄院见客虽有些讶然,但还是马上笑道:“甘草姐姐稍等,我换一件见客的衣裳就随你过去。”
片刻,三娘换上了一件颜色稍微柔和一些的牙色褙子出来了。甘草见三娘取下了头上那朵白绢花,改插上一只白色的小珠簪不由地暗中自点了点头。





名门闺杀 第三十五章 何夫人
(明天回家,争取多更一些,今天亲们还是将就一下~)
三娘赶往松龄院的时候,孙氏房里几人正相谈甚欢。
年轻的时候何夫人跟着何老爷走南闯北也见过些世面,此番说起当年在西境边界的一些见闻让孙氏这些闺阁妇人听了啧啧称奇。
“这么说西边的那些女子们一年也难得沐浴一回?那身上岂不是有异味?”一向沉稳的甘松也忍不住出声问道,皱着鼻子很是嫌弃的样子。
这时候有小丫头进来报说三小姐来了。
三娘进了屋,先到孙氏面前磕头问安。
孙氏点了点头指着何家的婆媳道:“这是你舅祖母家的亲戚,你就唤一声表姑,表嫂吧。”
三娘温顺地应了,上前与何夫人,何少夫人见礼。
何夫人忙站起了身子,拉着三娘的手不让她拜下去,只笑道:“三小姐不必多礼。上回只远远见过一眼,那时候心里还想着这是哪个府里出来的神仙般的人,下山的时候听寺里的小和尚说起才知道是王家的小姐。我说呢,这一般人家哪里能养出这种气度的姑娘。”
三娘闻言低头一笑,有些羞涩的样子。
何夫人从衣袖中掏出一个红底海棠金丝纹荷包,塞到三娘的手中。
“我既然厚颜高攀应了你这一声表姑,不给见面礼那就是我的失礼了,这个小物件你拿着玩,也不是什么顶好的东西,三小姐千万别嫌弃。”
何少夫人也笑着上前来,将一个大红折枝花荷包放到了三娘手上,亲热地道:“表妹,这个是表嫂的小小见面礼,给你拿着玩儿。”
三娘看了孙氏一眼,孙氏朝她微微点了点头,她便也笑着受了,将两个荷包交给跟着来的白英收着。
“多谢表姑,表嫂。”三娘福了福身道谢,便坐了下来。
“刚刚进来隐约听到表姑说起西夷的见闻,让三娘很是好奇。”三娘笑道。
甘松忙道:“三小姐,你可能没有听到。何夫人说那些西夷女子一年到头也不洗一个澡,这可怎么能忍受?”因孙氏也很感兴趣的缘故,甘松倒是不怕孙氏责备她失礼,这些一等大丫头都是修炼成了精了的。不管外表看上去是沉稳或者跳脱,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她们心里都门儿清,
果然,孙氏听甘松插话,并没有责备,而是笑着看向何夫人。
何夫人忙笑道:“这在我们看来是无法忍受之事,但是在西边的人看来却再是正常不过了。他们那里常年干燥,一年到头也难得下一回雨,别说是洗澡了,就是平日里喝水也是成问题的。因为经常是几十里也不见一条河流,所以那里的人都是挖的水井,可是那边的井水可不比我们这里的清澈见底,那水浑浊的连我们这儿的牲畜都是不喝的。”
“哦?那他们那里的人也是喝的这浑浊之水?”孙氏讶然道。
何夫人点头叹道:“那浑浊井水水在他们那里也是珍贵异常,牲畜们连这种水都是不让喝的,养牲口的人家喂牲畜的水都是平日里用过了之后寄存下来的污浊之水。”
“那里的人怎么能下咽?”常嬷嬷也问道。
何夫人笑道:“习惯了也就好了,那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也就不觉得苦了。我曾经因为好奇,喝过那里的井水。”
“哦?”孙氏很是好奇的样子。
何夫人苦笑道:“那味道我是不愿意再想起了,涩苦涩苦的,即便是咽了下去口中还是留有泥沙味。”
“您竟然真咽下去了?”甘松睁大眼睛道。
何夫人认真道:“我们老爷说要入乡随俗,在那里水是珍贵之物,因此我是不敢糟蹋的。”
三娘一直含笑听着,听到此言到不由地认真打量了何夫人一眼。这位何夫人见多识广,听她所言那位何老爷也不是短视之人,为何会牵涉进私盐一案?
三娘心中正暗自揣测,那边何夫人又说起了她的见闻。
“我们瞧着那西夷人艰难,却不知这世上幸与不幸都是相较而言的,我听那里的人说在他们那儿再往西去的地方,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漠。那里的女子据说一身只洗三次澡,出生之时,出嫁之时,入殓之时。”
众人听闻又是一阵不可思议的惊呼,三娘也配合着作出一副惊奇的样子。
“所以说西边盛产香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她们常年不洗澡,身上难免会由异味,所以需要香料来遮掩,免得让人不敢近身。”甘松认真道。
孙氏闻言也不由得笑出了声。
何夫人也陪着笑了一回,又道:“姑娘说的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这西边之人身上的体味比我们中原人要浓得多,听说是因为他们常年食肉不食素的缘故。”
“呀,那我们以后可要多食些素少吃些肉,免得站在这里熏着了老夫人。”甘松朝甘草道。
甘草闻言只是浅浅一笑。
孙氏笑着摇了摇头,朝何夫人道:“我房里的丫头们没规矩,见笑了。”
何夫人忙道:“我瞧着老夫人房里的这几位姑娘到是比别人家的小姐还强些。她们有这些真性情,这也是老夫人您待下宽和的缘故。”
孙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说道:“何夫人,今日来见我这个老婆子,可还有什么事?”
何夫人一愣,她不知道这位老夫人怎么变脸这么快,仔细看了孙氏的表情倒也不像是生了气要赶客的样子。
她毕竟也是有些见识的,见孙氏开门见山,便也不藏着捏着,苦笑着直言道:“说来惭愧,也不瞒老夫人,晚辈这次登门为的是家夫之事。晚辈知道王家在这青城县甚至整个山东官府衙门的影响力,所以厚颜想请王家人出面周旋。”
何夫人看了孙氏一眼,见孙氏不置可否的样子,又道:“家夫自从接管家族生意以来一向是谨慎本分,这贩卖私盐一说实属荒谬之谈,我们家向来只做香料生意,来往商家皆可作证。可是官府不听我们辩解,将家夫收押在牢,晚辈不求其它,只希望官府对此事能再加以查证,还家夫清白。”




名门闺杀 第三十六章 取舍
孙氏合眸靠在罗汉床上,听何夫人把话说完了,缓缓道:“我是妇道人家,官场之事并不了解,也不能插手。”
何夫人闻言眼神一暗,苦笑道:“我知道这次是强人所难了,所以一直无颜开口相求。老夫人肯听我说这些就已经是很大的面子了。”
孙氏依旧垂着眸子没有说话,甘草甘松束手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何少夫人看了何夫人一眼,有些着急,但是并不敢开口插话。
常嬷嬷上前一步,探手摸了摸孙氏搁在小几上的茶杯,将它端起走到门帘旁交给了小丫鬟,又走回孙氏身边站定,只是在站定的时候又朝三娘看去了一眼。
三娘似有些担忧地看向何夫人,柔声安慰道:“表姑也不必太过担忧,所谓清者自清,表姑父既然没有做过贩卖私盐的买卖,那肯定很快就能出来与你们团聚的。”
何夫人闻言欲言又止,她要怎么跟一个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解释那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最后只勉强笑着谢道:“多谢三小姐了,承您吉言。”
三娘见安慰不凑效便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只得转身朝孙氏求证道:“祖母,您说三娘说的对么?坏人才应该受到惩罚,好人自然是有好报的。听哥哥们聊天说起过好些年前两条街外的那个李府,因进献到宫里的阿胶出了问题,有个太妃娘娘在那阿胶里吃出了沙粒,当时说是要被判了抄家流放。可后来又查证说那沙粒是御膳房里的小太监在熬制中不小心混进去了阿胶里头,并不是进献进宫里的那批阿胶的问题。于是最后李人并没有被治罪,先皇为了安抚李家还送了一块御笔钦批的牌匾。”
何夫人一愣,不知要怎么反应,孙氏闻言却是睁开了眼睛看了三娘一眼,若有所思。
李家的案子是先皇在世的时候的事儿了,李家最后确实是没有被降罪反而被先皇钦赐了牌匾。人人都当李家是幸运,却不知自那以后李家已经是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当初北五省第一巨贾的气势。而李家之所以得以逃脱满门获罪的厄运,是因为李家当家将家族积累了好几代的财富的十之八九进献给了朝廷作为当时对瓦剌战争的粮草费用。可以说当年建武帝能将蒙古大军分崩瓦解逐出漠北,李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孙氏的手指敲了敲罗汉床上的小几。此次何家之事确实是有些蹊跷,若何家当家当真没有做过贩卖私盐的勾当,那么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人眼红何家的富贵了。若是如此,要让何家当家安然无恙地出来,只要不妨碍一些人的利益,那对王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孙氏抬眼问道:“你所求的只是你家当家的清白出狱?”
何夫人闻言又是一愣,仔细品味了一番孙氏话中的意思,又想了想刚刚三娘说的那个李家。李家之事她也是听过一些传闻的,虽说真相如何她并不真的清楚,但是看看李家现在的光景她也是有些怀疑的。何夫人越想脸色越白,到最后竟是有些摇摇欲坠了。
“娘,你怎么了?”何少夫人见何夫人脸色不对,担心问道。她并没有听懂孙氏与何夫人所言之事。
何夫人却是咬咬牙,坐直了身子,脸上也渐渐恢复了血色。只见她缓缓起身,整了整衣裳,走到孙氏面前深深拜了下去。
“是的,老夫人,我只求我家老爷能清白出狱。至于其它,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家老爷也是豁达之人,对于我的决定,想来也不会过于怪罪。至于何家其他人,若有怨尤,也只管冲着我来就好。”
三娘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的夫人,不由得起了些敬佩之心。她刚刚出言提醒孙氏,只是想着之前看过的那本《建武朝轶事》上李家的那个案子,书上虽然并没有说李家脱罪的缘由,但是想到当时的背景以及李家之后的光景她也是能猜出一二的。
又想到如果何家的老爷真是何夫人口中那颇有见识的商人,家中也很是富贵,定不至于为了金钱铤而走险参与私盐的买卖。那么何家此次遭难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有人眼红何家的那份家财了。
何家的事情如果也是钱能够解决问题,那帮何家这个忙并不得罪其他人也没有触犯王家的利益,于孙氏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但是她没有想到何夫人能这么快就决定好了取舍,且态度这般坚决。都说入了那金钱窟的人,即便是死也舍弃不得那些富贵,而一个女子能这样壮士断腕那么足矣说明她的不一般。
孙氏闻言也是认真打量了何夫人一眼,突然笑道:“你倒不是那见识浅薄之人。既是如此,那我就帮你打听一下吧,只是丑话说在前头,成与不成不是我这个老婆子能决定的,就要看看天意如何了。”
何夫人闻言又是深深一拜,很是感激地道:“这个晚辈自是知晓的。老夫人肯帮我们过问那就是对我们家天大的恩惠了,成与不成何家都记着老夫人的这份恩德。”
孙氏点了点头:“你们先回去吧,若是有消息自会派人去告知你们。”
何夫人闻言忙拉着何少夫人磕头告退。
“这血灵芝你们带回去吧。”孙氏叫住了正要去的何家婆媳。
何夫人闻言忙道:“送出去的礼哪里还有往回带的道理,出了这府晚辈们也要被笑话说是不被您待见的。请老夫人照顾我们娘儿俩的颜面,收下这灵芝,不然以后我们哪里还有脸登门?”
孙氏闻言,想了想道:“也罢。”又转头吩咐甘草:“找李嬷嬷要库房钥匙去拿两根上好的老参,再称两斤血燕包了给她们娘儿俩带回去,是我赏的。”
甘草领命去了。
何夫人见再推辞不得,忙又回来拜谢,孙氏又留他们小坐一会儿等甘草回来。
何夫人又陪着孙氏聊了会子天,一盏茶功夫才见甘草回转。
“怎么去了这么久?”孙氏问道。
“老夫人恕罪,李嬷嬷去了一言堂,婢子因多走了些路,所以晚了。”甘草告罪道。
孙氏闻言皱眉问道:“她去一言堂做什么?”
甘草道:“李嬷嬷说大夫人找她过去商量夏衣的事情。”
孙氏眉头皱的更紧,何夫人见状忙起身要告辞。
孙氏按捺住火气,吩咐常嬷嬷道:“你送她们出去吧。”
常嬷嬷领命,带着何家婆媳出了正房。
孙氏看了三娘一眼:“你也回院子吧。”三娘闻言便也起身向孙氏拜别。
三娘出了孙氏的院子,抬眼看见通往垂花门的那条道上常嬷嬷正与何夫人停在路旁说话。那边的三人显然也看到了出了院子的三娘。何夫人小声对常嬷嬷说了句什么,接着竟向着三娘这里走了回来。
“三小姐。”何夫人笑着喊道。
三娘微笑着点点头:“何夫人。”
何夫人仔细打量了三娘两眼:“那日远远看见三小姐就觉得您与别家的小姐有些不同,今日一见,果然我这双眼睛还是中用的。三小姐不仅人聪慧,心也善,何唐氏在此拜谢了。”说着竟弯腰拜了下去。
三娘忙抬手拦了:“何夫人严重了,三娘也并没有做什么,当不得你这一拜。且您是长辈,这不是折我的寿么?”
何夫人闻言苦笑道:“我这长辈……您想必是清楚的。至于您有没有帮忙,我眼也不瞎,加上刚刚向常嬷嬷打听了,自然是更明白了。”刚刚在孙氏房里看见常嬷嬷看向三娘的眼神她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之后又听三娘说出那一番话孙氏便改变了态度她本也没有多想。只是后来等孙氏回礼的时候仔细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便有些怀疑,刚刚常嬷嬷送她出来的时候她便向常嬷嬷试探了一下,常嬷嬷虽说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她阅人无数这些年也经历了些风雨,明白有时候态度比言语更能说明问题。
三娘微微一笑:“三娘刚刚说了,做了坏事之人自然应该受到惩戒,若是受了冤屈老天自然会保佑的。夫人见识不凡,谈吐不俗,想也不是那作奸犯科之人。”
何夫人闻言也是一笑:“三小姐的情,何家记上了。”
三娘并不多言,只又朝着何夫人笑了笑,又行了礼,便往荷风院行去了。
三娘回了院子,白英将刚在孙氏房里帮着三娘收着的两个荷包拿了出来。
三娘让白英将那荷包打开了,只见何夫人给的那只红底海棠金丝纹荷包里装的是一只弥勒佛的白玉挂件。
白英将那白玉挂件拿在手中仔细打量,又对着光看了看。
“小姐,这是一块极品的羊脂白玉。”白英将那弥勒佛挂件呈到三娘手上道。
三娘接过玉,看了看。她虽并不十分懂,但是玉质好坏也大致是分得清的。这确实是块难得的好玉。想了想,她又示意白英将何少夫人送的那只荷包打开看看。
白英忙将那只大红折枝花的荷包打开,里面装的是六粒龙眼大小金色珠子。
“呀,小姐,这是金珍珠。”白英惊讶道。
三娘也有些惊讶,她本以为是几粒金珠子。想起何少夫人将这荷包交给她时说是给她拿着玩的小物件,她不禁摇头失笑。难怪何家会被人盯上,想必何家有些人平日里没少在外面露财让人红了眼。




名门闺杀 第三十七章 计谋
常嬷嬷送走了何夫人回到了孙氏的房里,孙氏正与甘草说着什么,见常嬷嬷掀帘子进了屋也没有在意。
“老大媳妇什么时候起连夏衣这样的小事也要向一个嬷嬷请示了?她这当家夫人做的到是便宜。”孙氏声音有些冷。
“大夫人想是因着李嬷嬷是老夫人您身边的人,问李嬷嬷的意见也是敬着您的意思。”常嬷嬷对孙氏道。
孙氏闻言冷哼一声:“可惜了她这份心了,我可是没有领受到。”
常嬷嬷与甘草都知道孙氏此时是不会听劝的,便也不再说话。
“李嬷嬷人呢?”孙氏突然道。
甘草回道:“厨房那边的管事刚派人来叫走了李嬷嬷。”
孙氏沉默了一会儿又道:“你们先什么也别透露,我到是想看看她们能给我出什么幺蛾子。”
常嬷嬷与甘草对视一眼,皆是低头应了。
这时外头的小丫头报说:“三小姐来了。”
屋里几人一愣,孙氏皱了皱眉道:“不是刚刚才走的么?”
常嬷嬷看了孙氏一眼,叹了一口气。老夫人因为三小姐的生母赵氏的原因,一直不太喜欢三小姐,虽然对赵氏所出的五少爷还算照顾,却远没有像对待大房的大少爷那样亲热。
常嬷嬷见甘松跟在三娘身后也一同进了来,便退出了孙氏的正房。
三娘上前向孙氏行了礼。
“还有什么事?刚不是叫你回去了么?”孙氏因着李嬷嬷的事情本就心情不好,说着这话就显得有些严厉。
三娘闻言有些怯怯地看了孙氏一眼,像是知道孙氏的不喜,咬了咬唇有些委屈,但还是尽力让自己笑着。
“祖母,三娘本是回了院子了,只是……”三娘转身从跟在后面的白果手中拿过两个荷包,放到了孙氏的小几上,说道:“只是,回去之后拆开荷包看到这些。三娘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只有再来见祖母了。”
甘草上前将两个荷包打开,拿出了羊脂玉佛和那几粒金珍珠。
甘草甘松见到这两样也是一惊,却不想何家给的见面礼是这样价值千金之物。如此水头的羊脂玉和有价无市的金珍珠,都是极少见的。
“三娘知道这两样都价值不菲。”三娘小心地看了孙氏一眼:“三娘与那何家夫人并不熟悉,若是只因着表姑侄的关系要给见面礼,那只有三娘一人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却无,便有些说不过去。三娘在这府里,也只有祖母能帮三娘拿注意了,祖母要是嫌三娘打扰了您休息,那,那三娘就先回院子去了。这些都太贵重,还是交给祖母代为保管。”
孙氏见了那玉与金珍珠,又听了三娘一番话,脸色便回转了些。又见三娘那怀着孺慕,又带着丝小心翼翼的怯怯表情,又心软了两分下来。
她与这孙女一直不太亲近,一见到她就会想起赵氏,继而想起太夫人陆氏在的时候的光景,于是自赵氏去世之后也任着这孙女自生自灭。
今日三娘因收到了贵重之物,心有不安,而如今这整个府里能给三娘拿主意的真的也只有她这个亲祖母了。想到三娘在收何家人的见面礼的时候也是看了她一眼,见她点头才敢收的,心里更是笃定。只是心里也想着,这个孙女也太小心翼翼了,要是养出个见不得世面的小家子性子,将来嫁出去也是让王家没有脸面。
想到这里,孙氏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一些,声音却依旧严厉:“遇事不擅专,知道问长辈这样很好。只是你是王家的小姐,万不能学那小门小户的女子扭扭捏捏,上不得台面。今日这见面礼虽是贵重,但也不是你受不起的,你不必感到不安。”
三娘闻言眼睛亮闪闪地看向孙氏,微微红着脸高兴又有些激动地说:“三娘多谢祖母提点,三娘记住了,以后行事定会谨遵祖母教诲,大方得体,绝不辱没王家小姐的名声。”
听到三娘这些话,又想到这孙女平日里也是温和听话的性子,孙氏很是满意地点点头,又指着小几上的两个荷包道:“既是何家给你的,你就收着。你也大了,身上也该有几样像样的首饰挂件,那珠子留着到时候找金铺做套头面带着。”
三娘闻言更是高兴得两眼有些湿润,她轻轻吸了吸鼻子,展颜笑道:“孙女多谢祖母。”
孙氏点了点头,让甘草将荷包还给三娘。三娘接过,交给白果收好。
“那孙女就不打扰祖母研习经书了,孙女先行告退。”三娘看了那搁在罗汉床边上的经书一眼,笑着告退。
孙氏摆了摆手,三娘便行礼退了出去。
常嬷嬷出了孙氏正房,远远看见三娘身边白英进了后院,便也向后院走去。却不知道她自己身后也跟来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姑娘怎么这会儿来了?可是有什么事?”常嬷嬷跟在白英身后进了自己的屋子,转身合上了门,问道。
白英点点头道:“今日一早,李嬷嬷去了荷风院。”
常嬷嬷惊讶道:“她去荷风院是……?”
白英叹了口气:“她不知从哪里得知我们家小姐与嬷嬷你有了来往,去荷风院当着赵嬷嬷的面旧事重提要把赵嬷嬷送到庄子上去,赵嬷嬷听闻之后怒急攻心病倒了。”
常嬷嬷闻言担心道:“那可如何是好?赵嬷嬷的身体可有妨碍?那我们这边的计划?”
白英打量了一下常嬷嬷的屋子,拉着常嬷嬷坐到了窗边的炕上。
“请了大夫开了药,说是没有大碍,但赵嬷嬷她毕竟年纪大了,现今还在床上躺着醒不来。”白英叹了口气:“你知道我们小姐与赵嬷嬷的情分那是谁也比不上的,赵嬷嬷是小姐生母三夫人的乳嬷嬷,自三夫人去世之后对小姐那是当自个儿的眼珠子一样看护着。因此赵嬷嬷这一病,我们小姐这个土泥儿一样的菩萨性子也都急怒上了。”
常嬷嬷闻言也是一叹:“依着三小姐与赵嬷嬷的情分,这也是人之常情。”
白英苦笑道:“可不是么?我们小姐说李嬷嬷气病了赵嬷嬷,她也不会让李嬷嬷好过。”
1...1213141516...2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