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面北眉南
王璟活动了一下手脚,走到场地中央,还彬彬有礼地朝那蒙古勇士行了一礼。他虽然总在一群文弱地书生中鹤立鸡群,但是站在一个五大三粗的蒙古勇士面前装斯文,还是很够看的。
那蒙古勇士满脸不耐,只想着要速战速决之后好与坐在一旁看热闹的宣韶打上一场。在他眼中,王璟这种文弱书生就是上来送死加给他热身的,他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见王璟行完礼之后便迟迟不动,蒙古勇士大吼一声冲了上去,想要抓住王璟的手臂将他摔倒。不想王璟却是灵活地一个闪身就避开了。
蒙古勇士一愣,他没想到这小子速度还挺快。转身又逼了过来。王璟又是一个侧身闪过,硬是没有让那蒙古勇士挨着边。接下来的一段事件,王璟依旧是只避不攻。外行人看着。就是蒙古勇士追着王璟满大殿跑,连连出手。却总是落空。
好几个回合过后,蒙古勇士怒了,大吼一声凌空就扑了过去。王璟没料到他会跳起来,被他抱住了腰,一个扭身摔倒在地。
蒙古勇士刚刚被王璟耍得心中已怒极,弯起手肘就朝王璟胸口击去。
在一旁看着地众位大臣们有的不忍心地撇开了脸,王显和王栋吓得一下子站了起来,面色发白。
这一下下去若是击中,以那勇士的力道。王璟即便侥幸不死,也会去了半条命。
王璟看着那有力的手肘朝着自己地胸口砸来。却是冷静非常。他练武是真的很有天赋的,即便是起步较晚,进步却是另每一位教他的师父都惊叹。
只见他将身体以极度扭曲的方式一转,同时并指聚力再那蒙古勇士的后腰上某处狠狠一戳,那蒙古勇士手肘上的力气不知怎么的就被卸去了大半,但是余力使它还是砸到了王璟的手臂上。
王璟皱眉“嘶”了一声,立即灵活地又一个翻身,从那蒙古勇士的身下逃了出来。他摸了摸自己的手臂。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疼。但是因为力道已经被泄了大半,所以并未伤到筋骨,不然他手臂就废了。
这时候他不由地十分庆幸。之前宣韶提议让他练武之余多多熟悉一下人体穴位。因为王璟练武起步很晚,即便他天赋惊人,依旧是很难达到顶峰。所以宣韶叫他用旁的办法来弥补,不想今日出战,这一招还真的管用。
王璟心中一阵兴奋,斗志比刚刚受伤之前还要旺盛了。
蒙古勇士没有料到王璟居然会从他刚刚的猛力攻击之下逃脱,看上去甚至连伤都没有受,心中狐疑之余,焦躁之心更为严重。以前与他对打的对手,都是力量强大之人,这种你追我跑的打法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让他不习惯。
将拳头捏得哗啦作响,蒙古勇士又逼近了过来。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阵你追我逃。
王璟从不正面攻击,只是在蒙古勇士偶尔逼近了他,无法逃脱的时候也不再逃跑,而是从各种刁钻的角度给予反击。
慢慢的蒙古勇士发了狂了,下手却使越发没有章法起来。王璟接着自己灵活的身体,总是能绕到蒙古勇士的背后,给予袭击。偏偏他还能一打一个准儿。
蒙古勇士最后故技重施,猛然有朝他扑了过来。王璟这一次却没有跑,反而是迎身而上,与蒙古勇士正面对上了。
蒙古勇士一愣,手下反而慢了下来。王璟瞅准了机会,朝着蒙古勇士练练几个进攻。这几招正面攻击,是他昨日刚刚从丁酉那里学过来的,还没有机会应用到实践上。刚刚却是突然灵光一闪。
这几招招式十分简单,却是丁酉无数次实战经验的总结,因此狠辣非常,与王璟平日里所学截然不同。蒙古勇士没有料到这个刚刚一直被自己打的满屋子跑的少年突然像是换了一个人似得。
好像在他面前的不是一个在他看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了,而是一个经验丰富下手狠辣的搏斗老手。竟然让他躲避不过。
蒙古勇士,并不代表着武功就高,只能说明他经打,耐打,一身蛮力,不怕死。于是在王璟一连串简练却十分管用的招式下,蒙古勇士终于被王璟一脚踢中了脸颊,往一边歪倒。王璟不放过这个机会,立即贴身上去,却是绕过他,朝着他背脊处给了一拳。
令人十分意外的,蒙古勇士居然“噗通”一声,倒了下去,半响爬不起来了。
殿中静了一静,随即欢呼声响起。那些原本斯斯文文的文官们全都站起来手舞足蹈,好像打赢了的是他们自己。
也难怪他们这么高兴,上场打赢蒙古勇士的可是文官家的孩子,官学里的学生。与他们差不多的出生,这能让他们更好的代入。
蒙古勇士终于站了起来,他看了王璟半响,大家以为他还要打,他却是转身退了下去。
皇帝看得龙颜大悦,正要说些场面话,蒙古人那边却有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人用半生不熟的中原话道:“不敢正面对敌,只会背后偷袭,算是什么好汉!”
文官那边却有人闲闲道:“你们一个什么一族之勇士,单挑我朝文弱的学子,输了还要狡辩,这还真是英雄好汉!”
文官们全都起哄:“英雄啊,好汉啊,承让了!”
蒙古人那边面面相觑,有些狼狈。打口水战,他们真的不可能赢得了这群有事没事都能在朝廷里争得面红耳赤的书生。
宣韶却是突然出声道:“你们若是不服,那就派个人出来与他比射箭吧。近身功夫你们觉得他是旁道取胜,射箭的话,结果便是一目了然。”
此言一出,殿中又是大哗。文臣们觉得反正都赢了,还比个什么,要是输了怎么办?
蒙古人那边却是笑了,立即道:“比就比,只是输了你们可别仗着人多抵赖。”
王璟见宣韶对自己这么有信心,心中也是豪情万丈。他今日怎么也要赢了这群野蛮人!
皇帝见宣韶信心满满,自然也是乐见其成。能赢给他长脸,他自然是高兴的。即便是输了,两回合一胜一负也不算丢人。
他哈哈一笑:“那就比吧,有朕在此谁敢输了不认?来人啊,去那弓箭和靶子!你们那方谁上场?”
“还是我来!”刚刚打架输了的蒙古勇士站了起来,瞪着王璟道:“虽然刚才你手法有些邪门,但是射箭总没法倒巧!刚刚我们都耗费了体力,所以还是由我来与你比试最公平不过了。”
他说的是蒙古话,这是旁人给翻译的。
王璟倒是无所谓,做了个请的手势,那蒙古勇士便又站了出来。
箭靶和弓箭很快就被搬了上来。箭靶只有一个,便于等会儿比较,弓箭却是有好几把,让两人可以挑选顺手的。
王璟与蒙古勇士各自挑了一把。
王璟有对那勇士比了一个手势,让他先射。蒙古勇士也不推辞,一只手握弓箭,一只手随意从箭篓中捞出了三支箭,竟然将三支箭一起支在了箭弦上。他有些轻蔑地看了王璟一眼,接着眼睛微眯,右手用力拉弦,三箭齐发,却是只发出了“咻”的一声。
接着箭靶上便是三声“笃、笃、笃”响。虽然三箭齐发,但是受力并不均匀,抵达箭靶的顺序有先有后。虽是如此,却依然有两只箭落在了靶心,另一只也是接近了靶心。
这也算是神乎其技了,殿中一片惊叹之声。
皇帝坐上上头也不由得叫了一声好,朝蒙古二王子乌恩其笑道:“果然是你们一族的勇士,这箭法当真是好!”
乌恩其闻言忙道:“这位文人出身的王家公子也是非常出色,读书人能如此到真是不易。”
皇帝哈哈一笑,就坡下驴:“无论如何,勇气可嘉!有这种臣子也是我朝的福气。”王璟并未在朝为官,皇帝却称他为臣子,众位擅于琢磨的大臣们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这位王家的小子怕是得了皇帝的青睐,要飞黄腾达了。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自然是心中有了计较。看向王栋的目光也不乏羡慕嫉妒恨,心里想着,怎么就没让自己家的小子来皇帝面前给露这么大的一个脸?
王显与王栋对皇帝的话虽然也有些惊讶,但是却是不动声色。(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出少年
皇帝一句话,下面的人总使免不了各种猜测。文臣们心思较重,更是喜欢是不是地在心中百转千回一番,因此相比于之前的场面,厅中倒是一下子安静下来了许多。
皇帝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气氛,脸上一直是笑眯眯的,还不忘朝着王璟鼓励道:“今日不过是切磋,你尽力而为便罢,用不着将输赢放在心上。这一局是输是赢,朕都重重有赏!”
此话一出,下面又是一阵哗然。王显与王栋两人对视一眼,心情甚为复杂。
王璟朝着皇帝一抱拳,大声应了一声“是,皇上。”声音中斗志盎然,一点也没有被蒙古勇士那神来般的技巧所吓到。
王璟伸手去箭篓里去捞箭,碰到箭羽的时候,手却是顿了一下。他突然偏头朝着站在一旁观战的宣韶咧嘴一笑,还十分滑稽地挤了一下眼睛。
宣韶微微挑眉,却见王璟一下子从箭篓里抓出了三支箭。
“咦?他也要与那蒙古人一样三箭齐发?”一位大臣惊呼道。
其余众人也都低声交头接耳起来,殿中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王大人,你家小子竟然会这种神技?这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与王栋站的近的一位文臣,摸着胡子道。
王栋眼神万分复杂,嘴上却是淡笑着道:“小孩子闹着玩,练来强身健体罢了。”
“……”这话其实挺欠扁的。
而坐在上首的皇帝惊讶之余,眼中的兴味之色更甚。
宣韶确是想了想。摇头失笑。
无视众人或惊讶或期盼的眼神,王璟的目光只定定地看着自己前面的靶子,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声音与景象都已经离他远去,只余下他一人,靶子,已经手中握着的弓箭。
终于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箭支在了弓弦之上。
殿中却是响起了一阵嘘声。以及唉声叹气的声音。原来王璟手中虽然捏着三支箭,但是支上弓弦的却只有一只。这不是吊人胃口么?不会三箭齐发,你乱装什么高手姿态啊!众人觉得自己被愚弄了。
皇帝到依旧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这些王璟都没有放在心上,他压根儿没有听见。
提气松指,“嗖”的一声。箭离弦而去。只是这一支箭射出去之后,王璟并没有停下动作,众人也根本没有看清楚他接下来的动作,只是紧接着又听到了“嗖——嗖——”两声,三支箭竟然是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地相继离了弦。
“啪——啪——啪——”三声连响,殿中顷刻间安静了下来,竟然呼吸都可闻。
皇帝突然站了起来,盯着前方的靶子,眼中光芒闪动,半响他大叫了一声:“好!”
皇帝此言一出。像是一下子开启了某一个开关,殿中叫好之声不断,欢呼之声更像是能掀掉殿顶。
王璟看着前面的靶子,再看了看自己的手心,眼中的光芒如同烈日一般的耀眼。他脸上的狂喜比殿中任何一个人都要明显。
成功了!
三箭连珠!
蒙古勇士是齐发三箭,这是需要大力气的。王璟却是连发三箭,后一箭紧紧跟着前一箭。刚刚发出三声“啪——”的声响,是王璟的第一支箭挤掉了蒙古勇士最近靶心的那一支,接下来的两支又陆续击在了自己射出的前一箭上头,三支箭竟是落在了一处。
这种射法。比起蒙古勇士的那三箭,更加考验射箭之人的灵巧性与敏锐性,箭术谁更胜一筹,一目了然。
宣韶走到王璟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璟终于回过神来。他看着宣韶,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我……我成功了!那一次见你做到过,又教了我一些技巧,我便一直在自己练着,不过今日是我射的最好的一次。”
宣韶看了看箭靶,点头笑道:“你做的很好,再练两年五珠连发也是可以的。”
王璟闻言,眼中的兴奋之色更浓。
宣韶小声提醒道:“快去见驾吧。”
王璟想到自己是在殿上,忙点了点头,收敛了神色,将手中的弓弦递给了一旁的内侍,走到皇帝面前去跪下复命。
皇帝哈哈大笑,今日王璟给他长了好大的脸。一个文官家庭出生的学子,竟然单挑蒙古勇士,还赢得这么漂亮。
“好小子,功夫确实够硬,难怪宣韶会荐了你上来。读过兵书没有?”
王璟笑出一口白牙:“读过一些。”想了想,数道,“读过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矜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皇帝一愣,继而笑骂道:“好小子,也不知道谦虚一下。”
王璟闻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道:“先生说,他是我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整日卷不离手,到了如今知天命之年,他读过的书东西两厢也摆不下了,只能铺到床底下。学生只读了这几本,确实不应该拿出来说。”
“……”
地下一阵哄笑。
皇帝也崩不住笑了:“你先生是哪一位?”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学究苦着脸站了出来,跪下应卯:“臣翰林院掌院,吴潜。臣……臣汗颜。”
翰林院老掌院在心中泪流满面,老夫说的是正经书!正经书!不是兵法韬略!臭小子啊!老夫说书名的时候,你呼呼大睡,现在还要将老夫这把老骨头拉出来为你顶缸!孽徒!孽徒!
皇帝没有听到老掌院心里抓狂的声音,笑着道:“你教的学生不错,有赏!”
老掌院一愣,颤巍巍地磕头谢恩。
皇帝又对王璟道:“朕看你能文能武。倒是有儒将之风!”琢磨了一下,又道:“这样吧,朕封你为正六品承信校尉,明日先去前锋营任前锋校吧。”
王璟闻言,怔怔地无法言语。直到一旁的王显轻声提醒:“还不快谢恩!”
王璟反应过来,心中激荡万分。承信校尉……前锋营前锋校……这些都是武阶武职啊!
“臣谢皇上恩典!”
底下的大臣们忙你一言我一语地道贺,恭喜皇上喜得良将之类的。
前锋营是禁卫军亲军营、护军营、前锋营、神机营以及骁骑营五大营之一,前锋校虽然只是一个正六品的小官。但是禁卫军向来是朝廷精锐,不是谁想要进就能进的。况且皇帝的意思也是先让王璟去禁卫军里历练历练,之后还会有他用。
而对于王璟而言。只要是武职他就已经十分满足了,迈出了这第一步,以后的荣誉他也会一点一点挣回来。最重要的是。这武职是皇帝亲口封的,他没有为此而与王家闹翻,这样妹妹也不会伤心难过。这是对他来说再好不过了。
王璟觉得自己被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大馅儿饼给砸得晕晕乎乎,分不清东西南北了。等到退出殿来,还是有些找不到自己在哪里的感觉。直到旁边王显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反应过来。
“璟哥儿,叔祖父在与你说话呢!”王显无奈道。
王璟这才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叔祖父,您刚刚说什么?我……我刚刚太……太意外了,所以……”
王显笑着摇了摇头:“何止是你意外?我也是被吓了一跳呢,我们王家几百年的历史下来。哪里出过武将?只是皇命不可违,既然皇上奉了你官职,你也不能敷衍懈怠。刚刚你在殿上说的那一句话,倒也是不错。无论为文还是为武,我们王家人都只忠君效国。只要家国需要,书生也能上阵杀敌马革裹尸。希望你以后也能记住你今日说过的话。”
王璟更加不好意思了,但是这话却是表明王家已经默认了他去做武官,因此他心中也是高兴的。
一旁的王栋这时候却出声道:“你与宣韶是什么时候商量好的?怎么也不与长辈们商量一下?让我和你叔祖父一点准备也没有。”
王璟闻言,心中咯噔一下,小心地看了一眼面容平淡的父亲:“我们。没,没有商量好。”其实他被人叫进来的时候心中也是十分意外。
王栋瞥了王璟一眼,没有说话。王显笑着道:“怎么说璟哥儿今日也是为我朝,为家族挣了颜面,你又何必板着一副脸面吓着孩子?我看是因为宣韶见不惯那蒙古使臣们气焰嚣张,所以才想要搓一搓他们的威风,想到用文臣家的学子来对付他们所谓的勇士。文臣家会武的孩子又有几个?宣韶自然是想到了璟哥儿这个大舅子了。”
王璟闻言,忙不迭地点头,看着王栋道:“是的,父亲,就是如此!”对王栋这个父亲他还是有些怕的。
王栋便没有再说什么了,王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
宴会过后,已近三更,皇帝御花园的书房勤卷斋内,依旧亮着灯。
“对于乌恩其,你怎么看?”皇帝坐在他的那张宽阔的五屏风式椅围背心雕整龙紫檀椅,一边喝着茶,一边问立在一旁的宣韶。
宣韶闻言抬起头来,好看的眉峰微微皱起:“皇上想要用他?”
皇帝站起了身,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了两步:“朕想要用他不是顺理成章之事?于私,他是朕的外甥。于公,蒙古这次虽然暂时败了,但是这一族向来是脸皮极厚,翻脸如同翻书,朕如何能相信他们这一次乞降,回头用朕给的银子养肥了兵马后会不会有将矛头指向朕的江山?南疆之事,你做的极好。如今南疆新任圣女亲于我朝,逃处去的那些余孽已然成不了大气候。你安置在南疆的那一支军队既能帮着南疆首领对付那些余孽,又能维护当地秩序。自你回来后,南疆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乱象。”
“皇上您想要用对付南疆的手段来对付蒙古?”宣韶沉吟道。
皇帝笑道:“朕确实是想依葫芦画瓢将蒙古势力也一分为二,看着他们内斗。这样他们还有功夫来觊觎朕的江山,抢掠朕的子民?如今蒙古大王子甚得蒙古王欢心,身边又有了一群簇拥,羽翼已丰。等到蒙古王死后,若无意外,应该是这个大王子得蒙古王之位。朕这个外甥,这些年一直没有的到重视,朕这个当舅舅的要想帮他一把,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朕从祖先们那里吃到了教训,养狼养怕了,就担心一时不察,养了一尾白眼狼啊!”
宣韶想了想,回道:“这个法子到也不是不可行,乌恩其还会在京中待上一阵。臣会在这期间派人好好看着他。”
皇帝闻言满意地点头:“朕就是这个意思。必要的时候,你试他一试。若是可用,便用,也当是帮了安定一把了。”
皇家的亲情,向来就不是没有条件的。皇帝要助二王子乌恩其,也是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再来谈其他。
“对了,你那大舅子,你确定要让他走武职?”皇帝笑睨着宣韶,“那小子箭一出手,我便知道是你调|教出来的。只是王家自古就出文臣,走文官一途到是会顺畅许多。以他的身份,以后即便科举不利,要得一文官职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宣韶却是笑了:“说起来,我还真没有怎么教过他。箭,他只看我射过两次便自己学会了,他是个有天赋的,我想若是朝廷能多一员勇猛的大将总比多一个无所作为的文官要好。”
皇帝惊讶道:“竟是有此天赋么?那到真是个人才了。”
宣韶道:“是人才还是庸才,皇上火眼金睛,以后自然会自己察觉。所以走文职还是走武职,也要凭他自己的本事才行。”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
“你这话听上去倒是公正的很呐!”
******
乌恩其再盛宴过后,出宫去朝廷在宫外给他安排的住所。只是在刚踏出大殿之时就让内侍给拦住了。
“二王子殿下,我们太后娘娘有请。”
乌恩其停下,满脸的讶异,随即便笑着点头:“是该要去拜见太后一番的,公公请带路。”
他身后的随从想要跟上,却被另外几名内监拦住了:“后宫重地,无传召不得入内。”
*****************************
感谢南极虾仁, angeljiang_s,小小胖丫三位亲亲的粉红票~^^(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处不在的手
乌恩其朝自己的侍从挥了挥手,那些人却还是想要跟过来,但是一旁的禁卫却是立即走了过来,拦住了他们。乌恩其早已经随着太监们走远了。
太后宫中,坐在太后下手的是静太妃,她有些紧张地频频往外头张望。太后见了,摇头道:“已经派人去请了,等会儿就能见到,你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静太妃坐了下来,想了想,又皱眉道:“他会不会不愿意来?”
太后正要说话,外头地宫人已经传道蒙古二王子殿下求见。
太后让人宣了进来。
乌恩其笑着走了进来,他灿烂的笑容让他看起来十分的可亲,又显得年纪很小。他依着中原礼节,朝皇太后行礼问安,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是却没有半分错处,让太后见了也十分心喜。
静太妃更是从他进来开始,眼镜就一直定在他的身上,神气有些激动。
乌恩其起身后有些惊讶地看向静太妃,太后便道:“这位是静太妃。”虽然没有明说静太妃是安定公主的生母,但是乌恩其自然是明白了。
于是他又朝着静太妃行了晚辈礼。
静太妃到有些手足无措起来:“你,你起来,起来。”
乌恩其朝着静太妃一笑,露出两个酒窝:“太妃娘娘真年轻,与我母亲长的很像呢。”
静太妃的眼泪瞬间就出来了:“你,你知道你的母亲?”乌恩其出生后不久安定公主就已经过世了,按理他是没有见过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