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面北眉南
“好走不送,今晚再继续吧。”
宣韶默默接过了三娘手中的图,两人的手指不小心碰触到了,宣韶心中那股异样的感觉越加明显。三娘也觉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奇怪,不过她向来能装,面上自然是半分表情也未露。
“今晚你好好休息,我明日再来。”宣韶看着三娘,声音依旧清冷,但是当中的暖意三娘并没有忽略。
“你不是急着要吗?”三娘虽然是觉得自己是需要休息,但是宣韶这么急着找她来画,定是十分着急着要的,若是但耽误了不知道会不会误事。
宣韶将图纸收好,摇头道:“我只是怕忘记才急着要画出来,不过我可以自己先画草图,到时候你画的时候也简单一些。”
三娘听了觉得这样也是个不错的法子,便同意了。
宣韶又看了三娘一眼:“你去睡吧。”说着便转身走到了窗边,三娘只觉得面前一花,还未见他如何动作,宣韶人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三娘眨了眨眼,终于忍不住在没人的时候翻了个白眼:“果然是妖孽!”
听见脚步声,三娘知道是白英听见动静从屏风那边过来了,便道:“白英,我再睡一会儿,等下到时辰了你再喊我起床。”
白英走进来,打量了一下四周,见宣韶已经没有了人影,她已经见怪不怪了,忙上前去将书案上的东西收了起来:“小姐你放心睡吧,奴婢看着呢。”
三娘一边往床边走,一边道:“等会儿你让白芷他们接替你,你白天好好休息,不用伺候了。”(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二百三十四章 私密八卦
三娘只浅眠了一小会儿,天就亮了,只得起来洗漱之后去给薛氏请安。
薛氏今日起得很早,三娘到她房里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了,正坐在炕上吩咐一个外院来的婆子:“……除了刚刚说的那些,在去库房里将老爷前几日得的几张上好的皮子也一起拿出来,加在礼单上。”
薛氏说着见三娘进来了,忙招手道:“三娘你来的正好,快帮我看看这分礼单是不是还是轻了?”
三娘接过薛氏不由分说递过来的礼单子,看了一下上面的抬头,发现是送去青城县老家的,不由得讶异道:“母亲这时候就准备年礼?”
“不是,只大伯后日就要离开京城回青城县了,老爷吩咐我给家中备礼。”
三娘点了点头,王柏一早就说要离开,出了那件事情之后倒是还多留了几日,这下日期终于定了。回去也好,青城那边,即便是出了什么岔子也是天高皇帝远,以王家在青城县的影响力要摆平并非难事。在京中的话,王柏若是如上次那般被人设计,那么恐怕王家整个家族都要遭殃了。
三娘看了看薛氏准备的礼单,从吃食到衣物应有尽有,家中诸人包括大房二房,人人都有礼,无一人落空。
将礼单递给了薛氏,三娘点了点头:“现下并非年节,这些尽够了的,刚刚母亲说的那些皮子,不如等到年节礼的时候再送去吧。现在正下秋雨,若是路上遇上了雨水,那些上好的皮子倒是糟蹋了,还不如等到再冷些的时候天气干燥了再送去。”
薛氏闻言笑道:“还是你想的周到。那就等送节礼的时候再送吧。”
三娘其实有些话没有说,薛氏若是现在就将能送的都送了的话,等到送年礼的时候找不到比这次更好的礼,到时候就会让人觉得礼送轻了。
因为人的胃口都是会被养刁的,别人不会因为知道你上次送的礼贵重就觉得你下次可以少送一些。相反,他们会对你下一次的礼有更多的期望。
当然,孙氏可能不会太过看重这些身外之物。但是她心中也会比较的。而底下的那些婆子们,每天正愁没有事情让她们碎嘴呢。
不过这些事情,三娘不好与薛氏明说。毕竟那边是教养了她十几年的祖母。所以只能慢慢提点薛氏。
那婆子见薛氏与三娘已经将礼单定好了,便告了退,自去准备不提。
“大伯本想今日就走的,但是明日正好是婶母的生辰,虽说是散生,也不准备宴宾客,可是我们这些自家的晚辈还是要上门去恭贺的。于是老爷就让大伯再多留几日。”薛氏一面吩咐丫鬟们摆饭,一面对三娘说道。
李氏生辰?对了。好像李氏是秋天的生日。三娘因为这些年不在京中,所以不是很清楚,只是依稀有些印象。
“母亲给叔祖母备了什么礼?”三娘笑着问道。
薛氏一听也来了兴致。拉着三娘在自己身边坐了:“我原本是想送一幅前朝的山水画的,听说叔父喜欢。可是老爷说这是婶母的生辰。要我画留到叔父生辰的时候再送去。我便又挑了一件珊瑚树的摆件和一套福禄寿喜四条屏琉璃彩瓷的挂壁,你帮我看看哪一样好。”
说着薛氏便招呼沉香将那两样都拿上来。
三娘见她这么有兴致,也就笑着凑趣了。
不多会儿,沉香便指挥着丫鬟们将两样东西都抬了上来。
三娘见薛氏口中的珊瑚摆件,是一个一尺多高的用珊瑚雕成的观音像,珊瑚红艳欲滴,材质剔透,雕工也很是细致,一看就不是凡品。
另外一样是琉璃与陶瓷组合成的两尺高近一尺宽的挂件,一组四幅,分别是福禄寿喜。不光寓意好,看材质与雕工因该是舶来品。
“这两样都是极好的,不过若是送给叔祖母寿辰的话,用这几幅挂壁到是更好一些。不光新颖,寓意也好。”
薛氏闻言忙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这尊珊瑚观音像我就留着以后给阿筝做添箱礼用。”
三娘闻言惊讶地看向薛氏,小声道:“九姑姑她亲事定下了?”
薛氏扫了一眼周围,将丫鬟们都打发开了,只留了沉香和木莲伺候。两人都知道,薛氏当着人与三娘说这些是不好的。
“我昨日听老爷提起,苏夫人找人去提亲了,婶母之前应当与苏家夫人有过些默契。不然苏家不会这么直接就找媒人。婶母将苏公子的庚贴留了下来,对外说要找人合一合八字,不过我看也八九不离十了。”薛氏年纪毕竟不大,跟三娘关系又融洽,因此说起这些八卦来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三娘看着薛氏这样不由得有些好笑,不过面上却没有笑出来,她知道薛氏面皮薄,若是她这时候取笑,以后也别想薛氏与她谈这些了。
三娘点了点头:“叔祖父怎么说?”
薛氏笑着弯起了一双凤眼,带着难得的顽皮:“婶母一早就放出过话,阿筝的婚事由她做主,就连叔父也别想乱插手。”
三娘摇头失笑,心中却是知道,李氏这是说给外头那些人听的,想要那些打着政治目的的人打消那王筝用来联姻的念头。李氏虽然不是王筝的亲身母亲,对王筝却真的是心疼的。
“那位苏公子我曾经远远的见过一次,到正的是个好人才,不但长相好,诗文好,还是和年轻的状元郎。听说,这几年苏家的门槛都要被媒人给踏破了,只是苏公子一直没有成亲的打算,开始还有人怀疑他是……是……那个……”说到这里,薛氏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了。三娘再如何沉稳聪慧,终究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有些话还是不要与她说的好。
三娘却是眨了眨眼,憋着笑压低了声音道:“是不是说苏公子他是个断袖?”
“呀——”薛氏惊声捂住了嘴,瞪大了眼睛看向三娘:“三娘你是如何得知的?”
三娘被薛氏的样子逗乐了,愉悦地低声道:“忘记是从哪里听到的传言了。”
薛氏小心地将手放了下来,小声道:“不过应当只是传言,两年前还听说苏家想要求娶孙姑娘呢,不过孙姑娘最后却是嫁到了沈家,只是可惜了,还不到一年就……唉……”薛氏叹了一口气。
“母亲说的孙姑娘是祖母娘家的那位孙玉兰表姐?”三娘偏头想了想。
她倒是记得这位孙玉兰。当年孙氏寿辰之时,孙氏的侄儿孙元宏带着孙金生去祝寿。孙元宏被她设计,要为孙金生求娶二娘,最后还是她让常嬷嬷提醒孙元宏用他家的这位据说很是出色的嫡女来换。
孙元宏走的时候还对孙氏道会尽力促成这门婚事,不想没多久京中就传来了孙玉兰与沈惟定亲的消息。孙氏气得与孙家断了两年往来,直到这位孙玉兰嫁去沈家后不久去世。
“可不就是吗,多好的一个姑娘,真是可惜。”薛氏一脸的惋惜。
三娘叹气,所以孙氏之后也不气孙家老夫人了,因为若是这位孙姑娘若是嫁给了她的嫡长孙也这么早就香消玉殒的话,孙氏觉得还不如不要娶进门的好,这样看来她的宝贝孙儿还逃过了一劫。
这时候,早膳早就已经摆好了,薛氏怕饭凉了便招呼三娘先用饭。
待两人用过早膳,薛氏漱完口之后道:“对了,婶母的寿礼我帮你与五娘也准备了。”
三娘闻言惊讶地看向薛氏。
薛氏笑道:“你们才来京城,那里来得及准备寿礼啊,我帮你们一人准备了一样小玩意。你们若是觉得过意不去的话,明年的寿礼好好准备就是了。婶母人很好,不会怪罪的。”
三娘闻言心中很是暖和,她确实是没有来得及转杯李氏的礼,刚刚还想着要好好想一想送些什么好呢。虽然是李氏的散生,言明了不收外人的礼。但是她们这些晚辈准备寿礼却是出于孝义。这是规矩,李氏不得不收下。
她没想到,薛氏连这个也为她想到了,不由得拉住了薛氏的手道:“母亲,谢谢你了。”
薛氏笑着拍了拍三娘的手,摇了摇头。
这一日三娘因为昨夜几乎没有睡,在去后院庄嬷嬷那里上课的时候精神很是不佳,好几次跟着庄嬷嬷学习礼仪的时候,差点睡着。只是庄嬷嬷见三娘困虽困,最后却将她教的那些动作做的一丝不差,便也没有说什么了。
倒是三娘不好意思地对庄嬷嬷道歉。
庄嬷嬷却是淡淡道:“三小姐是聪明人,自然是明白有些东西学了就是拿来用的,你既然能用的好,奴婢还有什么好说的?”
三娘有些惊讶的看向庄嬷嬷。
庄嬷嬷却是笑了:“奴婢并不蠢笨,自然知道何为因材施教,奴婢也只是托庇与各府才能混一口饭吃,又怎么会无缘无故与小姐做对?小姐将来前途无量,奴才自然是知道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人又该教什么。”(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遇苏成之
三娘闻言,想起上次宣韶写给她的关于庄嬷嬷的那些情况,也笑了。这个庄嬷嬷到真是个趣人。
“难怪不管嬷嬷您教了几个府上的小姐,各府里都是夸赞您的话。果然是您‘因材施教’的好,三娘很高兴能让薛嬷嬷将三娘归类在了向小姐,杨小姐们那一类,而不是张小姐,唐小姐们那一类。”三娘是笑非笑地道。
庄嬷嬷闻言惊骇万分地看向三娘,仿佛眼前的这位只有十四五岁的女子头上突然长了两只脚一般。
三娘笑着打量了庄嬷嬷好几眼,终于收起了笑,认真道:“三娘知道庄嬷嬷这个年纪了还在各府教导诸位小姐们礼仪规矩各种技能,很是幸苦。三娘也向来是尊师重道的。所以庄嬷嬷你好好教,三娘好好学,我想我们今后应当会相处的很愉快才对。您说是吧?庄嬷嬷。”
庄嬷嬷看着三娘的眼神很是有些复杂,苦笑着点了点头:“三小姐您既然有本事将奴婢的底都摸透了,奴婢哪里还敢不尽心尽力?三小姐小小年纪倒是好手段。”
三娘笑了笑,转身往外去了。
庄嬷嬷依旧如之前的几次那样,恭敬地站在了门口,目送三娘缓缓行出了后院。
***
这一晚,宣韶没有来,三娘好好睡了一觉。
因为年轻的关系,三娘一早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神清气爽,一点疲态也没有了。
今日是温家园李氏的寿辰,三娘换上了上次赏菊宴的时候做的那一身,鹅黄色交领兰花刺绣长袄。绣兰草边襽群,雪青色印花披帛。梳了十字双环髻,戴了一只浅黄紫边的堆纱绢花,一对赤金点珠桃花簪。并不十分华丽,却显得十分俏丽可爱。
薛氏今日穿了一身浅紫色千瓣菊纹的褙子。深紫色百褶裙。正好与三娘的那一身衣裳色系相似,只是两人的年纪差不了几岁,站在一起不像是母女。却像是一对姐妹花。
薛氏欣赏地打量着三娘的装扮,不住地点头:“还是这一身好看。”
沉香闻言却是捂嘴笑道:“夫人,每次三小姐换一身出来你就会说这句话。到底是那一身好看呀?依着奴婢说还是我们三小姐她长得好。所以无论穿什么都好看。”
薛氏闻言失笑:“你的嘴到是巧,等会儿赶紧的让三小姐赏你一角银子去。”
沉香一脸正经:“奴婢哪里就是一角银子就能收买得了的?没得辱没了夫人身边一等丫头的身份,奴婢……怎么着也要收两角银子!”
薛氏“噗哧”一笑,满屋子的丫头们都笑了起来。
“夫人,五小姐说她还是不舒服。”一个小丫鬟进来禀报。
薛氏闻言皱了皱眉:“可是今日是婶母的生辰,若是不去的话……”薛氏看向三娘。
三娘对那小丫头道:“你再去请,就说这是老爷吩咐的,家中的人都要去。若是她一人不去的话不好交代。”
那丫鬟便又去了,这次五娘终于出来了。她上次在温家园里惹了大祸,所以之后的几次三娘与薛氏往温家园去五娘都没有跟去。她对那院子有些恐惧。
五娘今日穿的也是薛氏新给她做的一身,与三娘上回穿的那身肉粉色的衣裳式样有些相似。只是颜色是海棠红的。
见人都来了,薛氏便吩咐外头备马。王璟等人早已经在外头候着了,等三娘几人出了二门,一行人便朝着温家园去了。
这次不是王璟等人第一次来的时候了,因此也不像第一次的时候那样东张西望,几个少年人开始比赛来回骑马。一路上到也热热闹闹的。
等快到皇城门的时候,三娘突然听到了外头由远而近的娇叱声:“让开……”
三娘听着这声音有些耳熟,便小小地揭开了车帘子往外看,就见迎面一个火红色的身影骑着马迎面而来。那女子一身火红的骑装,长鞭高扬,黑发翻飞,一路奔来,周围的人群纷纷让路。只是瞧着人们的眼神,似乎已经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了。
这个女子三娘是认得的,正是那位惠安郡主。
惠安郡主的马行到三娘这一行人旁边的时候拉住了马辔头,往这边看了过来。但是也仅仅是看了一眼而已,很快她就嘴角似笑非笑的地勾了勾嘴角,扬鞭狠狠抽了一记马背,又风驰电掣般地走远了。
王家的马车刚刚往旁边避了避,放慢了速度,却是没有停下。
“嘿嘿,五弟你骑术了得,比起刚刚那红衣女子如何?”帘子外头王玬坏笑着的声音传了进来。
“好男不跟女斗!这有何好比的?”王璟不屑道。
“哈哈哈哈……”王玬大笑出声:“我看你是比不过吧,瞧刚刚那女子的凶悍样!啧啧——别说是你,就是哥哥我也有些腿软。”
王璟扫了王玬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王玬却是眼珠子一转:“你让我一息,若是还能追得上我,我就承认你比那女子强,如何?”虽是问句,王玬却是没有等王璟答应就扬起了鞭子,飞奔而去。
王璟看着王玬的背影,一脸无奈。王璋和王瑞在一边笑看着,不参与。
三娘在车子里听着这两人打打闹闹,摇头苦笑,王玬说是大哥,可是这么几年了那跳脱的性子半点收敛也没有。不过还好他虽顽皮,却难得的是一颗赤子之心,因此三娘也没有阻止王璟与他往来。
热热闹闹地到了温家园,三娘等人去到李氏的正院的时候,看到苏夫人竟然是比她们还要先到的,三娘有些惊讶。不过想想之前从薛氏那里听来的苏家要与王家结亲的事情,到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薛氏领着三娘几人上前给李氏请安,祝寿,献上备好的礼物。
李氏笑着让丫鬟们一一收了:“玬儿几个去前院找你们的叔伯与苏公子吧。三娘五娘去你们九姑姑院子里,苏姑娘也在呢,你们年纪相仿应当是谈得来的。凤姐留在这里陪我们说话吧。”
李氏将众人一一安排了。
王玬几个小子拜别了李氏往外院去了,三娘与五娘也从李氏的院子里出来,让丫鬟们领着往王筝的院子里去了。
三娘走进王筝院子的大厅时,正好听见里头王筝道:“你来了就来了,怎么还带了这么些的茶叶?上次给我的还没有喝完呢。”
一个音色清亮,语调却有些刻板的声音道:“这不值当什么,反正家里这种茶太多,我哥哥嫌弃这香片的花香浓郁反而掩盖了茶叶的那份甘醇,觉得这茶有些俗气,所以我们家都没人愿意喝。也幸好你能喝的下去,那就不要浪费了。”
“……”
三娘在外头人忍不住“噗哧”一笑。
这声音不是苏成之是谁?这么几年下来,她那一说话就能噎死人的毛病还是没有改。
“三小姐和五小姐到了。”正好这时候门口打帘子的丫头禀报道。
三娘与五娘进了屋,三娘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王筝旁边的苏成之。
苏成之也站起了身,她的身量在女子当中算是很高的,容貌依旧鹅蛋脸大眼睛,容色秀美。脸上的表情也依旧是有些木然刻板,但是在看到三娘时,眼中的愉悦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早听说你来了,不想今日才见到。”苏成之朝着三娘点了点头,淡淡道。光听她的声音,是绝对听不到话中的期盼意味的。
三娘与虽然接触并不多,但是还算是了解的,笑着点了点头:“其实早就想去拜访了,一直没有寻到空隙,也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空。”
“明日我要出门,后日我有空,那就后日吧,到时候我在家中等你。”苏成之毫无障碍地接口道。
“……”
“噗哧——”这下轮到王筝笑出声了。
三娘苦笑着摇了摇头,上前去与两人见了礼,这才在一边坐了。
苏成之打量了五娘两眼,又将视线移开了,依旧与王筝说话:“听说你得了那架焦尾,成之可否一看?”
王筝爽快地点了点头,命丫头将那架传说中的古琴拿了出来,三娘看了一眼,见与自己那日从大街上得来的那架瑶琴不同,这架焦尾明显朴素了许多,并无珠玉装饰。
苏成之招来了丫鬟净了手才坐到了那架琴前,先是细细抚摸,只是那表情与手势让三娘和王筝几人看了不免心中恶寒。
三娘无语地想,你这是在抚摸情人呐!
“铮铮铮——”几声古朴浑厚的琴声响起,三娘以前在山东青城的时候曾经跟这之前的那位闺学里的女先生学过几个月,虽说好几年没有碰了,但是最近几日庄嬷嬷又教了起来,到也让她想起了许多,不过三娘依旧也是个半吊子。
但是看着苏成之的手势指法,三娘知道她一定是个内行。
丫鬟们早已经见机地焚起了香,苏成之木无旁人地弹奏了一首,三娘学的曲子有限还尽是些简单的,因此这种高难度的曲子,她听都没有听过。不过基本的艺术审美还是有的,三娘判定苏成之琴艺不错。(未完待续)
名门闺杀 第二百三十六璋 三娘的婚事
一曲完毕,王筝拍了拍手:“都说你琴弹得极好,京中无人能及,我本是有些不服气的,不过今日听了总算是服气了。”
不想苏成之却是有些愣怔地看着这里的放在琴弦上的手,半响没有言语。
“成之?成之?”王筝将手在苏成之的面前晃了晃,喊道。
苏成之终于回过神来,抿了抿嘴:“抱歉,我……只是想起了一个人。其实我的琴,弹得并不是最好的。有人弹得比我好,只是他从来不弹而已。”
王筝惊讶道:“还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么?是谁?说来我听听,不然我可不肯服气。”
苏成之却是摇了摇头,没有言语了。
王筝见她不肯说,也不会真的逼她,便转头朝三娘与五娘笑道:“听说你们也学过,来弹一首让姑姑听听。”
三娘看着王筝笑眯眯的一双眼睛与那一对酒窝,摇头失笑。
“我弹得不好,还是不献丑了。”五娘摆了摆手,往三娘身后一躲。
苏成之的琴艺高了她们不是一两个级数的,所以明知道是献丑的,自然是没人赶上了。
不过这话也不是绝对的,三娘就看着王筝眨眼一笑:“只见过抛砖引玉的,三娘今日就来抛玉引砖一回吧,反正也只有我们几人,侄女也不怕给九姑姑您老人家丢脸。”
王筝大笑出声。
苏成之将位置让了出来,坐回了自己之前的客位。
三娘伸手拨了拨琴弦,用古琴弹奏现代曲?请恕她还没有那个水平。于是三娘认真地弹了一首,昨日里琴课的时候刚学会的叹花调。
这首曲子很是简单。适合初学着,但是三娘对这个曲子不是很熟练,即使是很简单,也依旧是弹错了两个调。不过她错了就错了,半分迟疑也没有就接着往下弹。
待一曲完毕之后。王筝一脸严肃地看着三娘:“三娘,你说是你弹错了还是我记错了?我明明觉得是你弹错了,可是看了你那一脸的笃定与气定神闲我还真不敢肯定了!”
三娘一本正经道:“应当是我记错了。弹到是没弹错,我就是这么记的。”
王筝看着三娘振振有词,哭笑不得。
苏成之看了三娘一眼:“指法生疏。不甚熟练。不过你弹得认真。到是还有几分神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