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十二难
但是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这些人的目光总是不经意的停留在姚晓迪身上,他们对姚晓迪充满了好奇。
“咳咳”讲话之前,李国东习惯性的咳嗽了两声。
“开会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事,这位女孩的名字叫姚晓迪,是咱们红旗市新上任的计划委员会主任……晓迪同志虽然年轻,但她是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去年晓迪还拿下了复旦大学在职经济硕士的学位……”
李国东话音未落,与会不少人或惊讶,或赞叹,或好奇的目光都再次集中到姚晓迪身上。
毕竟姚晓迪是前任市委书记姚之江的女儿,毕竟姚晓东与姚晓迪这兄妹俩在红旗市的名气曾经是如日中天的存在,虽然他们都离开了红旗市,但红旗市几乎人人都知道姚之江有这样的一对儿女!
姚晓东名气大,是因为他暴虐的性格,他乖戾行为,而姚晓迪名气大,则是因为这个蕙质兰心的女子,曾经飞蛾扑火一般跟跟沈天龙共同谱写了那段轰轰烈烈的恋爱。
见到众人的目光再次聚集到自己身上,姚晓迪用友善的目光一一回应,然后又站起身来冲着众人微微鞠了个躬,说了几句恰到好处的客气话,最后才又款款落座。
虽然姚晓迪在红旗市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高级别的会议,但是她非但不见一丝紧张,反而表现的有礼有节,态度恭谨却又不失自信,端的是一副大家闺秀,世家子弟的风范!
咳咳!
李国东又是咳嗽两声,在介绍完姚晓迪以后,下午的这个会议终于进入了正题。
这个会议是由政法委书记宋世伦提议的,主要议程是讨论现在社会治安急剧恶化的问题。
“我先说一句,之所以没召开扩大会议,而是采取了这种小范围谈话的形式,我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在坐众人都知道,我这人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假大空的官话套话,现在没有记者,会议内容也不会公开报道,所以希望大家放松心态,畅所欲言,说一下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会议伊始李国东首先发言,首先给会议的内容定下了调子。说完话以后,李国东冲着宋世伦微微颔首,示意宋世伦可以讲话了—毕竟这次会议是宋世伦主张召开的。
宋世伦跟随李国东多年,两个人的配合已经极有默契,李国东说完话以后,宋世伦轻咳了两声开始发言。
“虽然这次会议是政法委召开的,但是却额外请了不少其他部门的领导,对于这些领导和同事的到来,我各人代表政法委向各位表示感谢。”
“刚才说的那句是客套话,按照李书记的指示,场面话宜少不宜多,我要是再敢说这样的废话,恐怕咱们李书记就要拍桌子喽。”宋世伦第二句话居然开起了李国东的玩笑,话音刚落,会议室内就响起了一阵轻笑。
这也是李国东与宋世伦等人执政之后的新改变,按照李国东的说法,这叫快乐工作法。板着个脸讨论问题也是讨论,开开心心的讨论问题也是讨论,更何况在轻松的氛围下,会议往往还会取到意想不到的额外效果。
“哎,现在的日子,难过啊!”开场白说完以后,宋世伦好像是唠家常似的,意味深长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不瞒大家说,上个星期六我媳妇加班加的有点晚,下班的时候天有点黑,结果回来的路上就碰到抢劫的了。幸亏我当时去接我媳妇下班,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啊。”本来这是个严肃的场合,在座诸位非富即贵,但是宋世伦却好似讲起了故事。
虽然是非正式的会议,但是你身为市政法委书记也不能这么随便啊,一时之间众人看向宋世伦的眼光越发的奇怪。
宋世伦早就发现了众人用奇怪的眼神望着自己,但他却不以为意,自顾自的继续说道:“我把那个抢劫的人制服,然后跟媳妇一起把人送到公安局,录完口供以后已经晚上十二点了,结果我跟媳妇刚刚走到楼道门口,就听见我的邻居在骂我!”
“你们猜猜,我邻居骂我什么?”说道这里,宋世伦笑呵呵的反问一句,没等众人回答,宋世伦就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我的邻居骂我我能,说是跟政法委书记做邻居都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我再一打听,原来是邻居家被盗了。”
宋世伦别开生面的开场白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在宋世伦与李国东的刻意引导下,平时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终于放下了架子,于是,一众政府高官与平头老百姓一样,纷纷讨论起了红旗市最近的治安情况。
什么哪个出租车司机又被抢劫了,哪家小卖部又被盗了,两个猪肉贩为了抢摊位捅死人了等等,甚至有的人晒在阳台上准备过冬的干白菜被偷了这样的事也有人说,这些政府高官也开始变得家长里短起来……
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第463章 仓禀实而知礼节
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 第463章 仓禀实而知礼节
大家只是像老朋友一样随意的聊着天,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开始的时候大家讨论的很热烈,可是事情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大家你说一件事,我说一件事,他又说一件事……看似孤立的事件一件件展露在大家面前,却让人越发的心惊。
在座的诸人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聊来聊去大家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在社会怎么这么乱,各类案件怎么这么多?
又想到这个会议是政法委书记组织召开的,众人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
会议全程李国东都是笑眯眯的不说话,直到看到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李国东才又是咳嗽一声,然后把目光对准了王超。
“王局,你是公安局的一把手,就请你谈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情况吧。”李国东的语气依然很温和,但是听到他点名王超,众人脸上都露出有些古怪的神色。
在众人讨论的过程中王超一直闭口不言,现在社会上治安案件这么多王超当然知道,可王超的身份特殊就特殊在这,他是一个警察,是公安局的局长,这些事正是在他的分内之事!
众人的讨论看起来很随意,但从他们口里说出的这些事,却好似一个个大巴掌扇在王超的脸上,哪个公安局局长愿意让人当面讨论这些社会治安问题啊,王超的脸上火辣辣的。
开会的时候王超一直在偷偷观察着李国东,随着众人讨论的越发深入,王超认为,自己最怕的那天终于来了,李国东终于要动自己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国东执掌红旗市以后,红旗市的官场上自然又少不了一番大规模的调整。但是尽管这段时间闹的人心惶惶,公安局这边却始终不见什么动静,这让王超的心理越发的不安。
伸脖子也是一刀,缩脖子也是一刀,是杀是剐你倒是给我个痛快啊?结果李国东却偏偏把王超吊在半空,这让王超的心里怎么能安宁?
虽然前段时间沈天龙曾告诉王超,说他跟李国东已经谈了这个问题,而李国东也通过沈天龙转告自己,让自己安心工作,不要想太多。但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这根本就是李国东的缓兵之计。
陡然听到李国东点自己的名字,王超心里一沉,他认为李国东终于要拿自己开刀了。在王超的想象中,李国东收拾自己的方式跟当年李援朝收拾李国东一样,先是大会小会的批,批的你体无完肤,批的你抬不起头来,最后才是把你一脚踢开,让你如丧家之犬一样滚出公安局。
时间留给王超的并不多,虽然他脑袋里想的事很多,但是李国东毕竟点自己的名了,正了正神色,王超开始发言。
“刚才各位领导与同事说的事确实是存在的,甚至实际情况,可能比各位领导说的还要严重。红旗市现在的治安情况很不好,甚至比八十年代的时候还要糟糕。”开场第一句,王超就很光棍的承认了现在的社会问题。
“抢劫杀人的有,盗窃敲诈的有,打架斗殴的也有,甚至一些不知名的痞子混子也一窝蜂的都跑出来了,什么面粉厂十三太保了,轴承厂四大金刚了,更夸张的是,据说红场矿务局还出现了一个五十人帮,专门敲诈外地来红旗市运煤的车辆。”
“这些情况我当然知道,可是红旗市公安局以及所属各分局也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少刑警已经连续几个月不休息了,甚至有的人已经累到在工作岗位上。我们现在的工作强度已经比八十年代的那场严打还要大,你们看看我的眼睛,是不是还有血丝?昨天晚上为了控制红旗市这种局面,市局连夜开会开到三点,老爷们怕什么,老爷们怕的就是丢脸。刚才诸位说的那些事我都知道,可是我有什么办法?”王超认为李国东召开这个会议根本就是故意针对自己,激愤之下越说越激动。
“现在所有人都把这种情况归结到我们公安系统办事不利,身为公安局局长我本不应该说抱怨的话,可是现在这问题是我们公安局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吗?下岗工人这么多,大家没钱花了自然就要惹事,光靠我们公安局有什么用?”
“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再坐的各位要是马上饿死了,看到有个小孩的手里有个馒头,你抢不抢?”反问一句之后,王超一咬牙,一瞪眼,继续发着狠说道:“我不知道各位是怎么想的,反正要是我饿急眼了,我是肯定会去抢。活都快活不下去了,谁他么的还管什么法律不法律,道德不道德!”
“好,好一个活都活不下去了,还特马的管什么法律道德!”王超话音刚落,李国东忽然啪的一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叫了一句好。
“现在大家讨论一下,王局刚才最后的那句话是对是错?”李国东笑意盈盈的又望着众人说道
李国东与王超的恩怨不是什么秘密,见到李国东如此表态,心思活络的人就已经明白了,李国东这是要动王超了。
“你活不下去你就抢别人馒头,这话能随便说吗?或许如果真的到了那时候,大家可能都会这样做,但你也不能明着就说出来啊!更何况你的身份还是公安局的局长!”
李国东回红旗市的时间并不长,他在红旗市的布局还没有完成,每个人都想着在李国东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于是,王超不太合适的讲话就成了众人的突破口,好几个人察言观色之下,决定对王超这个不合时宜的二愣子下手!
一时之间,会议室内针对王超的批评声四起,从党性原则到不收嗟来之食,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不为五斗米折腰,好几个人虽然没明着批评王超,但却就王超的最后一句哈侃侃而谈,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草泥马的,一个个装个几把毛,大不了老子这个公安局局长不干了,也没必要被你们这些家伙这么玩弄。”王超伸手一拍桌子,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坐下!”见到王超忽然失态,李国东也勃然大怒厉喝一声。
李国东与王超这么一弄,会议室内马上安静了下来,看到王超气呼呼的坐下了,李国东才又笑呵呵的继续对众人说道:“讨论继续,内容还是针对刚才王局的那句话!”
“李书记,我到是很赞同刚才王局长说的那句话,中国自古就有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谚语,也有仓禀实而知礼节的古训,王局刚才的那句话虽然不太妥,但却是有一定道理的。”会议室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了姚晓迪清脆的声音。
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第464章 重塑信心
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 第464章 重塑信心
姚晓迪的话可谓是一言既出,满座皆惊。或许姚晓迪并没有说什么惊世骇俗的话,但是她这么一表态,却无异于表示了对王超的公然支持。
姚晓迪是谁?姚晓迪可是前任市委书记的千金,而李国东又是姚之江一手提拔起来的,那李国东与姚晓迪的关系自然不言而喻。
王超背叛李国东的事很多人都知道,而王超跟姚晓迪的前男友沈天龙一向水火不容,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可是现在姚晓迪为什么公开支持王超?
姚晓迪话音刚落,刚才那些含沙射影的喷王超的人,一个个都马上闭上了嘴巴。或许刚才自己对王超落井下石,这一步棋走错了?人家李国东根本就没想收拾王超?
这是众人心里面的想法。
姚晓迪的一番表态,在众人的脑袋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有理会众人疑惑的眼神,姚晓迪微微笑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其实王局刚才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首先,吃穿住用行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如果吃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这些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满足,那有部分意志不坚定的群众就此走上歪路,这也不足为奇了。”
“现在我市刑事案件频发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市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造成了大批的下岗工人。刚才王局说下岗工人没钱了自然就要惹事,这句话虽然武断,但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说道这里,姚晓迪把话头停下,留给众人足够的思考时间。
“晓迪同志的话很在理啊,自从我们单位实行下岗制度开始,我家的玻璃从来就没完整过。胆子大的白天光明正大的去砸,胆子小的黑天偷偷的去砸,臂力小的做个弹弓去砸,总之啊,自从下岗启动以来,我家的玻璃就没全乎过……”某企业领导接口发言道
“老赵啊,你那还算好的,我们单位有工人还拿着斧子去我们家要砍我呢,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啊?下岗是国家政策,以前在企业里一个人能干的活安排三个人,吃大锅饭。现在要求企业要有效率,要自负盈亏,自然就要裁员!”又有人接口发言。
随着姚晓迪发言的结束,大家又开始讨论起来,渐渐的,会议内容从讨论社会治安问题转移到国企下岗分流的问题,最后大家的意见终于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治安问题大部分是由下岗工人引起的。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下岗是一个很火的词。全国上下的国有企业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东北地区尤其突出。
其实,红旗市关于下岗工人的安置工作早已经展开,甚至李国东主政红旗市以后,还破天荒了现成立了专门为下岗工人服务的下岗再就业指导中心。
或许李国东的这一举措在现在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倒退到二十年前的九十年代,他这一招绝对算是开先河的壮举。
李国东对下岗工人的事情很重视,而且除了抽检下岗再就业指导中心以外,李国东还组织人手筹备了一系列关于下岗工人安置的政策。可以说,自从李国东回到红旗市以后,下岗工人的问题就成了他最耗费精力的问题。
李国东作为红旗市的父母官,当然有义务帮助这些下岗工人,但无论是指导中心的成立还是各项政策的出台,对于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来说,还远远不够。
很多工人父一辈,子一辈都在工厂里工作,他们习惯了按时上班,按时领工资,习惯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单位安排,下到给孩子上户口,上到青年职工找对象的联谊会,单位已经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他们把单位的工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孩子上学上的是工厂的子弟小学,初中毕业后待业几年,接班进入工厂,从此,生老病死都与工厂脱不了关系。
生病了住职工医院,甚至人死了,也会由单位派车送到火葬场,然后再发一笔抚恤金……
一下子从工作了几十年的单位被下岗,工人哪受得了?
当然,部分有技术的工人去了南方,可以拿比之前多好几倍的工资,部分下岗之前就开始做小买卖的人下岗以后,生意反而做的越来越红火,收入也是节节攀上,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小部分。众人的讨论越发的热烈,不知道是要故意表现自己的善良还是出于什么心理,大部分人对于下岗工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表示出了极大的同情。
看到多数人吐沫横飞的为下岗工人鸣不平的时候,但却始终没有什么建设性意见的时候,李国东终于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话。
“同志们,现在下岗工人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确实已经愈发的严峻,对于这一问题,红旗市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下岗工人这么多,全靠政府来管也不太现实,今天把大家找来,就是要让大家集思广益,想想有什么具体的解决办法?”
李国东的话让会议室内又安静了下来,毕竟发现问题是一回事,解决问题又是一回事。
看到会议室安静了半天也没人发言,姚晓迪把目光对准了李国东,得到李国东默许以后,姚晓迪终于再次发言。
“刚才我们大家只是讨论了困难的一面,其实在我们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下岗这件事积极的一面。”姚晓迪温柔但却坚定的声音再次在会议室内响起。
“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工人改制分流的工作全国都在进行,但为什么单单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工作引发了这么大的社会问题呢?”
“是啊,好像在南方下岗不是什么事,工人领了买断的钱,欢天喜地的就回家做生意去了,人家好像根本没把下岗当回事啊。”有人附和
“或许南方人也有怨气,但咱们北方民风太彪悍,所以才……”又有人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说道。
耐心的听众人说完自己的意见,姚晓迪才微微一笑说道:“各位领导分析的都很到位,我刚才替各位领导总结了一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南方的经济一直比北方活跃,这也导致很多南方的职工在下岗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副业,所以下岗非但没给他们的生活造成困扰,而且还解放了他们的时间,另外下岗以后买断的钱也给了他们做生意的启动资金。……”
“说到底,在我们地区下岗引起了这么多问题,就是因为人们以前对于企业过于依赖,突然下岗导致他们失去了信心,大部分人对于下岗,表现出了一种迷茫、无助、恐惧的精神状态。他们失去了继续拼搏的信心,失去了敢于跟命运抗争的勇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当下在物质上帮助下岗工人的同时,还要在精神上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重塑信心!”
“……”
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第465章 猛虎嗅蔷薇
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 第465章 猛虎嗅蔷薇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李国东的办公室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这个客人头上戴着一个礼帽,礼帽下面是一颗闪亮的大光头,自从营长的老兵殿堂覆灭以后,红旗市留光头的混子越来越多,所以这个人的这幅打扮并不算多么稀奇,而真正引人注意的是,这个人的脖子上带着的那条大金链子,金链子的粗细程度竟然足足有拇指那么粗!
这个人的身躯有些肥胖,但他却偏偏穿着一身纯白色的西装,剪裁得体的西装包裹着他略显发福的身躯,让他看起来有点像笨拙的qi鹅。
不过这个人的外在形象虽然不怎么样,但他的脸上却是一副极为洋洋得意的表情,走在市政府大楼楼道内的时候,这个人一步三摇,眼神顾盼之间充满了自我欣赏的表情。而且他一边走,一边用手里大哥大的天线捅捅自己的礼帽……
大金链子,大哥大,这个人身上绝对充满了浓浓的暴发户气质。
“二郎哥,好久不见!”李国东微笑着跟二回子打了个招呼。
“哎呦,李书记,你可想死我了!”见到李国东以后,二回子忽然收起了脸上那股洋洋得意的表情,夸张的大喊一声。
此刻二回子的态度要多热情有多热情,伸开双臂居然就要去拥抱李国东,就好像李国东是他多好的朋友似得。
“去去去,给我老实点。”李国东赶紧阻止二回子。
“早听说你发了财,看来是真的啊,你这大金链子真的假的啊”阻止了二回子拥抱自己的想法以后,李国东忽然指着二回子脖子上的大金链子笑着说道。
二回子是多聪明的人啊,看到李国东好像对自己的项链感兴趣,赶紧把粗壮的大金链子摘下来。
“李书记,自从您回红旗市我就想着来拜访您,可是又怕太唐突。这样,这个链子送给你,当我成给你接风的礼物,你务必要收下!”一边说话,二回子居然真的就拿着金链子跟套狗似得,不由分说就往李国东的脖子上套。
李国东只是随口跟二回子开了个玩笑,他没想到自己说完话以后,二回子居然马上就要把金链子送给自己,二回子的做法把李国东弄的一脸黑线,一时之间李国东开始怀疑姚晓迪给自己出的这个主意到底行不行。
费了好大的劲,严词拒绝了二回子以后,李国东跟二回子的谈话终于进入了正题。
“听说你书店经营的很不错?”李国东问
“是啊,怎么样,李书记想不想入一股?”二回子绝对是打蛇随棍上,时刻不忘记拉拢李国东
二回子这些年经营书店确实赚了不少钱,跟文化局,工商局的领导也都有一些经济上的来往,可是李国东这个层次的高级官员他哪够得上啊?今天李国东居然主动安排接见自己,二回子能不抓住机会吗?
但是二回子或许表现的过于积极,过于想靠上李国东这棵大树,他只顾得上给李国东拍马屁,居然没注意到李国东已经被他气的脸都绿了。
刚见面就要送自己金链子,现在又要让自己入股,李国东是真不明白,二回子这样的人是怎么混的出来的。一时之间,他对姚晓迪的建议更加怀疑了。
在昨天的会议上,姚晓迪建议李国东,为了达到为红旗市那些下岗工人重塑信心的目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给这些人树立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这些人一定不能是媒体上那些包装出来的高大全的企业家,而是应该从贫民中走出来的代表人物,越草根越好,以前的经历越坎坷越好,当然,这些人的企业也不能太大,否则会让老百姓产生距离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