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青山穿越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漆黑血海
“那神木王鼎,也不错,是炼药的好东西。”
……
另一方面,就在黄蓉和郭靖,在大青山求医、修养,顺便在李天生只言片语的指点下,句句精准地指明疏漏,磨练武功的时候。
在练功之余,李天生还顺手甩给杨康、郭靖等人几本书籍,除了令他们震惊的《武穆遗书》外,还包括了一本被他们奉为圣典的《三十六计》,其上编写的诗句,不仅方便熟记,还含义深远,道尽兵家玄奇。
直令郭靖和杨康,这两个将军后代,废寝忘食的阅读、研究: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
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
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
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
郭靖和穆念慈对李天生的举动,摸不着头脑,唯有黄蓉和杨康若有所思。
向李天生求证,数次下来,都只得到一句“多学些总会有用”的敷衍之语后,就渐渐放弃追问。
一心陪读。
红袖添香,两对玉人,李天生每晚饭后,都移步溪潭,夜半三更方回。
……
与此同时,湘西,铁掌帮
铁掌山,中指第二指节的洞内
当初《武穆遗书》藏匿之地,此时,满洞的金银珠宝、名贵字画,早就在二十多年前,韩侂胄率兵攻打的时候,就被一起带走,充作军费。
现今,空空如也,唯有一把笨重的沉木椅子,因为山路崎岖,没有搬走。
此刻,笨重的椅子上,坐着一个年逾天命之年的老者,须发苍然,却未全白,精神抖擞,一身气质如威严苍松,不怒自威。
若是李天生在此处,定会惊讶此人长相。
正是二十年前,有且仅有一面之缘,昔日的铁掌水上漂——裘千仞。
“二哥!”
“事情可办妥当”
“是!已经全然按照你的吩咐进行,不过,那老货真能上当,出了他那多年的老窝”
郭靖和黄蓉若是见到此人,定能一眼认出,说话之人,便是当初出现在临安济国公,那位执掌铁掌帮的裘帮主。
一位齿白唇红,容貌绮丽的年轻美人。
也是裘家三兄妹中的老幺,嫁给绝情谷主的裘千尺。
“放心!黄老邪跟那老货的关系不错,那黄毛丫头,既然是东邪的女儿,又会凌波微步,与那恶贼有所关联,只要消息无误,那人自傲,必定会关注此事,甚至注意到你的存在,届时一切计划便都有了用武之地。”
“明白,还有,二哥,蒙古那边来人了。”
“恩!让他们厉兵秣马,做好准备,耐心等待,最多一年,大宋必乱,自顾不暇,届时,蒙古铁蹄南下,趁虚而入,马踏中原,指日可待。
这段时间,我要专心武功,以突破武学修为,凝练真元,一年后,就可功成出关,届时,加上大军相助,定要摘下那老贼项上人头,报血仇,雪耻辱。”
“二哥!”裘千尺面色大喜,“恭喜二哥将那本经书,参悟透彻,届时,报仇一事,必能事半功倍。”
“这段时间,你要心无旁骛,全力协助那赵竑,不可自作主张,节外生枝,务必保证其在一年内举事。
那位沽名钓誉的仙君,不是要护着大宋天下,待到大风起,北雪落,内忧外患之下,我倒要看,其有何办法,我要这青山崩,江湖老,改天换地。”
&n
第二十九章 再相逢夜谈长生
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临安,北宋时,属两浙路,原杭州。
北宋战败,宋人南渡,宋高宗重建南宋,于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升州为府,改杭临安,作行在所。
绍兴八年,即公元1138年,定都临安。
该城依山傍水,内外河道纵横,与大运河上下联通,共构一个庞大的水运网络。
地利之便,原身杭州的丰富积累,政策的倾向,大量官员和人口的涌入。
诸般因素合力,使得这座历史古城,满目繁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以御街为中心,运河南北,昼夜买卖不停,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早市即开。
人口逾过百万,放眼而望,鳞鳞万瓦,屋宇充满;寸尺无空,巷陌壅塞。
文化繁盛,骚客士子尽荟萃;令行禁止,百官云集显神通。
成为继开封后,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哪怕是开禧北伐大胜而归,这座城市依旧是南宋都城所在。
与逐渐复苏的开封、金人的旧府大都,南北中,上下呼应,形成三才鼎立的格局。
此时,灯火通明的临安,夜市渐渐开启,街上人流如织,人头攒动,酒楼瓦肆,红街歌坊,娱乐场所,喧嚣热闹,男女交错,人声鼎沸。
坐落在整座城市,风水龙脉节点的南宋皇宫,迎来了一位阔别已久的客人。
灯火烛照的宫殿,此刻空无一人,若大的居室,一老者一青年,相对而坐,略显几分空荡。
两人相顾无言,良久,随着烛火一声爆裂,方才打破沉默氛围。
“你来了,多年未见,你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未改变。”
老者边说,边将选好的茶叶,放入紫砂壶中,动作虽慢,且略显青涩,但经年累月的修养、习惯,让他一举一动,都举止规范,一板一眼,充满上层贵族的严谨做派。
若是朝中大臣在此,定会大吃一惊,这亲手煮茶的老者,便是当今天子,宋宁宗。
“你倒是老了不少,不过,没有大金的威胁,看来,你过得滋润不少。”
李天生端着一张青年脸,瞅着老者的满头华发,沧桑面庞,圆润肚腩,半是感慨,半是调笑:
“而且,这次竟然没有吓得大喊大叫,还屏退左右,看来你真变了不少!”
“没你搅扰,日子自然是过的顺心不少。”老者翻个白眼,毫不客气地怼道,“而且,朕已经老了,看清了许多事情,你又有什么资格,让朕再失仪态,不过是一个放鹤的山里人。
如今,时隔多年,你这厮,再次来到临安,恐怕又是不事不登三宝殿吧这次过来,又是何事”
若是让身边的近侍、朝臣见到,宋帝这般做态,恐怕会心中一惊,吓一大跳。
“闲来无事,看一看老朋友。”李天生嘴角微扬。
“呵呵!”
宋宁宗无师自通“呵”字**,眼皮一翻,“信你才有鬼。”
“这世间真有长生”宋宁宗紧接着,忽然问道。
“有!”李天生颔首,语气肯定,但随后几句,又让这位年纪老迈的皇帝,梦想幻灭。
“但我从未见过。”
“那你如何肯定会有”
“因为……我信!”
李天生表情严肃,一字一顿,斩钉截铁地说道。
其实,他还有话埋在嘴里,没说,脑海中,来自大青山的信息,解封的虽是冰山一角,但也足以让他对修行有一个直观了解。
别的不提,但就先天圆满的化神境,就有五百岁寿元,而他身上真切存在的三百寿数。
更是确切不移的证明。
虽不知,修行尽头,是否真能长生,但李天生愿意相信,前路光明,未来可期。
“呵!”宋宁宗语气不屑,显然对李天生的话,一个字都不信,双目严厉,眼底藏着几分炙热,盯着对方,不死心地问道。
“你是否得了长生”
“勉强踏上这条路。”李天生老实回答,毫不隐瞒。
“那……!”
这位宋朝皇帝冲泡茶汤的手,蓦然一抖,水花四溅,显然内心掀起惊涛骇浪,随后,极力维持平静,张口欲言。
却被李天生挥手打断,“别妄想了。你身体老朽,练武事倍功半,况且,你时日不多,最多还有一年好活,长生,难如登天。”
“可既然长生存在,那也许会有传说中的不老仙丹”
“是太上老君,还是西王母,抑或瀛洲仙岛,海外仙山你也说了,是传说。”
“你说……你信!”
“我信长生,但不信丹药!”李天生面色严肃,郑重其事,一连三问:
“若真有仙药,我何必苦守大青山,终日修炼,风雨无阻
若真有丹草,古来大帝,功盖卓绝,照耀万世,怎又会留下皇陵枯骨”
若真有妙方,能量巨大,**凡胎,能在药力冲刷中坚挺下来,不会爆体而亡,死无全尸”
连声的质问,让这位帝王陷入沉默,李天生话中隐藏的意思,其心知肚明。
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毫不出彩,甚至有些昏聩的帝王,高不成,低不就,又身体老化的厉害。
想长生,简直是异想天开。
帝王不可长生,尤其是对一个老朽的帝王,大权在握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注定长生路断。
鲜花和美酒,不可兼得,这世间,总要维持一种大面的平衡。
这一点,宋宁宗和李天生,其实都心中有数。
只是不甘心!
面对生死,笑看的终究稀少。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仙神不显,灵气稀薄的低武世界,一个渴求长生的将死帝王,疯狂的可怕,难以想象。”李天生心
第三十章 谈大漠勿露天机
临安,南宋皇宫
“难道……是他!”赵扩一时难以置信,忙问道。
“是他!”
得到李天生肯定的答复,宋宁宗想起曾与其亦师亦友的那人,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那人为助他登临皇位,殚精竭虑;也曾将疼爱的胞妹许配给他,解他相思之苦;也曾权倾朝野,功高震主,压得他这个大宋主人,喘不过气。
对于那人,赵扩又爱又恨。
人老杀心弱,岁月消炙热。
上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往事,美好记忆总占多数,宋宁宗也不例外。
“他……还好吧!”
“托你的福,如今的他,远离朝堂纷争,隐姓埋名度日,不再是叱咤风云的韩相公,而是一名草原牧人,相较以往,整个人反倒松快、年轻不少。”李天生盯着宋宁宗的满脸褶子,眉头微皱,“倒是你,反而看起来,比他还老。”
对方的调侃,宋宁宗毫不在意,眉头微皱,“当年,是你救了他”
“是了!也只有你能救他,你敢救他,毕竟……得罪了不少人。”
像是在自问自答,宋宁宗的话,半遮半掩,旋即,盯着李天生,好奇问道:“当初,朕乔装出宫,亲眼所见,其在菜市口,被当街斩杀,你是如何救他”
“想杀一个人简单,想救一个人也不难。
这世道,无钱勿许鬼推磨,有钱可使磨推鬼,只要付的足够多,有的是铤而走险的卖命人。”李天生讥讽一笑,颇有几分感慨,“不过是金钱把戏,李代桃僵,这些年,承蒙你的慷慨资助,我也攒下些家底。”
宋宁宗默然不语,不知是在反思,还是在心中腹诽,片刻后,才开口,继续问道:“北边的形势已经没有再拖延、转圜的余地”
对方的隐意,李天生心中一清二楚,摇头拒绝,“有的事,可一不可二。
当初,你伙同韩侂胄,大肆宣扬我在北伐中的事迹,推波助澜,利用江湖人士,屠杀草原各部,在拖延草原一统大势,缓解北疆危机,但双方仇恨也与日俱增。
如今,草原上那位可汗,已经整合各部,休养生息多年,早就草盛羊肥,兵强马壮,枕戈待旦,双方一战,无可避免。
昔日的刀,再用起来,就不会得心应手了。
倒不如,趁着昔年,江湖人士牧马草原的创伤未愈,蒙古实力未至顶端,与其一战,尚有大胜之机。”
“看看吧!”李天生随手从袖口取出一张,明显折叠过的白纸,将其摊开,露出蝇头小楷的黑色墨迹,递给对方。
“消息可靠吗”宋宁宗一张老脸深皱,面上更多了一层人皮波浪,目光阴沉,神情凝重。
“那老家伙,说是归隐大漠,暗中还是留下一些底牌,这是他身边的死士,卧底十载,取得那位大汗最疼宠的皇子和公主信任后,冒死传回来的消息。
难道你还信不过那老家伙”李天生抿一口茶水,悠悠说道。
“哎!”宋宁宗叹息,“那家伙,一贯对外族深恶痛绝,去哪归隐不好,偏偏去大漠……”
静默半响,这位宋皇继续往下看去,心头恼火,猛然一拍茶桌,将手中名贵的茶盏打翻,茶水喷溅,愤怒地说道:
“一个小小江湖帮派,竟有胆子私通外敌,引狼入室,暗中玩潜伏的把戏,好一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好的很啊!”
宋宁宗怒极反笑,旋即,目光转移到李天生身上,“你这次来,恐怕不是专门来气朕的吧有何解决办法,直说,朕懒得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