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带着青山穿越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漆黑血海

    每个人的脸蛋上,都洋溢着真实欢乐的笑容。

    “来了!来了!”

    “杨将军来了!”

    “杨将军万岁!”

    “杨家军威武!”

    ……

    终于,有人眼尖,提前一步,看到了那衾寒甲胄的一角,欣喜若狂,兴奋地喊叫,引起他人的注意,循声而望,顺着此人的视角而观。

    顿时,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在九天长空之上,久久徘徊,震耳欲聋。

    尽管这种事情,这些临安的百姓,这几日已经驾轻就熟,迎接了不值一波这样的军队。

    庆祝他们凯旋而归。

    但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次数的增加,而有所消减,反而空前高涨。

    “将军,五年的边关苦寒,奋勇杀敌,哪怕是横击敌军,杀的他们丢盔弃甲,但心情从未像此刻一般畅快,现在想起来,这一切值了,都值了!”

    “是啊!”

    杨康高坐马上,环顾四周一张张诚挚的笑脸,心中感概万千,“百姓不管上层争斗,他们虽大多数人不通文墨,不习武艺,但心中自有一杆秤,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能真心拥护。

    我等戍守边疆数年,击退敌军,为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庇护。

    其实,百姓所求不多,能够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有食物过腹,有房可居,有衣可避寒,便已经心满意足。”

    听着传到耳畔的欢呼声,杨康心中的那缕念头更加坚定。

    ……

    热闹总会落幕,百姓散去,澎湃的热血回归平静。

    杨康率领军队,直接停在大宋皇宫门前,看着迎接自己等人的文武百官,眼中闪过一抹精芒,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笑意。

    “杨康见过……”

    翻身下马,杨康跨步上前,对着朝中宰辅大臣,抱拳行礼。

    无论他心中究竟是何打算,众目睽睽之下,一些必要的礼节,必不可少。

    只是,话未完,礼未尽,就被忽然而起的一声爆喝打断。

    “杨康,你好大的胆子,如今先帝新逝,尸骨未寒,竟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堵在这庄严肃穆的皇宫门前,怎么,难道真如民间传言,你心怀叵测,要造反不成”

    突如其来的呵斥、问罪,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不少尚未散去的百姓,也大着胆子,朝着这里张望。

    开口发难的是一位青年,是皇室宗族子弟中的佼佼者,是最有力角逐皇位,被宗室拥护的杰出人物。

    如今率先出招,欲要给杨康强扣罪名。

    为首的朝中重臣眯着眼睛,冷眼旁观,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幕。

    对于民间传言,他们自然耳闻,甚至有些人,还大有深意地看了杨康一眼。

    君择臣,臣亦择君。

    只是后者的动作更为隐秘。

    他们比普通官员了解得更多,掌握其中的一些隐秘,知晓杨康的志向和目的,尽管有那位撑腰,但他们依旧需要暗中观察一番。

    确定他们以后对待杨康的态度。

    而这次就是对杨康的一次考验,若是他能顺利度过,表现可圈可点,他们也不介意,多出一把力。

    这一点,杨康不动声色几位朝中重臣的神情,脑子一转,立刻就明白了几分,通晓其中关窍。

    “杨康常年戍守边关,得朝廷大恩,蒙官家庇护,终于不负众望,将敌军击退,得胜归返。

    如今骤然听闻官家崩逝,将士们黯然神伤,涕泪横流,感慨皇上高洁政德,在世功绩。

    我全军上下一体同心,冒然前来,只为表明心迹,敬谢官家恩德,送官家最后一程。”

    说到这里,杨康话音一顿,直接高举右手,气沉丹田,内力运转,大喝一声:“全军听令,行礼、致敬!”

    随着一声令下,全军整肃,纷纷拿出一条白丝带,系在左肩,高举手中长戈刀剑,举起、放下,口发吼声,如是三次。

    “吼!吼!吼!”

    旋即,在杨康的带头下,单腿下跪,鞠躬行礼。

    动作整齐划一,整个场合既透着军队铁纪的严苛,带着一股浓郁的肃杀之气,又让人肃然起敬,带着一丝缅怀、祭奠的哀伤。

    “你……!”

    那名赵氏子弟气得嘴角哆嗦,手指杨康,开口难言。

    未曾想,杨康会冠冕堂皇地说出这番话,以此破局,还令人反驳不得。

    否则,便是对先帝不敬。

    朝中文武百官,也面面相觑,既惊讶于杨康的无耻,又震撼于军队的令行禁止。

    先帝昏聩,耽于享乐,除了最开始勤于政务,其后四年,沉迷酒色,不能自拔,政事荒废,又哪里谈得上高洁政德,在世功绩。

    这次边关大捷,也是有那位在上面压着。

    只是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也碰不得。

    一些位高权重的官员,知晓更多,嘴角抽搐,心中确实暗自点头。

    有些事情,其他任何人都可以说,但唯有杨康说不得。

    目前,只是杨康这番言之凿凿,表褒实讽的表现,暂时令他们满意。

    既让人抓不住把柄,又令闻者暗笑,只要不是愚笨,细一揣摩,都会明白其意。

    但偏偏对方哑口无言。

    ……

    然事不算完。

    坐以待毙,从来不是杨康的性格,军奠过后,他起身而立,大步流星,行至百官与那位宗室贵族子弟门前,双目森寒,冷声呵斥:

    “敢问这位公子在朝中担任何职,今日群公在列,竟然有胆子出现在这里,不分青红皂白,信口雌黄,污蔑一位军中大将,是你胆大包天,还是你身后人给的底气,以为可以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我……你!”

    杨康常年沐浴血雨,身上带着浓郁的杀气和煞气,这是久经战场,身经百战的将领,才会有些气息。

    身上仿佛背着尸山血海。

    比之戎马一生的沙场老将,也毫不逊色。

    这股气息普一散发而出,就震慑众人,将那位养尊处优的贵公子吓得够呛,支支吾吾,嘴唇发抖,双股颤栗。

    百官也被震慑,一些武将还好,大部分都是见过血的存在,虽然震惊,但不至于失态。

    但文官就有些不堪,表现良莠不齐,在这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宋朝,这些文人高高在上百年,早就习惯了颐指气使。

    都是纸上谈兵的高手。

    面对杨康的气势压迫,一些三品以上的大员还好,毕竟经历宦海沉浮




第四十六章 风度不如狗
    杨康眼睛微眯,随着距离临近,渐渐看清来人模样。

    剑眉入鬓,鼻梁高耸,一双眼睛,灿若星辰,脸如刀削,棱角分明,看似冷酷的面容。

    不仅未见半分凌厉质感,反而多出文质彬彬的温润和柔和。

    一身用上等白绸制作的孝衣,穿在其身上,不但未遮掩其半分光彩,反倒越发显得其身姿挺拔,气质不凡。

    凤章英姿,翩翩公子!

    但见其近前,嘴角绽放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对着百官颔首见礼。

    态度不卑不亢,既不让人显得献媚讨好,又不会令人产生生疏的距离感。

    此举与先前的贵公子相比,天差地别,高下立判。

    “侍郎大人严重了!”

    那位贵公子上前,拱手一礼,言道:“我皇氏子弟受大儒教化,自都是明理知礼之人,此番盘弟言语失当,不过是见先皇骤然崩逝,一时忧思过度,精神恍惚。

    又恰逢见到杨将军,率兵聚于皇宫门前,心中忐忑,想起城中近日传播的流言,这才心急如焚,忘记了文武百官于皇宫门前,中央大道,迎接凯旋将领的规矩,言行无状。

    若是其因此惹得杨将军和诸位大人不快,赵瑾代盘弟向诸位陪个不是,希望诸位大人宽宏大量,能不与其计较。”

    赵瑾再次朝着众人躬身一礼,这才扭头看向赵盘,像是自家兄长宽容犯错的弟弟,目光柔和,满是慈爱。

    “盘弟,还不向杨将军和诸位大人行礼认错,族叔久寻你不得,如今已是火冒三丈,还不赶快回去。”

    赵盘眼角一跳,尽管对赵瑾踩着自己上位的举动,多有不满,但此刻形势比人强,对方给自己搭好了梯子,他若是不乖乖下来,恐怕局面会难以收拾。

    “盘之前失了分寸,得罪了杨将军和诸位大人,还望诸位宽宏大量,不与小人计较。”

    对方姿态摆得十足,朝中大臣自然不会不依不饶,多与其计较,否则,就有些刻意,也会落下一个以大欺小的名声。

    见好就收,其他事情自会有人解决。

    那位侍郎颔首还礼后,就乖觉地退回人群。

    这边暂时和平解决,众人旋即将目光,聚焦在杨康身上,毕竟,这位才是大头。

    “盘公子客气了!杨康岂是小肚鸡肠之人,不过,有一句话,需要提醒两位。”

    杨康微微一笑,见众人成功被自己吸引,暗中运转内力,继续说道:“我虽不计较,但方才场景历历在目,尽入人眼,岂是三言两句,就能颠倒黑白,皇室子弟究竟如何,一切自有百姓评说,他们自己有口能言,有眼可观,自有判断。”

    “你……!”

    赵盘大怒,未曾想杨康这般不识好歹,看着周围不远处偷观的百姓,他心生厌恶,觉得他们胆大包天,竟敢窥伺一旁。

    统统该杀!

    同时,又恼恨自己方才行事急躁,太过放肆,将这群贱民引来,如今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什么!你们这帮刁民,还不赶快滚!”

    见到赵盘抓狂失态,杨康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得逞笑意。

    赵瑾额角青筋直跳,恨不得立刻将眼前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猪队友,一脚踹死。

    不过,是被激了一下,这赵盘就急吼吼地跳出来,不仅让他先前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还雪上加霜,一句贱民脱口,直接坐实了皇族子弟嚣张跋扈的传言。

    他现在严重怀疑,自己当初为何会将这赵盘,当作自己的竞争对手。

    简直是侮辱自己的智商。

    可是,又不得不管。

    至于……

    看着慌忙逃窜,作鸟兽散的临安百姓,赵瑾心中一叹,忧心忡忡,“恐怕,关于皇室子弟跋扈的流言,很快就会传遍整个临安,这对皇室如今的处境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杨康,赵瑾心道:“还是先将眼前这件要紧事解决,其他的……等一切尘埃落定再说。”

    “盘弟,还不赶快回去,再晚上片刻,恐怕族叔饶不了你。”

    作为宗族子弟中的佼佼者,赵盘虽然性格冲动,但也并不是真的没脑子,只是自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养成了颐指气使的毛病。

    如今反应过来,也是后怕不已,闻言,顿时告罪离去。

    一刻也不敢多呆。

    匆匆忙忙,不见踪影,像只狼狈的老鼠。

    从头到尾,都不敢再与杨康对视,他的心已经乱了,怕被对方再带到沟里。

    而对赵瑾,这位竞争对手,赵盘并未多加上心,对方虽然才干胜于他,但也有限的很。

    都是顽固子弟,谁又不知道谁。

    吃喝玩乐,他同样拿手,不落于人。只是在人前太过伪装,人模狗样,又拿了个同进士出身的文人身份。

    这才招了一些宗族老人的喜欢。

    实际上,骨子里的顽固性子,丝毫未改。眼下这一幅谦谦君子样,不过是他对外的伪装。

    当然,令赵盘最放心的是,他有一个“好爹”!

    对手才高八斗,人前会装相又如何架不住他“拼爹”啊!

    ………

    见到那道身影,逐渐自视野当中消失,赵瑾这才如释重负地输了口气,见众人都望向自己,又躬身一礼,“盘弟让诸位见笑了!”

    后又不动声色地看了杨康一眼,走至其面前,恭敬说道:“杨将军为我大宋,戎马北疆,血染沙场,劳苦功高,先皇生前,依旧念念不忘,如今将军既已凯旋而归,何不随在下一同进入皇宫,亲自祭奠先皇,以全君臣之宜。”

    “至于列位臣公,太后有旨,大军将士为我大宋,抛头颅,洒热血,搏命疆场,保我赵家江山社稷,功不可没。

    本应大庆,然先皇骤然殡天,特殊时期,虽不能饮酒欢愉,但特令诸公加以抚慰,稳定军心,随后返回皇宫。”

    “另外,太后另有要事,需要交代杨将军,还请将军先行一步,进入皇宫。”

    话毕,赵瑾对杨康躬身一礼,态度恭敬,面容平淡,表面功夫做得十足。

    令人看不出其心中所想。

    盯着被自己讥讽过后,丝毫不见恼恨,与刚才的赵盘表现高下立判的赵瑾,杨康心中警惕。
1...2223242526...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