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带着青山穿越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漆黑血海

    “火候差不多了,可以出场了!”李天生惬意地躺在摇椅上,目光穿透虚空,将四小只的惨状看在眼里。

    哒哒~~!

    嘴角微翘,在扶手上轻点手指,随着李天生一声令下,崖底,原本微有波澜的水潭,瞬间浪急水高。

    奔腾席卷的水流,将原本极力挣扎的四小只送上半空,等到其下落时,像是有一层不可见的薄膜拖着他们,等其再睁眼时,已经稳稳滴趴在四只巨大的怪物身上。

    椭圆形的大头、弯长的脖颈、房子大小的龟背,其上透着点点神秘的花纹。

    享受特殊的符号,又像是某种排布的阵法。

    像是湖龟,但又比其他同类强健、神俊不少。

    尤其是修长优美的颈项,更是突出其与众不同。

    这是太湖鼋,曾经在地球上,数百年来,一直在灭种的死亡线上徘徊的生物。

    后来,太湖水怪的传闻,让大家又重新注意到这种生物。

    所谓,太湖绝佳处,皆在鼋头渚。

    便是太湖鼋最好的证明。

    所以,在上个世界的时候,李天生就豢养了一些,曾经有一批,还救过少年杨康和穆念慈的性命。

    亲眼见证了一对生死与共,矢志不渝的爱情。

    可惜,最后依旧没有逃过恋爱魔咒,火热过后,终究抵不过时间侵蚀,岁月无情。

    权力的诱惑,致使他们劳燕分飞。

    等到四小只被太湖




第二十二章 教育娃娃论,不老泉水
    大青山

    自巫行云、无崖子、李秋水和李沧海四个小豆丁到来后,着实热闹非常。

    往日平静的大青山,瞬间欢腾一片。

    毕竟,即使有江湖中人,往来仙山,在受了足够的教训和看惯了、听够了众多的前车之鉴后,也只是往来于前山山腰处的武道碑林。

    不敢轻易乱走,跟不敢大声喧哗吵闹,一来怕扰了山中清净,扰了仙人修行,被赶将出去。

    二来也是怕打扰了其他人参悟武学,平白恶了对方,结下冤仇,那就有些得不偿失。

    尤其是武道石碑的妙用,随着时间流逝,凸显得越发重要,特别是“阻人成道,如杀人父母”传言的出现。

    更是令来寻求机缘、追求武道的江湖客不敢轻易招惹是非,以免还未学有所成,就先招惹大敌。

    那就真是得不偿失,未嫁豪门先**,未过城墙先丢财。

    悲催的要死!

    而四小只的出现,令整座大青山少了几分仙家清净,多了几分人间烟火。

    更显出几分生命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令李天生心生感触,多了几分别样的名悟,也许生命的绚烂,就在于此。

    长生固然重要,为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无论是截取气运,还是其他行动,归根结底,是为了长生久视。

    但这条路不应该是孤寂的,而是如孩童一般,该笑时大笑,该哭时嚎啕。

    随心而行,从心而动。

    方为上道。

    李天生觉得自己连日来的心境提升了不少,这是在张三丰和郭襄身上不曾体会过的感受。

    两人自小由李天生带大,受同龄玩伴稀少,跟在他身旁,耳濡目染之下,反而越发成熟稳重,少了几分孩童应有的天真。

    如今被四小只补上,倒也不晚。

    于是,李天生暗地里命令山中异兽,多送一些于四小只有益的灵药灵果。

    至于李天生自己,他很小气,自然不会轻易原谅那四个小豆丁,反而他们折腾的越狠,闹的大青山越是鸡飞狗跳,他就越开心。

    而为他们背锅、收拾烂摊子的逍遥子就越是悲催。

    于是,在过了半个月后,忍无可忍的逍遥子,终于发狠,将四小只扔进了武道碑林。

    “每日不参悟出一些东西,就不许吃饭!”

    “我教给你的功夫,七天之内,没有收获,就关你禁闭。”

    “今日,你们不能完整地弹一首曲子,就不许睡觉。”

    “这本《百草集》若是不能在两昼夜内熟记背诵,本座今天就给你们改善伙食,吃竹笋炒肉。”

    ……

    彻底放飞自我的四小只,在无忧无虑、没心没肺地过了半个月后,潇洒的日子终于结束。

    被黑着脸的逍遥子狠一顿收拾,开始水深火热的生活,不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是被罚,就是在被罚的路上。

    每日里在竹院内哭爹喊娘。

    尤其是一时兴起的李天生,与逍遥子进行了一场亲切友好交谈:

    “不打不成器,过分的纵容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伤害,本座见到他们的未来毫无希望,平俗庸碌,你要担起肩上的责任!”

    “孩子是江湖的未来,是维护江湖正道的后备才俊,是武林的希望,民族富强的保证,你作为他们的师尊,切莫因小失大,忽视对他们的教导。”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上界的孩子与下界相比,除了环境外,别无二致,唯一的不同,在于上界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从他们呱呱坠地,就开始日复一日的教导。奋斗吧!别让你的徒弟输在起跑线上,现在为时未晚。”

    ……

    四小只毫不知晓,他们对李天生心境的影响,更不知晓,李天生对他们用完就扔。

    还是往死里坑。

    他们只知晓那位仙人与逍遥子交谈过后,自家师傅满面红光地出现在他们面前,然后说一定要让他们成龙成凤。

    迎来了更加残酷的生活。

    每日里都水生火热。

    而不知何时起,李天生跟逍遥子的谈话,在后者向碑林中的江湖客,炫耀自家宝贝徒弟时,被其说了出去。

    在整个江湖掀起不小的波澜。

    无论是江湖散人,还是名门大派,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对李天生的教育论都深以为然。

    被奉为至理名言。



第二十三章 地动了?
    瓷瓶口一开,一股清凉气息扑面而来,虽然仅是微一小瓶,容量有限,若是饮用,不过数口即没。

    但那股透骨的清凉,却令人神清气爽,仿佛七伏天里睡冰窟,爽到不行。

    与此同时,大青山也传来阵阵喜悦之情,李天生脑海里的微型青山,更是生出迫切的渴望。

    “饿!”

    “想吃!”

    头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李天生,先是一懵,旋即便脸色狂喜。

    身子激动的颤抖。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没成为网红,也刷过抖音。

    没经历此事,也读过小说。

    这很明显,于大青山有益,至少在这方世界里,绝对是对大青山大为有利之物。

    于现阶段的大青山进阶,颇有助益。

    李天生的未来早已与大青山捆绑在一起,后者越强,他才能蹦跶的欢实。

    即使将天捅下来,也能从容不迫地退回大青山,安居一方。

    故而,李天生才会欣喜若狂。

    于是,在逍遥子正慢条斯理地调教自己四个小徒弟,沉浸在好为人师的享受中的时候,李天生悄无声息地出了大青山。

    按照羊皮纸上所画路线的指示,一路风驰电掣,朝着传说中的天长地久不老长春谷而去。

    没有惊动谷中任何人,李天生如风一般,自一间间茅屋上飘过,穿过一处密林,进入一处偏僻的古洞。

    紧走数十米,曲曲折折,弯弯绕绕,随着距离越近,一股令人精神一振的凉意,扑面而来。

    少顷,一口足有脸盆大小的泉眼,出现在李天生面前。

    四周一株株灵芝肉桂,肆意生长,散发澎湃的生命力。

    “好一口不老泉!”李天生心中止不住地欢喜,这还是第一次,他在除大青山以外的地方,见到灵药的存在。

    没错!

    不老泉附近生长的药材,已经接近灵药的程度。

    每一个拿出去,都会让人打破脑袋地抢夺。

    由此可见,这口泉眼的珍贵。

    特别是,还在这一处荒山野岭当中,就如此神异。

    若是将其移植,与大青山融为一处,恐怕这口泉眼会愈发神奇。

    这是好事!

    大大的好事!

    李天生敢打包票,随着大青山的成长,这口泉眼很快就会成为令他都为之侧目的存在。

    故而,他开始马不停蹄地准备,在布置奇门阵法。

    龙脉能够牵引,泉眼虽然麻烦些,但也难不倒李天生。

    他在大青山的日子里,可不是白过的。

    耗费数日功夫,不声不响地准备东西,从容布置,几次外出,都未能惊动谷中人分毫。

    等将不老泉顺利牵至大青山时,已经是五日后。

    至于长春谷中的原有居民,他们享受了太久的福祉,是该回归到正常人的行列生活。

    ……

    李天生将不老泉牵引到他在竹院后面开辟的药园内,里面种植着上百种真正的灵药。

    每一株都价值连城,举世罕有,拥有惊人的药效。

    年份更是不浅。

    哪怕是山中,被江湖中人奉为至宝的千年药材,也难以与药园内任何一株灵药相媲美。

    即使他先前承诺给逍遥子,令其为徒弟各挑选三株灵药的承诺,也是绕过了药园。

    而现在,随着不老泉的注入,整个药园在几个呼吸间,就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李天生感受到大青山在欢喜,其内部散发出更多的灵气。

    整个山峰都在抖动,在拔高。

    草木疯长,珍禽异兽疯狂嚎叫。

    效果立竿见影。

    “这是地动了吗”

    “我等要如何是好”

    “难道今日我等要葬身于此”

    ……

    武道碑林,不少江湖客面色惊恐,身子摇晃不止,勉强身形。

    他们感觉整座山脉都在暴动,似乎有天塌地陷一般的灾难即将发生。

    但很快就被一句话安抚,瞬间镇定下来。

    “敢问诸位,这是何处”有人开口问道。

    &



第二十四章 众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以前,逍遥子年少,哪怕久居仙山,对这句话道家大贤庄子的话,也只是模糊认识,总是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

    成年以后,他学有所成,下了大青山,因为在仙人座下修习的缘故,一入江湖,就备受追捧,声名显赫。

    连自小长大的李府,自己的渣爹二娘,都巴着自己,求着他回去,提携自己的几个兄弟。

    哪怕有不断上门挑战的年轻俊彦、前辈宿老,也在逍遥子手里,走不过十个回合。

    即使那次,他亲上少林寺,借阅《洗髓经》时,与寺中潜藏的守经人动手,也没有感到任何吃力。

    只是,那个和尚是唯一一个,逍遥子出道以来,在他手下走过二十招的人。

    他在那一瞬间,蓦然回忆起,一次在山中与李天生谈话的场景:

    当时,李天生心情正好。

    云雾大阵的规则被更改,三个出身少林寺的和尚,顶着光明,照亮众多被阻在云雾大阵外的武林高手心底的黑暗。

    这是希望之光。

    三个和尚是规则变更后,第一批进入大青山的武林中人。

    逍遥子曾在武道碑林,与其偶遇,双方曾进行了一场短暂的交流:

    大和尚:施主既然在仙人座下侍奉,何不向仙人建议,大开方便之门,教化众生。山外的施主能千里迢迢而来,自然都是心诚之人,引他们入这仙山求道,造福天下,岂不是功德一件。

    逍遥子:和尚,道不可轻传,山外考验,是择优而录,再经由他们,传道天下,世人良莠不齐,心性不一,若都一拥而入仙山,且不说会打扰上仙,扰了仙山清净,便是这偌大的仙山,恐怕都会盛不下。

    再则,佛家不是讲究众生平等,讲究普度众生吗怎么不见少林寺大开方便之门,将藏书阁里的武学典籍公之于众,教化世人。
1...4041424344...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