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青山穿越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漆黑血海
炊烟袅袅,早起煮豆饭的少年,到院子拾柴,起身的瞬间,盯着长空上那道身影,目瞪口呆。
良久,方才醒悟过来。
吧嗒!
刚抱起的柴火砸在地上,溅起尘土,踉跄的身影,跑进屋内。
喊声骤起。
&nb
第二十章 惟我与天齐同寿
“陛下有令!”
哒哒!
一匹快马,在咸阳大道上,飞速疾驰!
“咸阳城内,谁胆大包天,敢当街纵马”
众人脑海冒出这个念头,闻声而望。
见那匹四蹄奔腾,肢体强健的黑马,载着一个身披黑衣甲胄的人影,自咸阳宫方向而来。
沿途过处,街道上的人群分散,自动让开一条道路。
让使者打马而过。
一骑绝尘!
帝都脚下,民凡而识广,知道那是在传递紧要公文。
有心之人,想起初晨那一幕,怀疑跟仙人有关,或发动人脉,打探消息,或静思推演,有所猜测。
但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升斗小民,不管是书生法徒,还是农夫游侠,都明白:
仙人出世,始皇动,天下大变,风波将起。
随着公文传出咸阳,不过月余,仙人出世的消息,就席卷天下。
同时,还有一则消息,炸响大秦整个浩瀚疆土:
十月初一的“腊祭”之日,始皇将派三千人,入仙乡求学。
特别是,还发布檄文,昭告天下:
百家之人,忠于大秦者,可入;
一技之长,不拘身份,不限男女,忠心者,可入;
战功卓越,身强体健者,可入;
……
一时间,整个大秦风起云涌,百家的当家人、六国余孽、有志百姓……皆纷纷朝咸阳蜂拥。
若是谣传,不过是费一番脚力。
可若眼见为实,将开启一个巍然大世。
所有人,都不敢怠慢。
尤其是,随着各自安排在咸阳城中的细作、间谍,传回消息,证实曾亲眼所见,有神人飞腾九天,仙人纵横青冥。
就是一些原本还端着的人,也无法淡定,或乘坐马车,或骑着毛驴,或徒步如飞,或乘骑机关,纷纷上路。
同赴咸阳。
共见仙尊。
……
回归大青山的李天生,也不得闲,除了日常修炼外,也在积极准备。
趁着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将一些简单的技艺教授给仙乡的百姓。
每日,在青山各峰出现,采药炼丹,制器炼阵。
这第一次的正式亮相,他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日生月落两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
转眼就是十月初一,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腊祭。
这一天,始皇出巡,万人空巷。
咸阳城外。
渭水河东流入海,发出哗哗声响。
直对那接天连地,仿佛撑天之柱的仙山方向,一座巨石搭建的四方高台,高高矗立登天台。
此刻,高台四周,人头攒动,布衣小民、华服勋贵、笔录小吏……都静静地等着。
没人敢妄动,也没人敢闹事。
看着那座几十丈的高台,所有人都思绪飘远,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个月前的场景:
那天,天色将明未明,带着几分昏沉,泛着几丝寒人的秋霜。
仙乡之民入世,乘坐一艘华美巨船,自九天之上,破空而来,降临咸阳城。
那艘巨船,众人生平仅见:
没有璀璨珠玉,却有一种名为玻璃的水晶。
没有烛台灯火,却能自发天光,亮如白昼。
……
仙乡之民,鱼贯而出。
男女老少,约莫百人,一个个面色红润,精气十足,神采飞扬,气色比养尊处优的贵族,还要好上不少。
谈吐,不像饱读之人,说话云里雾里,也不像乡野小民,张口粗言秽语,自带一股平易近人的和善和气度。
穿着一种名为棉布的衣物,不仅保暖,还不会拉伤皮肤,更不像丝绸华服一样,用料讲究,做工复杂。
他们来到咸阳城后,使用了一些众人看不懂的器具,于咸阳城外,渭水河畔,短短数日,就起了一座占地十丈、高数十丈的巨大高台。
上面刻满了众人听过或者没听过的神兽:
有戏水蛟龙,也有飞天仙鹤;
有献桃灵猴,也有背石老龟;
有倾世大鹏;也有流浪蛤蟆;
有三头神狮,也有抱月玉兔;
……
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散发神威。
据说,揉杂了数十种画法,既写实,又写意。
仿佛神兽当面,狰狞的兽头,慑人的瞳孔,让人不寒而栗,心存敬畏。
听说,夜里,有游手好闲的浑人,去摸寡妇门,经过这里的时候,被绽放神光的神兽吓到。
直接跪倒在地,痛改前非。
割了那物,进了咸阳宫。
据来的孩童透露,那仙乡粮食吃不完,还有各种数不清的瓜果。
人人温饱,家家富足,夜不闭户。
……
思绪回笼,马蹄走动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响起。
等候的众人纷纷跪地、垂首。
始皇出宫,行至此处,要登天台,与仙人沟通。
请仙降,开仙路,迎造化。
这对天下人,都是难以想象的好事。
没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找不自在。
连向来跟始皇不对付的六国余孽、以武犯禁的墨家侠客,都暂时按捺。
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违。
成为众矢之的。
当然,这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
在那道被黑龙帝袍包裹的魁梧身影出现的刹那,所有的想法都溃散。
被那人身上散发出的,吞寰宇而纳四方的气魄震慑,像是一座高山压在心头。
仿佛带着一股天然的压迫。
难以动弹。
额角冒汗。
身体情不自禁的臣服。
哒!
哒!
……
衣摆轻动,嬴政不急不缓,步履稳健,在万人俯首中,一步步踏上高台。
每上升一层台阶,浑身的气势,都会上升几分。
强横霸道的气势,压的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喘。
一层又一层。
待嬴政踏上最高处,伫立在宽阔的高台上,仰望天地,俯视四方的时候。
望着一览无余的咸阳城。
看着踩在脚下的山川草木。
盯着下方乌泱泱的人海。
嬴政心胸激荡,不禁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率领文武百官,登泰山封禅的情景。
只是,当时他还未一统六国,场面更没有此时来的宏大。
受万万人朝拜。
这种触手可握苍天的感觉,激起嬴政久违的热血。
蓦然对仙人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了更深的认同。
&n
第二十一章 我有三礼赠君皇上
苍茫、大气、沧桑、悲凉、欣喜!
歌声传荡九天,明明是同一首,听在每个人耳中,却截然不同。
有人听出,歌声中的悲凉,那是历经万事,看淡浮生的沧桑。
有人听出,歌声中的气魄,那是睥睨八荒,唯我的独尊。
有人听出,歌声中的长生,那是岁月荣枯,唯我不朽的永生。
……
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念头,听出一万种心声。
“拜见仙人!”
齐刷刷的跪拜声响起,底下乌泱泱地跪了一片。
迈步轻移,李天生自龙头而下,自虚空中走下,一朵朵莲花在其脚下绽放、幻灭,一股扑鼻的异香扩散而开。
步步生莲,天人降世。
落于四方高台,李天生对着嬴政颔首而笑,今天他是主角。
与嬴政并肩而立。
“起!”
清冷的话音尚未落尽,一股无形的巨力,蓦然生出,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被一股难以抵抗的大力托起。
“口含宪章,言出法随,这是真仙人!”
有沉迷道学和仙道的方士惊呼出声,神情激动,涕泗横流。
一群跟后世道士打扮的老道,更是激动地身子颤抖,喜极而泣,“天不绝人,前方还有路,还有路啊!”
他们是道家之人,潜心道学,观星占卜,穷尽一生,都在研究天地自然,大千万物。
与他们不遑多让的,还有另外一群人,身穿黑白星袍,是阴阳家的人,一生都在研究天文演算,求仙问道。
“今我将世,普天同庆!”
李天生再次张口,体内蓦然迸发出一股磅礴的灵气,如浩荡长河,席卷全场,澎湃的灵气自每个人的身上,冲刷而过。
所有人都沐浴在灵气长河当中,被洗礼,沉珂旧疾不药而愈,佝偻者,挺直了身子;目盲者,重见光明;耳聋者,得闻世音……
嬴政距离李天生最近,首当其冲地接受灵气洗礼,早年习武的暗伤彻底消失不见,整个人的皮肤光滑如缎,白发染青丝。
整个人的面目都年龄了数岁。
灵气潮汐在几个呼吸间就消失不见,所有人都意犹未尽,那种水乳交融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没有哪一种感觉,可以与之相比,难以言说的美妙。
一些咸阳城中,终日流连花丛的浪荡子,最具有发言权,跟这种灵气冲入身体的感觉相较,那种基于身体的阴阳律动,不值一提。
犹如天地之别。
一种是的宣泄,追求纯粹的快感;另一种却是灵与肉的交融,是和精神的双重升华。
这些花丛浪客,脑海再次想起城中花魁的曼妙身影,顿时觉得索然无味,心若冰清,身体没有半丝反应。
再无以往的那种焚身之感。
“华夏一统,结束乱世,始皇嬴政功莫大焉,有气运、大功德,今本座临凡,接国师位,当与始皇一起,开始元盛世,筑仙路,开仙道,强万民,行教化。”
李天生侃侃而谈,清冷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今我接国师位,当赠始皇、赠天下三礼!”
随着李天生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把脖子伸得老长,目不转睛地盯着高台上的那道青衣身影,翘首以盼。
那咸阳说书人,有句话老挂在嘴边,“仙人出品,必属精品!”
以往,听到的人,或图一乐,或莫不在意,或嗤之以鼻。
而现在,所有人都盼望成真,见识一下,何为仙人手笔。
“第一礼,武道碑,记修行之法!”
伴着李天生薄唇轻启,渭水河响起惊天的浪花声,惊涛拍岸。
原本停留在河水中的神龟,一只又一只爬了上来,沿岸而上,朝着这里走来。
大片的水花从龟背上流下,看着一只只宛如房屋大小的庞然大物,迈着厚重的步伐,出现在眼前,所有人都倒吸口凉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