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若
送走了文家几个人,林宝珠才欢喜的收了契约跟定金,然后招呼了秋娘和崔嫂子一块做一顿吃的。
吃过饭以后,林宝珠就带了一坛子状元红去了路婆子家。虽然刘金才去参加科考还未回来,但眼看就到了下场的时候,她送一坛状元红,也算是应景喜庆。
就在她去路婆子家说了一阵子话回家时候,忽而听到踢踢踏踏的奔腾而来的马蹄声传来。那队人来的极快,气势也甚是足够,在村中小路上扬起一阵尘土。
林宝珠侧身闪到边上,探头看了半天,只可惜来人来势太快,她倒是没看个准当。正当感叹一声自个眼神不好时候,就见那对人马前行不过百步时候,突而呵斥一声,停下脚步。接着,一列红衣铠甲的骑兵动作整齐的从马上翻身而下,须臾之间就来到了林宝珠跟前。
这个时候,林宝珠才发现那带头的抬头挺胸气势昂昂的人,不就是六子么。只见刚刚还一副训练有序模样的六子,一到林宝珠跟前,就嘿嘿两声露出个傻笑来。
“大嫂,怎么样,有气势吧。”六子微微侧头,殷勤的说道,“大哥说要排排场场的请大嫂去京城,让大家伙都瞧瞧。我跟二哥琢磨着,也就这样才能展现咱们的气势......”
所以他打大哥跟前要了几个亲兵,然后一番打扮,就被许了穿着铠甲来接大嫂。还真别说,一路上可是被不少人羡慕的看着。
林宝珠稳了稳心神,见六子一副求夸赞的表情,才嗤笑一声,道:“没得吓着人,这村子里道儿窄,你们这么骑快马,当心伤了玩闹嬉戏的孩子们。”
气势不气势的,她是不太在乎,反正怎么走都是能到自家爷们身边的,别的还真没那么重要。
两边算是会和了,虽然被大嫂训诫了,不过大家伙儿还是兴致勃勃高兴的很。毕竟之前在村里时候,他们谁没吃过大嫂做的好酒好菜?谁没被大嫂照顾过?
大家伙大多都是少小离家的,也有很多都是打穷苦人家出来的,如今都寻不到亲人了,所以得了大嫂的照顾,心里是实打实的觉得高兴。对大嫂除了敬意,也有一份说不出的喜欢。就好像是盼着的家人,说起话来温柔和蔼,还会训诫或者说些玩闹话。
六子挠了挠后脑勺,然后招呼一声,就让大家都听大嫂的话牵着马跟着一起回张家了。
瞧着马匹多,不过有上次他们临时搭建的马槽棚子,倒也不会没地儿拴马。
林宝珠这会儿基本上把家里的事儿也都安排好了,该置办的也置办了,银票跟碎银都早早的包裹起来了。所以要说走,也是方便的。
农门福妻 第二百零一章
第二百零一章
因着六子一行人来的突然,林宝珠还未来得及交代什么事情,加上大丫也还没跟村子里玩的好的熟络的孩子们打招呼,所以最后几个人还是决定赶转天在往县城方向走。正好,今儿头黑之前,让杨勇带人去县城驿站知会一声,准备辆马车出来。
当知道要在村里待一晚上后,一直还绷着脸装精英模样的几个人瞬间就笑的灿烂的跟开了花一样。谁不知道,晚上那顿绝对丰盛的很。
后晌了,六子几个也不用林宝珠招呼,只管自个去后院找刘铁锤拿了些养牲口的草料喂马,然后争先恐后地又是帮着挑水又是给劈柴的。反正肯定不能让大嫂觉得自个是吃白饭的。
在院子里都忙活着干活儿时候,石大勇张秀娘,并着几个管事儿,还有打镇上县城匆匆赶回来的作坊主事儿跟掌柜的就都到了。当然,她设的那几个账房的先生,也都垂手立在门外,等着夫人交代完管事儿的话,叫他们进去。
说是安排其实也简单,大体的事儿都是依着往常的规矩来。左右生意的事儿,大多都已经在正规上了,有没有她看管着,倒也不妨碍。不过今儿除了叮嘱一些话,然后让几个作坊的管事儿包括田大娘看顾好制茶的事儿,自然也少不得嘱咐秀娘嫂子一番,自张记出去的吃食定要好质好量,宁可多浪费也一些,也不能参杂残次品。
她是经历过各种食品安全社会的人,深知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将会给品牌和作坊来带多大的影响。否则当初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又怎会让一个算得上是顾客信任的品牌瞬间崩倒?
虽说这个年代还没有那么先进的仪器检测什么,可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依旧不可估量。就好比之前,明明张记的茶叶并无问题,还被诬陷的损失惨重一般。
“嗯,之前咱们商量的雇专门的人检查成品,这事儿基本上定好了。回头让几个人签下协议,就能进作坊做工了。”其实张秀娘并不知道为何宝珠这般纠结在意这件事儿,还要专门雇人来管,白白要多付些工钱。不过她虽然不清楚根底,却也知道,生意上跟作坊上的事儿,听宝珠的没错。
见秀娘嫂子纵然有些心疼工钱,可到底也按着她的意思办了,林宝珠心里才略略放心下来。其实她最怕的就是两家利益牵扯久了,碰到俩人意见不同时候,秀娘嫂子会跟自个生了隔阂。说实在的,她心里明白,不光是秀娘嫂子,就是放在别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都觉得她额外雇人来勘验质量是多此一举的事儿。只是这事儿,若是不做,她心里总归是不放心的。
说起来这个想法也是因着前世时候,看电视上总说某某长食品安全员之类的新闻,后来张记越来越挣钱了,并不在意那百十拉文的工钱了,她才记起这事儿来。尤其是经历过茶叶返潮之事以后,更就突显了专人检查的重要性。
吃食作坊那边安排好了,她接着交代了田大娘和吴管事儿几句。当然,依旧是按着以前的做法,每两日往镇上跟县城作坊送一次鲜茶叶。
送走了他们,林宝珠才跟算得上见多识广的李掌柜商量起别的事儿来。现如今,张记私塾那边规模已经扩大了不止一倍,而且各种学科都有,因着一些手艺人并不想教书先生那般难请,所以教学倒是也很顺利。
而眼看都一年了,越来越多学到手艺或者有想法的人出师了。所以她就想着把人集中一下,分门别类的让各自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入张记做工,哪怕没有成果或者活计,也能得一份工钱。
当然,她的目的自然不是白养着一个村子的人。而是想着那些个心灵手巧且喜欢吃食的闺女们,能帮着张记研制琢磨更稀罕的吃食点心。这样也不枉费她们学了那么些日子,且还能自力更生为家里添进项,日后若是许婆家或是做什么,都能有底气。
再者还有那些虽然喜欢读书,但却更愿意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物件的孩子们,许别人还觉得他们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可林宝珠却觉得,那些孩子的研究精神很是张记需要的。
前些日子石大哥去县城送货时候,文掌柜曾受文书言所托,捎送了一篮青椒。原本她并未在意,只以为那是跟茄子豆角一般的蔬菜,毕竟在现代时候,青椒简直就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的菜。却不想,有一日秋娘满脸愁绪的拿着那东西寻到她跟前,一脸为难的问那东西怎么吃。
也就是那个时候,她才意识到,青椒居然还算是个稀奇物。甚至她写信给自家汉子后,那个已经算是见过大场面的爷们,也不知道这玩意儿。
于是就在秋娘不知从何入手做菜的事儿里,她发现,也许除了做吃食制茶,张记还可以养一批研究员。不说一定能成功,却也有一大片河滩地够他们祸祸的。
“而且茶坊的生意越来越好,除了如今已经开了的三个之外,日后张记定是还要往别处开设制茶作坊的。近处也能调了村里手艺熟练的人去帮衬着教导着,可若是远处呢?鲜茶叶容易运送过去,可人却不一定愿意总跟着奔波,张记总是也要培养一队专门制茶的师傅。”林宝珠略略敲了敲跟前的桌子,皱着眉头看向李掌柜的,“只是这不过是我的一个设想,并没有具体的章程,而这次要去京城却不知需要多少时日。所以除了张记的生意要拜托李叔之外,这件事儿也要李叔帮忙琢磨个道道出来。若是您也觉得可行,那稍后我就同村里余下几个管事儿知会一句,再跟私塾的老先生通个气,同您一起拟定个章程出来......”
因着打交道深了,现在林宝珠对李掌柜的已经以李叔相称了。一来是亲近,二来也好让李掌柜的有一种归属感。
李掌柜听了夫人这番言论,先是愕然半晌,片刻之后拍案叫绝。若不是今儿听到夫人的话,想他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生出这个想法来。
其实细细想下来,如今各个铺子招牌基本都有意无意的这般做着,只是并不清晰。就好像县城最有名的点心铺子云家糕点,除了点心的配方之外,最重要的不就是推陈出新的速度么?而甭管是配方,还是点心的样式,都是打专门的点心师傅那里琢磨出来的。
只不过不同的是,别的铺子一般是谁给了好点子,若是能成,东家一般都会给些赏银或者好处。还真没有像夫人提说的这般,要专门组建人研究,集思广益让所有的念头都有可能实现。
想到这里,他才叹息一声,练练道:“我不如夫人良多,不如夫人良多啊......”
其实这个感慨他并不是第一次发出,不过今儿算是头一回明明白白的说出来。夫人看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却能掌管起一个张记,还能同众多人谈生意做买卖,甚至三言两语就定下跟文家的生意来,这别说是他,就是许多早年在外闯荡的男子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还有夫人用人的手段跟方法,皆是让她受益匪浅的。虽说其中许是有张家老爷张满囤的原因在,许多人会忌惮着,但是若夫人是个心无所持的,怕是在老爷离家的日子里,张记早就被瓜分的分文不剩了。
可事实怎样?张记不仅在县城都立住了脚,且还把周记踩到了脚下。现如今,就连他这个张记的大掌柜,都跟着面上风光。不说旁的,就是以前那些个走的远的亲戚,都想法设法的攀着关系寻到跟前了呢,为的就是让他说个情面,让那些人家的子嗣能进张记干活。
要是按着夫人的设想办成了,那张记日后在大周都很可能会是个特别的存在。只怕到时候,求到跟前的就不仅仅是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
看着李掌柜面色郑重的给自个行礼,林宝珠赶紧起身摆手,然后态度极为诚恳的开口道:“李叔切莫要这样说,我不过是逃难时候一路见的多了,所以才能想到这些事儿。说实话,如今张记却还要仰仗您帮忙看顾,要行礼也是该我对您行礼,该张记记下您的人情。”
她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虽然张记在县城是顺利开了铺子立了脚跟。可要是没有李掌柜从中运作,平日里跟衙门和个性各色的客商打交道,怕是张记的生意也不会那么顺利。到现在,那些外地的客商,到的最多的,可不就是张记,且许多人都是奔着李掌柜的面子去的。
这个事儿李掌柜的没有卖功劳多说什么,她却不能假装不知道,只以为一切都是自个的能耐。
见李掌柜的还要再说话,林宝珠赶紧笑道:“李叔可别再说客气的话了,咱们不兴相互吹捧,只管好好经营者铺子就是了。”
见夫人举止大方爽朗,并未有什么暗暗得意,也没有看轻他的意思,李掌柜的心里反而是更加恭敬了。不过到底也依着夫人所言,不再说些虚的。
农门福妻 第二百零二章
第二百零二章
等送走了李掌柜,林宝珠又见了几个账房。账房都是她亲自挑选的人,也是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者写了举荐信的,一直以来账目从未出过偏差。又因着张记还算仁善,若是有急事,都可以同掌柜的商量,预先支取工钱。所以也并未出现过什么虚假账目。
用了半个时辰查账,余下的就是再嘱托几句。倒是没什么更多的交代,所以几个账房也就离开了。
等忙活完了这些,林宝珠又带了去跟小伙伴打招呼回来的大丫去了私塾那边。之所以亲自去,自然是要拜别赵老爷子的。
一是老爷子真心待她,她心中感激,也真心把老爷子当长辈看待。虽然有时候脾气有些古怪,但心却是好的,一心为村里的孩子们着想。更是为着她的事儿,费了不少心思。这份情谊,她不能不谢。二来是大丫曾给老爷子行过拜师礼,如今要出远门,于情于理都该拜别老爷子。
到了私塾那边,似乎赵老爷子已经再等他了。想来也是,老爷子虽然有些年纪了,但却依旧言眼清目明,更重要的是比之别人呢看的更深想的更远。今儿张记众多掌柜的管事儿来,加上六子一行骑马而来,老爷子不可能没听说,怕是已经知道她所来为何了。
果然,等行过礼之后,老爷子也不绷着了,只细细的一点点的开始嘱咐起来。零零总总的,有些是京城的局势,有些是不能参与的事儿,还有在京城生存的底线,甚至连党派纷争都简单跟她说了一遍。似乎有些是早就准备要告知叮嘱的,而有些是猛然之间想到的。
看着老爷子一大把年纪,却像个爹爹一样用心嘱托着即将远行的儿女,似乎生怕她在外踏错一步,受到什么波及。林宝珠心里说不出的感动跟温暖,好不容易等到老爷子说完了,她的眼眶也有些湿润了。
“林丫头,别的都是虚的,那些党派纷争,势力划分你却是要记个清清楚楚的。你那汉子就是个莽的,打仗干架有一手,但若是论起玩心眼来,却不是京城那些个打小在龙潭虎穴里玩心眼长的的子弟对手,所以你就得在边上警醒着些。有时候,宁可得罪所有人,也绝不能得罪不该得罪的......”赵老爷子叹口气,然后捋了捋自个的胡子,然后似是想到了什么一般瞪了林宝珠一眼,“我知道你是个聪慧的,可是到了京城那地界,可不是聪慧就能成事儿的。若是碰上实在应对不了的,甭管是拿着我送你的玉佩去齐王府还是去睿王府,总归能求一份人情。”
林宝珠在老爷子说的时候,就是不是点头认真的听着。等他最后一句话落下,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感情在老爷子眼里,自个还是个能闯祸的主啊。
不过她却也明白,这是老爷子的一番好心,总归是担忧她的。她心里酸涩的很,可是面上却笑得灿烂,“先生放心,我一定不惹是非,安安全全的回来,到时候河滩地的藕也熟了,我还给您做藕饼藕合。反正一句话,定要让您吃的尽兴。”
说着,也不知是怎得触动了自个的心弦,一时之间想要去到自家爷们身边的念头弱了许多,反倒是有些不舍的离开村子了。
“行了,就你会说,没事儿赶紧走吧,省得让我瞧着闹心。”说完,老爷子就挥着手开始赶人了。然而眼尖的林宝珠还是瞧见老爷子眼眶红了一圈,似是还有许多担心没有说出口来。
边上大丫乖乖巧巧的听着,最后时候,规规矩矩的给老先生行了礼。许是觉得气氛有些严肃,她今儿也没有欢喜的说些讨先生笑的话。
再回到家,已经是半后晌了。想着今儿家里人多,林宝珠就跟秋娘和崔嫂子商量早些做饭。
因着家里还有一条腌过的鱼,所以林宝珠自然要亲自动手做个咸鱼茄子煲,等小火儿煲起来以后。她又张罗着让六子寻王大奎去河滩地那抓两只鸡回来炖上,得了令,六子自然满心欢喜,随着大丫就一路跑去河滩地了。
等再回来时候,那鸡已经被处理干净了。也是,像六子他们本就是野外生存的一把好手,以前打仗的空闲时候,在山里钻着若是碰上个野味,那可只能够就地烤着吃的,若是拿回营里,指不定连根毛都摸不到了。
瞧着六子上道,林宝珠心里也高兴,说道:“今儿嫂子给你们煨鸡汤,做酱香大盘鸡。”
边上正在干手擀面的崔嫂子听了,也笑着附和道:“那大家伙儿今儿可有口福了,谁不知道夫人的大盘鸡味道好而且那汤汁而拌面都能下三碗饭呢。”
“你们就光说好听话吧,这高帽戴的我心里真真高兴。”许是被大家伙愉快的气氛感染了,之前在赵老爷子那里生起的不舍跟低落情绪,也就消散了许多。如今见秋娘和崔嫂子都跟着打趣自个,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会儿的工夫,洗干净的整鸡就被剁成了鸡块。而秋娘则忙活着把洋芋跟之前夫人教过怎么吃的叫青椒的物件洗干净,然后切成滚刀块。
大体准备好了,林宝珠就烧了热水焯鸡块里的血丝。等到水沸之后,瞧着血沫沫都出来了,她才赶忙把肉捞出来晾上。因着怕肉柴跟硬,所以这会儿是一点冷水不能过。
三个人虽然手上都忙活着,可却并没有沉默着,倒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闲话。绕着绕着,少不得就说起了夫人要去见老爷的事儿来。
“要我说,夫人命好,嫁的相公也是顶天立地的。之前去县城那回,我可是听许多说书人都在说老爷的故事呢,那叫啥芳......”
“流芳百世!”见秋娘卡壳了,崔嫂子在一边就笑呵呵的接上了话茬,她一遍炒着跟夫人学的干煸豆角,一边笑着说道,“啥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咱是不懂,不过我觉得老爷娶了夫人才是好福气呢,夫人人好心好,甭说是娶了,就是咱给夫人当下人也是有福气的。”
许是觉得说的高兴了,崔嫂子还兴奋的比划了一下,“说实话,以前我做梦都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手里能有余项,还能跟男人闺女在一块。”
这话说的实在,以前逃难的时候,只觉得能活命就是好的了。后来卖身给人伢子,就只求有一口吃的,不让闺女男人饿死就是幸运事儿。甚至那时候,她都不希冀会有一天能跟男人闺女一起过上好日子。
所以许多时候,她都觉得生活有些不真实,就连半夜睡醒了,都忍不住叫醒自家男人确认一下。说实话,她是打心眼里感激夫人,若不是夫人,她们真不一定能活成什么样子。
林宝珠被她俩说的不禁有些脸红,其实她是真的没觉得自个做了什么。虽说自个不总拿捏着架子,可那前提也是秋娘跟崔嫂子两家人实诚,本分且有分寸,在人前从来没落过什么脸。至于人后,她暂时确实也不习惯总被人伺候着。
就算这样,秋娘跟崔嫂子也是负责着一家子一日三餐,还管着洗衣收拾。就连洗脚水,如今也是俩人轮着伺候着送进屋去。要不是她拦着,怕是洗脚泡澡,俩人都要代劳了呢。
反正她自个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是土地主的生活。算得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所以她还真没觉得自个仁慈到哪里。而两家人拿工钱,那也是因着做工干活得的,又不是她白给的。
不过显然,秋娘跟崔嫂子的想法与她不同。端是瞧着俩人一脸感激,还笑呵呵的说着心里话,就知道俩人是真心那么觉得的。
说着话的工夫,林宝珠就利索的用葱姜蒜把油锅爆香了,瞧着香味出来了,她又放了干辣椒跟自家自制的辣椒酱进去煸炒。也就是眨眼之间,香喷喷辣呼呼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咽了一口口水,林宝珠才把刚刚焯过水的鸡块倒进去饭炒起来。带着水渍的鸡块一入烧的滚烫的油锅里,就发出了一阵白气儿,接着就是呲啦啦的作响声。不过片刻之间,刚刚还泛着粉的鸡块就变色发白了。
瞧着鸡肉都变色了,而且香味也出来了,她才满意的添了几碗水进锅里炖起来。黄澄澄的油圈围着红彤彤的辣椒酱跟调料飘起来,几乎遮住了鸡块,不过却难掩满锅扑鼻的美味。
等大盘鸡炖进了锅里,她才让秋娘把之前买来煲汤的砂锅烧起来,然后将另一只鸡炖进锅里煨起来。想着等会儿就有鲜美的鸡汤了,加上大丫本身就爱吃肉丸子,索性她又让崔嫂子剁了些肉馅,攥了些丸子打算一会儿仝丸子。
这顿饭做的算是丰盛,加上崔嫂子搭手炒的几个菜,还有秋娘调拌的凉素菜,也算得上是六荤三素,整整的两桌,还有一大盆子的鸡汤。再加上那两小盆的手擀面,还有满满当当的一篮子的烙饼,甭管怎么吃都能让人尽兴。
农门福妻 第二百零三章
第二百零三章
随着让人食欲大振的饭菜上桌,大丫也跑着去把石家人跟田大娘几个叫了来。
“大丫,带着青青跟红梅招呼大家洗手。”见人都来了,林宝珠探身从灶房门口向外说道。
“知道了娘。”大丫脆生生的应了话,然后就小跑着带了青青红梅去舀水拿香胰子。
见她做的越来越熟练,林宝珠才欣慰的笑了起来。大丫之前跟着韩家受尽了苦头,其实大部分的活计都会干,但林宝珠却不愿意让她勉强。后来随着大丫慢慢的打开了心扉,慢慢习惯了正常孩子的生活,而且被她调养的也越发健康了,她才试着让大丫再次接触家里的活计。
当然,那些体力活或者难为人的活儿,她自然不会说。只是为了让大丫成长,少不了要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看着大丫做的稳妥,而且得了许多夸赞,林宝珠会心一笑。说实在的,现在想想,大丫刚来时候的场景,似乎就是昨天,但却又好像很遥远了。记得那时候,大丫出去一下,她还满心担忧不放心的在后面跟着,生怕她会遇到什么事儿。
吃过饭以后,秋娘跟崔嫂子收拾完,伺候了夫人歇下,就回了后院自个屋里。等跟石大勇一家和田大娘马婶子几个说了许多话,定下一些事儿后,她才把人送走。
瞧着人都散了,她有喂了喂大狼,然后小声跟它打着商量说让它好生在家看门。毕竟这次去京城,一路上路途遥远,带着大狼不方便且不说,更重要的是也不合适。
也是张家的大狼成了精,似乎还真听懂了林宝珠的话,只呜咽一声就闹起了脾气。不过却在林宝珠叹气的时候,又巴巴的趴在了她脚边要顺毛。
这边该说的都说完了,人也都打发去休息了,那边六子几个也把自个马匹喂饱了。就等转天上路。
把行李收拾好装起来以后,天儿已经彻底黑了,等到洗过歇下了,夜也已经深了。亏得秋娘跟崔嫂子一直坚持在这边伺候着,见她睡下了才离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