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超级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牧场星辰
也因为如此,在别人忙上忙下,请客送礼,喝酒谈话的过程中,赵无极在9月9日晚去望了李海兵的父亲,凤山小学校长李明枢后,于次日再次深入到各村,继续他那“合作社”的大业。
“尼媒,要知道系统设定的任务是‘特难’,而特难的任务一旦完成,将奖励赵无极积分0000点,这可至少相当于00万软妹币的积分呢。”别人也许在笑赵无极有些傻,此关键时刻不知走走关系,而赵无极则笑那些人痴,明知没有机会,却要去巴结奉迎,自讨没趣。
当然,赵无极本身并没有笑话这些人,路是各人自己走出来的。再说,走了一个李苹,并不等于只有一个位置,譬如党政办主任田际林、副乡长甘霖、曾智之、欧阳灿等四人,都有机会上“副书记副乡长”即李苹原任一职,这是第一轮人事调整;而他们留下的位置则属于各类办公室七站八所的“主任”,毕竟,“股级”干部身份对他们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便是第二轮了;然后,又是类似于赵无极这类副主任,或普通干部,去竞争这个“主任”,这当然是第三轮了;而“副主任”或普通干部留下的位置,又可以新招一个干部进来,这是最后一轮。
所以,官场上某人升官,有如亚马逊热带森林的那只“蝴蝶”,会扇起一连串太平洋飓风的。让本来太平的世界,变得不那么太平。
……
关于凤山木雕(根雕)、竹编(草编)、山珍等情况,此前赵无极已经掌握了详尽的资料。这次下乡,则是他把自己组建合作社的想法与支部书记、村长以及一些老艺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在面对商品经济时,本能地胆小,怕亏;另外由于乡村纯朴的习性,让他们在与人交易中,又难以做到“辎珠必较”。因此,赵无极第一步要说服的,则是他们敢于把自己的产品拿出来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销售,其中,赵无极自然加进了后世市场经济的一些情况,指出,农村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加入到买卖的潮流之中。
“我们不是每次逢场天都去凤山卖吗,哪还需要集中起来销售?”在上河村,大多数农民都以此为由,对赵干部的提议进行“软抵抗”。
“各位大伯大哥,你们说的没错,确实,没有合作社,你们制作出来的东西也在凤山卖。但是,你们想过没有?第一,你们卖的时间难道不值钱,多在家里编一个筐,也是几角钱吧?第二,你们遇到商人压价的情形没有,他们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下压你们的价格!第三,最重要的,你们目前的产品只卖到凤山,而成立合作社后,可以直接卖到梓州、甚至平原、渝江等大城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你们编一个竹筐,在凤山可以卖元钱,在卢江就可以卖到5元,在梓州就可以卖到2元左右,而在平原、渝江等大城市,则可以卖到25元以上。”
“赵干部,你的意思是合作社可以以块的价格收购我手上这种竹筐?”一个农民很“现实”地问道,他的话很明显:如果合作社以这个价格收购,那么,他就直接卖给合作社得了,还加入那个社干嘛!
“大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有涨有秩,应该说,你手上这个竹筐也只值块钱。”赵无极实话实说。
“如果赵干部说的是真的,那这个合作社能带给我们的东西也就不多了。”大伯样农民这话,等于是拒绝了合作社。
其实,凤山农民有高超而精致的手艺,但他们制作编织的产品,多是“用品”,而少摆件、饰品、花篮等工艺品。
赵无极在系统中,可有成套的竹木工艺品以及制作方法,但是,赵无极现在不能拿出来。只有这些农民,愿意付出,愿意加入合作社,并最终成立合作社后,赵无极才会为合作社提供系列服务。
现在如果先拿出来,会引发小农意识深处的“贪婪”以及“占便宜”的思想,同时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他们独立商品生产者的意识与习惯。
而在合作社成立之后拿出来,会让他们到合作社的希望,同时会让他们对赵无极“感恩”,而且这些成套的技术与方法,也是合作社长期生存下去的坚实基础。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赵无极将这些技术和方法拿出来,而合作社又没有按赵无极的想法运行,那赵无极可是有苦说不出了,因为他无法判定系统是否会承认那种似是而非的经济组织是否是一个合格的企业。
“小赵,合作社是否要限定人数,譬如低于多少人就不能成立?”上河村村长刘长富问道。
赵无极三次到上河村来,村支部书记刘长根即赵无极办公室刘家发的父亲都没有到场,而这个村长刘长富每次都很积极。赵无极基本上可以断定,刘长富与刘长根彼此不对付。事实也是如此,由于刘长根是费仁强的初中同学,再加上本人又是支部书记,刘长富是没办法对付刘长根的。因此,刘长富急于在凤山上寻找一个“靠山”。
“这个,我查阅了合作社的一些文件,一般来说,两三家人合在一起,应该算不上;我想,有十来家村民合起来做这事,准成。”
“那谈个毬啊,这事,我来承头,上河村干了!”刘长富一听只要0来户人参加就可以了,立即拍了板凳。
上河村大约600人,50户左右,如果要求必须要00户以上,刘长富还真有些担心,因为没有刘长根点头,这事,他办不成。但是,只要0来户人就可把这事搞成,那何乐而不为呢,即便不赚钱,又能亏个啥,再说,还能结下赵无极这个人缘。
“刘村长,你来承头没问题,党员干部本就应该带头。但是,有几条原则必须遵守:第一,则是入社的村民必须是自愿的,不能强迫;第二,合作社的领头人则理事会主任必须是民主选择,每户农民投一票,票多者当选;第三,则是在理事会外要成立一个监事会,监事会主任同样要民主推选;第四,无论理事会或监事会,其人数不能低于人,最高不超过20人。这些问题,都能做到吧?”
“哎呀,小赵同志,你放心!我刘长富好歹还是个党员,只要合作社搞起来了,搞得红火,还会少了我的那份?如果搞不起来,或搞垮了,这又有多少油水呢?所以,我听你的,这个合作社,完全按照规矩来!”刘长富到是一堆大实话。
“对,我们听赵干部的。只是,等我们发了财,那些胆小怕事的,别说赵干部偏心眼哈!”听到刘长富的话,当即有几个农民吼了起来。
“哈哈哈……”心里基本上决定参与合作社的农民,跟着爽朗地笑了起来。





重生之超级强国 097章 前途未卜
有了刘长富牵头,上河村竹编合作社开始进入了正式组建的程序。因此,赵无极又在上河村呆了两天,直到把这事全部落到实处。
经过动员与宣传,并反复陈述利弊,最后,自愿参加“上河村竹编合作社”的农民一共有27户,上河村50户人,大约有70%左右的家庭都能编得一手竹制品,也就是说,在会编的人家中,有0%的农户比较好赵无极发起的这个事儿。
落实了参加的农户,第二步就是民主选举,刘长富以9票当选为“上河村竹编合作社”理事会主任;而另外一名叫李明贵的农民,则当选为监事会主任,负责监督合作社运行特别是经费开支等。
第三步则是鉴定入社协议,每个农民都要签字、按手印。
协议,是赵无极用毛笔手书的。后来,这份协议成了华夏农村合作社的典型文件,其中一份原件被收进了华夏农业博物馆。
一般的人,做事做到这种程度,已算大功告成,可以回去写总结了。但是,赵无极却不能当这种甩手掌柜,因为系统要求要“卖出第一批货”才算结束。
因此,赵无极在把上面三步做完之后,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目前大城市流行的高档竹编工艺品资料,包括彩图、立体图、编织图、技术分解图、质量要求,以及合作社出售时的估价等,一整套地交给了刘长富。
当然,赵无极拿出来的成品图并不多,他只拿出了0来种罢了,如果一次性拿出上百种编织资料,赵无极担心这些农民贪多嚼不烂。
“哎呀,小赵,原来你还藏有这一手啊!”刘长富和李明贵等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都是多少见过世面的,一图上那精美的竹编,就知道这东西如果编成功了,绝对是来钱的好东西。
有些人说农民并不认识工艺或艺术品,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农民之所以不喜欢那些,是因为那些东西距离他们太远,如果花个几十几百甚至几万去买个吃不得喝不得用不得的东西,还不如买两斤肉买两斤酒划算。
“这些资料,只允许社员之间翻。非社员的村民,只有加入了合作社后,才准翻学习。”赵无极没解释为什么藏一手,而是提出了保密要求。
凤山的根雕木雕工艺,主要集中在五棵松村和大碑石村,因为那里基本上已是原始森林,林中的枯树根遍地都是,而最重要的是这两个村都是那种传统文化非常浓郁的村子,有些习惯,赵无极虽然没考证过,但也能猜出至少是百年以前的传承。
因为两个村子的情况相似,而且数百年来相互守望,彼此关系良好,因此赵无极决定在两个村子里组建一个合作社,最后定名为“凤山木雕合作社”,第一批愿意参加的农户就有77户。最出人意料的是,凤山木雕合作社社员们选出的理事会主任,竟然是赵无极最早认识的五棵松村人——南宫平。
至于山珍合作社的组建,则比较麻烦,因为山珍这东西,几乎遍布了整个凤山乡,绝大部分村都能生产黑木耳、银耳、竹笋,而漫山遍野都是蘑菇、野菜等物,仅仅是蘑菇这一类,就有大脚菇、鸡纵菌、竹荪、松茸、青杠菌、牛肝菌等品种。
前文有述,凤山总共有00万亩以上的山林,虽然总面积比较大,其山珍品种也十分丰富,且都是高价值的产品,问题是凤山的山珍总量并不是很多。如果仅就农民上山捡拾,作为一种季节性的副业到是可以为农民增收。
但是,要组建一个合作社,这些产品的规模就有所不够。而赵无极还担心,如果因为价格高大家疯狂地去采摘,也许会让菌种受创,从而导致来年的产量更低。
因此,赵无极在思考良久之后,决定把山珍合作社建在龙王潭村,而且名字也直接取为“龙王潭山珍合作社”。
这个合作社成立的方式与前面两个也不一样,赵无极首先找到龙王潭村的支部书记谢君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谢君理推荐了他的侄儿谢朝栋。
谢朝栋是初中毕业生,赵无极去找他时,他刚结婚两个月,家里添了人口,经济压力一下子就来了。赵无极给他说,要他组织不低于0个青年,成立一个“龙王潭山珍合作社”,在龙王潭村的大山里种植木耳、银耳以及各类蘑菇,同时向凤山全乡收购各类山珍。在赵无极答应帮忙销售并提供技术资料后,谢朝栋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尼媒,真是累啊!”在忙完了这些事后,赵无极了时间,尼媒,已经0月7日了,明天就是中秋节呢,因此,赵无极辞别龙王潭村后,立即就向凤山乡上赶路。
在谢朝栋那里,赵无极给“龙王潭山珍合作社”留下了2000元的启动资金,让社员们去各村收购各类山珍,距龙王潭比较远而距凤山较近的,可以直接用骡子驮到乡上来,赵无极帮忙暂时保管。
赵无极之所以忙着回去,并不是想过中秋节,而是他此前给卢江运输公司驾驶员丘爱国说了,请他在中秋前几天托人给自己带些县城里有的比较高档的月饼到凤山。
这时,想来月饼已经放到守门的张大爷那里,或者在供销社万树森那里,他得回去取出来,然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给领导和同事送个小礼物。今晚不送,如果等到月圆之时再送,几乎就晚了。至于白天,当然也可以送,但别人到总不是个事情。
重生后的赵无极,很在乎这种细节。
所谓礼轻仁义重,礼物,就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别人收了你的礼物,不要说就能帮你,至少要做出对你不利的事情时,他总要多考虑考虑;而那些本来与你关系不冷不热的人,因为礼物就可以变得亲近;至于原来的朋友,不是更该送个礼物表示节日快乐吗?
再说,华夏本来就是礼仪之帮、人情社会,赵无极这样做,即便有人相要借此做文章,也难以成功。
赵无极并不会乱送礼,他送礼的对象包括费仁强在内,乡上的所有副乡级干部以上的领导,以及乡企办所有的领导和同事,此外,在凤山,则有开小旅店兼面馆的张太婆,守门的张大爷,房东欧阳福,饭馆老板胡汉三等四人,不过,加起来也是25人份了。
送礼也是很有讲究的,譬如派出所所长汪大江,对赵无极就非常不错,但那是公事,还没达到私人交情的份上。不该送的对象,你去送礼,会让别人感觉到突兀、别扭,不知所措。
后来,赵无极才知道,他这次的送礼,还博得了一个“仁义”名称,特别是那个张大婆、张大爷等四个凤山农民,那是把赵无极夸到天上去了。因为,从来就是他们给干部送礼的,哪见过干部给农民送礼的啊?加入夸奖这个行列的,还有小学校长李明枢。李校长那儿,赵无极中秋节到没送礼,因为李海兵拿了一份月饼就够了,但是,教师节前,赵无极专门去拜访时,送了李校长两盒特级花茶,虽然价值不高,但李校长平时也只是喝三花的人。
后世的特级花茶质量急剧下滑,基本上没人喝了。但这个时候,特级花茶绝对名实相符,是茶中极品。
系统发布的组建“三个企业”的任务告一段落,只等周末回卢江与黄大山进行商量,如何把其中的一些货物譬如木雕制品和部分竹编制品在他的铺子里摆出来销售,而另一部分比较高级的产品,赵无极想亲自跑一趟省城,去省外贸公司。赵无极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刚好有一个同学分配到了省外贸公司,能否搭上同学的那条线,走外贸的路子,把凤山的土特产给销出去。
组建三个“合作社”,赵无极也给乡上打了一个非正式报告,大约相当于一份建议书,大意是在县上同意成立三个乡镇企业之前,先组建“合作社”进行试生产、试经营,如果乡镇企业组建成功,到时“合作社”完全可以为乡镇企业供货云云。
赵无极打报告时,其老爸已经被县委书记胡永生指定为县政府临时负责人了,因此,费仁强在那份以乡企办名义的建议书上批示:“赵无极同志的想法很有创意,可以在各村进行一定范围的试验。”
至于合作社到时会不会与乡镇企业打交道,就不关赵无极的事了。因为,那些合作社,压根就与赵无极无关系。如果合作社没赚到钱,而乡镇企业给的价格又高的话,他们也许愿意加入乡镇企业;如果合作社赚了钱,他们不理乡镇企业也在情理之中。
而最终的结果是乡镇企业建立起来了,乡上通过行政命令强行取消合作社或要求并入乡镇企业,这时,就有口水仗可打了。
也就是说,赵无极一力组建的这三个合作社的命运,暂时还不明白。




重生之超级强国 098章 话不投机
【星辰开会的地方在大岗山水电站,这个地方,是大渡河深山峡谷区,感谢接待方大岗山公司为与会人员准备的良好条件,否则,星辰真还无法上传章节。】
没有特别的事,赵无极每天开始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地上班。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李苹上调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余波此时还没有平息。
因为李苹正式接到调函到县委宣传部报到,才过了一个星期。
费仁强打电话问过区委,凤山差一个副书记兼副乡长,是上级派人来还是由凤山现有干部中产生,区委说不知道这事儿,让费仁强直接问县委组织部。
区委(区公所)是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无论理论上或事实上,都管得到凤山乡党委,但是,县委也有权力直接管理到乡一级政权,因此,这个时代的“区委”地位相当尴尬,有时,甚至只是个传声筒。所以,对区委有利的事,区委就主动承担;对区委无利的事,区委就说,问县委去吧。
县委组织部第二天就回话了:“组织部最近还没考虑到凤山干部调整的事(干部大调整,各局都没完全搞定,忙死了),但凤山党委可以提两名候选人,报到县委组织部,以供参考。”
组织部这也是实话,目前还没考虑到你们那儿,但你们又在问,所以你们就提供两个名单上来吧,至于最后是怎么回事,那得由县委常委会决定啊。
虽然卢江官场地震已经过去了一些时间了,而赵无极在中秋节也给他送了一盒月饼,但费仁强的“郁闷”状态并未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徵象。
其原因当然是来自于新来的县委书记胡永生,以及新/县长安福林。此前,费仁强还有最近汇报工作的打算,但是,当他弄清楚胡永生是来自于省委的干部,而安福林是原来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他就知道他不是很够格了,除非有比较重要的事情,可以提出面见书记和县长,否则,就只有等待领导召唤自己。
这当然算不上什么,想见书记、县长的人海了去,费仁强只是众多区乡干部的一个罢了。费仁强真正郁闷的,是最近收到的来自县委和县政府的文件,里面所谈的最近的工作重点,以及要加强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建设的内容,似乎都指向了凤山,指向了他费仁强。
而在乡党委组织党委委员和副乡级干部学习这些文件时,也不时有人就县委文件中的一些要求说出一些阴阳怪气的话来,那矛头指向谁的,费仁强肯定比别人清楚。
费仁强给组织部打的电话,只有他一个人清楚;组织部非正式的答复,亦只有他一个人清楚。本来,李苹上调就是一个大新闻,众多有机会的人都瞄准着这个位置,以及后面会出现的位置。但因为没有来自上面的信息,大家也只有瞎猜、瞎议论。
费仁强决定利用这个信息,来探一探乡上的情况。换一种说法,他决定用这两个推荐名额来做一些事情。
这次,费仁强非常聪明,他没有先找乡长白盛,也没有找苗成林,或者其他副乡长,他找的是普通干部,而最先找的就是赵无极。
在费仁强来,先找赵无极有很多好处。
可以让赵无极吸引一些火力和矛盾,到时没上位的人就有可能记恨赵无极,给赵无极下绊子,而费仁强可以出来为赵无极“证明”以解围,从而也向赵德正同志证明,我对你的儿子已经非常关照了。
而最终上位的人,也不可能记恩于赵无极。因为作出推荐决定的是乡党委会,再因为赵无极人微言轻,不足以影响到他的父亲,即便影响到了他的父亲,也影响不到县委常委会的决定。
也就是说,只要运作得当,人们都会知道一个事实:某人之所以没有上位,完全是因为赵无极在赵德正同志面前说了该同志的坏话。
那为啥上位的人会记不住赵无极的好呢。因为官场上的人更相信另一个道理:即想要成全一个人可能很难,但要坏掉一个人也就一句话的事情。
这就是费仁强,一方面要修好与赵无极的关系,另一方面,随时想到的都是如何耍权术,即便是赵无极这样的人,他也照玩不误。
费仁强还玩了一个聪明,他找赵无极谈话的时间是在星期六上午,而下午赵无极就要回县城。那么,他就可以灵活地向某些人透露,上午啊我找赵无极同志来谈了话,他对谁能接替副书记一职发表了一些法,当然,因为组织原则,这些话,我不能给你说。而这样的机会,将从星期六下午到星期一上午,费仁强可以将想谈话的人都谈一遍。
赵无极当然不知道费仁强以这种方式算计他,因此,费仁强找他谈话时,他兴冲冲地就向费仁强的办公室跑去。
“小赵,来了啊,请坐,请坐。哎,最近我比较忙,也没找你谈心。在凤山,生活还习惯吧?”费仁强既热情又关心,如果是个雏儿,就凭这几句话就有可能被费仁强给卖了。
“谢谢费书记的关心,我在凤山还习惯。哎,费书记,请抽烟。”赵无极本就坐得极其端正,话刚一说完,就站了起来,将烟递了上去。
如果这个细节,换成“小赵,来,抽一支烟。”费仁强的形象会正面得多。但是,费仁强潜意识中,也是在等着赵无极的好烟啊!
无疑,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费仁强的一个短板。
“这次,县委领导大调整,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哎,没想到,真没想到。好在你爸成了县委主要领导,这对卢江来说,是一个福气,而对我们凤山来讲,则更是一个机会了。”费仁强似乎很随意,又很感慨地说道。
“呵呵,费书记。你记错了吧。县委书记是胡永生同志,而我爸赵德正,只是一名副县长。”费仁强这一句,让赵无极起了戒心。好在,系统的记忆功能,随时都开启着。
“呵呵,你我,哎,书记县长的名字我肯定是记得非常清楚的。我的意思是,凤山在卢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乡,或者说是惟一的山区乡,因此,县委政府应该对凤山有所倾斜,而你爸作为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既是决策的参与者,更是决策的执行者。”
费仁强绕来绕去,并没有绕清楚。
但是,智商奇高的赵无极却发现这里面有个机会,于是,立即问道:“不知费书记想要什么?”
费仁强顿时哑口无言。
对啊,想要什么?如果不说,你刚才说的那些等于是屁话;如果说了,这不等于是儿戏吗?因为哪有通过一个普通干部向他老子传递这些信息的?你以为县政府是赵德正一家人开的!
当然,费仁强如果与赵无极关系好,赵无极也是可以回去问问的,譬如扶贫资金、开发资金什么的,凤山也未必不能搭上便车,这也不算违规。
1...3637383940...209
猜你喜欢